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新昌縣拔茅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2月階段性調研試卷科學試題(全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新昌縣拔茅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2月階段性調研試卷科學試題(全冊)

資源簡介

浙江省新昌縣拔茅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2月階段性調研試卷科學試題(全冊)
1.(2024七上·新昌月考)規范的操作是科學實驗的基本要求,下列實驗操作規范的是(  )
A.量筒讀數 B.傾倒液體
C.取用固體粉末 D.滴加液體
2.(2024七上·新昌月考) 寧波市機場高架建成后,極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小軒駕駛一輛汽車在高架橋上由南向北行駛,則 (  )
A.以該汽車為參照物,司機是運動的
B.以高架橋為參照物,該汽車是靜止的
C.以橋上路燈為參照物,該司機向南運動
D.以司機為參照物,橋上路燈是運動的
3.(2024七上·新昌月考)下列單位換算中,不正確的是( ?。?br/>A.1.7m=1.7m×100cm=170cm B.6.9m=6.9×100cm=690cm
C.8.8km=8.8×1000m=8800m D.5.4m=5.4×1000mm=5400mm
4.(2024七上·新昌月考)有專家在溫州“樹排沙”保護區觀測到世界瀕危動物——黑臉琵鷺,表明我市在鳥類保護措施已取得了顯著成效。請結合鳥類數量減少的原因(如圖)判斷,最有針對性的措施是( ?。?br/>A.積極宣傳保護生物多樣性 B.嚴格控制外來物種的引進
C.健全動物保護的法律法規 D.重視樹排沙保護區的建設
5.(2024七上·新昌月考)小明將水果切片時,發現水果流出許多汁液。這些汁液來自于細胞結構中的(  )
A.液泡 B.細胞膜 C.細胞核 D.細胞壁
6.(2024七上·新昌月考)在一項研究某藥療效的臨床試驗中,醫生把試驗者分成兩組,一組服用藥物,一組服用安慰劑,觀察記錄兩組試驗者的各項生理指標。安慰劑本身沒有任何的治療作用,但在外觀上與藥物無明顯區別。上述畫線部分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br/>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
C.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D.得出結論
7.(2024七上·新昌月考)中外科學家繪制出目前最精確的銀河系結構圖,明確銀河系是一個具有4條旋臂的漩渦星系。下列關于銀河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銀河系是以太陽為中心的天體系統
B.銀河系是宇宙的中心
C.銀河系是由眾多行星及星際物質組成的一個龐大的天體系統
D.俯視看銀河系像一個大旋渦
8.(2024七上·新昌月考)下列使用特殊方法對硬幣的直徑、厚度、體積、周長進行測量的實驗中,不能準確測量的是(  )
A.測硬幣的直徑
B.測硬幣的厚度
C.測硬幣的體積
D.測硬幣的周長
9.(2024七上·新昌月考)伴隨著《中國詩詞大會》的火熱進行,實驗中學舉辦了“生物詩詞大會”。在單人追逐賽環節,要求說出“能用種子繁殖的植物”的詩詞。下列勝出的選手是 (  )
A. B.
C. D.
10.(2024七上·新昌月考)要繪制圖幅大小相同的地圖,用下列哪個比例尺所表示的范圍最大 (  )
A. B.1:300 000
C.1:30 000 0000 D.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60千米
11.(2024七上·新昌月考)小金制作了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進行觀察。下列有關實驗操作敘述正確的是( ?。?br/>A.圖甲中的①是反光鏡,當環境光線較弱時,應選用平面鏡對光
B.圖乙是給洋蔥葉內表皮細胞染色,所用的液體可用碘液或紅墨水
C.若要觀察到的細胞數量最多,應選擇圖丙中的鏡頭組合②和③
D.若要把圖丁中觀察到的物像移到視野中央,玻片應向左上方移動
12.(2024七上·新昌月考)小敏在野外采集了4種植物P、Q、R和S,并設計如圖所示的二歧分類檢索表來分辨這些植物。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腎蕨,它是(  )
A.P B.Q C.R D.S
13.(2024七上·新昌月考)下列四幅圖中的P點,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一幅是( ?。?br/>A. B.
C. D.
14.(2024七上·新昌月考)量筒內原有一定量的水,小樂采用仰視讀數讀出水的體積為15mL;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小樂又采用俯視讀數讀出水的總體積為20mL.;則加入水的體積( ?。?br/>A.小于5mL B.等于5mL C.大于5mL D.無法確定
15.(2024七上·新昌月考)物體A、B沿同一條直線向東運動,其運動相對同一參考點O的距離s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r/>①兩物體由同一位置O點開始運動,但物體A比B遲3s才開始運動;
②t=0時刻,A在O點,B在距離O點5m處;
③從第3s開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內,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只有①④正確 B.只有③④正確
C.只有②③正確 D.只有①③正確
16.(2024七上·新昌月考)趁著亞運的東風,某校舉行了運動會,賽場上運動員們奮力拼搏,爭創佳績。請回答以下問題:
(1)女子實心球比賽中,小晶同學投擲出12.8   (填單位符號)的好成績而奪冠。
(2)小明同學跑完1000米后,喝了一瓶350   (填單位符號)的礦泉水來補充水分。
(3)裁判員用皮卷尺測跳遠比賽成績時,若將皮尺拉得太緊,則測量值會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4)比賽后,小湖同學感到頭昏腦脹,用體溫計測量體溫后,體溫計的示數如圖所示,則小湖的體溫為   ℃。
17.(2024七上·新昌月考)宇宙是廣袤空間和其中存在的各種天體以及彌漫物質的總稱。千百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宇宙是什么時候、如何形成的。
(1)目前被人們廣泛接受的宇宙起源學說是    。
(2)科學家觀察發現宇宙處于不斷的   中,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退行越快。
(3)若從我們所在的星系1觀測,如圖能類比宇宙變化的是(箭頭方向和長短分別表示運動方向和快慢) ____。
A. B.
C. D.
18.(2024七上·新昌月考)太陽這個巨大的“核能火爐”已經穩定地“燃燒”了50億年。目前,它正處于壯年,要再過50億年它才會燃盡自己的核燃料。那時,它可能膨脹成一個巨大的紅色星體。再經歷200億年,它將最終完全冷卻然后慢慢地消失在黑暗里。
(1)太陽是個熾熱的氣體星球。它的結構由里到外依次為   層、   層、日冕。
(2)日珥發生在太陽大氣層的   層。
(3)太陽活動增強時,對地球的影響有   (寫出一點即可)。
19.(2024七上·新昌月考)紹興鏡湖國家濕地公園是浙江省首個國家級城市濕地公園,濕地內分布動植物200余種,是紹興良好生態環境的一張綠色名片。請回答:
(1)該濕地公園每年四月大量白鷺會成群結隊來此繁衍生息,這些白鷺的體溫  ?。ㄌ睢昂愣ā被颉安缓愣ā保?;濕地內昆蟲也較多,昆蟲體表都有一層保護身體的   。
(2)小科將濕地內動物分為甲、乙兩類,如表所示,他是依據有無   這一特征來分類。
類別 動物名稱
甲 野鴨 白鷺 草魚 青蛙
乙 蜜蜂 蚯蚓 蝦
20.(2024七上·新昌月考)某學校地理學習小組在學習地球的自轉的相關內容時,運用地球儀做了一個演示實驗。閱讀演示實驗示意圖,幫他們解決下列問題。在暗室里將一盞電燈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陽,在電燈旁放一個地球儀代表地球,撥動地球儀模擬地球自轉運動,觀察地球儀的受光區域及其變化。
(1)模擬地球自轉,是指地球繞著圖中的字母   所在的地軸不停地旋轉運動;從北極上空看地球   時針方向轉動。
(2)觀察這一演示實驗,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是   現象。
(3)圖中的E、F兩點中,正處在白天的是   點,處在黑夜的是   點。
21.(2024七上·新昌月考)科學研究過程中經常要進行各種測量,測量時正確讀數很關鍵。
(1)圖1中用A、B兩把刻度尺分別測量同一木塊的邊長,就刻度尺的分度值而言,刻度尺  ?。ㄌ睢癆”或“B”)更精密一些。
(2)圖2中溫度計的示數是   ℃,圖3中液體的體積是   mL。(選填“A”或“B”)。
22.(2024七上·新昌月考)第十九屆亞運會已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舉行。如圖為地球繞日公轉的示意圖?;卮鹣铝袉栴}。
(1)2023年9月23日是農歷秋分日,這天地球公轉至圖中   位置,太陽直射在   上。
(2)從9月23日到10月8日,新昌的晝夜長短變化情況為   。
(3)地球自乙運行到丙,太陽直射點從   逐漸南移到   。
23.(2024七上·新昌月考)請分析圖1~圖3,回答問題:
(1)圖1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幾個步驟,正確的排序為  ?。ㄌ钭帜福?,步驟⑤的目的是   。
(2)將圖2中的物像再放大觀察,需要先調節圖3中顯微鏡的結構  ?。ㄌ顦颂枺?,為了使物像更清晰可調節  ?。ㄌ顦颂枺?。
(3)如果在觀察時發現視野中有大量黑色圓圈,可能是步驟  ?。ㄌ顦颂枺┎僮麇e誤。
24.(2024七上·新昌月考)如圖所示是某同學通過手機軟件記錄的健身跑步軌跡和部分數據。
(1)人們可用平均速度表示跑步的快慢,平均速度=,在這次跑步過程中,該同學跑步的平均速度約為   km/h(結果保留到0.1)
(2)根據配速數據的單位,寫出配速的計算公式   。若某次訓練中配速為400s/km,速度為   m/s。
25.(2024七上·新昌月考)對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蠟塊體積的測量,小明想出了如圖的測量方法。
