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1.1法不可違 練習(含解析)-2024-2025學年統編版(2024)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1.1法不可違 練習(含解析)-2024-2025學年統編版(2024)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

資源簡介

11.1 法不可違 練習
一、單選題
1.下列行為中屬于較為典型的民事違法行為的是( )
①擾亂公共場所秩序
②侵犯他人民事權利
③不依法履行合同
④毆打他人致重傷入院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一個人如果缺乏規則意識,法治觀念不強,就難免作出違法的事情。對下列行為的性質,判斷正確的是( )
選項 行為 性質
A 陳某非法收購走私入境的馬來穿山甲,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 民事違法行為
B 李某等人在體育館觀看比賽時,多次起哄、打鬧,向場內投擲礦泉水瓶 行政違法行為
C 吳某在學校月考中作弊,并與監考老師頂撞 刑事違法行為
D 朱某在學校操場拾到蘇某丟失的手表,拒絕歸還 行政違法行為
A.A B.B C.C D.D
3.一家超市與一家蔬菜種植基地簽訂了一份購銷合同,后來雙方因蔬菜質量問題產生爭議,影響了貨款的支付,合同不能正常履行。解決這種糾紛,適用的法律是( )
A.民法 B.刑法 C.行政法 D.勞動法
4.針對以下案例,同學們議論紛紛,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法律案例:13歲的小琳是某暑期托管班的學生。一日,小琳在上樓時因地板磚脫落而滑倒受傷,造成右手臂骨折,檢查治療花費一萬余元。經查,地板磚早有松動跡象,但暑期托管班卻一直沒有作出處理。 法律鏈接: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A.托管班應該承擔賠償責任,因為托管班的行為構成犯罪
B.托管班應該承擔賠償責任,因為托管班未盡到管理職責
C.小琳的監護人應該到公安機關提起訴訟,維護合法權益
D.小琳的人身自由受到侵犯,可以通過協商自行解決糾紛
5.在社會生活中,人們經常從事各種民事活動。下列屬于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來規定的民事活動的有( )
①簽訂合同②謊報險情③盜竊搶劫④租賃房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下圖示意了張某因違法而受到法律懲處的相關信息。據此,可以推斷張某( )
? 張某的違法行為 違反的法律規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承擔的法律責任 有期徒刑3年
A.不聽勸阻,噪音擾民,是民事違法行為
B.三番五次,吸食毒品,是民事違法行為
C.謊報險情,擾亂治安,是行政違法行為
D.伙同他人,搶劫財物,是刑事違法行為
7.下列對法律案例的分析推導中,正確的有( )
①李某因酒駕被交警依法處以2000元罰款→李某違反行政法律規范→交警對其進行行政處罰
②影樓未經張某同意將其照片用作海報宣傳→影樓侵犯了張某的肖像權→該行為是民事違法行為
③某政府未及時履行對趙某的拆遷安置補償→政府未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趙某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④高某在某商場買到假貨和商場協商未果→向工商部門投訴未得到解決→高某可以向公安機關提起民事訴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列行為屬于違法行為的是( )
A.小紅在公交車上沒有給老人讓座
B.小明在期末考試中作弊
C.小剛多次攔路搶劫小學生財物
D.小李在公園里摘花
9.2024年1月16日發生的一起高空拋物案件引發網友熱議。下列對此案件的解讀正確的有( )
案件經過 解讀
①起因 張某生活不順,情緒激動 人的情緒是復雜多樣的
②行為 從17層向樓下拋擲鍋碗瓢盆等物品 違反了法律規定,屬于違法行為
③危害 導致樓下停放車輛受損 侵害了車主的財產權
④結局 張某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 依法承擔了民事責任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0.學習了“預防犯罪”這一課時后,某中學八年級(2)班的同學圍繞“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違法、犯罪的區別和聯系”進行了討論,其中你認為正確的觀點是( )
①同學甲:違法就是犯罪,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②同學乙:犯罪的最本質特征就是觸犯了刑法,具有刑事違法性
③同學丙: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嚴重不良行為屬于違法行為
④同學丁:犯罪行為一定是違法行為,行為人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八年級某班開展了“我是小法官”活動。四位小法官依次對下面方框中的案件進行了分析,其中正確的是( )
