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濱和中學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試卷) 八年級科學(1-2章+4.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濱和中學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試卷) 八年級科學(1-2章+4.1)

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濱和中學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試卷) 八年級科學(1-2章+4.1)
1.(2024八上·杭州期中) 2024年世界水日的主題為“利用水促進和平和繁榮”,下列措施不利于防治生活污水污染的是(  )
A.為了防治水污染,生活污水需要集中處理和排放
B.實行“雨污分流”,保護城鄉環境
C.使用含磷洗滌劑,倡導綠色生活
D.加強治理水污染,農業上提倡使用農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
2.(2024八上·杭州期中) 豆腐是我區的傳統食物之一。從大豆到豆腐需經歷磨漿、凝固等過程。如圖所示,將大豆研磨后倒入紗布,豆渣留在紗布上,豆乳流入下方容器。該過程相當于物質分離方法中的()
A.沉淀 B.過濾 C.結晶 D.蒸餾
3.(2024八上·杭州期中)實驗規范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關鍵。粗鹽提純實驗中,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稱量 B.溶解
C.過濾 D.蒸發
4.(2024八上·杭州期中) 圖1可表示“M與N的并列關系”,圖2可表示“M屬于N的從屬關系”。下列各組概念符合圖3所示關系的是(  )
選項 X Y Z
A. 溶質 溶劑 溶液
B. 懸濁液 乳濁液 溶液
C. 溶液 溶劑 混合物
D. 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 濃溶液
A.A B.B C.C D.D
5.(2024八上·杭州期中)混合物分離的方法在生產、生活和科學實驗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實際生產、生活中應用分離方法可行的是(  )
①分離豆漿和豆渣(過濾) ②海水制粗鹽(蒸餾) ③除去水中的沙子(蒸發)
④石油提煉汽油(蒸發) ⑤從酒精溶液中提取酒精(蒸餾)
A.都不可行 B.只有①可行 C.①⑤可行 D.②⑤可行
6.(2024八上·杭州期中) 打開汽水瓶蓋,有大量氣泡冒出,根據汽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情況分析,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物質的溶解度減少 B.溶質減少
C.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 D.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
7.(2024八上·杭州期中)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圖進行操作。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甲一定是飽和溶液 B.乙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C.乙的溶質質量分數比甲小 D.丙的溶質質量分數比乙小
8.(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圖是電解水實驗的裝置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以增強導電性
B.反應一段時間后,a、b玻璃管中產生的氣體體積比約為2:1
C.a管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b管的氣體能被點燃
D.由電解水實驗得出結論: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9.(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圖為金魚吐出的某個氣泡在溫度恒定的水中上升過程的示意圖。該過程中氣泡密度和受到浮力的變化情況,敘述正確的是 (  )
A.密度和浮力都不變 B.密度和浮力都變大
C.密度變小,浮力不變 D.密度變小,浮力變大
10.(2024八上·杭州期中)2023年10月31日上午8時左右,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成功返回地面,圓滿完成任務。飛船在進入地球大氣層后速度極大,與大氣劇烈摩擦產生熱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隨著高度的降低,大氣溫度逐漸變高
B.如果沒有大氣,天空仍然是藍色的
C.大氣溫度在垂直方向上的變化,是大氣層分層的主要依據
D.飛船返回地球時由外到內依次經過外層→曖層→平流層→中間層→對流層
11.(2024八上·杭州期中)下列所述氣候與影響因素相對應的是(  )。
A.青藏高原緯度較低,但是氣候寒冷——緯度因素
B.海南島終年如夏,降水較多;黑龍江北部冬季漫長,多冰雪——地形因素
C.新疆塔里木盆地氣候干燥,同緯度的北京氣候比較濕潤——緯度因素
D.鄭州夏天比青島熱——海陸因素
12.(2024八上·杭州期中)中國南極泰山站采用輕質材料裝配而成,為避免被南極強橫風吹得移位,其獨特的支架懸空形狀發揮了作用。泰山站的懸空形狀接近于下列圖(  )
A. B.
C. D.
13.(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圖所示,一枚重力為G的雞蛋懸浮在不飽和的鹽水中。往鹽水中繼續均勻緩慢加鹽,雞蛋所受浮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可能是()
A. B. C. D.
14.(2024八上·杭州期中) 如圖所示,將絲綢與玻璃棒相互摩擦后,用該玻璃棒接觸一個不帶電的驗電器,驗電器箔片張開。關于箔片的張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絲綢的負電荷從絲綢轉移到了玻璃棒,使玻璃棒帶上負電荷
B.絲綢的正電荷從絲綢轉移到了玻璃棒,使玻璃棒帶上正電荷
C.玻璃棒的正電荷從玻璃棒轉移到箔片,使箔片帶上同種正電荷
D.箔片的負電荷從箔片轉移到了玻璃棒,使箔片帶上同種正電荷
15.(2024八上·杭州期中) 如圖所示,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適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將另一只同樣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內水中,并固定位置,在標準大氣壓下,對槽內水加熱到沸騰時(  )
A.槽內甲、乙瓶內水溫都不能達到100℃
B.甲、乙瓶中水都不沸騰
C.甲瓶內水沸騰,乙瓶內水不沸騰
D.甲瓶內水不沸騰,乙瓶內水沸騰
16.(2024八上·杭州期中)日常生活離不開溶液,溶液包括溶質和溶劑。據此回答以下問題:
(1)高錳酸鉀溶液中,其溶質是   ;碘的酒精溶液中,其溶劑是    。
(2)以下物質中,屬于乳濁液的是(填序號,以下同)   ,屬于懸濁液的是   。
①鹽水 ②肥皂水 ③血液 ④酒精溶液 ⑤泥沙水 ⑥冰水混合物
17.(2024八上·杭州期中)①水電解的文字表達式   。 與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大,與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小,實際測得體積比大于2:1的原因為   。②與負極相連的玻璃管:旋轉活塞,將燃著的木條伸到管口,氣體能   ,產生   火焰,說明是氫氣。
18.(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圖所示,“A”和“B”表示滿載的輪船在海水或江水中靜止時液面的位置。圖示中的輪船是在   (填“江水”或“海水”)中停泊。輪船的排水量為6000t,在海水中滿載時受到的浮力是   N。
19.(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圖所示,小金同學找來一根粗細均勻、橫截面形狀相同的木棒,在一端釘一口鐵釘,鐵釘上纏一些鐵絲,做成一個簡易密度計,使其豎直漂浮在液體中。根據物體漂浮的特點可知,密度計在甲、乙兩種液體中的浮力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判斷,甲是   (選填“水”或“鹽水”);丙圖中,q點的刻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點的刻度。
20.(2024八上·杭州期中)圖1是大氣溫度的垂直分布示意圖,圖2是對流層空氣對流運動示意圖,圖3是北半球某地區的海平面等壓線圖,請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飛機主要飛在大氣層中圖1所示的   (填字母“a”“b”“c”或“d”)層,約90%的臭氧集中于這一層;
(2)圖2中A處空氣流動的方向   (填“向上”或“向下”);圖2中甲地氣溫低形成高壓區,多   (填“晴朗”或“陰雨”)天氣。
(3)影響圖3中A處的天氣系統是   ,在該天氣系統控制下,A處的天氣特點是   ,影響B處的天氣系統是   ,在該天氣系統的控制下,B處的天氣特點是   ,G處風向是   。
21.(2024八上·杭州期中) 臺秤上放半杯水,臺秤的示數為20牛,再將重為7牛的金屬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當金屬塊全部浸入水中時,如圖所示,測力計的示數為5牛,則此時金屬塊受到的浮力是   牛,此時臺秤示數為   牛。若再將金屬塊緩慢向下移動一段距離(沒有碰到杯子底部),臺秤示數將   (填“變小”、“不變”或“變大”)。
22.(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圖所示是一種定時課間音樂播放裝置的原理圖,“播放器”是有電流通過時會播放音樂的裝置。閉合開關 S,當“定時開關”處于閉合狀態時,指示燈   (選填“會”或“不會”)亮,播放器   (選填“會”或“不會”)播放音樂。
23.(2024八上·杭州期中)某興趣小組進行粗鹽(雜質只含有泥沙)提純實驗,并利用所得精鹽配制1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5%的氯化鈉溶液。
實驗一:下面是甲同學進行粗鹽提純實驗的操作示意圖。
(1)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操作⑤中有一處明顯的錯誤,請你幫他指出來:   。圖中錯誤改正后,粗鹽提純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為   (填序號)。
實驗二:乙同學用提純得到的精鹽配制1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5%的氯化鈉溶液(假設稱量氯化鈉時1 g以下用游碼)。
(3)配制時,除圖中提供的儀器外,還需要試劑瓶、鑷子和   (填一種儀器名稱)。
(4)如果稱量時氯化鈉和砝碼位置顛倒了,其他操作步驟均正確,則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
(5)經檢測所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原因可能是   (列舉一條即可)。
(6)海水曬鹽采用操作③的原理而不用冷卻氯化鈉熱飽和溶液的方法,原因是   。
24.(2024八上·杭州期中)請用所學的科學知識解決下列問題:
甲 乙 丙
(1)如甲圖所示,將兩個一次性紙杯杯口向上疊套起來,用手握住外面的紙杯,在靠近杯口的正上方且平行于杯口方向用力吹氣。請你預測里面的紙杯將____;
A.一定保持靜止 B.可能向上跳起
C.一定發生旋轉 D.可能壓得更緊
(2)高山或高原地區,普通的鍋難以將飯煮熟,我們可以用高壓鍋來煮飯,那么高壓鍋運用了實驗圖   (選填“乙”或“丙”)的原理;
(3)天宮課堂上,西藏分會場的同學提問:西藏地區海拔高,氣壓低,容易把水燒開,太空中是否容易把水燒開呢?王亞平答:在失重條件下,水   (選填“能”或“不能”)進行對流,所以   (選填“容易”或“不容易”)燒開。
25.(2024八上·杭州期中)“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我們應弘揚水之德,善用水之益。科學小組開展以“水的凈化”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
(1)水凈化時先加入絮凝劑,沉降過濾后,通過活性炭,活性炭的作用是   。
(2)將含有較多的鈣、鎂等礦物質硬水通過圖1所示的陽離子交換柱后可變成軟水(圖中陰離子未畫出,過程中陰離子未改變)交換后的水仍呈電中性。經過陽離子交換柱的“水”中陽離子總數   (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3)用膜分離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過淡化膜進入左側的淡水池(如圖2),從而得到淡水。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填字母序號)。