A. B. C. D. E.
A.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
B.將一枚鐵釘用繩系好;
C.將鐵釘緩慢浸沒入水中,測出體積讀數;
D.將蠟塊固定在鐵釘附近;
E.使鐵釘和蠟塊均浸沒水中,測出體積讀數。
綜合以上步驟即可求出蠟塊的體積。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C,E三個步驟中都有體積的測量,就測量蠟塊體積來講,其中不必要的是   。
(2)根據信息可得蠟塊的體積為   。
(3)A步驟中“適量”是指   。
(4)另有一較大礦石,放不進量筒,因此小濱利用一只燒杯,按圖2所示方法來測量礦石的體積。此測量方法測得礦石的體積,與它的真實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一樣大”)。
26.(2024七上·新昌月考)夏天我們經常使用電風扇,電風扇吹出風的強度與什么因素有關?對此小明提了兩個猜想,并利用玩具電風扇來進行探究。
猜想一:電風扇吹出風的強度與距離電風扇的遠近有關;
猜想二:電風扇吹出風的強度與扇葉的轉速有關。
為證實上述猜想,小明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將紙板B固定在支架上,紙板A與輕桿固定后懸掛在紙板B上的轉軸O處,紙板A和輕桿可繞轉軸O自由擺動,將電風扇放在左側正對紙板A。圖中s是紙板A自然下垂時(虛線)到電風扇的水平距離,θ是紙板A向右擺動穩定后輕桿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越大,說用電風扇吹出風的強度越強。
(1)探究猜想一:保持電風扇的轉速不變,移動電風扇,使s分別等于0.3米、0.5米、0.7米、0.9米,在紙板B上分別標下紙板A穩定時輕軒的位置a、b、c、d,如圖乙所示,可知猜想一是   (選“正確”或“錯誤”)的。
(2)探究猜想二:小明同學通過調節電風扇上的風速檔位改變扇葉的轉速,在探究過程中,還要保持   不變。
27.(2024七上·新昌月考)某實驗小組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讓小球從斜面A點由靜止開始滾下,頻閃照相機記錄了小球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照片如圖甲所示。
(1)依據照片可判斷,小球在做   (選填“勻速”或“變速”)運動。
(2)小球在C點速度為v1,在D點的的速度為v2,則v1  ?。ㄟx填“>”“<”或“=”)v2。
(3)乙圖中能說明小球在斜面上運動情況的圖像是  ?。ㄟx填字母)。
(4)如果頻閃照相機每隔0.2s拍攝一次,并且測得AB間距離為5cm,BC間距離為15cm,則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為   m/s,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為   m/s。
28.(2024七上·新昌月考)育苗工廠的建立可以讓“種子萌發成幼苗”的過程在車間內完成。種子萌發,需要什么外界條件?小黃參觀了某花卉公司育苗車間后,決定自己動手,探究一下“種子萌發需要的外部條件”。
材料器具:錐形瓶4個、清水、恒溫箱、綠豆種子若干。
小黃設結實驗方案(如圖)及預測結果(如表):
裝置 數量 條件 溫度 時間 預測結果
① 10粒 干燥、充足的空氣 25℃ 3天 0粒萌發
② 10粒 種子完全浸沒在水中 25℃ 3天 0粒萌發
③ 10粒 潮濕、充足的空氣 25℃ 3天 10粒萌發
④ 10粒 潮濕、充足的空氣 2℃ 3天 0粒萌發
(1)比較①和③的結果可得出種子萌發需要   。
(2)若要驗證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應該選擇   兩組構成對照。
(3)小黃設計的實驗中為何每瓶要放10粒種子,而不只放1粒種子,原因是   。
29.(2024七上·新昌月考)如圖甲,港珠澳大橋全長55000m,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由引橋、跨海橋、海底隧道三部分組成,其中跨海橋長22900m,海底隧道長6700m,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可抵御8級地震、16級臺風、30萬噸船舶撞擊。圖乙是港珠澳大橋的限速牌。請根據以上信息分析回答:
(1)當汽車以最高限速行駛,通過港珠澳大橋全程需要多少時間?
(2)一車隊以25m/s的速度完全通過海底隧道,所用時間為280s,該車隊的長度為多少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
【解析】【分析】根據實驗操作的規范分析判斷。
【解答】A.讀取量筒的示數時,視線與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故A錯誤;
B.向試管中傾倒液體藥品時,瓶塞沒有倒放、標簽沒有向著手心,故B錯誤;
C.取用固體藥品要先橫放試管,再把藥品放入試管底部,最后慢慢豎起試管,故C正確;
D.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時,膠頭滴管不能伸入到試管內或接觸試管內壁,故D錯誤。
故選C。
2.【答案】D
【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
【解析】【分析】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這個物體與所選參照物之間是否有位置變化;若位置有變化,則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是運動的;若位置沒有變化,則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是靜止的。
【解答】A.小軒駕駛一輛汽車在高架橋上由南向北行駛,以該汽車為參照物,司機小軒的相對位置沒有發生改變,是靜止的,故A錯誤;
B.汽車與高架橋的相對位置不斷變化,以高架橋參照物,該汽車是運動的,故B錯誤;
C.司機由南向北行駛,以橋上路燈為參照物,該司機向北運動,故C錯誤;
D.司機與橋上路燈的位置不斷發生變化,以橋上路燈為參照物,司機是運動的,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3.【答案】A
【知識點】單位換算
【解析】【分析】掌握各個單位之間的進率及換算過程中單位的統一。
【解答】選項A:換算過程中單位不統一,等號后面的1.7m不應帶單位m, A錯誤;
選項B、C、D三題的換算過程中,各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正確,單位統一,題正確;
故選A。
4.【答案】D
【知識點】生物物種的多樣性與保護;生態系統及其多樣性
【解析】【分析】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1)就地保護: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
(2)遷地保護:將瀕危生物遷出原地,移入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是對就地保護的補充。
(3)建立瀕危物種種質庫,保護珍貴的遺傳資源。
(4)加強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解答】由分析圖表可知,鳥類多樣性面臨的最主要威脅來自棲息地被破壞。故保護黑臉琵鷺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建立自然保護區是指把包含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保護和管理,又叫就地保護。
故答案為:D。
5.【答案】A
【知識點】細胞的結構
【解析】【分析】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葉綠體等結構。
【解答】液泡內含有細胞液,溶解著多種物質,有多種味道:酸、甜、苦、辣,切水果時會有許多汁液流出,這些汁液來自于細胞結構中的液泡。
故答案為:A。
6.【答案】C
【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
【解析】【分析】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解答】探究的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后,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作出假設。再圍繞提出的問題和假設制定并實施探究計劃。然后,根據實驗現象,分析結果,得出結論,最后表達交流探究過程和結論。根據畫線部分內容可知,該部分屬于進行實驗和收集證據步驟。
故答案為:C。
7.【答案】C
【知識點】銀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銀河系整體作較差自轉。在太陽處的自轉速度約220千米/秒,太陽繞銀心運轉一周約2.5億年。銀河系的目視絕對星等為-20.5等,銀河系的總質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1.5萬億倍。銀河系的年齡大概在100億歲左右 ,而科學界認為宇宙大爆炸大約發生于138億年前。 銀河系有兩個伴星系:大麥哲倫星系和小麥哲倫星系。 它們都是本星系群的成員,并且是室女超星系團的一部分;而它又是組成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一部分。
【解答】A、銀河系并不是以太陽為中心的天體系統,A不符合題意。
B、銀河系并不是宇宙的中心,B不符合題意。
C、銀河系自內向外分別由銀心、銀核、銀盤、銀暈和銀冕組成。銀河系中央區域多數為老年恒星(以白矮星為主),外圍區域多數為新生和年輕的恒星。周圍幾十萬光年的區域分布著十幾個衛星星系,銀河系通過緩慢地吞噬周邊的矮星系使自身不斷壯大,C不符合題意。
D、俯視看像一個大漩渦,由四條螺旋狀旋臂從中間伸出,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8.【答案】B
【知識點】長度的測量;體積的測量
【解析】【分析】A、因為是圓形的硬幣直接測量誤差會很大,需要用兩塊直角三角板把 硬幣夾在中間,放到刻度尺上測出它的直徑
B、一枚硬幣的厚度較小,直接測量一枚硬幣的厚度時,產生的誤差較大,需要用累積法,單獨測量一枚硬幣誤差比較大;
C、測量硬幣體積用排水法,兩次讀數之差就是硬幣的體積;
D、用滾動法測硬幣的周長,硬幣的周長等于終點的刻度減去起點的刻度。
【解答】A、因為是圓形的硬幣,需要用兩塊直角三角板把 硬幣夾在中間,放到刻度尺上測出它的直徑,故A 正確;