案件:李某家與吳某家是鄰居關系,雙方多次因建筑物拆除、雜物亂放等問題產生矛盾糾紛。李某擅自拍攝并在網上公開發布含有吳某肖像的視頻內容,構成了肖像權侵權。李某被法院要求停止侵害并賠償吳某的損失。
A.小江:因為李某與吳某有地緣關系,關系親密,所以李某的行為并不違法
B.小贛:上述訴訟是行政訴訟,通過該訴訟,吳某可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C.小南:依據李某被判賠償損失等處罰,可推斷李某的行為是民事違法行為
D.小鄱:因在網上發布侵權視頻擾亂公共秩序,所以李某的行為是行政違法行為
12.下表“時政要聞”與“行為關聯”不能一一對應的是( )
選項 時政要聞 行為關聯
A 2024年,我國對涉及民事糾紛的群體,相關部門加大了調解和援助力度。 民事違法行為
B 2024年11月稅務部門依法查處多起網絡主播涉嫌隱匿個人收入,偷稅漏稅案件,并依法對兩人進行追繳稅費款、加收滯納金和罰款1300多萬元的處罰。 嚴重違法行為
C 2024年12月9日,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對被告人余華英拐賣兒童案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刑事違法行為
D 2024年國家體育總局發布關于對體育賽事中虛報運動員年齡、消極比賽、鬧賽罷賽等擾亂比賽賽場秩序的行為進行嚴懲。 行政違法行為
A.A B.B C.C D.D
13.下列違法行為對應的法律責任正確的是( )
A.拾得他人遺失物拒絕歸還——行政責任
B.破壞鐵路封閉網——民事責任
C.非法出售瀕危野生動物——刑事責任
D.謊報險情——刑事責任
14.近期,不斷有“飆車炸街”的視頻在網上傳播,交警在查處行動中發現,“飆車炸街”的隊伍里,不乏未成年人的身影,這種行為( )
①是依法行使公民權利的行為
②是彰顯個性的行為,青春就應該帥氣灑脫
③是違法行為,嚴重破壞交通秩序
④是無視生命的行為,缺乏安全意識、責任意識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④
15.最高檢發布的《檢察機關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犯罪工作情況(2023年)》中披露,涉電詐犯罪開始向未成年人群體滲透,在校及剛畢業學生逐漸成為電信詐騙犯罪集團拉攏吸收對象,未成年人涉罪人數同比上升68%。這告訴我們( )
①青春的我們要勇于實踐,大膽嘗試,為成功不擇手段
②要學會獨立思考,抵制不良誘惑
③道德與法律是底線,不能侵害他人的權利
④勇于證明自己,別人能做的事情,我們也能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6.某中學組織學生開展道德與法治“觀生活·微點評”活動。下列點評有誤的是( )
A.行人對斑馬線前主動讓行司機揮手致謝——踐行文明有禮
B.一對母子在電影院霸座導致300人退票——違反法律法規
C.父親為了不影響孩子學習選擇隱瞞病情——違背誠信原則
D.外賣騎手取餐時將車輛停放在劃定區域——遵守社會規則
17.為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讓民法典走進校園,某校決定聯合當地基層人民法院開展模擬法庭活動。以下案例適合在本次活動中選用的是( )
①偽造身份實施網絡詐騙,被判處有期徒刑
②將他人丟失的手表據為己有,被法院判令歸還
③出版社未經作者同意發表了其作品,被訴侵權
④觀看比賽時起哄打鬧,被公安機關給予警告處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甲:買賣雙方簽訂合同之后,賣方收款后卻只發放一半貨物。我只收到了一半呀!乙:照相館沒有經過他人同意,將他人藝術照片展出,以招徠顧客。丙:出版社未經作者同意發表其作品。他們沒有經過我的同意就出版了我寫的書。下列說法恰當的是( )
A.甲:雙方簽訂了合同,不按合同辦事,屬于行政違法
B.乙、丙屬于行政違法
C.以上A、B都不正確
D.甲屬于民事違法、乙、丙也屬于民事違法
19.根據違反法律的類別,需要承擔不同的法律責任。以下案例對于違法類別和承擔責任判斷正確的是( )
選項 案例 違法類別 承擔責任
A 某餐館未張貼反食品浪費標識,被給予警告處罰 行政違法 行政處罰
B 王某駕車逆行被罰款、扣分,并行政拘留 刑事違法 刑罰處罰
C 李某因受賄罪被判處無期徒刑,沒收非法所得 民事違法 民事責任
D 吳某在網上詆毀同事,被判處賠禮道歉 行政違法 民事責任
A.A B.B C.C D.D
20.高某過馬路時,被程某沒拴繩的小狗咬傷小腿。高某要求程某賠償醫療費,程某則認為小狗亂跑不是自己的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程某作為飼養人,未盡到管理責任。應賠償高某醫療費、誤工費等費用。該事件告訴我們( )
①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生活中只需遵守法律即可
②遛狗不拴繩是公民的自由,雖不道德但也不違反法律
③自由不是隨心所欲的,遛狗不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④要認識到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選擇題
21.小學生王某身材瘦小,上學路上被初中生趙某勒索。趙某威脅他說:“你每個星期都得交給我50元‘保護費’,否則我就揍你。”王某嚇壞了,哭著回家,媽媽問他怎么了,他也不敢說。
(1)我們應該如何對待校園欺凌行為?
