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1.2犯罪與刑罰 練習(含解析)-2024-2025學年統編版(2024)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1.2犯罪與刑罰 練習(含解析)-2024-2025學年統編版(2024)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

資源簡介

11.2 犯罪與刑罰 練習
一、單選題
1.小麗將電動車停放在樓下有監控攝像頭正面拍攝處,第二天發現電動車被人偷走,她還發現附近泥地上有鞋印,于是她報案時可以提供的證據是( )
①指紋 ②鞋印 ③發票 ④錄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學生小文收集了幾幅圖片,其中圖片中人物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是( )
A. B.C. D.
3.李某在網絡游戲中以“贈送游戲皮膚”“低價購買賬號”等名義,對未成年人實施電信網絡詐騙,先后騙取5名未成年人的錢財共計6萬余元。關于此案的判決書的內容解讀正確的是( )
判決書(摘選) 被告人李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實施電信網絡詐騙,依法以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
①李某的行為社會危害性較輕微
②有期徒刑和罰金均屬于刑罰中的主刑
③李某的行為違反了刑事法律規范
④李某的行為屬于犯罪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學校法律社團舉行模擬法庭活動,小法官作出如下“判決”:被告人李某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十年,并處罰金300萬元。對此,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①該判決依據的法律是刑法
②李某的行為是行政違法行為
③有期徒刑屬于主刑,罰金屬于附加刑
④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4年3月8日晚,南豐一中兩位學生,在學校南大門發現兩名在校外停車場盜竊電動車配件的人員,兩人商量后聯合學校保安,將盜竊人員抓獲。這兩位學生( )
①勇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②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見義智為
③具有較強的參與社會管理的意識④面對違法犯罪,做到了見義勇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2024年7月,公安部與緬甸政府執法部門開展國際警務執法合作,在中國駐緬大使館的協助下,成功抓獲張安龍、馬文祥、楊金梅三名潛逃緬北地區多年的公開懸賞通緝重大涉毒逃犯。隨后,這三名重大涉毒逃犯被我國公安機關成功押解回國。下列對這三名逃犯分析正確的是( )
①會受到刑罰處罰
②其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
③要受到行政處分
④其行為違反了行政法律規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在“法不可違”議題學習中,小麗分享了一個“違法行為分析圖”根據所學知識分析“?”的最佳內容是( )
A.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B.警告罰款,記過降級
C.管制拘役,有期徒刑 D.有期徒刑,附加罰金
8.我國刑法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刑法的這一規定表明( )
A.侵犯公民人格尊嚴要承擔刑事責任
B.刑法旨在限制公民的自由和權利
C.侮辱或者誹謗他人要受到刑法制裁
D.刑法是保護人民利益、懲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9.近日,一起跨國電信網絡詐騙案在江蘇法院公開宣判,87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15年至8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共計1132萬余元。有同學對該案例進行探究。下列觀點中正確的是( )
A.小穎:本案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這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
B.小麗:本判決中的“有期徒刑”和“罰金”都屬于附加刑
C.小杰:該判決的法律依據為我國的民法典
D.小軍:所有違法行為都要承擔刑事責任
10.為了澄清“刑法”與“刑罰”易混淆的兩個概念,小明在復習時整理如下筆記,正確的表述是( )
A.刑法與刑罰都與犯罪無關聯
B.刑罰包括警告、賠禮道歉與沒收財產
C.刑法規定了什么行為是違法,并給予什么樣的處罰
D.刑法是法律,刑罰是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11.呂先生在散步時被寵物狗咬傷小腿入院治療。找到狗的主人協商賠償事宜,狗的主人拒不賠償。無奈,呂先生向法院提起訴訟。經法院判決,寵物的主人承擔呂先生的醫療費用賠償責任。這說明( )
A.法律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B.訴訟是公民維權的唯一途徑
C.犯罪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
D.違法行為都要受到刑罰處罰
12.2024年10月25日,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余華英拐賣兒童案做出重審一審判決。下列對判決書解讀準確的是( )
