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溫州新希望學校20232024學年下學期期中七年級科學試題1.(2024七下·永嘉期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美好的目標,也是一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實現的目標。”生命代代相傳,人類新生命的起點是A.精子 B.受精卵 C.早期胚胎 D.嬰兒【答案】B【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解析】【分析】大多數生命包括人類,都是由一個細胞——受精卵發育而來。【解答】人類由受精卵發育而來,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B。2.(2024七下·永嘉期中)青春期是我們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經常進行體育鍛煉 B.不與其他人交流C.覺得精力充沛,經常熬夜 D.放任自己,沉迷游戲【答案】A【知識點】人的發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青春期注意身心和諧發展,既要促進生長發育,又要保持心理健康發展。【解答】A、經常進行體育鍛煉有助生長發育,A符合題意;B、不與他人交流不利于心理健康發展,B不符合題意;C、經常熬夜對身體健康有害,C不符合題意;D、沉迷游戲不利于健康向上,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A。3.(2024七下·永嘉期中)如圖所示為一款骨傳導藍牙耳機,使用時將耳機貼在顳骨兩側而不是堵住耳朵,既可以聽到耳機發出的聲音,也不影響聽到周圍環境的聲音。耳機聲和周圍環境的聲音對應的傳播介質分別是( )A.固體、固體 B.氣體、氣體 C.固體、氣體 D.氣體、固體【答案】C【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解析】【分析】聲音即能在固體中傳播,也能在液體、氣體中傳播,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聲音的傳輸介質即可。【解答】將耳機貼在顳骨兩側,這是通過固體(骨骼)傳聲。不堵塞住耳朵,這是利用空氣傳聲,也能聽到周圍環境的聲音。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4.(2024七下·永嘉期中)近日,武夷山國家公園(江西片區)黃崗山區域發現蝶類新物種——黃崗山白灰蝶,生長發育階段與家蠶相似,黃崗山白灰蝶一生要經歷的時期依次是( )A.受精卵→幼蟲→成蟲 B.受精卵→幼蟲→蛹→成蟲C.受精卵→蛹→成蟲 D.受精卵→蛹→幼蟲→成蟲【答案】B【知識點】昆蟲的發育過程【解析】【分析】完全變態發育:像家蠶、蝶類等昆蟲的發育經過受精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為完全變態發育。其特點是幼蟲和成蟲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有明顯的差異。不完全變態發育:有些昆蟲的發育過程經過受精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為不完全變態發育,如蝗蟲、蟋蟀等。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若蟲和成蟲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相似,只是身體較小,生殖器官沒有發育成熟。【解答】昆蟲的完全變態發育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黃崗山白灰蝶的長發育階段與家蠶相似,其發育方式屬于完全變態發育,所以黃崗山白灰蝶一生要經歷的時期依次是受精卵→幼蟲→蛹→成蟲。所以,ACD錯誤,B正確。故答案為:B。5.(2024七下·永嘉期中)陽春三月,百花盛開,小新參加了百花園的花展,在百花園中小新不僅看到了各種美麗的鮮花,同時還聞到了各種花的獨特清香,也品嘗了甜甜的百花園牌花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小新感覺沒有剛來時香了,是嗅覺中樞適應的緣故。B.來到百花園中,不同的人對花香的敏感程度不同。C.百花園牌花蜜是甜的這種感覺是在口腔中形成的。D.聞花香同時嘗花蜜會形成花蜜和花香的混合味道。【答案】C【知識點】人的感覺【解析】【分析】人有多種感覺,形成于大腦。【解答】A、嗅覺中樞具有適應性,久聞后對氣味的感覺就會減弱,A不符合題意;B、不同人嗅覺的靈敏程度是不同的,B不符合題意;C、“花蜜是甜的”這種味覺在大腦形成,C符合題意;D、嗅覺和味覺會相互影響,聞花香的氣味和嘗花蜜的味道會產生混合的感覺,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C。6.(2024七下·永嘉期中)如圖所示實驗中,是為了探究聲音產生原因的是( )實驗①: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 實驗②:敲擊鼓面實驗③:將手指輕輕放在喉嚨發聲處 實驗④:用自制的土電話傳聲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聲音產生的條件【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解答】實驗①: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推理得出:真空不能傳聲,故①不符合題意;實驗②:敲擊鼓面,鼓面振動,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②符合題意;實驗③:將手指輕輕放在喉嚨發聲處,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③符合題意;實驗④:用自制的土電話傳聲,說明固體可以傳聲,故④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7.(2024七下·永嘉期中)如圖所示為甲、乙兩人分別戴著眼鏡清晰看到前方物體S1和S2的光路圖,則( )A.甲為近視眼,眼鏡使清晰像后移到視網膜上B.甲為遠視眼,眼鏡使清晰像前移到視網膜上C.乙為近視眼,眼鏡使清晰像前移到視網膜上D.乙為遠視眼,眼鏡使清晰像后移到視網膜上【答案】B【知識點】近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遠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解析】【分析】近視眼的成因是由于晶狀體曲度過大,對光的折射能力變強,使光線會聚在視網膜的前方;矯正辦法是配戴凹透鏡。遠視眼的成因是由于晶狀體曲度變小,對光的折射能力變弱,使光線會聚在視網膜的后方;矯正辦法是配戴凸透鏡。【解答】AB、由甲圖可知甲所佩戴的眼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對光有會聚的作用,故甲圖成像是遠視眼的成像原理,遠視眼成像在視網膜后,凸透鏡使光線前移成像在視網膜上,故B符合題意,A不符合題意;CD、乙圖可知乙所佩戴的眼鏡是凹透鏡,凹透鏡對光有發散的作用,故乙圖成像是近視眼的成像原理,近視眼成像在視網膜前,凹透鏡使光線后移成像在視網膜上,故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8.(2024七下·永嘉期中)小新同學在馬鞍池公園郁金香節上看到五彩斑斕、形態各異的郁金香,好奇的小新通過一塊藍色的玻璃再觀察一朵紅色的郁金香時,小新看到的郁金香呈現的顏色是A.黑色 B.紅色 C.藍色 D.紫色【答案】A【知識點】物體的顏色【解析】【分析】人看到不透明不發光物體,是因為看到從物體反射的光。【解答】郁金香是紅色說明反射紅光,藍色玻璃只透過藍光,花反射的紅光透不過藍色玻璃,人眼接收不到花反射的光,所以看上去是黑色的,A符合題意;故答案選A。9.(2024七下·永嘉期中)下列四種微生物,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甲是曲霉,通過種子進行繁殖B.乙是大腸桿菌,通過孢子進行繁殖C.丙是酵母菌,會產生芽體進行繁殖D.丁是蘑菇,能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答案】C【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病毒等。本題中的曲霉、酵母菌、蘑菇屬于真菌,大腸桿菌屬于細菌。真菌具有真正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細胞結構一般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擬核,屬于原核生物,細胞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擬核等,有些細菌還具有特殊結構,如莢膜、鞭毛等。觀圖可知:甲是曲霉、乙是細菌、丙是酵母菌、丁是蘑菇。【解答】A、甲是曲霉,屬于多細胞的真菌,通過孢子進行繁殖,A錯誤。B、乙是大腸桿菌,屬于細菌,通過分裂方式進行繁殖,B錯誤。C、丙是酵母菌,是單細胞的真菌,會產生芽體進行繁殖(即出芽生殖),C正確。D、丁是蘑菇,細胞內無葉綠體,不能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營養方式是異養,D錯誤。故答案為:C。10.(2024七下·永嘉期中)日偏食景象(如圖)是難得一見的天文景觀。在發生日偏食景象時,小新同學舉著紙板讓太陽光垂直照射在刻有一個很小的“△”形孔的紙板上,那么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A. B.C. D.【答案】B【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解析】【分析】當光沿直線傳播穿過很小的孔時,就能形成物體倒立的像,這就是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物體的形狀有關,與小孔的形狀無關。【解答】當太陽光通過紙板上的“Δ”小孔時,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在地面上就會形成太陽的像,因此光斑的形狀與太陽的形狀一樣,與孔的形狀無關;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像,因此,根據日偏食缺口的方向知道,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1.(2024七下·永嘉期中)如圖為菜豆的一生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①→②過程所需要的有機物由子葉提供B.③的莖和葉由菜豆種子中的胚芽發育而來C.⑤所示豆莢的外皮是由珠被發育而來的D.菜豆屬于被子植物中的雙子葉植物【答案】C【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1、菜豆種子屬于雙子葉植物種子,由種皮和胚組成。胚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2、種子萌發時,胚根首先突破種皮,發育成根;胚芽發育成莖和葉;胚軸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分。