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城郊初中學校聯考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試題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城郊初中學校聯考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試題題

資源簡介

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城郊初中學校聯考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試題題
1.(2024七下·新昌期中)下列成語所描述的現象中,與昆蟲生殖和發育無關的是(  )
A.飛蛾撲火 B.作繭自縛 C.金蟬脫殼 D.蜻蜓點水
【答案】A
【知識點】動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
【解析】【分析】根據昆蟲的生殖和發育的特點解題,昆蟲的發育常見的過程有:卵、幼蟲、蛹、成蟲等。
【解答】解:A、飛蛾撲火描述的是飛蛾的趨光性,故A符合題意;
B、作繭自縛描述的是昆蟲發育過程中蛹這個階段,故B不符合題意;
C、金蟬脫殼描述的是昆蟲發育過程中蛻皮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
D、蜻蜓點水描述的是蜻蜓的產卵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2.(2024七下·新昌期中)每年的4~5月份,新昌縣任家村長壽嶺兩旁及滿山盛開紅杜鵑。在太陽的照耀下,游客看到鮮紅的杜鵑花,這是因為杜鵑花能(  )
A.發出紅色的光 B.反射紅色的光
C.透過紅色的光 D.吸收紅色的光
【答案】B
【知識點】物體的顏色
【解析】【分析】不透明的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
【解答】 在太陽的照耀下,游客看到鮮紅的杜鵑花,這是因為杜鵑花能反射紅光,其它色光都被紅花給吸收了,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2024七下·新昌期中)下列電器不是利用電磁波工作的是(  )
A.手機 B.B超
C.電視機遙控器 D.微波爐
【答案】B
【知識點】電磁波
【解析】【解答】A、手機利用發射和接收電磁波而實現信息交流的,故不符合題意;
B B超是利用超聲波工作的,故符合題意;
C電視機遙控器是通過紅外線傳遞信息的,紅外線也是電磁波,故不符合題意;
D微波爐利用微波加熱食物,微波也是電磁波,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分析】對于可見光、不可見光等都是電磁波,且電磁波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無線電廣播、電視、手機都是靠電磁波來傳遞信息的;微波爐利用微波加熱食物等.
4.(2024七下·新昌期中)宋代詞人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中有一名句:“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如圖,結合花的結構示意圖和蛙的發育過程圖,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青蛙的發育過程是受精卵--幼蛙--成蛙--蝌蚪
B.青蛙采用體內受精的方式生殖
C.圖中結構6將來發育成種子
D.花粉從3落到4的過程叫傳粉
【答案】C
【知識點】動物的生長時期;花的結構
【解析】【分析】AB.跟機青蛙的發育過程分析判斷;
CD.圖乙中1花柱,2子房,3柱頭,4花藥,5花絲,6胚珠。
【解答】A.青蛙的發育過程可以概括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故A錯誤;
B.雌雄蛙經過抱對,精子和卵細胞在水中結合,形成受精卵,屬于體外受精,故B錯誤。
C.受精后,圖中結構6胚珠將發育成種子,故C正確。
D.圖中結構4花藥中的花粉落到3柱頭上的過程稱為傳粉,故D錯誤。
故選C。
5.(2024七下·新昌期中)在河南一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了6頭用克隆技術繁殖的牛犢。據公司經理介紹:去年12月,他們在一頭金黃阿奎登公種牛的耳朵上,采集了指甲蓋大小一塊牛耳朵肉。經過實驗室17天的細胞組織培養后形成一個胚胎,然后移植到受體安格斯母牛子宮內。十月懷胎后,小牛犢就誕生了。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由克隆技術繁殖的牛犢屬于有性生殖
B.該克隆技術繁殖的牛犢,其性狀特征與金黃阿奎登公種牛相似
C.該克隆技術繁殖的牛犢,其性狀特征與安格斯母牛相似
D.該克隆技術繁殖的牛犢,會遺傳金黃阿奎登公種牛和安格斯母牛部分性狀特征
【答案】B
【知識點】動物克隆技術的進展
【解析】【分析】克隆技術即無性繁殖技術,因為它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結合,只需從動物身上提取一個單細胞,用人工的方法將其培養成胚胎,再將胚胎植入雌性動物體內,就可孕育出新的個體。
【解答】 A、由克隆技術繁殖的牛犢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屬于無性生殖,不符合題意;
B、因為是從金黃阿奎登公種牛的耳朵上取出細胞進行組織培養后形成一個胚胎并發育,細胞核中含有遺傳物質,指導生物的遺傳和發育,因此該克隆技術繁殖的牛犢,其性狀特征與金黃阿奎登公種牛相似,符合題意;
C、安格斯母牛只是代孕,提供了胚胎發育的場所,是金黃阿奎登公種牛提供遺傳物質,因此該克隆技術繁殖的牛犢,其性狀特征與金黃阿奎登公種牛相似,不符合題意;
D、該克隆技術繁殖的牛犢,會遺傳金黃阿奎登公種牛的性狀,與代孕的安格斯母牛無關,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6.(2024七下·新昌期中)目前,一種可以結出 40 種不同果實的“魔力樹”悄然誕生,它能夠同時結出不同品種的桃子、李子、杏子、油桃和櫻桃等,讓人們一年四季可以品嘗到不同品種的水果。據此可判斷相關繁殖方式表述正確的是(  )
A.該樹是不同植物雜交的結果
B.可能采用了不同水果枝條嫁接技術
C.這是一種特殊的有性生殖方式
D.通過以上技術,它可以結任何果實
【答案】B
【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
【解析】【分析】 所謂嫁接,是指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 根據對嫁接技術的認識分析判斷。
【解答】ABC.根據題意可知,這棵樹采用不同水果枝條嫁接的方式,沒有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屬于無性繁殖,故A、B、C錯誤;
D.只有性狀相近的水果才能在同一顆樹上嫁接,故D錯誤。
故選B。
7.(2024七下·新昌期中)取一粒浸軟的玉米粒,用刀片將玉米粒縱向剖開(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滴碘液于玉米粒剖面,剖面無藍色出現
B.胚芽、胚軸、胚根組成了玉米種子的胚
C.胚是由受精過程形成的受精卵發育而來
D.玉米種子的營養物質主要貯存在子葉中
【答案】C
【知識點】種子的結構
【解析】【分析】種子由種皮和胚組成,胚由胚芽、胚根、胚軸和子葉組成;胚芽發育成莖和葉,胚根發育成根,胚軸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分,子葉或胚乳吸收或轉運營養物質給胚芽、胚根和胚軸,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A.玉米種子的營養物質儲存咋胚乳中,則玉米粒剖面存在淀粉,滴加碘液會變藍,故A錯誤;
B. 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組成了玉米種子的胚 ,故B錯誤;
C.傳粉受精之后受精卵發育成胚,故C正確;
D.玉米種的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中,故D錯誤。
故選C。
8.(2024七下·新昌期中)老師將兩片剛制好的永久裝片和兩張寫明“球形細菌”和“酵母菌”的標簽交給你,請你借助高倍顯微鏡正確地將標簽貼好。你的依據是(  )
A.葉綠體的有無 B.細胞核的形成
C.細胞膜的有無 D.細胞壁的有無
【答案】B
【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
【解析】【分析】細菌是單細胞生物,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等結構,與動植物細胞的主要區別是,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DNA集中區域,只有DNA集中的區域。真菌細胞與植物、動物細胞相似,有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
【解答】“球形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酵母菌”屬于真菌,有成形的細胞核,所以可以根據細胞核的形成來將標簽貼好。
故答案為:B
9.(2024七下·新昌期中)為了探究食品腐敗的原因和細菌生存的條件,生物興趣小組用己消毒的甲、乙、丙三個相同錐形瓶,按下表進行了實驗.請分析表中包含了幾組對照實驗?變量分別是細菌和什么?(  )
瓶號 甲 乙 丙
加入物質 50毫升滅菌牛奶 50毫升滅菌牛奶 50毫升滅菌牛奶
瓶口處理 不作處理 不作處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溫度 25℃ 5℃ 25℃
A.2組,溫度 B.2組,空氣 C.3組,空氣 D.1組,溫度
【答案】A
【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
【解析】【分析】在對照實驗中,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解答】根據表格數據可知,甲、乙唯一不同的變量是溫度,可以形成對照實驗;甲、丙唯一不同的變量是細菌,可以形成對照實驗;乙、丙有兩個變量溫度和細菌,不能形成對照實驗。因此,表中包含了2組對照實驗,變量分別是溫度、細菌。
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10.(2024七下·新昌期中)如圖是一款新型折疊導盲杖。該導盲杖工作時,會利用超聲波檢測障礙物,根據障礙物的距離,產生不同程度的振動并發出不同頻率的“嘀嘀”聲。盲人使用該導盲杖時,主要用到的感覺器官有(  )
A.眼、耳 B.皮膚、耳 C.鼻、皮膚 D.鼻、耳
【答案】B
【知識點】人的感覺
【解析】【分析】 人體有許多感受內、外刺激的感受器,有些感受器比較簡單,例如皮膚里的感覺神經末梢,能感受冷、熱、痛、觸、壓等。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導盲杖工作時,盲人能夠通過聽到的聲音和手部皮膚的不同感覺來調整行動的方向,所以,盲人使用該導盲杖時主要用到的感覺器官有皮膚和耳,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11.(2024七下·新昌期中)用手機攝像頭掃描二維碼(如圖)可快速登錄、訪問網頁,當手機掃描二維碼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二維碼是光源