A.膜分離法的原理與過濾的原理類似
B.右側海水中鹽類物質含量減小
C.該膜分離法的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不溶物
D.右側所加壓強不能太大,否則淡化膜可能破裂
26.(2024八上·杭州期中)某科創小組進行項目化實踐活動——制作一臺"浮力秤"。
小組同學按照設計進行組裝:選擇輕質的圓柱形小筒,在其底部均勻地放上細沙,上端放一個輕質的小秤盤。如圖甲所示,將小筒放在水中,就制成了一個"浮力秤"。
(1)將組裝好的小筒和空秤盤,放入水中,并使它漂浮在水面上。用記號筆在小筒外側水面的位置畫上一個刻度,標記為   g。
(2)在秤盤中只放入一個10g的砝碼,用記號筆在小筒外壁水面位置畫上刻度,標記為10g;在秤盤中只放入一個20g的砝碼,用記號筆在小筒外側水面位置畫上刻度,標記為20g;如圖乙所示,則a、b、c三個位置正確的是   (填"A"或"B")。
(3)用刻度尺測量發現,說明這個浮力秤的刻度是均勻的。接下來分別在每相鄰兩個刻度之間平均分成5等分,就完成了浮力秤的刻度的標記。這個浮力秤的分度值是   g。
(4)同學們利用制作好的浮力秤來測黃豆的質量:如圖丙所示,將五顆黃豆放在秤盤中,待秤筒穩定后,發現水面對應的位置小于分度值,認為浮力秤的精確度不夠。為提高浮力秤的精確度,小組同學提出的以下改進措施中可行的是____。
A.用直徑更大的大筒 B.用直徑更小的小筒
C.增大小筒中細沙的質量 D.大筒中換用密度更大的液體
27.(2024八上·杭州期中)小科在驗證阿基米德原理時,利用溢水杯、彈簧測力計、鐵塊、小桶、細線等進行實驗,具體操作步驟如圖:
(1)細心的同學發現圖乙步驟中存在錯誤,請指出該錯是:   。如果不加改正,會導致浮力F浮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排開水的重力G排。
(2)糾正錯誤后,若圖中測得的F1、F2、F3、F4關系滿足    ,則阿基米德原理得到驗證。
(3)實驗后,小科發現利用實驗所得數據還能測出所用鐵塊的密度,ρ鐵=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28.(2024八上·杭州期中)小麗同學借助注射器(容積為5毫升)、鐵架臺、托盤天平、刻度尺、小桶、細繩等器材來估測大氣壓的值。其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部分器材按圖示裝配好,首先將注射器活塞推至頂端,上端未封口,接著往小桶內緩慢加水,直至活塞恰好開始下滑時,取下小桶,用天平測.量其總質量為71.2克;
②重新將注射器活塞推至頂端、并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口,將步驟①中的裝水小桶(水未倒出)重新接在注射器下端,緩慢向小桶內加水,直至活塞又恰好開始下滑,再取下小桶,并用天平測量其總質量為646.2克;
③取下注射器,并用刻度尺測出其壁上全部刻度部分的長度為 8厘米。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測量大氣壓值的實驗原理是   ,實驗中主要應以   (填“針筒”“活塞”或“小桶”)為研究對象來分析其所受大氣壓力。
(2)步驟②中,將活塞重新推至頂端,其目的是   。但實際上并未能達到此目的,此因素將導致所測大氣壓的值偏   (填“大”或“小”)。
(3)上述實驗中,在不考慮活塞自身重力的情況下,可得出活塞受到的摩擦力為   牛,由此計算出大氣壓強的值約為   帕。(g取10牛/千克)
29.(2024八上·杭州期中)小明同學用一個薄壁玻璃瓶、紅墨水、兩端開口的細玻璃管、橡皮塞自制了如圖甲所示的多功能瓶。小明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
(1)從細管上端往瓶里吹氣,使瓶內氣壓   (選填:“大于”、“小于”、“等于”)大氣壓,水沿玻璃管上升;
(2)顯示溫度變化:用手握住玻璃瓶上部來加熱,觀察到細玻璃管內水柱   ;
(3)顯示大氣壓變化:小明同學用雙手捧著自制的氣壓計從教學大樓的一樓跑到五樓,發現細玻璃管中的水面上升,于是他得出了“高度越高,大氣壓越小”的結論。你認為小明的結論是否可靠并說明理由:   。
30.(2024八上·杭州期中)20 ℃時,四個實驗小組分別取不同質量的NaCl,逐漸加入各盛有50 g水的燒杯中,不斷攪拌直到不再溶解為止,然后分別稱量剩余NaCl的質量。記錄數據如下表:
實驗小組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水的質量/g 50 50 50 50
所取NaCl的質量/g 15 20 25 30
剩余NaCl的質量/g 0 2 7 12
(1)第一實驗組所得的NaCl溶液處于   狀態。(填“飽和”或“不飽和”)
(2)第二實驗組所得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    。
(3)20 ℃時,將第二組中的2克 NaCl繼續溶解,至少需要水多少克?(列式計算,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
31.(2024八上·杭州期中)“蛟龍號”是我國首臺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研制、世界上下潛最深的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體積約為30米3,空載時質量約為22 噸,最大荷載240千克。
(1)“蛟龍號”空載漂浮在水面時受到的浮力為多大 (g取10牛/千克)
(2)若“蛟龍號”某次滿載時下沉是采用注水方式實現的,則至少注入多少米3的水 (海水密度取1.0×103 千克/米3)
32.(2024八上·杭州期中)在學校科技節中,小和制作了一個瓶內晶體的量會隨天氣的氣溫變化而發生變化的“天氣瓶”(如圖)。密封瓶內的物質是由下列兩種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①硝酸鉀、氯化銨和水的混合溶液;②溶質質量分數為24%的樟腦丸的酒精溶液。
(1)樟腦丸的酒精溶液中,溶劑是   。
(2)當外界溫度降低時,瓶中的晶體會增多。由此可以推測瓶中晶體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規律為:    。
(3)小和發現當所用的“樟腦丸的酒精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4%時,做出的“天氣瓶”的效果較好。室溫下,小和在實驗室把10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36%的樟腦丸酒精溶液加酒精釋成了24%,需加酒精多少克?(寫出過程)
33.(2024八上·杭州期中) 人們常用“冰山一角”來形容事物顯露出來的僅僅是其很小的部分,更多的還隱藏在表面現象之下。事實上,冰山浮在海水中的確只露”一角"(如圖所示)。若現有一座冰山,它露出海面的體積是2000m3,(已知:海水的密度取ρ海水=1×103kg/m3,冰的密度ρ冰=0.9×103kg/m3)。則:
(1)假如此冰山完全熔化,則液面將   (填“不變”、“降低”或“上升");
(2)這座冰山的總體積為多少?
34.(2024八上·杭州期中)“拔火罐”是我國傳統醫療的一種手段。如圖所示,醫生先用點燃的酒精球加熱小罐內的空氣,隨后迅速把小罐倒扣在需要治療的部位,冷卻后小罐便緊貼在皮膚上。已知大氣壓為1.0×105 帕,小罐開口部位的面積為10厘米2,罐內空氣冷卻變為室溫時壓強為9.0×104帕,不計小罐重力。求:
(1)罐內氣壓變小,在   的作用下吸在皮膚上。根據“拔火罐”的過程,罐內氣壓變小的本質原因是罐內空氣   (填“溫度升高”或“密度變小”)。
(2) 罐內 空 氣 對 皮 膚 的壓力。
(3)皮膚對小罐的支持力。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水體污染和防治;水資源的保護
【解析】【分析】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生活污水處理后排放以及雨污分流都有利于防治生活污水。
【解答】使用含磷洗滌劑,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水中藻類等過量,導致水中溶解氧減少,水中魚類等生物因為缺氧而死亡。
故答案為:C。
2.【答案】B
【知識點】結晶的概念與方法;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蒸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結晶:從液體中獲得固態;蒸餾:分離互溶但沸點差異大的液體。
【解答】豆渣留在紗布上,豆乳流入下方容器,將不同于液體的固態與液體分開,相當于過濾操作。
故答案為:B。
3.【答案】A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蒸發操作與粗鹽提純
【解析】【分析】A、根據天平左物右碼分析;
B、根據量筒的用途分析;
C、根據過濾“一貼二低三靠”原則分析;
D、根據蒸發皿的使用方法分析。
【解答】A、天平稱量粗鹽時,粗鹽放左盤,砝碼放右盤,符合題意;
B、不能在量筒中溶解物質,不符合題意;
C、過濾需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不符合題意;
D、加熱的蒸發皿要用坩堝鉗移取,不能用手直接拿,不符合題意;
故選A,
4.【答案】A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解析】【分析】由圖可知,X與Y相互并聯,Z包含X和Y。
【解答】A、溶質和溶劑相互并列,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故A正確;
B、懸濁液和乳濁液、溶液相互并列,故B錯誤;
C、溶液包含溶劑,故C錯誤;
D、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都不一定時濃溶液,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5.【答案】C
【知識點】結晶的概念與方法;凈化水的常用方法;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蒸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蒸發操作與粗鹽提純
【解析】【分析】蒸發結晶適用于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的物質,冷卻結晶適用于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的物質。
【解答】過濾:用于分離不互溶的液體和固體,可用于分離豆漿和豆渣,故①正確;
蒸餾:分離互溶但沸點差異大的液體,海水制粗鹽,應使用蒸發結晶的方式,故②錯誤;
③除去水中的沙子,除去不溶于水的固態,應使用過濾的方式,故③錯誤;
④石油提煉汽油,應使用蒸餾的方式,故④錯誤;
⑤從酒精溶液中提取酒精,將互溶的液體分離,使用蒸餾,故⑤正確。
故答案為:C。
6.【答案】D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溶解度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氣體的溶解度大小與氣體的種類、溶劑的種類、溫度以及壓強有關。
【解答】在溫度一定時,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減小而減小,打開瓶蓋,壓強減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減小,所以二氧化碳溢出,導致溶質減少,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溶液從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
故答案為:D。
7.【答案】D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 不能再溶解溶質的溶液,叫飽和溶液, 質量分數指溶液中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
【解答】A、甲溶液恒溫蒸發掉20g水沒有蔗糖析出,所以甲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故說法錯誤;
B、乙溶液是將甲溶液恒溫蒸發掉20g水沒有蔗糖析出得到的,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故說法錯誤;
C、在乙溶液里,溶劑的量比甲溶液中溶劑的量少20g,所以乙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比甲大,故說法錯誤;
D、因為丙中有固體,所以溶解的溶質乙大于丙,所以丙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小于乙,故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D。