判決書(摘選)對被告人余華英以拐賣兒童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①被告人余華英已受到相應的行政處罰
②拐賣兒童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③判決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④有期徒刑和剝奪政治權利是主刑,沒收財產是附加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下列屬于行政違法行為的是( )
①某市民謊報警情,謊報有火災,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
②王某闖紅燈觸犯《交通法》
③某明星吸毒被處拘留
④李某搶劫1元被處拘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同學們收集到以下案例并進行了分析。你認為合理的是( )
①某出版社未經作者同意發表其作品→采用民事訴訟→訴訟是最權威的維權手段
②曾某利用工作之便為境外人員提供我國核心情報→此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需要接受行政處罰
③丁某為博流量,發布有關地震的不實言論,造成恐慌→需要接受刑罰處罰→有期徒刑和罰金是最嚴苛的主刑
④某餐飲公司未主動對消費者進行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提醒→行政違法行為→需接受行政處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2019年7月3日晚,河南譚某某醉酒駕車,先剮蹭8車,強行逃離,兩分鐘后追尾,致2死4傷。譚某某的行為( )
①是行政違法行為,應被行政拘留
②是犯罪行為,應受刑罰處罰
③屬于嚴重違法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④屬于一般違法行為,理應受法律的制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寧寧在進行期中考復習時,對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任何人的犯罪行為都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
B.刑法是懲治違法、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C.民事訴訟又稱為“民告官”,是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
D.刑罰是行政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式
17.春節檔電影《第二十條》熱播,引起了小蔣同學對相關法律的濃厚興趣。《____》第二十條內容: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規定該條款的法律是( )
A.《憲法》 B.《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
C.《刑法》 D.《刑事訴訟法》
18.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是犯罪行為的最本質特征。為了用事實來說明,學生列舉了四個案例。請你選出最合適的案例。( )
案例一:因老板拖欠工錢,在多次索要無果的情況下,張某綁架了老板的兒子 案例二:曹某因幫助境外人員攜帶病毒入境獲刑 案例三:劉某在高鐵衛生間內吸煙導致列車降速 案例四:趙某因被人給差評在平臺上辱罵評價人
A.案例一和案例二 B.案例三和案例四
C.案例一和案例四 D.案例二和案例三
19.在模擬法庭活動中,小法官宣讀了如下判決:
判決書(摘選)
本院認為,被告人孫某在公共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據此,依照…之規定,判決如下:被告孫某犯危險駕駛罪,判處拘役兩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
對判決書內容解讀正確的是( )
①被告人孫某的行為屬于民事違法行為②處罰中的拘役是主刑,罰金是附加刑
③判決書中的“本院”指的是人民法院④本次判決依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體育考試備考期間,一種宣稱能“提升運動狀態”“跑得更快”“無副作用”的“體考神器”熱銷,有很多同學都在服用,為了避免上當受騙,小秦查閱整理了如下資料。
這種產品是以液體氮泵為主的運動補劑,并無國藥準字號及保健食品“藍帽”標識。每50ml就包含了180mg的咖啡因,是同容積普通功能飲料的18倍。除咖啡因外,還含有超標牛磺酸。有考生因服用該產品出現呼吸困難、嘔吐等癥狀。
由此可見( )
①商家做了虛假宣傳,必須受到刑法處罰②“體考神器”不靠譜,有損健康危害多
③提高成績要依靠鍛煉,不能妄想走捷徑④盲目跟風不可取,要理性選擇守護健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選擇題
21.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十六周歲的中學生小慧是一名不良少年。2018年春節期間的一個晚上,他趁夜深人靜時對單身婦女實施搶劫。共搶人民幣1000余元,一部價值萬元的手機,還有金銀首飾等。經人民法院不公開審理,判處小慧有期徒刑3年。
(1)小慧的行為屬于什么性質的行為
(2)上述行為具有哪三個基本特征
(3)有期徒刑屬于刑罰種類中的哪一類
22.快遞員小明送快遞到某出租屋時,發現屋內的幾人正在用手機或電腦與外界聯系,懷疑他們在實施電信詐騙。小明悄悄觀察了屋內的情況,不動聲色地離開后,及時撥打報警電話,為公安機關偵破案件提供了可靠的情報信息。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小明的行為是什么行為?