B.二維碼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C.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
D.用紅色的光照射二維碼,黑色部分顯紅色
【答案】C
【知識點】物體的顏色;光源;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
【解析】【分析】A.能夠自己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BD.黑色物體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物體反射所有色光;
C.根據凸透鏡的成像特點和應用判斷。
【解答】A.二維碼本身自己不能發光,則二維碼不是光源,故A錯誤;
B.二維碼中的黑色部分吸收光,白色部分反射光,故B錯誤;
C.手機攝像頭相當于照相機,也就是凸透鏡,故C正確;
D.黑色物體吸收所有色光,所以用紅色的光照射二維碼時,黑色部分顯黑色,故D錯誤。
故選C。
12.(2024七下·新昌期中)七年級的學生到世界之窗春游,李麗同學在坐過山車時,因為害怕把眼睛閉上了,但仍舊感覺到過山時的翻滾、左右轉動以及加速或減速,與此有關的結構是(  )
A.耳蝸和前庭 B.前庭和半規管
C.半規管和鼓膜 D.鼓膜和聽小骨
【答案】B
【知識點】耳的結構與聽覺的形成
【解析】【分析】耳位于眼睛后面,它具有辨別振動的功能,能將振動發出的聲音轉換成神經信號,然后傳給大腦。在腦中,這些信號又被翻譯成我們可以理解的詞語、音樂和其他聲音。
【解答】 李麗同學在坐過山車時,因為害怕把眼睛閉上了,但仍舊感覺到過山時的翻滾、左右轉動以及加速或減速,是因為耳中的位置感受器的原因,而位置感受器位于前庭和半規管內;故B正確;
故答案為:B。
13.(2024七下·新昌期中)一個明月如皓的夜晚,李剛走在回家的路上,高懸的月亮讓李剛在右側留下長長的身影。剛下過的雨在坑洼的路面留下了一個個積水坑,李剛為了不踏入水坑,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應踩在較亮的地方,因為水面發生了漫反射,看起來較暗
B.應踩在較亮的地方,因為路面發生了漫反射,看起來較亮
C.應踩在較暗的地方,因為路面發生了漫反射,看起來較暗
D.應踩在較暗的地方,因為水面發生了鏡面反射,看起來較亮
【答案】B
【知識點】鏡面反射與漫反射
【解析】【分析】根據漫反射和鏡面反射的特點分析判斷。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光線在平靜的水面發生鏡面反射,在凹凸不平的地面發生漫反射。此時月光經水面發生鏡面反射,沒有反射光線進入人的眼睛,人感覺水面暗;地面發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線反射進入人的眼睛,人感覺地面亮。為了不踏入水坑,應踩在較亮的地方。
故選B。
14.(2024七下·新昌期中)成語“坐井觀天”的意思是坐在井里看天,用來比喻眼界狹窄之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點,如圖所示的光路圖中,能正確表示“坐井觀天”含義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
【解析】【解答】根據題意可知,青蛙在井中,即在圖中O點。外界物體發出的光從井外射入井內,進入青蛙的眼睛,于是青蛙看到的范圍如下圖所示:
B中光線的方向錯誤,CD中光線不沿直線傳播,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15.(2024七下·新昌期中)人潛入水中后看到岸上某一樹梢, 其實看到的是(  )
A.變低了的樹梢的虛像 B.變高了的樹梢的實像
C.變低了的樹梢的實像 D.變高了的樹梢的虛像
【答案】D
【知識點】光的折射現象及應用
【解析】【分析】潛入水中的人能看到岸上的樹梢,是因為樹梢反射的光經水面的折射后射到了人的眼睛里.因為光在空氣與水的界面會發生偏折,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水中的人逆著光線來的方向看去,會看到變高了的樹梢的虛像.
【解答】解:光發生折射的條件是:當光從一種透明介質斜射入另一種透明介質時,會發生折射現象;樹梢反射的光斜射向水面時,由光發生折射的條件知,會發生折射現象,當光進入水中后靠近法線,射入潛水員眼睛,而潛水員由于錯覺,認為光始終沿直線傳播,逆著光的方向看上去而形成的虛像,所以比實際位置高,所以潛水員在水中看見岸上某一樹梢,實際是變高了的樹梢的虛像.
故選D.
16.(2024七下·新昌期中)小柯感覺頭痛鼻塞,沒有胃口,媽媽用手背觸碰了小柯的額頭,判斷他發熱了。媽媽帶小柯去醫院抽血檢查、配藥,抽血時的疼痛、藥物的苦味都讓小柯非常難受。于是小柯產生了一些想法,其中錯誤的是(  )
A.味覺與嗅覺是會相互影響的
B.若沒有痛覺,生活將更加方便
C.媽媽用手背感受體溫是因為手背上的神經末梢對熱比較敏感
D.藥物刺激作用于味蕾,引起神經沖動,在大腦皮層形成苦味
【答案】B
【知識點】人的感覺
【解析】【分析】
痛覺是人體的正常生理反應與自我保護反應之一。在人體受到不良刺則激時,痛覺會提示人體正受到侵害,會提示人體及時防范不良刺激,及時采取自我保護措施。如果沒有了痛覺,那么人體就會對不良反應的敏感性下降,人體受侵害的就會增加,而且受到侵害自身還不容易察覺,這樣對人體的保護產生很不好的影響,因此若沒有痛覺,生活將非常不方便。
皮膚的真皮內由豐富的血管和感覺神輕未梢,能夠感受外界的冷、熱、觸、壓等刺激。其中手指尖的觸覺神經未梢比較集中,手背上熱覺神經末梢比較豐富,對熱的刺激比較敏感。
【解答】
A、嗅覺是可能會影響味覺的,因為嗅覺和味覺都是神經感覺器官,兩者是有一定關聯的,故A正確;
B、痛覺是人體的正常生理反應與自我保護反應之一。如果沒有了痛覺,那么人體在受到侵害時不容易察覺,這樣對人體的保護產生很不好的影響,故B錯誤。
C、手背上熱覺神經末梢比較豐富,對熱的刺激比較敏感,故C正確。
D、藥物的苦味是藥物作用于味蕾,刺激味覺細胞,引起神經沖動,在大腦皮層形成的,D正確。
故答案為:B。
17.(2024七下·新昌期中)如圖所示,小金同學用小錘輕敲和重敲音叉,并將正在發聲的音叉輕觸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聽音叉發聲的同時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變化。她想探究的問題是(  )
A.聲音產生的原因 B.聲音傳播的條件
C.音調和頻率的關系 D.響度與振幅的關系
【答案】D
【知識點】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
【解析】【分析】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與發聲體的振幅大小有關,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被敲擊的音叉振動發聲,與它接觸的乒乓球接收到能量后跳動起來。乒乓球振動幅度越大,說明音叉振動幅度比較大,物體的振幅影響聲音的響度,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所以此實驗探究聲音的響度跟振幅的關系,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18.(2024七下·新昌期中)如圖所示,在暗室中做光的色散實驗,實驗中可以觀察到白屏上出現彩色光帶,其中A端的單色光顏色為(  )
A.紅色 B.綠色 C.紫色 D.黑色
【答案】C
【知識點】光的折射規律
【解析】【分析】根據對光的色散現象的認識判斷即可。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當太陽光經過三棱鏡后,會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單色光。三棱鏡對紅光的偏折能力最弱,對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弱,所以A端為紫光,B端為紅光,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9.(2024七下·新昌期中)小明用半圓形玻璃磚研究光的折射。她讓一束光線從空氣射到玻璃磚的圓心后,發現光線最終從玻璃磚射出,回到了空氣中。下列哪幅圖能正確反映實驗時的光路(  )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作光的折射光路圖
【解析】【分析】根據光的折射規律分析折射光線的方向即可。
【解答】AD.當光由玻璃磚斜射向空氣中時,會發生偏折,此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線遠離法線,故A、D錯誤;
BC.當光先由空氣斜射入玻璃磚時,會發生偏折,折射光線靠近法線,由玻璃磚垂直射入空氣時,方向不發生改變,故B錯誤,而C正確;
故選C。
20.(2024七下·新昌期中)如圖所示,F1、F2是凸透鏡的焦點,AB是放在凸透鏡前的物體,是AB經凸透鏡所成的像、下列四個關于AB所成像的示意圖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分析】 根據過光心不改變方向和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過焦點,分別作出A和B經凸透鏡成像的像點,然后從中找出正確答案。
【解答】① 通過A點畫一條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過焦點。還有一條過凸透鏡的光心不改變方向的光線(粉紅色線條),兩條折射光線會聚于像點A'。
②通過B畫一條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過焦點。還有一條過光心不改變方向的光線(紅色線條),兩條折射光線會聚于像點B'。
連接A'B'就是AB的像。
故選B。
21.(2024七下·新昌期中)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可通過觀察   (選填“第一性征”或“第二性征”,下同)來判斷其性別。而一個發育正常的青年,我們主要通過觀察   來判斷性別。
【答案】第一性征;第二性征
【知識點】動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
【解析】【分析】男女生殖器官的差異叫作第一性征,男女之間還出現除了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這叫作第二性征,也叫副性征。
【解答】一個剛出生的嬰兒要通過觀察生殖器官來判斷其性別。一個青年,我們主要是通過觀察第二性征來判斷其性別的。
22.(2024七下·新昌期中)為了感恩母親,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定為“母親節”。如圖甲所示是女性生殖系統結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圖中A是女性生殖系統的主要生殖器官,其主要功能是產生   和分泌雌性激素。