B、一枚硬幣的厚度較小,直接測量一枚硬幣的厚度時,產生的誤差較大,需要用累積法,應該一次測量出10枚硬幣疊加起來的總厚度,再除以10,求得1 枚硬幣的厚度,故B錯誤;
C、測量硬幣體積:排水法,兩次讀數之差就是硬幣的體積,故C正確;
D、用滾動法測硬幣的周長,硬幣的周長等于終點的刻度減去起點的刻度,故D正確;
故答案為:B。
9.【答案】C
【知識點】種子植物
【解析】【分析】植物根據生殖細胞的不同可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來繁殖后代,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用種子來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種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解答】A、“春水綠如染”中提到是藻類植物,藻類植物無根莖葉的分化,靠孢子繁殖,A正確;
B、此詩句中提到的植物是苔蘚植物,苔蘚植物有莖葉的分化,無根,靠孢子繁殖,B錯誤;
C、此詩句中提到的梅花屬于被子植物,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的分化,靠種子繁殖,C正確;
D、此詩句中提到的蕨屬于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靠孢子子繁殖,D錯誤。
故答案為:C。
10.【答案】C
【知識點】地圖的比例尺
【解析】【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縮小的程度。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
【解答】相同圖幅的地圖,范圍越大,比例尺越小,內容越簡略;范圍越小,比例尺越大,內容越詳細。題目中,C比例尺最小,所表示的范圍最大。
故答案為:C。
11.【答案】B
【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
【解析】【分析】(1)顯微鏡的正確操作步驟應該是:取鏡和安放、對光、放置玻片標本、調焦、觀察、收放和整理。
(2)在顯微鏡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發現物像位于視野的右上方,它實際上位于玻片標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應向右上方移動。我們可以這樣記憶:物像位于視野的哪個方向,就向哪個方向移動,才能移到視野中央。
【解答】A、凹面反光鏡使光線匯聚,因此觀察時,光線較弱,可選用圖甲中①反光鏡的凹面,A錯誤。
B、圖乙是給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染色,所用的液體是碘液或紅墨水,染色的主要目的是將細胞核染成深色,便于觀察,B正確。
C、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多,因此使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較多,應選用放大倍數小的目鏡和物鏡,①②一端無螺紋為目鏡,目鏡倍數越小,鏡頭越長;③④有螺紋為物鏡,物鏡倍數越小,鏡頭越短,所以要在視野內看到較多的細胞,宜選用的鏡頭組合分別是①和④的組合,C錯誤。
D、我們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所以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圖丁中物像在視野的右下方,玻片標本要往右下方移動,物像會移到視野中央,D錯誤。
故答案為:B。
12.【答案】C
【知識點】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
【解析】【分析】根據植物繁殖方式的不同或種子的有無,可以將植物分為種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不結種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種子植物又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用種子繁殖后代。
【解答】蕨類植物(胎生狗脊)的主要特征: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體內有輸導組織,但是不結種子,靠孢子繁殖后代,蕨類植物的受精作用離不開水。
故答案為:C。
13.【答案】A
【知識點】經度與緯度;經緯網
【解析】【分析】(1)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赤道,即0°緯線;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西經20°和東經160°。
(2)經度向西增加是西經,向東增加是東經;緯度向北增加是北緯,向南增加是南緯。
【解答】A、該點處于西經30°和南緯30°,故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符合題意。
B、該點處于0°經線和0°緯線,故位于東半球和赤道位置,不符合題意。
C、該點處于東經30°和北緯20°,故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不符合題意。
D、該點處于西經10°和南緯40°,故位于東半球和南半球,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4.【答案】A
【知識點】體積的測量
【解析】【分析】根據“俯視大仰視小”的規律分析判斷。
【解答】量筒內原有一定量的水,采用仰視讀數讀出水的體積為15mL,則讀出的示數偏小,而實際水的體積大于15mL。加入一定量的水后,采用俯視讀數讀出水的總體積為20mL,則讀出示數偏大,而實際水的體積小于20mL。根據V=V2-V1可知,則加入水的體積小于5mL。
故選A。
15.【答案】C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平均速度的計算及測量
【解析】【分析】在s-t圖象中,傾斜的直線表示勻速直線運動,斜率等于速度;由圖可以直接讀出出發點的位置和時刻;路程等于縱坐標的變化量,平均速度等于路程與時間之比。
【解答】 據圖可知,
①最初B在A的前面5m處,但物體A比B遲3s才開始運動;
②t=0s時,A在O點,B在距離O點5m處;
③A從第3s開始運動,B從0s開始運動;但從第3s開始,A圖線的傾斜程度更大,說明A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多,也就是A的速度大于物體B的速度;在第5s末,A、B在“10m”處相遇;
④5s內,A通過的距離是10m,B通過的距離是5m,由公式知,兩者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所以,以上說法中正確的是②③。
故答案為:B。
16.【答案】(1)m
(2)ml
(3)偏小
(4)37.9
【知識點】長度的測量;體積的測量;溫度及溫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 (1)鉛球項目上,同學投擲出的距離應該按米計算;
(2)一瓶礦泉水的體積按毫升計算;
(3)將皮卷尺拉得太松,必然在一定的長度內卷縮了一些示數,據此分析測量的結果變化情況;
(4)體溫計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液體的熱脹冷縮,其測量范圍是35~42℃,其分度值為0.1℃。
【解答】 (1)鉛球項目上,女生的鉛球質量是3kg,小溪同學投擲出12.6m的好成績而奪冠;
(2)一瓶礦泉水的體積500mL,小靈同學運動后,喝了250mL的礦泉水來補充水分;
(3)裁判員用皮卷尺測量比賽的成績時,若將皮卷尺拉得太松,必然在一定的長度內卷縮了一些示數,所以會使測量的結果偏大;
(4)由圖可知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35~42℃,其分度值為0.1℃,圖中所示溫度為37.9℃。
17.【答案】(1)宇宙大爆炸理論
(2)膨脹
(3)A
【知識點】銀河系和宇宙;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解析】【分析】 (1)目前被人們廣泛接受的宇宙起源學說是宇宙大爆炸。
(2)根據題中科學家觀察發現宇宙處于不斷的膨脹中,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退行越快的結論分析各選項的正誤。
【解答】 (1)目前被人們廣泛接受的宇宙起源學說是宇宙大爆炸。
(2)科學家觀察發現宇宙處于不斷的膨脹中,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退行越快。
(3)A、圖A表示星系2、星系3都在遠離我們而去,離我們較遠的星系3比星系2退行更快,符合科學家的觀察發現,故A正確;
B、圖B表示星系2、星系3都在遠離我們而去,離我們較遠的星系3比星系2退行更慢,不合科學家的觀察發現,故B錯誤;
CD、圖C和圖D表示星系2、星系3都在向我們靠近,不合科學家的觀察發現,故CD錯誤。
故答案為:A。
18.【答案】(1)光球;色球
(2)色球
(3)無線電短波通訊受到影響/紫外線增強/發生磁暴
【知識點】太陽的結構與概況
【解析】【分析】(1)太陽活動是太陽大氣層里一切活動現象的總稱,太陽大氣層從內向外分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
(2)太陽活動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陽風,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層,耀斑分布在色球層,太陽風分布在日冕層。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耀斑是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太陽活動的平均周期約是11年。
【解答】(1)根據課本內容可知,太陽是個熾熱的球體,她的表面結構由里到外依次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
(2)日珥發生在太陽大氣層的色球層。
(3)太陽活動增強時,對地球的影響有無線電短波通訊受到影響。
19.【答案】(1)恒定;外骨骼
(2)脊椎骨
【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常見的脊椎動物
【解析】【分析】動物的分類除了要比較外部形態結構,還要比較動物的內部構造和生理功能,并結合動物的生活習性和地理分布情況等。
【解答】(1)白鷺屬于鳥類,鳥類的體溫恒定,屬于恒溫動物;昆蟲體表有外骨骼,外骨骼具有保護和防止體內水分的蒸發的作用。