(2)請你告訴大家校園欺凌的危害?
22.“退款不退貨”是指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后,如果不滿意商品的質量、款式或尺碼等問題,可以選擇不將商品退回給商家,而是直接要求商家退還購物款項。然而“僅退款”機制卻遭到一些消費者濫用,同時也引發諸多糾紛。
高某作為電商平臺寵物食品店店主,遭遇被告王某多次異常操作:第一次退貨退款時貓糧被調包;第二次下單未收貨就申請僅退款,商品被快遞退回;第三次下單,在退款成功后卻取走快遞且不理會店主索要。高某隨即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經審理后,最終判決被告王某支付貨款并承擔運費損失。
(1)你認為法院為何要做出上述判決?
(2)法院的判決給我們哪些警示?
23.【學法明理,用法自護】
材料一 近年來,中國青少年犯罪案件持續攀升。青少年犯罪主要集中在盜竊、搶劫、搶奪和傷害這四類犯罪。2023年,全國檢察機關受理審查起訴14周歲至16周歲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10063人,同比上升15.5%。
(1)對此,有同學認為:“只要不違法,就一定能預防犯罪。”請對此觀點進行評析。
材料二 2024年1月14日,柳州市公安局柳南分局南站派出所民警在巡邏中發現一名男子李某在市區禁放區違規燃放煙花爆竹,遂依規對其罰款100元。2024年5月13日,因馬某搶劫他人,南寧市興寧區人民法院依法對被執行人馬某判處有期徒刑。
(2)請從違反法律的類別角度,判斷李某和馬某的行為屬于哪類違法行為?并談談青少年應當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六萬元!”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王某某以販毒罪依法作出判決。王某某販賣“上頭”電子煙、煙油,收取錢款后以快遞閃送的方式交付。經抽檢鑒定,這些煙被檢出國家列管大麻素成分。
(1)根據材料,判定王某某行為的違法性質,并說明判定的依據。
(2)從法律角度,談談王某某受到了處罰帶給我們哪些警示。
(3)從法院的判決中,你體會到了怎樣的法治力量?