(2)試管嬰兒是用人工方法在試管中進行受精,將受精卵形成的早期胚胎移植到   (選填字母)內發育而誕生的嬰兒。
(3)圖乙為人體身高生長發育曲線圖,圖中表示女孩發育曲線的是   (選填序號)。
【答案】卵細胞;C;②
【知識點】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解析】【分析】(1)根據卵巢的功能解答;
(2)根據試管嬰兒的方法解答;
(3)根據男孩和女孩身體發育的早晚解答。
【解答】(1)甲圖中A是女性生殖系統的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是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2)試管嬰兒是用人工方法在試管中進行受精,將受精卵形成的早期胚胎移植到C子宮內發育而誕生的嬰兒。
(3)女孩比男孩早發育兩年,則圖中表示女孩發育曲線的是②,
23.(2024七下·新昌期中)紅火蟻(圖甲)是螞蟻的一種,每年的生殖期許多有翅的雄蟻和蟻后飛往空中交配,完成受精,它的發育與家蠶相似。
(1)紅火蟻的這種受精方式屬于   受精(選填“體內” 或“體外”)。
(2)圖乙是昆蟲發育模型圖。若D表示紅火蟻的受精卵,則紅火蟻的發育過程為D→   (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答案】體內;A→B→C
【知識點】動物的生長時期
【解析】【分析】(1)根據昆蟲的受精方式解答;
(2)根據昆蟲完全變態發育的過程解答。
【解答】(1)紅火蟻的受精方式屬于體內受精。
(2)紅火蟻屬于完全變態發育。若D表示紅火蟻的受精卵,則紅火蟻的發育過程為D受精卵→A幼蟲→B蛹→C成蟲。
24.(2024七下·新昌期中)花生是獨有的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植物。花生在傳粉后,雌蕊的子房柄伸長彎向地面,鉆到地下4~5厘米處,在黑暗中,子房才能發育成熟,形成花生。正因為花生有這種地上開花,花落后在地下結果的特性,所以人們又稱它為“落花生”。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著個白胖子”,這個謎語的謎底就是花生。“紅帳子”是由花結構中的   發育而成;
(2)花生的營養豐富而且吃起來特別香,這種香味是在人的   形成的。
【答案】珠被;大腦皮層
【知識點】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1)花經過傳粉和受精后,由于細胞不斷分裂、生長和分化,子房逐漸膨大,子房的胚珠發育成種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發育成胚,最終雌蕊的子房發育成果實。
(2) 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命活動的最高級中樞。
【解答】(1)根據描述可知,麻屋子是指果皮,由子房壁發育而來,紅帳子是指花生的種皮,由珠被發育而成,白胖子是指胚,由受精卵發育而來。
(2)花生的營養豐富而且吃起來特別香,這種香味是在人的大腦皮層的嗅覺中樞形成的。
25.(2024七下·新昌期中)在探究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否與空氣溫度有關的實驗中,科學家記錄的數據如表所示。
(1)由表中數據可知,空氣溫度越高,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
空氣溫度(℃) ﹣30 15 20 25 100
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米/秒) 313 340 344 346 386
(2)如果利用回聲測高山與我們的距離,那么站在同一地點發出聲音后到聽到回聲的時間間隔,夏天比冬天   (填“長”或“短”)。
【答案】大;短
【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
【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分析解答;
(2)根據表格數據比較夏天和冬天聲速大小,再根據比較傳播時間長短即可。
【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可知,空氣溫度越高,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越大。
(2)夏天溫度比冬天高,則聲音傳播的速度快,根據可知,站在同一地點發出聲音后到聽到回聲的時間間隔,夏天比冬天短。
26.(2024七下·新昌期中)如圖甲所示,醫生在為患有近視眼的小紅同學檢查視力,小紅觀看的是平面鏡中視力表的像,她離視力表像的距離應是   m,同時小紅看到她的電子表在平面鏡中成的像為乙圖,它的實際時間是   。當他向平面鏡走近1m的距離,他離視力表的像距離   m,當小紅檢查完視力后慢慢面鏡,她自己在平面鏡中的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4.6;12:05;3.6;不變
【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平面鏡成像的相關作圖
【解析】【分析】(1)根據平面鏡成像“物像等距”的規律計算視力表到像的距離,再減去人到視力表的距離即可;
(2)根據平面鏡成像的對稱性作圖解答;
(3)根據平面鏡成像“物像等大”的規律解答。
【解答】(1)根據平面鏡成像“物像等距”的規律可知,
視力表與鏡距離為2.5m,視力表的像離鏡距離也為2.5m,
即視力表與它的像的距離為:;
由于人在視力表前0.4m,
所以人離視力表的像的距離為:。
(2)根據平面鏡成像的對稱性可知,所以時間為12:05,如下圖所示:
(3)當他向平面鏡走近1m的距離,他離視力表的像距離:;
平面鏡成的像和物體大小相等,當小紅檢查完視力后慢慢面鏡,她自己在平面鏡中像的大小不變。
27.(2024七下·新昌期中)中國皮影戲,是一種用驢皮做成的人物比形,在光源的照射下隔幕布進行演戲, 圖甲所示,它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科學興趣小組為了演繹皮影戲,展開項目化學習,首先學習小組找來一些不透明的材料,在上面畫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圖,將其置于光源和幕布之間,簡單的皮影戲雛形出現了。
(1)皮影表演過程,其中所蘊含的光學科學原理是   。
(2)屏幕中角色的“投影”大小,可以由操作者靈活控制。在光源和幕布固定不變的前提下,使屏幕中的“投影”變大,操作者可將   。
(3)興趣小組同學按照上述完成步驟的皮影戲表演,發現影幕上是黑白的人物形象,如何讓影幕上的圖像變成彩色呢?科學興趣小組利用所學的科學知識進行改善,若要在幕布上出現紅色圖像,應選擇透明、   (填顏色)材料。
【答案】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將皮影適當遠離屏幕或靠近光源;紅色
【知識點】物體的顏色
【解析】【分析】(1)根據光沿直線傳播的規律解答;
(2)影子的大小取決于屏幕到物體的距離與物體到光源距離的比值,即比值越大,影子越大;
(3)透明體的顏色由透過的色光決定。
【解答】(1)皮影表演過程,其中蘊含的光學原理為: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在光源和幕布固定不變的前提下,將皮影偶(人物剪影)適當遠離屏幕或靠近光源可使屏幕中的“投影”變大。
(3)若要在幕布上出現紅色圖像,所選擇的材料應該能夠透過紅光,因此應選擇透明、紅色材料。
28.(2024七下·新昌期中)如下圖是十字路口安裝的監控攝像頭,它可以拍下違章行駛的汽車照片,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一個   鏡。甲、乙是一輛汽車經過十字路口時,先后拍下的兩張照片,可以看出汽車是   (填“靠近”或“遠離”)攝像頭。
【答案】凸透;靠近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凸透鏡成像的原理解答;
(2)根據凸透鏡成像“物近像遠大”的規律分析。
【解答】(1)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一個照相機,也就是一個凸透鏡;
(2)對比甲和乙圖可知,汽車的像變大,根據“物近像遠大”的規律可知,此時物距減小,即汽車靠近攝像頭。
29.(2024七下·新昌期中)有一束光線在有機玻璃和空氣這兩種物質間進行傳播,在它們的分界面上發生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現象(如圖),其中MM 、NN 分別是分界面或法線,則入射光線是   ,折射角   度,空氣在   側(填“MM 上”、“MM 下”、“NN 左”或“NN 右”)。
【答案】CO;30;NN 左
【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規律
【解析】【分析】首先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確定法線和界面,以及折射光線。比較折射角和入射角大小,根據光的折射規律確定空氣所在的一側。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
所以;
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二者為反射角和入射角;
所以MM 是法線,NN 是界面,且∠OB為折射光線。
又因為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
所以CO是入射光線,OA是反射光線,OB是折射光線,
折射角是;
由于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
則空氣在NN'左側。
30.(2024七下·新昌期中)如圖為水位測量儀的示意圖。A點與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從A點發出的一束與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變的激光,經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點處形成一個光斑,光斑位置隨水位變化而發生變化。
(1)A點與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   (選填“虛”或“實”)像;
(2)若光斑B向左移動了1m,說明水位是   (選填“上升”或“下降”)了。
【答案】虛;上升
【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
【解析】【分析】(1)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解答;
(2)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完成作圖分析即可。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A點與光屏發出光在水面發生反射從而成像,因此在水中所成的像是虛像。
(2)若光斑B向右移動了1m,說明此時入射點向左移動了。如下圖所示,說明水位上升了。
