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樂成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學生學科素養檢測科學試卷1.(2025九下·樂清模擬)小明用茄子皮制作酸堿指示劑并進行測試,步驟如下,其中主要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搗碎 B.溶解C.過濾 D.變色2.(2025九下·樂清模擬) “體驗蛋雕藝術,傳承非遺文化”。已知蛋殼的主要成分是CaCO3,下列調味品中可以在蛋殼表面“雕花”的是A.食鹽水 B.白酒 C.白醋 D.蔗糖水3.(2025九下·樂清模擬) 如圖所示是“220V, 15W”的LED燈和“220V, 15W”的白熾燈正常工作時將電能轉化為內能和光能的占比圖。當兩燈均正常工作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LED燈比白熾燈亮、相同時間內消耗電能多B.LED 燈比白熾燈亮、相同時間內消耗電能一樣多C.LED燈與白熾燈一樣亮、相同時間內白熾燈消耗電能多D.LED 燈與白熾燈一樣亮、相同時間內消耗電能一樣多4.(2025九下·樂清模擬)膠囊內窺鏡是一種吞咽式小型設備,醫生通過技術控制它在消化道內360度無死角運動,同時拍攝圖片,用于診斷疾病。下列有關膠囊內窺鏡及人體消化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是胃,可初步消化淀粉B.②是胰腺,能夠分泌膽汁C.③是大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D.膠囊內窺鏡不可用于診斷⑤肝臟處的病變5.(2025九下·樂清模擬)如圖是肺泡和心臟結構示意圖,經過中肺泡氣體交換后,血液經肺靜脈首先流入到心臟的腔室為A.A腔室 B.B腔室 C.C腔室 D.D腔室6.(2025九下·樂清模擬)下列挪動球形石墩的方法中,最省力的是 ( )A. B.C. D.7.(2025九下·樂清模擬)小浙發現傍晚時家里的白熾燈突然變暗,主要原因可能是白熾燈的A.額定電壓變大 B.實際電壓變大C.額定功率變小 D.實際功率變小8.(2025九下·樂清模擬) 在檸檬中插入兩種不同的金屬可制得水果電池。相同條件下,水果電池的電壓與兩種金屬的活動性差異大小有關,活動性差異越大,電壓也越大。下列檸檬電池電壓最大的是( ?。?br/>A.鋁-鋅 B.鐵-鋅C.鋁-銀 D.銅-銀9.(2025九下·樂清模擬)如圖為人體內尿液形成過程示意圖,圖中①、②、③表示的結構(或生理作用)分別是( ?。?br/>A.動脈、重吸收、濾過 B.靜脈、濾過、重吸收C.靜脈、重吸收、濾過 D.動脈、濾過、重吸收10.(2025九下·樂清模擬)“化學棋”游戲規則:①每粒棋子代表一種物質;②吃子:所選棋子能與棋盤(如圖)中的某棋子發生反應,則棋盤中的該棋子被吃掉;③連吃:前一次反應的生成物能與另一棋子發生反應時,則該棋子也被吃掉。若一次就可連續吃掉棋盤上的所有棋子,應選擇的棋子是( )A. B. C. D.11.(2025九下·樂清模擬)用數字傳感器探究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過程中溫度和pH的變化,測定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為吸熱反應B.反應過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漸增強C.該實驗是向稀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稀鹽酸D.45s時,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12.(2025九下·樂清模擬)小李同學先后用同樣大小的力F使同一木箱分別在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個表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動相同的距離,該力F在這三個過程中所做的功分別為W甲和、W乙、W丙,關于做功大小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B.C. D.13.(2025九下·樂清模擬)長期低頭會對頸部肌肉造成損傷,圖中A 點為頭部重力作用點,B點為頸部肌肉受力點,下列能正確表示人低頭時杠桿示意圖的是( )A. B.C. D.14.(2025九下·樂清模擬)2024年4月20日,我國研制的全球首款本體熱效率達53.09%的柴油機正式亮相世界內燃機大會,刷新了柴油機熱效率的世界紀錄。如圖所示內燃機的四個沖程,燃料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是A. B.C. D.15.(2025九下·樂清模擬)某同學參加校運會的百米賽跑項目,起跑后他拼盡全力向前奔跑,在以下三個釋放能量的式子中,能表示供給該同學奔跑所需能量的式子是①葡萄榶 乳酸+能量(少量)②葡萄榶 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③葡萄榶 + 氧氣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A.① B.③ C.①③ D.①②③16.(2025九下·樂清模擬)小浙比較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性質,做了下面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對比甲、乙實驗,說明具有吸水性的固體是 。(2)取出培養皿并配制溶液,久置于空中,則兩個培養皿中會出現渾濁的溶液是 。(3)丙、丁處反應產生的氣體是 。17.(2025九下·樂清模擬)魚依靠鰓(圖甲)呼吸,因此魚鰓中分布著許多毛細血管。(1)魚的血液中含有豐富的與人相似的血紅蛋白。說理分析:當魚活著時,鰓鮮紅,死亡一段時間后,鰓呈暗紅色?!? 。(2)圖乙是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流流動情況,圖中屬小動脈的是 (填序號)。(3)如圖所示為小浙繪制的A型血和B型血的模型圖。據此推測,AB型血的模型圖是 (填序號)。18.(2025九下·樂清模擬)指夾式血氧儀可有效檢測人體血氧濃度的變化。其檢測原理:利用手指血液中含氧血紅蛋白與脫氧血紅蛋白對特定波長的光吸收率不同。其示意圖如圖甲,光源發出一定波長的光,被手指吸收一部分,在光檢測器上檢測到未被吸收的光強度越大,顯示出血氧濃度越高。(1)通常血氧儀檢測到含氧量較高的血液,則血氧儀檢測的是 (填“靜脈血”或“動脈血”)。(2)如圖乙為人體部分生理過程示意圖,箭頭方向表示氣體或營養物質進出的方向,則氧氣從肺進入循環系統的途徑是 (填序號)。(3)如圖丙為含氧血紅蛋白和脫氧血紅蛋白對于不同波長的光的吸收率關系圖,請分析該發射光源不能選取的波長是 納米。19.(2025九下·樂清模擬)科學活動小組對治療胃酸分泌過多的食物和藥物進行了分類整理。食物 饅頭、皮蛋、蘇打餅干、花生等藥物 有效成分 氫氧化鎂 碳酸鎂 氧化鎂 食品級鐵粉類別 堿 鹽 氧化物 單質(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輕度胃酸過多時,可用饅頭、皮蛋等食物調理。(2)使用藥物治療胃酸過多時,有些藥物與胃酸反應時有氣體生成,容易導致胃內壓強變 ,引起不適,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換成表中的一種藥物進行治療,這種藥物的有效成分可以是 。20.(2025九下·樂清模擬)如圖所示,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反應實驗裝置——東方超環(EAST),在1億度超高溫度下運行10秒時間。(1)東方超環被稱為人造太陽,其能量產生原理與太陽類似,通過原子核 (填“聚變”或“裂變”)釋放出巨大的能量。(2)核反應實驗裝置中,用通電線圈產生的磁場,將超高溫等離子體約束在磁場中,而要產生強磁場,線圈中需要很大的電流,但是線圈自身有一定的電阻,線圈中有大電流通過,會產生很高的熱量,原因是電流具有 (填“熱效應”或“磁效應”)。(3)人造太陽的加熱功率為 利用人造太陽發電的效率為60%,則工作10秒時間, 發電量為 kW·h。21.(2025九下·樂清模擬)如圖是小浙在做引體向上時的鍛煉場景。小浙的質量為60kg,做一次引體向上需克服重力做功 J,如果小明1min完成10個引體向上,則他的功率是 W。22.(2025九下·樂清模擬)如圖甲所示,將一根彈簧穿過鐵架臺的金屬桿AB 并固定在底部,把一中間直通的金屬球套進AB金屬桿。將小球提到B端后松手,小球的高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如圖乙所示。(1)壓縮的彈簧可以將小球向上彈起,說明彈性形變的物體具有 能。(2)若小球在t1時刻的重力勢能為E1,在t2時刻的重力勢能為E2,則E1 E2 (填“>” “<”或“=”) 。(3)從圖乙中可知此過程小球的機械能不守恒,則判定的依據是 。23.(2025九下·樂清模擬)某同學做“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實驗,具體過程如下,回答有關問題:試管編號 1 2 3饅頭碎屑或塊 碎屑適量 碎屑適量 饅頭塊適量唾液有無 2毫升唾液 A 2毫升唾液是否攪拌 充分攪拌 充分攪拌 不攪拌保溫 37度水浴保溫10分鐘加入碘液 2滴(1)為了證明“唾液對饅頭有消化作用”,在2號試管的A處應加入 ,與1號試管起對照作用。(2)如果實驗結論是“牙齒咀嚼和舌攪拌能加快饅頭消化”,那么相應的實驗結果是 。(3)該同學通過以上實驗得出的結論是:唾液將饅頭中的淀粉分解成麥芽糖。你認為這個結論正確嗎 說明理由: 。(4)人體唾液淀粉酶在高于或低于37℃條件下催化作用都會逐漸降低。如圖能正確表示唾液淀粉酶的作用與溫度關系的是____。A. B.C. D.24.(2025九下·樂清模擬)小浙在學習金屬活動性順序后,知道鉀、鈣、鈉金屬活動性特別強,能與水反應生成堿和氫氣。他猜想:鎂的金屬活動性順序排在鈉后面,鎂是否也能與水反應呢 于是他在兩個燒杯中都分別加入等量的冷水和鎂條,實驗過程和現象如圖:(1)小浙判斷鎂是否與水反應的依據是 。(2)小浙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3)加熱后圖乙的燒杯中出現氣泡,一段時間后該現象消失。他聯想到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不以稀硫酸和大理石為反應物,便對該現象進行了解釋。他的解釋是 。(4)小浙發現B試管放置在空氣一段時間后溶液的紅色會褪色,這說明溶液的堿性減弱了。請你根據該實驗現象進行解釋: 。25.(2025九下·樂清模擬)某同學用含有CO2的CO來模擬煉鐵實驗,他設計如圖所示的微型實驗裝置(夾持設備已略去)。已知: 一氧化碳為有毒氣體,為防止剛生成的鐵被空氣氧化,反應結束后需繼續通一會兒氣,直至裝置冷卻。(1)反應前要先通一段時間的氣體, 目的是 。(2)寫出B處玻璃管中發生反應的現象: 。(3) 裝置D的作用是 。(4)實驗結束后,D中有部分溶液進入E處量筒中,請設計實驗方案,確定該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 。26.(2025九下·樂清模擬)同學們利用蠟燭、細鐵絲、杯子等制作了一個蠟燭“蹺蹺板”,如圖甲。