3、果實和種子的形成,一朵花經過傳粉和受精后,子房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珠被發育成種皮。【解答】A、菜豆是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營養物質儲存在子葉里,從①到②的萌發過程中所需要的有機物由子葉提供,A正確。B、種子萌發過程中,胚芽發育成莖和葉。所以,③幼苗的地上部分由菜豆種子中的胚芽發育而來,B正確。C、受精完成后,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即豆莢),C錯誤。D、菜豆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屬于被子植物。菜豆有2片子葉,無胚乳,營養物質貯存在子葉中,所以豌豆是雙子葉植物,D正確。故答案為:C。12.(2024七下·永嘉期中)做“觀察花的結構”的實驗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選取一朵只有雌蕊的花B.用手指將花的各部分由外向內剝下C.觀察雌蕊時,用刀片將子房縱剖開D.將剖開的子房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答案】C【知識點】花的結構【解析】【分析】解剖并觀察花的結構過程中,應用鑷子將花由外到內分離,并用放大鏡觀察。【解答】A、選用的花應當既有雄蕊,又有雌蕊,以便對兩種不同的花蕊進行觀察,A不符合題意;B、剝開花時應當用鑷子,B不符合題意;C、要觀察雌蕊子房內的胚珠,需要將子房縱向剖開,C符合題意;D、子房內的胚珠用肉眼就可觀察得到,可以借助放大鏡仔細觀察,不需要使用顯微鏡,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D。13.(2024七下·永嘉期中)多肉植物因葉片肥厚而得名。如圖所示,將多肉的一張完整葉片放在適宜的環境中會發育成新的個體,這種繁殖方法屬于( )A.營養繁殖 B.分裂生殖 C.出芽生殖 D.有性生殖【答案】A【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由親本產生的有性生殖細胞,經過兩性生殖細胞(例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成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無性生殖指的是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解答】無性生殖是不經生殖細胞的兩兩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從本質上講,是由體細胞進行的繁殖就是無性生殖。主要種類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營養生殖(嫁接、壓條、扦插等)、組織培養和克隆等。營養生殖是由高等植物的根、莖、葉等營養器官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所以如圖是一種常見的多肉觀賞植物,從這種植物體上掰下的一片完整葉片,放在適宜的環境中會發育成新的個體,這種繁殖方法屬于營養生殖,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4.(2024七下·永嘉期中)構建思維導圖是整理知識的重要方法。如圖是小新復習光學知識時構建的思維導圖的部分內容,圖中①和②可以分別對應( )A.光的折射、水中青山的倒影B.光的折射、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魚”C.光沿直線傳播、陽光下的樹影D.光沿直線傳播、水中的月亮【答案】D【知識點】光的折射現象及應用【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光現象主要包括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結合思維導圖中的分類,可確定所要填寫的內容。【解答】水中的月亮和水中青山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魚”是折射現象;陽光下的樹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由于立竿見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所以,讀思維導圖知道,圖中①處要求填寫的是光的直線傳播的現象,圖中②處要求填寫的是水中的月亮,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5.(2024七下·永嘉期中)小新用如圖裝置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所用凸透鏡焦距為10cm,光屏為表面粗糙的毛玻璃制成。如圖調整好位置后,小新從毛玻璃光屏背后看到的像的形狀和大小分別是( )A.縮小 B. 放大C. 放大 D.縮小【答案】A【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解析】【分析】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與物上下顛倒,左右相反;【解答】根據題意知道,凸透鏡的焦距f=10cm,物距u=50cm,滿足2f<u條件,故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所以,小新從毛玻璃光屏背后看到的像的形狀是,縮小的實像,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6.(2024七下·永嘉期中)被譽為“試管嬰兒之父”的英國科學家愛德華茲因在開創體外受精技術方面作出的貢獻,獲得了201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試管嬰兒培育過程如圖。(1)“試管嬰兒”這種生殖方式屬于 。(填“有性生殖’或‘無性生殖’)(2)“試管嬰兒”發育所需營養是通過臍帶與 從母體獲得。(3)下列患有生殖器官疾病的夫婦中,能獲得親生孩子的是 (填字母)。A.丈夫正常,妻子卵巢發育不良 B.丈夫睪丸發育不良、妻子正常C.丈夫正常。妻子的輸卵管阻塞 D.丈夫睪丸發育不良、妻子輸卵管堵塞【答案】有性生殖;胎盤;C【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解析】【分析】1、試管嬰兒技術是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的俗稱,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讓卵細胞和精子在體外受精,并進行早期胚胎發育,然后移植到母體子宮內發育而誕生的嬰兒的技術。2、有性生殖:是指由親本產生的有性生殖細胞(配子),經過兩性生殖細胞(例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成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試管嬰兒技術中,精子和卵細胞在體外結合形成受精卵,符合有性生殖的特點,所以 “試管嬰兒” 這種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無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常見的有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營養生殖等。3、胎兒在母體子宮內發育,通過臍帶和胎盤從母體獲得營養物質和氧氣,并將代謝廢物排出到母體血液中。胎盤是胎兒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重要器官,它由胎兒的絨毛膜和母體的子宮內膜共同組成。【解答】(1)試管嬰兒又稱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具體地說是借助內窺鏡或在B超指引下從患有不孕癥婦女的卵巢內取出成熟的卵子,將精子、卵細胞一起放入試管,體外培養三天左右,使卵細胞受精,然后再在B超監視下將其送到母親子宮使之逐步發育成胎兒的過程。可見試管嬰兒個體發育的起點是受精卵,這種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2)胚胎在母體子宮內發育,通過胎盤和臍帶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氣;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也是通過胎盤經母體排出。(3)A、丈夫正常雖然能產生精子,但是妻子卵巢發育不良不能產生卵細胞,因此不能獲得自己親生孩子,A不符合題意。B、丈夫睪丸發育不良,不能產生精子,雖然妻子正常,能產生卵細胞但是不能正常受精,因此不能獲得自己親生孩子,B不符合題意。C、丈夫正常,妻子輸卵管阻塞,丈夫的睪丸正常能產生精子,妻子的卵巢正常能產生卵細胞,因此可以能通過此項技術獲得自己親生孩子,C符合題意。D、丈夫睪丸發育不良,妻子輸卵管堵塞失去受精的場所,因此通過該技術,不能獲得自己親生孩子,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7.(2024七下·永嘉期中)古箏,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已經有2500年的歷史了,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一弦。(1)小紅在古箏演奏中發現,撥動不同琴弦發出的音調與弦線的長度、粗細和松緊程度有關。于是她利用弦音計(如圖甲)做研究,弦音計上有四根固定在“音箱”上的琴弦,每根弦線的松緊程度都相同。她選用的琴弦長度、粗細、材料圖中已標出.若她選擇b、c兩弦線做實驗,則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調與弦線 的關系。(2)小紅在古箏演奏中還發現,古箏使用一段時間后會發生“走音”現象,這是指琴弦發聲的 偏離了標準,于是她就拿出“調音器”擰動琴弦右端的弦釘來“調音”(如圖乙所示),這是通過改變琴弦的 來實現的。【答案】粗細;音調;松緊程度【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聲音產生的條件;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解析】【分析】弦樂的音調跟弦的長度、材料、松緊、粗細有關,在探究琴弦和一個因素的關系時,控制其它量不變。要探究音調高低跟粗細的關系時,保持材料和長度相同。【解答】選擇b、c兩弦線做實驗,材料和長度相同,故探究的是音調與弦線粗細的關系;調節琴弦的松緊,就會改變琴弦的振動快慢,所以古箏使用一段時間后會發生“走音”現象,這是指琴弦發聲的音調偏離了標準,于是她就拿出“調音器”擰動琴弦右端的弦釘來“調音”,這是通過改變琴弦的松緊程度來改變聲音的音調;18.(2024七下·永嘉期中)“茶山楊梅”是我國四大精品楊梅之一,產于我市甌海區茶山街道,有“紅盤綠蒂”之美譽。(1)楊梅開花時節如果遇上連日陰雨,其產量會大幅度下降,是因為下雨影響了楊梅樹 。