31.(2024七下·新昌期中)如圖所示,凸透鏡的主光軸剛好與水面相平,F是凸透鏡的一個焦點。一束與水面平行的光入射到凸透鏡上,請作出經凸透鏡折射后進入水中光線的大致位置。(保留作圖痕跡)
【答案】
【知識點】作光的折射光路圖
【解析】【分析】根據凸透鏡的特殊光線,結合光的折射規律分析解答。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平行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折射后通過另一側的焦點。當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靠攏法線偏折,如下圖所示:
32.(2024七下·新昌期中)奧運五環顏色從左到右依次如圖所示,分別代表歐洲(藍)、亞洲(黃)、非洲(黑)、澳洲(綠)、美洲(紅)。若想呈現亞洲環,則可以照射光的顏色是   光或   光。
【答案】白;黃
【知識點】物體的顏色
【解析】【分析】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黑色物體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物體反射所有色光。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亞洲環是黃色,用黃光或白光照射時會反射黃光,從而呈現黃色。而黃光照在其他四種顏色的奧運環上被吸收,觀眾看到的是黑色。
33.(2024七下·新昌期中)下列各項有關控制噪聲的具體措施中,屬于控制噪聲聲源的是(  )
A.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 B.城市高架路上安裝隔音墻
C.城市禁鳴喇叭 D.在高噪聲車間內安放吸聲材料
【答案】A,C
【知識點】噪聲的危害和防止噪聲的途徑
【解析】【分析】根據減弱噪聲的方法分析判斷。
【解答】AC.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城市禁鳴喇叭,都屬于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AC符合題意;
B.城市高架路上安裝隔音墻,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B不符合題意;
D.在高噪聲車間內安放吸聲材料,屬于在傳播過程中處減弱噪聲,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C。
34.(2024七下·新昌期中)小明為探究“大豆種子萌發的條件”,設計了如下實驗過程:
步驟一:取4個透明玻璃瓶編號為 1、2、3、4,每一個瓶底先鋪設6層濾紙,再均勻擺放25粒大豆種子。
步驟二:將4個玻璃瓶做如下不同的處理,10天后取出觀察萌發情況, 記錄胚根長度大于2毫米的種子數量,實驗結果如表。
編號 處理方法 萌發數量/粒
1 不做處理 放入 25℃的培養箱中 0
2 不做處理 放入 0℃的培養箱中 0
3 向瓶中加水至濾紙濕潤 就入 0℃的培養箱中 0
4 向瓶中加水至濾紙濕潤 放入 25℃的培養箱中 23
(1) 設置1號和4號實驗基于的假設是    ;
(2) 實驗中加水至濾紙濕潤而不是直接加水至種子浸沒的目的是   。
【答案】水分是大豆種子萌發的條件;確保有充足的空氣
【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
【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分析實驗①和④中哪個因素不同即可;
(2)根據種子萌發需要空氣解答。
【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可知,1中無水,4中有水,則二者的變量是水分,目的是探究種子的萌發需要適量的水分,由此作出假設:種子的萌發與水分有關。
(2) 實驗中加水至濾紙濕潤而不是直接加水至種子浸沒的目的是: 確保有充足的空氣 。
35.(2024七下·新昌期中)民間流傳著“清明蔗,毒過蛇"的說法。在清明前后,有市民因食用“紅心”甘蔗而發生中毒事件。常見的“紅心”甘蔗就是發霉變色的甘蔗,因甘蔗富含糖分和水分,易被節菱孢霉菌、鐮刀菌、假絲酵母、枝孢霉、刺黑烏霉等霉菌侵蝕。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為確定引起食用“紅心”甘蔗中毒的霉菌種類,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準備]
①正常甘蔗,榨汁后滅菌,均分6組,每組500毫升。
②將從“紅心”甘蔗中分離得到的上述5種霉菌,分別接種于其中的5組甘蔗汁中。
③將上述5組霉菌培養液和1組未接種的甘蔗汁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15天,備用。
④選同種健康、斷乳小鼠750只備用。
[實驗步驟]
實驗步驟 實驗操作
①喂養實驗 將備用的5組霉菌培養液和1組未接種的甘蔗汁各喂養20組小鼠(每組3只),每次給每只小鼠喂養0.5毫升,未出現中毒癥狀的隔2小時加喂1次,最多4次。
②統計小鼠中毒組數 若每組3只小鼠中有2只或3只小鼠出現中毒癥狀,再用備用小鼠重復實驗,結果仍有2只或3只小鼠出現中毒癥狀,確定為中毒組。
③癥狀對比 將小鼠中毒癥狀與人食用“紅心”甘蔗的中毒癥狀對比。
[實驗數據]
毒性試驗結果統計表
接種霉菌種類 節菱孢霉菌 鐮刀菌 假絲酵母 枝孢霉 刺黑烏霉 無
小鼠中毒組數 12 0 3 0 0 0
與人中毒癥狀對比 相同 - 不同 - - -
[實驗分析及結論]
(1)實驗步驟②用備用小鼠重復實驗,目的是   。
(2)根據實驗結果可以判斷:食用“紅心”甘蔗導致人中毒的霉菌是   。
(3)[聯系生活實際]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選填字母)。
A.不食用發霉變質的水果
B.自己挑選甘蔗后,讓商家當面榨汁
C.削掉“紅心”甘蔗的紅心部位后也是能吃的
D.去皮甘蔗可用保鮮膜包裹放入冰箱冷藏長期存放
【答案】減小誤差,避免偶然性,使實驗結果更準確;節菱孢霉菌;A
【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
【解析】【分析】(1)根據科學探究中多次測量的實驗目的解答;
(2)根據表格數據確定哪種霉菌造成的癥狀與人體相同即可;
(3)根據對霉菌的認識和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分析判斷。
【解答】(1)實驗步驟②用備用小鼠重復實驗,目的是:為了減少誤差, 避免偶然性, 使實驗結果更準確。
(2)根據表格數據可知, 接種節菱孢霉菌的小鼠中毒癥狀與人相同,可以判斷:食用“紅心”甘蔗導致人中毒的霉菌是節菱孢霉菌。
(3)A.發霉變質的水果中含有黃曲霉素,不能食用,故A正確;
B.自己挑選的甘蔗也不能保證是沒有變質的,故B錯誤;
C.“紅心”甘蔗被霉菌污染后,會產生一種毒素(3-硝基丙酸),該毒素與黃曲霉素一樣,高溫下不易分解,所以不能榨汁后飲用,故C錯誤;
D.低溫可以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繁殖,但是長時間把去皮甘蔗用保鮮膜包裹放入冰箱冷藏存放也會變質,故D錯誤。
故選A。
36.(2024七下·新昌期中)小雅在一根實心的金屬管一端敲了一下,小唐在金屬管的另一端聽到兩次聲音,兩次聲音的時間相差0.5秒。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米/秒,在金屬管中的傳播速度為5100米/秒。小唐聽到的第二次聲音是由   傳播過來的。木頭和金屬,有時可以通過敲擊它們從聲音來分辨,這是從聲音的   進行判斷。試求金屬管的長度是多少米   ?(結果保留整數)
【答案】空氣;音色;182m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分析聲音通過空氣和通過金屬管傳播時間的長短,然后比較大小即可;
(2)聲音的特點叫音色,由發聲體的結構特點決定;
(3)聲音在金屬管中傳播的時間加上0.5s等于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時間,以此為等量關系,根據速度公式列方程計算即可。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慢,根據可知,需要的時間長,所以第二次聽到的聲音是從空氣傳播過來的。
(2)木頭和金屬發出的聲音音色不同,可以通過音色來分辨是木頭還是金屬。
(3)敲擊金屬管后聽到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為0.5s,
所以聲音在金屬管中傳播的時間加上0.5s等于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時間,
即;
解得:金屬管長s=182m。
37.(2024七下·新昌期中)在探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和油時,哪種液體對光的偏折本領較大”的實驗中,小明提出如下實驗方案:先讓一束入射光從空氣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記錄下光斑位置(如圖甲所示);接著分別倒入水和油,記錄對應的光斑位置,再通過分析就可得到實驗結論。經討論,同學們認為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進行了探究實驗。
(1)要實現探究目標,他們應選擇圖乙中的   (填字母)兩圖進行實驗,這樣選擇的目的是   ;
(2)某小組同學正確實驗后,所記錄的三次光斑的相對位置如圖丙所示,經分析可知:光從空氣斜射入水和油時,   對光的偏折本領較大。
【答案】BD;只改變光線傳播的介質,而其余的變量保持不變;油
【知識點】光的折射規律;光的折射現象及應用
【解析】【分析】(1)①當液面高度和入射角相同時,容器底部的光斑偏離原來位置的距離越大,則對光線的偏折能力越強;
②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解答。
(2)根據丙圖確定光斑偏離原來位置的遠近,進而確定偏折能力強弱即可。
【解答】(1)①要探究水和油對光的偏折本領大小,必須控制光的入射角和液面的高度相同,只改變光傳播的介質,故選BD。
②根據控制變量法的思想,這樣操作的目的是只改變光線傳播的介質,而其余的變量保持不變。
(2)根據丙圖可知,油中光斑的位置距離空氣中光斑的位置較遠,因此油對光的偏折程度大,對光的偏折本領較大。
38.(2024七下·新昌期中)在“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將凸透鏡固定在50cm刻度處。
(1)為了使燭焰的像出現在光屏的中央,要調整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在   ;
(2)實驗中將蠟燭移至30 cm處,移動光屏至70 cm處時,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則凸透鏡的焦距f=   cm;
(3)若用書本遮住凸透鏡的中間部分,光屏所成的像   (填字母);
A.大小變成原來的一半 B.大小不變,但變暗的完整像 C.不能成像
