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政治試題一、單選題1.萬山磅礴看主峰,大海航行看燈塔。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具體體現在( )①確立了黨的執政地位,為黨的全面領導提供有力保證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更為強大的政治保證和思想指引③把全國各族人民動員起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磅礴力量④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同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鄧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習近平指出“中國的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下列關于改革開放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②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③是解決近代中國社會問題的基本依據④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有同學認為,改革開放前我國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發展緩慢,改革開放后實行市場經濟體制,才開始快速發展,所以改革開放前后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時期,沒有什么聯系。對此,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①改革開放前的探索為改革開放后的發展奠定了制度基礎和物質基礎②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時期都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這一點從未改變③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完全是因為采取了與改革開放前不同的政策④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時期都是為了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社會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危機不斷加深。隨著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無產階級隊伍逐漸壯大。同時,新文化運動興起,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新思潮開始在中國傳播。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下列關于中國共產黨誕生歷史條件的分析,正確的是(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背景②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的重要前提③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是中國共產黨誕生的主觀條件④新文化運動為中國共產黨誕生提供了直接的組織準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湖南婁底的錫礦山,曾因長期大規模的銻礦開采和冶煉,成為“世界銻都”,但也導致了嚴重的生態破壞。當地黨組織積極行動,加強對礦山生態修復的統籌規劃,黨員干部帶頭參與環境整治工作,關停了大量高污染、高能粍的銻礦冶煉企業,積極引導村民轉變發展觀念,讓曾經的“生態瘡疤”逐漸變為“綠色家園”,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實踐典范。這一事例表明( )①基層黨組織優化治理模式,推動鄉村經濟協調發展②基層黨組織堅持綠色發展,探索科學發展的新路徑③基層黨組織加強思想建設,直接參與鄉村企業的經營④基層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是鄉村振興的骨干和橋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4年是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作為老一輩革命家和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既親身經歷了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全過程,又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領導黨和人民實現偉大歷史轉折。關于鄧小平理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是馬克思主義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進行的“第二次結合”②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突出強調“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③科學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④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中,中國共產黨迅速行動,不惜一切代價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展現了強大的領導力和執行力。從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的角度看,這表明( )①“立黨為公” 側重于黨的自身建設,所以在抗疫中主要體現在黨組織的凝聚力建設上②“執政為民” 在抗疫中表現為切實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權,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③“立黨為公” 與 “執政為民” 在抗疫斗爭中相互促進,共同推動了抗疫工作的順利開展④“執政為民” 是 “立黨為公” 的目的,在抗疫中就是要通過執政活動實現 “立黨為公” 的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決不能有松勁歇腳、疲勞厭戰的情緒”,必須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可見,全面從嚴治黨( )①必須推動廣泛的社會革命引領黨的自我革命②需要健全凝心鑄魂教育體系,保持戰略定力③要應對國內外風險,提高具體事務管理水平④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5年是中共四大召開100周年,也是黨的支部建設100周年。100年前,黨的四大在上海召開,首次將支部確定為黨的基本組織。黨的支部建設的大踏步前進,為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發展事業提供了強大的基礎支撐。在新的起點上推進黨的支部建設,應該( )①以組織建設為統領,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②織密黨的組織網絡,創新支部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③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工作路線,增強黨支部的組織功能④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把“兩個維護”踐履于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銳意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體制改革,綜合國力大幅躍升,要素稟賦、產業結構、科技創新水平顯著提升,開放型經濟競爭力顯著增強。這說明( )①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②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保障③中國共產黨具有與時俱進的執政能力④改革開放是中國發展的根本之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從創立政權、建設新中國到推進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革命轉向改革,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從被孤立封閉轉向全面開放,我國開辟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理解正確的是( )①全體公民當家作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②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③中國共產黨領導是實現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證④我國的國家政權堅持以中國共產黨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2024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5年經濟工作。會議認為,今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沉著應變、綜合施策,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持續增強。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改革開放持續深化,重點領域風險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扎實有力,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將順利完成。這表明( )①履行好經濟建設職能是中共中央的職責所在②堅持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③中國共產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堅持科學執政④黨的領導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清朗·網絡平臺算法典型問題治理”專項行動的通知》,深化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綜合治理。專項行動重點整治違規操縱干預榜單炒作熱點、利用算法實施大數據“殺熟”等廣大網民關注的問題,進一步提升算法安全能力。該專項行動( )①通過整合行政執法力量,提升政府服務效能②體現政府通過轉變政府職能,維護網絡安全③旨在切實維護廣大網民權益,樹立政府權威④打擊違法違規行為,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2024年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審議國務院總理李強代表國務院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今年,新質生產力、“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引發強烈關注。材料表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 )A.最高立法權 B.最高決定權 C.最高任免權 D.最高監督權15.2022年9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鄉村振興促進法執法檢查組第二次全體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要貫徹落實好鄉村振興促進法確定的重大原則和相關規定,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譜寫新時代“三農”工作新篇章。為此,全國人大常委會應( )①強化法律實施,加大監督力度,健全完善制度體系②堅持民主集中制,履行作為法律監督機關的職責③在黨的領導下推進鄉村振興工作,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④積極履職,進一步加強對鄉村振興工作的監察力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2024年11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議案)的決議》。根據《決議》,增加6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材料表明( )①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審議權和表決權,通過置換債務決議②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③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提出減少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的措施④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決定權,推動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主觀題17.閱讀材料,簡述下列問題。1921年8月初,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游船上勝利閉幕,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這條游船因而獲得了一個永載中國革命史冊的名字——紅船,成為中國革命源頭的象征。 “紅船是我們黨夢想起航的地方。我們黨從這里誕生,從這里出征,從這里走向全國執政。這里是我們黨的根脈。”隨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紅船精神”應運而生,從中逐步發展出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激勵著中國共產黨人為了民族復興偉業前赴后繼、繼續奮斗。多年來, “紅船精神”一直激勵和鼓舞著中國共產黨,站在歷史的高度,走在時代的前列,勇當舵手,引領航向,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奮勇前進,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個又一個勝利,踐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1)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是什么 (2)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夠走在時代前列 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把握歷史大勢,帶領中國人民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帶領人民經過浴血奮戰,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成為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站起來的中國人民以極大熱情投入新中國建設中,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為實施改革開放奠定了物質基礎、積累了寶貴經驗、準備了豐富精神食糧。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40多年的風雨兼程,中國生產力得到極大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水平大大提高,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正昂首闊步向前進,中國人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有信心、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根據材料,運用“歷史和人民的選擇”的相關知識,說明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征程中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了哪些重要準備。1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我們黨來自于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必須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有效應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風險挑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結合材料,運用“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的相關知識,說明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要堅持“人民至上”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們,同經過普選產生的1200多名全國人大代表一道,召開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從此建立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中國這樣一個有5000多年文明史、幾億人口的國家建立起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在中國政治發展史乃至世界政治發展史上都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說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特點和優勢。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B A C C D C C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D B D B D17.(1)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2)①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思想路線,以創新理論指導實踐。③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與人民同心同德,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堅持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使命。④勇于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不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確保黨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原卷無答案,僅供參考)18.①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②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③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充滿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④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經過長期努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19.①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堅持“人民至上”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②人民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中國共產黨堅持“人民至上”,有利于發揮人民主體作用,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③堅持“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保持中國共產黨先進性的必然要求,有利于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使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永葆生機活力。20.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造,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突出的制度優勢。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動員了全體人民以國家主人翁姿態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⑤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