8.【答案】C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解析】【分析】根據電解水試驗的現象、結論、生成氣體的性質和注意事項分析判斷有關的說法.電解水時“正氧負氫,氫二氧一”。
【解答】A、電解水時,向水中加入少量的氫氧化鈉可以增強導水的電性,加快水的分解速率,選項正確;
B、電解水時,連接電源負極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是氫氣,連接電源正極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是氧氣,電解水時生成的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1,所以反應時可以觀察到a、b玻璃管中產生的氣體體積比約為2 :1,選項正確;
C、電解水時,連接電源負極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是氫氣,連接電源正極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是氧氣,由圖可知,a管的氣體是氫氣,能被點燃,b管的氣體是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選項錯誤;
D、水電解后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由氫元素組成,氧氣由氧元素組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元素的種類在化學反應前后不變,所以通過電解水實驗可知: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選項正確,故答案為:C。
9.【答案】D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 (1)質量不隨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氣泡在水中上升的過程中體積增大,根據密度公式分析密度的變化;
(2)根據公式F浮=ρgV排可知氣泡受到水的浮力的變化情況。
【解答】 金魚吐出的氣泡在水中上升的過程中,所處深度減小,受到的液體壓強變小,故氣泡體積增大,而氣泡內空氣的質量不變,由可知,密度變小;
氣泡上升時,體積變大,則排開水的體積變大,
所以由F浮=ρgV排可得:氣泡受到水的浮力變大。
故ABC錯誤,D正確。
故答案為:D。
10.【答案】C
【知識點】大氣的溫度;大氣的分層
【解析】【分析】對流層:低緯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8﹣9千米;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人類生活在對流層底部,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平流層:自對流層頂到50﹣55千米;下層隨高度變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氣溫隨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線,為人類生存環境的天然屏障,大氣穩定,利于高空飛行。高層大氣:自平流層頂以上到大氣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通信;有廣闊的空間,有利于衛星的運行。
【解答】飛船返回地球時由外到內依次經過外層→暖層→中間層→平流層→對流層,只有在對流層內,隨著高度的降低,大氣溫度逐漸變高,故AD錯誤。
天空呈藍色主要是太陽光中的藍光被大氣分子散射形成的,如果沒有大氣,天空不會是藍色的,B錯。
根據課本內容可知,大氣層分層的主要依據是大氣溫度在垂直方向上的變化,C正確。
故答案為:C。
11.【答案】D
【知識點】影響氣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包括太陽輻射(緯度位置)、大氣環流、海陸位置、地形和洋流等。
【解答】A、青藏高原緯度較低,但是氣候寒冷——地形地勢因素,A不符合題意;
B、海南島終年如夏,降水較多;黑龍江北部冬季漫長,多冰雪——緯度因素,B不符合題意;
C、新疆塔里木盆地氣候干燥,同緯度的北京氣候比較濕潤——海陸因素,C不符合題意;
D、鄭州深居內陸,青島位于海濱,鄭州夏天比青島熱——海陸因素,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2.【答案】A
【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解析】【分析】流體的壓強跟流速有關,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比較屋頂上下的空氣流動速度,比較屋頂上下受到的壓強,再比較屋頂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壓力。
【解答】由題意可知,為避免被南極強橫風吹得移位,應使風吹過時,上方壓強大于下方壓強,根據流體流速越大,壓強越小知,泰山站的懸空形狀應為下方凸起,上方為平面,這樣橫 風吹過時,下方空氣流速大于上方空氣流速,上方壓強大于下方壓強,形成向下的壓強差。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3.【答案】A
【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雞蛋懸浮時,密度等于鹽水的密度,雞蛋漂浮時,密度小于鹽水的密度,但漂浮和懸浮時,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雞蛋的重力。
【解答】雞蛋懸浮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雞蛋的重力。往鹽水中加鹽,溶液的密度逐漸變大,由可知,雞蛋受到的浮力變大,浮力大于重力,所以雞蛋上浮。最終雞蛋的密度小于鹽水的密度,將處于漂浮狀態,浮力等于重力。綜上:雞蛋受到的浮力先增大,后減小,最后靜止時浮力等于加鹽前的浮力,等于雞蛋的重力。
故答案為:A。
14.【答案】D
【知識點】摩擦起電;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物體帶電情況的判斷
【解析】【分析】摩擦起電時,發生轉移的是電子,即負電荷。
【解答】AB、玻璃棒與絲綢摩擦,因絲綢對電子的束縛能力更強,所以玻璃棒的電子即負電荷轉移到絲綢上,導致絲綢帶負電,玻璃棒帶正電,故AB錯誤;
CD、帶正電的玻璃棒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金屬箔片上的負電荷轉移至玻璃棒,箔片因失去負電荷而帶正電,因同種電荷相互排斥,所以觀察到金屬箔片張開,故C錯誤,D正確。
故答案為:D。
15.【答案】B
【知識點】沸騰及沸騰條件;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
【解析】【分析】液體沸騰的條件,一是達到沸點,二是繼續吸熱,二者缺一不可,甲瓶中的水與水槽中的水溫度相同時沒有溫度差不能繼續吸熱,不能沸騰,乙瓶上端封閉,加熱時瓶內水蒸氣增加,氣壓變大,沸點增大,不能達到沸點。
【解答】因為水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是100℃,所以槽中水沸騰時溫度是100℃,并保持不變,甲瓶中水從槽內水中吸熱,溫度升高直到100℃,這樣甲瓶中的水溫也能達到沸點,甲瓶中的水一旦與槽內的水溫度相等,甲瓶中的水就無法吸熱,所以不能沸騰。
乙瓶中水溫同樣可達到100℃,但乙瓶上端封閉,瓶內氣壓大于標準大氣壓,因為液體沸點隨液面上氣壓的增大而增大,所以乙瓶中水的沸點高于100℃,這樣乙瓶中水溫達不到沸點,不能沸騰,故ACD錯誤,B正確。
故答案為:B。
16.【答案】(1)高錳酸鉀;酒精
(2)②;③⑤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溶液的組成及特點;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
【解析】【分析】(1)被溶解的物質稱為溶質。
(2)鹽水屬于溶液,冰水混合物屬于純凈物。
【解答】(1)高錳酸鉀溶解在水中形成高錳酸鉀溶液,所以溶質是高錳酸鉀,溶劑是水;碘溶解在酒精中形成碘酒精溶液,所以溶質是碘,溶劑是酒精。
(2)乳濁液:小液滴分散在液體中,屬于乳濁液的是②肥皂水。
懸濁液:固態小顆粒分散在液體中,屬于懸濁液的是:③血液和⑤泥沙水。
17.【答案】;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氫氣;燃燒;淡藍色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解析】【分析】氧氣具有助燃性,所以若要檢驗氧氣,可以用帶火星的小木條靠近,木條會復燃。
【解答】①電解水,得到氫氣和氧氣,故方程式為:。氧氣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氫氣,實驗時電解生成的部分氧氣溶解在水中,所以實際測得的體積比大于2:1.
②與負極相連的氣體是氫氣,具有可燃性,所以將點燃的木條伸到管口,氣體可以燃燒,且產生淡藍色火焰。
18.【答案】海水;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漂浮條件可知輪船在江水和海水中受到的浮力關系,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判斷排開水的體積關系,得出結論;
(2)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輪船滿載時受到的浮力;
【解答】輪船在海水或江水中,都處于漂浮狀態,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輪船的受到的總重力,即
由于總重力G不變,即輪船受到的浮力F浮不變,由可知
ρ海水>ρ江水

V排海水<V排江水
因此圖中B位置時,表示輪船在海水中。輪船在海水中滿載時受到的浮力為
19.【答案】相等;水;大于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密度計的刻度:下大上小。
【解答】[1]密度計在甲、乙液體中均處于漂浮狀態,由沉浮條件可知,此時浮力等于重力,所以在甲、乙液體中,密度計受到的浮力相等。
[2]浮力相等,密度計在甲中排開液體的體積更大,由可知,甲液體的密度更小,所以是水。
[3]浮力相等,密度計在q點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較小,由可知,液體的密度較大,所以q點的刻度大于p點的刻度。
20.【答案】(1)b
(2)向上;晴朗
(3)高壓;晴朗;低壓;陰雨;西北風(或西風)
【知識點】大氣的分層;風;天氣預報與天氣圖
【解析】【分析】(1)a是對流層、b是平流層、c是中間層、d是暖層。
(2)發生對流運動時,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
(3)風向:風吹來的方向。
【解答】(1)平流層沒有大量的水汽、不易形成對流、能見度高,所以飛機主要飛在平流層,即圖中b層。
(2)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所以A處空氣向上運動。甲地在高壓控制區,空氣從上往下流,天氣晴朗,空氣干燥。
(3)由圖可知,A處氣壓最高,是高壓控制區,所以A處的天氣系統為高壓,高壓區天氣晴朗。B處氣壓最低,所以是低壓區,低壓區常形成陰雨天氣。G的西北側氣壓較高,所以是西北風。
21.【答案】2;22;不變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
【解析】【分析】由可知,浮力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物體浸沒,深度變深,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所以浮力不變。
【解答】由稱重法可知,。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給金屬塊2N的浮力,則金屬塊給水2N的壓力所以臺秤的示數為。
再將金屬塊緩慢向下移動一段距離,金屬塊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則金屬塊受到的浮力不變,同理金屬塊給水的壓力不變,所以臺秤的示數不變。
22.【答案】會;不會
【知識點】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辨別;串、并聯電路的設計
【解析】【分析】并聯電路支路上沒有用電器時,會將與之并聯的支路全部短路,但不會導致干路上的用電器不能工作。
【解答】當“定時開關”處于閉合狀態時,播放器與定時開關并聯,播放器被短路,沒有電流經過,所以不會播放音樂,有電流經過指示燈,所以指示燈會亮。
23.【答案】(1)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體飛濺
(2)缺少玻璃棒引流;②⑥①④⑤③
(3)膠頭滴管
(4)等于
(5)量取水時仰視讀數
(6)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大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結晶的概念與方法;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蒸發操作與粗鹽提純