(2)果農為了繁殖大量的楊梅樹,又不改變楊梅的品質,常采用圖乙方法,關于這種生殖方式的優點是 。(寫出一點)(3)楊梅為雌雄異株植物,4月份開花,花粉多而輕(如圖丙所示),以下四種種植方案中結果率最高的是 。(● 表示雌株。表示雄株,箭頭表示溫州地區4月份風向)A. B. C. D.【答案】傳粉;有利于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或繁殖速度快等);B【知識點】花的結構;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1、傳粉方式:植物傳粉方式有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異花傳粉又分為蟲媒傳粉和風媒傳粉等。楊梅是蟲媒花,依靠昆蟲等傳粉者將花粉從雄蕊傳播到雌蕊柱頭上。環境對傳粉的影響:陰雨天氣會影響昆蟲的活動,使傳粉昆蟲數量減少,同時雨水會沖刷花粉,阻礙花粉傳播,導致傳粉成功率降低,進而影響果實產量。2、無性生殖是不經生殖細胞的兩兩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無性生殖的類型:包括扦插、嫁接、壓條、組織培養等。果農繁殖楊梅樹常采用的方法可能是嫁接等無性生殖方式。無性生殖的優點:能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繁殖速度快,短期內可獲得大量性狀一致的植株。3、有性生殖是指經過兩性生殖細胞(例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成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解答】(1)一朵花開放之后,要經過傳粉和受精才能形成果實和種子,楊梅是雌雄異株的果樹,需要異花授粉才能結果,因此自然狀態下授粉條件較差.花期陰雨和落黃霜等異常氣候會影響其傳粉,嚴重影響授粉結實,影響產量。故楊梅開花時節如果遇上連日陰雨,其產量會大幅度下降,是因為下雨影響了楊梅樹傳粉。(2)圖乙是嫁接繁殖方法,這種生殖方式的優點是:有利于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繁殖速度快等。(3)楊梅為雌雄異株植物,花粉多而輕,容易被風吹到很遠的地方,故傳粉的方向與風向相同,則結果率最高的是B,因此,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9.(2024七下·永嘉期中)耳是人體的重要感覺器官,聽覺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下圖是耳的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1)人暈車是由于位于耳中的【 】 和半規管,對頭部位置變化過于敏感所致。(2)幼兒的咽鼓管短且直,當有病毒感染時容易引起 (填“外”“中”或“內”) 耳發炎。(3)某人因意外聽小骨受損,此人聽到外界傳來的聲音與正常時相比,影響最大的是 。A.響度 B.音調 C.音色【答案】④;前庭;中;A【知識點】耳的結構與聽覺的形成【解析】【分析】耳的基本結構和功能耳由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構成,如圖:【解答】(1)結合以上分析可知,人暈車是由于位于耳中的④前庭和半規管,對頭部位置變化過于敏感所致。(2)咽和鼓室通過咽鼓管相通,幼兒的咽鼓管短且直,當有病毒感染時容易引起中耳發炎。(3)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大小,它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振幅越小,響度越小;某人因意外聽小骨受損,此人聽到外界傳來的聲音與正常時相比,影響最大的是響度,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20.(2024七下·永嘉期中)豆漿是傳統的非發酵豆制品之一,含有多種優質植物類蛋白質。因其豐富的營養、濃郁的風味而被人們喜歡。(1)制作豆漿時,充分浸泡的黃豆能提高膠體分散程度和懸浮性,從而提高豆漿的質量,但浸泡時間過長會導致浸泡液中微生物生長。浸泡溫度、浸泡時間和用水量對黃豆吸水率的影響如圖所示,為了得到高質量的豆漿,應該選擇浸泡的條件為 。(2)豆漿中豐富營養的物質也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經檢測發現,腐敗的豆漿中主要存在的是地衣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和蠟樣芽孢桿菌三種微生物。導致豆漿發生腐敗的微生物與圖中細胞相比,結構上的主要區別為 。(3)沒喝完的豆漿敞開放置容易發生變質,為了延長豆漿的保質期,減慢微生物的生長,請你提出一條建議: 。【答案】40℃,5倍用水量,浸泡4小時;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冰箱冷藏【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1)微生物生長的環境因素:了解浸泡時間過長會導致浸泡液中微生物生長這一現象,需要掌握微生物生長與環境因素的關系。微生物的生長需要適宜的溫度、濕度、營養物質等條件,浸泡時間過長可能會使黃豆中的營養物質更多地釋放到浸泡液中,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同時長時間的浸泡也可能創造了適宜微生物生長的溫度和濕度環境,從而導致微生物大量繁殖,影響豆漿質量。(2)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的細胞結構差異:本題需要明確導致豆漿腐敗的微生物(地衣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和蠟樣芽孢桿菌)屬于原核生物,而圖中細胞為真核細胞,進而掌握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在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原核細胞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這一知識點是細胞生物學的重要內容,對于理解不同生物類群的細胞結構特點和生命活動規律具有重要意義。【解答】(1)浸泡溫度:圖中顯示,30-40℃的溫度范圍內,黃豆的吸水率較高,這有助于提高豆漿的質量。浸泡時間:浸泡時間在4-6小時時,黃豆的吸水率較高,且能避免過長時間的浸泡導致微生物的過度生長。用水量:用水量為黃豆的5-7倍時,黃豆的吸水率較高,有助于制作出濃稠度適中的豆漿。(2)腐敗的豆漿中主要存在的地衣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和蠟樣芽孢桿菌三種微生物屬于細菌,與圖中酵母菌在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沒有成形的細胞核。(3)微生物生長:豆漿中的營養物質為微生物提供了生長條件。為了抑制微生物的生長,應密封放置或冰箱冷藏,并在制作過程中注意衛生,以減少腐敗微生物的生長。21.(2024七下·永嘉期中)今年春天,溫州櫻花園的櫻花盛開,美不勝收。(1)為了使櫻花“枝繁葉茂”,往往要把頂芽剪掉,這是為了讓 (填結構名稱)更好發育。(2)將開紅色花的櫻花芽嫁接在開粉色花的櫻花樹上,由該芽長成的枝條開出的花的顏色為 色。(3)我們能從各個角度看到櫻花,是因為太陽光照射到櫻花上發生了 。【答案】側芽;紅;漫反射【知識點】芽的發育;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1)頂端優勢概念:頂芽優先生長而側芽生長受抑制的現象。原理: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積累在側芽部位,使側芽部位的生長素濃度過高,從而抑制側芽的生長。(2)無性生殖與嫁接無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其優點是能保持母體的優良性狀,繁殖速度快。嫁接:無性生殖的一種方式,是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體叫砧木。嫁接后,接穗發育成的枝條所表現出的性狀與接穗相同,因為接穗的遺傳物質沒有改變,砧木只是為接穗提供營養等物質。(3)光的反射光的反射類型:包括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鏡面反射:平行光線射到光滑表面上時,反射光線也是平行的,這種反射叫鏡面反射。漫反射:平行光線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這種反射叫漫反射。我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就是因為物體表面發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進入我們的眼睛。在本題中,櫻花表面相對粗糙,太陽光照射到櫻花上發生漫反射,所以我們能從各個角度看到櫻花。【解答】(1)頂端優勢有利于植物向高處生長頂端優勢的原理在果樹整枝修剪上應用極為普遍,人工切除頂芽,就可以促進側芽生長,增加分枝數,所以為了使櫻花能“枝繁葉茂”,往往要把頂芽剪掉,這是為了讓側芽更好發育。(2)嫁接時應當使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接穗成活,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體,叫做砧木;嫁接既能保持接穗品種的優良性狀,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在開粉色花的櫻花樹上,嫁接了開紅色花的櫻花芽,是使用紅色櫻花的芽做接穗,所以該芽長成的枝條開出的花是紅色花。(3)我們能從各個角度看到不發光的花和草,是因為光在花和草表面發生了漫反射的緣故。所以我們能從將個角度看到櫻花,是因為太陽光照射到櫻花上發生了漫反應的緣故;所以我們能從各個角度看到梅花,是因為太陽光照射到梅花上發生了漫反射。22.(2024七下·永嘉期中)小新同學對玉米種子的萌發條件和萌發過程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動,為探究“環境條件對玉米種子萌發的影響”,設計了如下表實驗,種子的萌發情況如表格所示:實驗設置 溫度(℃) 濕度 光照 種子數 萌發率(%)A 25 潮濕 有光 100 96B 4 潮濕 有光 100 0C 25 干燥 有光 100 0D 25 潮濕 無光 100 98(1)從表格中的數據分析,玉米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有哪些? 。(2)在適宜的條件下,表格中A、D 兩組仍有未萌發的種子,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3)小新同學設計的實驗都使用了100顆種子,這樣做的原因是 。【答案】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分;種子已死亡;使實驗結果準確,具有可靠性【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1、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2、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為: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自身條件為胚是完整的并是活的度過休眠期的。