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2024年浙江省寧波市慈溪育才中學中考一模科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2024年浙江省寧波市慈溪育才中學中考一模科學試題

資源簡介

2024年浙江省寧波市慈溪育才中學中考一模科學試題
1.(2024九下·慈溪模擬)某研究小組成功制備了四氧化銥陽離子(IrO4+ ) ,已知其中氧元素顯 2價,由此可判斷其中銥元素的化合價為(  )
A.+9 B.+7 C.+5 D.+3
【答案】A
【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guī)則與計算
【解析】【分析】在化合物中,元素正否化合價的代數和等于0;而在原子團中,原子團的化合價=原子團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據此可解答本題。
【解答】從“IrO4+”可知,該原子團的化合價為+1,原子團中“O ”的化合價是 2,設"Ir"的化合價為+x,則有:(+x)+( 2)×4=+1,解之,x=+9。故A選項符合題意。
2.(2024九下·慈溪模擬)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檢驗酸堿性 B.聞氣體氣味
C.干燥氫氣 D.移走蒸發(fā)皿
【答案】B
【知識點】實驗操作注意事項的探究;常見實驗操作
【解析】【分析】A.根據檢驗酸堿性的方法進行解答;
B.根據聞氣味的方法進行解答;
C.根據用濃硫酸干燥氫氣時的注意事項進行解答;
D.根據移走蒸發(fā)皿的方法進行解答。
【解答】A.檢驗溶液的酸堿性,可取樣滴加酚酞溶液,不能直接向原試劑瓶中滴加酚酞溶液,故A錯誤;
B.聞氣體的氣味時,應用手在瓶口輕輕的扇動,使極少量的氣體飄進鼻子中,不能將鼻子湊到集氣瓶口去聞氣體的氣味,故B正確;
C.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與氫氣反應,圖中裝置起洗氣功能時進氣管與出氣管的方向是長進短出,圖中進氣管與出氣管的方向錯誤,故C錯誤;
D.正在加熱的蒸發(fā)皿溫度較高,為防止燙傷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熱的蒸發(fā)皿,應用坩堝鉗夾取,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3.(2024九下·慈溪模擬)2024年5月12日是母親節(jié),這一天地球位置處于圖中的(  )
A.甲乙之間 B.乙丙之間 C.丙丁之間 D.丁甲之間
【答案】A
【知識點】地球公轉;陽歷和地球公轉的關系
【解析】【分析】太陽直射北半球時,北半球晝長夜短,太陽直射南半球時,北半球晝短夜長。【解答】甲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為北半球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乙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丙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為北半球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丁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回歸線,為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此時為5月12日,地球位置處于圖中的春分日與夏至日之間,即甲乙之間,故A正確,BCD錯誤。
故答案為:A。
4.(2024九下·慈溪模擬)小科選取了“F”光源、帶小孔的紙板、光屏等材料,按如圖順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通過左右移動光源和光屏,開展“小孔成像”實驗。實驗中光屏上不可能出現(xiàn)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
【解析】【分析】小孔成像成的是光源的實像,實像均倒立,像的大小與光源距小孔的距離和小孔到光源的距離有關。【解答】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實像,當小孔成像的像距等于物距時成等大的像,當像距小于物距時成縮小的像,當像距大于物距時成放大的像。ACD是倒立的,B是正立的,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5.(2024九下·慈溪模擬)厚樸為《本草綱目》中記載的中藥(如圖),其樹皮、花和種子皆可入藥。厚樸屬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類植物 D.苔蘚植物
【答案】A
【知識點】種子植物
【解析】【分析】被子植物的種子外有果皮包被著,能形成果實,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屬于種子植物,裸子植物沒有花和果實。【解答】厚樸樹皮、花和種子皆可入藥。說明厚樸有花,能夠結果,具有被子植物的特點,屬于被子植物。裸子植物沒有果實,蕨類植物只有根莖葉,苔蘚植物有假根和莖、葉。
故答案為:A。
6.(2024九下·慈溪模擬)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如圖為“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實驗的部分圖示。下列敘述合理的是(  )
A.調焦成功,可隨意移動顯微鏡位置繼續(xù)觀察
B.粗準焦螺旋①可以調節(jié)顯微鏡的放大倍數
C.將物鏡③轉換成②觀察細胞,發(fā)現(xiàn)視野變暗
D.想用高倍鏡觀察細胞④,馬上轉動物鏡轉換器
【答案】C
【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
【解析】【分析】圖中①是粗準焦螺旋,②是高倍物鏡,③是低倍物鏡。物鏡的放大倍數與長度有關長度越長,放大倍數越大。【解答】A、觀察時,不要隨意移動顯微鏡的位置,因為移動顯微鏡位置會造成反光鏡反射光線角度改變,而使視野變黑,需要重新對光,故A錯誤;
B、①是粗準焦螺旋,其作用是大幅度升降鏡筒,起到調節(jié)焦距的作用,它不能調節(jié)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故B錯誤;
C、②是高倍物鏡,③是低倍物鏡,物鏡③轉換成②觀察細胞,發(fā)現(xiàn)視野變暗,故C正確;
D、想用高倍鏡觀察細胞④,應該先向右下方移動裝片,使④移到視野中央,然后轉動物鏡轉換器換用高倍物鏡,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7.(2024九下·慈溪模擬)某停車場有自動和人工兩種抬桿放行方式。車輛自動識別裝置識別車牌成功,自動閉合,付費成功自動閉合,電動機工作,抬桿放行;若識別車牌失敗,無法閉合,則付費后利用人工閉合電動機工作,抬桿放行。下列電路設計符合此功能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串、并聯(lián)電路的設計
【解析】【分析】和閉合后,電動機所在電路被接通,只閉合時,電路也能被接通,可知與、并聯(lián),電動機在干路上。【解答】車輛自動識別裝置識別車牌成功,S1自動閉合,付費成功S2自動閉合,電動機工作,抬桿放行;說明S1和S2是串聯(lián)的,若識別車牌失敗,S1無法閉合,則付費后利用人工閉合S3電動機工作,抬桿放行,說明S3和S1、S2并聯(lián),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8.(2024九下·慈溪模擬)接種甲型流感疫苗能有效預防甲型流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型流感病毒具有細胞結構
B.接種疫苗后人體獲得的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
C.從免疫學角度看,接種的流感疫苗屬于抗體
D.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看,接種疫苗屬于切斷傳播途徑
【答案】B
【知識點】病毒及其與人的關系;傳染病的預防措施;人體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在免疫學中稱為抗原,在傳染病角度稱為病原體。【解答】A、病毒是一種體積非常微小,結構極其簡單的生命形式,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主要由內部的遺傳物質和蛋白質外殼組成。所以,甲型流感病毒無細胞結構,故A錯誤;
B、接種甲型流感疫苗后,體內產生相應的抗體,這屬于特異性免疫,故B正確;
C、從免疫角度分析,進入人體的甲型流感病毒能引起淋巴細胞產生抗體,屬于抗原,故C錯誤;
D、從預防傳染病角度分析,給健康的人注射甲型流感疫苗屬于保護易感人群,不是切斷傳播途徑,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9.(2024九下·慈溪模擬)是兩種鹽。時,的溶解度為水,的溶解度為水。取這兩種鹽各,按圖示進行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鹽A是
B.①中加足量的水可使未溶的鹽A溶解
C.②中溶液為不飽和溶液
D.②中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45.8%
【答案】D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溶解度指的是100g溶劑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質的質量,由圖中信息可知,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7gNH4Cl,22.9gKNO3,22g大于20.7g,小于22.9g,可知NH4Cl不能完全溶解,有沉淀析出。【解答】A、30℃時,NH4Cl的溶解度為41.4g/100g水,則30℃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7gNH4Cl,溶液達到飽和狀態(tài);30℃時,KNO3的溶解度為45.8g/100g水,則30℃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2.9gKNO3,溶液達到飽和狀態(tài);則鹽A是NH4Cl,鹽B是KNO3,故A不符合題意;
B、溶液量越大,溶質溶解量越大,①中加足量的水可使未溶的鹽A溶解,故B不符合題意;
C、30℃時,KNO3的溶解度為45.8g/100g水,則30℃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2.9gKNO3,則②中溶液為不飽和溶液,故C不符合題意;
D、②中溶質質量為22g,溶劑質量為50g,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0.(2024九下·慈溪模擬)有一包固體樣品,可能含氯化鐵、硫酸鈉、氫氧化鋇、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小寧進行了如下實驗:
根據實驗現(xiàn)象,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濾液丙中含有氯化鐵
B.沉淀乙為氫氧化鐵、硫酸鋇
C.濾液甲中一定不存在氫氧化鈉
D.樣品中一定有氯化鐵、硫酸鈉、氫氧化鋇
【答案】C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酸、堿、鹽的鑒別
【解析】【分析】常見有顏色的離子:黃色,淺綠色,藍色。