【解析】【分析】(1)玻璃棒的用途有攪拌和引流兩種,蒸發時的作用是攪拌。
(2)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要靠在三層濾紙一側。
(3)量取體積時,需要使用膠頭滴管。
(4)天平左盤中物質的質量等于右盤中物質的質量加上游碼指示的質量。
(5)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可能是溶劑即水的質量偏大,也可能是溶質的質量即食鹽的質量偏小。
(6)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的物質,采用蒸發結晶;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的物質,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
【解答】(1)由圖可知,操作3是蒸發結晶,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防止局部過熱,導致液體飛濺。
(2)操作5是過濾,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所以錯誤之處是:沒有使用玻璃棒引流。
粗鹽提純的順序:②取出粗鹽⑥稱量①將粗鹽和水倒入燒杯中④使用玻璃棒攪拌,加速溶解⑤過濾掉不溶性雜質;③蒸發結晶。
(3)量取水的體積時,在距離目標刻度1至2mL時,要使用膠頭滴管滴加,所以還需要的儀器是膠頭滴管。
(4)配制1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5%的氯化鈉溶液,溶質的質量為使用一個5g和一個10g的砝碼進行稱量即可,不需調節游碼,所以即使稱量時氯化鈉和砝碼位置顛倒了,也不會導致質量分數發生改變,仍為15%。
(5)量取水時仰視刻度,會把示數讀小,導致量取的水的質量偏大,溶質的質量不變,故溶液的質量偏大,由可知,所得溶液質量分數偏小。
(6)蒸發結晶適用于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的物質,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所以采用了蒸發結晶的方式獲得晶體。
24.【答案】(1)B
(2)乙
(3)不能;不容易
【知識點】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解析】【分析】(1)流體流速越大,壓強越小。
(2)液體的沸點與大氣壓有關,大氣壓越大,沸點越高。
(3)不能形成對流,水不易燒開。
【解答】(1)用手握住外面的紙杯,在靠近杯口的正上方且平行于杯口方向用力吹氣,紙杯上方空氣流速大,壓強小,兩個紙杯間的空氣產生的壓強更大,可能會將紙杯向上抬。
故答案為:B。
(2)圖乙向內充氣,燒瓶內氣體變多,壓強變大,水的沸點變高,與高壓鍋的原理相同。
(3)在失重的條件下,即水不受重力,所以不會向下流,不能進行對流,熱量傳遞的慢,因此水更不易燒開。
25.【答案】(1)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
(2)增加
(3)A;D
【知識點】凈化水的常用方法;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活性炭和明礬都具有吸附性,都可用于凈水。
(2)水呈電中性,指的是所帶正電荷等于所帶負電荷。
(3)淡化海水是將海水中的水與其它物質分離,類似與過濾,淡化膜相當于濾紙。
【解答】(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以及異味,所以可以用于凈水。
(2)由圖可知,是用鈉離子交換鈣離子和鎂離子,每個鈉離子所帶的電荷小于鈣離子和鎂離子,而交換后的水仍呈電中性,所以鈉離子的數量對于鈣離子和鎂離子,即陽離子的總數增加。
(3)A、利用膜分離法淡化海水,海水中的食鹽不能透過分離膜,而水分子可以透過,即將海水中的食鹽和水分開,與過濾相似,故A正確;
B、沒有食鹽進入左側,所以右側海水中鹽類物質含量不同,故B錯誤;
C、該膜分離法是為了除去海水中溶解的鹽類物質,例如食鹽,故C錯誤;
D、右側壓強更大,可能導致液體將淡化膜損壞,故D正確。
故答案為:AD。
26.【答案】(1)0
(2)A
(3)2
(4)B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物體在液體中處于漂浮狀態時,保存進入下一題其所受浮力與重力大小相等。
(2)從重心降低角度考慮。
(3)秤盤上是空的,沒有質量,所以漂浮在水面的小筒外側的刻度應標為0 g。
秤盤上的質量越大,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越深,所以刻度從下往上依次增大。
由題可知,相鄰兩個刻度之間的質量是10 g,把它分成5等份,每等份就是2 g,據此分析。
(4)用直徑更小的小筒,在排開液體體積相同時,浸入水中的高度變化越明顯,精確度就更高。
【解答】(1)秤盤上是空的,沒有質量,所以漂浮在水面的小筒外側的刻度應標為0 g。
(2)秤盤上的質量越大,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越深,所以刻度從下往上依次增大,即從下往上依次為a、b、c三個位置,故選A。
(3)由題可知,相鄰兩個刻度之間的質量是10 g,把它分成5等份,每等份就是2 g,所以這個浮力秤的分度值是2 g。
(4)用直徑更小的小筒,在排開液體體積相同時,浸入水中的高度變化越明顯,精確度就更高。
故答案為:B。
27.【答案】(1)溢水杯中沒有裝滿水;大于
(2)F2﹣F3=F4﹣F1
(3) ρ水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稱重法驗證阿基米德原理時,要將溢水杯中的水灌滿。
(2)當浮力等于排開液體的重力時,說明阿基米德原理成立。
(3)根據重力可以求得質量,根據浮力可以求得體積,再根據求得密度。
【解答】(1)由圖可知,圖乙中沒有將溢水杯灌滿水,則排開水的重力與燒杯中的重力不相等,所以錯誤之處是:沒有將溢水杯中的水灌滿。若不改正,則測得的排開水的重力重力偏小,所以浮力將大于排開水的重力。
(2)阿基米德原理:物體受到的重力等于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即等于,即,阿基米德原理得到驗證。
(3)鐵塊的質量,鐵塊的體積等于排開水的體積,故鐵塊的體積為,故鐵塊的密度為。
28.【答案】(1)p=F/S;活塞
(2)排盡注射器中的空氣;小
(3)0.712;0.92×105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
【解析】【分析】(1)壓強:。
(2)裝置內空氣未排盡會導致測得的大氣壓偏小,可以通過在注射器中灌水的方式排盡注射器注射口的空氣。
(3)大氣壓產生的壓力等于總重力減去摩擦力。
【解答】(1)實驗通過測得大氣壓產生的壓力和受力面積來求得大氣壓強,所以原理為,測得的是活塞受到的大氣壓,所以實驗主要是以活塞為探究對象。
(2)將活塞至頂端的目的是排盡注射器中的空氣,防止對實驗造成干擾,但因為即使將活塞推至頂端,注射口的空氣無法排出,所以會導致測得的大氣壓偏小。
(3)將注射器活塞推至頂端,上端未封口,此時上下大氣壓對活塞的作用相互抵消,接著往小桶內緩慢加水,直至活塞恰好開始下滑時,取下小桶,用天平測量其總質量為71.2克,此時活塞受力平衡,受到的摩擦力與小桶及水的重力之和相等,所以摩擦力為。大氣壓的壓強。
29.【答案】(1)大于
(2)上升
(3)不可靠,還受溫度的影響(兩個變量)
【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大氣壓強與高度的關系
【解析】【分析】(1)當氣體的體積不變時,氣體的質量越大則壓強越大;
(2)根據氣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分析瓶內氣壓的大小變化,進而判斷玻璃管內液柱的高度變化;
(3)溫度和高度都會影響液柱高度的變化,探究某個變量時,需要控制另一個變量不變。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從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氣體,則瓶內氣體體積不變而質量增大,那么瓶內氣壓大于大氣壓。
(2)用手握住玻璃瓶上部來加熱,則瓶內氣體溫度升高而體積膨脹,壓強增大,那么觀察到細玻璃管內水柱上升。
(3)小明手捧著氣壓計時,瓶子受熱,使瓶內氣體溫度升高,瓶內氣壓增大,影響了瓶內氣體的壓強,導致了錯誤結論的得出。
(1)從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氣體,使瓶內氣壓大于大氣壓,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
(2)用手握住玻璃瓶上部來加熱,根據熱脹冷縮可知,觀察到細玻璃管內水柱上升。
(3)小明手捧著氣壓計時,瓶子受熱,使瓶內氣體溫度升高,瓶內氣壓增大,影響了瓶內氣體的壓強,影響了實驗,導致了錯誤結論的得出,即存在兩個變量。
30.【答案】(1)不飽和
(2)9:25
(3)在20℃時,每5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8克氯化鈉,則剩余的2克氯化鈉需要的水的質量為,解得。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分析表中數據可知,第二、三、四次實驗中溶解的溶質均為18g,第一組實驗中15g小于18g,所溶液沒有飽和。
(2)沒有溶解的部分不算溶質,溶解的部分才是溶質。
(3)利用溶液均一穩定的性質進行比例換算。
【解答】(1)由第二組數據可知,在20℃時,每5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8克氯化鈉,所以第一組實驗所成的氯化鈉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2)第二實驗組所得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
31.【答案】(1)蛟龍號”空載漂浮在水面時,根據漂浮條件可知潛艇受到浮力:
F浮=G空載=m空載g=22×103kg×10N/kg=2.2×105N;
(2)滿載時需要下沉時潛水器排開海水的體積V排=V船=30m3,
此時F浮'=ρ海gV排=1.0×103kg/m3×10N/kg×30m3=3×105N,
滿載總重力G滿=m滿g=(22×103kg+240kg)×10N/kg=2.224×105N,
G注水=F浮'-G滿=3×105N-2.224×105N=7.76×104N,
則由G=mg=ρgV可得注入水的體積:

【知識點】浮力大小的計算
【解析】【分析】 (1)蛟龍號”空載漂浮在水面時,根據漂浮條件即可求出浮力;
(2)已知潛艇的總體積,根據浮力公式從而求出浮力,根據滿載時需要下沉時潛水器的總重力,然后求出需要注入的海水重力,利用G=mg=ρgV求出水的體積。
32.【答案】(1)酒精
(2)晶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變小
(3)設加入酒精的質量為m,則:100g×36%=(100g+m)×24%
m=50g
答:需加酒精50g。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被溶解的物質稱為溶質,溶解溶質的物質稱為溶劑。
(2)晶體變多,說明溶解度變小。
(3)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
【解答】(1)樟腦丸溶解在酒精中,所以樟腦丸是溶質,酒精是溶劑。
(2)當外界溫度降低時,瓶中的晶體會增多,說明物質的溶解能力在下降,故可知:晶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
33.【答案】(1)不變
(2)冰山在海面漂浮,那么得到:
F浮=G;
ρ水gV排=ρ冰gV;
ρ水V排=ρ冰V;
103kg/m3×(V-2000m3)=0.9×103kg/m3×V;
解得:V=20000m3
【知識點】浮力大小的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物體漂浮和懸浮時,受到的浮力不變。
(2)根據進行計算。
【解答】(1)冰山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冰熔化成水,質量不變,水與海水密度相同,可以理解為懸浮在海水中,浮力仍等于重力,所以浮力不變,海水的密度不變,由可知,排開海水的體積不變,所以液面不變。
34.【答案】(1)大氣壓;密度變小
(2)小罐內空氣對皮膚的壓力F內=PS=9.0×104Pa×10×10-4m2=90N
(3)皮膚受到的外界大氣壓力F外=p外S=1.0×105Pa×10×10-4m2=100N,由力的平衡可知,火罐對皮膚的壓力F壓=F外-F內=100N-90N=10N,因為壓力和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皮膚對火罐的支持力F支=F壓=10N。
【知識點】大氣壓的綜合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F=pS求得壓力;再根據力的平衡,以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求得支持力的大小。