(2)根據動物體內有無脊柱,把動物分成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甲類動物野鴨、白鷺、草魚、青蛙的體內有脊柱,屬于脊椎動物;乙類動物蜜蜂、蚯蚓、蝦的身體中無脊柱,屬于無脊椎動物,所以,他是依據有無脊柱這一特征來分類的。
20.【答案】(1)B;逆
(2)晝夜交替
(3)E;F
【知識點】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和周期
【解析】【分析】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旋轉叫地球自轉,自轉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
【解答】讀圖可知,(1)地球自轉是指地球繞著圖中字母B所表示的地軸不停地旋轉運動;撥動地球運動的方向是自西向東的,從北極上空看地球的自轉為逆時針方向旋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為順時針方向旋轉。
(2)這一實驗演示的是地球自轉產生的晝夜交替現象。
(3)圖中的E、F兩點中,正處在白天的是F,處在黑夜的是E,說明兩點時間不一樣,其中時間早的是F。
21.【答案】(1)A
(2)-23;42
【知識點】長度的測量;體積的測量;溫度及溫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1)用刻度尺測量長度,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測量精度越高;
(2)由圖可知,這是零刻度線以下的讀數,應該讀作“零下”;
(3)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面相平。
【解答】 (1)用刻度尺測量長度,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測量精度越高,并且讀數時要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A精確程度高;
(2)由圖可知,這是零刻度線以下的讀數,應該讀作“零下”,該溫度計的讀數為“-23℃”;
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面相平,該量筒的讀數為42mL。
22.【答案】(1)丙;赤道
(2)晝漸短,夜漸長
(3)北回歸線;赤道
【知識點】地球公轉;陽歷和地球公轉的關系
【解析】【分析】 地球繞太陽不停地旋轉,叫地球的公轉,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周期是一年。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一年內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當太陽光線直射赤道時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當太陽光線直射北回歸線時是北半球的夏至日;當太陽光線直射南回歸線時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據圖中信息解答。
【解答】(1)讀圖可知,當地球位于甲位置時為春分日,時間為3月21日前后;當地球位于乙位置時為夏至日,時間為6月22日前后;當地球位于丙位置時,時間為9月23日前后;當地球位于丁位置時,時間為12月22日前后。因此,2023年9月23日是農歷秋分日,這天地球公轉至圖中丙位置。太陽直射在赤道上。
(2)當地球位于丙位置時,時間為9月23日前后,晝夜平分;當地球位于丁位置時,時間為12月22日前后,晝短夜長。從9月23日到10月8日, 新昌 的晝夜長短變化情況為晝漸短,夜漸長。
(3)公轉軌道乙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晝長夜短)與丙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全球晝夜平分)之間。地球從乙位置運行到丙位置的過程中,太陽的直射點從北回歸線正向南移動,逐漸南移到赤道。
23.【答案】(1)③②①④⑤;染色
(2)3;2
(3)④
【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
【解析】【分析】 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正確的步驟是:一滴、二取、三涂、四蓋、五染色、六吸。觀圖1可知:①表示涂、②表示取、③表示滴、④表示蓋、⑤表示染色,圖三中1是粗準焦螺旋、2是細準焦螺旋、3是轉換器、4是物鏡、5是遮光器,據此解答
【解答】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如下:
擦片:用潔凈紗布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
滴水: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
取材:用牙簽在口腔內側輕刮幾下(操作前請漱口),并將之涂抹在生理鹽水滴中;
蓋片:用鑷子夾起蓋玻片,輕輕蓋在表皮上。蓋時,讓蓋玻片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水滴的邊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產生氣泡;
染色:在蓋玻片一側滴1~2滴碘液;
吸水:在蓋玻片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碘液;故正確順序為③②①④⑤;⑤步驟的目的是染色;
(3)將圖2中的物像再放大觀察,首先要在低倍鏡下將所要觀察的物像移到視野的正中央,然后用3轉換器把低倍鏡轉換成高倍鏡,再用2細準焦螺旋稍微調節一下就能看清所要觀察的物像;
(4)觀察時,發現視野中有許多黑色圓圈,可能是④蓋蓋玻片操作不當造成的。
24.【答案】(1)13.3
(2);2.5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平均速度的計算及測量
【解析】【分析】 (1)從圖中找出此次鍛煉通過的路程和時間,利用求出平均速度;
(2)根據配速的公式進行解答。
【解答】 (1)從圖中得出時間t=45min=0.75h
平均速度約為
(2) 根據配速數據的單位,寫出配速的計算公式
若某次訓練中配速為400s/km,速度為
25.【答案】(1)A
(2)23cm3
(3)既要浸沒,且浸沒后不超過最大量程
(4)偏大
【知識點】體積的測量
【解析】【分析】 A、往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可讀出水的體積V1;
C、將鐵釘慢慢地浸沒在量筒內的水中,此時量筒示數為V2;
E、將鐵釘和蠟塊慢慢的浸沒在量筒內的水中,量筒讀數為V3=49mL。
【解答】 (1)測量水的體積是沒有用的,故其中不必要讀數的步驟是A;
(2)蠟塊的體積為 23cm3;
(3)既要浸沒,且浸沒后不超過量筒的最大刻度;
(4)由圖知,量筒的最大測量值是200mL,即量筒的量程是:200mL=200cm3,由于將礦石從燒杯中拿出時,石塊上會沾有水,所以測得的體積偏大。
26.【答案】(1)正確
(2)紙板A自然下垂時到電風扇的距離
【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
【解析】【分析】(1)保持電風扇的轉速不變,移動電風扇的距離,由圖乙所示,距離電風扇越近,θ越大,電風扇吹出風的強度越強,據此進行解答;
(2)根據控制變量法可知探究電風扇吹出的風的強度與扇葉的轉速有關時控制的變量是距離電風扇的遠近;
【解答】 (1)保持電風扇的轉速不變,移動電風扇的距離,由圖乙可知,距離電風扇越近,θ越大,電風扇吹出風的強度越強,據此可知,猜想一是正確的;
(2)探究電風扇吹出的風的強度與扇葉的轉速有關時,應控制紙板A自然下垂時到電風扇的距離 不變,通過調節電風扇上的風速擋位改變電風扇的轉動速度;
27.【答案】(1)變速
(2)<
(3)C
(4)0.75;0.5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平均速度的計算及測量
【解析】【分析】 (1)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同的運動是勻速運動,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的運動是變速運動;
(2)根據圖像分析。
(3)由照片可知,在相同時間,小球運動的距離間隔越來越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運動,據此選擇能說明小球在斜面上運動情況的圖象。
(4)利用公式計算小球BC段的平均速度和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
【解答】 (1)由圖甲可知,小球在斜面上運動時,在相同的時間內運動的路程越來越遠,所以小球做變速運動,且它的速度越來越大;
(2)小球在C點速度為v1,在D點的的速度為v2,由圖像可知,v1<v2。
(3)A、如圖,v-t中速度隨時間增加而減小,是減速運動,故A不符合題意;
B、如圖,v-t中速度不隨時間而變化,是勻速運動,故B不符合題意;
C、如圖,v-t中速度隨時間增加而增大,是加速運動,故C符合題意;
D、如圖,v-t中速度先增大后減小,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4)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為;
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為;
28.【答案】(1)水分
(2)③④
(3)避免實驗的偶然性
【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
【解析】【分析】(1)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
(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
【解答】(1)(2)③號瓶萌發具備了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即:適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③號瓶可起到對照作用,根據變量的唯一性可形成三組對照試驗:①和③、②和③、③和④,變量分別是水、空氣、溫度,證明了種子的萌發需要適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由題可知3號瓶滿足條件應為對照組。其它錐形瓶中種子為實驗組。對照性的探究實驗應注意變量的唯一性。比較①和③的實驗結果,說明了適量的水分是種子萌發需要的必要條件。比較②和③的實驗結果,說明了充足的空氣是種子萌發需要的必要條件。比較③和④的實驗結果,說明了適宜的溫度是種子萌發需要的必要條件。
