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嘉興市平湖市六校聯合命題考試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科學試題1.(2024七下·平湖期中)人體內形成味覺的部位是( )A.口腔 B.舌C.味蕾 D.大腦皮層的味覺神經中樞2.(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圖所示,改變試管中的水量,用同樣大小的力吹氣時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這“不同的聲音”主要是指聲音的( )A.振幅 B.音色 C.響度 D.音調3.(2024七下·平湖期中)2024是甲辰龍年,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其形象融合了多種動物的特征,如蟒蛇身、蜥腿、鷹爪、鹿角、魚鱗等。下列四種動物按胚胎發育方式不同于其他三種的動物是( )A.老鷹 B.蜥蜴 C.梅花鹿 D.鯉魚4.(2024七下·平湖期中)小明用半圓形玻璃磚研究光的折射。她讓一束光線從空氣射到玻璃磚的圓心后,發現光線最終從玻璃磚射出,回到了空氣中。下列哪幅圖能正確反映實驗時的光路( )A. B.C. D.5.(2024七下·平湖期中)在媽媽精心呵護下,婷婷從一個受精卵發育成青春美少女(如圖),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A.A表示正在受精的卵細胞,此受精過程是在媽媽體內的子宮完成的B.D是由B經分裂和分化等過程后形成的,通過胎盤和臍帶從媽媽體內獲得營養物質和氧C.因為婷婷和媽媽都是女性,所以婷婷在相貌上會更像媽媽一些D.進入青春期后,婷婷體內會出現正常的生理現象是月經,這與睪丸分泌的雌性激素有關6.(2024七下·平湖期中)周末陽光明媚,安安和媽媽在月湖邊散步,看到湖中柳影搖曳,魚兒戲水。關于此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看到的柳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實像B.看到的柳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C.看到的魚兒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D.看到的魚兒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7.(2024七下·平湖期中)在我們的學習中,采用對比聯想的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請你從科學的角度分析一下,菜豆種子種與鳥卵的卵黃功能相似的結構是( )A.胚 B.子葉 C.胚根 D.種皮8.(2024七下·平湖期中)近日浙江杭州的王大媽因食用冰箱里泡了2天的黑木耳而造成中毒。黑木耳口感細嫩,風味獨特,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用菌,又是我國傳統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它的生殖方式是( )A.營養繁殖 B.孢子生殖 C.分裂生殖 D.出芽生殖9.(2024七下·平湖期中)下列各種運動中,速度最大的是( )A.奔跑著的獵豹的速度可達40米/秒B.在水中游動的旗魚的速度可達108千米/時C.飛行的褐海燕1分鐘能前進5千米D.百米賽跑中某運動員的成績是9.96秒10.(2024七下·平湖期中)我們平時吃的豆芽菜,主要是由綠豆種子的哪一結構發育而來的( )A.胚根 B.胚芽 C.胚軸 D.子葉11.(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圖,一束太陽光射到三棱鏡上,在棱鏡后側光屏上AB范圍內觀察到不同顏色的光,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B處應是紫光B.將照相底片放到AB范圍B處的外側,底片會感光C.經過三棱鏡光會發生折射,所以光經過三棱鏡都會色散D.將溫度計放到AB范圍A處的外側,會看到溫度的示數變大12.(2024七下·平湖期中)水平過道上方有一盞燈(如圖)。小明站在1號地磚上時,通過2號地磚看到燈的像;走到2號地磚上時,通過3號地磚看到燈的像。則小明通過兩塊地磚所看到的像( )A.大小相同、位置不同 B.大小相同、位置相同C.大小不同、位置相同 D.大小不同、位置不同13.(2024七下·平湖期中)在“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的探究實驗中,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無菌棉棒擦拭手心后在培養基上輕輕涂抹,進行接種B.培養用的培養皿和培養基,在接種前必須進行高溫滅菌處理C.本實驗需要設置對照實驗D.接種后的培養基應再次進行高溫滅菌處理14.(2024七下·平湖期中)甲、乙兩輛車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其路程-時間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 )A.第10秒時,甲、乙兩車速度相同B.10~20秒,乙車做勻速直線運動C.0~10秒,乙車通過的路程比甲車的路程長D.通過前15米時,乙車的速度比甲車的速度大15.(2024七下·平湖期中)在做“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燭焰、凸透鏡及光屏處在如圖所示的位置時,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由此可以判斷,他所使用凸透鏡的焦距( )A.一定小于8cm B.一定在8cm到10cm之間C.一定大于20cm D.一定在10cm到16cm之間16.(2024七下·平湖期中)細菌性痢疾是一種由細菌引起的疾病。如圖所示的3種細胞結構,最有可能是細菌性痢疾病原體細胞結構的是 ,你認為這種細胞是細菌的主要依據是 。17.(2024七下·平湖期中)上聯: “橘子洲,洲旁舟,舟走洲不走。”下聯: “天心閣,閣中鴿,鴿飛閣不飛”其中“洲不走”是以 為參照物, “鴿飛”是以 為參照物。18.(2024七下·平湖期中)教室里各個位置的同學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這是因為光在黑板上發生 (選填“漫”或“鏡面”)反射的緣故,它 (填“遵循”或者“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9.(2024七下·平湖期中)根據昆蟲發育模式圖,請回答:(1)A.B.C.D表示各個不同發育階段的名稱,其中B是 ;(2)蒼蠅的發育過程可用圖中的字母和箭頭表示為 。20.(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圖所示為光從空氣射向玻璃時發生折射的光路圖,由圖可知,折射光線是 ,入射角是 度。 界面的 (選填“上”“下”、“左”、“右”) 側是空氣。21.(2024七下·平湖期中)學習了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后,小明同學做了以下小結。請你在橫線上為小明填上空缺。(1)悠揚的笛聲是 振動產生的;(2)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在月球上,聲音不能傳播的原因是 。22.(2024七下·平湖期中)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愛護眼睛已經成為我們的共識。請據圖回答。(1)圖甲中晶狀體和角膜的作用相當于一個 鏡,把來自物體的光折射后會聚在視網膜上,形成的是 的實像。(2)近視的同學需要佩戴眼鏡矯正。圖乙中屬于近視眼矯正的是 (選填“①”或“②”)。(3)長時間用眼后,會使眼睛干澀,有的同學喜歡用眼藥水緩解。下列不支持使用眼藥水的是。A.有的眼藥水,會使睫狀肌繼續工作,導致疲勞更難緩解B.有的眼藥水主要成分與淚液成分相同,眼睛干澀時,可適當緩解癥狀C.眼藥水中含有防腐劑,長期過度接觸防腐劑,可能會對眼睛產生傷害23.(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圖所示,在比較游泳運動員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中:甲圖是用相同的 比較誰在前面;乙圖是用相同的 比較所用的時間。在物理學中用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這種方法與 圖的方法相同。24.(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圖所示,一密閉激光發射器從水槽側壁射出一束激光,激光沿直線射到空水槽底部O點,形成一個光斑。向水槽中緩慢注入水,當水面與M點相平時,水槽底部的光斑 (填“在O點左側”“在O點右側”或“仍在O點”,下同)。繼續沿水槽壁緩慢注水,當水面與N點相平時,水槽底部的光斑 。25.(2024七下·平湖期中)某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想要探究水分對種子萌發的影響。提出問題:水分會影響種子的萌發嗎?制訂計劃: ①將綠豆種子各10粒,分別放在墊有餐巾紙的甲乙兩個培養皿中;②甲培養皿中加入適量的水,乙培養皿中不加水,同時放入23℃的環境中進行培養。實驗結果:甲中有8粒萌發,2粒未萌發;乙中種子均未萌發。(1)甲、乙培養皿形成對照,變量是 。(2)根據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是 。(3)甲中有2粒種子沒有萌發,可能的原因是 。(4)請根據甲培養皿的實驗結果計算種子的發芽率是 %。26.(2024七下·平湖期中)小明發現他家種植的菊花出現了異常現象,靠近馬路一側的菊花不開花,遠離馬路一側的菊花開花。