【解答】(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罐內氣壓變小,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吸在皮膚上。根據“拔火罐”的過程,罐內氣壓變小的本質原因是罐內空氣密度變小。
1 / 1浙江省杭州市濱和中學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試卷) 八年級科學(1-2章+4.1)
1.(2024八上·杭州期中) 2024年世界水日的主題為“利用水促進和平和繁榮”,下列措施不利于防治生活污水污染的是(  )
A.為了防治水污染,生活污水需要集中處理和排放
B.實行“雨污分流”,保護城鄉環境
C.使用含磷洗滌劑,倡導綠色生活
D.加強治理水污染,農業上提倡使用農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
【答案】C
【知識點】水體污染和防治;水資源的保護
【解析】【分析】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生活污水處理后排放以及雨污分流都有利于防治生活污水。
【解答】使用含磷洗滌劑,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水中藻類等過量,導致水中溶解氧減少,水中魚類等生物因為缺氧而死亡。
故答案為:C。
2.(2024八上·杭州期中) 豆腐是我區的傳統食物之一。從大豆到豆腐需經歷磨漿、凝固等過程。如圖所示,將大豆研磨后倒入紗布,豆渣留在紗布上,豆乳流入下方容器。該過程相當于物質分離方法中的()
A.沉淀 B.過濾 C.結晶 D.蒸餾
【答案】B
【知識點】結晶的概念與方法;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蒸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結晶:從液體中獲得固態;蒸餾:分離互溶但沸點差異大的液體。
【解答】豆渣留在紗布上,豆乳流入下方容器,將不同于液體的固態與液體分開,相當于過濾操作。
故答案為:B。
3.(2024八上·杭州期中)實驗規范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關鍵。粗鹽提純實驗中,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稱量 B.溶解
C.過濾 D.蒸發
【答案】A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蒸發操作與粗鹽提純
【解析】【分析】A、根據天平左物右碼分析;
B、根據量筒的用途分析;
C、根據過濾“一貼二低三靠”原則分析;
D、根據蒸發皿的使用方法分析。
【解答】A、天平稱量粗鹽時,粗鹽放左盤,砝碼放右盤,符合題意;
B、不能在量筒中溶解物質,不符合題意;
C、過濾需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不符合題意;
D、加熱的蒸發皿要用坩堝鉗移取,不能用手直接拿,不符合題意;
故選A,
4.(2024八上·杭州期中) 圖1可表示“M與N的并列關系”,圖2可表示“M屬于N的從屬關系”。下列各組概念符合圖3所示關系的是(  )
選項 X Y Z
A. 溶質 溶劑 溶液
B. 懸濁液 乳濁液 溶液
C. 溶液 溶劑 混合物
D. 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 濃溶液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解析】【分析】由圖可知,X與Y相互并聯,Z包含X和Y。
【解答】A、溶質和溶劑相互并列,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故A正確;
B、懸濁液和乳濁液、溶液相互并列,故B錯誤;
C、溶液包含溶劑,故C錯誤;
D、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都不一定時濃溶液,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5.(2024八上·杭州期中)混合物分離的方法在生產、生活和科學實驗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實際生產、生活中應用分離方法可行的是(  )
①分離豆漿和豆渣(過濾) ②海水制粗鹽(蒸餾) ③除去水中的沙子(蒸發)
④石油提煉汽油(蒸發) ⑤從酒精溶液中提取酒精(蒸餾)
A.都不可行 B.只有①可行 C.①⑤可行 D.②⑤可行
【答案】C
【知識點】結晶的概念與方法;凈化水的常用方法;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蒸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蒸發操作與粗鹽提純
【解析】【分析】蒸發結晶適用于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的物質,冷卻結晶適用于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的物質。
【解答】過濾:用于分離不互溶的液體和固體,可用于分離豆漿和豆渣,故①正確;
蒸餾:分離互溶但沸點差異大的液體,海水制粗鹽,應使用蒸發結晶的方式,故②錯誤;
③除去水中的沙子,除去不溶于水的固態,應使用過濾的方式,故③錯誤;
④石油提煉汽油,應使用蒸餾的方式,故④錯誤;
⑤從酒精溶液中提取酒精,將互溶的液體分離,使用蒸餾,故⑤正確。
故答案為:C。
6.(2024八上·杭州期中) 打開汽水瓶蓋,有大量氣泡冒出,根據汽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情況分析,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物質的溶解度減少 B.溶質減少
C.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 D.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
【答案】D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溶解度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氣體的溶解度大小與氣體的種類、溶劑的種類、溫度以及壓強有關。
【解答】在溫度一定時,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減小而減小,打開瓶蓋,壓強減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減小,所以二氧化碳溢出,導致溶質減少,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溶液從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
故答案為:D。
7.(2024八上·杭州期中)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圖進行操作。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甲一定是飽和溶液 B.乙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C.乙的溶質質量分數比甲小 D.丙的溶質質量分數比乙小
【答案】D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 不能再溶解溶質的溶液,叫飽和溶液, 質量分數指溶液中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
【解答】A、甲溶液恒溫蒸發掉20g水沒有蔗糖析出,所以甲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故說法錯誤;
B、乙溶液是將甲溶液恒溫蒸發掉20g水沒有蔗糖析出得到的,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故說法錯誤;
C、在乙溶液里,溶劑的量比甲溶液中溶劑的量少20g,所以乙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比甲大,故說法錯誤;
D、因為丙中有固體,所以溶解的溶質乙大于丙,所以丙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小于乙,故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D。
8.(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圖是電解水實驗的裝置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以增強導電性
B.反應一段時間后,a、b玻璃管中產生的氣體體積比約為2:1
C.a管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b管的氣體能被點燃
D.由電解水實驗得出結論: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答案】C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解析】【分析】根據電解水試驗的現象、結論、生成氣體的性質和注意事項分析判斷有關的說法.電解水時“正氧負氫,氫二氧一”。
【解答】A、電解水時,向水中加入少量的氫氧化鈉可以增強導水的電性,加快水的分解速率,選項正確;
B、電解水時,連接電源負極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是氫氣,連接電源正極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是氧氣,電解水時生成的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1,所以反應時可以觀察到a、b玻璃管中產生的氣體體積比約為2 :1,選項正確;
C、電解水時,連接電源負極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是氫氣,連接電源正極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是氧氣,由圖可知,a管的氣體是氫氣,能被點燃,b管的氣體是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選項錯誤;
D、水電解后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由氫元素組成,氧氣由氧元素組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元素的種類在化學反應前后不變,所以通過電解水實驗可知: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選項正確,故答案為:C。
9.(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圖為金魚吐出的某個氣泡在溫度恒定的水中上升過程的示意圖。該過程中氣泡密度和受到浮力的變化情況,敘述正確的是 (  )
A.密度和浮力都不變 B.密度和浮力都變大
C.密度變小,浮力不變 D.密度變小,浮力變大
【答案】D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 (1)質量不隨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氣泡在水中上升的過程中體積增大,根據密度公式分析密度的變化;
(2)根據公式F浮=ρgV排可知氣泡受到水的浮力的變化情況。
【解答】 金魚吐出的氣泡在水中上升的過程中,所處深度減小,受到的液體壓強變小,故氣泡體積增大,而氣泡內空氣的質量不變,由可知,密度變小;
氣泡上升時,體積變大,則排開水的體積變大,
所以由F浮=ρgV排可得:氣泡受到水的浮力變大。
故ABC錯誤,D正確。
故答案為:D。
10.(2024八上·杭州期中)2023年10月31日上午8時左右,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成功返回地面,圓滿完成任務。飛船在進入地球大氣層后速度極大,與大氣劇烈摩擦產生熱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隨著高度的降低,大氣溫度逐漸變高
B.如果沒有大氣,天空仍然是藍色的
C.大氣溫度在垂直方向上的變化,是大氣層分層的主要依據
D.飛船返回地球時由外到內依次經過外層→曖層→平流層→中間層→對流層
【答案】C
【知識點】大氣的溫度;大氣的分層
【解析】【分析】對流層:低緯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8﹣9千米;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人類生活在對流層底部,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平流層:自對流層頂到50﹣55千米;下層隨高度變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氣溫隨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線,為人類生存環境的天然屏障,大氣穩定,利于高空飛行。高層大氣:自平流層頂以上到大氣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通信;有廣闊的空間,有利于衛星的運行。