(3)實驗過程用10粒種子,而不只放1粒種子,可以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實驗誤差,提高實驗結果可信度。
29.【答案】(1)從圖乙可知,限速v=100km/h,由v=得,通過大橋的時間t===0.55h
(2)車隊的速度v″=25m/s,車隊完全通過海底隧道的路程s″=v″t″=25m/s×280s=7000m,海底隧道的長度s'=6700m,車隊的長度s車隊=s″﹣s'=7000m﹣6700m=300m
【知識點】速度與物體運動;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平均速度的計算及測量
【解析】【分析】(1)從圖乙可知,限速v=100km/h,由的變形式得出通過大橋的時間;
(2)根據速度公式的變形式s=vt得出車隊完全通過海底隧道的路程,用該路程減去隧道的長度,即為車隊的長度。
1 / 1浙江省新昌縣拔茅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2月階段性調研試卷科學試題(全冊)
1.(2024七上·新昌月考)規范的操作是科學實驗的基本要求,下列實驗操作規范的是( ?。?br/>A.量筒讀數 B.傾倒液體
C.取用固體粉末 D.滴加液體
【答案】C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
【解析】【分析】根據實驗操作的規范分析判斷。
【解答】A.讀取量筒的示數時,視線與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故A錯誤;
B.向試管中傾倒液體藥品時,瓶塞沒有倒放、標簽沒有向著手心,故B錯誤;
C.取用固體藥品要先橫放試管,再把藥品放入試管底部,最后慢慢豎起試管,故C正確;
D.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時,膠頭滴管不能伸入到試管內或接觸試管內壁,故D錯誤。
故選C。
2.(2024七上·新昌月考) 寧波市機場高架建成后,極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小軒駕駛一輛汽車在高架橋上由南向北行駛,則 (  )
A.以該汽車為參照物,司機是運動的
B.以高架橋為參照物,該汽車是靜止的
C.以橋上路燈為參照物,該司機向南運動
D.以司機為參照物,橋上路燈是運動的
【答案】D
【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
【解析】【分析】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這個物體與所選參照物之間是否有位置變化;若位置有變化,則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是運動的;若位置沒有變化,則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是靜止的。
【解答】A.小軒駕駛一輛汽車在高架橋上由南向北行駛,以該汽車為參照物,司機小軒的相對位置沒有發生改變,是靜止的,故A錯誤;
B.汽車與高架橋的相對位置不斷變化,以高架橋參照物,該汽車是運動的,故B錯誤;
C.司機由南向北行駛,以橋上路燈為參照物,該司機向北運動,故C錯誤;
D.司機與橋上路燈的位置不斷發生變化,以橋上路燈為參照物,司機是運動的,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3.(2024七上·新昌月考)下列單位換算中,不正確的是( ?。?br/>A.1.7m=1.7m×100cm=170cm B.6.9m=6.9×100cm=690cm
C.8.8km=8.8×1000m=8800m D.5.4m=5.4×1000mm=5400mm
【答案】A
【知識點】單位換算
【解析】【分析】掌握各個單位之間的進率及換算過程中單位的統一。
【解答】選項A:換算過程中單位不統一,等號后面的1.7m不應帶單位m, A錯誤;
選項B、C、D三題的換算過程中,各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正確,單位統一,題正確;
故選A。
4.(2024七上·新昌月考)有專家在溫州“樹排沙”保護區觀測到世界瀕危動物——黑臉琵鷺,表明我市在鳥類保護措施已取得了顯著成效。請結合鳥類數量減少的原因(如圖)判斷,最有針對性的措施是(  )
A.積極宣傳保護生物多樣性 B.嚴格控制外來物種的引進
C.健全動物保護的法律法規 D.重視樹排沙保護區的建設
【答案】D
【知識點】生物物種的多樣性與保護;生態系統及其多樣性
【解析】【分析】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1)就地保護: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
(2)遷地保護:將瀕危生物遷出原地,移入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是對就地保護的補充。
(3)建立瀕危物種種質庫,保護珍貴的遺傳資源。
(4)加強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解答】由分析圖表可知,鳥類多樣性面臨的最主要威脅來自棲息地被破壞。故保護黑臉琵鷺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建立自然保護區是指把包含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保護和管理,又叫就地保護。
故答案為:D。
5.(2024七上·新昌月考)小明將水果切片時,發現水果流出許多汁液。這些汁液來自于細胞結構中的(  )
A.液泡 B.細胞膜 C.細胞核 D.細胞壁
【答案】A
【知識點】細胞的結構
【解析】【分析】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葉綠體等結構。
【解答】液泡內含有細胞液,溶解著多種物質,有多種味道:酸、甜、苦、辣,切水果時會有許多汁液流出,這些汁液來自于細胞結構中的液泡。
故答案為:A。
6.(2024七上·新昌月考)在一項研究某藥療效的臨床試驗中,醫生把試驗者分成兩組,一組服用藥物,一組服用安慰劑,觀察記錄兩組試驗者的各項生理指標。安慰劑本身沒有任何的治療作用,但在外觀上與藥物無明顯區別。上述畫線部分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
C.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D.得出結論
【答案】C
【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
【解析】【分析】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解答】探究的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后,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作出假設。再圍繞提出的問題和假設制定并實施探究計劃。然后,根據實驗現象,分析結果,得出結論,最后表達交流探究過程和結論。根據畫線部分內容可知,該部分屬于進行實驗和收集證據步驟。
故答案為:C。
7.(2024七上·新昌月考)中外科學家繪制出目前最精確的銀河系結構圖,明確銀河系是一個具有4條旋臂的漩渦星系。下列關于銀河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銀河系是以太陽為中心的天體系統
B.銀河系是宇宙的中心
C.銀河系是由眾多行星及星際物質組成的一個龐大的天體系統
D.俯視看銀河系像一個大旋渦
【答案】C
【知識點】銀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銀河系整體作較差自轉。在太陽處的自轉速度約220千米/秒,太陽繞銀心運轉一周約2.5億年。銀河系的目視絕對星等為-20.5等,銀河系的總質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1.5萬億倍。銀河系的年齡大概在100億歲左右 ,而科學界認為宇宙大爆炸大約發生于138億年前。 銀河系有兩個伴星系:大麥哲倫星系和小麥哲倫星系。 它們都是本星系群的成員,并且是室女超星系團的一部分;而它又是組成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一部分。
【解答】A、銀河系并不是以太陽為中心的天體系統,A不符合題意。
B、銀河系并不是宇宙的中心,B不符合題意。
C、銀河系自內向外分別由銀心、銀核、銀盤、銀暈和銀冕組成。銀河系中央區域多數為老年恒星(以白矮星為主),外圍區域多數為新生和年輕的恒星。周圍幾十萬光年的區域分布著十幾個衛星星系,銀河系通過緩慢地吞噬周邊的矮星系使自身不斷壯大,C不符合題意。
D、俯視看像一個大漩渦,由四條螺旋狀旋臂從中間伸出,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8.(2024七上·新昌月考)下列使用特殊方法對硬幣的直徑、厚度、體積、周長進行測量的實驗中,不能準確測量的是(  )
A.測硬幣的直徑
B.測硬幣的厚度
C.測硬幣的體積
D.測硬幣的周長
【答案】B
【知識點】長度的測量;體積的測量
【解析】【分析】A、因為是圓形的硬幣直接測量誤差會很大,需要用兩塊直角三角板把 硬幣夾在中間,放到刻度尺上測出它的直徑
B、一枚硬幣的厚度較小,直接測量一枚硬幣的厚度時,產生的誤差較大,需要用累積法,單獨測量一枚硬幣誤差比較大;
C、測量硬幣體積用排水法,兩次讀數之差就是硬幣的體積;
D、用滾動法測硬幣的周長,硬幣的周長等于終點的刻度減去起點的刻度。
【解答】A、因為是圓形的硬幣,需要用兩塊直角三角板把 硬幣夾在中間,放到刻度尺上測出它的直徑,故A 正確;
B、一枚硬幣的厚度較小,直接測量一枚硬幣的厚度時,產生的誤差較大,需要用累積法,應該一次測量出10枚硬幣疊加起來的總厚度,再除以10,求得1 枚硬幣的厚度,故B錯誤;
C、測量硬幣體積:排水法,兩次讀數之差就是硬幣的體積,故C正確;
D、用滾動法測硬幣的周長,硬幣的周長等于終點的刻度減去起點的刻度,故D正確;
故答案為:B。
9.(2024七上·新昌月考)伴隨著《中國詩詞大會》的火熱進行,實驗中學舉辦了“生物詩詞大會”。在單人追逐賽環節,要求說出“能用種子繁殖的植物”的詩詞。下列勝出的選手是 (  )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種子植物