小明觀察周圍環境后,發現馬路邊安裝了許多路燈。小明和爸爸選擇靠近路燈的1株未開花的菊花,晚上用黑色塑料袋套起來,白天取下,觀察一段時間,看它是否能開花。(1)該實驗方案的設計基于的假設是 。(2)他們應該選擇 作為這株菊花的對照組。(3)他們的實驗方法有什么明顯不足? 。27.(2024七下·平湖期中)在用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10.00cm。如圖所示,將蠟燭、光屏分別置于光具座上凸透鏡兩側,調整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致與燭焰的中心在 ;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00cm刻度線處不動,要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蠟燭應在 范圍內移動(用具體數字表示),光屏應向 移動(選填“左”或“右”); 現再將蠟燭移至光具座上10.00cm處,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實像,應用這一原理可以制成 。28.(2024七下·平湖期中)某科學興趣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探究像距與物距關系時的實驗步驟如下:①在水平桌面上鋪上白紙,將玻璃板豎立在白紙中間位置,記下玻璃板的位置:②將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點燃的蠟燭豎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玻璃板前面那支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用筆記下兩支蠟燭的位置:③移動點燃的蠟燭到另一個位置,重復上述實驗:④用直線連接每次實驗中的蠟燭和它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測量出每次的物距和像距,記錄數據如表。次數 物距/cm 像距/cm1 5.0 5.02 8.0 8.03 12.0 12.0(1)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中,因實驗本身的限制,要用與實驗對象具有相似或共同特征的對象來替代的方法。本實驗中用到的等效替代法具體體現在 ;(2)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 ;(3)實驗中,有同學用一張白紙擋在玻璃板和像之間,你認為該同學還能觀察到蠟燭的像嗎?并說出你的理由 。29.(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圖為發光體AB在平面鏡前所成的像A'B',作出該物體。30.(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圖是光線通過凹透鏡后的折射光線,作出入射光線。31.(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圖所示,畫出入射光線AO的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32.(2024七下·平湖期中)中國皮影戲,是一種用驢皮做成的人物比形,在光源的照射下隔幕布進行演戲, 圖甲所示,它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科學興趣小組為了演繹皮影戲,展開項目化學習,首先學習小組找來一些不透明的材料,在上面畫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圖,將其置于光源和幕布之間,簡單的皮影戲雛形出現了。(1)皮影表演過程,其中所蘊含的光學科學原理是 。(2)屏幕中角色的“投影”大小,可以由操作者靈活控制。在光源和幕布固定不變的前提下,使屏幕中的“投影”變大,操作者可將 。(3)興趣小組同學按照上述完成步驟的皮影戲表演,發現影幕上是黑白的人物形象,如何讓影幕上的圖像變成彩色呢?科學興趣小組利用所學的科學知識進行改善,若要在幕布上出現紅色圖像,應選擇透明、 (填顏色)材料。33.(2024七下·平湖期中)“智能手環”是一種穿戴式智能設備,具有計步統計、能量消耗統計和心率監測等功能。(1)如圖所示,跑步時,以佩戴者手腕為參照物,智能運動手環是 的(選填“運動”或“靜止”);(2)該佩戴者在操場上進行慢跑鍛煉,智能手表記錄情況如圖所示,則慢跑過程中的速度是 m/s。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人的感覺【解析】【分析】食物在人的口腔內對味覺器官化學感受系統的刺激并產生的一種感覺,這就是味覺。 味覺感受器叫做味蕾,主要分布于舌的背面,特別是舌尖和側緣。與味蕾聯系的感覺神經末梢細支,包圍在味覺細胞上。進食時,溶解在唾液中的味覺刺激物作用于味毛,刺激了味覺細胞,引起的神經沖動傳到大腦皮層的味覺中樞,產生味覺。【解答】根據題意客舟,人體內形成味覺的部位是大腦皮層的味覺神經中樞,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2.【答案】D【知識點】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解析】【分析】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音調與發聲體的振動頻率大小有關。【解答】根據題意可知,試管中的水量不同,則試管內空氣柱的長度不同,那么振動快慢不同,即頻率大小不同,因此發出聲音不同是音調不同。故選D。3.【答案】C【知識點】動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解析】【分析】根據動物不同的生殖方式分析判斷。【解答】老鷹、蜥蜴、鯉魚三種動物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而梅花鹿胚胎發育方式稱為胎生。因此梅花鹿胚胎發育方式與其他三種不一樣,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4.【答案】C【知識點】作光的折射光路圖【解析】【分析】根據光的折射規律分析折射光線的方向即可。【解答】AD.當光由玻璃磚斜射向空氣中時,會發生偏折,此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線遠離法線,故A、D錯誤;BC.當光先由空氣斜射入玻璃磚時,會發生偏折,折射光線靠近法線,由玻璃磚垂直射入空氣時,方向不發生改變,故B錯誤,而C正確;故選C。5.【答案】B【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解析】【分析】 受精的部位是輸卵管,懷孕的部位是子宮內膜,胎盤是胎兒與母體交換物質的器官 ,根據對人的生殖發育的過程分析判斷。【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精子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故A錯誤;B.受精卵一經形成就開始分裂,并逐步的分化,逐漸發育成胚胎。胚胎在子宮內發育,通過臍帶和胎盤從母體中獲得營養物質和氧,故B正確;C.婷婷的相貌是由遺傳自父母雙方的基因決定的,在相貌上更像誰與性別無關,故C錯誤;D.女性的卵巢能產生生殖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月經是女孩進入青春期后,子宮內膜每月一次的周期性出血的生理現象,故D錯誤。故選B。6.【答案】D【知識點】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現象及應用【解析】【分析】根據題目的描述,分析其中包含的光學原理即可。【解答】AB.湖中的柳樹發出的光在水面發生反射,從而在水面成像,這就是看到的柳影,故AB錯誤;CD.湖中的魚兒是因為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發生折射形成的虛像,故C錯誤,D正確。故選:D。7.【答案】B【知識點】種子的結構【解析】【分析】根據菜豆種子的結構和功能的知識分析判斷。【解答】根據題意可知,鳥的卵黃功能是為胚胎的發育提供營養。菜豆種子子葉或胚乳中具有儲存營養物質的作用,所以結構中子葉或胚乳跟鳥的卵黃功能相似.故選B。8.【答案】B【知識點】真菌的主要特點【解析】【解答】A.植物用根莖葉進行繁殖的方式叫做營養繁殖;B.真菌用孢子繁殖;C.分裂生殖又叫裂殖,是母體分裂成2個(二分裂)或多個(復分裂)大小形狀相同的新個體的生殖方式;D.有些生物在適當環境下,會由體側凸出向外形成一個球形芽體,這個芽體的養分全由母體供應,待成熟后由母體相接處形成新的體壁,再與母體分離成為獨立的新個體,此現象稱為出芽生殖。【解答】黑木耳屬于真菌,用孢子繁殖,因此其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9.【答案】C【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根據計算物體的速度,然后統一單位后進行比較即可。【解答】獵豹的速度為40m/s=144km/h;旗魚的速度為108km/h;褐海燕的速度為:;運動員的速度為:。比較可知,褐海燕的速度最大,故C正確,而A、B、D錯誤。故選C。10.【答案】C【知識點】種子的結構【解析】【分析】種子萌發時胚根生長最快,首先突破種皮向地生長,并發育成根;胚軸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位;胚芽將來發育成新植物的莖和葉。【解答】綠豆種子萌發時,胚的胚根發育成幼根,與此同時,子葉以下的下胚軸迅速生長,發育成白色幼嫩的連接根與莖的部位。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11.【答案】C【知識點】光的色散【解析】【分析】ABD.