【解答】飛船返回地球時由外到內依次經過外層→暖層→中間層→平流層→對流層,只有在對流層內,隨著高度的降低,大氣溫度逐漸變高,故AD錯誤。
天空呈藍色主要是太陽光中的藍光被大氣分子散射形成的,如果沒有大氣,天空不會是藍色的,B錯。
根據課本內容可知,大氣層分層的主要依據是大氣溫度在垂直方向上的變化,C正確。
故答案為:C。
11.(2024八上·杭州期中)下列所述氣候與影響因素相對應的是(  )。
A.青藏高原緯度較低,但是氣候寒冷——緯度因素
B.海南島終年如夏,降水較多;黑龍江北部冬季漫長,多冰雪——地形因素
C.新疆塔里木盆地氣候干燥,同緯度的北京氣候比較濕潤——緯度因素
D.鄭州夏天比青島熱——海陸因素
【答案】D
【知識點】影響氣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包括太陽輻射(緯度位置)、大氣環流、海陸位置、地形和洋流等。
【解答】A、青藏高原緯度較低,但是氣候寒冷——地形地勢因素,A不符合題意;
B、海南島終年如夏,降水較多;黑龍江北部冬季漫長,多冰雪——緯度因素,B不符合題意;
C、新疆塔里木盆地氣候干燥,同緯度的北京氣候比較濕潤——海陸因素,C不符合題意;
D、鄭州深居內陸,青島位于海濱,鄭州夏天比青島熱——海陸因素,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2.(2024八上·杭州期中)中國南極泰山站采用輕質材料裝配而成,為避免被南極強橫風吹得移位,其獨特的支架懸空形狀發揮了作用。泰山站的懸空形狀接近于下列圖(  )
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解析】【分析】流體的壓強跟流速有關,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比較屋頂上下的空氣流動速度,比較屋頂上下受到的壓強,再比較屋頂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壓力。
【解答】由題意可知,為避免被南極強橫風吹得移位,應使風吹過時,上方壓強大于下方壓強,根據流體流速越大,壓強越小知,泰山站的懸空形狀應為下方凸起,上方為平面,這樣橫 風吹過時,下方空氣流速大于上方空氣流速,上方壓強大于下方壓強,形成向下的壓強差。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3.(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圖所示,一枚重力為G的雞蛋懸浮在不飽和的鹽水中。往鹽水中繼續均勻緩慢加鹽,雞蛋所受浮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可能是()
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雞蛋懸浮時,密度等于鹽水的密度,雞蛋漂浮時,密度小于鹽水的密度,但漂浮和懸浮時,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雞蛋的重力。
【解答】雞蛋懸浮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雞蛋的重力。往鹽水中加鹽,溶液的密度逐漸變大,由可知,雞蛋受到的浮力變大,浮力大于重力,所以雞蛋上浮。最終雞蛋的密度小于鹽水的密度,將處于漂浮狀態,浮力等于重力。綜上:雞蛋受到的浮力先增大,后減小,最后靜止時浮力等于加鹽前的浮力,等于雞蛋的重力。
故答案為:A。
14.(2024八上·杭州期中) 如圖所示,將絲綢與玻璃棒相互摩擦后,用該玻璃棒接觸一個不帶電的驗電器,驗電器箔片張開。關于箔片的張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絲綢的負電荷從絲綢轉移到了玻璃棒,使玻璃棒帶上負電荷
B.絲綢的正電荷從絲綢轉移到了玻璃棒,使玻璃棒帶上正電荷
C.玻璃棒的正電荷從玻璃棒轉移到箔片,使箔片帶上同種正電荷
D.箔片的負電荷從箔片轉移到了玻璃棒,使箔片帶上同種正電荷
【答案】D
【知識點】摩擦起電;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物體帶電情況的判斷
【解析】【分析】摩擦起電時,發生轉移的是電子,即負電荷。
【解答】AB、玻璃棒與絲綢摩擦,因絲綢對電子的束縛能力更強,所以玻璃棒的電子即負電荷轉移到絲綢上,導致絲綢帶負電,玻璃棒帶正電,故AB錯誤;
CD、帶正電的玻璃棒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金屬箔片上的負電荷轉移至玻璃棒,箔片因失去負電荷而帶正電,因同種電荷相互排斥,所以觀察到金屬箔片張開,故C錯誤,D正確。
故答案為:D。
15.(2024八上·杭州期中) 如圖所示,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適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將另一只同樣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內水中,并固定位置,在標準大氣壓下,對槽內水加熱到沸騰時(  )
A.槽內甲、乙瓶內水溫都不能達到100℃
B.甲、乙瓶中水都不沸騰
C.甲瓶內水沸騰,乙瓶內水不沸騰
D.甲瓶內水不沸騰,乙瓶內水沸騰
【答案】B
【知識點】沸騰及沸騰條件;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
【解析】【分析】液體沸騰的條件,一是達到沸點,二是繼續吸熱,二者缺一不可,甲瓶中的水與水槽中的水溫度相同時沒有溫度差不能繼續吸熱,不能沸騰,乙瓶上端封閉,加熱時瓶內水蒸氣增加,氣壓變大,沸點增大,不能達到沸點。
【解答】因為水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是100℃,所以槽中水沸騰時溫度是100℃,并保持不變,甲瓶中水從槽內水中吸熱,溫度升高直到100℃,這樣甲瓶中的水溫也能達到沸點,甲瓶中的水一旦與槽內的水溫度相等,甲瓶中的水就無法吸熱,所以不能沸騰。
乙瓶中水溫同樣可達到100℃,但乙瓶上端封閉,瓶內氣壓大于標準大氣壓,因為液體沸點隨液面上氣壓的增大而增大,所以乙瓶中水的沸點高于100℃,這樣乙瓶中水溫達不到沸點,不能沸騰,故ACD錯誤,B正確。
故答案為:B。
16.(2024八上·杭州期中)日常生活離不開溶液,溶液包括溶質和溶劑。據此回答以下問題:
(1)高錳酸鉀溶液中,其溶質是   ;碘的酒精溶液中,其溶劑是    。
(2)以下物質中,屬于乳濁液的是(填序號,以下同)   ,屬于懸濁液的是   。
①鹽水 ②肥皂水 ③血液 ④酒精溶液 ⑤泥沙水 ⑥冰水混合物
【答案】(1)高錳酸鉀;酒精
(2)②;③⑤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溶液的組成及特點;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
【解析】【分析】(1)被溶解的物質稱為溶質。
(2)鹽水屬于溶液,冰水混合物屬于純凈物。
【解答】(1)高錳酸鉀溶解在水中形成高錳酸鉀溶液,所以溶質是高錳酸鉀,溶劑是水;碘溶解在酒精中形成碘酒精溶液,所以溶質是碘,溶劑是酒精。
(2)乳濁液:小液滴分散在液體中,屬于乳濁液的是②肥皂水。
懸濁液:固態小顆粒分散在液體中,屬于懸濁液的是:③血液和⑤泥沙水。
17.(2024八上·杭州期中)①水電解的文字表達式   。 與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大,與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小,實際測得體積比大于2:1的原因為   。②與負極相連的玻璃管:旋轉活塞,將燃著的木條伸到管口,氣體能   ,產生   火焰,說明是氫氣。
【答案】;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氫氣;燃燒;淡藍色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解析】【分析】氧氣具有助燃性,所以若要檢驗氧氣,可以用帶火星的小木條靠近,木條會復燃。
【解答】①電解水,得到氫氣和氧氣,故方程式為:。氧氣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氫氣,實驗時電解生成的部分氧氣溶解在水中,所以實際測得的體積比大于2:1.
②與負極相連的氣體是氫氣,具有可燃性,所以將點燃的木條伸到管口,氣體可以燃燒,且產生淡藍色火焰。
18.(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圖所示,“A”和“B”表示滿載的輪船在海水或江水中靜止時液面的位置。圖示中的輪船是在   (填“江水”或“海水”)中停泊。輪船的排水量為6000t,在海水中滿載時受到的浮力是   N。
【答案】海水;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漂浮條件可知輪船在江水和海水中受到的浮力關系,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判斷排開水的體積關系,得出結論;
(2)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輪船滿載時受到的浮力;
【解答】輪船在海水或江水中,都處于漂浮狀態,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輪船的受到的總重力,即
由于總重力G不變,即輪船受到的浮力F浮不變,由可知
ρ海水>ρ江水

V排海水<V排江水
因此圖中B位置時,表示輪船在海水中。輪船在海水中滿載時受到的浮力為
19.(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圖所示,小金同學找來一根粗細均勻、橫截面形狀相同的木棒,在一端釘一口鐵釘,鐵釘上纏一些鐵絲,做成一個簡易密度計,使其豎直漂浮在液體中。根據物體漂浮的特點可知,密度計在甲、乙兩種液體中的浮力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判斷,甲是   (選填“水”或“鹽水”);丙圖中,q點的刻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點的刻度。
【答案】相等;水;大于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密度計的刻度:下大上小。
【解答】[1]密度計在甲、乙液體中均處于漂浮狀態,由沉浮條件可知,此時浮力等于重力,所以在甲、乙液體中,密度計受到的浮力相等。
[2]浮力相等,密度計在甲中排開液體的體積更大,由可知,甲液體的密度更小,所以是水。
[3]浮力相等,密度計在q點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較小,由可知,液體的密度較大,所以q點的刻度大于p點的刻度。
20.(2024八上·杭州期中)圖1是大氣溫度的垂直分布示意圖,圖2是對流層空氣對流運動示意圖,圖3是北半球某地區的海平面等壓線圖,請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飛機主要飛在大氣層中圖1所示的   (填字母“a”“b”“c”或“d”)層,約90%的臭氧集中于這一層;
(2)圖2中A處空氣流動的方向   (填“向上”或“向下”);圖2中甲地氣溫低形成高壓區,多   (填“晴朗”或“陰雨”)天氣。
(3)影響圖3中A處的天氣系統是   ,在該天氣系統控制下,A處的天氣特點是   ,影響B處的天氣系統是   ,在該天氣系統的控制下,B處的天氣特點是   ,G處風向是   。
【答案】(1)b
(2)向上;晴朗
(3)高壓;晴朗;低壓;陰雨;西北風(或西風)
【知識點】大氣的分層;風;天氣預報與天氣圖
【解析】【分析】(1)a是對流層、b是平流層、c是中間層、d是暖層。
(2)發生對流運動時,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
(3)風向:風吹來的方向。
【解答】(1)平流層沒有大量的水汽、不易形成對流、能見度高,所以飛機主要飛在平流層,即圖中b層。
(2)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所以A處空氣向上運動。甲地在高壓控制區,空氣從上往下流,天氣晴朗,空氣干燥。
(3)由圖可知,A處氣壓最高,是高壓控制區,所以A處的天氣系統為高壓,高壓區天氣晴朗。B處氣壓最低,所以是低壓區,低壓區常形成陰雨天氣。G的西北側氣壓較高,所以是西北風。
21.(2024八上·杭州期中) 臺秤上放半杯水,臺秤的示數為20牛,再將重為7牛的金屬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當金屬塊全部浸入水中時,如圖所示,測力計的示數為5牛,則此時金屬塊受到的浮力是   牛,此時臺秤示數為   牛。若再將金屬塊緩慢向下移動一段距離(沒有碰到杯子底部),臺秤示數將   (填“變小”、“不變”或“變大”)。
【答案】2;22;不變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
【解析】【分析】由可知,浮力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物體浸沒,深度變深,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所以浮力不變。