【詳解】氫氧化鋇與氯化鐵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鋇,與硫酸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硫酸鋇沉淀,氫氧化鈉與氯化鐵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氫氧化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黃色溶液和水,硫酸鋇不能溶于稀鹽酸酸,含有鐵離子的溶液呈黃色,固體樣品加足量水,過濾得到濾液甲和沉淀乙,沉淀乙加入加足量稀鹽酸,過濾,得到黃色濾液丙和沉淀,說明沉淀乙中存在氫氧化鐵和硫酸鋇沉淀,從而說明原混合物中存在一定存在氯化鐵、硫酸鈉,氫氧化鋇、氫氧化鈉至少存在一種;氯化鋇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鹽酸,濾液甲加足量稀硫酸,得到沉淀,說明原混合物中一定存在氫氧化鋇。綜上所述,原混合物中一定存在氯化鐵、硫酸鈉、氫氧化鋇,可能存在氫氧化鈉。
A、含有鐵離子的溶液呈黃色,濾液丙中含有氯化鐵,故A不符合題意;
B、根據分析可知,沉淀乙為氫氧化鐵、硫酸鋇,故B不符合題意;
C、根據分析可知,濾液甲存在氫氧化鈉,不影響實驗現(xiàn)象,其中可能存在氫氧化鈉,故C符合題意;
D、根據分析可知,樣品中一定有氯化鐵、硫酸鈉、氫氧化鋇,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1.(2024九下·慈溪模擬)漢代的《淮南萬畢術》中記載:“取大鏡高懸,置水盆于下,則見四鄰矣。”如圖所示,院子主人可以通過水盆觀察農夫勞作的情形,其中涉及光學知識的分析正確的是(  )
A.高懸的大鏡是凸透鏡
B.墻外農夫在大鏡中成倒立的實像
C.從水盆中看到農夫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D.大鏡懸掛得越高,農夫所成的像越小
【答案】C
【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xiàn)象
【解析】【詳解】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等大,且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物到平面鏡的距離。【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光線在大鏡上發(fā)生了反射,因此它應該為平面鏡,故A錯誤;
B、因為大鏡為平面鏡,所以墻外農夫在其中成正立的虛像,故B錯誤;
C、根據圖片可知,光線在水盆里發(fā)生了反射,故C正確;
D、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只與物體的大小有關,與距離大小無關,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2.(2024九下·慈溪模擬)如圖為人體某部位的血管結構和血流方向示意圖,a、b、c表示血管。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若該結構位于肺部,則c內氧合血紅蛋白的含量明顯比a內少
B.若a血管受到損傷,為防止流血太多,應在傷口的近心端結扎
C.若a、c表示進出腎臟的血管,則c內氧合血紅蛋白和含氮廢物含量都比a少
D.若該結構位于小腸,則c內營養(yǎng)物質到達右心室的途徑是:c→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
【答案】A
【知識點】血液循環(huán)
【解析】【分析】血液在動脈中流動時,由粗到細,在靜脈中流動時,由細變粗,圖中由血流方向可以判斷a為動脈血管,b為毛細血管,c為靜脈血管。【解答】A、若b表示肺部毛細血管,則a是肺動脈,內流靜脈血,c是肺靜脈,內流動脈血,則c內氧合血紅蛋白的含量明顯比a內多,故A符合題意;
B、c為靜脈血管,靜脈的血液流動的方向是由靜脈流回心臟。因此,大靜脈受傷出血時,正確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壓法(或止血帶)遠心端按壓或綁扎止血,故B不符合題意;
C、若該結構位于腎臟,則c腎靜脈內含靜脈血,氧合血紅蛋白少,含氮廢物明顯減少,故C不符合題意;
D、若b為小腸絨毛處的毛細血管,由小腸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運輸的途徑:小腸絨毛處的毛細血管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3.(2024九下·慈溪模擬)如圖為項目小組的自制投石車, A、B、C、D為重物投擲過程中的四個點,A為重物離開投石車的瞬間,B為重物到達的最高點,C點高度等于A,D為重物著地前瞬間。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點時重物動能為零
B.從A點到D點重物的機械能守恒
C.C點的動能小于A點
D.從B點到C點減小的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
【答案】C
【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動能和勢能的轉化與守恒
【解析】【分析】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高度有關,動能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質量一定時,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動能和勢能統(tǒng)稱為機械能。【解答】A、B點為最高點,重物在豎直方向上速度為零,但是水平方向上速度不為零,因此動能不為零,故A錯誤;
B、從A點到D點時,重物不斷克服空氣阻力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即機械能減小,故B錯誤;
C、由于機械能的損耗,則C點的機械能小于A點。二者高度相同,因此重力勢能相等。根據機械能等于動能與重力勢能之和,可C點的動能小于A點,故C正確;
D、從B點到C點,減小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和內能,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4.(2024九下·慈溪模擬)某特殊功能的燈泡L,在室溫狀態(tài)下電阻很小,為了避免其通電工作初期因電流過大而損壞,常采用恒流電源(輸出電流恒定,電壓不恒定)來供電。其工作電路如圖所示,R0為定值電阻,在使用過程中燈泡的電阻會發(fā)生變化。則下列有關該電路總功率P隨電流表示數I變化的關系圖像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電路為并聯(lián)電路,干路電流等于支路電流之和,總電流不變,燈泡所在的電流不變,則經過定值電阻的電流也不變,并聯(lián)電路電源電壓等于支路電壓,再利用電功率的計算公式列出電功率與電流的關系式,根據關系式尋找合適的圖像。【解答】閉合開關,定值電阻和燈泡并聯(lián),電流表測量通過燈泡的電流。設電路的總電流為I0,且I0恒定。根據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特點可知,通過R0的電流為
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源電壓為
該電路總功率為
由此可知,該電路總功率P隨電流表示數I變化的關系圖像為一個斜率為負數的傾斜直線。故A正確,BCD錯誤。
故答案為:A。
15.(2024九下·慈溪模擬)“地漏”(如圖甲)是連接排水管道與室內地面的接口。“磁懸浮地漏”相對于傳統(tǒng)地漏具有較多優(yōu)點,如排水速度可隨積水深度自動調節(jié)、在不排水時能密封管道等。
(1)若地漏不密封,排水管內臭氣會擴散到室內。從微觀角度解釋該現(xiàn)象:   ;
(2)磁懸浮地漏的工作原理如圖乙;
①當密封蓋上方無水時,在磁體B作用下,磁體A將密封蓋頂起。若磁體A下端為N極,則磁體B上端為   極;
②當密封蓋上方有水時,密封蓋下移,開始排水。積水越多,則排水口越大,其原因是   。
【答案】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N;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
【知識點】分子的熱運動;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磁極間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1)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無規(guī)則運動,所以有氣味的分子將通過地漏擴散到室內,導致室內空氣變臭。
(2)磁極間相互作用: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積水越多,液體深度越深,由p=ρgh可知壓強越大,由可知,壓力越大,所以排水口越大。【解答】(1)若地漏不密封,排水管內臭氣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最后會擴散到室內。
(2)①根據題意可知,磁體B對磁體A為排斥力,由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可知,若磁體A下端為N極,則磁體B上端也為N極。
②由液體壓強公式p=ρgh可知,積水越多,即積水深度越深,則液體壓強越大,從而對排水口產生的壓力越大,故排水口越大。
16.(2024九下·慈溪模擬)如圖為嫦娥四號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它由特殊的鋁合金制成,大小跟奶粉罐相仿,搭載有棉花、油菜、馬鈴薯、擬南芥、酵母和果蠅等六種生物,還有18mL水、土壤和空氣等。
(1)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屬于   (選填“生物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或“生物圈”),酵母在此結構層次中所起的作用是   。
(2)本次搭載的生物物種經歷了嚴格篩選。糧、棉、油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其中馬鈴薯可作為人類在太空生存的主食,主要原因是   。擬南芥、酵母、果蠅是人們研究生命現(xiàn)象常用的生物,其中果蠅因具有多對容易區(qū)分的相對性狀,是遺傳學研究的良好材料;果蠅的黑身與灰身是一對相對性狀,是由   決定的。
【答案】生態(tài)系統(tǒng);將動植物尸體、排泄物和殘落物等所含的有機物分解為較簡單的無機物,供植物再利用;馬鈴薯塊莖中含有大量糖類(淀粉),是人類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基因
【知識點】群落的物種組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遺傳物質的傳遞
【解析】【分析】(1)生物群落:一定范圍內所有的生物。
生態(tài)系統(tǒng):一定范圍內所以的生物及其生活的環(huán)境。
生物圈: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2)馬鈴薯中含有淀粉,屬于糖類,是主要的供能物質。
基因決定性狀。【解答】(1)生態(tài)系統(tǒng)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內,生物與環(huán)境構成的統(tǒng)一的整體。油菜、土豆、擬南芥,酵母和果蠅共六種生物以及18毫升水和土壤、空氣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共同構成了生態(tài)系統(tǒng)。酵母在此結構層次中所起的作用是分解者,因為它在這個微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將動植物尸體、排泄物和殘落物等所含的有機物分解為較簡單的無機物,供植物再利用,促進物質循環(huán)。