在太陽光譜中,紅光外為紅外線,熱作用好;紫光外側為紫外線,化學作用好;C.只有白光才會發生色散現象。【解答】A.太陽光經三棱鏡后發生色散, 紫光的偏折角度最大,因此B處應是紫光,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B的外側是紫外線,因此將照相底片放到AB范圍B處的外側,底片會感光,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如果是單色光經過三棱鏡不會發生色散,故C錯誤符合題意;D.A的外側是紅外線,紅外線具有熱效應,所以溫度計放在A處的外側示數會上升,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12.【答案】B【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解析】【分析】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像和關于鏡面對稱,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解答】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只與物體的大小有關,像的位置只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有關,由于地磚2、3處于同一水平面,燈的大小和燈到地磚的距離均不變,所以在2號地磚和3號地磚上看到的燈的像的大小和位置均相同。故答案為:B。13.【答案】D【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 培養細菌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培養基,②高溫滅菌,③接種,④恒溫培養。檢測不同環境中細菌和真菌的實驗設計,包括控制單一變量,設計對照實驗。【解答】A. 在無菌棉棒擦拭手心后在培養基上輕輕涂抹,進行接種,故A正確不合題意;B.經高溫滅菌處理后,這樣就排除了實驗外其他環境的污染,故B正確不合題意;C.檢測不同環境中細菌和真菌的實驗設計,控制單一變量,設計對照實驗,故C正確不合題意;D.接種后的培養基,應提供適宜的溫度進行培養,高溫滅菌會將培養基上的細菌殺死,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14.【答案】D【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解析】【分析】從圖像中提取信息,結合速度公式對各個選項分析判斷即可。【解答】AB.根據圖片可知,10~20s時,乙車的圖像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即乙的速度為零。甲車的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斜線,因此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B錯誤;C.由題圖可知,第10s時,兩車通過的路程相等(都是20m),故C不符合題意;D.通過前15米時,乙車所用的時間少于甲車所用的時間,根據可知,乙車的速度比甲車的速度大,故D符合題意。故選D。15.【答案】B【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解析】【分析】根據圖片比較像距和物距大小,從而確定成像特點,然后根據成像規律確定焦距的范圍即可。【解答】根據圖片可知,此時像距小于物距,所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u>2f時, 2f>v>f。此時物距為20cm,像距為16cm,則20cm>2f,2f>16cm>f,解得:10cm>f>8cm,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16.【答案】C;細胞內無成形的細胞核【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細菌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DNA集中的區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解答】如圖所示的3種細胞結構,最有可能是細菌性痢疾病原體細胞結構的是C,我認為這種細胞是細菌的主要依據是:細胞內無成形的細胞核。17.【答案】地面;天心閣【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解析】【分析】如果物體是運動的,那么它相對參照物的位置改變;否則,它相對參照物的位置不變。【解答】(1)”洲不走”,即“橘子洲”相對參照物的位置不變。因為“橘子洲”相對于地面的位置沒有發生改變,所以以地面為參照物“橘子洲”是靜止的。(2)“鴿”對于“閣”的位置不斷發生改變,所以詩句中“鴿飛”是以“閣”為參照物的。18.【答案】漫;遵循【知識點】鏡面反射與漫反射【解析】【分析】光線在粗糙不平的表面上發生漫反射,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在光滑平整的表面上發生反射,反射光線集中在某一范圍,據此分析解答。【解答】教室里各個位置的同學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這是因為光在黑板上發生漫反射的緣故,它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9.【答案】蛹;D→A→B→C【知識點】動物的生長時期【解析】【分析】(1)根據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的環節不同解答;(2)蒼蠅為完全變態發育,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不完全變態發育經過受精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完全變態發育經過受精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那么D為受精卵,A為幼蟲,B為蛹,C為成蟲。(2)蒼蠅屬于完全變態發育,蒼蠅的發育過程可用圖中的字母和箭頭表示為D→A→B→C。20.【答案】OB;60;左【知識點】作光的反射光路圖;作光的折射光路圖【解析】【分析】首先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確定入射角和反射角,中間的角平分線為法線,與它垂直的為分界面,剩余的一條光線為折射光線。接下來根據折射規律確定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進而確定入射角。最后根據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確定空氣的位置。【解答】根據圖片可知,∠AOP=∠COP,根據“反射角要等于入射角”可知,二者肯定是入射角和反射角,則中間的PQ為法線,與它垂直的MN是界面,且OB為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故CO是入射光線,OA是反射光線,OB是折射光線,所以反射角為光從空氣射向玻璃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界面MN的左側是空氣。21.【答案】空氣柱;大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聲音產生的條件【解析】【分析】(1)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2) 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最快,液體中較快,氣體中最慢;(3)根據聲音傳播的條件解答。【解答】(1)吹笛子時空氣柱會振動發出聲音,笛聲是空氣振動產生的。(2)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大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 在月球上,聲音不能傳播的原因是: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22.【答案】(1)凸透;縮小倒立(2)②(3)A;C【知識點】近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解析】【分析】(1)根據眼睛的結構和成像特點解答;(2)根據近視眼的成因和矯正方法解答;(3)凡是描述的眼藥水的副作用的,就是不支持使用眼藥水的。【分析】(1)根據題意可知,晶狀體和角膜的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把來自物體的光折射后會聚在視網膜上,形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2)近視眼戴凹透鏡加以矯正,故選②;(3)A.有的眼藥水,會使睫狀肌繼續工作,導致疲勞更難緩解,描述的是眼藥水的副作用,不支持使用眼藥水,故A符合題意。B.有的眼藥水主要成分與淚液成分相同,眼睛干澀時,可適當緩解癥狀,描述的眼藥水的好處,支持使用眼藥水,故B不符合題意。C.眼藥水中含有防腐劑,長期過度接觸防腐劑,可能會對眼睛產生傷害,描述的是眼藥水的副作用,不支持使用眼藥水,故C符合題意。故選AC。(1)圖甲中晶狀體和角膜的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把來自物體的光折射后會聚在視網膜上,形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2)如果晶狀體的凸度過大或眼球前后徑過長,遠處物體反射來的光線通過晶狀體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會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導致看不清遠處的物體,形成近視眼。