(2)小明的行為給我們什么啟示?
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八年級某班同學在道德與法治老師的指導下,圍繞“做守法的公民”模擬審理了一起案件。
案件展示杜某某伙同其他三人,對外謊稱可為臨近退休的社會群眾辦理一次性補繳類型養老保險,大量收取參保款,對參保人作出虛假承諾。共計詐騙參保群眾1000余人,詐騙參保款項2900余萬元,詐騙數額特別巨大,嚴重侵害了他人財產權益。
(1)結合案例,請你分析杜某某的行為屬于什么違法行為,并說明理由。
根據案件始末,“審判長”擬寫了如下判決書:
判決書經本庭合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判決如下: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八年,并處罰金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責令將詐騙款項依法退賠被害人。
(2)杜某某的判決結果給我們敲響了怎樣的警鐘
活動最后,小組成員制作了以下有關遠離違法犯罪的警示標語并張貼在教室展示欄處,以提醒大家杜絕違法犯罪。
示例:守法者自由,違法者自囚。
(3)請你再擬寫一條有關遠離違法犯罪的警示標語。
2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在學習法律相關內容時,某班組織了一次模擬法庭活動,下面是他們準備“庭審”的一個案例,回答問題。
15歲的陳某,原本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自從結識了社會上游手好閑的“朋友”后,逐漸無心學習,甚至曠課;后來逐漸放縱自己,反而經常偷竊財物,因此被公安機關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他和另外兩個“朋友”竟攔路搶劫,在短短幾天內多次作案,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庭前準備】
(1)針對上述案例,你準備查閱哪幾部法律?(至少兩部)
【法庭審判】
關于陳某的判決,有同學這樣寫道:經本庭合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判決如下:判處陳某行政拘留14天,罰金2萬元,并向受害人賠禮道歉……
(2)如果你是審判長,你會采納該同學擬好的判決書嗎?請說明理由。
【庭后分享】
(3)參加本次模擬庭審后,請分享你從陳某身上吸取的教訓。
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A D A D D A D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A C C A C A B B
1.C
【詳解】本題考查善于同違法行為作斗爭。
②④:依法維權要靠證據,一切能夠證明案情事實的材料都可以成為證據,例如合同、書信、指紋、錄音、電子郵件、證人證言等。本題中,監控攝像頭正面拍攝的錄像、泥地上的鞋印可以作為報案的證據,②④符合題意;
①③:題干沒有存在指紋、發票的證據,①③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C。
2.D
【詳解】本題考查對犯罪的認識。
ABC:圖片中的“霸座”行為、在文物上刻字、翻越柵欄的行為,影響公共治安,是行政違法行為,不構成犯罪,不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故ABC不符合題意;
D:向國外間諜出賣國家秘密,會嚴重危害國家的安全,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故D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D。
3.D
【詳解】本題考查預防犯罪。
③④:結合題干,李某的詐騙行為受到了刑罰處罰,說明他的行為違反了刑事法律規范,屬于犯罪,故③④符合題意;
①:李某以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是刑罰處罰,說明李某是嚴重違法行為,社會危害性嚴重,故①說法錯誤;
②:有期徒刑屬于主刑,罰金屬于附加刑,故②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D。
4.A
【詳解】本題考查犯罪的定義及基本特征、刑罰的種類。
①③:依據教材知識,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從題文中“受賄罪、有期徒刑、罰金”等語句中可知,李某的行為是犯罪行為,即嚴重違法行為,判決依據應是刑法;根據教材知識可知,有期徒刑屬于主刑,罰金屬于附加刑,故①③說法符合題意;
②:李某的行為是犯罪,不是行政違法行為,故②說法錯誤;
④:嚴重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故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5.D
【詳解】本題考查同違法犯罪作斗爭。
①②④: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公民義不容辭的義務;兩位學生發現兩名在校外停車場盜竊電動車配件的人員,聯合學校保安,將盜竊人員抓獲,說明兩位學生勇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見義智為,面對違法犯罪,做到了見義勇為,故①②④說法正確;
③:題干中兩位學生的行為與參與社會管理無關,故③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D。
6.A
【詳解】本題考查對犯罪的認識。
①②:依據教材知識,公安部與緬甸政府執法部門開展國際警務執法合作,成功抓獲張安龍、馬文祥、楊金梅三名潛逃緬北地區多年的公開懸賞通緝重大涉毒逃犯,表明這些逃犯對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會受到刑罰處罰,故①②說法正確;
③④:題文中三名逃犯的行為違反了刑法,要受到刑罰處罰,故③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7.D
【詳解】本題考查違法行為的含義及其分類、刑罰的定義和種類、犯罪的定義和基本特征。