一端燭油滴下時,此端就上升,兩端交替上下。為了尋找上述現象的原因,同學們用鐵架臺、杠桿(已在水平位置平衡)、質量相等的鉤碼等器材進行以下探究。(1)圖乙中杠桿水平平衡,分別改變一側鉤碼的個數或懸掛位置,發現杠桿不再平衡。小浙認為:影響杠桿平衡的因素是力的大小和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小江認為:影響杠桿平衡的因素是力的大小和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為判斷誰的觀點正確,同學們利用圖丙中水平平衡的杠桿(OD>OA=OC)進行實驗,保持B處懸掛鉤碼的個數和位置不變。①把A處懸掛的鉤碼改掛在C處,發現杠桿不再平衡。與A處相比,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 (填“變小”“不變”或“變大”) ;②把A處懸掛的鉤碼改掛在D處,發現杠桿仍保持平衡,這兩種情況下 的距離不變;③由此初步判斷 的觀點是正確的。(2)交替上下的蠟燭“蹺蹺板”,一端燭油滴下時,此端上升。原因是 。27.(2025九下·樂清模擬)在“測量小燈泡額定功率”實驗中,同學們進行了如下研究。(1) 【實驗器材】規格為“3.8V”的小燈泡、學生電源(電壓恒為6V)、電流表、電壓表、開關、滑動變阻器(“40Ω1A”) 等各一只, 導線若干。【實驗方案】按圖甲電路進行實驗,將量程為0~15伏的電壓表并聯到小燈泡兩端,閉合開關,移動變阻器滑片使小燈泡正常發光,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則該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W。(2) 【實驗反思】電壓表選用0~15伏量程與電壓表選用0~3伏的量程相比,會導致3.8伏讀數不夠精確,這是因為 。實驗改進:現電壓表選用0~3伏的量程,并將其并聯到滑動變阻器兩端,調節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2.2伏,即可減小誤差。(3) 【重新實驗】重新設計了如圖丙所示電路圖,電壓表選用0~3伏量程。按照規范操作,閉合開關,電壓表示數如圖丁所示,出現此現象的原因是 (從阻值角度分析)。同學們通過一定的措施后按圖丙完成了實驗。(4) 【分析評價】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對實驗展開分析討論時得知:導線、電源、電流表等也有電阻,可能會影響實驗結果。你認為改進后重新實驗測出的小燈泡“額定功率”與真實的小燈泡額定功率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28.(2025九下·樂清模擬)泡菜歷史悠久,風味獨特,由此同學們開展“制作安全又美味的白蘿卜泡菜”項目式學習。(1)任務一:泡菜制作腌制時,將白蘿卜裝入后要擰緊瓶蓋,說明發揮主要作用的乳酸菌發酵需要 (填“無氧”或“有氧”)條件。(2)任務二:安全檢測資料卡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叫作亞硝酸鹽的物質,濃度過高會影響身體健康,因此國家規定腌漬蔬菜中亞硝酸鹽含量不得超過20mg/kg。據圖2可知,不同鹽濃度的泡菜中亞硝酸鹽含量變化的共同規律是:隨著發酵天數增加,亞硝酸鹽含量均呈 趨勢。發酵一周后,鹽濃度為 %的泡菜最先達到安全食用標準。(3)任務三:品質評價發酵結束后,同學們對泡菜進行了品鑒,你認為最佳的發酵鹽濃度及理由是 (至少寫出一條)。鹽濃度 感官評價(各項滿分均為10分)脆度 風味 色澤4% 9.3 9.5 8.96% 9.3 9.3 9.08% 9.2 9.0 9.429.(2025九下·樂清模擬)如圖所示為我國研制的四座氫燃料內燃機飛機驗證機。該飛機使用氫為燃料,高壓儲氫罐可儲氫4kg,最大起飛質量可達 已知飛機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輪胎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在空中以180km/h的速度勻速直線巡航時,前置螺旋槳為飛機提供的牽引力為 已知氫的熱值為 求:(1)發動機未工作前,飛機靜止在水平地面上,達到最大起飛質量時對地面的壓強為多少 (2)高壓儲氫罐內4kg的氫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多少 (3)飛機以100km/h 的速度勻速直線巡航0.5h,前置螺旋槳為飛機提供的牽引力做的功為多少 30.(2025九下·樂清模擬)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查閱資料了解到,飛船在發射前需要檢驗飛船艙體的氣密性。科技人員設計了圖甲模擬檢測電路,電源電壓12V 保持不變, 為50Ω的定值電阻,R為壓敏電阻,其阻值隨環境氣壓變化的規律如圖乙。將R置于艙體內,艙體位于真空室中,艙體不漏氣時,艙體內氣壓為1.0 求:(1)艙體不漏氣時, 兩端的電壓是多少 (2)艙體不漏氣時,電路工作10min消耗的電能是多少 (3)電壓表示數為8V時,艙體內的氣壓值是多少 31.(2025九下·樂清模擬)某小組在拓展學習中開展了如下實驗:將 和 Cu的固體混合物20g放入燒杯中,逐漸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稀硫酸,當加入稀硫酸質量為50g時,恰好完全反應。過濾、洗滌、干燥,得到10g固體。已知: 試求:(1)原混合物中Cu2O與 Cu的質量比是多少 (2)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 (3)按要求在圖中畫出實驗中銅的質量變化圖像。32.(2025九下·樂清模擬)許多同學喜歡玩“多米諾骨牌”游戲。如圖甲所示,按一定距離排列的骨牌,碰倒第一塊骨牌后,其他所有骨牌會依次倒下。在科學學習中,有些過程也有類似的連續性。(1)食物在人體內依次經過以下器官:口腔→咽→食管→胃→ →大腸→肛門。(2)如圖乙, A骨牌表示物質硫(S), B、C、D、E四塊骨牌分別表示物質SO3、SO2、FeSO4和H2SO4中的一種,要求前一反應的生成物作為下一反應的反應物,則C物質是 。(3)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總伴隨著能量的變化。試說明:①骨牌倒下過程中的能量轉化;②后面骨牌比前面骨牌倒下速度更快的原因。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解析】【分析】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別是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而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解答】A、搗碎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可知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誤;B、溶解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可知屬于物理變化,故B錯誤;C、過濾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可知屬于物理變化,故C錯誤;D、變色是因為指示劑與鹽酸發生了化學反應,屬于化學變化,故D正確。故答案為:D。2.【答案】C【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酸能與碳酸鹽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和水,以及對應的鹽。【解答】白醋中含有醋酸,能與碳酸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和水,腐蝕蛋殼,從而在蛋殼表面雕花。故答案為:C。3.【答案】D【知識點】電功的實質;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電功率【解析】【分析】LED燈轉化為光能的占總能量的百分比更大,說明電能的利用率更高。【解答】兩盞燈的功率相同,由可知,在相同的時間內消耗的電能相同。燈泡的亮度與功率有關,功率相同,所以燈泡的亮度相同。故答案為:D。4.【答案】D【知識點】消化系統的組成;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解析】【分析】不在消化道上的消化腺:唾液腺、肝臟和胰腺。【解答】A、①是胃,可初步消化蛋白質,故A錯誤;B、②是胰腺,能夠分泌胰液,膽汁是由肝臟分泌的,故B錯誤;C、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故C錯誤D、消化道的組成: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可知肝臟不在消化道上,所以內窺鏡不能用于診斷肝臟處的病變,故D正確。故答案為:D。5.【答案】B【知識點】血液循環【解析】【分析】A是右心房,與上下腔靜脈相連;C是右心室,與肺動脈相連;D是左心室,與主動脈相連。【解答】肺靜脈與左心房相連,即與圖中B相連。故答案為:B。6.【答案】A【知識點】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解析】【分析】定滑輪不省力,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動滑輪省力,不能改變力的方向。【解答】A.該方法相當于使用了動滑輪,可以省力,故A符合題意;B.該方式使用的是定滑輪,不省力,故B不符合題意;C.該方式相當于用一根繩子直接拉石墩,不省力,故C不符合題意;D.該方式相當于用雙股繩子拉石墩,不省力,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7.【答案】D【知識點】電功率【解析】【分析】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是不會發生改變的。【解答】燈泡的亮度與實際功率有關,實際功率越大,燈泡越亮,可知燈泡變暗,是因為實際功率變小。故答案為:D。8.【答案】C【知識點】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及電壓的影響因素分析。【解答】相同條件下,水果電池的電壓與兩種金屬的活動性差異大小有關,活動性差異越大,電壓也越大 ,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為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所給 檸檬電池中鋁-銀活動性差異最大,電壓最大。故答案為:C。9.