近視眼戴凹透鏡加以矯正。近視的同學需要配戴凹透鏡來糾正。故圖乙中屬于近視眼矯正的是②。(3)A.有的眼藥水,會使睫狀肌繼續工作,導致疲勞更難緩解,有害,不支持使用眼藥水,A符合題意。B.有的眼藥水主要成分與淚液成分相同,眼睛干澀時,可適當緩解癥狀,有益,支持使用眼藥水,B不符合題意。C.眼藥水中含有防腐劑,長期過度接觸防腐劑,可能會對眼睛產生傷害,有害,不支持使用眼藥水,C符合題意。故選AC。23.【答案】時間;路程;甲【知識點】速度與物體運動【解析】【分析】(1)(2)根據圖片分析甲和乙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3)根據速度的定義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甲圖可知,運動員運動相同的時間,則誰在前面誰運動的路程長,那么誰游的快;(2)根據乙圖可知,運動員運動相同的路程,運動時間短的游的快;(3)在物理學中,速度的大小等于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這種方法與甲圖方法相同。24.【答案】在O點左側;仍在O點【知識點】光的折射規律【解析】【分析】(1)根據光的折射規律分析光斑的位置變化;(2)根據光沿直線傳播的規律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當向水槽內注入水到達M位置時,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發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光線移動到O點左側。(2)當水面到達N點后,光始終在水中傳播,根據光沿直線傳播的規律可知,水槽底部光斑移動到O點的原位置上。25.【答案】水;水分會影響種子的萌發;胚不完整(或胚已死亡或沒有渡過休眠期或不符合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80【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1)根據題目描述分析甲和乙中哪個因素發生改變即可;(2)根據發芽情況分析影響種子萌發的因素;(3)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4) 發芽率指測試種子發芽數占測試種子總數的百分比。【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甲培養皿中加入適量的水,乙培養皿中不加水,因此甲乙培養皿形成對照的變量是水。(2)甲中有水,且甲中有8粒萌發;乙中無水,則種子均未萌發,那么得出的結論是:水分會影響種子的萌發。(3)“甲中有2粒種子沒有萌發”,可能的原因是胚不完整(或胚已死亡或沒有渡過休眠期或不符合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4)甲中共有10顆種子,其中發芽的有8顆,則甲培養皿的實驗結果計算種子的發芽率是:。26.【答案】菊花不開花可能是由于光照時間過長(菊花不開花可能是由于受到路燈光照的影響,合理即可);靠近馬路一側不開花的菊花;只選擇1株菊花,樣本過少【知識點】實驗步驟的探究【解析】【分析】(1)根據題目描述分析哪個變量發生改變,進而確定基于的假設;(2)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3)在科學探究中,往往需要多次實驗,從而收集多組數據,這樣得到的結論會更加客觀,具有普遍意義。【解答】(1)靠近馬路一側的光照強度大,遠離馬路一側的光照強度小,所以小明設計的方案就是菊花不開花可能是由于受到路燈光照的影響。(2)實驗組是靠近路燈的1株未開花的菊花,所以對照組就應該是靠近馬路一側不開花的菊花。這樣的話變量就是光照。(3)由于小明都只選用了一株菊花來做實驗,樣本太少,偶然因素大,實驗的信服力不夠。27.【答案】同一高度;30—40cm;右;照相機【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解析】【分析】(1)根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的注意事項解答;(2)根據凸透鏡的成像規律確定蠟燭所在的位置范圍。根據“物近像遠大”的規律分析光屏的移動方向;(3)比較物距和焦距的大小關系,從而確定成像特點和應用。【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在用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調整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致與燭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已知焦距f=10.0cm,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0cm刻度線處不動,則一倍焦距在40cm處,二倍焦距在30cm處。要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需要蠟燭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所以蠟燭應該在30.0cm~40.0cm范圍內移動。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可知,此時像距變大,則光屏應向右移動。(3)將蠟燭移至光具座上10.0cm處,此時物距u=50.0cm-10.0cm=40.0cm>2f,則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縮小的清晰實像,利用這個原理制作照相機。28.【答案】用未點燃的蠟燭替代像;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見詳解【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解析】【分析】(1)根據探究平面鏡成像中像的位置的確定方法解答;(2)比較表格數據中像距和物距的大小,從而找到二者之間的數量關系;(3)根據平面鏡成虛像分析。【解答】(1)為了探究像與物的大小關系,實驗中用未點燃的蠟燭替代點燃蠟燭的像,使用了等效替代法。(2)由根據表格數據可知,每組實驗中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始終等于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故可得結論:平面鏡成像時,物距始終等于像距。(3)平面鏡成像是虛像,不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用一張白紙擋在玻璃板和像之間,不影響對反射光線的傳播,因此仍能看到像。29.【答案】【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的相關作圖【解析】【分析】根據平面鏡成像的對稱性分別找到對應的兩個發光點,然后將它們相連即可。【解答】首先通過像點A'作鏡面的垂線,然后根據“物像等距”在鏡面左側找到對應的發光點A。同理,找到像點B'對應的發光點B,最后連接AB確定物體AB的位置,如下圖所示:30.【答案】【知識點】透鏡的光路圖【解析】【分析】根據凹透鏡的特殊光線完成作圖。【解答】根據圖片可知,射向凹透鏡另一側虛焦點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會平行于主光軸,如圖所示:31.【答案】【知識點】作光的反射光路圖;作光的折射光路圖【解析】【分析】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規律完成作圖即可。【解答】根據圖可知,首先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畫出對應的反射光線OB,然后根據“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線右側水里面畫出折射光線OC,如下圖所示:32.【答案】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將皮影適當遠離屏幕或靠近光源;紅色【知識點】物體的顏色【解析】【分析】(1)根據光沿直線傳播的規律解答;(2)影子的大小取決于屏幕到物體的距離與物體到光源距離的比值,即比值越大,影子越大;(3)透明體的顏色由透過的色光決定。【解答】(1)皮影表演過程,其中蘊含的光學原理為: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2)在光源和幕布固定不變的前提下,將皮影偶(人物剪影)適當遠離屏幕或靠近光源可使屏幕中的“投影”變大。(3)若要在幕布上出現紅色圖像,所選擇的材料應該能夠透過紅光,因此應選擇透明、紅色材料。33.【答案】靜止;3【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速度公式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參照物的分析解答;(2)根據公式計算慢跑過程的速度。【解答】(1)跑步時,智能運動手環相當于手腕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則以佩戴者手腕為參照物,智能運動手環是靜止的。答:以佩戴者手腕為參照物,智能運動手環是靜止的。(2)根據圖片可知,佩戴者運動的時間為t=8min20s=500s,距離為s=1.5km=1500m,那么慢跑過程中速度。答:慢跑過程中的速度3m/s。