【解答】種子的萌發的外界條件為適量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A和B組的實驗有唯一變量—溫度,A和C組的實驗有唯一變量—水分,所以乙同學探究水分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從表格中的數據分析,玉米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有適量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另外,A和D組的實驗有唯一變量—光,根據結果萌發率都達到96%以上。因此。光照不是玉米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2)A、D組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具備了,沒有萌發的原因應該是種子的自身的條件不適宜,如胚不完整、胚不是活的或種子未度過休眠期等。(3)如果實驗種子的數量較少,具有偶然性,實驗結不可靠,因此小新同學設計的實驗都使用了100顆種子。23.(2024七下·永嘉期中)夏天吃剩的飯菜很容易變質,米飯變質初期會出現發黃,氣味發酸。為了使剩飯保留的時間長一些,某同學設計了一組實驗進行探究。下面是他的實驗過程。實驗步驟 設計要求步驟一:取同一餐的剩飯,等量分裝到4個相同的耐高溫的玻璃杯中,用塑料薄膜將杯口封好。 選擇合適的實驗材料鄉聊二:分別對4個玻璃杯采用不同方式進行處理: ①號微波爐中加熱1min殺菌; ②號高壓鍋蓋上氣閥后加熱10min; ③號蒸鍋水沸騰后加熱10min; ④號不作任何處理。 ……步驟三: 將上述4個玻璃杯均放在25℃恒溫箱中。 控制實驗條件步驟四: 每隔5小時觀察并記錄米飯顏色和氣味。 觀察和記錄(1)上述四種處理方式處理后,如何判斷哪種方式處理使剩飯保存效果更好 。(2)設置步驟二中第④號玻璃杯的目的是 。(3)步驟一中用塑料薄膜將玻璃杯的杯口封起來的目的是 。【答案】因為只有在高溫高壓下才能徹底殺死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所以方式②效果更好;起對照作用;防止空氣中的微生物進入玻璃杯中【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1、探究過程探究的一般過程包括: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2、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為確保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結果的合理性,對影響實驗的其他相關因素應設置均處于相同且理想狀態,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和干擾。【解答】(1)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存能力很強,只有在高溫高壓下才能徹底殺死細菌、真菌等微生物,①時間太短,②有高溫,時間較長,可以殺死絕大多數細菌。③溫度低,④直接沒處理,因此②最好。(2)設置第四種方式的目的是起對照作用,通過④分別于①、②、③做對照,才能比較出哪種方法可以更好的保存吃剩的飯菜。(3)用塑料薄膜將玻璃杯的杯口封起來之后再做滅菌處理,然后將4個玻璃杯均放在室溫的環境中進行觀察,此過程中空氣中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就不能進入,如果不封口微生物就會進入,就達不到滅菌的效果了。24.(2024七下·永嘉期中)小新用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把點燃的蠟燭A 放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根完全相同但未點燃的蠟燭B,移動蠟燭B的位置使其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然后在白紙上沿蠟燭A和B的邊緣畫圓(如圖乙所示),分別測量A 到玻璃板的距離LA, B到玻璃板的距離LB,多次改變蠟燭A 的位置,重復以上操作,得到三組數據。次數 1 2 3 平均LA/cm 4.00 5.00 6.00 5.00LB/cm 4.00 5.00 6.00 5.00(1)蠟燭A通過玻璃板成的像為虛像,寫出判斷蠟燭A的像是虛像的方法及現象。 (2)如圖甲,小明僅將玻璃板從M位置水平向右移至 N位置時,蠟燭A的像 (填“向左移動”或“向右移動”或“不會移動”)。(3)小新將三組數據取平均值,得到LB和LA的平均值相等,并由此得出結論: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請判斷該數據處理方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答案】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觀察到光屏上沒有像,證明像是虛像;不會移動;不正確,該實驗是為了尋找普遍規律,不是為了減小誤差,不需要取平均值【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解析】【分析】(1)實像能成在光屏上,而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2)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3)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解答】(1)實驗中要判斷蠟燭A的像是虛像,應將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觀察到光屏上沒有像,證明像是虛像。(2)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蠟燭A位置不變,將平面鏡平移,平面鏡仍在原來像與成像物體對稱軸上,像的位置不變,蠟燭A的像不會隨之移動。(3)該數據處理不正確,該實驗是為了尋找普遍規律,不是為了減小誤差,不需要取平均值。25.(2024七下·永嘉期中)畫出圖中的折射光線。【答案】【知識點】透鏡的光路圖【解析】【分析】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①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一束平行光經過凸透鏡后會會聚在焦點上,所以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透鏡折射后通過焦點。②對于凸透鏡,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③由于光路是可逆的,通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會平行于主光軸射出。【解答】由圖知道,入射光線經過凸透鏡的焦點,說明折射光線平行于凸透鏡的主光軸,則折射光線如下圖26.(2024七下·永嘉期中)如圖,S為平面鏡MN前的一個點光源,請畫出通過A點的反射光線。(保留作圖痕跡)【答案】【知識點】作光的反射光路圖;平面鏡成像的相關作圖【解析】【分析】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知,反射光線好像是由像點發出的,由物與像關于鏡面對稱,作出像點后,連接S'A,與鏡面的交點為入射點,再完成光路。【解答】過鏡面作出點S的對稱點S',即為點光源S在平面鏡中的像,連接S'A與鏡面交于O點,即為入射點(反射點),連接SO就得到入射光線,OA即為反射光線,如下圖27.(2024七下·永嘉期中)如圖,潛水員在水下E處看到了路燈的像,圖中A、B兩點其中一點是路燈所在位置,另一點是路燈的像所在的位置。畫出水下E 處的潛員看到路燈的光路圖。(保留作圖痕跡)【答案】【知識點】作光的折射光路圖【解析】【分析】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潛水員在水下E處逆著光的傳播方向看到路燈的像會比路燈本身偏高一點,所以B是路燈的虛像點,A是路燈的發光點。【解答】根據光的折射規律知道,潛水員在水下E處逆著光的傳播方向看到路燈的像會比路燈本身偏高一點,所以B是路燈的虛像點,A是路燈的發光點;則連接EB,EB與界面的交點即為入射點O,OE就是折射光線,連接AO即為入射光線,據此完成水下E處的人看到路燈A的光路圖,如下圖28.(2024七下·永嘉期中)廣告 LOGO 投影燈是應用光學投影原理,采用高亮度的光源,將 LOGO燈片上的圖案投射到建筑物墻面上或地面上,形成一定的視覺效果。學校閱覽室現向全校師生征集LOGO投影燈設計方案。學校閱覽室需要投影的白色圓形墻面直徑為120cm,要求在距離墻面380cm的吊頂處懸掛一個簡易的LOGO 投影燈, 使投影圖像剛好投影到白色圓形墻面內部,達到較好的視覺效果。(1)【評價量規】評價量規既能為作品制作指明方向,也是作品等級的評定的依據。寫出“科學性”要素要達到A等級,需要滿足的條件 。LOGO 投影燈模型評價量規等級 要素 A B C 得分牢固性 各部分零件都固定 個別零件未固定 大部分零件未固定科學性不能成像藝術性 外形美觀,圖案有創意 外形美觀,但圖案沒有創意或外形不美觀,但圖案有創意 外形不美觀,無創意(2)【建構模型】根據LOGO燈的成像特點,推測LOGO燈可能用到的鏡頭為 。(在圖中的虛線框中畫出)(3)【產品測試與優化】測試投影效果時,同學發現投影的圖案邊緣均超出了白色圓形墻面,在不更換器材的情況下可以如何改進讓投影的圖像正好位于白色圓形墻面內? 【答案】圖像清晰;;圖案遠離鏡頭,同時鏡頭靠近墻面【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解析】【分析】(1)(2)根據投影儀是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分析解答;(3)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題意知道,投影的亮度、清晰度、投影的大小等都是評價指標,要達到A等級,則需要滿足的條件投影圖像剛好投影到白色圓形墻面內部,圖像清晰,達到較好的視覺效果。(2)根據凸透鏡的成像規律知道,物距2f>u>f,像距v>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據此制成了投影儀,所以,圖中是凸透鏡,如下圖(3)測試投影效果時,同學發現投影的圖案邊緣均超出了白色圓形墻面,即成像偏大,由于凸透鏡的成像時,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所以,在不更換器材的情況下,為了讓投影的圖像正好位于白色圓形墻面內,需要增大物距、減小像距使像變小,所以改進方法是:圖案遠離鏡頭,同時鏡頭靠近墻面。1 / 1浙江省溫州新希望學校20232024學年下學期期中七年級科學試題1.(2024七下·永嘉期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美好的目標,也是一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實現的目標。”