(2)馬鈴薯能成為主食的主要原因是其塊莖中含有大量淀粉,是人類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在人體內能夠消化為糖類,為人體提供能量。果蠅的黑身與灰身是一對相對性狀,是由遺傳物質(基因)決定的。
17.(2024九下·慈溪模擬)如圖是初中科學的一些基本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一中BC實驗說明鐵生銹與   有關。
(2)圖二實驗不能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
(3)圖三實驗中,銅粉足量,反應結束后,待裝置冷卻至室溫,打開彈簧夾,注射器活塞從20mL刻度處緩慢移動至    mL 刻度處停止(導管中的氣體忽略不計)。
【答案】水;裝置沒有密封;4
【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金屬的腐蝕與防護
【解析】【分析】(1)BC的差異是是否有水,可知探究的是鐵生銹與水的關系。
(2)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時,若有氣體參與反應或反應會生成氣體,應在密閉容器中國反應。
(3)利用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20%,計算出氧氣的體積,注射器活塞移動的距離等于氧氣的體積。【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B、C中鐵釘都與氧氣接觸,B中沒有水,而C中有水,則說明鐵生銹與水分有關。
故答案為:水。
(2)圖二實驗不能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其原因是裝置沒有密封,反應產生二氧化碳逸出,左盤的質量減少。
故答案為:裝置沒有密封或反應產生二氧化碳逸出等。
(3)空氣中氧氣占空氣體積的1/5,試管中氧氣的體積:80mL×1/5=16mL,則實驗后注射器活塞最終所對的刻度為20mL 16mL=4mL。
故答案為:4。
18.(2024九下·慈溪模擬)如圖為U盤的外觀和內部結構示意圖,請據此回答以下問題:
(1)圖中含有的金屬材料是   (填1種)。
(2)制作保護套的材料,鋁合金替代鐵的主要優(yōu)點是   (填一個最主要的即可)。
(3)銅箔即很薄的銅片。將銅加工成銅箔是利用了銅的   這一物理性質。
(4)閃存芯片通常用99%以上純度的Si單質做原料。工業(yè)上利用碳與SiO2反應得到粗硅,然后在粗硅中通入Cl2得到SiCl4,再將SiCl4與氫在高溫條件下反應得到高純硅和一種化合物。據此可知,SiCl4與氫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答案】鋁合金;質輕;延展性;SiCl4+2H2Si+4HCl
【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的腐蝕與防護;不同物質的物理性質;新型金屬材料
【解析】【分析】(1)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屬于非金屬材料,銅箔基板的主要材料是銅,屬于金屬材料;鋁合金的主要成分是鋁,屬于金屬材料。
(2)鐵易生銹,鋁合金更耐腐蝕,且鋁合金密度小,體積一定時,質量更小,更方便攜帶。
(3)銅的延展性好,所以可加工成很薄的薄片。
(4)根據題中的描述,結合質量守恒定律書寫方程式,注意不要忘記反應條件的書寫。【解答】(1)由圖片可知,其中的金屬材料是鋁合金保護套中的鋁合金或銅箔基板中的銅。
故答案為:鋁合金或銅。
(2)制作保護套的材料,鋁合金替代鐵的主要優(yōu)點是:質輕、硬度大或耐腐蝕等。
故答案為:質輕、硬度大或耐腐蝕等。
(3)銅箔即很薄的銅片,將銅加工成銅箔是利用了銅的延展性這一物理性質。
故答案為:延展性。
(4)由題文可知,四氯化硅和氫氣在高溫下反應生成單質硅和氯化氫,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SiCl4+2H2Si+4HCl 。
19.(2024九下·慈溪模擬)如圖甲所示為水火箭制作項目化活動,在可樂瓶中裝入適量的水,再用帶有打氣管的瓶塞將瓶口塞住,最后配置上火箭頂端的整流罩,將水火箭豎立于地面,利用打氣筒通過打氣管向瓶內打氣,當瓶內壓強足夠大時,瓶塞脫落,瓶內的水向下噴出,水火箭豎直向上飛起。
(1)瓶內的水向下噴出的同時水火箭向上運動,這是因為   ;
(2)若水火箭發(fā)射前的總質量為2千克,則當水火箭豎直上升至10米高時,水火箭克服自身重力做功將   200焦(選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3)圖乙為水火箭發(fā)射后的速度時間圖像,則t1、t2.、t3時刻中水火箭受到平衡力的時刻有   。
【答案】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小于;t1
【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力與運動的關系;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水火箭模型
【解析】【分析】(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2)克服重力做功=力與物體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因重力在減小,可知功小于初始重力與移動距離的乘積。
(3)物體做加速運動時,說明動力大于阻力,物體做減速運動時,阻力大于動力,可知當速度達到最大值時,動力與阻力相等。【解答】(1)水火箭上升時,瓶內的水向下噴出,同時水火箭向上運動,這是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發(fā)射前,水火箭的重力為
如果水火箭的重力不變,那么上升10m克服重力做功為
而實際上,隨著高度的增大,水流不斷噴出,則火箭的重力逐漸減小,因此水火箭克服重力做功將小于200J。
(3)在開始一段時間內,火箭受到的向上的推力大于重力,則它做加速運動。隨著推力的逐漸減小,當推力與重力相等時,此時合力為零,加速停止,即此時速度最大,此時受到平衡力。根據圖乙可知,當t1時刻時,火箭的速度最大,則此時它受到平衡力。
20.(2024九下·慈溪模擬)中國航天追夢人榮獲“2021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從1970年中國發(fā)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號”,到今天,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從近地走向深空,從無人走向有人,從月球走向火星。偏二甲肼常用作火箭常規(guī)推進劑,它的化學式為(CH3)2NNH2, 它的性質有:①是一種無色液體,密度比水小:②能和四氧化二氮反應,兩者接觸即自動起火;③沸點為63℃;④易溶于水。
(1)偏二甲肼由   種元素組成。
(2)12kg偏二甲肼中含有   kg的氮元素。
(3)偏二甲肼的物理性質有:   。(填數字)
【答案】3;5.6;①③④
【知識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1)由化學式分析元素組成。
(2)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化合物的質量該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質量分數。
(3)常見的物理性質:狀態(tài)、顏色、溶解度、熔沸點、密度、延展性等。【解答】(1)根據化學式可知,偏二甲肼由碳、氫、氮3種元素組成。
故答案為:3或三。
(2)12kg偏二甲肼中含有氮元素的質量=12kg××100%=5.6g。
故答案為:5.6。
(3)物理性質是指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體現(xiàn)的性質,由題文可知,偏二甲肼的物理性質有:是一種無色液體,密度比水小,沸點為63℃,易溶于水。
故答案為:①③④。
21.(2024九下·慈溪模擬)在“觀察物體間力的作用”活動中,小寧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1】如圖甲所示,將兩個量程相同的彈簧測力計A、B放在水平位置,抽動刻度板調整指針零位:把它們的掛鉤勾在一起,用手分別拉住測力計的圓環(huán),水平向外拉。當測力計A示數分別為、、時,讀取測力計B的示數。實驗數據如下表:
序號 測力計A示數/N 測力計B示數/N
1 1.0 1.0
2 2.0 2.0
3 3.0 3.0
小寧分析實驗數據,得到結論:物體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   ;
老師告訴小寧,從本實驗得出的正確結論具有普適性;
【實驗2】將兩個測力計A、B豎直懸掛、調零,如圖乙所示:把它們的掛鉤勾在一起后懸掛起來,豎直向下拉測力計B的圓環(huán),如圖丙所示;
小寧發(fā)現(xiàn):當測力計A的示數為時,測力計B的示數為;
此時,測力計A對B的拉力大小為多少?   ,為什么?   。
【答案】相等;;測力計A的示數為,說明測力計B對A的拉力大小為,由于物體間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測力計A對B的拉力大小為
【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A與B的示數相等,可知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A對B的拉力等于A的示數,即2.0N。兩個測力計示數不相等,是因為B測力計的重力對實驗造成影響。【解答】[1]觀察表中數據發(fā)現(xiàn),測力計A的示數與測力計B的示數相同,所以測力計A對測力計B的拉力等于測力計B對測力計A的拉力,故可得結論:物體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2][3]由于測力計A的示數為,所以說明測力計B對A的拉力大小為,由于物體間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測力計A對B的拉力大小為。
22.(2024九下·慈溪模擬)納米鐵(單質鐵)在環(huán)保領域應用廣泛。以菱鐵礦(主要成分為FeCO3,不考慮雜質)為原料可以制備納米鐵。某學習小組對制備得到的固體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固體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 Fe;猜想二: FeCO3; 猜想三:   
[查閱資料]①FeCO3+H2SO4=FeSO4+H2O+CO2↑②氫氣具有還原性,可以用來冶煉金屬③白色的無水硫酸銅固體遇到水蒸氣變?yōu)樗{色
[實驗探究]該學習小組利用如圖裝置,對固體成分進行探究。
(1)向裝置A中加入稀硫酸后,A中產生氣泡且溶液變?yōu)闇\綠色,小寧判斷猜想一正確。小科認為小寧的判斷不合理,理由是:   。
(2)實驗中觀察到裝置B中溶液變渾濁,裝置D中固體由黑色變?yōu)榧t色,E中固體變藍色,據此判定猜想   正確。
[反思交流]若將裝置E去掉,   (填“能”或“不能”)驗證剩余固體中含F(xiàn)e。
【答案】Fe和FeCO3;碳酸亞鐵和稀硫酸反應,A中也能產生氣泡且溶液變?yōu)闇\綠色;三;能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的冶煉
【解析】【分析】[作出猜想]由猜想一和二可知,猜想三為兩者都有。
[實驗探究](1)鐵和稀硫酸反應產生硫酸亞鐵和氫氣,有氣泡產生,溶液變淺綠色;碳酸亞鐵和稀硫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和硫酸亞鐵,也有氣泡產生,溶液也變淺綠色,所以無法確定成分。