【解析】【分析】植物根據生殖細胞的不同可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來繁殖后代,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用種子來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種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解答】A、“春水綠如染”中提到是藻類植物,藻類植物無根莖葉的分化,靠孢子繁殖,A正確;
B、此詩句中提到的植物是苔蘚植物,苔蘚植物有莖葉的分化,無根,靠孢子繁殖,B錯誤;
C、此詩句中提到的梅花屬于被子植物,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的分化,靠種子繁殖,C正確;
D、此詩句中提到的蕨屬于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靠孢子子繁殖,D錯誤。
故答案為:C。
10.(2024七上·新昌月考)要繪制圖幅大小相同的地圖,用下列哪個比例尺所表示的范圍最大 (  )
A. B.1:300 000
C.1:30 000 0000 D.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60千米
【答案】C
【知識點】地圖的比例尺
【解析】【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縮小的程度。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
【解答】相同圖幅的地圖,范圍越大,比例尺越小,內容越簡略;范圍越小,比例尺越大,內容越詳細。題目中,C比例尺最小,所表示的范圍最大。
故答案為:C。
11.(2024七上·新昌月考)小金制作了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進行觀察。下列有關實驗操作敘述正確的是( ?。?br/>A.圖甲中的①是反光鏡,當環境光線較弱時,應選用平面鏡對光
B.圖乙是給洋蔥葉內表皮細胞染色,所用的液體可用碘液或紅墨水
C.若要觀察到的細胞數量最多,應選擇圖丙中的鏡頭組合②和③
D.若要把圖丁中觀察到的物像移到視野中央,玻片應向左上方移動
【答案】B
【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
【解析】【分析】(1)顯微鏡的正確操作步驟應該是:取鏡和安放、對光、放置玻片標本、調焦、觀察、收放和整理。
(2)在顯微鏡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發現物像位于視野的右上方,它實際上位于玻片標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應向右上方移動。我們可以這樣記憶:物像位于視野的哪個方向,就向哪個方向移動,才能移到視野中央。
【解答】A、凹面反光鏡使光線匯聚,因此觀察時,光線較弱,可選用圖甲中①反光鏡的凹面,A錯誤。
B、圖乙是給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染色,所用的液體是碘液或紅墨水,染色的主要目的是將細胞核染成深色,便于觀察,B正確。
C、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多,因此使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較多,應選用放大倍數小的目鏡和物鏡,①②一端無螺紋為目鏡,目鏡倍數越小,鏡頭越長;③④有螺紋為物鏡,物鏡倍數越小,鏡頭越短,所以要在視野內看到較多的細胞,宜選用的鏡頭組合分別是①和④的組合,C錯誤。
D、我們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所以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圖丁中物像在視野的右下方,玻片標本要往右下方移動,物像會移到視野中央,D錯誤。
故答案為:B。
12.(2024七上·新昌月考)小敏在野外采集了4種植物P、Q、R和S,并設計如圖所示的二歧分類檢索表來分辨這些植物。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腎蕨,它是( ?。?br/>A.P B.Q C.R D.S
【答案】C
【知識點】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
【解析】【分析】根據植物繁殖方式的不同或種子的有無,可以將植物分為種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不結種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種子植物又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用種子繁殖后代。
【解答】蕨類植物(胎生狗脊)的主要特征: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體內有輸導組織,但是不結種子,靠孢子繁殖后代,蕨類植物的受精作用離不開水。
故答案為:C。
13.(2024七上·新昌月考)下列四幅圖中的P點,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一幅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經度與緯度;經緯網
【解析】【分析】(1)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赤道,即0°緯線;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西經20°和東經160°。
(2)經度向西增加是西經,向東增加是東經;緯度向北增加是北緯,向南增加是南緯。
【解答】A、該點處于西經30°和南緯30°,故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符合題意。
B、該點處于0°經線和0°緯線,故位于東半球和赤道位置,不符合題意。
C、該點處于東經30°和北緯20°,故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不符合題意。
D、該點處于西經10°和南緯40°,故位于東半球和南半球,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4.(2024七上·新昌月考)量筒內原有一定量的水,小樂采用仰視讀數讀出水的體積為15mL;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小樂又采用俯視讀數讀出水的總體積為20mL.;則加入水的體積( ?。?br/>A.小于5mL B.等于5mL C.大于5mL D.無法確定
【答案】A
【知識點】體積的測量
【解析】【分析】根據“俯視大仰視小”的規律分析判斷。
【解答】量筒內原有一定量的水,采用仰視讀數讀出水的體積為15mL,則讀出的示數偏小,而實際水的體積大于15mL。加入一定量的水后,采用俯視讀數讀出水的總體積為20mL,則讀出示數偏大,而實際水的體積小于20mL。根據V=V2-V1可知,則加入水的體積小于5mL。
故選A。
15.(2024七上·新昌月考)物體A、B沿同一條直線向東運動,其運動相對同一參考點O的距離s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r/>①兩物體由同一位置O點開始運動,但物體A比B遲3s才開始運動;
②t=0時刻,A在O點,B在距離O點5m處;
③從第3s開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內,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只有①④正確 B.只有③④正確
C.只有②③正確 D.只有①③正確
【答案】C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平均速度的計算及測量
【解析】【分析】在s-t圖象中,傾斜的直線表示勻速直線運動,斜率等于速度;由圖可以直接讀出出發點的位置和時刻;路程等于縱坐標的變化量,平均速度等于路程與時間之比。
【解答】 據圖可知,
①最初B在A的前面5m處,但物體A比B遲3s才開始運動;
②t=0s時,A在O點,B在距離O點5m處;
③A從第3s開始運動,B從0s開始運動;但從第3s開始,A圖線的傾斜程度更大,說明A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多,也就是A的速度大于物體B的速度;在第5s末,A、B在“10m”處相遇;
④5s內,A通過的距離是10m,B通過的距離是5m,由公式知,兩者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所以,以上說法中正確的是②③。
故答案為:B。
16.(2024七上·新昌月考)趁著亞運的東風,某校舉行了運動會,賽場上運動員們奮力拼搏,爭創佳績。請回答以下問題:
(1)女子實心球比賽中,小晶同學投擲出12.8  ?。ㄌ顔挝环枺┑暮贸煽兌鴬Z冠。
(2)小明同學跑完1000米后,喝了一瓶350   (填單位符號)的礦泉水來補充水分。
(3)裁判員用皮卷尺測跳遠比賽成績時,若將皮尺拉得太緊,則測量值會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4)比賽后,小湖同學感到頭昏腦脹,用體溫計測量體溫后,體溫計的示數如圖所示,則小湖的體溫為   ℃。
【答案】(1)m
(2)ml
(3)偏小
(4)37.9
【知識點】長度的測量;體積的測量;溫度及溫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 (1)鉛球項目上,同學投擲出的距離應該按米計算;
(2)一瓶礦泉水的體積按毫升計算;
(3)將皮卷尺拉得太松,必然在一定的長度內卷縮了一些示數,據此分析測量的結果變化情況;
(4)體溫計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液體的熱脹冷縮,其測量范圍是35~42℃,其分度值為0.1℃。
【解答】 (1)鉛球項目上,女生的鉛球質量是3kg,小溪同學投擲出12.6m的好成績而奪冠;
(2)一瓶礦泉水的體積500mL,小靈同學運動后,喝了250mL的礦泉水來補充水分;
(3)裁判員用皮卷尺測量比賽的成績時,若將皮卷尺拉得太松,必然在一定的長度內卷縮了一些示數,所以會使測量的結果偏大;
(4)由圖可知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35~42℃,其分度值為0.1℃,圖中所示溫度為37.9℃。
17.(2024七上·新昌月考)宇宙是廣袤空間和其中存在的各種天體以及彌漫物質的總稱。千百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宇宙是什么時候、如何形成的。