【解答】由稱重法可知,。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給金屬塊2N的浮力,則金屬塊給水2N的壓力所以臺秤的示數為。
再將金屬塊緩慢向下移動一段距離,金屬塊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則金屬塊受到的浮力不變,同理金屬塊給水的壓力不變,所以臺秤的示數不變。
22.(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圖所示是一種定時課間音樂播放裝置的原理圖,“播放器”是有電流通過時會播放音樂的裝置。閉合開關 S,當“定時開關”處于閉合狀態時,指示燈   (選填“會”或“不會”)亮,播放器   (選填“會”或“不會”)播放音樂。
【答案】會;不會
【知識點】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辨別;串、并聯電路的設計
【解析】【分析】并聯電路支路上沒有用電器時,會將與之并聯的支路全部短路,但不會導致干路上的用電器不能工作。
【解答】當“定時開關”處于閉合狀態時,播放器與定時開關并聯,播放器被短路,沒有電流經過,所以不會播放音樂,有電流經過指示燈,所以指示燈會亮。
23.(2024八上·杭州期中)某興趣小組進行粗鹽(雜質只含有泥沙)提純實驗,并利用所得精鹽配制1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5%的氯化鈉溶液。
實驗一:下面是甲同學進行粗鹽提純實驗的操作示意圖。
(1)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操作⑤中有一處明顯的錯誤,請你幫他指出來:   。圖中錯誤改正后,粗鹽提純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為   (填序號)。
實驗二:乙同學用提純得到的精鹽配制1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5%的氯化鈉溶液(假設稱量氯化鈉時1 g以下用游碼)。
(3)配制時,除圖中提供的儀器外,還需要試劑瓶、鑷子和   (填一種儀器名稱)。
(4)如果稱量時氯化鈉和砝碼位置顛倒了,其他操作步驟均正確,則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
(5)經檢測所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原因可能是   (列舉一條即可)。
(6)海水曬鹽采用操作③的原理而不用冷卻氯化鈉熱飽和溶液的方法,原因是   。
【答案】(1)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體飛濺
(2)缺少玻璃棒引流;②⑥①④⑤③
(3)膠頭滴管
(4)等于
(5)量取水時仰視讀數
(6)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大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結晶的概念與方法;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蒸發操作與粗鹽提純
【解析】【分析】(1)玻璃棒的用途有攪拌和引流兩種,蒸發時的作用是攪拌。
(2)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要靠在三層濾紙一側。
(3)量取體積時,需要使用膠頭滴管。
(4)天平左盤中物質的質量等于右盤中物質的質量加上游碼指示的質量。
(5)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可能是溶劑即水的質量偏大,也可能是溶質的質量即食鹽的質量偏小。
(6)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的物質,采用蒸發結晶;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的物質,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
【解答】(1)由圖可知,操作3是蒸發結晶,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防止局部過熱,導致液體飛濺。
(2)操作5是過濾,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所以錯誤之處是:沒有使用玻璃棒引流。
粗鹽提純的順序:②取出粗鹽⑥稱量①將粗鹽和水倒入燒杯中④使用玻璃棒攪拌,加速溶解⑤過濾掉不溶性雜質;③蒸發結晶。
(3)量取水的體積時,在距離目標刻度1至2mL時,要使用膠頭滴管滴加,所以還需要的儀器是膠頭滴管。
(4)配制1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5%的氯化鈉溶液,溶質的質量為使用一個5g和一個10g的砝碼進行稱量即可,不需調節游碼,所以即使稱量時氯化鈉和砝碼位置顛倒了,也不會導致質量分數發生改變,仍為15%。
(5)量取水時仰視刻度,會把示數讀小,導致量取的水的質量偏大,溶質的質量不變,故溶液的質量偏大,由可知,所得溶液質量分數偏小。
(6)蒸發結晶適用于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的物質,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所以采用了蒸發結晶的方式獲得晶體。
24.(2024八上·杭州期中)請用所學的科學知識解決下列問題:
甲 乙 丙
(1)如甲圖所示,將兩個一次性紙杯杯口向上疊套起來,用手握住外面的紙杯,在靠近杯口的正上方且平行于杯口方向用力吹氣。請你預測里面的紙杯將____;
A.一定保持靜止 B.可能向上跳起
C.一定發生旋轉 D.可能壓得更緊
(2)高山或高原地區,普通的鍋難以將飯煮熟,我們可以用高壓鍋來煮飯,那么高壓鍋運用了實驗圖   (選填“乙”或“丙”)的原理;
(3)天宮課堂上,西藏分會場的同學提問:西藏地區海拔高,氣壓低,容易把水燒開,太空中是否容易把水燒開呢?王亞平答:在失重條件下,水   (選填“能”或“不能”)進行對流,所以   (選填“容易”或“不容易”)燒開。
【答案】(1)B
(2)乙
(3)不能;不容易
【知識點】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解析】【分析】(1)流體流速越大,壓強越小。
(2)液體的沸點與大氣壓有關,大氣壓越大,沸點越高。
(3)不能形成對流,水不易燒開。
【解答】(1)用手握住外面的紙杯,在靠近杯口的正上方且平行于杯口方向用力吹氣,紙杯上方空氣流速大,壓強小,兩個紙杯間的空氣產生的壓強更大,可能會將紙杯向上抬。
故答案為:B。
(2)圖乙向內充氣,燒瓶內氣體變多,壓強變大,水的沸點變高,與高壓鍋的原理相同。
(3)在失重的條件下,即水不受重力,所以不會向下流,不能進行對流,熱量傳遞的慢,因此水更不易燒開。
25.(2024八上·杭州期中)“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我們應弘揚水之德,善用水之益。科學小組開展以“水的凈化”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
(1)水凈化時先加入絮凝劑,沉降過濾后,通過活性炭,活性炭的作用是   。
(2)將含有較多的鈣、鎂等礦物質硬水通過圖1所示的陽離子交換柱后可變成軟水(圖中陰離子未畫出,過程中陰離子未改變)交換后的水仍呈電中性。經過陽離子交換柱的“水”中陽離子總數   (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3)用膜分離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過淡化膜進入左側的淡水池(如圖2),從而得到淡水。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填字母序號)。
A.膜分離法的原理與過濾的原理類似
B.右側海水中鹽類物質含量減小
C.該膜分離法的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不溶物
D.右側所加壓強不能太大,否則淡化膜可能破裂
【答案】(1)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
(2)增加
(3)A;D
【知識點】凈化水的常用方法;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活性炭和明礬都具有吸附性,都可用于凈水。
(2)水呈電中性,指的是所帶正電荷等于所帶負電荷。
(3)淡化海水是將海水中的水與其它物質分離,類似與過濾,淡化膜相當于濾紙。
【解答】(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以及異味,所以可以用于凈水。
(2)由圖可知,是用鈉離子交換鈣離子和鎂離子,每個鈉離子所帶的電荷小于鈣離子和鎂離子,而交換后的水仍呈電中性,所以鈉離子的數量對于鈣離子和鎂離子,即陽離子的總數增加。
(3)A、利用膜分離法淡化海水,海水中的食鹽不能透過分離膜,而水分子可以透過,即將海水中的食鹽和水分開,與過濾相似,故A正確;
B、沒有食鹽進入左側,所以右側海水中鹽類物質含量不同,故B錯誤;
C、該膜分離法是為了除去海水中溶解的鹽類物質,例如食鹽,故C錯誤;
D、右側壓強更大,可能導致液體將淡化膜損壞,故D正確。
故答案為:AD。
26.(2024八上·杭州期中)某科創小組進行項目化實踐活動——制作一臺"浮力秤"。
小組同學按照設計進行組裝:選擇輕質的圓柱形小筒,在其底部均勻地放上細沙,上端放一個輕質的小秤盤。如圖甲所示,將小筒放在水中,就制成了一個"浮力秤"。
(1)將組裝好的小筒和空秤盤,放入水中,并使它漂浮在水面上。用記號筆在小筒外側水面的位置畫上一個刻度,標記為   g。
(2)在秤盤中只放入一個10g的砝碼,用記號筆在小筒外壁水面位置畫上刻度,標記為10g;在秤盤中只放入一個20g的砝碼,用記號筆在小筒外側水面位置畫上刻度,標記為20g;如圖乙所示,則a、b、c三個位置正確的是   (填"A"或"B")。
(3)用刻度尺測量發現,說明這個浮力秤的刻度是均勻的。接下來分別在每相鄰兩個刻度之間平均分成5等分,就完成了浮力秤的刻度的標記。這個浮力秤的分度值是   g。
(4)同學們利用制作好的浮力秤來測黃豆的質量:如圖丙所示,將五顆黃豆放在秤盤中,待秤筒穩定后,發現水面對應的位置小于分度值,認為浮力秤的精確度不夠。為提高浮力秤的精確度,小組同學提出的以下改進措施中可行的是____。
A.用直徑更大的大筒 B.用直徑更小的小筒
C.增大小筒中細沙的質量 D.大筒中換用密度更大的液體
【答案】(1)0
(2)A
(3)2
(4)B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物體在液體中處于漂浮狀態時,保存進入下一題其所受浮力與重力大小相等。
(2)從重心降低角度考慮。
(3)秤盤上是空的,沒有質量,所以漂浮在水面的小筒外側的刻度應標為0 g。
秤盤上的質量越大,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越深,所以刻度從下往上依次增大。
由題可知,相鄰兩個刻度之間的質量是10 g,把它分成5等份,每等份就是2 g,據此分析。
(4)用直徑更小的小筒,在排開液體體積相同時,浸入水中的高度變化越明顯,精確度就更高。
【解答】(1)秤盤上是空的,沒有質量,所以漂浮在水面的小筒外側的刻度應標為0 g。
(2)秤盤上的質量越大,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越深,所以刻度從下往上依次增大,即從下往上依次為a、b、c三個位置,故選A。
(3)由題可知,相鄰兩個刻度之間的質量是10 g,把它分成5等份,每等份就是2 g,所以這個浮力秤的分度值是2 g。
(4)用直徑更小的小筒,在排開液體體積相同時,浸入水中的高度變化越明顯,精確度就更高。
故答案為:B。
27.(2024八上·杭州期中)小科在驗證阿基米德原理時,利用溢水杯、彈簧測力計、鐵塊、小桶、細線等進行實驗,具體操作步驟如圖:
(1)細心的同學發現圖乙步驟中存在錯誤,請指出該錯是:   。如果不加改正,會導致浮力F浮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排開水的重力G排。
(2)糾正錯誤后,若圖中測得的F1、F2、F3、F4關系滿足    ,則阿基米德原理得到驗證。
(3)實驗后,小科發現利用實驗所得數據還能測出所用鐵塊的密度,ρ鐵=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答案】(1)溢水杯中沒有裝滿水;大于
(2)F2﹣F3=F4﹣F1
(3) ρ水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稱重法驗證阿基米德原理時,要將溢水杯中的水灌滿。
(2)當浮力等于排開液體的重力時,說明阿基米德原理成立。
(3)根據重力可以求得質量,根據浮力可以求得體積,再根據求得密度。
【解答】(1)由圖可知,圖乙中沒有將溢水杯灌滿水,則排開水的重力與燒杯中的重力不相等,所以錯誤之處是:沒有將溢水杯中的水灌滿。若不改正,則測得的排開水的重力重力偏小,所以浮力將大于排開水的重力。
(2)阿基米德原理:物體受到的重力等于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即等于,即,阿基米德原理得到驗證。
(3)鐵塊的質量,鐵塊的體積等于排開水的體積,故鐵塊的體積為,故鐵塊的密度為。