(4)為滿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種眼鏡的鏡片可以改變(如圖甲),它的改變是通過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學液體來實現。圖乙是某人看遠處物體時的成像情況,此時該人的視力缺陷和矯正時應選擇的鏡片是   。
A.近視眼,鏡片I B.近視眼,鏡片Ⅱ
C.遠視眼,鏡片I D.遠視眼,鏡片Ⅱ
【答案】同一高度;10.0;B;A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
【解析】【分析】(1)根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的注意事項解答;
(2)當凸透鏡成等大的實像時,此時u=v=2f,據此計算凸透鏡的焦距;
(3)根據凸透鏡的成像原理分析;
(4)根據近視眼的成因和矯正方法分析。
【解答】(1) 為了使燭焰的像出現在光屏的中央,要調整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根據圖片可知,將蠟燭固定在30cm刻度處時,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等大的實像,
此時物距等于像距,即;
解得:
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0cm。
(3)遮住凸透鏡的中間部分,其它部分仍然為凸透鏡,照樣能會聚成像,只是折射光線減少,會聚成的像變暗,故B符合題意,AC不符合題意。
故選B。
(4)眼球前后徑過長、眼球晶狀體曲度過大、物像在視網膜前方,導致看不清遠處的物體,形成近視眼,如圖乙使遠處物體形成的物像落到視網膜的前方,導致近視,近視眼配戴凹透鏡矯正,而遠視眼需要配戴凸透鏡矯正,圖中抽出光學液體為凹透鏡,注入光學液體為凸透鏡,即鏡片I,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 / 1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城郊初中學校聯考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試題題
1.(2024七下·新昌期中)下列成語所描述的現象中,與昆蟲生殖和發育無關的是(  )
A.飛蛾撲火 B.作繭自縛 C.金蟬脫殼 D.蜻蜓點水
2.(2024七下·新昌期中)每年的4~5月份,新昌縣任家村長壽嶺兩旁及滿山盛開紅杜鵑。在太陽的照耀下,游客看到鮮紅的杜鵑花,這是因為杜鵑花能(  )
A.發出紅色的光 B.反射紅色的光
C.透過紅色的光 D.吸收紅色的光
3.(2024七下·新昌期中)下列電器不是利用電磁波工作的是(  )
A.手機 B.B超
C.電視機遙控器 D.微波爐
4.(2024七下·新昌期中)宋代詞人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中有一名句:“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如圖,結合花的結構示意圖和蛙的發育過程圖,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青蛙的發育過程是受精卵--幼蛙--成蛙--蝌蚪
B.青蛙采用體內受精的方式生殖
C.圖中結構6將來發育成種子
D.花粉從3落到4的過程叫傳粉
5.(2024七下·新昌期中)在河南一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了6頭用克隆技術繁殖的牛犢。據公司經理介紹:去年12月,他們在一頭金黃阿奎登公種牛的耳朵上,采集了指甲蓋大小一塊牛耳朵肉。經過實驗室17天的細胞組織培養后形成一個胚胎,然后移植到受體安格斯母牛子宮內。十月懷胎后,小牛犢就誕生了。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由克隆技術繁殖的牛犢屬于有性生殖
B.該克隆技術繁殖的牛犢,其性狀特征與金黃阿奎登公種牛相似
C.該克隆技術繁殖的牛犢,其性狀特征與安格斯母牛相似
D.該克隆技術繁殖的牛犢,會遺傳金黃阿奎登公種牛和安格斯母牛部分性狀特征
6.(2024七下·新昌期中)目前,一種可以結出 40 種不同果實的“魔力樹”悄然誕生,它能夠同時結出不同品種的桃子、李子、杏子、油桃和櫻桃等,讓人們一年四季可以品嘗到不同品種的水果。據此可判斷相關繁殖方式表述正確的是(  )
A.該樹是不同植物雜交的結果
B.可能采用了不同水果枝條嫁接技術
C.這是一種特殊的有性生殖方式
D.通過以上技術,它可以結任何果實
7.(2024七下·新昌期中)取一粒浸軟的玉米粒,用刀片將玉米粒縱向剖開(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滴碘液于玉米粒剖面,剖面無藍色出現
B.胚芽、胚軸、胚根組成了玉米種子的胚
C.胚是由受精過程形成的受精卵發育而來
D.玉米種子的營養物質主要貯存在子葉中
8.(2024七下·新昌期中)老師將兩片剛制好的永久裝片和兩張寫明“球形細菌”和“酵母菌”的標簽交給你,請你借助高倍顯微鏡正確地將標簽貼好。你的依據是(  )
A.葉綠體的有無 B.細胞核的形成
C.細胞膜的有無 D.細胞壁的有無
9.(2024七下·新昌期中)為了探究食品腐敗的原因和細菌生存的條件,生物興趣小組用己消毒的甲、乙、丙三個相同錐形瓶,按下表進行了實驗.請分析表中包含了幾組對照實驗?變量分別是細菌和什么?(  )
瓶號 甲 乙 丙
加入物質 50毫升滅菌牛奶 50毫升滅菌牛奶 50毫升滅菌牛奶
瓶口處理 不作處理 不作處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溫度 25℃ 5℃ 25℃
A.2組,溫度 B.2組,空氣 C.3組,空氣 D.1組,溫度
10.(2024七下·新昌期中)如圖是一款新型折疊導盲杖。該導盲杖工作時,會利用超聲波檢測障礙物,根據障礙物的距離,產生不同程度的振動并發出不同頻率的“嘀嘀”聲。盲人使用該導盲杖時,主要用到的感覺器官有(  )
A.眼、耳 B.皮膚、耳 C.鼻、皮膚 D.鼻、耳
11.(2024七下·新昌期中)用手機攝像頭掃描二維碼(如圖)可快速登錄、訪問網頁,當手機掃描二維碼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二維碼是光源
B.二維碼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C.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
D.用紅色的光照射二維碼,黑色部分顯紅色
12.(2024七下·新昌期中)七年級的學生到世界之窗春游,李麗同學在坐過山車時,因為害怕把眼睛閉上了,但仍舊感覺到過山時的翻滾、左右轉動以及加速或減速,與此有關的結構是(  )
A.耳蝸和前庭 B.前庭和半規管
C.半規管和鼓膜 D.鼓膜和聽小骨
13.(2024七下·新昌期中)一個明月如皓的夜晚,李剛走在回家的路上,高懸的月亮讓李剛在右側留下長長的身影。剛下過的雨在坑洼的路面留下了一個個積水坑,李剛為了不踏入水坑,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應踩在較亮的地方,因為水面發生了漫反射,看起來較暗
B.應踩在較亮的地方,因為路面發生了漫反射,看起來較亮
C.應踩在較暗的地方,因為路面發生了漫反射,看起來較暗
D.應踩在較暗的地方,因為水面發生了鏡面反射,看起來較亮
14.(2024七下·新昌期中)成語“坐井觀天”的意思是坐在井里看天,用來比喻眼界狹窄之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點,如圖所示的光路圖中,能正確表示“坐井觀天”含義的是(  )
A. B.
C. D.
15.(2024七下·新昌期中)人潛入水中后看到岸上某一樹梢, 其實看到的是(  )
A.變低了的樹梢的虛像 B.變高了的樹梢的實像
C.變低了的樹梢的實像 D.變高了的樹梢的虛像
16.(2024七下·新昌期中)小柯感覺頭痛鼻塞,沒有胃口,媽媽用手背觸碰了小柯的額頭,判斷他發熱了。媽媽帶小柯去醫院抽血檢查、配藥,抽血時的疼痛、藥物的苦味都讓小柯非常難受。于是小柯產生了一些想法,其中錯誤的是(  )
A.味覺與嗅覺是會相互影響的
B.若沒有痛覺,生活將更加方便
C.媽媽用手背感受體溫是因為手背上的神經末梢對熱比較敏感
D.藥物刺激作用于味蕾,引起神經沖動,在大腦皮層形成苦味
17.(2024七下·新昌期中)如圖所示,小金同學用小錘輕敲和重敲音叉,并將正在發聲的音叉輕觸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聽音叉發聲的同時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變化。她想探究的問題是(  )
A.聲音產生的原因 B.聲音傳播的條件
C.音調和頻率的關系 D.響度與振幅的關系
18.(2024七下·新昌期中)如圖所示,在暗室中做光的色散實驗,實驗中可以觀察到白屏上出現彩色光帶,其中A端的單色光顏色為(  )
A.紅色 B.綠色 C.紫色 D.黑色
19.(2024七下·新昌期中)小明用半圓形玻璃磚研究光的折射。她讓一束光線從空氣射到玻璃磚的圓心后,發現光線最終從玻璃磚射出,回到了空氣中。下列哪幅圖能正確反映實驗時的光路(  )
A. B.
C. D.
20.(2024七下·新昌期中)如圖所示,F1、F2是凸透鏡的焦點,AB是放在凸透鏡前的物體,是AB經凸透鏡所成的像、下列四個關于AB所成像的示意圖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21.(2024七下·新昌期中)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可通過觀察   (選填“第一性征”或“第二性征”,下同)來判斷其性別。而一個發育正常的青年,我們主要通過觀察   來判斷性別。
22.(2024七下·新昌期中)為了感恩母親,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定為“母親節”。如圖甲所示是女性生殖系統結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圖中A是女性生殖系統的主要生殖器官,其主要功能是產生   和分泌雌性激素。
(2)試管嬰兒是用人工方法在試管中進行受精,將受精卵形成的早期胚胎移植到   (選填字母)內發育而誕生的嬰兒。
(3)圖乙為人體身高生長發育曲線圖,圖中表示女孩發育曲線的是   (選填序號)。
23.(2024七下·新昌期中)紅火蟻(圖甲)是螞蟻的一種,每年的生殖期許多有翅的雄蟻和蟻后飛往空中交配,完成受精,它的發育與家蠶相似。
(1)紅火蟻的這種受精方式屬于   受精(選填“體內” 或“體外”)。
(2)圖乙是昆蟲發育模型圖。若D表示紅火蟻的受精卵,則紅火蟻的發育過程為D→   (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24.(2024七下·新昌期中)花生是獨有的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植物。花生在傳粉后,雌蕊的子房柄伸長彎向地面,鉆到地下4~5厘米處,在黑暗中,子房才能發育成熟,形成花生。正因為花生有這種地上開花,花落后在地下結果的特性,所以人們又稱它為“落花生”。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著個白胖子”,這個謎語的謎底就是花生。“紅帳子”是由花結構中的   發育而成;
(2)花生的營養豐富而且吃起來特別香,這種香味是在人的   形成的。
25.(2024七下·新昌期中)在探究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否與空氣溫度有關的實驗中,科學家記錄的數據如表所示。