【答案】D【知識點】泌尿系統【解析】【分析】尿的形成過程是: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濾過到腎小囊內,形成原尿; 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并且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 尿中剩下的其他廢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無機鹽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解答】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②腎小球濾過到腎小囊內,形成原尿;在腎小球里,血液只進行了過濾作用,并沒有發生氣體交換,所以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幾乎沒有變化,也就是血液仍然是動脈血,①為出球小動脈。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 物質,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被③腎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0.【答案】B【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根據不同物質的性質分析判斷。【解答】分析選項中的四種物質可知,氧氣和銅反應生成氧化銅,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而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故B符合題意,而A、C、D不合題意。故選B。11.【答案】D【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酸與堿的反應及用途【解析】【分析】常溫下,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pH等于7的溶液呈中性,pH大于7的溶液呈堿性。【解答】A、由圖可知,隨著反應進行,溫度逐漸升高,可知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故A錯誤;B、由圖可知,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的pH逐漸變大,可知溶液的酸性逐漸減弱,故B錯誤;C、實驗剛開始時溶液呈酸性,可知是將氫氧化鈉滴加到稀鹽酸中,故C錯誤;D、45s時溶液的pH發生突變,且此時溶液的溫度最高,可知此時恰好完全反應,故D正確。故答案為:D。12.【答案】C【知識點】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結合進行分析,做功多少與運動速度無關。【解答】,三種情況下力的大小相同,移動的距離也相同,可知對物體做的功也相同。故答案為:C。13.【答案】B【知識點】杠桿及其五要素【解析】【分析】根據圖片分析杠桿的支點,動力和阻力的位置即可。【解答】 由題意知,頭部重力方向是豎直向下,相當于阻力;頸部肌肉拉力的方向應垂直于OB向下,相當于動力,如圖所示:由題意知,頭部重力方向是豎直向下,頸部肌肉拉力的方向應垂直于OB向下,如圖所示:故選B。14.【答案】A【知識點】熱機的工作原理【解析】【分析】B排氣沖程;C壓縮沖程;D吸氣沖程。【解答】做功沖程燃料燃燒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圖A中兩側氣門關閉,活塞向下運動,是做功沖程。故答案為:A。15.【答案】C【知識點】動物的呼吸作用【解析】【分析】無氧呼吸釋放出的能量較少,且產生的乳酸會導致肌肉酸痛。【解答】①表示的是人類和動物的無氧呼吸;②表示的是植物和微生物的無氧呼吸;③表示的是有氧呼吸,跑步時的能量來自于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故答案為:C。16.【答案】(1)NaOH固體(2)氫氧化鈣溶液(3)二氧化碳【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堿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具有吸水性,則水霧會減少,據此分析。(2)變質的方程式為。(3)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的方程式。【解答】(1)甲中瓶內壁的水霧消失而乙中沒有消失,說明甲中的氫氧化鈉固體能吸收水分,具有吸水性。(2)久置在空氣中, 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變質成碳酸鈉和碳酸鈣,碳酸鈣難溶于水,可知變渾濁的是氫氧化鈣。(3)碳酸鈉與碳酸鈣中含有碳酸根離子,碳酸根離子和氫離子結合生成碳酸,碳酸不穩定,受熱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氣體。17.【答案】(1)血細胞中的血紅蛋白,魚活著時,血液含氧量多,與氧結合呈鮮紅色,魚死后,血液含氧量少,與氧分離呈暗紅色(2)①(3)B【知識點】心臟和血管;血液循環;血型與輸血【解析】【分析】(1)動脈血含氧量高,呈鮮紅色。靜脈血含氧量低,呈暗紅色。(2)由血液流動的方向判斷小動脈和小靜脈。(3)AB型血血清中沒有凝集素,所以在緊急情況下能接受其它血型的血。【解答】(1)血液中氧氣含量高時,呈鮮紅色,氧氣含量低時,呈暗紅色,魚死亡后,不再呼吸,血液中氧氣含量降低,血液由鮮紅色變為暗紅色。(2)小動脈中血液由粗的一端流向細的一端,只允許紅細胞排成單行通過的是毛細血管,血液由小動脈流向毛細血管,再流向小靜脈,可知①為小動脈。(3)AB型血的血清中不含凝集素,可知B表示的是AB型血的模型圖。故答案為:B。18.【答案】(1)動脈血(2)③(3)≥800【知識點】血液;血液循環【解析】【分析】(1)動脈血含氧量高,流動速度快。(2)氧氣而二氧化碳在體內通過擴散作用進行交換。(3)根據文中描述的檢測原理結合圖丙進行分析,可知應選擇含氧血紅蛋白的吸收率低的波長的發射光源。【解答】(1)動脈血氧含量較高,呈鮮紅色,血氧儀檢測到含氧量較高的血液,可知血氧儀檢測的是動脈血。(2)器官B和循環系統之間存在物質交換可知器官B是肺,肺將氧氣傳遞給循環系統,循環系統將二氧化碳傳遞給肺,可知氧氣從肺進入循環系統的途徑是③。(3)由圖可知,當波長大于800納米時,含氧血紅蛋白的吸收率大于脫氧血紅蛋白,而儀器檢測的是未被吸收的光,以及測量的是含氧血紅蛋白,可知發射光源不能選取波長大于800納米的。19.【答案】(1)鹽酸(2)大;氫氧化鎂或氧化鎂【知識點】酸與堿的反應及用途;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胃液呈酸性,因為含有鹽酸。(2)氧化鎂和鹽酸反應的方程式;氫氧化鎂和鹽酸反應的方程式。【解答】(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2)有氣體產生,導致胃內的壓強變大,會引起不適。鐵和稀鹽酸反應會產生氫氣,碳酸鎂的稀鹽酸反應會產生二氧化碳,都會有氣體產生,所以不合適;而氫氧化鎂和氧化鎂與稀鹽酸反應不會有氣體產生,所以藥物的有效成分可能是氧化鎂或者氫氧化鎂。20.【答案】(1)聚變(2)熱效應(3)2×106【知識點】核裂變與核聚變;機械效率的計算;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常用電熱器【解析】【分析】(1)核反應有兩種,核裂變和核聚變,太陽和氫彈的原理是核聚變,原子彈和核電站的原理是核裂變。(2)電流具有熱效應,所以電流經過時會產生熱量。(3)發電量等于人造太陽放出熱量60%。【解答】(1)太陽通過核聚變釋放能量,東方超環的原理和太陽類似,可知也是通過核聚變釋放能量的。(2)電流具有熱效應,部分電能轉化為內能,所以線圈中有大電流通過時,會產生很高的熱量。(3)發電量。21.【答案】420;70【知識點】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克服重力所做的功=重力上升高度。計算功率時,先計算出做10個引體向上做的總功,再除以時間即可。【解答】做一次引體向上需克服重力做的功。功率。22.【答案】(1)彈性勢(2)=(3)每次小球反彈的高度逐漸變小【知識點】勢能的影響因素;機械能守恒【解析】【分析】(1)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量稱為彈性勢能。(2)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高度有關,質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3)若小球的機械能守恒,則每次能到達的最高點相同,同理每次到達的最高點不同,則說明小球的機械能不守恒。【解答】(1)彈簧被壓縮,具有彈性勢能,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為小球的機械能,小球向上彈起。(2)由圖乙可知,小球在t1時刻和t2時刻的高度相等,質量也相等,可知重力勢能相等,即。(3)由圖乙可知,小球每次能達到的最高點都不相同,且逐漸減小,可知機械能逐漸減小。23.【答案】(1)2mL清水(2)加入碘液后,1號試管不變藍色,3號試管顯藍色(3)不正確,實驗現象無法說明有麥芽糖生成(4)D【知識點】酶及其催化作用【解析】【分析】(1)解答時注意控制變量法的使用,要強調清水的體積為2mL。(2)有提示可知,1號試管中的淀粉最先被完全分解,所以1號試管在加入碘液后不會變藍。(3)該實驗沒有測定淀粉分解的產物是什么,所以結論錯誤。(4)根據題中提示可知,37℃催化效果最好,據此判斷。【解答】(1)試管2是對照組,應加入2mL清水。(2)牙齒咀嚼和舌攪拌能加快饅頭消化,實驗1中使用碎屑及用玻璃棒攪拌,相當于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則1中的淀粉消化的最快,所以加入碘液后,1號試管不變藍,2號和3號試管變藍。(3)實驗只能證明唾液能消化淀粉,但不能證明淀粉被分解成了麥芽糖,所以結論不正確。(4)人體唾液淀粉酶在高于或低于37℃條件下催化作用都會逐漸降低,即在37℃左右催化效果最好,可知D選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4.【答案】(1)鎂條表面是否有氣泡產生及試管中的溶液是否變紅色(2)鎂條不能與冷水反應,能與熱水反應(3)鎂條表面覆蓋了難溶于水的氯氧化鎂,導致反應停止(4)可能是氫氧化鎂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溫度降低,溶解度變小,從而導致溶液堿性的減弱【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根據題中活潑金屬與酸反應的信息和實驗中滴加酚酞進行分析。(2)甲中無現象,乙中有現象,據此得出結論:鎂不能與冷水反應,能與熱水反應。(3)回顧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不使用稀硫酸的原因,進入推測是因為氫氧化鎂是沉淀,會阻止反應進一步進行。(4)溫度改變,溶液的堿性減弱,可能是因為氫氧化鎂的溶解度降低。【解答】(1)根據提示活潑金屬與水反應生成堿和氫氣,可知小浙判斷鎂是否與水反應也是觀察是否有氣泡生成,加入酚酞是為了檢驗是否有堿生成,酚酞在堿性條件下顯紅色。(2)對比甲乙兩個實驗可知,甲中鎂沒有與冷水反應,乙中鎂與熱水反應,可知:鎂不與冷水反應,能與熱水反應。