28.(2024八上·杭州期中)小麗同學借助注射器(容積為5毫升)、鐵架臺、托盤天平、刻度尺、小桶、細繩等器材來估測大氣壓的值。其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部分器材按圖示裝配好,首先將注射器活塞推至頂端,上端未封口,接著往小桶內緩慢加水,直至活塞恰好開始下滑時,取下小桶,用天平測.量其總質量為71.2克;
②重新將注射器活塞推至頂端、并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口,將步驟①中的裝水小桶(水未倒出)重新接在注射器下端,緩慢向小桶內加水,直至活塞又恰好開始下滑,再取下小桶,并用天平測量其總質量為646.2克;
③取下注射器,并用刻度尺測出其壁上全部刻度部分的長度為 8厘米。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測量大氣壓值的實驗原理是   ,實驗中主要應以   (填“針筒”“活塞”或“小桶”)為研究對象來分析其所受大氣壓力。
(2)步驟②中,將活塞重新推至頂端,其目的是   。但實際上并未能達到此目的,此因素將導致所測大氣壓的值偏   (填“大”或“小”)。
(3)上述實驗中,在不考慮活塞自身重力的情況下,可得出活塞受到的摩擦力為   牛,由此計算出大氣壓強的值約為   帕。(g取10牛/千克)
【答案】(1)p=F/S;活塞
(2)排盡注射器中的空氣;小
(3)0.712;0.92×105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
【解析】【分析】(1)壓強:。
(2)裝置內空氣未排盡會導致測得的大氣壓偏小,可以通過在注射器中灌水的方式排盡注射器注射口的空氣。
(3)大氣壓產生的壓力等于總重力減去摩擦力。
【解答】(1)實驗通過測得大氣壓產生的壓力和受力面積來求得大氣壓強,所以原理為,測得的是活塞受到的大氣壓,所以實驗主要是以活塞為探究對象。
(2)將活塞至頂端的目的是排盡注射器中的空氣,防止對實驗造成干擾,但因為即使將活塞推至頂端,注射口的空氣無法排出,所以會導致測得的大氣壓偏小。
(3)將注射器活塞推至頂端,上端未封口,此時上下大氣壓對活塞的作用相互抵消,接著往小桶內緩慢加水,直至活塞恰好開始下滑時,取下小桶,用天平測量其總質量為71.2克,此時活塞受力平衡,受到的摩擦力與小桶及水的重力之和相等,所以摩擦力為。大氣壓的壓強。
29.(2024八上·杭州期中)小明同學用一個薄壁玻璃瓶、紅墨水、兩端開口的細玻璃管、橡皮塞自制了如圖甲所示的多功能瓶。小明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
(1)從細管上端往瓶里吹氣,使瓶內氣壓   (選填:“大于”、“小于”、“等于”)大氣壓,水沿玻璃管上升;
(2)顯示溫度變化:用手握住玻璃瓶上部來加熱,觀察到細玻璃管內水柱   ;
(3)顯示大氣壓變化:小明同學用雙手捧著自制的氣壓計從教學大樓的一樓跑到五樓,發現細玻璃管中的水面上升,于是他得出了“高度越高,大氣壓越小”的結論。你認為小明的結論是否可靠并說明理由:   。
【答案】(1)大于
(2)上升
(3)不可靠,還受溫度的影響(兩個變量)
【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大氣壓強與高度的關系
【解析】【分析】(1)當氣體的體積不變時,氣體的質量越大則壓強越大;
(2)根據氣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分析瓶內氣壓的大小變化,進而判斷玻璃管內液柱的高度變化;
(3)溫度和高度都會影響液柱高度的變化,探究某個變量時,需要控制另一個變量不變。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從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氣體,則瓶內氣體體積不變而質量增大,那么瓶內氣壓大于大氣壓。
(2)用手握住玻璃瓶上部來加熱,則瓶內氣體溫度升高而體積膨脹,壓強增大,那么觀察到細玻璃管內水柱上升。
(3)小明手捧著氣壓計時,瓶子受熱,使瓶內氣體溫度升高,瓶內氣壓增大,影響了瓶內氣體的壓強,導致了錯誤結論的得出。
(1)從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氣體,使瓶內氣壓大于大氣壓,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
(2)用手握住玻璃瓶上部來加熱,根據熱脹冷縮可知,觀察到細玻璃管內水柱上升。
(3)小明手捧著氣壓計時,瓶子受熱,使瓶內氣體溫度升高,瓶內氣壓增大,影響了瓶內氣體的壓強,影響了實驗,導致了錯誤結論的得出,即存在兩個變量。
30.(2024八上·杭州期中)20 ℃時,四個實驗小組分別取不同質量的NaCl,逐漸加入各盛有50 g水的燒杯中,不斷攪拌直到不再溶解為止,然后分別稱量剩余NaCl的質量。記錄數據如下表:
實驗小組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水的質量/g 50 50 50 50
所取NaCl的質量/g 15 20 25 30
剩余NaCl的質量/g 0 2 7 12
(1)第一實驗組所得的NaCl溶液處于   狀態。(填“飽和”或“不飽和”)
(2)第二實驗組所得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    。
(3)20 ℃時,將第二組中的2克 NaCl繼續溶解,至少需要水多少克?(列式計算,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
【答案】(1)不飽和
(2)9:25
(3)在20℃時,每5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8克氯化鈉,則剩余的2克氯化鈉需要的水的質量為,解得。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分析表中數據可知,第二、三、四次實驗中溶解的溶質均為18g,第一組實驗中15g小于18g,所溶液沒有飽和。
(2)沒有溶解的部分不算溶質,溶解的部分才是溶質。
(3)利用溶液均一穩定的性質進行比例換算。
【解答】(1)由第二組數據可知,在20℃時,每5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8克氯化鈉,所以第一組實驗所成的氯化鈉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2)第二實驗組所得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
31.(2024八上·杭州期中)“蛟龍號”是我國首臺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研制、世界上下潛最深的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體積約為30米3,空載時質量約為22 噸,最大荷載240千克。
(1)“蛟龍號”空載漂浮在水面時受到的浮力為多大 (g取10牛/千克)
(2)若“蛟龍號”某次滿載時下沉是采用注水方式實現的,則至少注入多少米3的水 (海水密度取1.0×103 千克/米3)
【答案】(1)蛟龍號”空載漂浮在水面時,根據漂浮條件可知潛艇受到浮力:
F浮=G空載=m空載g=22×103kg×10N/kg=2.2×105N;
(2)滿載時需要下沉時潛水器排開海水的體積V排=V船=30m3,
此時F浮'=ρ海gV排=1.0×103kg/m3×10N/kg×30m3=3×105N,
滿載總重力G滿=m滿g=(22×103kg+240kg)×10N/kg=2.224×105N,
G注水=F浮'-G滿=3×105N-2.224×105N=7.76×104N,
則由G=mg=ρgV可得注入水的體積:

【知識點】浮力大小的計算
【解析】【分析】 (1)蛟龍號”空載漂浮在水面時,根據漂浮條件即可求出浮力;
(2)已知潛艇的總體積,根據浮力公式從而求出浮力,根據滿載時需要下沉時潛水器的總重力,然后求出需要注入的海水重力,利用G=mg=ρgV求出水的體積。
32.(2024八上·杭州期中)在學校科技節中,小和制作了一個瓶內晶體的量會隨天氣的氣溫變化而發生變化的“天氣瓶”(如圖)。密封瓶內的物質是由下列兩種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①硝酸鉀、氯化銨和水的混合溶液;②溶質質量分數為24%的樟腦丸的酒精溶液。
(1)樟腦丸的酒精溶液中,溶劑是   。
(2)當外界溫度降低時,瓶中的晶體會增多。由此可以推測瓶中晶體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規律為:    。
(3)小和發現當所用的“樟腦丸的酒精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4%時,做出的“天氣瓶”的效果較好。室溫下,小和在實驗室把10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36%的樟腦丸酒精溶液加酒精釋成了24%,需加酒精多少克?(寫出過程)
【答案】(1)酒精
(2)晶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變小
(3)設加入酒精的質量為m,則:100g×36%=(100g+m)×24%
m=50g
答:需加酒精50g。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被溶解的物質稱為溶質,溶解溶質的物質稱為溶劑。
(2)晶體變多,說明溶解度變小。
(3)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
【解答】(1)樟腦丸溶解在酒精中,所以樟腦丸是溶質,酒精是溶劑。
(2)當外界溫度降低時,瓶中的晶體會增多,說明物質的溶解能力在下降,故可知:晶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
33.(2024八上·杭州期中) 人們常用“冰山一角”來形容事物顯露出來的僅僅是其很小的部分,更多的還隱藏在表面現象之下。事實上,冰山浮在海水中的確只露”一角"(如圖所示)。若現有一座冰山,它露出海面的體積是2000m3,(已知:海水的密度取ρ海水=1×103kg/m3,冰的密度ρ冰=0.9×103kg/m3)。則:
(1)假如此冰山完全熔化,則液面將   (填“不變”、“降低”或“上升");
(2)這座冰山的總體積為多少?
【答案】(1)不變
(2)冰山在海面漂浮,那么得到:
F浮=G;
ρ水gV排=ρ冰gV;
ρ水V排=ρ冰V;
103kg/m3×(V-2000m3)=0.9×103kg/m3×V;
解得:V=20000m3
【知識點】浮力大小的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物體漂浮和懸浮時,受到的浮力不變。
(2)根據進行計算。
【解答】(1)冰山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冰熔化成水,質量不變,水與海水密度相同,可以理解為懸浮在海水中,浮力仍等于重力,所以浮力不變,海水的密度不變,由可知,排開海水的體積不變,所以液面不變。
34.(2024八上·杭州期中)“拔火罐”是我國傳統醫療的一種手段。如圖所示,醫生先用點燃的酒精球加熱小罐內的空氣,隨后迅速把小罐倒扣在需要治療的部位,冷卻后小罐便緊貼在皮膚上。已知大氣壓為1.0×105 帕,小罐開口部位的面積為10厘米2,罐內空氣冷卻變為室溫時壓強為9.0×104帕,不計小罐重力。求:
(1)罐內氣壓變小,在   的作用下吸在皮膚上。根據“拔火罐”的過程,罐內氣壓變小的本質原因是罐內空氣   (填“溫度升高”或“密度變小”)。
(2) 罐內 空 氣 對 皮 膚 的壓力。
(3)皮膚對小罐的支持力。
【答案】(1)大氣壓;密度變小
(2)小罐內空氣對皮膚的壓力F內=PS=9.0×104Pa×10×10-4m2=90N
(3)皮膚受到的外界大氣壓力F外=p外S=1.0×105Pa×10×10-4m2=100N,由力的平衡可知,火罐對皮膚的壓力F壓=F外-F內=100N-90N=10N,因為壓力和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皮膚對火罐的支持力F支=F壓=10N。
【知識點】大氣壓的綜合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F=pS求得壓力;再根據力的平衡,以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求得支持力的大小。
【解答】(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罐內氣壓變小,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吸在皮膚上。根據“拔火罐”的過程,罐內氣壓變小的本質原因是罐內空氣密度變小。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喇| 岳阳县| 孟州市| 平乐县| 内江市| 南漳县| 永靖县| 巫山县| 潜山县| 无极县| 德保县| 高要市| 漠河县| 文昌市| 贵南县| 屏东县| 嘉荫县| 延津县| 乐安县| 渑池县| 沂源县| 彭山县| 鹤峰县| 定远县| 呼和浩特市| 赤水市| 旺苍县| 扎兰屯市| 天长市| 买车| 常山县| 三原县| 满洲里市| 武隆县| 宁城县| 玉山县| 福州市| 伊金霍洛旗| 灌南县| 芮城县| 永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