生命代代相傳,人類新生命的起點是A.精子 B.受精卵 C.早期胚胎 D.嬰兒2.(2024七下·永嘉期中)青春期是我們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經常進行體育鍛煉 B.不與其他人交流C.覺得精力充沛,經常熬夜 D.放任自己,沉迷游戲3.(2024七下·永嘉期中)如圖所示為一款骨傳導藍牙耳機,使用時將耳機貼在顳骨兩側而不是堵住耳朵,既可以聽到耳機發出的聲音,也不影響聽到周圍環境的聲音。耳機聲和周圍環境的聲音對應的傳播介質分別是( )A.固體、固體 B.氣體、氣體 C.固體、氣體 D.氣體、固體4.(2024七下·永嘉期中)近日,武夷山國家公園(江西片區)黃崗山區域發現蝶類新物種——黃崗山白灰蝶,生長發育階段與家蠶相似,黃崗山白灰蝶一生要經歷的時期依次是( )A.受精卵→幼蟲→成蟲 B.受精卵→幼蟲→蛹→成蟲C.受精卵→蛹→成蟲 D.受精卵→蛹→幼蟲→成蟲5.(2024七下·永嘉期中)陽春三月,百花盛開,小新參加了百花園的花展,在百花園中小新不僅看到了各種美麗的鮮花,同時還聞到了各種花的獨特清香,也品嘗了甜甜的百花園牌花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小新感覺沒有剛來時香了,是嗅覺中樞適應的緣故。B.來到百花園中,不同的人對花香的敏感程度不同。C.百花園牌花蜜是甜的這種感覺是在口腔中形成的。D.聞花香同時嘗花蜜會形成花蜜和花香的混合味道。6.(2024七下·永嘉期中)如圖所示實驗中,是為了探究聲音產生原因的是( )實驗①: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 實驗②:敲擊鼓面實驗③:將手指輕輕放在喉嚨發聲處 實驗④:用自制的土電話傳聲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7.(2024七下·永嘉期中)如圖所示為甲、乙兩人分別戴著眼鏡清晰看到前方物體S1和S2的光路圖,則( )A.甲為近視眼,眼鏡使清晰像后移到視網膜上B.甲為遠視眼,眼鏡使清晰像前移到視網膜上C.乙為近視眼,眼鏡使清晰像前移到視網膜上D.乙為遠視眼,眼鏡使清晰像后移到視網膜上8.(2024七下·永嘉期中)小新同學在馬鞍池公園郁金香節上看到五彩斑斕、形態各異的郁金香,好奇的小新通過一塊藍色的玻璃再觀察一朵紅色的郁金香時,小新看到的郁金香呈現的顏色是A.黑色 B.紅色 C.藍色 D.紫色9.(2024七下·永嘉期中)下列四種微生物,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甲是曲霉,通過種子進行繁殖B.乙是大腸桿菌,通過孢子進行繁殖C.丙是酵母菌,會產生芽體進行繁殖D.丁是蘑菇,能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10.(2024七下·永嘉期中)日偏食景象(如圖)是難得一見的天文景觀。在發生日偏食景象時,小新同學舉著紙板讓太陽光垂直照射在刻有一個很小的“△”形孔的紙板上,那么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A. B.C. D.11.(2024七下·永嘉期中)如圖為菜豆的一生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①→②過程所需要的有機物由子葉提供B.③的莖和葉由菜豆種子中的胚芽發育而來C.⑤所示豆莢的外皮是由珠被發育而來的D.菜豆屬于被子植物中的雙子葉植物12.(2024七下·永嘉期中)做“觀察花的結構”的實驗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選取一朵只有雌蕊的花B.用手指將花的各部分由外向內剝下C.觀察雌蕊時,用刀片將子房縱剖開D.將剖開的子房放在顯微鏡下觀察13.(2024七下·永嘉期中)多肉植物因葉片肥厚而得名。如圖所示,將多肉的一張完整葉片放在適宜的環境中會發育成新的個體,這種繁殖方法屬于( )A.營養繁殖 B.分裂生殖 C.出芽生殖 D.有性生殖14.(2024七下·永嘉期中)構建思維導圖是整理知識的重要方法。如圖是小新復習光學知識時構建的思維導圖的部分內容,圖中①和②可以分別對應( )A.光的折射、水中青山的倒影B.光的折射、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魚”C.光沿直線傳播、陽光下的樹影D.光沿直線傳播、水中的月亮15.(2024七下·永嘉期中)小新用如圖裝置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所用凸透鏡焦距為10cm,光屏為表面粗糙的毛玻璃制成。如圖調整好位置后,小新從毛玻璃光屏背后看到的像的形狀和大小分別是( )A.縮小 B. 放大C. 放大 D.縮小16.(2024七下·永嘉期中)被譽為“試管嬰兒之父”的英國科學家愛德華茲因在開創體外受精技術方面作出的貢獻,獲得了201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試管嬰兒培育過程如圖。(1)“試管嬰兒”這種生殖方式屬于 。(填“有性生殖’或‘無性生殖’)(2)“試管嬰兒”發育所需營養是通過臍帶與 從母體獲得。(3)下列患有生殖器官疾病的夫婦中,能獲得親生孩子的是 (填字母)。A.丈夫正常,妻子卵巢發育不良 B.丈夫睪丸發育不良、妻子正常C.丈夫正常。妻子的輸卵管阻塞 D.丈夫睪丸發育不良、妻子輸卵管堵塞17.(2024七下·永嘉期中)古箏,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已經有2500年的歷史了,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一弦。(1)小紅在古箏演奏中發現,撥動不同琴弦發出的音調與弦線的長度、粗細和松緊程度有關。于是她利用弦音計(如圖甲)做研究,弦音計上有四根固定在“音箱”上的琴弦,每根弦線的松緊程度都相同。她選用的琴弦長度、粗細、材料圖中已標出.若她選擇b、c兩弦線做實驗,則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調與弦線 的關系。(2)小紅在古箏演奏中還發現,古箏使用一段時間后會發生“走音”現象,這是指琴弦發聲的 偏離了標準,于是她就拿出“調音器”擰動琴弦右端的弦釘來“調音”(如圖乙所示),這是通過改變琴弦的 來實現的。18.(2024七下·永嘉期中)“茶山楊梅”是我國四大精品楊梅之一,產于我市甌海區茶山街道,有“紅盤綠蒂”之美譽。(1)楊梅開花時節如果遇上連日陰雨,其產量會大幅度下降,是因為下雨影響了楊梅樹 。(2)果農為了繁殖大量的楊梅樹,又不改變楊梅的品質,常采用圖乙方法,關于這種生殖方式的優點是 。(寫出一點)(3)楊梅為雌雄異株植物,4月份開花,花粉多而輕(如圖丙所示),以下四種種植方案中結果率最高的是 。(● 表示雌株。表示雄株,箭頭表示溫州地區4月份風向)A. B. C. D.19.(2024七下·永嘉期中)耳是人體的重要感覺器官,聽覺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下圖是耳的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1)人暈車是由于位于耳中的【 】 和半規管,對頭部位置變化過于敏感所致。(2)幼兒的咽鼓管短且直,當有病毒感染時容易引起 (填“外”“中”或“內”) 耳發炎。(3)某人因意外聽小骨受損,此人聽到外界傳來的聲音與正常時相比,影響最大的是 。A.響度 B.音調 C.音色20.(2024七下·永嘉期中)豆漿是傳統的非發酵豆制品之一,含有多種優質植物類蛋白質。因其豐富的營養、濃郁的風味而被人們喜歡。(1)制作豆漿時,充分浸泡的黃豆能提高膠體分散程度和懸浮性,從而提高豆漿的質量,但浸泡時間過長會導致浸泡液中微生物生長。浸泡溫度、浸泡時間和用水量對黃豆吸水率的影響如圖所示,為了得到高質量的豆漿,應該選擇浸泡的條件為 。(2)豆漿中豐富營養的物質也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經檢測發現,腐敗的豆漿中主要存在的是地衣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和蠟樣芽孢桿菌三種微生物。導致豆漿發生腐敗的微生物與圖中細胞相比,結構上的主要區別為 。(3)沒喝完的豆漿敞開放置容易發生變質,為了延長豆漿的保質期,減慢微生物的生長,請你提出一條建議: 。21.(2024七下·永嘉期中)今年春天,溫州櫻花園的櫻花盛開,美不勝收。(1)為了使櫻花“枝繁葉茂”,往往要把頂芽剪掉,這是為了讓 (填結構名稱)更好發育。(2)將開紅色花的櫻花芽嫁接在開粉色花的櫻花樹上,由該芽長成的枝條開出的花的顏色為 色。(3)我們能從各個角度看到櫻花,是因為太陽光照射到櫻花上發生了 。22.(2024七下·永嘉期中)小新同學對玉米種子的萌發條件和萌發過程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動,為探究“環境條件對玉米種子萌發的影響”,設計了如下表實驗,種子的萌發情況如表格所示:實驗設置 溫度(℃) 濕度 光照 種子數 萌發率(%)A 25 潮濕 有光 100 96B 4 潮濕 有光 100 0C 25 干燥 有光 100 0D 25 潮濕 無光 100 98(1)從表格中的數據分析,玉米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有哪些? 。(2)在適宜的條件下,表格中A、D 兩組仍有未萌發的種子,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3)小新同學設計的實驗都使用了100顆種子,這樣做的原因是 。23.(2024七下·永嘉期中)夏天吃剩的飯菜很容易變質,米飯變質初期會出現發黃,氣味發酸。為了使剩飯保留的時間長一些,某同學設計了一組實驗進行探究。下面是他的實驗過程。實驗步驟 設計要求步驟一:取同一餐的剩飯,等量分裝到4個相同的耐高溫的玻璃杯中,用塑料薄膜將杯口封好。 選擇合適的實驗材料鄉聊二:分別對4個玻璃杯采用不同方式進行處理: ①號微波爐中加熱1min殺菌; ②號高壓鍋蓋上氣閥后加熱10min; ③號蒸鍋水沸騰后加熱10min; ④號不作任何處理。 ……步驟三: 將上述4個玻璃杯均放在25℃恒溫箱中。 控制實驗條件步驟四: 每隔5小時觀察并記錄米飯顏色和氣味。 觀察和記錄(1)上述四種處理方式處理后,如何判斷哪種方式處理使剩飯保存效果更好 。(2)設置步驟二中第④號玻璃杯的目的是 。(3)步驟一中用塑料薄膜將玻璃杯的杯口封起來的目的是 。24.(2024七下·永嘉期中)小新用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把點燃的蠟燭A 放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根完全相同但未點燃的蠟燭B,移動蠟燭B的位置使其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然后在白紙上沿蠟燭A和B的邊緣畫圓(如圖乙所示),分別測量A 到玻璃板的距離LA, B到玻璃板的距離LB,多次改變蠟燭A 的位置,重復以上操作,得到三組數據。次數 1 2 3 平均LA/cm 4.00 5.00 6.00 5.00LB/cm 4.00 5.00 6.00 5.00(1)蠟燭A通過玻璃板成的像為虛像,寫出判斷蠟燭A的像是虛像的方法及現象。 (2)如圖甲,小明僅將玻璃板從M位置水平向右移至 N位置時,蠟燭A的像 (填“向左移動”或“向右移動”或“不會移動”)。