(1)目前被人們廣泛接受的宇宙起源學說是    。
(2)科學家觀察發現宇宙處于不斷的   中,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退行越快。
(3)若從我們所在的星系1觀測,如圖能類比宇宙變化的是(箭頭方向和長短分別表示運動方向和快慢) ____。
A. B.
C. D.
【答案】(1)宇宙大爆炸理論
(2)膨脹
(3)A
【知識點】銀河系和宇宙;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解析】【分析】 (1)目前被人們廣泛接受的宇宙起源學說是宇宙大爆炸。
(2)根據題中科學家觀察發現宇宙處于不斷的膨脹中,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退行越快的結論分析各選項的正誤。
【解答】 (1)目前被人們廣泛接受的宇宙起源學說是宇宙大爆炸。
(2)科學家觀察發現宇宙處于不斷的膨脹中,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退行越快。
(3)A、圖A表示星系2、星系3都在遠離我們而去,離我們較遠的星系3比星系2退行更快,符合科學家的觀察發現,故A正確;
B、圖B表示星系2、星系3都在遠離我們而去,離我們較遠的星系3比星系2退行更慢,不合科學家的觀察發現,故B錯誤;
CD、圖C和圖D表示星系2、星系3都在向我們靠近,不合科學家的觀察發現,故CD錯誤。
故答案為:A。
18.(2024七上·新昌月考)太陽這個巨大的“核能火爐”已經穩定地“燃燒”了50億年。目前,它正處于壯年,要再過50億年它才會燃盡自己的核燃料。那時,它可能膨脹成一個巨大的紅色星體。再經歷200億年,它將最終完全冷卻然后慢慢地消失在黑暗里。
(1)太陽是個熾熱的氣體星球。它的結構由里到外依次為   層、   層、日冕。
(2)日珥發生在太陽大氣層的   層。
(3)太陽活動增強時,對地球的影響有  ?。▽懗鲆稽c即可)。
【答案】(1)光球;色球
(2)色球
(3)無線電短波通訊受到影響/紫外線增強/發生磁暴
【知識點】太陽的結構與概況
【解析】【分析】(1)太陽活動是太陽大氣層里一切活動現象的總稱,太陽大氣層從內向外分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
(2)太陽活動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陽風,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層,耀斑分布在色球層,太陽風分布在日冕層。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耀斑是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太陽活動的平均周期約是11年。
【解答】(1)根據課本內容可知,太陽是個熾熱的球體,她的表面結構由里到外依次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
(2)日珥發生在太陽大氣層的色球層。
(3)太陽活動增強時,對地球的影響有無線電短波通訊受到影響。
19.(2024七上·新昌月考)紹興鏡湖國家濕地公園是浙江省首個國家級城市濕地公園,濕地內分布動植物200余種,是紹興良好生態環境的一張綠色名片。請回答:
(1)該濕地公園每年四月大量白鷺會成群結隊來此繁衍生息,這些白鷺的體溫   (填“恒定”或“不恒定”);濕地內昆蟲也較多,昆蟲體表都有一層保護身體的   。
(2)小科將濕地內動物分為甲、乙兩類,如表所示,他是依據有無   這一特征來分類。
類別 動物名稱
甲 野鴨 白鷺 草魚 青蛙
乙 蜜蜂 蚯蚓 蝦
【答案】(1)恒定;外骨骼
(2)脊椎骨
【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常見的脊椎動物
【解析】【分析】動物的分類除了要比較外部形態結構,還要比較動物的內部構造和生理功能,并結合動物的生活習性和地理分布情況等。
【解答】(1)白鷺屬于鳥類,鳥類的體溫恒定,屬于恒溫動物;昆蟲體表有外骨骼,外骨骼具有保護和防止體內水分的蒸發的作用。
(2)根據動物體內有無脊柱,把動物分成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甲類動物野鴨、白鷺、草魚、青蛙的體內有脊柱,屬于脊椎動物;乙類動物蜜蜂、蚯蚓、蝦的身體中無脊柱,屬于無脊椎動物,所以,他是依據有無脊柱這一特征來分類的。
20.(2024七上·新昌月考)某學校地理學習小組在學習地球的自轉的相關內容時,運用地球儀做了一個演示實驗。閱讀演示實驗示意圖,幫他們解決下列問題。在暗室里將一盞電燈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陽,在電燈旁放一個地球儀代表地球,撥動地球儀模擬地球自轉運動,觀察地球儀的受光區域及其變化。
(1)模擬地球自轉,是指地球繞著圖中的字母   所在的地軸不停地旋轉運動;從北極上空看地球   時針方向轉動。
(2)觀察這一演示實驗,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是   現象。
(3)圖中的E、F兩點中,正處在白天的是   點,處在黑夜的是   點。
【答案】(1)B;逆
(2)晝夜交替
(3)E;F
【知識點】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和周期
【解析】【分析】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旋轉叫地球自轉,自轉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
【解答】讀圖可知,(1)地球自轉是指地球繞著圖中字母B所表示的地軸不停地旋轉運動;撥動地球運動的方向是自西向東的,從北極上空看地球的自轉為逆時針方向旋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為順時針方向旋轉。
(2)這一實驗演示的是地球自轉產生的晝夜交替現象。
(3)圖中的E、F兩點中,正處在白天的是F,處在黑夜的是E,說明兩點時間不一樣,其中時間早的是F。
21.(2024七上·新昌月考)科學研究過程中經常要進行各種測量,測量時正確讀數很關鍵。
(1)圖1中用A、B兩把刻度尺分別測量同一木塊的邊長,就刻度尺的分度值而言,刻度尺   (填“A”或“B”)更精密一些。
(2)圖2中溫度計的示數是   ℃,圖3中液體的體積是   mL。(選填“A”或“B”)。
【答案】(1)A
(2)-23;42
【知識點】長度的測量;體積的測量;溫度及溫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1)用刻度尺測量長度,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測量精度越高;
(2)由圖可知,這是零刻度線以下的讀數,應該讀作“零下”;
(3)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面相平。
【解答】 (1)用刻度尺測量長度,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測量精度越高,并且讀數時要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A精確程度高;
(2)由圖可知,這是零刻度線以下的讀數,應該讀作“零下”,該溫度計的讀數為“-23℃”;
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面相平,該量筒的讀數為42mL。
22.(2024七上·新昌月考)第十九屆亞運會已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舉行。如圖為地球繞日公轉的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2023年9月23日是農歷秋分日,這天地球公轉至圖中   位置,太陽直射在   上。
(2)從9月23日到10月8日,新昌的晝夜長短變化情況為   。
(3)地球自乙運行到丙,太陽直射點從   逐漸南移到   。
【答案】(1)丙;赤道
(2)晝漸短,夜漸長
(3)北回歸線;赤道
【知識點】地球公轉;陽歷和地球公轉的關系
【解析】【分析】 地球繞太陽不停地旋轉,叫地球的公轉,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周期是一年。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一年內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當太陽光線直射赤道時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當太陽光線直射北回歸線時是北半球的夏至日;當太陽光線直射南回歸線時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據圖中信息解答。
【解答】(1)讀圖可知,當地球位于甲位置時為春分日,時間為3月21日前后;當地球位于乙位置時為夏至日,時間為6月22日前后;當地球位于丙位置時,時間為9月23日前后;當地球位于丁位置時,時間為12月22日前后。因此,2023年9月23日是農歷秋分日,這天地球公轉至圖中丙位置。太陽直射在赤道上。
(2)當地球位于丙位置時,時間為9月23日前后,晝夜平分;當地球位于丁位置時,時間為12月22日前后,晝短夜長。從9月23日到10月8日, 新昌 的晝夜長短變化情況為晝漸短,夜漸長。
(3)公轉軌道乙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晝長夜短)與丙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全球晝夜平分)之間。地球從乙位置運行到丙位置的過程中,太陽的直射點從北回歸線正向南移動,逐漸南移到赤道。
23.(2024七上·新昌月考)請分析圖1~圖3,回答問題:
(1)圖1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幾個步驟,正確的排序為  ?。ㄌ钭帜福?,步驟⑤的目的是   。
(2)將圖2中的物像再放大觀察,需要先調節圖3中顯微鏡的結構  ?。ㄌ顦颂枺?,為了使物像更清晰可調節   (填標號)。
(3)如果在觀察時發現視野中有大量黑色圓圈,可能是步驟  ?。ㄌ顦颂枺┎僮麇e誤。
【答案】(1)③②①④⑤;染色
(2)3;2
(3)④
【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
【解析】【分析】 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正確的步驟是:一滴、二取、三涂、四蓋、五染色、六吸。觀圖1可知:①表示涂、②表示取、③表示滴、④表示蓋、⑤表示染色,圖三中1是粗準焦螺旋、2是細準焦螺旋、3是轉換器、4是物鏡、5是遮光器,據此解答
【解答】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如下:
擦片:用潔凈紗布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
滴水: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
取材:用牙簽在口腔內側輕刮幾下(操作前請漱口),并將之涂抹在生理鹽水滴中;
蓋片:用鑷子夾起蓋玻片,輕輕蓋在表皮上。蓋時,讓蓋玻片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水滴的邊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產生氣泡;
染色:在蓋玻片一側滴1~2滴碘液;
吸水:在蓋玻片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碘液;故正確順序為③②①④⑤;⑤步驟的目的是染色;
(3)將圖2中的物像再放大觀察,首先要在低倍鏡下將所要觀察的物像移到視野的正中央,然后用3轉換器把低倍鏡轉換成高倍鏡,再用2細準焦螺旋稍微調節一下就能看清所要觀察的物像;
(4)觀察時,發現視野中有許多黑色圓圈,可能是④蓋蓋玻片操作不當造成的。
24.(2024七上·新昌月考)如圖所示是某同學通過手機軟件記錄的健身跑步軌跡和部分數據。
(1)人們可用平均速度表示跑步的快慢,平均速度=,在這次跑步過程中,該同學跑步的平均速度約為   km/h(結果保留到0.1)
(2)根據配速數據的單位,寫出配速的計算公式   。若某次訓練中配速為400s/km,速度為   m/s。
【答案】(1)13.3
(2);2.5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平均速度的計算及測量
【解析】【分析】 (1)從圖中找出此次鍛煉通過的路程和時間,利用求出平均速度;
(2)根據配速的公式進行解答。
【解答】 (1)從圖中得出時間t=45min=0.75h
平均速度約為
(2) 根據配速數據的單位,寫出配速的計算公式
若某次訓練中配速為400s/km,速度為
25.(2024七上·新昌月考)對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蠟塊體積的測量,小明想出了如圖的測量方法。