D:公職人員醉酒之后回車闖紅燈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屬于犯罪行為,其后果是應該受到刑罰處罰,所以可能受到有期徒刑和罰金的處罰,故D符合題意;
A: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屬于民事違法行為需要承擔的責任,故A不符合題意;
B:警告罰款,記過降級屬于行政違法行為需要承擔的責任,故B不符合題意;
C: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均屬于主刑,主刑只能單獨使用,不能附加并用,故C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D。
8.D
【詳解】本題考查刑法。
D:依據教材知識,題干表述的我國刑法的相關規定體現出刑法是保護人民利益、懲治犯罪的有力武器,D說法正確;
AC:侵犯公民人格尊嚴,侮辱或者誹謗他人要受法律制裁,承擔法律責任,但不一定受刑法制裁,承擔刑事責任,AC錯誤;
B:法治是自由的保障,刑法的立法目的是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B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D。
9.A
【詳解】本題考查犯罪的相關知識。
A:分析材料可知,跨國電信網絡詐騙案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這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故A符合題意;
B:“罰金”屬于附加刑,“有期徒刑”屬于主刑,故B說法錯誤;
C:該判決的法律依據為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故C說法錯誤;
D:所有違法行為都要承擔法律責任,構成犯罪的要承擔刑事責任,故D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10.D
【詳解】本題考查刑罰的定義和種類、犯罪的定義和基本特征。
D:刑法是關于犯罪及刑事責任的法律,是法律的一種;而刑罰是刑法中的處罰措施,是對犯罪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故D符合題意;
A:刑法與刑罰的核心內容都與犯罪有關,刑法定義了犯罪及其法律后果,而刑罰是對犯罪行為的處罰方式,故A說法錯誤;
B:警告和賠禮道歉不屬于刑罰,故B說法錯誤;
C:刑法規定了什么行為是犯罪,并給予什么樣的處罰,故C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D。
11.A
【詳解】本題考查依法維權和違法行為。
A:從題干可知,寵物咬傷呂先生,寵物狗管理者拒絕賠償,經法院判決,寵物狗管理者承擔呂先生的醫療費用賠償責任,說明法律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A符合題意;
B:訴訟是公民維權的途徑之一,B說法錯誤;
C:從法院判決的結果可知,寵物主人的行為并不構成犯罪,也沒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C不符合題意;
D:違法行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犯罪行為受到刑罰處罰,D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12.C
【詳解】本題考查刑罰的相關知識。
①:依據材料可知,被告人余華英違反了刑法,受到了刑罰處罰,故①說法錯誤;
②③:“對被告人余華英以拐賣兒童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說明余華英的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受到了刑罰處罰,違反了法律,屬于犯罪行為,其判決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故②③符合題意;
④: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材料中沒有體現出有期徒刑的內容,且剝奪政治權利屬于附加刑,故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C。
13.A
【詳解】本題考查行政違法行為。
①②③:依據教材知識,行政違法行為是違反行政法律規范(如《行政處罰法》《治安管理處罰法》)應受到的行政制裁行為,謊報警情、闖紅燈觸犯《交通法》、吸毒被處拘留屬于行政違法行為,故①②③符合題意;
④:李某搶劫1元被處拘役屬于犯罪行為,故④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A。
14.C
【詳解】本題考查違法行為、刑罰的種類、依法求助。
①:分析可知,某出版社未經作者同意發表其作品,屬于民事違法行為,作者可采用民事訴訟,訴訟是最權威的維權手段,故①說法正確;
②:分析可知,曾某利用工作之便為境外人員提供我國核心情報,此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需要接受刑罰處罰,故②說法錯誤;
③:分析可知,丁某為博流量,發布有關地震的不實言論,造成恐慌,屬于行政違法行為,需要接受行政處罰,罰金屬于附加刑,故③說法錯誤;
④:分析可知,某餐飲公司未主動對消費者進行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提醒,屬于行政違法行為,需接受行政處罰,故④說法正確;
故本題選C。
15.C
【詳解】本題考查違法行為、犯罪的基本特征的相關知識。
①④:該行為不是行政違法行為,也不是一般違法行為,故①④說法錯誤;
②③:譚某酒后剮蹭8車,強行逃離,造成2死4傷的嚴重后果,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是嚴重違法行為,也就是犯罪行為,應受刑罰處罰,故②③說法正確;
故本題選C。
16.A
【詳解】本題考查違法犯罪和訴訟的分類。
A:根據教材知識可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的犯罪行為都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故A說法正確;