1 / 1浙江省嘉興市平湖市六校聯合命題考試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科學試題1.(2024七下·平湖期中)人體內形成味覺的部位是( )A.口腔 B.舌C.味蕾 D.大腦皮層的味覺神經中樞【答案】D【知識點】人的感覺【解析】【分析】食物在人的口腔內對味覺器官化學感受系統的刺激并產生的一種感覺,這就是味覺。 味覺感受器叫做味蕾,主要分布于舌的背面,特別是舌尖和側緣。與味蕾聯系的感覺神經末梢細支,包圍在味覺細胞上。進食時,溶解在唾液中的味覺刺激物作用于味毛,刺激了味覺細胞,引起的神經沖動傳到大腦皮層的味覺中樞,產生味覺。【解答】根據題意客舟,人體內形成味覺的部位是大腦皮層的味覺神經中樞,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2.(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圖所示,改變試管中的水量,用同樣大小的力吹氣時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這“不同的聲音”主要是指聲音的( )A.振幅 B.音色 C.響度 D.音調【答案】D【知識點】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解析】【分析】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音調與發聲體的振動頻率大小有關。【解答】根據題意可知,試管中的水量不同,則試管內空氣柱的長度不同,那么振動快慢不同,即頻率大小不同,因此發出聲音不同是音調不同。故選D。3.(2024七下·平湖期中)2024是甲辰龍年,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其形象融合了多種動物的特征,如蟒蛇身、蜥腿、鷹爪、鹿角、魚鱗等。下列四種動物按胚胎發育方式不同于其他三種的動物是( )A.老鷹 B.蜥蜴 C.梅花鹿 D.鯉魚【答案】C【知識點】動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解析】【分析】根據動物不同的生殖方式分析判斷。【解答】老鷹、蜥蜴、鯉魚三種動物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而梅花鹿胚胎發育方式稱為胎生。因此梅花鹿胚胎發育方式與其他三種不一樣,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4.(2024七下·平湖期中)小明用半圓形玻璃磚研究光的折射。她讓一束光線從空氣射到玻璃磚的圓心后,發現光線最終從玻璃磚射出,回到了空氣中。下列哪幅圖能正確反映實驗時的光路( )A. B.C. D.【答案】C【知識點】作光的折射光路圖【解析】【分析】根據光的折射規律分析折射光線的方向即可。【解答】AD.當光由玻璃磚斜射向空氣中時,會發生偏折,此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線遠離法線,故A、D錯誤;BC.當光先由空氣斜射入玻璃磚時,會發生偏折,折射光線靠近法線,由玻璃磚垂直射入空氣時,方向不發生改變,故B錯誤,而C正確;故選C。5.(2024七下·平湖期中)在媽媽精心呵護下,婷婷從一個受精卵發育成青春美少女(如圖),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A.A表示正在受精的卵細胞,此受精過程是在媽媽體內的子宮完成的B.D是由B經分裂和分化等過程后形成的,通過胎盤和臍帶從媽媽體內獲得營養物質和氧C.因為婷婷和媽媽都是女性,所以婷婷在相貌上會更像媽媽一些D.進入青春期后,婷婷體內會出現正常的生理現象是月經,這與睪丸分泌的雌性激素有關【答案】B【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解析】【分析】 受精的部位是輸卵管,懷孕的部位是子宮內膜,胎盤是胎兒與母體交換物質的器官 ,根據對人的生殖發育的過程分析判斷。【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精子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故A錯誤;B.受精卵一經形成就開始分裂,并逐步的分化,逐漸發育成胚胎。胚胎在子宮內發育,通過臍帶和胎盤從母體中獲得營養物質和氧,故B正確;C.婷婷的相貌是由遺傳自父母雙方的基因決定的,在相貌上更像誰與性別無關,故C錯誤;D.女性的卵巢能產生生殖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月經是女孩進入青春期后,子宮內膜每月一次的周期性出血的生理現象,故D錯誤。故選B。6.(2024七下·平湖期中)周末陽光明媚,安安和媽媽在月湖邊散步,看到湖中柳影搖曳,魚兒戲水。關于此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看到的柳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實像B.看到的柳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C.看到的魚兒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D.看到的魚兒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答案】D【知識點】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現象及應用【解析】【分析】根據題目的描述,分析其中包含的光學原理即可。【解答】AB.湖中的柳樹發出的光在水面發生反射,從而在水面成像,這就是看到的柳影,故AB錯誤;CD.湖中的魚兒是因為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發生折射形成的虛像,故C錯誤,D正確。故選:D。7.(2024七下·平湖期中)在我們的學習中,采用對比聯想的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請你從科學的角度分析一下,菜豆種子種與鳥卵的卵黃功能相似的結構是( )A.胚 B.子葉 C.胚根 D.種皮【答案】B【知識點】種子的結構【解析】【分析】根據菜豆種子的結構和功能的知識分析判斷。【解答】根據題意可知,鳥的卵黃功能是為胚胎的發育提供營養。菜豆種子子葉或胚乳中具有儲存營養物質的作用,所以結構中子葉或胚乳跟鳥的卵黃功能相似.故選B。8.(2024七下·平湖期中)近日浙江杭州的王大媽因食用冰箱里泡了2天的黑木耳而造成中毒。黑木耳口感細嫩,風味獨特,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用菌,又是我國傳統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它的生殖方式是( )A.營養繁殖 B.孢子生殖 C.分裂生殖 D.出芽生殖【答案】B【知識點】真菌的主要特點【解析】【解答】A.植物用根莖葉進行繁殖的方式叫做營養繁殖;B.真菌用孢子繁殖;C.分裂生殖又叫裂殖,是母體分裂成2個(二分裂)或多個(復分裂)大小形狀相同的新個體的生殖方式;D.有些生物在適當環境下,會由體側凸出向外形成一個球形芽體,這個芽體的養分全由母體供應,待成熟后由母體相接處形成新的體壁,再與母體分離成為獨立的新個體,此現象稱為出芽生殖。【解答】黑木耳屬于真菌,用孢子繁殖,因此其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9.(2024七下·平湖期中)下列各種運動中,速度最大的是( )A.奔跑著的獵豹的速度可達40米/秒B.在水中游動的旗魚的速度可達108千米/時C.飛行的褐海燕1分鐘能前進5千米D.百米賽跑中某運動員的成績是9.96秒【答案】C【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根據計算物體的速度,然后統一單位后進行比較即可。【解答】獵豹的速度為40m/s=144km/h;旗魚的速度為108km/h;褐海燕的速度為:;運動員的速度為:。比較可知,褐海燕的速度最大,故C正確,而A、B、D錯誤。故選C。10.(2024七下·平湖期中)我們平時吃的豆芽菜,主要是由綠豆種子的哪一結構發育而來的( )A.胚根 B.胚芽 C.胚軸 D.子葉【答案】C【知識點】種子的結構【解析】【分析】種子萌發時胚根生長最快,首先突破種皮向地生長,并發育成根;胚軸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位;胚芽將來發育成新植物的莖和葉。【解答】綠豆種子萌發時,胚的胚根發育成幼根,與此同時,子葉以下的下胚軸迅速生長,發育成白色幼嫩的連接根與莖的部位。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11.(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圖,一束太陽光射到三棱鏡上,在棱鏡后側光屏上AB范圍內觀察到不同顏色的光,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B處應是紫光B.將照相底片放到AB范圍B處的外側,底片會感光C.經過三棱鏡光會發生折射,所以光經過三棱鏡都會色散D.將溫度計放到AB范圍A處的外側,會看到溫度的示數變大【答案】C【知識點】光的色散【解析】【分析】ABD.在太陽光譜中,紅光外為紅外線,熱作用好;紫光外側為紫外線,化學作用好;C.只有白光才會發生色散現象。【解答】A.太陽光經三棱鏡后發生色散, 紫光的偏折角度最大,因此B處應是紫光,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B的外側是紫外線,因此將照相底片放到AB范圍B處的外側,底片會感光,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如果是單色光經過三棱鏡不會發生色散,故C錯誤符合題意;D.A的外側是紅外線,紅外線具有熱效應,所以溫度計放在A處的外側示數會上升,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12.