(1)由表中數據可知,空氣溫度越高,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
空氣溫度(℃) ﹣30 15 20 25 100
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米/秒) 313 340 344 346 386
(2)如果利用回聲測高山與我們的距離,那么站在同一地點發出聲音后到聽到回聲的時間間隔,夏天比冬天   (填“長”或“短”)。
26.(2024七下·新昌期中)如圖甲所示,醫生在為患有近視眼的小紅同學檢查視力,小紅觀看的是平面鏡中視力表的像,她離視力表像的距離應是   m,同時小紅看到她的電子表在平面鏡中成的像為乙圖,它的實際時間是   。當他向平面鏡走近1m的距離,他離視力表的像距離   m,當小紅檢查完視力后慢慢面鏡,她自己在平面鏡中的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7.(2024七下·新昌期中)中國皮影戲,是一種用驢皮做成的人物比形,在光源的照射下隔幕布進行演戲, 圖甲所示,它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科學興趣小組為了演繹皮影戲,展開項目化學習,首先學習小組找來一些不透明的材料,在上面畫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圖,將其置于光源和幕布之間,簡單的皮影戲雛形出現了。
(1)皮影表演過程,其中所蘊含的光學科學原理是   。
(2)屏幕中角色的“投影”大小,可以由操作者靈活控制。在光源和幕布固定不變的前提下,使屏幕中的“投影”變大,操作者可將   。
(3)興趣小組同學按照上述完成步驟的皮影戲表演,發現影幕上是黑白的人物形象,如何讓影幕上的圖像變成彩色呢?科學興趣小組利用所學的科學知識進行改善,若要在幕布上出現紅色圖像,應選擇透明、   (填顏色)材料。
28.(2024七下·新昌期中)如下圖是十字路口安裝的監控攝像頭,它可以拍下違章行駛的汽車照片,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一個   鏡。甲、乙是一輛汽車經過十字路口時,先后拍下的兩張照片,可以看出汽車是   (填“靠近”或“遠離”)攝像頭。
29.(2024七下·新昌期中)有一束光線在有機玻璃和空氣這兩種物質間進行傳播,在它們的分界面上發生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現象(如圖),其中MM 、NN 分別是分界面或法線,則入射光線是   ,折射角   度,空氣在   側(填“MM 上”、“MM 下”、“NN 左”或“NN 右”)。
30.(2024七下·新昌期中)如圖為水位測量儀的示意圖。A點與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從A點發出的一束與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變的激光,經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點處形成一個光斑,光斑位置隨水位變化而發生變化。
(1)A點與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   (選填“虛”或“實”)像;
(2)若光斑B向左移動了1m,說明水位是   (選填“上升”或“下降”)了。
31.(2024七下·新昌期中)如圖所示,凸透鏡的主光軸剛好與水面相平,F是凸透鏡的一個焦點。一束與水面平行的光入射到凸透鏡上,請作出經凸透鏡折射后進入水中光線的大致位置。(保留作圖痕跡)
32.(2024七下·新昌期中)奧運五環顏色從左到右依次如圖所示,分別代表歐洲(藍)、亞洲(黃)、非洲(黑)、澳洲(綠)、美洲(紅)。若想呈現亞洲環,則可以照射光的顏色是   光或   光。
33.(2024七下·新昌期中)下列各項有關控制噪聲的具體措施中,屬于控制噪聲聲源的是(  )
A.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 B.城市高架路上安裝隔音墻
C.城市禁鳴喇叭 D.在高噪聲車間內安放吸聲材料
34.(2024七下·新昌期中)小明為探究“大豆種子萌發的條件”,設計了如下實驗過程:
步驟一:取4個透明玻璃瓶編號為 1、2、3、4,每一個瓶底先鋪設6層濾紙,再均勻擺放25粒大豆種子。
步驟二:將4個玻璃瓶做如下不同的處理,10天后取出觀察萌發情況, 記錄胚根長度大于2毫米的種子數量,實驗結果如表。
編號 處理方法 萌發數量/粒
1 不做處理 放入 25℃的培養箱中 0
2 不做處理 放入 0℃的培養箱中 0
3 向瓶中加水至濾紙濕潤 就入 0℃的培養箱中 0
4 向瓶中加水至濾紙濕潤 放入 25℃的培養箱中 23
(1) 設置1號和4號實驗基于的假設是    ;
(2) 實驗中加水至濾紙濕潤而不是直接加水至種子浸沒的目的是   。
35.(2024七下·新昌期中)民間流傳著“清明蔗,毒過蛇"的說法。在清明前后,有市民因食用“紅心”甘蔗而發生中毒事件。常見的“紅心”甘蔗就是發霉變色的甘蔗,因甘蔗富含糖分和水分,易被節菱孢霉菌、鐮刀菌、假絲酵母、枝孢霉、刺黑烏霉等霉菌侵蝕。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為確定引起食用“紅心”甘蔗中毒的霉菌種類,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準備]
①正常甘蔗,榨汁后滅菌,均分6組,每組500毫升。
②將從“紅心”甘蔗中分離得到的上述5種霉菌,分別接種于其中的5組甘蔗汁中。
③將上述5組霉菌培養液和1組未接種的甘蔗汁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15天,備用。
④選同種健康、斷乳小鼠750只備用。
[實驗步驟]
實驗步驟 實驗操作
①喂養實驗 將備用的5組霉菌培養液和1組未接種的甘蔗汁各喂養20組小鼠(每組3只),每次給每只小鼠喂養0.5毫升,未出現中毒癥狀的隔2小時加喂1次,最多4次。
②統計小鼠中毒組數 若每組3只小鼠中有2只或3只小鼠出現中毒癥狀,再用備用小鼠重復實驗,結果仍有2只或3只小鼠出現中毒癥狀,確定為中毒組。
③癥狀對比 將小鼠中毒癥狀與人食用“紅心”甘蔗的中毒癥狀對比。
[實驗數據]
毒性試驗結果統計表
接種霉菌種類 節菱孢霉菌 鐮刀菌 假絲酵母 枝孢霉 刺黑烏霉 無
小鼠中毒組數 12 0 3 0 0 0
與人中毒癥狀對比 相同 - 不同 - - -
[實驗分析及結論]
(1)實驗步驟②用備用小鼠重復實驗,目的是   。
(2)根據實驗結果可以判斷:食用“紅心”甘蔗導致人中毒的霉菌是   。
(3)[聯系生活實際]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選填字母)。
A.不食用發霉變質的水果
B.自己挑選甘蔗后,讓商家當面榨汁
C.削掉“紅心”甘蔗的紅心部位后也是能吃的
D.去皮甘蔗可用保鮮膜包裹放入冰箱冷藏長期存放
36.(2024七下·新昌期中)小雅在一根實心的金屬管一端敲了一下,小唐在金屬管的另一端聽到兩次聲音,兩次聲音的時間相差0.5秒。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米/秒,在金屬管中的傳播速度為5100米/秒。小唐聽到的第二次聲音是由   傳播過來的。木頭和金屬,有時可以通過敲擊它們從聲音來分辨,這是從聲音的   進行判斷。試求金屬管的長度是多少米   ?(結果保留整數)
37.(2024七下·新昌期中)在探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和油時,哪種液體對光的偏折本領較大”的實驗中,小明提出如下實驗方案:先讓一束入射光從空氣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記錄下光斑位置(如圖甲所示);接著分別倒入水和油,記錄對應的光斑位置,再通過分析就可得到實驗結論。經討論,同學們認為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進行了探究實驗。
(1)要實現探究目標,他們應選擇圖乙中的   (填字母)兩圖進行實驗,這樣選擇的目的是   ;
(2)某小組同學正確實驗后,所記錄的三次光斑的相對位置如圖丙所示,經分析可知:光從空氣斜射入水和油時,   對光的偏折本領較大。
38.(2024七下·新昌期中)在“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將凸透鏡固定在50cm刻度處。
(1)為了使燭焰的像出現在光屏的中央,要調整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在   ;
(2)實驗中將蠟燭移至30 cm處,移動光屏至70 cm處時,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則凸透鏡的焦距f=   cm;
(3)若用書本遮住凸透鏡的中間部分,光屏所成的像   (填字母);
A.大小變成原來的一半 B.大小不變,但變暗的完整像 C.不能成像
(4)為滿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種眼鏡的鏡片可以改變(如圖甲),它的改變是通過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學液體來實現。圖乙是某人看遠處物體時的成像情況,此時該人的視力缺陷和矯正時應選擇的鏡片是   。
A.近視眼,鏡片I B.近視眼,鏡片Ⅱ
C.遠視眼,鏡片I D.遠視眼,鏡片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動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
【解析】【分析】根據昆蟲的生殖和發育的特點解題,昆蟲的發育常見的過程有:卵、幼蟲、蛹、成蟲等。
【解答】解:A、飛蛾撲火描述的是飛蛾的趨光性,故A符合題意;
B、作繭自縛描述的是昆蟲發育過程中蛹這個階段,故B不符合題意;
C、金蟬脫殼描述的是昆蟲發育過程中蛻皮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
D、蜻蜓點水描述的是蜻蜓的產卵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2.【答案】B
【知識點】物體的顏色
【解析】【分析】不透明的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
【解答】 在太陽的照耀下,游客看到鮮紅的杜鵑花,這是因為杜鵑花能反射紅光,其它色光都被紅花給吸收了,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答案】B
【知識點】電磁波
【解析】【解答】A、手機利用發射和接收電磁波而實現信息交流的,故不符合題意;
B B超是利用超聲波工作的,故符合題意;
C電視機遙控器是通過紅外線傳遞信息的,紅外線也是電磁波,故不符合題意;
D微波爐利用微波加熱食物,微波也是電磁波,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分析】對于可見光、不可見光等都是電磁波,且電磁波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無線電廣播、電視、手機都是靠電磁波來傳遞信息的;微波爐利用微波加熱食物等.