B: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故B說法錯誤;
C:行政訴訟又稱為“民告官”,是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故C說法錯誤;
D:刑罰是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式,D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17.C
【詳解】本題考查刑法的內容。
C:結合題干,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這是屬于刑法的內容,故C符合題意;
ABD:選項都是我國的法律,但是與題干無關,故ABD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C。
18.A
【詳解】本題考查犯罪的含義和基本特征。
ABCD:因老板拖欠工錢,在多次索要無果的情況下,張某綁架了老板的兒子,綁架他人具有嚴重社會 危害性,觸犯刑法,屬于犯罪;曹某因幫助境外人員攜帶病毒入境獲刑,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屬于犯罪;劉某在高鐵衛生間內吸煙導致列車降速,屬于行政違法行為;趙某因被人給差評在平臺上辱罵評價人,屬于民事違法行為;故A說法正確,BCD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19.B
【詳解】本題考查刑罰的種、人民法院的職權等。
②③:分析題文可知,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行使審判權,因此,判決書中的“本院”指的是人民法院,處罰中的拘役是主刑,罰金是附加刑;故②③符合題意;
①:被告人孫某被判處拘役兩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因此,其行為屬于刑事違法行為;故①錯誤;
④:本次判決依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故④錯誤;
故本題選B。
20.B
【詳解】本題考查愛護身體、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犯罪的定義和基本特征。
②:“體考神器”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和超標牛磺酸,可能導致一些健康問題,如呼吸困難、嘔吐等癥狀,這表明“體考神器”并不是可靠的提升運動狀態的產品,反而可能對健康造成損害,故②符合題意;
③:提高成績應該依賴于系統的鍛煉和科學的訓練方法,而不是依賴所謂的“神器”。寄希望于走捷徑可能會適得其反,損害健康,故③符合題意;
④:消費者應具備理性消費的意識,對于市場上所謂的“神奇”產品,不應盲目跟風。特別是在涉及健康的問題上,更要慎重選擇,避免上當受騙和健康受損,故④符合題意;
①:商家進行了虛假宣傳,但并非所有虛假宣傳都會受到刑法處罰。只有當商家的行為構成犯罪時,才會受到刑罰的懲處,故①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B。
21.(1)犯罪行為(或刑事違法行為)。
(2)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和應受刑罰處罰性。
(3)主刑。
【分析】考點考查:違法行為的分類、犯罪的基本特征、刑罰的分類。
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
核心素養:法治觀念。
【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青少年,需要運用違法行為的分類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搶人民幣1000余元,一部價值萬元的手機,還有金銀首飾→可鏈接犯罪行為或刑事違法行為。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本題考查犯罪的基本特征,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
(3)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青少年,需要運用刑罰的分類的有關知識,從認知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判處小慧有期徒刑3年→可鏈接主刑。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2.(1)善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行為。
(2)①當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我們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維護正當權益。
②我們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分析】考點考查:善于斗爭
能力考查:提煉觀點和分析描述能力
核心素養:法治觀念
【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問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調用善于斗爭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問題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快遞員小明送快遞時,發現出租屋內有可疑人員,不動聲色離開并及時撥打報警電話,為公安機關偵破案件提供了可靠的情報信息→聯系是善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行為。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問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調用善于斗爭的有關知識,從做法類問題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快遞員小明發現可疑人員及時報警→聯系與違法犯罪作斗爭的要求。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3.(1)刑事違法行為或嚴重違法行為或犯罪行為。理由:因為杜某某的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受刑罰處罰。