(2)氧化銅變紅,說明含有還原性氣體,即氫氣,可知含有鐵單質;B變渾濁,說明含有二氧化碳,可知含有碳酸亞鐵,則猜想三正確。
[反思交流]通過氧化銅變紅即可證明含有氫氣,所以可將E去除。【解答】[作出猜想]以菱鐵礦為原料制備納米鐵,如菱鐵礦完全反應,則得到的固體成分為Fe,如固體尚未反應,則得到的固體是FeCO3,如菱鐵礦沒有完全反應,則得到的固體是Fe、FeCO3。
故答案為:Fe和FeCO3。
[實驗探究]
(1)由題文可知,碳酸亞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二氧化碳氣體,也能使A中產生氣泡且溶液變?yōu)闇\綠色,所以小科同學認為小寧的判斷不合理。
故答案為:碳酸亞鐵和稀硫酸反應,A中也能產生氣泡且溶液變?yōu)闇\綠色。
(2)裝置B中溶液變渾濁,是因為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即固體中肯定存在碳酸鐵。裝置D中固體由黑色變成紅色,說明氧化銅被氫氣還原,即固體中肯定含有鐵。由此可知,猜想三正確。
故答案為:三。
[反思交流]
如果將裝置E去掉,能驗證剩余固體中含有Fe,理由是D中固體由黑色變成紅色,即可證明固體中含鐵。
故答案為:能。
23.(2024九下·慈溪模擬)斜面是一種簡單機械,在生活和生產中使用斜面的好處是可以省力,那么斜面的省力情況與哪些因素有關呢?(使用斜面的省力情況可以通過比較沿斜面拉力F與物體重力G的比值大小來判定,比值越小,越省力)小明作了如下猜想:
猜想1:與斜面的表面材料有關。
猜想2:與斜面的傾斜程度有關。
猜想3:與物體受到的重力大小有關。
小明為驗證上述猜想,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了實驗。實驗中所用的物塊材料及其表面粗糙程度相同,在沿斜面拉力的作用下,在斜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實驗中相關的記錄如下表。
實驗序號 1 2 3 4 5 6
斜面傾角 30 30 30 30 35 40
斜面的表面材料 木板 毛巾 木板 木板 木板 木板
物塊重G/N 2.0 2.0 4.0 6.0 2.0 2.0
沿斜面拉力F/N 1.25 1.45 2.50 3.75 1.35 1.48
得出結論:分析上述數據,斜面的省力情況與   有關;
拓展交流:已知實驗中,斜面長均為1.2m、第1次實驗中斜面高為0.6m,則第1次實驗中斜面的機械效率是   %。
【答案】斜面傾角、斜面的表面材料;80
【知識點】機械效率的計算;斜面及其工作特點;機械效率的測量實驗
【解析】【分析】[1]分析表中數據,注意控制變量法的使用,可知斜面的省力情況與斜面的傾角以及表面材料有關。
[2]根據表中數據,分別計算有用功和總功,克服重力做功為有用功,拉力做功為總功,再用有用功除以總功計算機械效率。【解答】[1]由表中數據1、2可知,當斜面傾角θ和物塊重G一定時,斜面的表面材料越光滑,斜面越省力;
由表中數據1、3、4可知,當斜面傾角θ和斜面的表面材料一定時,物體的重力變?yōu)樵瓉淼膸妆叮優(yōu)樵瓉淼膸妆叮囱匦泵娴睦εc物體的重力G的比值大小相等,由此可知,斜面省力情況與物體受到的重力大小無關;
由表中數據1、5、6可知,當斜面的表面材料和物塊重G一定時,斜面傾角θ越小,斜面越省力。綜上所述,斜面的省力情況與斜面傾角θ和斜面的表面材料有關,與物塊重G無關。
[2]斜面做的有用功
W有=Gh=2N×0.6m=1.2J
斜面做的總功
W總=Fs=1.25N×1.2m=1.5J
則斜面的機械效率
24.(2024九下·慈溪模擬)小金利用圖甲的電路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伏。
(1)閉合開關,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小燈泡兩端電壓為2.5伏,此時電流表示數如圖乙。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瓦;
(2)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記錄多組電壓、電流數據,計算小燈泡對應功率,完成實驗,圖丙是小金作出的小燈泡I-U圖像。關于小燈泡功率P與通過其電流平方I2的關系。如圖所示的圖像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3)小燈泡的亮度是由實際功率決定的,若將標有“220V 40W”燈泡L1和標有“220V 60W”燈泡L2串聯(lián)后接到家庭照明電路中,燈泡   更亮。
【答案】0.6;B;L1
【知識點】電流的測量及電流表的使用;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測定小燈泡的功率
【解析】【分析】(1)讀出電流表示數,注意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據P=UI計算額定功率。
(2)由圖丙可知,電壓越大,燈泡的電阻越大,由P=I2R可知,電功率與電流的平方不成正比,曲線隨電流的增大逐漸變陡。
(3)先通過計算兩盞燈的電阻,串聯(lián)電路電流相等,由P=I2R可知,電阻越大,實際功率越大,燈越亮。【解答】(1)根據圖乙可知,電流表選擇量程0~0.6A,分度值為0.02A,則燈泡的額定電流為0.24A,則燈泡的額定功率
P=UI=2.5V×0.24A=0.6W
(2)根據公式P=I2R可知,如果燈泡的電阻不變,那么燈泡的實際功率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即二者變化的圖像為一條通過坐標原點的斜線。實際上,電流越大,溫度越高,燈絲的電阻越大,實際功率越大,即電流相同時,實際功率大于前者,二者變化的圖像向縱軸彎曲靠近,故選B。
(3)根據公式可知,燈泡L1的電阻大于L2的電阻;在串聯(lián)電路中,電功率與電阻成正比;因此燈泡L1的實際功率大于L2的實際功率,則燈泡L1更亮。
25.(2024九下·慈溪模擬)鈉是人體必需元素,但攝入過多易引發(fā)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人體鈉元素的獲取主要來自食物中的鹽。因此,健康用鹽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1)細胞的生命活動離不開鈉元素。鈉離子從細胞外進入人體細胞的細胞質中,需要經過的細胞結構是   。
(2)人體中的部分鈉元素通過尿液排出體外。人體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3)研究表明,高鹽飲食會影響胰島素代謝。人體胰島素含量過低,引起血液中   含量過高,易引發(fā)糖尿病。
【答案】細胞膜;腎臟;葡萄糖
【知識點】細胞的結構;泌尿系統(tǒng);胰島素與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1)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是細胞膜。
(2)尿液在腎臟中形成。
(3)胰島素的功能: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解答】(1)動物細胞的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其中細胞膜能夠控制物質的進出。鈉離子從細胞外進入人體細胞的細胞質中,需要經過的細胞結構是細胞膜。
(2)泌尿系統(tǒng)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組成。腎臟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腎臟是由皮質、髓質和腎盂構成的,其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腎單位。腎單位由腎小管、腎小球和腎小囊組成。尿的形成包括腎小球的濾過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胰島素能夠促進血糖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使血糖濃度降低。所以人體胰島素含量過低,引起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過高,易引發(fā)糖尿病。
26.(2024九下·慈溪模擬)為回收相關金屬,某實驗小組對含有CuCl2、ZnCl2、FeCl2的廢液設計了如圖方案。請回答:
(1)步驟①中涉及操作的名稱是   ;
(2)溶液A與濾液W所含的相同溶質是   ;
(3)若將步驟③中稀鹽酸換成足量CuCl2溶液,測得固體C質量為a,固體D質量為b,則固體C中Zn的質量分數為   (用a和b的代數式表示)。
【答案】過濾;ZnCl2;若將步驟③中稀鹽酸換成足量CuCl2溶液,測得固體C質量為a,固體D質量為b,設C中鋅的質量為x x=65(a-b)則固體C中Zn的質量分數為。
【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鹽的性質及用途;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將不互溶的固體和液體分離的方式稱為過濾。
(2)鋅比鐵和銅活潑,所以鋅能將鐵和銅從其可溶性鹽中置換出來,鋅轉化為氯化鋅。
(3)步驟③中發(fā)生的反應為鋅將銅置換出來,C的質量為鋅和銅的總質量,D為原來的銅和新置換出的銅的總質量,兩個質量相減即為參與反應的鋅的質量與反應生成的銅的質量的差值,代入方程式計算出鋅的質量,采用了差量法。【解答】(1)步驟①的操作能將液體和固體分離,名稱是過濾。
(2)步驟①中鋅粉必須過量的原因是使氯化銅生成氯化鋅和銅;鋅和氯化亞鐵完全反應氯化鋅和鐵,所以溶液中只有氯化鋅;鐵能被磁鐵吸引,固體C是銅和鋅,加入足量的稀鹽酸,鋅與稀鹽酸生成了氯化鋅,所以溶液A與濾液W所含的相同溶質是ZnCl2。
27.(2024九下·慈溪模擬)“月宮一號”是我國建立的人工閉合生態(tài)系統(tǒng),圖甲為其內部水循環(huán)示意圖,圖乙表示內部生物間的物質流動情況。請回答:
(1)“月宮一號”中的所有生物構成一個   ,因“月宮一號”中的生物成分簡單,生物種類少,故其   能力較弱;
(2)圖甲中,a過程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   ,b過程通過植物   等生理活動實現(xiàn);
(3)請寫出人獲得能量最多的一條食物鏈:   
【答案】群落;自動調節(jié);液化;蒸騰作用;植物→人
【知識點】群落的物種組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生物之間的食物聯(lián)系(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分析】(1)生物群落:一點區(qū)域內,所有生物的總和;生態(tài)系統(tǒng):一定區(qū)域內,所有生物的總和以及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因素。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調節(jié)能量,生物種類越大,調節(jié)能量越強。
(2)由氣態(tài)轉化為液態(tài)的過程稱為液化,液化放熱。由液體轉化為氣態(tài)稱為汽化,汽化吸熱。
(3)人獲得能量最多,即最短的食物鏈,食物鏈包括生產者和消費者。【解答】(1)群落指在一定的自然區(qū)域內,相互之間具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各種生物的總和,因此“月宮一號”中的所有生物構成一個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物種類越多,營養(yǎng)結構越復雜,自動調節(jié)能力就越強,生物種類越少,營養(yǎng)結構越簡單,自動調節(jié)能力就弱,“月宮一號”中生物成分簡單、生物種類少,因此其自動調節(jié)能力較弱。