A. B. C. D. E.
A.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
B.將一枚鐵釘用繩系好;
C.將鐵釘緩慢浸沒入水中,測出體積讀數;
D.將蠟塊固定在鐵釘附近;
E.使鐵釘和蠟塊均浸沒水中,測出體積讀數。
綜合以上步驟即可求出蠟塊的體積。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C,E三個步驟中都有體積的測量,就測量蠟塊體積來講,其中不必要的是   。
(2)根據信息可得蠟塊的體積為   。
(3)A步驟中“適量”是指   。
(4)另有一較大礦石,放不進量筒,因此小濱利用一只燒杯,按圖2所示方法來測量礦石的體積。此測量方法測得礦石的體積,與它的真實值相比  ?。ㄌ睢捌?、偏小”或“一樣大”)。
【答案】(1)A
(2)23cm3
(3)既要浸沒,且浸沒后不超過最大量程
(4)偏大
【知識點】體積的測量
【解析】【分析】 A、往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可讀出水的體積V1;
C、將鐵釘慢慢地浸沒在量筒內的水中,此時量筒示數為V2;
E、將鐵釘和蠟塊慢慢的浸沒在量筒內的水中,量筒讀數為V3=49mL。
【解答】 (1)測量水的體積是沒有用的,故其中不必要讀數的步驟是A;
(2)蠟塊的體積為 23cm3;
(3)既要浸沒,且浸沒后不超過量筒的最大刻度;
(4)由圖知,量筒的最大測量值是200mL,即量筒的量程是:200mL=200cm3,由于將礦石從燒杯中拿出時,石塊上會沾有水,所以測得的體積偏大。
26.(2024七上·新昌月考)夏天我們經常使用電風扇,電風扇吹出風的強度與什么因素有關?對此小明提了兩個猜想,并利用玩具電風扇來進行探究。
猜想一:電風扇吹出風的強度與距離電風扇的遠近有關;
猜想二:電風扇吹出風的強度與扇葉的轉速有關。
為證實上述猜想,小明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將紙板B固定在支架上,紙板A與輕桿固定后懸掛在紙板B上的轉軸O處,紙板A和輕桿可繞轉軸O自由擺動,將電風扇放在左側正對紙板A。圖中s是紙板A自然下垂時(虛線)到電風扇的水平距離,θ是紙板A向右擺動穩定后輕桿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越大,說用電風扇吹出風的強度越強。
(1)探究猜想一:保持電風扇的轉速不變,移動電風扇,使s分別等于0.3米、0.5米、0.7米、0.9米,在紙板B上分別標下紙板A穩定時輕軒的位置a、b、c、d,如圖乙所示,可知猜想一是   (選“正確”或“錯誤”)的。
(2)探究猜想二:小明同學通過調節電風扇上的風速檔位改變扇葉的轉速,在探究過程中,還要保持   不變。
【答案】(1)正確
(2)紙板A自然下垂時到電風扇的距離
【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
【解析】【分析】(1)保持電風扇的轉速不變,移動電風扇的距離,由圖乙所示,距離電風扇越近,θ越大,電風扇吹出風的強度越強,據此進行解答;
(2)根據控制變量法可知探究電風扇吹出的風的強度與扇葉的轉速有關時控制的變量是距離電風扇的遠近;
【解答】 (1)保持電風扇的轉速不變,移動電風扇的距離,由圖乙可知,距離電風扇越近,θ越大,電風扇吹出風的強度越強,據此可知,猜想一是正確的;
(2)探究電風扇吹出的風的強度與扇葉的轉速有關時,應控制紙板A自然下垂時到電風扇的距離 不變,通過調節電風扇上的風速擋位改變電風扇的轉動速度;
27.(2024七上·新昌月考)某實驗小組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讓小球從斜面A點由靜止開始滾下,頻閃照相機記錄了小球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照片如圖甲所示。
(1)依據照片可判斷,小球在做  ?。ㄟx填“勻速”或“變速”)運動。
(2)小球在C點速度為v1,在D點的的速度為v2,則v1  ?。ㄟx填“>”“<”或“=”)v2。
(3)乙圖中能說明小球在斜面上運動情況的圖像是  ?。ㄟx填字母)。
(4)如果頻閃照相機每隔0.2s拍攝一次,并且測得AB間距離為5cm,BC間距離為15cm,則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為   m/s,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為   m/s。
【答案】(1)變速
(2)<
(3)C
(4)0.75;0.5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平均速度的計算及測量
【解析】【分析】 (1)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同的運動是勻速運動,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的運動是變速運動;
(2)根據圖像分析。
(3)由照片可知,在相同時間,小球運動的距離間隔越來越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運動,據此選擇能說明小球在斜面上運動情況的圖象。
(4)利用公式計算小球BC段的平均速度和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
【解答】 (1)由圖甲可知,小球在斜面上運動時,在相同的時間內運動的路程越來越遠,所以小球做變速運動,且它的速度越來越大;
(2)小球在C點速度為v1,在D點的的速度為v2,由圖像可知,v1<v2。
(3)A、如圖,v-t中速度隨時間增加而減小,是減速運動,故A不符合題意;
B、如圖,v-t中速度不隨時間而變化,是勻速運動,故B不符合題意;
C、如圖,v-t中速度隨時間增加而增大,是加速運動,故C符合題意;
D、如圖,v-t中速度先增大后減小,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4)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為;
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為;
28.(2024七上·新昌月考)育苗工廠的建立可以讓“種子萌發成幼苗”的過程在車間內完成。種子萌發,需要什么外界條件?小黃參觀了某花卉公司育苗車間后,決定自己動手,探究一下“種子萌發需要的外部條件”。
材料器具:錐形瓶4個、清水、恒溫箱、綠豆種子若干。
小黃設結實驗方案(如圖)及預測結果(如表):
裝置 數量 條件 溫度 時間 預測結果
① 10粒 干燥、充足的空氣 25℃ 3天 0粒萌發
② 10粒 種子完全浸沒在水中 25℃ 3天 0粒萌發
③ 10粒 潮濕、充足的空氣 25℃ 3天 10粒萌發
④ 10粒 潮濕、充足的空氣 2℃ 3天 0粒萌發
(1)比較①和③的結果可得出種子萌發需要   。
(2)若要驗證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應該選擇   兩組構成對照。
(3)小黃設計的實驗中為何每瓶要放10粒種子,而不只放1粒種子,原因是   。
【答案】(1)水分
(2)③④
(3)避免實驗的偶然性
【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
【解析】【分析】(1)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
(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
【解答】(1)(2)③號瓶萌發具備了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即:適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③號瓶可起到對照作用,根據變量的唯一性可形成三組對照試驗:①和③、②和③、③和④,變量分別是水、空氣、溫度,證明了種子的萌發需要適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由題可知3號瓶滿足條件應為對照組。其它錐形瓶中種子為實驗組。對照性的探究實驗應注意變量的唯一性。比較①和③的實驗結果,說明了適量的水分是種子萌發需要的必要條件。比較②和③的實驗結果,說明了充足的空氣是種子萌發需要的必要條件。比較③和④的實驗結果,說明了適宜的溫度是種子萌發需要的必要條件。
(3)實驗過程用10粒種子,而不只放1粒種子,可以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實驗誤差,提高實驗結果可信度。
29.(2024七上·新昌月考)如圖甲,港珠澳大橋全長55000m,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由引橋、跨海橋、海底隧道三部分組成,其中跨海橋長22900m,海底隧道長6700m,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可抵御8級地震、16級臺風、30萬噸船舶撞擊。圖乙是港珠澳大橋的限速牌。請根據以上信息分析回答:
(1)當汽車以最高限速行駛,通過港珠澳大橋全程需要多少時間?
(2)一車隊以25m/s的速度完全通過海底隧道,所用時間為280s,該車隊的長度為多少米?
【答案】(1)從圖乙可知,限速v=100km/h,由v=得,通過大橋的時間t===0.55h
(2)車隊的速度v″=25m/s,車隊完全通過海底隧道的路程s″=v″t″=25m/s×280s=7000m,海底隧道的長度s'=6700m,車隊的長度s車隊=s″﹣s'=7000m﹣6700m=300m
【知識點】速度與物體運動;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平均速度的計算及測量
【解析】【分析】(1)從圖乙可知,限速v=100km/h,由的變形式得出通過大橋的時間;
(2)根據速度公式的變形式s=vt得出車隊完全通過海底隧道的路程,用該路程減去隧道的長度,即為車隊的長度。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丰县| 荔波县| 任丘市| 台州市| 正宁县| 称多县| 宾川县| 孝昌县| 乌鲁木齐县| 天台县| 天峻县| 肥西县| 资源县| 伽师县| 辽中县| 虎林市| 靖安县| 临湘市| 祁连县| 孝昌县| 诏安县| 阜宁县| 大连市| 右玉县| 芷江| 通渭县| 阳西县| 榕江县| 内乡县| 林甸县| 安塞县| 武宁县| 芷江| 广州市| 礼泉县| 阜新| 哈巴河县| 滦南县| 咸阳市| 宜宾市| 双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