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B B D A C B D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A C C C D A D
1.C
【詳解】本題考查民事違法行為。
②③:依據教材知識,分析選項,侵犯他人民事權利、不依法履行合同,違反了民法典,屬于典型的民事違法行為,故②③符合題意;
①:擾亂公共場所秩序,這是行政違法行為,故①不符合題意;
④:毆打他人致重傷入院,這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是犯罪行為,故④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C。
2.B
【詳解】本題考查對違法行為的含義及其分類的認識和理解。
B:李某等人在體育館觀看比賽時,多次起哄、打鬧,向場內投擲礦泉水瓶,他們的行為擾亂公共秩序,屬于行政違法行為,故B說法正確;
A:陳某非法收購走私入境的馬來穿山甲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陳某的行為屬于刑事違法行為,故A說法錯誤;
C:吳某在考試中作弊,并與監考老師頂撞,吳某的行為屬于違反校紀校規的行為,故C說法錯誤;
D:朱某在學校操場拾到時蘇某丟失的手表,拒絕歸還,朱某侵犯了他人的財產權,屬于民事違法行為,故D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B。
3.A
【詳解】本題考查正確認識違法行為的類別。
A:超市與一家蔬菜種植基地簽訂了的購銷合同不能正常履行,屬于民事糾紛,解決這種糾紛,適用的法律是民法,A說法正確;
BCD:題文中的糾紛屬于民事糾紛,沒有涉及到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以及勞動法,BCD說法與題不符;
故本題選A。
4.B
【詳解】本題考查違法行為。
B:題干中小琳的生命健康受到傷害,依據法律鏈接,托管班應該承擔賠償責任,因為托管班未盡到管理職責,故B符合題意;
A:題干中未涉及犯罪行為,故A說法錯誤;
C:小琳的監護人應該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故C說法錯誤;
D:小琳的生命健康權受到侵犯,故D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B。
5.B
【詳解】本題考查民法典規定的民事活動、違法行為的含義及其分類。
①④:依據教材知識,在社會生活中,民事活動主要包括購置財產、簽訂合同,結婚、經營創業,繼承遺產、房屋租賃等,故①④說法正確;
②:謊報險情屬于行政違法行為,與民事活動無關,故②不符合題意;
③:盜竊搶劫屬于刑事違法行為,不屬于民事活動,故③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B。
6.D
【詳解】本題考查違法行為的種類。
D:根據題干可知,張某的行為違反了刑法,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可見他的行為屬于刑事違法行為,伙同他人,搶劫財物屬于刑事違法行為,故D符合題意;
AB:不聽勸阻,噪音擾民;三番五次,吸食毒品;屬于行政違法行為,故AB說法錯誤;
C:謊報險情,擾亂治安屬于行政違法行為,與題意無關,故C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D。
7.A
【詳解】本題考查違法行為的類別、依法維權的相關知識。
①:李某因酒駕被交警依法處以2000元罰款,違反了交通法規,受到了行政處罰,①說法正確;
②:影樓未經張某同意將其照片用作海報宣傳,該行為是民事違法行為,侵犯了張某的肖像權,②說法正確;
③:某政府未及時履行對趙某的拆遷安置補償,未做到依法行政,趙某可以提起行政訴訟,③說法正確;
④:某在某商場買到假貨和商場協商未果,向工商部門投訴未得到解決,高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8.C
【詳解】本題考查違法行為。
C:小剛多次攔路搶劫小學生財物,侵犯了他人的財產權和人身安全,屬于違法行為,故C符合題意;
A:小紅在公交車上沒有給老人讓座,這是一種道德層面的行為,故A不符合題意;
B:小明在期末考試中作弊,這是違反學校考試紀律和規章制度的行為,故B不符合題意;
D:小李在公園里摘花,一般來說屬于不文明行為,故D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C。
9.B
【詳解】本題考查情緒的調節、法不可違的相關知識。
①:張某生活不順,情緒激動,啟示我們情緒需要調控,我們要學會合理調控情緒,故①說法錯誤;
②:從高層拋下物品,沒有履行遵守憲法和法律的義務,屬于違法行為,故②說法正確;
③:高空拋物導致樓下停放的車輛受損,侵犯了車主的財產權,故③說法正確;
④:張某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承擔了刑事責任,故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B。
10.D
【詳解】本題考查一般違法與犯罪。
③④:結合課本知識,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嚴重不良行為屬于違法行為;犯罪行為一定是違法行為,行為人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故③④說法正確;
①:違法行為包括犯罪,故①說法錯誤;
②:犯罪最本質的特征是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標志,故②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D。
11.C
【詳解】本題考查違法行為。
A:題文中李某侵犯了吳某的肖像權,是違法行為,故A說法錯誤;
B:上述訴訟是民事訴訟,故B說法錯誤;
C:依據教材知識,李某侵犯了吳某的肖像權,被法院要求停止侵害并要求賠償損失,屬于民事違法行為,故C說法正確;
D:李某的行為是民事違法行為,故D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C。
12.B
【詳解】本題考查違法行為。
B:稅務部門對偷稅漏稅的網絡主播,進行追繳稅費款、加收滯納金和罰款1300多萬元的處罰,屬于行政違法行為,B說法錯誤;
A:我國對涉及民事糾紛的群體,相關部門加大了調解和援助力度,民事糾紛屬于民事違法行為,A說法正確;
C:題干中,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對余華英判決,“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屬于刑罰,余華英的行為是刑事違法行為,C說法正確;