(2)物質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液化。蒸騰作用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子)以水蒸氣狀態(tài)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b過程主要通過植物的蒸騰作用實現(xiàn)的。
(3)題圖中的食物鏈有:①植物→黃粉蟲→人;②植物→人;能量沿著食物鏈流動逐級遞減,所以人類獲得能量最多的一條食物鏈是最短的食物鏈,即植物→人。
28.(2024九下·慈溪模擬)如圖所示,浸沒在水中一定深度的物體A,質量為27kg,體積為10dm3;現(xiàn)用動滑輪緩慢勻速提升;若不計摩擦、繩重和動滑輪重,g=10N/kg。計算:
(1)浸沒在水中一定深度的物體A所受浮力是多少?   
(2)若將物體A從圖示位置緩慢勻速提升1m,此過程中物體A未露出水面,拉力F做的功是多少?   
(3)若將物體A從圖示位置緩慢勻速提升出水面一定高度,在坐標圖中大致作出,此過程中拉力F與上升高度h的變化關系圖像。    (不需要標注相關數據)
【答案】100N;170J;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變化;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
【解析】【分析】(1)物體浸沒時,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物體的體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浮力大小。
(2)有效繩子股數看的是動滑輪上的繩子股數,拉力移動的距離是物體移動距離的有效繩子股數倍。
(3)根據F浮=ρ液gV排進行分析,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 ,則浮力不變,因重力不變,所以拉力不變;若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小,則浮力變小,重力不變,則拉力變大。【解答】(1)物體A浸沒在水中,物體A排開水的體積V排=VA=10dm3=0.01m3,則物體所受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0.01m3=100N
(2)物體A的重力為
GA=mAg=27kg×10N/kg=270N
由圖可知,動滑輪繩子的股數n=2,若不計摩擦和動滑輪重,則拉力
F拉=(GA-F浮)=×(270N-100N)=85N
繩端移動的距離
s=2h=2×1m=2m
則拉力做的功
W=F拉s=85N×2m=170J
(3)由浮力的計算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在重物露出水面之前,水的密度不變,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浮力不變;從重物開始露出水面到重物完全露出水面時,水的密度不變,排開水的體積變小,浮力變小;根據F= (GA F浮 )可知,鐵塊的重力是不變的,所拉力先不變后變大;當重物離開水面繼續(xù)提升一定高度的過程中,拉力F=GA;綜上所述,拉力F先不變后變大,最后保持不變且等于物體A的重力的一半,故拉力F與上升高度h的變化關系圖象如下圖所示
29.(2024九下·慈溪模擬)氫氧化鈉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圖甲A、B、C分別表示該植物葉片所進行的某項生理活動;圖乙是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為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而設計的實驗裝置;圖丙為該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時內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變化曲線。請據圖分析作答:
(1)圖甲為植物三大生理過程,其中在維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起關鍵作用的是   。
(2)把乙圖中的兩個裝置放在黑暗中一晝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幾個小時后,從兩個裝置中各剪取一片綠葉,分別進行脫色處理,在脫色后的葉片上滴加碘液,裝置乙b內的葉片會變藍色,通過該實驗旨在說明   。
(3)圖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線是   。
【答案】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Ⅰ
【知識點】蒸騰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關系
【解析】【分析】(1)根據圖示分析:甲圖表示植物的三大生理功能,A呼吸作用,B蒸騰作用,C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可從環(huán)境中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2)乙圖是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的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二氧化碳,可知探究的是
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丙圖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關系,圖中Ⅰ代表光合作用,Ⅱ代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24小時都會進行,而光合作用只在光照條件下進行,據此判斷。【解答】(1)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釋放氧氣,為生物圈中的生物提供營養(yǎng)物質、能量和氧氣;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能夠維持大氣中的碳氧平衡。所以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維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圖中的C表示光合作用。
(2)乙圖是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的一組對照實驗,其中a中沒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吸收,不能進行光合作用,b中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故把乙圖中的兩個裝置放在黑暗中一晝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幾個小時后,裝置b內的氧氣含量比較高,這是因為該植物進行了甲圖中的C光合作用生理活動,根據此現(xiàn)象得出的結論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3)光合作用必須在光下才能進行,丙圖中曲線Ⅰ只有在6~18點的白天進行,因此Ⅰ曲線表示光合作用。曲線Ⅱ在一天中變化不大,因此Ⅱ曲線表示呼吸作用,進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
30.(2024九下·慈溪模擬)如圖是小科同學設計的一臺浮力電子秤,其結構由浮力秤和電路兩部分組成,原理如圖所示,小筒底面積為10cm2,高20cm,大筒底面積為60cm2,裝有適量水。P為金屬滑片固定在托盤下面(滑片質量和滑片受到的摩擦力均忽略不計),并隨托盤一起可自由滑動,定值電阻R0=6歐,AB是一根長為10cm均勻電阻絲,其阻值為10歐,電源電壓為6V,電流表量程0~0.6A。當托盤不放物體時,P位于R最上端,小筒浸入水中5cm 深(稱量過程中大桶水未溢出)。求:
(1)托盤和小筒的總質量;
(2)若要保證電路安全,則滑片P距A端的最大距離是多少?此時液面上升的高度為多少?
(3)在保證電路安全的前提下,則浮力秤的最大稱量為多少g?
【答案】(1)當托盤不放物體時,P位于R最上端,小筒浸入水中5cm深,排開水的體積V排=S小筒h浸= 10cm2× 5cm= 50cm3=5×10-5m3
F浮=ρ水gV排= 1.0×103kg/m3×10N/kg×5×10-5m3= 0.5N
由F浮=G=mg可得,秤盤和小簡的總質量
m0= =0.05kg= 50g
(2)當秤盤上放的物體越重時,滑片下移得越多,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越小,電路的總電阻越小,電流越大。由電流表的量程為0~0.6A可知,當電路中的電流為0.6A時,浮力秤達到最大稱量,由歐姆定律可得此時電路中的總電阻
R總= =10Ω
因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所以,電阻絲接入電路中的電阻
R’=R總-R0=10Ω-6Ω=4Ω
AB是一根長為10cm均勻電阻絲,其阻值為10Ω,即1cm長的電阻絲的阻值為1Ω,所以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最小為4Ω時,其接入電路的電阻絲的長度l=4cm,此時滑片下移的距離即滑片P距A端的最大距離d0=10cm-4cm=6cm,秤盤上放置物體后,滑片下移6cm,小筒向下移動的距d=d0=6cm,由于小筒向下移動,大筒中的水面上升,設水面升高△h,則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會增加,,則
ΔV排=S大Δh=S小Δh浸
即S大Δh=S小(Δh+d)
化簡可得水面上升的高度
h= =1.2cm
(3)小簡排開水的體積變化量
ΔV排=S大Δh=60cm2×1.2cm=72cm3
秤盤上放置物體后,小筒處于漂浮狀態(tài),由漂浮條件可得,被測物體的重力等于增加的浮力,所以被測物體的重力
G=ΔF浮=ρ水gΔV排=1.0×103kg/m3×10N/kg×72×10-6m3=0.72N
由G=mg可得浮力秤的最大稱量
m= =0.072kg=72g
答:(1)秤盤和小筒的總質量為50g;
(2)保證電路安全,滑片P距A端的最大距離是6cm,此時液面上升的高度為1.2cm;
(3)在保證電路安全的前提下,浮力秤的最大稱量為72g。
【知識點】重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滑動變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電路的動態(tài)分析
【解析】【分析】(1)根據阿基米德計算浮力,由沉浮條件可知,托盤和小筒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再根據重力計算公式求得質量。
(2)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越大,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電流越大,電路中最大電流不能超過電流表的量程,根據最大電流計算滑動變阻器的最小阻值,根據阻值計算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有效長度,從而計算出滑片移動的距離,進而計算出小筒浸入水中的體積,結合體積公式計算水面上升的高度。
(3)利用增大的排開液體的體積計算增大的浮力,用浮力等于重力即可得最大測量物體的重力,再利用重力計算公式求得最大質量,注意單位換算。
31.(2024九下·慈溪模擬)用兩種不同充電樁,對同一輛純電動汽車充滿電的相關數據如表所示,不計充電過程中的能量損失。
充電樁 電池初始狀態(tài) 充電電壓/V 充電電流/A 充滿電的時間/h
普通充電樁 相同 220 30 10
快充充電樁 600 100 待填
(1)用普通充電樁充滿電,消耗的電能為多少千瓦時?