(3)實驗室不用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是因為硫酸鈣微溶,會附著在石灰石表面,使反應停止,同理鎂和氫氧化鎂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鎂是沉淀,附著在鎂條表面,將鎂條和熱水分隔開,不能繼續反應,所以一段時間后現象消失。(4)氫氧化鎂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且溫度越低,溶解度越小,所以當溫度下降后,水中溶解的氫氧化鎂減少,所以溶液的堿性減弱。25.【答案】(1)排盡裝置內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2)紅色粉末逐漸變黑(3)吸收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并收集一氧化碳(4)取少量E處溶液于試管中,先加入足量的氯化鈣溶液(或氯化鋇溶液等),若有白色沉淀生成,過濾,向濾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若溶液變紅,則說明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知識點】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堿的化學性質;金屬的冶煉【解析】【分析】(1)氫氣、一氧化碳等氣體不純時加熱,都有可能會發生爆炸,所以在加熱前必須先將裝置內的空氣排盡。(2)鐵塊是銀白色的,但鐵粉是黑色的,鐵的混合物中氧化亞鐵和四氧化三鐵都是黑色的,氧化鐵是紅棕色的。(3)吸收氣體時,應長進短出,使用排液體法收集氣體時,應短進長出。(4)碳酸鈉和氫氧化鈉都呈堿性,所以不能用滴加酚酞觀察是否變紅來說明溶液中是否存在氫氧化鈉。【解答】(1)一氧化碳氣體不純時加熱可能會發生爆炸,所以要在加熱前先通一會氣體,將裝置內原有的空氣排盡。(2)氧化鐵和一氧化碳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氧化鐵是紅棕色固體,鐵粉是黑色的,所以現象為:紅棕色固體逐漸變黑。(3)D中盛有氫氧化鈉,能吸收二氧化碳,且D中右側管在液面一下,一氧化碳氣體會導致裝置中壓強變大,溶液會被排出裝置,起到收集一氧化碳氣體的作用。(4)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的水溶液也呈堿性,會對氫氧化鈉的檢驗造成干擾,所以應先將碳酸鈉除去。先向溶液中滴加過量的氯化鈣(或氯化鋇或硝酸鈣或硝酸鋇),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若酚酞仍變紅,則說明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26.【答案】(1)不變;支點到力的作用線;小江(2)此端力和力臂的乘積變小【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解析】【分析】(1)結合圖像分析各點支點到力的作用點及作用線的距離,結合實驗現象進行分析。(2)根據杠桿平衡條件進行分析。【解答】(1)①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即圖中的OC,由題中信息可知,OA=OC,可知,A點和C點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相同。②改掛到D處,D點時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為OA,與A點時相同,而OD大于OA,可知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不同,可知杠桿能平衡,是因為A點和D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相等。由①②可知,小江的觀點是正確的。(2)燭油滴下,力減小,力臂不變,可知力與力臂的乘積減小,而另一端力和力臂均不變,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燭油滴下的一端將向上移動。27.【答案】(1)1.064(2)電壓表0~15V量程的分度值太大(3)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太大(4)偏小【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小燈泡電功率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1)電流表小量程的分度值為0.02A,先讀出電流表的示數,再根據計算燈泡的額定功率。(2)根據電壓表大小量程的分度值進行分析。(3)串聯電路,電阻越大,分壓越大。(4)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特點分析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情況,再結合進行分析。【解答】(1)圖中電流表的示數為0.28A,燈泡的額定功率為。(2)由圖丁可知,電壓表小量程的分度值為0.1V,大量程的分度值為0.5V,可知小量程讀數的精確度更高。(3)圖中電壓表示數大于3V,由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可知,原因是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過大,導致兩端的分壓過大。(4)不考慮導線、電源和電流表的電阻時,與滑動變阻器串聯的電阻較小;考慮電源、導線、電流表的電阻時,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阻阻值較大,當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仍為2.2V時,由串聯分壓的特點可知,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應增大,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電流會偏小,由可知,測得的額定功率偏小。28.【答案】(1)無氧(2)先上升后下降;8(3)制作泡菜時最佳的發酵鹽濃度為4%,依據是使用4%鹽濃度制作的泡菜,風味最住,且感官評價平均分最高【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細菌與人的關系29.【答案】(1)飛機對水平地面的壓力:飛機對水平地面的壓強:(2)氫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3)由 可得,飛機航行0.5h的距離為:牽引力做的功為:【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熱量的計算【解析】【分析】(1)飛機靜止時,壓力等于重力,再通過計算壓強。(2)氫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等于氫的質量乘以熱值。(3)功=力飛機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30.【答案】(1)從圖示可知,艙體不漏氣時,艙體內氣壓為1.0×105Pa時,R的電阻為10Ω,故電路中的電流為: 故 R0兩端的電壓為:U0=IR0=0.2A×50Ω=10V(2)艙體不漏氣時, 電路工作 10min消耗的電能;(3)當電壓表示數為8V時,此時電路中的電流:R的電壓:R的阻值:從圖示可知,此時艙體內的氣壓值為6.0×104Pa【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艙體不漏氣時,壓強等于1.0×105Pa,結合圖乙可知R的阻值,通過歐姆定律計算電路中電流,再由計算電壓。(2)通過(1)中計算的電流,由計算消耗的電能。(3)先根據電壓表示數計算電路中電流大小,再結合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計算出R的阻值,根據圖乙查出此時艙體內的氣壓。31.【答案】(1)解:設原混合物中Cu2O的質量為x,參加反應硫酸的質量為y,生成銅的質量為z,固體減少量為△M144 98 64 80y : 20g-10g解得原混合物中與 Cu的質量比為(2)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是(3)【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根據差量法計算氧化亞銅的質量,用固體總質量減去氧化亞銅的質量即可就氧化銅的質量。(2)根據(1)中方程式計算出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再除以稀硫酸的質量即為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3)起點坐標為反應前銅的質量,終點稀硫酸質量為50g,銅的質量為10g,據此作圖。【解答】(3)由(1)可知,開始時,銅的質量為2g,所以圖像起點的坐標為(0,2),當稀硫酸質量為50g時,恰好完全反應,此時銅的質量為10g,可知終點的坐標為(50,10),如圖所示。32.【答案】(1)小腸(2)SO3(3)①骨牌倒下時,其所處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該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②第一塊香牌倒下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這部分能量轉移給下一張骨牌,下一張骨牌倒下時具有的能量更大,骨牌被推倒的速度變大,因此后面骨牌比前面骨牌倒下速度更快。【知識點】消化系統的組成;動能和勢能的轉化與守恒;非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酸之間的轉化【解析】【分析】(1)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2)A是S,B是 SO2,C是 SO3,D是 H2SO4中,E是 FeSO4。(3)重力勢能與質量和高度有關,動能與質量和速度有關,質量一定時,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解答】(1)消化道的組成: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肛門。(2)S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氧氣反應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反應生成硫酸,硫酸和鐵生成硫酸亞鐵,可知C是三氧化硫。(3)骨牌倒下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前一塊骨牌的部分能量轉移到后面一塊骨牌上,以此類推,后面的骨牌能量越來越大,倒下的速度越來越快。1 / 1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樂成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學生學科素養檢測科學試卷1.