D:體育賽事中虛報運動員年齡、消極比賽、鬧賽罷賽等擾亂比賽賽場秩序的行為,屬于行政違法行為,D說法正確;
本題是逆向選擇題,故本題選B。
13.C
【詳解】本題考查違法行為。
A:使得他人遺失物拒絕返還,侵犯了他人財產權,屬于民事違法行為,應該承擔民事責任,故A說法錯誤;
B:破壞鐵路封閉網,違反了行政法律法規,屬于行政違法行為,應該承擔行政責任,故B說法錯誤;
C:非法出售瀕危野生動物,觸犯了刑法,屬于刑事違法行為,應該承擔刑事責任,故C說法正確;
D:謊報險情,違反了行政法律法規,屬于行政違法行為,應該承擔行政責任,故D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C。
14.A
【詳解】本題考查對違法行為的認識。
③④:“飆車炸街”這些行為違反交通法規,是擾亂社會治安,破壞交通秩序的違法行為,是無視生命、缺乏安全意識、責任意識的表現,也是缺乏規則意識和安全意識的表現,故③④符合題意;
①:“飆車炸街”不是依法行使權利的表現,權利要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故①說法錯誤;
②:這些行為是危及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的違法行為,不是“勇敢”,這種“灑脫不羈”是法治意識淡薄的表現,故②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15.C
【詳解】本題考查獨立思考、樹立法治意識。
①:我們要勇于實踐,大膽嘗試,遵守道德和法律,故①說法錯誤;
②③:面對電信詐騙,作為青少年要學會獨立思考,抵制不良誘惑,認識到道德和法律是底線,不能侵害他人的權利,故②③說法正確;
④:我們做事要遵守道德和法律,不能盲從,故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C。
16.C
【詳解】本題考查文明有禮、法律、誠實守信、遵守規則。
A:行人對斑馬線前讓行的司機揮手致謝,體現了行人講文明、有禮貌,是文明有禮的表現,故A說法正確;
B:一對母子在電影院霸座導致300人退票,體現了違反法律法規,故B說法正確;
C:母親為了不影響孩子學習選擇隱瞞病情,這是運用了誠信智慧,沒有違背誠信原則,故C說法錯誤;
D:外賣騎手取餐時將車輛停放在劃定區域,體現了外賣騎手自覺遵守規則,故D說法正確;
本題為逆向選擇題,故本題選C。
17.C
【詳解】本題考查違法行為的分類。
①:偽造身份實施網絡詐騙,被判處有期徒刑,這是犯罪行為,這主要涉及刑法相關內容,不屬于民法典調整范疇,故①不符合題意;
②:將他人丟失的手表據為己有,被法院判令歸還,涉及到對他人財產的占有和返還,是民事違法行為,屬于民法典中關于物權的內容,故②符合題意;
③:出版社未經作者同意發表了其作品,被訴侵權,這涉及到著作權,是民事違法行為,屬于民法典中知識產權的范疇,故③符合題意;
④:觀看比賽時起哄打鬧,被公安機關給予警告處罰,這是行政違法行為,這主要涉及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行政法律規范,不屬于民法典范疇,故④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C。
18.D
【詳解】本題考查違法行為的分類。
ABCD:甲的情況中,合同糾紛屬于民事領域,賣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是民事違法行為;乙中照相館侵犯他人肖像權,丙中出版社侵犯他人著作權,這些都是平等主體之間因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產生的糾紛,屬于民事違法范疇,所以甲屬于民事違法,乙、丙也屬于民事違法,故D說法正確;ABC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D。
19.A
【詳解】本題考查違法行為的分類。
A:某餐館的行為違法了行政法律法規,屬于行政違法行為,應受到行政處罰,故A說法正確;
B:王某的行為屬于行政違法行為,應受到行政處罰,故B說法錯誤;
C:李某的行為屬于刑事違法行為,應受到刑罰處罰,故C說法錯誤;
D:吳某的行為屬于民事違法行為,應承擔民事責任,故D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20.D
【詳解】本題考查自由和社會規則的關系、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
③④:依據題文,高某被程某沒拴繩的小狗咬傷小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程某作為飼養人,未盡到管理責任,應賠償高某醫療費、誤工費等費,該事件告訴我們自由不是隨心所欲的,遛狗不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要認識到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故③④符合題意;
①:生活中我們要遵從道德,遵守紀律和法律等,故①說法錯誤;
②:遛狗不拴繩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故②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D。
21.(1)我們應該勇敢地對欺凌行為說“不”。告訴家人,向老師學校報告等。對于校園欺凌行為,我們我們可以向有關國家機關請求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
(2)這些欺凌行為不僅嚴重侵害了他人的權利,危害我們的身心健康,也破壞了和諧有序的校園生活
【分析】考點考查:同違法犯罪作斗爭
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論證和探究問題
核心素養:法治觀念
【詳解】(1)本題考查如何對待校園欺凌行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題、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是中學生,需要運用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知識,從理解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小學生受到初中生趙某的勒索→可鏈接嚴重侵害了他人的權利,危害我們的身心健康,也破壞了和諧有序的校園生活;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2.(1)王某的行為違反了民事活動原則,違反了民事法律,侵犯了高某得合法權利。