(2)用快充充電樁充滿電,需要多少小時?
(3)目前存在普通充電樁充電時間長,充電樁緊缺等問題。為解決此問題,除用快充充電樁充電外,再提出一種設想。
【答案】(1)用普通充電樁充滿電時,消耗的電能為
(2)當用快充充電時,需要的時間為
(3)除用快充充電樁充電外,可以增加充電樁量或給車輛增加太陽能電池板協(xié)助充電。
答:(1)用普通充電樁充滿電,消耗的電能為;
(2)用快充充電樁充滿電,需要;
(3)除用快充充電樁充電外,可以增加充電樁量或給車輛增加太陽能電池板協(xié)助充電。
【知識點】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表中數據,利用電功的公式W=UIt,計算消耗的電能。
(2)根據(1)所得電能除以快充功率即可計算時間,注意單位換算。
(3)可以通過增加充電樁的數量、換電池等方式解決問題。
1 / 12024年浙江省寧波市慈溪育才中學中考一模科學試題
1.(2024九下·慈溪模擬)某研究小組成功制備了四氧化銥陽離子(IrO4+ ) ,已知其中氧元素顯 2價,由此可判斷其中銥元素的化合價為(  )
A.+9 B.+7 C.+5 D.+3
2.(2024九下·慈溪模擬)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檢驗酸堿性 B.聞氣體氣味
C.干燥氫氣 D.移走蒸發(fā)皿
3.(2024九下·慈溪模擬)2024年5月12日是母親節(jié),這一天地球位置處于圖中的(  )
A.甲乙之間 B.乙丙之間 C.丙丁之間 D.丁甲之間
4.(2024九下·慈溪模擬)小科選取了“F”光源、帶小孔的紙板、光屏等材料,按如圖順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通過左右移動光源和光屏,開展“小孔成像”實驗。實驗中光屏上不可能出現(xiàn)的是(  )
A. B. C. D.
5.(2024九下·慈溪模擬)厚樸為《本草綱目》中記載的中藥(如圖),其樹皮、花和種子皆可入藥。厚樸屬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類植物 D.苔蘚植物
6.(2024九下·慈溪模擬)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如圖為“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實驗的部分圖示。下列敘述合理的是(  )
A.調焦成功,可隨意移動顯微鏡位置繼續(xù)觀察
B.粗準焦螺旋①可以調節(jié)顯微鏡的放大倍數
C.將物鏡③轉換成②觀察細胞,發(fā)現(xiàn)視野變暗
D.想用高倍鏡觀察細胞④,馬上轉動物鏡轉換器
7.(2024九下·慈溪模擬)某停車場有自動和人工兩種抬桿放行方式。車輛自動識別裝置識別車牌成功,自動閉合,付費成功自動閉合,電動機工作,抬桿放行;若識別車牌失敗,無法閉合,則付費后利用人工閉合電動機工作,抬桿放行。下列電路設計符合此功能的是(  )
A. B.
C. D.
8.(2024九下·慈溪模擬)接種甲型流感疫苗能有效預防甲型流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型流感病毒具有細胞結構
B.接種疫苗后人體獲得的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
C.從免疫學角度看,接種的流感疫苗屬于抗體
D.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看,接種疫苗屬于切斷傳播途徑
9.(2024九下·慈溪模擬)是兩種鹽。時,的溶解度為水,的溶解度為水。取這兩種鹽各,按圖示進行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鹽A是
B.①中加足量的水可使未溶的鹽A溶解
C.②中溶液為不飽和溶液
D.②中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45.8%
10.(2024九下·慈溪模擬)有一包固體樣品,可能含氯化鐵、硫酸鈉、氫氧化鋇、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小寧進行了如下實驗:
根據實驗現(xiàn)象,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濾液丙中含有氯化鐵
B.沉淀乙為氫氧化鐵、硫酸鋇
C.濾液甲中一定不存在氫氧化鈉
D.樣品中一定有氯化鐵、硫酸鈉、氫氧化鋇
11.(2024九下·慈溪模擬)漢代的《淮南萬畢術》中記載:“取大鏡高懸,置水盆于下,則見四鄰矣。”如圖所示,院子主人可以通過水盆觀察農夫勞作的情形,其中涉及光學知識的分析正確的是(  )
A.高懸的大鏡是凸透鏡
B.墻外農夫在大鏡中成倒立的實像
C.從水盆中看到農夫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D.大鏡懸掛得越高,農夫所成的像越小
12.(2024九下·慈溪模擬)如圖為人體某部位的血管結構和血流方向示意圖,a、b、c表示血管。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若該結構位于肺部,則c內氧合血紅蛋白的含量明顯比a內少
B.若a血管受到損傷,為防止流血太多,應在傷口的近心端結扎
C.若a、c表示進出腎臟的血管,則c內氧合血紅蛋白和含氮廢物含量都比a少
D.若該結構位于小腸,則c內營養(yǎng)物質到達右心室的途徑是:c→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
13.(2024九下·慈溪模擬)如圖為項目小組的自制投石車, A、B、C、D為重物投擲過程中的四個點,A為重物離開投石車的瞬間,B為重物到達的最高點,C點高度等于A,D為重物著地前瞬間。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點時重物動能為零
B.從A點到D點重物的機械能守恒
C.C點的動能小于A點
D.從B點到C點減小的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
14.(2024九下·慈溪模擬)某特殊功能的燈泡L,在室溫狀態(tài)下電阻很小,為了避免其通電工作初期因電流過大而損壞,常采用恒流電源(輸出電流恒定,電壓不恒定)來供電。其工作電路如圖所示,R0為定值電阻,在使用過程中燈泡的電阻會發(fā)生變化。則下列有關該電路總功率P隨電流表示數I變化的關系圖像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15.(2024九下·慈溪模擬)“地漏”(如圖甲)是連接排水管道與室內地面的接口。“磁懸浮地漏”相對于傳統(tǒng)地漏具有較多優(yōu)點,如排水速度可隨積水深度自動調節(jié)、在不排水時能密封管道等。
(1)若地漏不密封,排水管內臭氣會擴散到室內。從微觀角度解釋該現(xiàn)象:   ;
(2)磁懸浮地漏的工作原理如圖乙;
①當密封蓋上方無水時,在磁體B作用下,磁體A將密封蓋頂起。若磁體A下端為N極,則磁體B上端為   極;
②當密封蓋上方有水時,密封蓋下移,開始排水。積水越多,則排水口越大,其原因是   。
16.(2024九下·慈溪模擬)如圖為嫦娥四號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它由特殊的鋁合金制成,大小跟奶粉罐相仿,搭載有棉花、油菜、馬鈴薯、擬南芥、酵母和果蠅等六種生物,還有18mL水、土壤和空氣等。
(1)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屬于   (選填“生物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或“生物圈”),酵母在此結構層次中所起的作用是   。
(2)本次搭載的生物物種經歷了嚴格篩選。糧、棉、油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其中馬鈴薯可作為人類在太空生存的主食,主要原因是   。擬南芥、酵母、果蠅是人們研究生命現(xiàn)象常用的生物,其中果蠅因具有多對容易區(qū)分的相對性狀,是遺傳學研究的良好材料;果蠅的黑身與灰身是一對相對性狀,是由   決定的。
17.(2024九下·慈溪模擬)如圖是初中科學的一些基本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一中BC實驗說明鐵生銹與   有關。
(2)圖二實驗不能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
(3)圖三實驗中,銅粉足量,反應結束后,待裝置冷卻至室溫,打開彈簧夾,注射器活塞從20mL刻度處緩慢移動至    mL 刻度處停止(導管中的氣體忽略不計)。
18.(2024九下·慈溪模擬)如圖為U盤的外觀和內部結構示意圖,請據此回答以下問題:
(1)圖中含有的金屬材料是   (填1種)。
(2)制作保護套的材料,鋁合金替代鐵的主要優(yōu)點是   (填一個最主要的即可)。
(3)銅箔即很薄的銅片。將銅加工成銅箔是利用了銅的   這一物理性質。
(4)閃存芯片通常用99%以上純度的Si單質做原料。工業(yè)上利用碳與SiO2反應得到粗硅,然后在粗硅中通入Cl2得到SiCl4,再將SiCl4與氫在高溫條件下反應得到高純硅和一種化合物。據此可知,SiCl4與氫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19.(2024九下·慈溪模擬)如圖甲所示為水火箭制作項目化活動,在可樂瓶中裝入適量的水,再用帶有打氣管的瓶塞將瓶口塞住,最后配置上火箭頂端的整流罩,將水火箭豎立于地面,利用打氣筒通過打氣管向瓶內打氣,當瓶內壓強足夠大時,瓶塞脫落,瓶內的水向下噴出,水火箭豎直向上飛起。
(1)瓶內的水向下噴出的同時水火箭向上運動,這是因為   ;