(2025九下·樂清模擬)小明用茄子皮制作酸堿指示劑并進行測試,步驟如下,其中主要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搗碎 B.溶解C.過濾 D.變色【答案】D【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解析】【分析】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別是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而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解答】A、搗碎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可知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誤;B、溶解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可知屬于物理變化,故B錯誤;C、過濾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可知屬于物理變化,故C錯誤;D、變色是因為指示劑與鹽酸發生了化學反應,屬于化學變化,故D正確。故答案為:D。2.(2025九下·樂清模擬) “體驗蛋雕藝術,傳承非遺文化”。已知蛋殼的主要成分是CaCO3,下列調味品中可以在蛋殼表面“雕花”的是A.食鹽水 B.白酒 C.白醋 D.蔗糖水【答案】C【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酸能與碳酸鹽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和水,以及對應的鹽。【解答】白醋中含有醋酸,能與碳酸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和水,腐蝕蛋殼,從而在蛋殼表面雕花。故答案為:C。3.(2025九下·樂清模擬) 如圖所示是“220V, 15W”的LED燈和“220V, 15W”的白熾燈正常工作時將電能轉化為內能和光能的占比圖。當兩燈均正常工作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LED燈比白熾燈亮、相同時間內消耗電能多B.LED 燈比白熾燈亮、相同時間內消耗電能一樣多C.LED燈與白熾燈一樣亮、相同時間內白熾燈消耗電能多D.LED 燈與白熾燈一樣亮、相同時間內消耗電能一樣多【答案】D【知識點】電功的實質;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電功率【解析】【分析】LED燈轉化為光能的占總能量的百分比更大,說明電能的利用率更高。【解答】兩盞燈的功率相同,由可知,在相同的時間內消耗的電能相同。燈泡的亮度與功率有關,功率相同,所以燈泡的亮度相同。故答案為:D。4.(2025九下·樂清模擬)膠囊內窺鏡是一種吞咽式小型設備,醫生通過技術控制它在消化道內360度無死角運動,同時拍攝圖片,用于診斷疾病。下列有關膠囊內窺鏡及人體消化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是胃,可初步消化淀粉B.②是胰腺,能夠分泌膽汁C.③是大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D.膠囊內窺鏡不可用于診斷⑤肝臟處的病變【答案】D【知識點】消化系統的組成;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解析】【分析】不在消化道上的消化腺:唾液腺、肝臟和胰腺。【解答】A、①是胃,可初步消化蛋白質,故A錯誤;B、②是胰腺,能夠分泌胰液,膽汁是由肝臟分泌的,故B錯誤;C、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故C錯誤D、消化道的組成: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可知肝臟不在消化道上,所以內窺鏡不能用于診斷肝臟處的病變,故D正確。故答案為:D。5.(2025九下·樂清模擬)如圖是肺泡和心臟結構示意圖,經過中肺泡氣體交換后,血液經肺靜脈首先流入到心臟的腔室為A.A腔室 B.B腔室 C.C腔室 D.D腔室【答案】B【知識點】血液循環【解析】【分析】A是右心房,與上下腔靜脈相連;C是右心室,與肺動脈相連;D是左心室,與主動脈相連。【解答】肺靜脈與左心房相連,即與圖中B相連。故答案為:B。6.(2025九下·樂清模擬)下列挪動球形石墩的方法中,最省力的是 ( )A. B.C. D.【答案】A【知識點】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解析】【分析】定滑輪不省力,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動滑輪省力,不能改變力的方向。【解答】A.該方法相當于使用了動滑輪,可以省力,故A符合題意;B.該方式使用的是定滑輪,不省力,故B不符合題意;C.該方式相當于用一根繩子直接拉石墩,不省力,故C不符合題意;D.該方式相當于用雙股繩子拉石墩,不省力,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7.(2025九下·樂清模擬)小浙發現傍晚時家里的白熾燈突然變暗,主要原因可能是白熾燈的A.額定電壓變大 B.實際電壓變大C.額定功率變小 D.實際功率變小【答案】D【知識點】電功率【解析】【分析】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是不會發生改變的。【解答】燈泡的亮度與實際功率有關,實際功率越大,燈泡越亮,可知燈泡變暗,是因為實際功率變小。故答案為:D。8.(2025九下·樂清模擬) 在檸檬中插入兩種不同的金屬可制得水果電池。相同條件下,水果電池的電壓與兩種金屬的活動性差異大小有關,活動性差異越大,電壓也越大。下列檸檬電池電壓最大的是( )A.鋁-鋅 B.鐵-鋅C.鋁-銀 D.銅-銀【答案】C【知識點】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及電壓的影響因素分析。【解答】相同條件下,水果電池的電壓與兩種金屬的活動性差異大小有關,活動性差異越大,電壓也越大 ,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為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所給 檸檬電池中鋁-銀活動性差異最大,電壓最大。故答案為:C。9.(2025九下·樂清模擬)如圖為人體內尿液形成過程示意圖,圖中①、②、③表示的結構(或生理作用)分別是( ?。?br/>A.動脈、重吸收、濾過 B.靜脈、濾過、重吸收C.靜脈、重吸收、濾過 D.動脈、濾過、重吸收【答案】D【知識點】泌尿系統【解析】【分析】尿的形成過程是: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濾過到腎小囊內,形成原尿; 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并且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 尿中剩下的其他廢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無機鹽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解答】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②腎小球濾過到腎小囊內,形成原尿;在腎小球里,血液只進行了過濾作用,并沒有發生氣體交換,所以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幾乎沒有變化,也就是血液仍然是動脈血,①為出球小動脈。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 物質,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被③腎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0.(2025九下·樂清模擬)“化學棋”游戲規則:①每粒棋子代表一種物質;②吃子:所選棋子能與棋盤(如圖)中的某棋子發生反應,則棋盤中的該棋子被吃掉;③連吃:前一次反應的生成物能與另一棋子發生反應時,則該棋子也被吃掉。若一次就可連續吃掉棋盤上的所有棋子,應選擇的棋子是( )A. B. C. D.【答案】B【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根據不同物質的性質分析判斷。【解答】分析選項中的四種物質可知,氧氣和銅反應生成氧化銅,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而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故B符合題意,而A、C、D不合題意。故選B。11.(2025九下·樂清模擬)用數字傳感器探究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過程中溫度和pH的變化,測定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為吸熱反應B.反應過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漸增強C.該實驗是向稀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稀鹽酸D.45s時,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答案】D【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酸與堿的反應及用途【解析】【分析】常溫下,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pH等于7的溶液呈中性,pH大于7的溶液呈堿性。【解答】A、由圖可知,隨著反應進行,溫度逐漸升高,可知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故A錯誤;B、由圖可知,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的pH逐漸變大,可知溶液的酸性逐漸減弱,故B錯誤;C、實驗剛開始時溶液呈酸性,可知是將氫氧化鈉滴加到稀鹽酸中,故C錯誤;D、45s時溶液的pH發生突變,且此時溶液的溫度最高,可知此時恰好完全反應,故D正確。故答案為:D。12.(2025九下·樂清模擬)小李同學先后用同樣大小的力F使同一木箱分別在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個表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動相同的距離,該力F在這三個過程中所做的功分別為W甲和、W乙、W丙,關于做功大小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B.C. D.