4.【答案】C
【知識點】動物的生長時期;花的結構
【解析】【分析】AB.跟機青蛙的發育過程分析判斷;
CD.圖乙中1花柱,2子房,3柱頭,4花藥,5花絲,6胚珠。
【解答】A.青蛙的發育過程可以概括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故A錯誤;
B.雌雄蛙經過抱對,精子和卵細胞在水中結合,形成受精卵,屬于體外受精,故B錯誤。
C.受精后,圖中結構6胚珠將發育成種子,故C正確。
D.圖中結構4花藥中的花粉落到3柱頭上的過程稱為傳粉,故D錯誤。
故選C。
5.【答案】B
【知識點】動物克隆技術的進展
【解析】【分析】克隆技術即無性繁殖技術,因為它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結合,只需從動物身上提取一個單細胞,用人工的方法將其培養成胚胎,再將胚胎植入雌性動物體內,就可孕育出新的個體。
【解答】 A、由克隆技術繁殖的牛犢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屬于無性生殖,不符合題意;
B、因為是從金黃阿奎登公種牛的耳朵上取出細胞進行組織培養后形成一個胚胎并發育,細胞核中含有遺傳物質,指導生物的遺傳和發育,因此該克隆技術繁殖的牛犢,其性狀特征與金黃阿奎登公種牛相似,符合題意;
C、安格斯母牛只是代孕,提供了胚胎發育的場所,是金黃阿奎登公種牛提供遺傳物質,因此該克隆技術繁殖的牛犢,其性狀特征與金黃阿奎登公種牛相似,不符合題意;
D、該克隆技術繁殖的牛犢,會遺傳金黃阿奎登公種牛的性狀,與代孕的安格斯母牛無關,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6.【答案】B
【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
【解析】【分析】 所謂嫁接,是指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 根據對嫁接技術的認識分析判斷。
【解答】ABC.根據題意可知,這棵樹采用不同水果枝條嫁接的方式,沒有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屬于無性繁殖,故A、B、C錯誤;
D.只有性狀相近的水果才能在同一顆樹上嫁接,故D錯誤。
故選B。
7.【答案】C
【知識點】種子的結構
【解析】【分析】種子由種皮和胚組成,胚由胚芽、胚根、胚軸和子葉組成;胚芽發育成莖和葉,胚根發育成根,胚軸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分,子葉或胚乳吸收或轉運營養物質給胚芽、胚根和胚軸,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A.玉米種子的營養物質儲存咋胚乳中,則玉米粒剖面存在淀粉,滴加碘液會變藍,故A錯誤;
B. 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組成了玉米種子的胚 ,故B錯誤;
C.傳粉受精之后受精卵發育成胚,故C正確;
D.玉米種的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中,故D錯誤。
故選C。
8.【答案】B
【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
【解析】【分析】細菌是單細胞生物,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等結構,與動植物細胞的主要區別是,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DNA集中區域,只有DNA集中的區域。真菌細胞與植物、動物細胞相似,有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
【解答】“球形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酵母菌”屬于真菌,有成形的細胞核,所以可以根據細胞核的形成來將標簽貼好。
故答案為:B
9.【答案】A
【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
【解析】【分析】在對照實驗中,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解答】根據表格數據可知,甲、乙唯一不同的變量是溫度,可以形成對照實驗;甲、丙唯一不同的變量是細菌,可以形成對照實驗;乙、丙有兩個變量溫度和細菌,不能形成對照實驗。因此,表中包含了2組對照實驗,變量分別是溫度、細菌。
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10.【答案】B
【知識點】人的感覺
【解析】【分析】 人體有許多感受內、外刺激的感受器,有些感受器比較簡單,例如皮膚里的感覺神經末梢,能感受冷、熱、痛、觸、壓等。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導盲杖工作時,盲人能夠通過聽到的聲音和手部皮膚的不同感覺來調整行動的方向,所以,盲人使用該導盲杖時主要用到的感覺器官有皮膚和耳,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11.【答案】C
【知識點】物體的顏色;光源;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
【解析】【分析】A.能夠自己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BD.黑色物體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物體反射所有色光;
C.根據凸透鏡的成像特點和應用判斷。
【解答】A.二維碼本身自己不能發光,則二維碼不是光源,故A錯誤;
B.二維碼中的黑色部分吸收光,白色部分反射光,故B錯誤;
C.手機攝像頭相當于照相機,也就是凸透鏡,故C正確;
D.黑色物體吸收所有色光,所以用紅色的光照射二維碼時,黑色部分顯黑色,故D錯誤。
故選C。
12.【答案】B
【知識點】耳的結構與聽覺的形成
【解析】【分析】耳位于眼睛后面,它具有辨別振動的功能,能將振動發出的聲音轉換成神經信號,然后傳給大腦。在腦中,這些信號又被翻譯成我們可以理解的詞語、音樂和其他聲音。
【解答】 李麗同學在坐過山車時,因為害怕把眼睛閉上了,但仍舊感覺到過山時的翻滾、左右轉動以及加速或減速,是因為耳中的位置感受器的原因,而位置感受器位于前庭和半規管內;故B正確;
故答案為:B。
13.【答案】B
【知識點】鏡面反射與漫反射
【解析】【分析】根據漫反射和鏡面反射的特點分析判斷。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光線在平靜的水面發生鏡面反射,在凹凸不平的地面發生漫反射。此時月光經水面發生鏡面反射,沒有反射光線進入人的眼睛,人感覺水面暗;地面發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線反射進入人的眼睛,人感覺地面亮。為了不踏入水坑,應踩在較亮的地方。
故選B。
14.【答案】A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
【解析】【解答】根據題意可知,青蛙在井中,即在圖中O點。外界物體發出的光從井外射入井內,進入青蛙的眼睛,于是青蛙看到的范圍如下圖所示:
B中光線的方向錯誤,CD中光線不沿直線傳播,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15.【答案】D
【知識點】光的折射現象及應用
【解析】【分析】潛入水中的人能看到岸上的樹梢,是因為樹梢反射的光經水面的折射后射到了人的眼睛里.因為光在空氣與水的界面會發生偏折,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水中的人逆著光線來的方向看去,會看到變高了的樹梢的虛像.
【解答】解:光發生折射的條件是:當光從一種透明介質斜射入另一種透明介質時,會發生折射現象;樹梢反射的光斜射向水面時,由光發生折射的條件知,會發生折射現象,當光進入水中后靠近法線,射入潛水員眼睛,而潛水員由于錯覺,認為光始終沿直線傳播,逆著光的方向看上去而形成的虛像,所以比實際位置高,所以潛水員在水中看見岸上某一樹梢,實際是變高了的樹梢的虛像.
故選D.
16.【答案】B
【知識點】人的感覺
【解析】【分析】
痛覺是人體的正常生理反應與自我保護反應之一。在人體受到不良刺則激時,痛覺會提示人體正受到侵害,會提示人體及時防范不良刺激,及時采取自我保護措施。如果沒有了痛覺,那么人體就會對不良反應的敏感性下降,人體受侵害的就會增加,而且受到侵害自身還不容易察覺,這樣對人體的保護產生很不好的影響,因此若沒有痛覺,生活將非常不方便。
皮膚的真皮內由豐富的血管和感覺神輕未梢,能夠感受外界的冷、熱、觸、壓等刺激。其中手指尖的觸覺神經未梢比較集中,手背上熱覺神經末梢比較豐富,對熱的刺激比較敏感。
【解答】
A、嗅覺是可能會影響味覺的,因為嗅覺和味覺都是神經感覺器官,兩者是有一定關聯的,故A正確;
B、痛覺是人體的正常生理反應與自我保護反應之一。如果沒有了痛覺,那么人體在受到侵害時不容易察覺,這樣對人體的保護產生很不好的影響,故B錯誤。
C、手背上熱覺神經末梢比較豐富,對熱的刺激比較敏感,故C正確。
D、藥物的苦味是藥物作用于味蕾,刺激味覺細胞,引起神經沖動,在大腦皮層形成的,D正確。
故答案為:B。
17.【答案】D
【知識點】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
【解析】【分析】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與發聲體的振幅大小有關,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被敲擊的音叉振動發聲,與它接觸的乒乓球接收到能量后跳動起來。乒乓球振動幅度越大,說明音叉振動幅度比較大,物體的振幅影響聲音的響度,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所以此實驗探究聲音的響度跟振幅的關系,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18.【答案】C
【知識點】光的折射規律
【解析】【分析】根據對光的色散現象的認識判斷即可。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當太陽光經過三棱鏡后,會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單色光。三棱鏡對紅光的偏折能力最弱,對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弱,所以A端為紫光,B端為紅光,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9.【答案】C
【知識點】作光的折射光路圖
【解析】【分析】根據光的折射規律分析折射光線的方向即可。
【解答】AD.當光由玻璃磚斜射向空氣中時,會發生偏折,此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線遠離法線,故A、D錯誤;
BC.當光先由空氣斜射入玻璃磚時,會發生偏折,折射光線靠近法線,由玻璃磚垂直射入空氣時,方向不發生改變,故B錯誤,而C正確;
故選C。
20.【答案】B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分析】 根據過光心不改變方向和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過焦點,分別作出A和B經凸透鏡成像的像點,然后從中找出正確答案。
【解答】① 通過A點畫一條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過焦點。還有一條過凸透鏡的光心不改變方向的光線(粉紅色線條),兩條折射光線會聚于像點A'。
②通過B畫一條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過焦點。還有一條過光心不改變方向的光線(紅色線條),兩條折射光線會聚于像點B'。
連接A'B'就是AB的像。
故選B。
21.【答案】第一性征;第二性征
【知識點】動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
【解析】【分析】男女生殖器官的差異叫作第一性征,男女之間還出現除了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這叫作第二性征,也叫副性征。
【解答】一個剛出生的嬰兒要通過觀察生殖器官來判斷其性別。一個青年,我們主要是通過觀察第二性征來判斷其性別的。
22.【答案】卵細胞;C;②
【知識點】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解析】【分析】(1)根據卵巢的功能解答;
(2)根據試管嬰兒的方法解答;
(3)根據男孩和女孩身體發育的早晚解答。
【解答】(1)甲圖中A是女性生殖系統的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是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2)試管嬰兒是用人工方法在試管中進行受精,將受精卵形成的早期胚胎移植到C子宮內發育而誕生的嬰兒。
(3)女孩比男孩早發育兩年,則圖中表示女孩發育曲線的是②,
23.【答案】體內;A→B→C
【知識點】動物的生長時期
【解析】【分析】(1)根據昆蟲的受精方式解答;