(2)若水火箭發(fā)射前的總質量為2千克,則當水火箭豎直上升至10米高時,水火箭克服自身重力做功將   200焦(選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3)圖乙為水火箭發(fā)射后的速度時間圖像,則t1、t2.、t3時刻中水火箭受到平衡力的時刻有   。
20.(2024九下·慈溪模擬)中國航天追夢人榮獲“2021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從1970年中國發(fā)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號”,到今天,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從近地走向深空,從無人走向有人,從月球走向火星。偏二甲肼常用作火箭常規(guī)推進劑,它的化學式為(CH3)2NNH2, 它的性質有:①是一種無色液體,密度比水小:②能和四氧化二氮反應,兩者接觸即自動起火;③沸點為63℃;④易溶于水。
(1)偏二甲肼由   種元素組成。
(2)12kg偏二甲肼中含有   kg的氮元素。
(3)偏二甲肼的物理性質有:   。(填數字)
21.(2024九下·慈溪模擬)在“觀察物體間力的作用”活動中,小寧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1】如圖甲所示,將兩個量程相同的彈簧測力計A、B放在水平位置,抽動刻度板調整指針零位:把它們的掛鉤勾在一起,用手分別拉住測力計的圓環(huán),水平向外拉。當測力計A示數分別為、、時,讀取測力計B的示數。實驗數據如下表:
序號 測力計A示數/N 測力計B示數/N
1 1.0 1.0
2 2.0 2.0
3 3.0 3.0
小寧分析實驗數據,得到結論:物體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   ;
老師告訴小寧,從本實驗得出的正確結論具有普適性;
【實驗2】將兩個測力計A、B豎直懸掛、調零,如圖乙所示:把它們的掛鉤勾在一起后懸掛起來,豎直向下拉測力計B的圓環(huán),如圖丙所示;
小寧發(fā)現(xiàn):當測力計A的示數為時,測力計B的示數為;
此時,測力計A對B的拉力大小為多少?   ,為什么?   。
22.(2024九下·慈溪模擬)納米鐵(單質鐵)在環(huán)保領域應用廣泛。以菱鐵礦(主要成分為FeCO3,不考慮雜質)為原料可以制備納米鐵。某學習小組對制備得到的固體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固體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 Fe;猜想二: FeCO3; 猜想三:   
[查閱資料]①FeCO3+H2SO4=FeSO4+H2O+CO2↑②氫氣具有還原性,可以用來冶煉金屬③白色的無水硫酸銅固體遇到水蒸氣變?yōu)樗{色
[實驗探究]該學習小組利用如圖裝置,對固體成分進行探究。
(1)向裝置A中加入稀硫酸后,A中產生氣泡且溶液變?yōu)闇\綠色,小寧判斷猜想一正確。小科認為小寧的判斷不合理,理由是:   。
(2)實驗中觀察到裝置B中溶液變渾濁,裝置D中固體由黑色變?yōu)榧t色,E中固體變藍色,據此判定猜想   正確。
[反思交流]若將裝置E去掉,   (填“能”或“不能”)驗證剩余固體中含F(xiàn)e。
23.(2024九下·慈溪模擬)斜面是一種簡單機械,在生活和生產中使用斜面的好處是可以省力,那么斜面的省力情況與哪些因素有關呢?(使用斜面的省力情況可以通過比較沿斜面拉力F與物體重力G的比值大小來判定,比值越小,越省力)小明作了如下猜想:
猜想1:與斜面的表面材料有關。
猜想2:與斜面的傾斜程度有關。
猜想3:與物體受到的重力大小有關。
小明為驗證上述猜想,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了實驗。實驗中所用的物塊材料及其表面粗糙程度相同,在沿斜面拉力的作用下,在斜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實驗中相關的記錄如下表。
實驗序號 1 2 3 4 5 6
斜面傾角 30 30 30 30 35 40
斜面的表面材料 木板 毛巾 木板 木板 木板 木板
物塊重G/N 2.0 2.0 4.0 6.0 2.0 2.0
沿斜面拉力F/N 1.25 1.45 2.50 3.75 1.35 1.48
得出結論:分析上述數據,斜面的省力情況與   有關;
拓展交流:已知實驗中,斜面長均為1.2m、第1次實驗中斜面高為0.6m,則第1次實驗中斜面的機械效率是   %。
24.(2024九下·慈溪模擬)小金利用圖甲的電路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伏。
(1)閉合開關,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小燈泡兩端電壓為2.5伏,此時電流表示數如圖乙。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瓦;
(2)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記錄多組電壓、電流數據,計算小燈泡對應功率,完成實驗,圖丙是小金作出的小燈泡I-U圖像。關于小燈泡功率P與通過其電流平方I2的關系。如圖所示的圖像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3)小燈泡的亮度是由實際功率決定的,若將標有“220V 40W”燈泡L1和標有“220V 60W”燈泡L2串聯(lián)后接到家庭照明電路中,燈泡   更亮。
25.(2024九下·慈溪模擬)鈉是人體必需元素,但攝入過多易引發(fā)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人體鈉元素的獲取主要來自食物中的鹽。因此,健康用鹽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1)細胞的生命活動離不開鈉元素。鈉離子從細胞外進入人體細胞的細胞質中,需要經過的細胞結構是   。
(2)人體中的部分鈉元素通過尿液排出體外。人體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3)研究表明,高鹽飲食會影響胰島素代謝。人體胰島素含量過低,引起血液中   含量過高,易引發(fā)糖尿病。
26.(2024九下·慈溪模擬)為回收相關金屬,某實驗小組對含有CuCl2、ZnCl2、FeCl2的廢液設計了如圖方案。請回答:
(1)步驟①中涉及操作的名稱是   ;
(2)溶液A與濾液W所含的相同溶質是   ;
(3)若將步驟③中稀鹽酸換成足量CuCl2溶液,測得固體C質量為a,固體D質量為b,則固體C中Zn的質量分數為   (用a和b的代數式表示)。
27.(2024九下·慈溪模擬)“月宮一號”是我國建立的人工閉合生態(tài)系統(tǒng),圖甲為其內部水循環(huán)示意圖,圖乙表示內部生物間的物質流動情況。請回答:
(1)“月宮一號”中的所有生物構成一個   ,因“月宮一號”中的生物成分簡單,生物種類少,故其   能力較弱;
(2)圖甲中,a過程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   ,b過程通過植物   等生理活動實現(xiàn);
(3)請寫出人獲得能量最多的一條食物鏈:   
28.(2024九下·慈溪模擬)如圖所示,浸沒在水中一定深度的物體A,質量為27kg,體積為10dm3;現(xiàn)用動滑輪緩慢勻速提升;若不計摩擦、繩重和動滑輪重,g=10N/kg。計算:
(1)浸沒在水中一定深度的物體A所受浮力是多少?   
(2)若將物體A從圖示位置緩慢勻速提升1m,此過程中物體A未露出水面,拉力F做的功是多少?   
(3)若將物體A從圖示位置緩慢勻速提升出水面一定高度,在坐標圖中大致作出,此過程中拉力F與上升高度h的變化關系圖像。    (不需要標注相關數據)
29.(2024九下·慈溪模擬)氫氧化鈉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圖甲A、B、C分別表示該植物葉片所進行的某項生理活動;圖乙是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為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而設計的實驗裝置;圖丙為該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時內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變化曲線。請據圖分析作答:
(1)圖甲為植物三大生理過程,其中在維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起關鍵作用的是   。
(2)把乙圖中的兩個裝置放在黑暗中一晝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幾個小時后,從兩個裝置中各剪取一片綠葉,分別進行脫色處理,在脫色后的葉片上滴加碘液,裝置乙b內的葉片會變藍色,通過該實驗旨在說明   。
(3)圖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線是   。
30.(2024九下·慈溪模擬)如圖是小科同學設計的一臺浮力電子秤,其結構由浮力秤和電路兩部分組成,原理如圖所示,小筒底面積為10cm2,高20cm,大筒底面積為60cm2,裝有適量水。P為金屬滑片固定在托盤下面(滑片質量和滑片受到的摩擦力均忽略不計),并隨托盤一起可自由滑動,定值電阻R0=6歐,AB是一根長為10cm均勻電阻絲,其阻值為10歐,電源電壓為6V,電流表量程0~0.6A。當托盤不放物體時,P位于R最上端,小筒浸入水中5cm 深(稱量過程中大桶水未溢出)。求:
(1)托盤和小筒的總質量;
(2)若要保證電路安全,則滑片P距A端的最大距離是多少?此時液面上升的高度為多少?