(2024七下·平湖期中)水平過道上方有一盞燈(如圖)。小明站在1號地磚上時,通過2號地磚看到燈的像;走到2號地磚上時,通過3號地磚看到燈的像。則小明通過兩塊地磚所看到的像( )A.大小相同、位置不同 B.大小相同、位置相同C.大小不同、位置相同 D.大小不同、位置不同【答案】B【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解析】【分析】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像和關于鏡面對稱,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解答】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只與物體的大小有關,像的位置只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有關,由于地磚2、3處于同一水平面,燈的大小和燈到地磚的距離均不變,所以在2號地磚和3號地磚上看到的燈的像的大小和位置均相同。故答案為:B。13.(2024七下·平湖期中)在“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的探究實驗中,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無菌棉棒擦拭手心后在培養基上輕輕涂抹,進行接種B.培養用的培養皿和培養基,在接種前必須進行高溫滅菌處理C.本實驗需要設置對照實驗D.接種后的培養基應再次進行高溫滅菌處理【答案】D【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 培養細菌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培養基,②高溫滅菌,③接種,④恒溫培養。檢測不同環境中細菌和真菌的實驗設計,包括控制單一變量,設計對照實驗。【解答】A. 在無菌棉棒擦拭手心后在培養基上輕輕涂抹,進行接種,故A正確不合題意;B.經高溫滅菌處理后,這樣就排除了實驗外其他環境的污染,故B正確不合題意;C.檢測不同環境中細菌和真菌的實驗設計,控制單一變量,設計對照實驗,故C正確不合題意;D.接種后的培養基,應提供適宜的溫度進行培養,高溫滅菌會將培養基上的細菌殺死,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14.(2024七下·平湖期中)甲、乙兩輛車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其路程-時間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 )A.第10秒時,甲、乙兩車速度相同B.10~20秒,乙車做勻速直線運動C.0~10秒,乙車通過的路程比甲車的路程長D.通過前15米時,乙車的速度比甲車的速度大【答案】D【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解析】【分析】從圖像中提取信息,結合速度公式對各個選項分析判斷即可。【解答】AB.根據圖片可知,10~20s時,乙車的圖像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即乙的速度為零。甲車的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斜線,因此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B錯誤;C.由題圖可知,第10s時,兩車通過的路程相等(都是20m),故C不符合題意;D.通過前15米時,乙車所用的時間少于甲車所用的時間,根據可知,乙車的速度比甲車的速度大,故D符合題意。故選D。15.(2024七下·平湖期中)在做“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燭焰、凸透鏡及光屏處在如圖所示的位置時,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由此可以判斷,他所使用凸透鏡的焦距( )A.一定小于8cm B.一定在8cm到10cm之間C.一定大于20cm D.一定在10cm到16cm之間【答案】B【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解析】【分析】根據圖片比較像距和物距大小,從而確定成像特點,然后根據成像規律確定焦距的范圍即可。【解答】根據圖片可知,此時像距小于物距,所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u>2f時, 2f>v>f。此時物距為20cm,像距為16cm,則20cm>2f,2f>16cm>f,解得:10cm>f>8cm,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16.(2024七下·平湖期中)細菌性痢疾是一種由細菌引起的疾病。如圖所示的3種細胞結構,最有可能是細菌性痢疾病原體細胞結構的是 ,你認為這種細胞是細菌的主要依據是 。【答案】C;細胞內無成形的細胞核【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細菌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DNA集中的區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解答】如圖所示的3種細胞結構,最有可能是細菌性痢疾病原體細胞結構的是C,我認為這種細胞是細菌的主要依據是:細胞內無成形的細胞核。17.(2024七下·平湖期中)上聯: “橘子洲,洲旁舟,舟走洲不走。”下聯: “天心閣,閣中鴿,鴿飛閣不飛”其中“洲不走”是以 為參照物, “鴿飛”是以 為參照物。【答案】地面;天心閣【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解析】【分析】如果物體是運動的,那么它相對參照物的位置改變;否則,它相對參照物的位置不變。【解答】(1)”洲不走”,即“橘子洲”相對參照物的位置不變。因為“橘子洲”相對于地面的位置沒有發生改變,所以以地面為參照物“橘子洲”是靜止的。(2)“鴿”對于“閣”的位置不斷發生改變,所以詩句中“鴿飛”是以“閣”為參照物的。18.(2024七下·平湖期中)教室里各個位置的同學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這是因為光在黑板上發生 (選填“漫”或“鏡面”)反射的緣故,它 (填“遵循”或者“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漫;遵循【知識點】鏡面反射與漫反射【解析】【分析】光線在粗糙不平的表面上發生漫反射,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在光滑平整的表面上發生反射,反射光線集中在某一范圍,據此分析解答。【解答】教室里各個位置的同學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這是因為光在黑板上發生漫反射的緣故,它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9.(2024七下·平湖期中)根據昆蟲發育模式圖,請回答:(1)A.B.C.D表示各個不同發育階段的名稱,其中B是 ;(2)蒼蠅的發育過程可用圖中的字母和箭頭表示為 。【答案】蛹;D→A→B→C【知識點】動物的生長時期【解析】【分析】(1)根據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的環節不同解答;(2)蒼蠅為完全變態發育,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不完全變態發育經過受精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完全變態發育經過受精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那么D為受精卵,A為幼蟲,B為蛹,C為成蟲。(2)蒼蠅屬于完全變態發育,蒼蠅的發育過程可用圖中的字母和箭頭表示為D→A→B→C。20.(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圖所示為光從空氣射向玻璃時發生折射的光路圖,由圖可知,折射光線是 ,入射角是 度。 界面的 (選填“上”“下”、“左”、“右”) 側是空氣。【答案】OB;60;左【知識點】作光的反射光路圖;作光的折射光路圖【解析】【分析】首先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確定入射角和反射角,中間的角平分線為法線,與它垂直的為分界面,剩余的一條光線為折射光線。接下來根據折射規律確定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進而確定入射角。最后根據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確定空氣的位置。【解答】根據圖片可知,∠AOP=∠COP,根據“反射角要等于入射角”可知,二者肯定是入射角和反射角,則中間的PQ為法線,與它垂直的MN是界面,且OB為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故CO是入射光線,OA是反射光線,OB是折射光線,所以反射角為光從空氣射向玻璃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界面MN的左側是空氣。21.(2024七下·平湖期中)學習了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后,小明同學做了以下小結。請你在橫線上為小明填上空缺。(1)悠揚的笛聲是 振動產生的;(2)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在月球上,聲音不能傳播的原因是 。