(2)根據昆蟲完全變態發育的過程解答。
【解答】(1)紅火蟻的受精方式屬于體內受精。
(2)紅火蟻屬于完全變態發育。若D表示紅火蟻的受精卵,則紅火蟻的發育過程為D受精卵→A幼蟲→B蛹→C成蟲。
24.【答案】珠被;大腦皮層
【知識點】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1)花經過傳粉和受精后,由于細胞不斷分裂、生長和分化,子房逐漸膨大,子房的胚珠發育成種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發育成胚,最終雌蕊的子房發育成果實。
(2) 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命活動的最高級中樞。
【解答】(1)根據描述可知,麻屋子是指果皮,由子房壁發育而來,紅帳子是指花生的種皮,由珠被發育而成,白胖子是指胚,由受精卵發育而來。
(2)花生的營養豐富而且吃起來特別香,這種香味是在人的大腦皮層的嗅覺中樞形成的。
25.【答案】大;短
【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
【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分析解答;
(2)根據表格數據比較夏天和冬天聲速大小,再根據比較傳播時間長短即可。
【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可知,空氣溫度越高,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越大。
(2)夏天溫度比冬天高,則聲音傳播的速度快,根據可知,站在同一地點發出聲音后到聽到回聲的時間間隔,夏天比冬天短。
26.【答案】4.6;12:05;3.6;不變
【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平面鏡成像的相關作圖
【解析】【分析】(1)根據平面鏡成像“物像等距”的規律計算視力表到像的距離,再減去人到視力表的距離即可;
(2)根據平面鏡成像的對稱性作圖解答;
(3)根據平面鏡成像“物像等大”的規律解答。
【解答】(1)根據平面鏡成像“物像等距”的規律可知,
視力表與鏡距離為2.5m,視力表的像離鏡距離也為2.5m,
即視力表與它的像的距離為:;
由于人在視力表前0.4m,
所以人離視力表的像的距離為:。
(2)根據平面鏡成像的對稱性可知,所以時間為12:05,如下圖所示:
(3)當他向平面鏡走近1m的距離,他離視力表的像距離:;
平面鏡成的像和物體大小相等,當小紅檢查完視力后慢慢面鏡,她自己在平面鏡中像的大小不變。
27.【答案】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將皮影適當遠離屏幕或靠近光源;紅色
【知識點】物體的顏色
【解析】【分析】(1)根據光沿直線傳播的規律解答;
(2)影子的大小取決于屏幕到物體的距離與物體到光源距離的比值,即比值越大,影子越大;
(3)透明體的顏色由透過的色光決定。
【解答】(1)皮影表演過程,其中蘊含的光學原理為: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在光源和幕布固定不變的前提下,將皮影偶(人物剪影)適當遠離屏幕或靠近光源可使屏幕中的“投影”變大。
(3)若要在幕布上出現紅色圖像,所選擇的材料應該能夠透過紅光,因此應選擇透明、紅色材料。
28.【答案】凸透;靠近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凸透鏡成像的原理解答;
(2)根據凸透鏡成像“物近像遠大”的規律分析。
【解答】(1)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一個照相機,也就是一個凸透鏡;
(2)對比甲和乙圖可知,汽車的像變大,根據“物近像遠大”的規律可知,此時物距減小,即汽車靠近攝像頭。
29.【答案】CO;30;NN 左
【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規律
【解析】【分析】首先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確定法線和界面,以及折射光線。比較折射角和入射角大小,根據光的折射規律確定空氣所在的一側。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
所以;
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二者為反射角和入射角;
所以MM 是法線,NN 是界面,且∠OB為折射光線。
又因為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
所以CO是入射光線,OA是反射光線,OB是折射光線,
折射角是;
由于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
則空氣在NN'左側。
30.【答案】虛;上升
【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
【解析】【分析】(1)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解答;
(2)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完成作圖分析即可。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A點與光屏發出光在水面發生反射從而成像,因此在水中所成的像是虛像。
(2)若光斑B向右移動了1m,說明此時入射點向左移動了。如下圖所示,說明水位上升了。
31.【答案】
【知識點】作光的折射光路圖
【解析】【分析】根據凸透鏡的特殊光線,結合光的折射規律分析解答。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平行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折射后通過另一側的焦點。當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靠攏法線偏折,如下圖所示:
32.【答案】白;黃
【知識點】物體的顏色
【解析】【分析】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黑色物體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物體反射所有色光。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亞洲環是黃色,用黃光或白光照射時會反射黃光,從而呈現黃色。而黃光照在其他四種顏色的奧運環上被吸收,觀眾看到的是黑色。
33.【答案】A,C
【知識點】噪聲的危害和防止噪聲的途徑
【解析】【分析】根據減弱噪聲的方法分析判斷。
【解答】AC.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城市禁鳴喇叭,都屬于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AC符合題意;
B.城市高架路上安裝隔音墻,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B不符合題意;
D.在高噪聲車間內安放吸聲材料,屬于在傳播過程中處減弱噪聲,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C。
34.【答案】水分是大豆種子萌發的條件;確保有充足的空氣
【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
【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分析實驗①和④中哪個因素不同即可;
(2)根據種子萌發需要空氣解答。
【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可知,1中無水,4中有水,則二者的變量是水分,目的是探究種子的萌發需要適量的水分,由此作出假設:種子的萌發與水分有關。
(2) 實驗中加水至濾紙濕潤而不是直接加水至種子浸沒的目的是: 確保有充足的空氣 。
35.【答案】減小誤差,避免偶然性,使實驗結果更準確;節菱孢霉菌;A
【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
【解析】【分析】(1)根據科學探究中多次測量的實驗目的解答;
(2)根據表格數據確定哪種霉菌造成的癥狀與人體相同即可;
(3)根據對霉菌的認識和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分析判斷。
【解答】(1)實驗步驟②用備用小鼠重復實驗,目的是:為了減少誤差, 避免偶然性, 使實驗結果更準確。
(2)根據表格數據可知, 接種節菱孢霉菌的小鼠中毒癥狀與人相同,可以判斷:食用“紅心”甘蔗導致人中毒的霉菌是節菱孢霉菌。
(3)A.發霉變質的水果中含有黃曲霉素,不能食用,故A正確;
B.自己挑選的甘蔗也不能保證是沒有變質的,故B錯誤;
C.“紅心”甘蔗被霉菌污染后,會產生一種毒素(3-硝基丙酸),該毒素與黃曲霉素一樣,高溫下不易分解,所以不能榨汁后飲用,故C錯誤;
D.低溫可以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繁殖,但是長時間把去皮甘蔗用保鮮膜包裹放入冰箱冷藏存放也會變質,故D錯誤。
故選A。
36.【答案】空氣;音色;182m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分析聲音通過空氣和通過金屬管傳播時間的長短,然后比較大小即可;
(2)聲音的特點叫音色,由發聲體的結構特點決定;
(3)聲音在金屬管中傳播的時間加上0.5s等于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時間,以此為等量關系,根據速度公式列方程計算即可。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慢,根據可知,需要的時間長,所以第二次聽到的聲音是從空氣傳播過來的。
(2)木頭和金屬發出的聲音音色不同,可以通過音色來分辨是木頭還是金屬。
(3)敲擊金屬管后聽到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為0.5s,
所以聲音在金屬管中傳播的時間加上0.5s等于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時間,
即;
解得:金屬管長s=182m。
37.【答案】BD;只改變光線傳播的介質,而其余的變量保持不變;油
【知識點】光的折射規律;光的折射現象及應用
【解析】【分析】(1)①當液面高度和入射角相同時,容器底部的光斑偏離原來位置的距離越大,則對光線的偏折能力越強;
②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解答。
(2)根據丙圖確定光斑偏離原來位置的遠近,進而確定偏折能力強弱即可。
【解答】(1)①要探究水和油對光的偏折本領大小,必須控制光的入射角和液面的高度相同,只改變光傳播的介質,故選BD。
②根據控制變量法的思想,這樣操作的目的是只改變光線傳播的介質,而其余的變量保持不變。
(2)根據丙圖可知,油中光斑的位置距離空氣中光斑的位置較遠,因此油對光的偏折程度大,對光的偏折本領較大。
38.【答案】同一高度;10.0;B;A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
【解析】【分析】(1)根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的注意事項解答;
(2)當凸透鏡成等大的實像時,此時u=v=2f,據此計算凸透鏡的焦距;
(3)根據凸透鏡的成像原理分析;
(4)根據近視眼的成因和矯正方法分析。
【解答】(1) 為了使燭焰的像出現在光屏的中央,要調整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根據圖片可知,將蠟燭固定在30cm刻度處時,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等大的實像,
此時物距等于像距,即;
解得:
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0cm。
(3)遮住凸透鏡的中間部分,其它部分仍然為凸透鏡,照樣能會聚成像,只是折射光線減少,會聚成的像變暗,故B符合題意,AC不符合題意。
故選B。
(4)眼球前后徑過長、眼球晶狀體曲度過大、物像在視網膜前方,導致看不清遠處的物體,形成近視眼,如圖乙使遠處物體形成的物像落到視網膜的前方,導致近視,近視眼配戴凹透鏡矯正,而遠視眼需要配戴凸透鏡矯正,圖中抽出光學液體為凹透鏡,注入光學液體為凸透鏡,即鏡片I,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春市| 周至县| 阜南县| 沁水县| 高碑店市| 色达县| 峨边| 通州市| 信阳市| 确山县| 桑植县| 绿春县| 莲花县| 兴城市| 张北县| 太原市| 昌都县| 富裕县| 岳普湖县| 嘉义县| 美姑县| 乌拉特中旗| 正阳县| 炉霍县| 南投县| 平阳县| 新乡县| 高密市| 谷城县| 泗阳县| 利辛县| 牙克石市| 韶山市| 宿迁市| 富川| 寻乌县| 盐源县| 比如县| 徐水县| 三门峡市| 西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