【答案】C【知識點】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結合進行分析,做功多少與運動速度無關。【解答】,三種情況下力的大小相同,移動的距離也相同,可知對物體做的功也相同。故答案為:C。13.(2025九下·樂清模擬)長期低頭會對頸部肌肉造成損傷,圖中A 點為頭部重力作用點,B點為頸部肌肉受力點,下列能正確表示人低頭時杠桿示意圖的是( )A. B.C. D.【答案】B【知識點】杠桿及其五要素【解析】【分析】根據圖片分析杠桿的支點,動力和阻力的位置即可。【解答】 由題意知,頭部重力方向是豎直向下,相當于阻力;頸部肌肉拉力的方向應垂直于OB向下,相當于動力,如圖所示:由題意知,頭部重力方向是豎直向下,頸部肌肉拉力的方向應垂直于OB向下,如圖所示:故選B。14.(2025九下·樂清模擬)2024年4月20日,我國研制的全球首款本體熱效率達53.09%的柴油機正式亮相世界內燃機大會,刷新了柴油機熱效率的世界紀錄。如圖所示內燃機的四個沖程,燃料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是A. B.C. D.【答案】A【知識點】熱機的工作原理【解析】【分析】B排氣沖程;C壓縮沖程;D吸氣沖程。【解答】做功沖程燃料燃燒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圖A中兩側氣門關閉,活塞向下運動,是做功沖程。故答案為:A。15.(2025九下·樂清模擬)某同學參加校運會的百米賽跑項目,起跑后他拼盡全力向前奔跑,在以下三個釋放能量的式子中,能表示供給該同學奔跑所需能量的式子是①葡萄榶 乳酸+能量(少量)②葡萄榶 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③葡萄榶 + 氧氣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A.① B.③ C.①③ D.①②③【答案】C【知識點】動物的呼吸作用【解析】【分析】無氧呼吸釋放出的能量較少,且產生的乳酸會導致肌肉酸痛。【解答】①表示的是人類和動物的無氧呼吸;②表示的是植物和微生物的無氧呼吸;③表示的是有氧呼吸,跑步時的能量來自于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故答案為:C。16.(2025九下·樂清模擬)小浙比較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性質,做了下面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對比甲、乙實驗,說明具有吸水性的固體是 。(2)取出培養皿并配制溶液,久置于空中,則兩個培養皿中會出現渾濁的溶液是 。(3)丙、丁處反應產生的氣體是 。【答案】(1)NaOH固體(2)氫氧化鈣溶液(3)二氧化碳【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堿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具有吸水性,則水霧會減少,據此分析。(2)變質的方程式為。(3)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的方程式。【解答】(1)甲中瓶內壁的水霧消失而乙中沒有消失,說明甲中的氫氧化鈉固體能吸收水分,具有吸水性。(2)久置在空氣中, 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變質成碳酸鈉和碳酸鈣,碳酸鈣難溶于水,可知變渾濁的是氫氧化鈣。(3)碳酸鈉與碳酸鈣中含有碳酸根離子,碳酸根離子和氫離子結合生成碳酸,碳酸不穩定,受熱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氣體。17.(2025九下·樂清模擬)魚依靠鰓(圖甲)呼吸,因此魚鰓中分布著許多毛細血管。(1)魚的血液中含有豐富的與人相似的血紅蛋白。說理分析:當魚活著時,鰓鮮紅,死亡一段時間后,鰓呈暗紅色?!? 。(2)圖乙是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流流動情況,圖中屬小動脈的是 (填序號)。(3)如圖所示為小浙繪制的A型血和B型血的模型圖。據此推測,AB型血的模型圖是 (填序號)。【答案】(1)血細胞中的血紅蛋白,魚活著時,血液含氧量多,與氧結合呈鮮紅色,魚死后,血液含氧量少,與氧分離呈暗紅色(2)①(3)B【知識點】心臟和血管;血液循環;血型與輸血【解析】【分析】(1)動脈血含氧量高,呈鮮紅色。靜脈血含氧量低,呈暗紅色。(2)由血液流動的方向判斷小動脈和小靜脈。(3)AB型血血清中沒有凝集素,所以在緊急情況下能接受其它血型的血。【解答】(1)血液中氧氣含量高時,呈鮮紅色,氧氣含量低時,呈暗紅色,魚死亡后,不再呼吸,血液中氧氣含量降低,血液由鮮紅色變為暗紅色。(2)小動脈中血液由粗的一端流向細的一端,只允許紅細胞排成單行通過的是毛細血管,血液由小動脈流向毛細血管,再流向小靜脈,可知①為小動脈。(3)AB型血的血清中不含凝集素,可知B表示的是AB型血的模型圖。故答案為:B。18.(2025九下·樂清模擬)指夾式血氧儀可有效檢測人體血氧濃度的變化。其檢測原理:利用手指血液中含氧血紅蛋白與脫氧血紅蛋白對特定波長的光吸收率不同。其示意圖如圖甲,光源發出一定波長的光,被手指吸收一部分,在光檢測器上檢測到未被吸收的光強度越大,顯示出血氧濃度越高。(1)通常血氧儀檢測到含氧量較高的血液,則血氧儀檢測的是 (填“靜脈血”或“動脈血”)。(2)如圖乙為人體部分生理過程示意圖,箭頭方向表示氣體或營養物質進出的方向,則氧氣從肺進入循環系統的途徑是 (填序號)。(3)如圖丙為含氧血紅蛋白和脫氧血紅蛋白對于不同波長的光的吸收率關系圖,請分析該發射光源不能選取的波長是 納米。【答案】(1)動脈血(2)③(3)≥800【知識點】血液;血液循環【解析】【分析】(1)動脈血含氧量高,流動速度快。(2)氧氣而二氧化碳在體內通過擴散作用進行交換。(3)根據文中描述的檢測原理結合圖丙進行分析,可知應選擇含氧血紅蛋白的吸收率低的波長的發射光源。【解答】(1)動脈血氧含量較高,呈鮮紅色,血氧儀檢測到含氧量較高的血液,可知血氧儀檢測的是動脈血。(2)器官B和循環系統之間存在物質交換可知器官B是肺,肺將氧氣傳遞給循環系統,循環系統將二氧化碳傳遞給肺,可知氧氣從肺進入循環系統的途徑是③。(3)由圖可知,當波長大于800納米時,含氧血紅蛋白的吸收率大于脫氧血紅蛋白,而儀器檢測的是未被吸收的光,以及測量的是含氧血紅蛋白,可知發射光源不能選取波長大于800納米的。19.(2025九下·樂清模擬)科學活動小組對治療胃酸分泌過多的食物和藥物進行了分類整理。食物 饅頭、皮蛋、蘇打餅干、花生等藥物 有效成分 氫氧化鎂 碳酸鎂 氧化鎂 食品級鐵粉類別 堿 鹽 氧化物 單質(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輕度胃酸過多時,可用饅頭、皮蛋等食物調理。(2)使用藥物治療胃酸過多時,有些藥物與胃酸反應時有氣體生成,容易導致胃內壓強變 ,引起不適,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換成表中的一種藥物進行治療,這種藥物的有效成分可以是 。【答案】(1)鹽酸(2)大;氫氧化鎂或氧化鎂【知識點】酸與堿的反應及用途;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胃液呈酸性,因為含有鹽酸。(2)氧化鎂和鹽酸反應的方程式;氫氧化鎂和鹽酸反應的方程式。【解答】(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2)有氣體產生,導致胃內的壓強變大,會引起不適。鐵和稀鹽酸反應會產生氫氣,碳酸鎂的稀鹽酸反應會產生二氧化碳,都會有氣體產生,所以不合適;而氫氧化鎂和氧化鎂與稀鹽酸反應不會有氣體產生,所以藥物的有效成分可能是氧化鎂或者氫氧化鎂。20.(2025九下·樂清模擬)如圖所示,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反應實驗裝置——東方超環(EAST),在1億度超高溫度下運行10秒時間。(1)東方超環被稱為人造太陽,其能量產生原理與太陽類似,通過原子核 (填“聚變”或“裂變”)釋放出巨大的能量。(2)核反應實驗裝置中,用通電線圈產生的磁場,將超高溫等離子體約束在磁場中,而要產生強磁場,線圈中需要很大的電流,但是線圈自身有一定的電阻,線圈中有大電流通過,會產生很高的熱量,原因是電流具有 (填“熱效應”或“磁效應”)。(3)人造太陽的加熱功率為 利用人造太陽發電的效率為60%,則工作10秒時間, 發電量為 kW·h。【答案】(1)聚變(2)熱效應(3)2×106【知識點】核裂變與核聚變;機械效率的計算;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常用電熱器【解析】【分析】(1)核反應有兩種,核裂變和核聚變,太陽和氫彈的原理是核聚變,原子彈和核電站的原理是核裂變。(2)電流具有熱效應,所以電流經過時會產生熱量。(3)發電量等于人造太陽放出熱量60%。【解答】(1)太陽通過核聚變釋放能量,東方超環的原理和太陽類似,可知也是通過核聚變釋放能量的。(2)電流具有熱效應,部分電能轉化為內能,所以線圈中有大電流通過時,會產生很高的熱量。(3)發電量。21.(2025九下·樂清模擬)如圖是小浙在做引體向上時的鍛煉場景。小浙的質量為60kg,做一次引體向上需克服重力做功 J,如果小明1min完成10個引體向上,則他的功率是 W。【答案】420;70【知識點】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克服重力所做的功=重力上升高度。計算功率時,先計算出做10個引體向上做的總功,再除以時間即可。【解答】做一次引體向上需克服重力做的功。功率。22.(2025九下·樂清模擬)如圖甲所示,將一根彈簧穿過鐵架臺的金屬桿AB 并固定在底部,把一中間直通的金屬球套進AB金屬桿。將小球提到B端后松手,小球的高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如圖乙所示。(1)壓縮的彈簧可以將小球向上彈起,說明彈性形變的物體具有 能。(2)若小球在t1時刻的重力勢能為E1,在t2時刻的重力勢能為E2,則E1 E2 (填“>” “<”或“=”) 。(3)從圖乙中可知此過程小球的機械能不守恒,則判定的依據是 。【答案】(1)彈性勢(2)=(3)每次小球反彈的高度逐漸變小【知識點】勢能的影響因素;機械能守恒【解析】【分析】(1)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量稱為彈性勢能。(2)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高度有關,質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3)若小球的機械能守恒,則每次能到達的最高點相同,同理每次到達的最高點不同,則說明小球的機械能不守恒。【解答】(1)彈簧被壓縮,具有彈性勢能,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為小球的機械能,小球向上彈起。(2)由圖乙可知,小球在t1時刻和t2時刻的高度相等,質量也相等,可知重力勢能相等,即。(3)由圖乙可知,小球每次能達到的最高點都不相同,且逐漸減小,可知機械能逐漸減小。23.