【答案】空氣柱;大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聲音產生的條件【解析】【分析】(1)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2) 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最快,液體中較快,氣體中最慢;(3)根據聲音傳播的條件解答。【解答】(1)吹笛子時空氣柱會振動發出聲音,笛聲是空氣振動產生的。(2)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大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 在月球上,聲音不能傳播的原因是: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22.(2024七下·平湖期中)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愛護眼睛已經成為我們的共識。請據圖回答。(1)圖甲中晶狀體和角膜的作用相當于一個 鏡,把來自物體的光折射后會聚在視網膜上,形成的是 的實像。(2)近視的同學需要佩戴眼鏡矯正。圖乙中屬于近視眼矯正的是 (選填“①”或“②”)。(3)長時間用眼后,會使眼睛干澀,有的同學喜歡用眼藥水緩解。下列不支持使用眼藥水的是。A.有的眼藥水,會使睫狀肌繼續工作,導致疲勞更難緩解B.有的眼藥水主要成分與淚液成分相同,眼睛干澀時,可適當緩解癥狀C.眼藥水中含有防腐劑,長期過度接觸防腐劑,可能會對眼睛產生傷害【答案】(1)凸透;縮小倒立(2)②(3)A;C【知識點】近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解析】【分析】(1)根據眼睛的結構和成像特點解答;(2)根據近視眼的成因和矯正方法解答;(3)凡是描述的眼藥水的副作用的,就是不支持使用眼藥水的。【分析】(1)根據題意可知,晶狀體和角膜的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把來自物體的光折射后會聚在視網膜上,形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2)近視眼戴凹透鏡加以矯正,故選②;(3)A.有的眼藥水,會使睫狀肌繼續工作,導致疲勞更難緩解,描述的是眼藥水的副作用,不支持使用眼藥水,故A符合題意。B.有的眼藥水主要成分與淚液成分相同,眼睛干澀時,可適當緩解癥狀,描述的眼藥水的好處,支持使用眼藥水,故B不符合題意。C.眼藥水中含有防腐劑,長期過度接觸防腐劑,可能會對眼睛產生傷害,描述的是眼藥水的副作用,不支持使用眼藥水,故C符合題意。故選AC。(1)圖甲中晶狀體和角膜的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把來自物體的光折射后會聚在視網膜上,形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2)如果晶狀體的凸度過大或眼球前后徑過長,遠處物體反射來的光線通過晶狀體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會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導致看不清遠處的物體,形成近視眼。近視眼戴凹透鏡加以矯正。近視的同學需要配戴凹透鏡來糾正。故圖乙中屬于近視眼矯正的是②。(3)A.有的眼藥水,會使睫狀肌繼續工作,導致疲勞更難緩解,有害,不支持使用眼藥水,A符合題意。B.有的眼藥水主要成分與淚液成分相同,眼睛干澀時,可適當緩解癥狀,有益,支持使用眼藥水,B不符合題意。C.眼藥水中含有防腐劑,長期過度接觸防腐劑,可能會對眼睛產生傷害,有害,不支持使用眼藥水,C符合題意。故選AC。23.(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圖所示,在比較游泳運動員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中:甲圖是用相同的 比較誰在前面;乙圖是用相同的 比較所用的時間。在物理學中用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這種方法與 圖的方法相同。【答案】時間;路程;甲【知識點】速度與物體運動【解析】【分析】(1)(2)根據圖片分析甲和乙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3)根據速度的定義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甲圖可知,運動員運動相同的時間,則誰在前面誰運動的路程長,那么誰游的快;(2)根據乙圖可知,運動員運動相同的路程,運動時間短的游的快;(3)在物理學中,速度的大小等于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這種方法與甲圖方法相同。24.(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圖所示,一密閉激光發射器從水槽側壁射出一束激光,激光沿直線射到空水槽底部O點,形成一個光斑。向水槽中緩慢注入水,當水面與M點相平時,水槽底部的光斑 (填“在O點左側”“在O點右側”或“仍在O點”,下同)。繼續沿水槽壁緩慢注水,當水面與N點相平時,水槽底部的光斑 。【答案】在O點左側;仍在O點【知識點】光的折射規律【解析】【分析】(1)根據光的折射規律分析光斑的位置變化;(2)根據光沿直線傳播的規律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當向水槽內注入水到達M位置時,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發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光線移動到O點左側。(2)當水面到達N點后,光始終在水中傳播,根據光沿直線傳播的規律可知,水槽底部光斑移動到O點的原位置上。25.(2024七下·平湖期中)某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想要探究水分對種子萌發的影響。提出問題:水分會影響種子的萌發嗎?制訂計劃: ①將綠豆種子各10粒,分別放在墊有餐巾紙的甲乙兩個培養皿中;②甲培養皿中加入適量的水,乙培養皿中不加水,同時放入23℃的環境中進行培養。實驗結果:甲中有8粒萌發,2粒未萌發;乙中種子均未萌發。(1)甲、乙培養皿形成對照,變量是 。(2)根據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是 。(3)甲中有2粒種子沒有萌發,可能的原因是 。(4)請根據甲培養皿的實驗結果計算種子的發芽率是 %。【答案】水;水分會影響種子的萌發;胚不完整(或胚已死亡或沒有渡過休眠期或不符合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80【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1)根據題目描述分析甲和乙中哪個因素發生改變即可;(2)根據發芽情況分析影響種子萌發的因素;(3)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4) 發芽率指測試種子發芽數占測試種子總數的百分比。【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甲培養皿中加入適量的水,乙培養皿中不加水,因此甲乙培養皿形成對照的變量是水。(2)甲中有水,且甲中有8粒萌發;乙中無水,則種子均未萌發,那么得出的結論是:水分會影響種子的萌發。(3)“甲中有2粒種子沒有萌發”,可能的原因是胚不完整(或胚已死亡或沒有渡過休眠期或不符合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4)甲中共有10顆種子,其中發芽的有8顆,則甲培養皿的實驗結果計算種子的發芽率是:。26.(2024七下·平湖期中)小明發現他家種植的菊花出現了異常現象,靠近馬路一側的菊花不開花,遠離馬路一側的菊花開花。小明觀察周圍環境后,發現馬路邊安裝了許多路燈。小明和爸爸選擇靠近路燈的1株未開花的菊花,晚上用黑色塑料袋套起來,白天取下,觀察一段時間,看它是否能開花。(1)該實驗方案的設計基于的假設是 。(2)他們應該選擇 作為這株菊花的對照組。(3)他們的實驗方法有什么明顯不足? 。【答案】菊花不開花可能是由于光照時間過長(菊花不開花可能是由于受到路燈光照的影響,合理即可);靠近馬路一側不開花的菊花;只選擇1株菊花,樣本過少【知識點】實驗步驟的探究【解析】【分析】(1)根據題目描述分析哪個變量發生改變,進而確定基于的假設;(2)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3)在科學探究中,往往需要多次實驗,從而收集多組數據,這樣得到的結論會更加客觀,具有普遍意義。【解答】(1)靠近馬路一側的光照強度大,遠離馬路一側的光照強度小,所以小明設計的方案就是菊花不開花可能是由于受到路燈光照的影響。(2)實驗組是靠近路燈的1株未開花的菊花,所以對照組就應該是靠近馬路一側不開花的菊花。這樣的話變量就是光照。(3)由于小明都只選用了一株菊花來做實驗,樣本太少,偶然因素大,實驗的信服力不夠。27.(2024七下·平湖期中)在用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10.00cm。如圖所示,將蠟燭、光屏分別置于光具座上凸透鏡兩側,調整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致與燭焰的中心在 ;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00cm刻度線處不動,要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蠟燭應在 范圍內移動(用具體數字表示),光屏應向 移動(選填“左”或“右”); 現再將蠟燭移至光具座上10.00cm處,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實像,應用這一原理可以制成 。