(2)①我們要認識一般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②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規定。③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依法從事民事活動,積極防范民事侵權行為和合同違約行為,既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權益,促進社會健康和諧發展。
【分析】考點考查:違法行為、預防一般違法行為。
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運用教材知識的能力。
核心素養:法治觀念。
【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違法行為的有關知識,從原因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高某作為電商平臺寵物食品店店主,遭遇被告王某多次異常操作,隨即向法院提起訴訟→可鏈接王某的行為違反了民事活動原則,違反了民事法律,侵犯了高某得合法權利。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預防一般違法行為的有關知識,從做法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最終判決被告王某支付貨款并承擔運費損失→可鏈接預防一般違法行為。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3.(1)認為“不違法有利于預防犯罪”是正確的。因為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但認為“只要不違法,就一定能預防犯罪。”是片面的。預防犯罪還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
(2)李某:行政違法行為,馬某:刑事違法行為。及時尋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
【分析】考點考查:預防犯罪、違法行為、依法求助。
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運用教材知識的能力。
核心素養:法治觀念。
【詳解】(1)第一步:讀題,提煉辯題。
觀點:只要不違法,就一定能預防犯罪。
第二步: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信息,判斷觀點正誤。
正誤判斷:片面。
論據①:認為“不違法有利于預防犯罪”是正確的+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
論據②:認為“只要不違法,就一定能預防犯罪。”是片面的+預防犯罪的要求。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小問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違法行為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李某在市區禁放區違規燃放煙花爆竹,遂依規對其罰款100元→可鏈接行政違法行為。
關鍵詞②:因馬某搶劫他人,南寧市興寧區人民法院依法對被執行人馬某判處有期徒刑→可鏈接刑事違法行為。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小問2:本題考查依法求助,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
24.(1)王某某行為屬于犯罪行為。“販毒罪”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六萬元”受到了刑罰處罰。
(2)犯罪是我們成長道路上最兇險的陷阱。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我們應增強法制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
(3)人民法院通過制裁違法犯罪,做到公正司法,維護了公民的合法權益,維護了法律的尊嚴和公信力,維護了社會的公平與正義。
【分析】考點考查:法律的作用、預防犯罪、司法維護正義
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闡述事實,解決問題的能力
核心素養:法治觀念
【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預防犯罪的有關知識,從說明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販毒罪→可鏈接犯罪行為。
關鍵詞②:“販賣“上頭”電子煙、煙油,快遞閃送的方式交付被檢出國家列管大麻素成分”→可鏈接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
關鍵詞③:“ 判處有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個人財產六萬元”→可鏈接受到了刑罰處罰。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預防犯罪的有關知識,從警示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六萬元→可鏈接預防犯罪的做法。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3)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法律的作用、司法維護正義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六萬元→可鏈接法律的保護作用+維護社會的公平與正義。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独山县| 格尔木市| 灵宝市| 南城县| 金湖县| 大安市| 金川县| 车致| 桐柏县| 东安县| 西平县| 扶沟县| 万安县| 宝应县| 固阳县| 花莲市| 理塘县| 汤原县| 惠州市| 磐石市| 衡阳市| 敦煌市| 张北县| 富宁县| 香河县| 大洼县| 招远市| 钟山县| 惠东县| 柳江县| 扶沟县| 青岛市| 嵊州市| 杭锦旗| 延边| 漯河市| 哈巴河县| 廉江市| 平安县| 朔州市| 宣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