(2025九下·樂清模擬)某同學做“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實驗,具體過程如下,回答有關問題:試管編號 1 2 3饅頭碎屑或塊 碎屑適量 碎屑適量 饅頭塊適量唾液有無 2毫升唾液 A 2毫升唾液是否攪拌 充分攪拌 充分攪拌 不攪拌保溫 37度水浴保溫10分鐘加入碘液 2滴(1)為了證明“唾液對饅頭有消化作用”,在2號試管的A處應加入 ,與1號試管起對照作用。(2)如果實驗結論是“牙齒咀嚼和舌攪拌能加快饅頭消化”,那么相應的實驗結果是 。(3)該同學通過以上實驗得出的結論是:唾液將饅頭中的淀粉分解成麥芽糖。你認為這個結論正確嗎 說明理由: 。(4)人體唾液淀粉酶在高于或低于37℃條件下催化作用都會逐漸降低。如圖能正確表示唾液淀粉酶的作用與溫度關系的是____。A. B.C. D.【答案】(1)2mL清水(2)加入碘液后,1號試管不變藍色,3號試管顯藍色(3)不正確,實驗現象無法說明有麥芽糖生成(4)D【知識點】酶及其催化作用【解析】【分析】(1)解答時注意控制變量法的使用,要強調清水的體積為2mL。(2)有提示可知,1號試管中的淀粉最先被完全分解,所以1號試管在加入碘液后不會變藍。(3)該實驗沒有測定淀粉分解的產物是什么,所以結論錯誤。(4)根據題中提示可知,37℃催化效果最好,據此判斷。【解答】(1)試管2是對照組,應加入2mL清水。(2)牙齒咀嚼和舌攪拌能加快饅頭消化,實驗1中使用碎屑及用玻璃棒攪拌,相當于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則1中的淀粉消化的最快,所以加入碘液后,1號試管不變藍,2號和3號試管變藍。(3)實驗只能證明唾液能消化淀粉,但不能證明淀粉被分解成了麥芽糖,所以結論不正確。(4)人體唾液淀粉酶在高于或低于37℃條件下催化作用都會逐漸降低,即在37℃左右催化效果最好,可知D選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4.(2025九下·樂清模擬)小浙在學習金屬活動性順序后,知道鉀、鈣、鈉金屬活動性特別強,能與水反應生成堿和氫氣。他猜想:鎂的金屬活動性順序排在鈉后面,鎂是否也能與水反應呢 于是他在兩個燒杯中都分別加入等量的冷水和鎂條,實驗過程和現象如圖:(1)小浙判斷鎂是否與水反應的依據是 。(2)小浙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3)加熱后圖乙的燒杯中出現氣泡,一段時間后該現象消失。他聯想到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不以稀硫酸和大理石為反應物,便對該現象進行了解釋。他的解釋是 。(4)小浙發現B試管放置在空氣一段時間后溶液的紅色會褪色,這說明溶液的堿性減弱了。請你根據該實驗現象進行解釋: 。【答案】(1)鎂條表面是否有氣泡產生及試管中的溶液是否變紅色(2)鎂條不能與冷水反應,能與熱水反應(3)鎂條表面覆蓋了難溶于水的氯氧化鎂,導致反應停止(4)可能是氫氧化鎂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溫度降低,溶解度變小,從而導致溶液堿性的減弱【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根據題中活潑金屬與酸反應的信息和實驗中滴加酚酞進行分析。(2)甲中無現象,乙中有現象,據此得出結論:鎂不能與冷水反應,能與熱水反應。(3)回顧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不使用稀硫酸的原因,進入推測是因為氫氧化鎂是沉淀,會阻止反應進一步進行。(4)溫度改變,溶液的堿性減弱,可能是因為氫氧化鎂的溶解度降低。【解答】(1)根據提示活潑金屬與水反應生成堿和氫氣,可知小浙判斷鎂是否與水反應也是觀察是否有氣泡生成,加入酚酞是為了檢驗是否有堿生成,酚酞在堿性條件下顯紅色。(2)對比甲乙兩個實驗可知,甲中鎂沒有與冷水反應,乙中鎂與熱水反應,可知:鎂不與冷水反應,能與熱水反應。(3)實驗室不用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是因為硫酸鈣微溶,會附著在石灰石表面,使反應停止,同理鎂和氫氧化鎂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鎂是沉淀,附著在鎂條表面,將鎂條和熱水分隔開,不能繼續反應,所以一段時間后現象消失。(4)氫氧化鎂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且溫度越低,溶解度越小,所以當溫度下降后,水中溶解的氫氧化鎂減少,所以溶液的堿性減弱。25.(2025九下·樂清模擬)某同學用含有CO2的CO來模擬煉鐵實驗,他設計如圖所示的微型實驗裝置(夾持設備已略去)。已知: 一氧化碳為有毒氣體,為防止剛生成的鐵被空氣氧化,反應結束后需繼續通一會兒氣,直至裝置冷卻。(1)反應前要先通一段時間的氣體, 目的是 。(2)寫出B處玻璃管中發生反應的現象: 。(3) 裝置D的作用是 。(4)實驗結束后,D中有部分溶液進入E處量筒中,請設計實驗方案,確定該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 。【答案】(1)排盡裝置內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2)紅色粉末逐漸變黑(3)吸收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并收集一氧化碳(4)取少量E處溶液于試管中,先加入足量的氯化鈣溶液(或氯化鋇溶液等),若有白色沉淀生成,過濾,向濾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若溶液變紅,則說明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知識點】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堿的化學性質;金屬的冶煉【解析】【分析】(1)氫氣、一氧化碳等氣體不純時加熱,都有可能會發生爆炸,所以在加熱前必須先將裝置內的空氣排盡。(2)鐵塊是銀白色的,但鐵粉是黑色的,鐵的混合物中氧化亞鐵和四氧化三鐵都是黑色的,氧化鐵是紅棕色的。(3)吸收氣體時,應長進短出,使用排液體法收集氣體時,應短進長出。(4)碳酸鈉和氫氧化鈉都呈堿性,所以不能用滴加酚酞觀察是否變紅來說明溶液中是否存在氫氧化鈉。【解答】(1)一氧化碳氣體不純時加熱可能會發生爆炸,所以要在加熱前先通一會氣體,將裝置內原有的空氣排盡。(2)氧化鐵和一氧化碳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氧化鐵是紅棕色固體,鐵粉是黑色的,所以現象為:紅棕色固體逐漸變黑。(3)D中盛有氫氧化鈉,能吸收二氧化碳,且D中右側管在液面一下,一氧化碳氣體會導致裝置中壓強變大,溶液會被排出裝置,起到收集一氧化碳氣體的作用。(4)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的水溶液也呈堿性,會對氫氧化鈉的檢驗造成干擾,所以應先將碳酸鈉除去。先向溶液中滴加過量的氯化鈣(或氯化鋇或硝酸鈣或硝酸鋇),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若酚酞仍變紅,則說明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26.(2025九下·樂清模擬)同學們利用蠟燭、細鐵絲、杯子等制作了一個蠟燭“蹺蹺板”,如圖甲。一端燭油滴下時,此端就上升,兩端交替上下。為了尋找上述現象的原因,同學們用鐵架臺、杠桿(已在水平位置平衡)、質量相等的鉤碼等器材進行以下探究。(1)圖乙中杠桿水平平衡,分別改變一側鉤碼的個數或懸掛位置,發現杠桿不再平衡。小浙認為:影響杠桿平衡的因素是力的大小和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小江認為:影響杠桿平衡的因素是力的大小和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為判斷誰的觀點正確,同學們利用圖丙中水平平衡的杠桿(OD>OA=OC)進行實驗,保持B處懸掛鉤碼的個數和位置不變。①把A處懸掛的鉤碼改掛在C處,發現杠桿不再平衡。與A處相比,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 (填“變小”“不變”或“變大”) ;②把A處懸掛的鉤碼改掛在D處,發現杠桿仍保持平衡,這兩種情況下 的距離不變;③由此初步判斷 的觀點是正確的。(2)交替上下的蠟燭“蹺蹺板”,一端燭油滴下時,此端上升。原因是 。【答案】(1)不變;支點到力的作用線;小江(2)此端力和力臂的乘積變小【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解析】【分析】(1)結合圖像分析各點支點到力的作用點及作用線的距離,結合實驗現象進行分析。(2)根據杠桿平衡條件進行分析。【解答】(1)①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即圖中的OC,由題中信息可知,OA=OC,可知,A點和C點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相同。②改掛到D處,D點時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為OA,與A點時相同,而OD大于OA,可知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不同,可知杠桿能平衡,是因為A點和D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相等。由①②可知,小江的觀點是正確的。(2)燭油滴下,力減小,力臂不變,可知力與力臂的乘積減小,而另一端力和力臂均不變,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燭油滴下的一端將向上移動。27.(2025九下·樂清模擬)在“測量小燈泡額定功率”實驗中,同學們進行了如下研究。(1) 【實驗器材】規格為“3.8V”的小燈泡、學生電源(電壓恒為6V)、電流表、電壓表、開關、滑動變阻器(“40Ω1A”) 等各一只, 導線若干。【實驗方案】按圖甲電路進行實驗,將量程為0~15伏的電壓表并聯到小燈泡兩端,閉合開關,移動變阻器滑片使小燈泡正常發光,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則該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W。(2) 【實驗反思】電壓表選用0~15伏量程與電壓表選用0~3伏的量程相比,會導致3.8伏讀數不夠精確,這是因為 。實驗改進:現電壓表選用0~3伏的量程,并將其并聯到滑動變阻器兩端,調節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2.2伏,即可減小誤差。(3) 【重新實驗】重新設計了如圖丙所示電路圖,電壓表選用0~3伏量程。按照規范操作,閉合開關,電壓表示數如圖丁所示,出現此現象的原因是 (從阻值角度分析)。同學們通過一定的措施后按圖丙完成了實驗。(4) 【分析評價】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對實驗展開分析討論時得知:導線、電源、電流表等也有電阻,可能會影響實驗結果。