(3)小新將三組數據取平均值,得到LB和LA的平均值相等,并由此得出結論: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請判斷該數據處理方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25.(2024七下·永嘉期中)畫出圖中的折射光線。26.(2024七下·永嘉期中)如圖,S為平面鏡MN前的一個點光源,請畫出通過A點的反射光線。(保留作圖痕跡)27.(2024七下·永嘉期中)如圖,潛水員在水下E處看到了路燈的像,圖中A、B兩點其中一點是路燈所在位置,另一點是路燈的像所在的位置。畫出水下E 處的潛員看到路燈的光路圖。(保留作圖痕跡)28.(2024七下·永嘉期中)廣告 LOGO 投影燈是應用光學投影原理,采用高亮度的光源,將 LOGO燈片上的圖案投射到建筑物墻面上或地面上,形成一定的視覺效果。學校閱覽室現向全校師生征集LOGO投影燈設計方案。學校閱覽室需要投影的白色圓形墻面直徑為120cm,要求在距離墻面380cm的吊頂處懸掛一個簡易的LOGO 投影燈, 使投影圖像剛好投影到白色圓形墻面內部,達到較好的視覺效果。(1)【評價量規】評價量規既能為作品制作指明方向,也是作品等級的評定的依據。寫出“科學性”要素要達到A等級,需要滿足的條件 。LOGO 投影燈模型評價量規等級 要素 A B C 得分牢固性 各部分零件都固定 個別零件未固定 大部分零件未固定科學性不能成像藝術性 外形美觀,圖案有創意 外形美觀,但圖案沒有創意或外形不美觀,但圖案有創意 外形不美觀,無創意(2)【建構模型】根據LOGO燈的成像特點,推測LOGO燈可能用到的鏡頭為 。(在圖中的虛線框中畫出)(3)【產品測試與優化】測試投影效果時,同學發現投影的圖案邊緣均超出了白色圓形墻面,在不更換器材的情況下可以如何改進讓投影的圖像正好位于白色圓形墻面內?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解析】【分析】大多數生命包括人類,都是由一個細胞——受精卵發育而來。【解答】人類由受精卵發育而來,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B。2.【答案】A【知識點】人的發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青春期注意身心和諧發展,既要促進生長發育,又要保持心理健康發展。【解答】A、經常進行體育鍛煉有助生長發育,A符合題意;B、不與他人交流不利于心理健康發展,B不符合題意;C、經常熬夜對身體健康有害,C不符合題意;D、沉迷游戲不利于健康向上,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A。3.【答案】C【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解析】【分析】聲音即能在固體中傳播,也能在液體、氣體中傳播,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聲音的傳輸介質即可。【解答】將耳機貼在顳骨兩側,這是通過固體(骨骼)傳聲。不堵塞住耳朵,這是利用空氣傳聲,也能聽到周圍環境的聲音。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4.【答案】B【知識點】昆蟲的發育過程【解析】【分析】完全變態發育:像家蠶、蝶類等昆蟲的發育經過受精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為完全變態發育。其特點是幼蟲和成蟲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有明顯的差異。不完全變態發育:有些昆蟲的發育過程經過受精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為不完全變態發育,如蝗蟲、蟋蟀等。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若蟲和成蟲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相似,只是身體較小,生殖器官沒有發育成熟。【解答】昆蟲的完全變態發育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黃崗山白灰蝶的長發育階段與家蠶相似,其發育方式屬于完全變態發育,所以黃崗山白灰蝶一生要經歷的時期依次是受精卵→幼蟲→蛹→成蟲。所以,ACD錯誤,B正確。故答案為:B。5.【答案】C【知識點】人的感覺【解析】【分析】人有多種感覺,形成于大腦。【解答】A、嗅覺中樞具有適應性,久聞后對氣味的感覺就會減弱,A不符合題意;B、不同人嗅覺的靈敏程度是不同的,B不符合題意;C、“花蜜是甜的”這種味覺在大腦形成,C符合題意;D、嗅覺和味覺會相互影響,聞花香的氣味和嘗花蜜的味道會產生混合的感覺,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C。6.【答案】B【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聲音產生的條件【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解答】實驗①: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推理得出:真空不能傳聲,故①不符合題意;實驗②:敲擊鼓面,鼓面振動,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②符合題意;實驗③:將手指輕輕放在喉嚨發聲處,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③符合題意;實驗④:用自制的土電話傳聲,說明固體可以傳聲,故④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7.【答案】B【知識點】近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遠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解析】【分析】近視眼的成因是由于晶狀體曲度過大,對光的折射能力變強,使光線會聚在視網膜的前方;矯正辦法是配戴凹透鏡。遠視眼的成因是由于晶狀體曲度變小,對光的折射能力變弱,使光線會聚在視網膜的后方;矯正辦法是配戴凸透鏡。【解答】AB、由甲圖可知甲所佩戴的眼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對光有會聚的作用,故甲圖成像是遠視眼的成像原理,遠視眼成像在視網膜后,凸透鏡使光線前移成像在視網膜上,故B符合題意,A不符合題意;CD、乙圖可知乙所佩戴的眼鏡是凹透鏡,凹透鏡對光有發散的作用,故乙圖成像是近視眼的成像原理,近視眼成像在視網膜前,凹透鏡使光線后移成像在視網膜上,故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8.【答案】A【知識點】物體的顏色【解析】【分析】人看到不透明不發光物體,是因為看到從物體反射的光。【解答】郁金香是紅色說明反射紅光,藍色玻璃只透過藍光,花反射的紅光透不過藍色玻璃,人眼接收不到花反射的光,所以看上去是黑色的,A符合題意;故答案選A。9.【答案】C【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病毒等。本題中的曲霉、酵母菌、蘑菇屬于真菌,大腸桿菌屬于細菌。真菌具有真正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細胞結構一般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擬核,屬于原核生物,細胞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擬核等,有些細菌還具有特殊結構,如莢膜、鞭毛等。觀圖可知:甲是曲霉、乙是細菌、丙是酵母菌、丁是蘑菇。【解答】A、甲是曲霉,屬于多細胞的真菌,通過孢子進行繁殖,A錯誤。B、乙是大腸桿菌,屬于細菌,通過分裂方式進行繁殖,B錯誤。C、丙是酵母菌,是單細胞的真菌,會產生芽體進行繁殖(即出芽生殖),C正確。D、丁是蘑菇,細胞內無葉綠體,不能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營養方式是異養,D錯誤。故答案為:C。10.【答案】B【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解析】【分析】當光沿直線傳播穿過很小的孔時,就能形成物體倒立的像,這就是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物體的形狀有關,與小孔的形狀無關。【解答】當太陽光通過紙板上的“Δ”小孔時,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在地面上就會形成太陽的像,因此光斑的形狀與太陽的形狀一樣,與孔的形狀無關;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像,因此,根據日偏食缺口的方向知道,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1.【答案】C【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1、菜豆種子屬于雙子葉植物種子,由種皮和胚組成。胚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2、種子萌發時,胚根首先突破種皮,發育成根;胚芽發育成莖和葉;胚軸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分。3、果實和種子的形成,一朵花經過傳粉和受精后,子房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珠被發育成種皮。【解答】A、菜豆是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營養物質儲存在子葉里,從①到②的萌發過程中所需要的有機物由子葉提供,A正確。B、種子萌發過程中,胚芽發育成莖和葉。所以,③幼苗的地上部分由菜豆種子中的胚芽發育而來,B正確。C、受精完成后,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即豆莢),C錯誤。D、菜豆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屬于被子植物。菜豆有2片子葉,無胚乳,營養物質貯存在子葉中,所以豌豆是雙子葉植物,D正確。故答案為:C。12.【答案】C【知識點】花的結構【解析】【分析】解剖并觀察花的結構過程中,應用鑷子將花由外到內分離,并用放大鏡觀察。【解答】A、選用的花應當既有雄蕊,又有雌蕊,以便對兩種不同的花蕊進行觀察,A不符合題意;B、剝開花時應當用鑷子,B不符合題意;C、要觀察雌蕊子房內的胚珠,需要將子房縱向剖開,C符合題意;D、子房內的胚珠用肉眼就可觀察得到,可以借助放大鏡仔細觀察,不需要使用顯微鏡,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D。13.