【答案】同一高度;30—40cm;右;照相機【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解析】【分析】(1)根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的注意事項解答;(2)根據凸透鏡的成像規律確定蠟燭所在的位置范圍。根據“物近像遠大”的規律分析光屏的移動方向;(3)比較物距和焦距的大小關系,從而確定成像特點和應用。【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在用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調整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致與燭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已知焦距f=10.0cm,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0cm刻度線處不動,則一倍焦距在40cm處,二倍焦距在30cm處。要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需要蠟燭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所以蠟燭應該在30.0cm~40.0cm范圍內移動。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可知,此時像距變大,則光屏應向右移動。(3)將蠟燭移至光具座上10.0cm處,此時物距u=50.0cm-10.0cm=40.0cm>2f,則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縮小的清晰實像,利用這個原理制作照相機。28.(2024七下·平湖期中)某科學興趣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探究像距與物距關系時的實驗步驟如下:①在水平桌面上鋪上白紙,將玻璃板豎立在白紙中間位置,記下玻璃板的位置:②將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點燃的蠟燭豎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玻璃板前面那支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用筆記下兩支蠟燭的位置:③移動點燃的蠟燭到另一個位置,重復上述實驗:④用直線連接每次實驗中的蠟燭和它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測量出每次的物距和像距,記錄數據如表。次數 物距/cm 像距/cm1 5.0 5.02 8.0 8.03 12.0 12.0(1)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中,因實驗本身的限制,要用與實驗對象具有相似或共同特征的對象來替代的方法。本實驗中用到的等效替代法具體體現在 ;(2)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 ;(3)實驗中,有同學用一張白紙擋在玻璃板和像之間,你認為該同學還能觀察到蠟燭的像嗎?并說出你的理由 。【答案】用未點燃的蠟燭替代像;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見詳解【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解析】【分析】(1)根據探究平面鏡成像中像的位置的確定方法解答;(2)比較表格數據中像距和物距的大小,從而找到二者之間的數量關系;(3)根據平面鏡成虛像分析。【解答】(1)為了探究像與物的大小關系,實驗中用未點燃的蠟燭替代點燃蠟燭的像,使用了等效替代法。(2)由根據表格數據可知,每組實驗中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始終等于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故可得結論:平面鏡成像時,物距始終等于像距。(3)平面鏡成像是虛像,不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用一張白紙擋在玻璃板和像之間,不影響對反射光線的傳播,因此仍能看到像。29.(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圖為發光體AB在平面鏡前所成的像A'B',作出該物體。【答案】【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的相關作圖【解析】【分析】根據平面鏡成像的對稱性分別找到對應的兩個發光點,然后將它們相連即可。【解答】首先通過像點A'作鏡面的垂線,然后根據“物像等距”在鏡面左側找到對應的發光點A。同理,找到像點B'對應的發光點B,最后連接AB確定物體AB的位置,如下圖所示:30.(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圖是光線通過凹透鏡后的折射光線,作出入射光線。【答案】【知識點】透鏡的光路圖【解析】【分析】根據凹透鏡的特殊光線完成作圖。【解答】根據圖片可知,射向凹透鏡另一側虛焦點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會平行于主光軸,如圖所示:31.(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圖所示,畫出入射光線AO的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答案】【知識點】作光的反射光路圖;作光的折射光路圖【解析】【分析】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規律完成作圖即可。【解答】根據圖可知,首先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畫出對應的反射光線OB,然后根據“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線右側水里面畫出折射光線OC,如下圖所示:32.(2024七下·平湖期中)中國皮影戲,是一種用驢皮做成的人物比形,在光源的照射下隔幕布進行演戲, 圖甲所示,它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科學興趣小組為了演繹皮影戲,展開項目化學習,首先學習小組找來一些不透明的材料,在上面畫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圖,將其置于光源和幕布之間,簡單的皮影戲雛形出現了。(1)皮影表演過程,其中所蘊含的光學科學原理是 。(2)屏幕中角色的“投影”大小,可以由操作者靈活控制。在光源和幕布固定不變的前提下,使屏幕中的“投影”變大,操作者可將 。(3)興趣小組同學按照上述完成步驟的皮影戲表演,發現影幕上是黑白的人物形象,如何讓影幕上的圖像變成彩色呢?科學興趣小組利用所學的科學知識進行改善,若要在幕布上出現紅色圖像,應選擇透明、 (填顏色)材料。【答案】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將皮影適當遠離屏幕或靠近光源;紅色【知識點】物體的顏色【解析】【分析】(1)根據光沿直線傳播的規律解答;(2)影子的大小取決于屏幕到物體的距離與物體到光源距離的比值,即比值越大,影子越大;(3)透明體的顏色由透過的色光決定。【解答】(1)皮影表演過程,其中蘊含的光學原理為: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2)在光源和幕布固定不變的前提下,將皮影偶(人物剪影)適當遠離屏幕或靠近光源可使屏幕中的“投影”變大。(3)若要在幕布上出現紅色圖像,所選擇的材料應該能夠透過紅光,因此應選擇透明、紅色材料。33.(2024七下·平湖期中)“智能手環”是一種穿戴式智能設備,具有計步統計、能量消耗統計和心率監測等功能。(1)如圖所示,跑步時,以佩戴者手腕為參照物,智能運動手環是 的(選填“運動”或“靜止”);(2)該佩戴者在操場上進行慢跑鍛煉,智能手表記錄情況如圖所示,則慢跑過程中的速度是 m/s。【答案】靜止;3【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速度公式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參照物的分析解答;(2)根據公式計算慢跑過程的速度。【解答】(1)跑步時,智能運動手環相當于手腕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則以佩戴者手腕為參照物,智能運動手環是靜止的。答:以佩戴者手腕為參照物,智能運動手環是靜止的。(2)根據圖片可知,佩戴者運動的時間為t=8min20s=500s,距離為s=1.5km=1500m,那么慢跑過程中速度。答:慢跑過程中的速度3m/s。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嘉興市平湖市六校聯合命題考試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科學試題(學生版).docx 浙江省嘉興市平湖市六校聯合命題考試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科學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