你認為改進后重新實驗測出的小燈泡“額定功率”與真實的小燈泡額定功率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答案】(1)1.064(2)電壓表0~15V量程的分度值太大(3)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太大(4)偏小【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小燈泡電功率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1)電流表小量程的分度值為0.02A,先讀出電流表的示數,再根據計算燈泡的額定功率。(2)根據電壓表大小量程的分度值進行分析。(3)串聯電路,電阻越大,分壓越大。(4)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特點分析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情況,再結合進行分析。【解答】(1)圖中電流表的示數為0.28A,燈泡的額定功率為。(2)由圖丁可知,電壓表小量程的分度值為0.1V,大量程的分度值為0.5V,可知小量程讀數的精確度更高。(3)圖中電壓表示數大于3V,由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可知,原因是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過大,導致兩端的分壓過大。(4)不考慮導線、電源和電流表的電阻時,與滑動變阻器串聯的電阻較??;考慮電源、導線、電流表的電阻時,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阻阻值較大,當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仍為2.2V時,由串聯分壓的特點可知,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應增大,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電流會偏小,由可知,測得的額定功率偏小。28.(2025九下·樂清模擬)泡菜歷史悠久,風味獨特,由此同學們開展“制作安全又美味的白蘿卜泡菜”項目式學習。(1)任務一:泡菜制作腌制時,將白蘿卜裝入后要擰緊瓶蓋,說明發揮主要作用的乳酸菌發酵需要 (填“無氧”或“有氧”)條件。(2)任務二:安全檢測資料卡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叫作亞硝酸鹽的物質,濃度過高會影響身體健康,因此國家規定腌漬蔬菜中亞硝酸鹽含量不得超過20mg/kg。據圖2可知,不同鹽濃度的泡菜中亞硝酸鹽含量變化的共同規律是:隨著發酵天數增加,亞硝酸鹽含量均呈 趨勢。發酵一周后,鹽濃度為 %的泡菜最先達到安全食用標準。(3)任務三:品質評價發酵結束后,同學們對泡菜進行了品鑒,你認為最佳的發酵鹽濃度及理由是 (至少寫出一條)。鹽濃度 感官評價(各項滿分均為10分)脆度 風味 色澤4% 9.3 9.5 8.96% 9.3 9.3 9.08% 9.2 9.0 9.4【答案】(1)無氧(2)先上升后下降;8(3)制作泡菜時最佳的發酵鹽濃度為4%,依據是使用4%鹽濃度制作的泡菜,風味最住,且感官評價平均分最高【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細菌與人的關系29.(2025九下·樂清模擬)如圖所示為我國研制的四座氫燃料內燃機飛機驗證機。該飛機使用氫為燃料,高壓儲氫罐可儲氫4kg,最大起飛質量可達 已知飛機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輪胎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在空中以180km/h的速度勻速直線巡航時,前置螺旋槳為飛機提供的牽引力為 已知氫的熱值為 求:(1)發動機未工作前,飛機靜止在水平地面上,達到最大起飛質量時對地面的壓強為多少 (2)高壓儲氫罐內4kg的氫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多少 (3)飛機以100km/h 的速度勻速直線巡航0.5h,前置螺旋槳為飛機提供的牽引力做的功為多少 【答案】(1)飛機對水平地面的壓力:飛機對水平地面的壓強:(2)氫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3)由 可得,飛機航行0.5h的距離為:牽引力做的功為:【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熱量的計算【解析】【分析】(1)飛機靜止時,壓力等于重力,再通過計算壓強。(2)氫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等于氫的質量乘以熱值。(3)功=力飛機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30.(2025九下·樂清模擬)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查閱資料了解到,飛船在發射前需要檢驗飛船艙體的氣密性??萍既藛T設計了圖甲模擬檢測電路,電源電壓12V 保持不變, 為50Ω的定值電阻,R為壓敏電阻,其阻值隨環境氣壓變化的規律如圖乙。將R置于艙體內,艙體位于真空室中,艙體不漏氣時,艙體內氣壓為1.0 求:(1)艙體不漏氣時, 兩端的電壓是多少 (2)艙體不漏氣時,電路工作10min消耗的電能是多少 (3)電壓表示數為8V時,艙體內的氣壓值是多少 【答案】(1)從圖示可知,艙體不漏氣時,艙體內氣壓為1.0×105Pa時,R的電阻為10Ω,故電路中的電流為: 故 R0兩端的電壓為:U0=IR0=0.2A×50Ω=10V(2)艙體不漏氣時, 電路工作 10min消耗的電能;(3)當電壓表示數為8V時,此時電路中的電流:R的電壓:R的阻值:從圖示可知,此時艙體內的氣壓值為6.0×104Pa【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艙體不漏氣時,壓強等于1.0×105Pa,結合圖乙可知R的阻值,通過歐姆定律計算電路中電流,再由計算電壓。(2)通過(1)中計算的電流,由計算消耗的電能。(3)先根據電壓表示數計算電路中電流大小,再結合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計算出R的阻值,根據圖乙查出此時艙體內的氣壓。31.(2025九下·樂清模擬)某小組在拓展學習中開展了如下實驗:將 和 Cu的固體混合物20g放入燒杯中,逐漸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稀硫酸,當加入稀硫酸質量為50g時,恰好完全反應。過濾、洗滌、干燥,得到10g固體。已知: 試求:(1)原混合物中Cu2O與 Cu的質量比是多少 (2)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 (3)按要求在圖中畫出實驗中銅的質量變化圖像。【答案】(1)解:設原混合物中Cu2O的質量為x,參加反應硫酸的質量為y,生成銅的質量為z,固體減少量為△M144 98 64 80y : 20g-10g解得原混合物中與 Cu的質量比為(2)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是(3)【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根據差量法計算氧化亞銅的質量,用固體總質量減去氧化亞銅的質量即可就氧化銅的質量。(2)根據(1)中方程式計算出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再除以稀硫酸的質量即為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3)起點坐標為反應前銅的質量,終點稀硫酸質量為50g,銅的質量為10g,據此作圖。【解答】(3)由(1)可知,開始時,銅的質量為2g,所以圖像起點的坐標為(0,2),當稀硫酸質量為50g時,恰好完全反應,此時銅的質量為10g,可知終點的坐標為(50,10),如圖所示。32.(2025九下·樂清模擬)許多同學喜歡玩“多米諾骨牌”游戲。如圖甲所示,按一定距離排列的骨牌,碰倒第一塊骨牌后,其他所有骨牌會依次倒下。在科學學習中,有些過程也有類似的連續性。(1)食物在人體內依次經過以下器官:口腔→咽→食管→胃→ →大腸→肛門。(2)如圖乙, A骨牌表示物質硫(S), B、C、D、E四塊骨牌分別表示物質SO3、SO2、FeSO4和H2SO4中的一種,要求前一反應的生成物作為下一反應的反應物,則C物質是 。(3)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總伴隨著能量的變化。試說明:①骨牌倒下過程中的能量轉化;②后面骨牌比前面骨牌倒下速度更快的原因。【答案】(1)小腸(2)SO3(3)①骨牌倒下時,其所處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該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②第一塊香牌倒下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這部分能量轉移給下一張骨牌,下一張骨牌倒下時具有的能量更大,骨牌被推倒的速度變大,因此后面骨牌比前面骨牌倒下速度更快。【知識點】消化系統的組成;動能和勢能的轉化與守恒;非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酸之間的轉化【解析】【分析】(1)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2)A是S,B是 SO2,C是 SO3,D是 H2SO4中,E是 FeSO4。(3)重力勢能與質量和高度有關,動能與質量和速度有關,質量一定時,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解答】(1)消化道的組成: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肛門。(2)S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氧氣反應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反應生成硫酸,硫酸和鐵生成硫酸亞鐵,可知C是三氧化硫。(3)骨牌倒下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前一塊骨牌的部分能量轉移到后面一塊骨牌上,以此類推,后面的骨牌能量越來越大,倒下的速度越來越快。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樂成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學生學科素養檢測科學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樂成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學生學科素養檢測科學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