【答案】A【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由親本產生的有性生殖細胞,經過兩性生殖細胞(例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成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無性生殖指的是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解答】無性生殖是不經生殖細胞的兩兩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從本質上講,是由體細胞進行的繁殖就是無性生殖。主要種類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營養生殖(嫁接、壓條、扦插等)、組織培養和克隆等。營養生殖是由高等植物的根、莖、葉等營養器官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所以如圖是一種常見的多肉觀賞植物,從這種植物體上掰下的一片完整葉片,放在適宜的環境中會發育成新的個體,這種繁殖方法屬于營養生殖,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4.【答案】D【知識點】光的折射現象及應用【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光現象主要包括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結合思維導圖中的分類,可確定所要填寫的內容。【解答】水中的月亮和水中青山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魚”是折射現象;陽光下的樹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由于立竿見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所以,讀思維導圖知道,圖中①處要求填寫的是光的直線傳播的現象,圖中②處要求填寫的是水中的月亮,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5.【答案】A【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解析】【分析】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與物上下顛倒,左右相反;【解答】根據題意知道,凸透鏡的焦距f=10cm,物距u=50cm,滿足2f<u條件,故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所以,小新從毛玻璃光屏背后看到的像的形狀是,縮小的實像,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6.【答案】有性生殖;胎盤;C【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解析】【分析】1、試管嬰兒技術是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的俗稱,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讓卵細胞和精子在體外受精,并進行早期胚胎發育,然后移植到母體子宮內發育而誕生的嬰兒的技術。2、有性生殖:是指由親本產生的有性生殖細胞(配子),經過兩性生殖細胞(例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成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試管嬰兒技術中,精子和卵細胞在體外結合形成受精卵,符合有性生殖的特點,所以 “試管嬰兒” 這種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無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常見的有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營養生殖等。3、胎兒在母體子宮內發育,通過臍帶和胎盤從母體獲得營養物質和氧氣,并將代謝廢物排出到母體血液中。胎盤是胎兒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重要器官,它由胎兒的絨毛膜和母體的子宮內膜共同組成。【解答】(1)試管嬰兒又稱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具體地說是借助內窺鏡或在B超指引下從患有不孕癥婦女的卵巢內取出成熟的卵子,將精子、卵細胞一起放入試管,體外培養三天左右,使卵細胞受精,然后再在B超監視下將其送到母親子宮使之逐步發育成胎兒的過程。可見試管嬰兒個體發育的起點是受精卵,這種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2)胚胎在母體子宮內發育,通過胎盤和臍帶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氣;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也是通過胎盤經母體排出。(3)A、丈夫正常雖然能產生精子,但是妻子卵巢發育不良不能產生卵細胞,因此不能獲得自己親生孩子,A不符合題意。B、丈夫睪丸發育不良,不能產生精子,雖然妻子正常,能產生卵細胞但是不能正常受精,因此不能獲得自己親生孩子,B不符合題意。C、丈夫正常,妻子輸卵管阻塞,丈夫的睪丸正常能產生精子,妻子的卵巢正常能產生卵細胞,因此可以能通過此項技術獲得自己親生孩子,C符合題意。D、丈夫睪丸發育不良,妻子輸卵管堵塞失去受精的場所,因此通過該技術,不能獲得自己親生孩子,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7.【答案】粗細;音調;松緊程度【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聲音產生的條件;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解析】【分析】弦樂的音調跟弦的長度、材料、松緊、粗細有關,在探究琴弦和一個因素的關系時,控制其它量不變。要探究音調高低跟粗細的關系時,保持材料和長度相同。【解答】選擇b、c兩弦線做實驗,材料和長度相同,故探究的是音調與弦線粗細的關系;調節琴弦的松緊,就會改變琴弦的振動快慢,所以古箏使用一段時間后會發生“走音”現象,這是指琴弦發聲的音調偏離了標準,于是她就拿出“調音器”擰動琴弦右端的弦釘來“調音”,這是通過改變琴弦的松緊程度來改變聲音的音調;18.【答案】傳粉;有利于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或繁殖速度快等);B【知識點】花的結構;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1、傳粉方式:植物傳粉方式有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異花傳粉又分為蟲媒傳粉和風媒傳粉等。楊梅是蟲媒花,依靠昆蟲等傳粉者將花粉從雄蕊傳播到雌蕊柱頭上。環境對傳粉的影響:陰雨天氣會影響昆蟲的活動,使傳粉昆蟲數量減少,同時雨水會沖刷花粉,阻礙花粉傳播,導致傳粉成功率降低,進而影響果實產量。2、無性生殖是不經生殖細胞的兩兩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無性生殖的類型:包括扦插、嫁接、壓條、組織培養等。果農繁殖楊梅樹常采用的方法可能是嫁接等無性生殖方式。無性生殖的優點:能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繁殖速度快,短期內可獲得大量性狀一致的植株。3、有性生殖是指經過兩性生殖細胞(例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成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解答】(1)一朵花開放之后,要經過傳粉和受精才能形成果實和種子,楊梅是雌雄異株的果樹,需要異花授粉才能結果,因此自然狀態下授粉條件較差.花期陰雨和落黃霜等異常氣候會影響其傳粉,嚴重影響授粉結實,影響產量。故楊梅開花時節如果遇上連日陰雨,其產量會大幅度下降,是因為下雨影響了楊梅樹傳粉。(2)圖乙是嫁接繁殖方法,這種生殖方式的優點是:有利于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繁殖速度快等。(3)楊梅為雌雄異株植物,花粉多而輕,容易被風吹到很遠的地方,故傳粉的方向與風向相同,則結果率最高的是B,因此,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9.【答案】④;前庭;中;A【知識點】耳的結構與聽覺的形成【解析】【分析】耳的基本結構和功能耳由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構成,如圖:【解答】(1)結合以上分析可知,人暈車是由于位于耳中的④前庭和半規管,對頭部位置變化過于敏感所致。(2)咽和鼓室通過咽鼓管相通,幼兒的咽鼓管短且直,當有病毒感染時容易引起中耳發炎。(3)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大小,它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振幅越小,響度越小;某人因意外聽小骨受損,此人聽到外界傳來的聲音與正常時相比,影響最大的是響度,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20.【答案】40℃,5倍用水量,浸泡4小時;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冰箱冷藏【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1)微生物生長的環境因素:了解浸泡時間過長會導致浸泡液中微生物生長這一現象,需要掌握微生物生長與環境因素的關系。微生物的生長需要適宜的溫度、濕度、營養物質等條件,浸泡時間過長可能會使黃豆中的營養物質更多地釋放到浸泡液中,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同時長時間的浸泡也可能創造了適宜微生物生長的溫度和濕度環境,從而導致微生物大量繁殖,影響豆漿質量。(2)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的細胞結構差異:本題需要明確導致豆漿腐敗的微生物(地衣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和蠟樣芽孢桿菌)屬于原核生物,而圖中細胞為真核細胞,進而掌握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在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原核細胞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這一知識點是細胞生物學的重要內容,對于理解不同生物類群的細胞結構特點和生命活動規律具有重要意義。【解答】(1)浸泡溫度:圖中顯示,30-40℃的溫度范圍內,黃豆的吸水率較高,這有助于提高豆漿的質量。浸泡時間:浸泡時間在4-6小時時,黃豆的吸水率較高,且能避免過長時間的浸泡導致微生物的過度生長。用水量:用水量為黃豆的5-7倍時,黃豆的吸水率較高,有助于制作出濃稠度適中的豆漿。