(2)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
②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
③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
④法不可違,任何犯罪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3)①違法代價沉重,守法人生心安。
②違法如跳火坑,守法如行坦途。
【分析】考點考查:違法行為、犯罪的含義和基本特征、預防犯罪的要求。
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運用教材知識的能力。
核心素養:法治觀念。
【詳解】(1)小問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違法行為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共計詐騙參保群眾1000余人,詐騙參保款項2900余萬元,詐騙數額特別巨大,嚴重侵害了他人財產權益→可鏈接刑事違法行為。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小問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犯罪的含義和基本特征的有關知識,從原因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共計詐騙參保群眾1000余人,詐騙參保款項2900余萬元,詐騙數額特別巨大,嚴重侵害了他人財產權益→可鏈接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受刑罰處罰。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預防犯罪的要求的有關知識,從警示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八年,并處罰金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責令將詐騙款項依法退賠被害人→可鏈接預防犯罪的要求。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3)本題要求擬寫一條有關遠離違法犯罪的警示標語,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24.(1)《刑法》《預防未成年犯罪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
(2)不采納。判決書中的行政拘留屬于行政違法行為會受到的制裁。陳某的行為屬于刑事違法行為,不適用行政拘留。
(3)①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遠離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避免沾染不良習氣,防患于未然。
【分析】考點考查: 刑法、預防未成年犯罪法、犯罪行為、預防違法犯罪
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
核心素養:法治觀念
【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是公民,需要運用刑法、預防未成年犯罪法的有關知識,從結論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經常偷竊財物,因此被公安機關拘留→可鏈接《治安管理處罰法》。
關鍵詞②:和另外兩個“朋友”竟攔路搶劫→ 可鏈接《刑法》《預防未成年犯罪法》等。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是公民,需要運用犯罪行為的有關知識,從結論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判處陳某行政拘留14天→可鏈接不采納。行政拘留屬于行政制裁;陳某的行為屬于刑事違法行為。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3)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是公民,需要運用預防違法犯罪的有關知識,從結論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逐漸無心學習,甚至曠課→可鏈接杜絕不良行為。
關鍵詞②:陳某由品學兼優的學生走上犯罪道路→可鏈接增強法治觀念,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
關鍵詞③:經常偷竊財物,因此被公安機關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他和另外兩個“朋友”竟攔路搶劫→可鏈接珍惜美好生活,認識犯罪危害,遠離犯罪。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泽县| 汝州市| 石家庄市| 抚州市| 社旗县| 广水市| 尚义县| 荃湾区| 南平市| 陈巴尔虎旗| 河西区| 乐陵市| 临沧市| 栾城县| 阿勒泰市| 原阳县| 东海县| 来安县| 大洼县| 城市| 昌吉市| 全南县| 芒康县| 石首市| 陇川县| 社旗县| 察隅县| 淮滨县| 从江县| 山西省| 象山县| 扶绥县| 礼泉县| 甘南县| 无极县| 大厂| 鹤山市| 临安市| 景泰县| 怀柔区| 凤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