(2)腐敗的豆漿中主要存在的地衣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和蠟樣芽孢桿菌三種微生物屬于細菌,與圖中酵母菌在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沒有成形的細胞核。(3)微生物生長:豆漿中的營養物質為微生物提供了生長條件。為了抑制微生物的生長,應密封放置或冰箱冷藏,并在制作過程中注意衛生,以減少腐敗微生物的生長。21.【答案】側芽;紅;漫反射【知識點】芽的發育;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1)頂端優勢概念:頂芽優先生長而側芽生長受抑制的現象。原理: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積累在側芽部位,使側芽部位的生長素濃度過高,從而抑制側芽的生長。(2)無性生殖與嫁接無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其優點是能保持母體的優良性狀,繁殖速度快。嫁接:無性生殖的一種方式,是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體叫砧木。嫁接后,接穗發育成的枝條所表現出的性狀與接穗相同,因為接穗的遺傳物質沒有改變,砧木只是為接穗提供營養等物質。(3)光的反射光的反射類型:包括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鏡面反射:平行光線射到光滑表面上時,反射光線也是平行的,這種反射叫鏡面反射。漫反射:平行光線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這種反射叫漫反射。我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就是因為物體表面發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進入我們的眼睛。在本題中,櫻花表面相對粗糙,太陽光照射到櫻花上發生漫反射,所以我們能從各個角度看到櫻花。【解答】(1)頂端優勢有利于植物向高處生長頂端優勢的原理在果樹整枝修剪上應用極為普遍,人工切除頂芽,就可以促進側芽生長,增加分枝數,所以為了使櫻花能“枝繁葉茂”,往往要把頂芽剪掉,這是為了讓側芽更好發育。(2)嫁接時應當使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接穗成活,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體,叫做砧木;嫁接既能保持接穗品種的優良性狀,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在開粉色花的櫻花樹上,嫁接了開紅色花的櫻花芽,是使用紅色櫻花的芽做接穗,所以該芽長成的枝條開出的花是紅色花。(3)我們能從各個角度看到不發光的花和草,是因為光在花和草表面發生了漫反射的緣故。所以我們能從將個角度看到櫻花,是因為太陽光照射到櫻花上發生了漫反應的緣故;所以我們能從各個角度看到梅花,是因為太陽光照射到梅花上發生了漫反射。22.【答案】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分;種子已死亡;使實驗結果準確,具有可靠性【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1、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2、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為: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自身條件為胚是完整的并是活的度過休眠期的。【解答】種子的萌發的外界條件為適量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A和B組的實驗有唯一變量—溫度,A和C組的實驗有唯一變量—水分,所以乙同學探究水分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從表格中的數據分析,玉米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有適量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另外,A和D組的實驗有唯一變量—光,根據結果萌發率都達到96%以上。因此。光照不是玉米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2)A、D組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具備了,沒有萌發的原因應該是種子的自身的條件不適宜,如胚不完整、胚不是活的或種子未度過休眠期等。(3)如果實驗種子的數量較少,具有偶然性,實驗結不可靠,因此小新同學設計的實驗都使用了100顆種子。23.【答案】因為只有在高溫高壓下才能徹底殺死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所以方式②效果更好;起對照作用;防止空氣中的微生物進入玻璃杯中【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1、探究過程探究的一般過程包括: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2、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為確保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結果的合理性,對影響實驗的其他相關因素應設置均處于相同且理想狀態,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和干擾。【解答】(1)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存能力很強,只有在高溫高壓下才能徹底殺死細菌、真菌等微生物,①時間太短,②有高溫,時間較長,可以殺死絕大多數細菌。③溫度低,④直接沒處理,因此②最好。(2)設置第四種方式的目的是起對照作用,通過④分別于①、②、③做對照,才能比較出哪種方法可以更好的保存吃剩的飯菜。(3)用塑料薄膜將玻璃杯的杯口封起來之后再做滅菌處理,然后將4個玻璃杯均放在室溫的環境中進行觀察,此過程中空氣中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就不能進入,如果不封口微生物就會進入,就達不到滅菌的效果了。24.【答案】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觀察到光屏上沒有像,證明像是虛像;不會移動;不正確,該實驗是為了尋找普遍規律,不是為了減小誤差,不需要取平均值【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解析】【分析】(1)實像能成在光屏上,而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2)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3)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解答】(1)實驗中要判斷蠟燭A的像是虛像,應將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觀察到光屏上沒有像,證明像是虛像。(2)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蠟燭A位置不變,將平面鏡平移,平面鏡仍在原來像與成像物體對稱軸上,像的位置不變,蠟燭A的像不會隨之移動。(3)該數據處理不正確,該實驗是為了尋找普遍規律,不是為了減小誤差,不需要取平均值。25.【答案】【知識點】透鏡的光路圖【解析】【分析】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①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一束平行光經過凸透鏡后會會聚在焦點上,所以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透鏡折射后通過焦點。②對于凸透鏡,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③由于光路是可逆的,通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會平行于主光軸射出。【解答】由圖知道,入射光線經過凸透鏡的焦點,說明折射光線平行于凸透鏡的主光軸,則折射光線如下圖26.【答案】【知識點】作光的反射光路圖;平面鏡成像的相關作圖【解析】【分析】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知,反射光線好像是由像點發出的,由物與像關于鏡面對稱,作出像點后,連接S'A,與鏡面的交點為入射點,再完成光路。【解答】過鏡面作出點S的對稱點S',即為點光源S在平面鏡中的像,連接S'A與鏡面交于O點,即為入射點(反射點),連接SO就得到入射光線,OA即為反射光線,如下圖27.【答案】【知識點】作光的折射光路圖【解析】【分析】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潛水員在水下E處逆著光的傳播方向看到路燈的像會比路燈本身偏高一點,所以B是路燈的虛像點,A是路燈的發光點。【解答】根據光的折射規律知道,潛水員在水下E處逆著光的傳播方向看到路燈的像會比路燈本身偏高一點,所以B是路燈的虛像點,A是路燈的發光點;則連接EB,EB與界面的交點即為入射點O,OE就是折射光線,連接AO即為入射光線,據此完成水下E處的人看到路燈A的光路圖,如下圖28.【答案】圖像清晰;;圖案遠離鏡頭,同時鏡頭靠近墻面【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解析】【分析】(1)(2)根據投影儀是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分析解答;(3)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題意知道,投影的亮度、清晰度、投影的大小等都是評價指標,要達到A等級,則需要滿足的條件投影圖像剛好投影到白色圓形墻面內部,圖像清晰,達到較好的視覺效果。(2)根據凸透鏡的成像規律知道,物距2f>u>f,像距v>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據此制成了投影儀,所以,圖中是凸透鏡,如下圖(3)測試投影效果時,同學發現投影的圖案邊緣均超出了白色圓形墻面,即成像偏大,由于凸透鏡的成像時,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所以,在不更換器材的情況下,為了讓投影的圖像正好位于白色圓形墻面內,需要增大物距、減小像距使像變小,所以改進方法是:圖案遠離鏡頭,同時鏡頭靠近墻面。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溫州新希望學校20232024學年下學期期中七年級科學試題(學生版).docx 浙江省溫州新希望學校20232024學年下學期期中七年級科學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