(3)在保證電路安全的前提下,則浮力秤的最大稱量為多少g?
31.(2024九下·慈溪模擬)用兩種不同充電樁,對同一輛純電動汽車充滿電的相關數據如表所示,不計充電過程中的能量損失。
充電樁 電池初始狀態(tài) 充電電壓/V 充電電流/A 充滿電的時間/h
普通充電樁 相同 220 30 10
快充充電樁 600 100 待填
(1)用普通充電樁充滿電,消耗的電能為多少千瓦時?
(2)用快充充電樁充滿電,需要多少小時?
(3)目前存在普通充電樁充電時間長,充電樁緊缺等問題。為解決此問題,除用快充充電樁充電外,再提出一種設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guī)則與計算
【解析】【分析】在化合物中,元素正否化合價的代數和等于0;而在原子團中,原子團的化合價=原子團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據此可解答本題。
【解答】從“IrO4+”可知,該原子團的化合價為+1,原子團中“O ”的化合價是 2,設"Ir"的化合價為+x,則有:(+x)+( 2)×4=+1,解之,x=+9。故A選項符合題意。
2.【答案】B
【知識點】實驗操作注意事項的探究;常見實驗操作
【解析】【分析】A.根據檢驗酸堿性的方法進行解答;
B.根據聞氣味的方法進行解答;
C.根據用濃硫酸干燥氫氣時的注意事項進行解答;
D.根據移走蒸發(fā)皿的方法進行解答。
【解答】A.檢驗溶液的酸堿性,可取樣滴加酚酞溶液,不能直接向原試劑瓶中滴加酚酞溶液,故A錯誤;
B.聞氣體的氣味時,應用手在瓶口輕輕的扇動,使極少量的氣體飄進鼻子中,不能將鼻子湊到集氣瓶口去聞氣體的氣味,故B正確;
C.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與氫氣反應,圖中裝置起洗氣功能時進氣管與出氣管的方向是長進短出,圖中進氣管與出氣管的方向錯誤,故C錯誤;
D.正在加熱的蒸發(fā)皿溫度較高,為防止燙傷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熱的蒸發(fā)皿,應用坩堝鉗夾取,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3.【答案】A
【知識點】地球公轉;陽歷和地球公轉的關系
【解析】【分析】太陽直射北半球時,北半球晝長夜短,太陽直射南半球時,北半球晝短夜長。【解答】甲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為北半球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乙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丙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為北半球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丁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回歸線,為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此時為5月12日,地球位置處于圖中的春分日與夏至日之間,即甲乙之間,故A正確,BCD錯誤。
故答案為:A。
4.【答案】B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
【解析】【分析】小孔成像成的是光源的實像,實像均倒立,像的大小與光源距小孔的距離和小孔到光源的距離有關。【解答】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實像,當小孔成像的像距等于物距時成等大的像,當像距小于物距時成縮小的像,當像距大于物距時成放大的像。ACD是倒立的,B是正立的,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5.【答案】A
【知識點】種子植物
【解析】【分析】被子植物的種子外有果皮包被著,能形成果實,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屬于種子植物,裸子植物沒有花和果實。【解答】厚樸樹皮、花和種子皆可入藥。說明厚樸有花,能夠結果,具有被子植物的特點,屬于被子植物。裸子植物沒有果實,蕨類植物只有根莖葉,苔蘚植物有假根和莖、葉。
故答案為:A。
6.【答案】C
【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
【解析】【分析】圖中①是粗準焦螺旋,②是高倍物鏡,③是低倍物鏡。物鏡的放大倍數與長度有關長度越長,放大倍數越大。【解答】A、觀察時,不要隨意移動顯微鏡的位置,因為移動顯微鏡位置會造成反光鏡反射光線角度改變,而使視野變黑,需要重新對光,故A錯誤;
B、①是粗準焦螺旋,其作用是大幅度升降鏡筒,起到調節(jié)焦距的作用,它不能調節(jié)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故B錯誤;
C、②是高倍物鏡,③是低倍物鏡,物鏡③轉換成②觀察細胞,發(fā)現(xiàn)視野變暗,故C正確;
D、想用高倍鏡觀察細胞④,應該先向右下方移動裝片,使④移到視野中央,然后轉動物鏡轉換器換用高倍物鏡,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7.【答案】C
【知識點】串、并聯(lián)電路的設計
【解析】【分析】和閉合后,電動機所在電路被接通,只閉合時,電路也能被接通,可知與、并聯(lián),電動機在干路上。【解答】車輛自動識別裝置識別車牌成功,S1自動閉合,付費成功S2自動閉合,電動機工作,抬桿放行;說明S1和S2是串聯(lián)的,若識別車牌失敗,S1無法閉合,則付費后利用人工閉合S3電動機工作,抬桿放行,說明S3和S1、S2并聯(lián),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8.【答案】B
【知識點】病毒及其與人的關系;傳染病的預防措施;人體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在免疫學中稱為抗原,在傳染病角度稱為病原體。【解答】A、病毒是一種體積非常微小,結構極其簡單的生命形式,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主要由內部的遺傳物質和蛋白質外殼組成。所以,甲型流感病毒無細胞結構,故A錯誤;
B、接種甲型流感疫苗后,體內產生相應的抗體,這屬于特異性免疫,故B正確;
C、從免疫角度分析,進入人體的甲型流感病毒能引起淋巴細胞產生抗體,屬于抗原,故C錯誤;
D、從預防傳染病角度分析,給健康的人注射甲型流感疫苗屬于保護易感人群,不是切斷傳播途徑,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9.【答案】D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溶解度指的是100g溶劑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質的質量,由圖中信息可知,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7gNH4Cl,22.9gKNO3,22g大于20.7g,小于22.9g,可知NH4Cl不能完全溶解,有沉淀析出。【解答】A、30℃時,NH4Cl的溶解度為41.4g/100g水,則30℃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7gNH4Cl,溶液達到飽和狀態(tài);30℃時,KNO3的溶解度為45.8g/100g水,則30℃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2.9gKNO3,溶液達到飽和狀態(tài);則鹽A是NH4Cl,鹽B是KNO3,故A不符合題意;
B、溶液量越大,溶質溶解量越大,①中加足量的水可使未溶的鹽A溶解,故B不符合題意;
C、30℃時,KNO3的溶解度為45.8g/100g水,則30℃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2.9gKNO3,則②中溶液為不飽和溶液,故C不符合題意;
D、②中溶質質量為22g,溶劑質量為50g,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0.【答案】C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酸、堿、鹽的鑒別
【解析】【分析】常見有顏色的離子:黃色,淺綠色,藍色。
【詳解】氫氧化鋇與氯化鐵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鋇,與硫酸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硫酸鋇沉淀,氫氧化鈉與氯化鐵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氫氧化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黃色溶液和水,硫酸鋇不能溶于稀鹽酸酸,含有鐵離子的溶液呈黃色,固體樣品加足量水,過濾得到濾液甲和沉淀乙,沉淀乙加入加足量稀鹽酸,過濾,得到黃色濾液丙和沉淀,說明沉淀乙中存在氫氧化鐵和硫酸鋇沉淀,從而說明原混合物中存在一定存在氯化鐵、硫酸鈉,氫氧化鋇、氫氧化鈉至少存在一種;氯化鋇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鹽酸,濾液甲加足量稀硫酸,得到沉淀,說明原混合物中一定存在氫氧化鋇。綜上所述,原混合物中一定存在氯化鐵、硫酸鈉、氫氧化鋇,可能存在氫氧化鈉。
A、含有鐵離子的溶液呈黃色,濾液丙中含有氯化鐵,故A不符合題意;
B、根據分析可知,沉淀乙為氫氧化鐵、硫酸鋇,故B不符合題意;
C、根據分析可知,濾液甲存在氫氧化鈉,不影響實驗現(xiàn)象,其中可能存在氫氧化鈉,故C符合題意;
D、根據分析可知,樣品中一定有氯化鐵、硫酸鈉、氫氧化鋇,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1.【答案】C
【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xiàn)象
【解析】【詳解】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等大,且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物到平面鏡的距離。【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光線在大鏡上發(fā)生了反射,因此它應該為平面鏡,故A錯誤;
B、因為大鏡為平面鏡,所以墻外農夫在其中成正立的虛像,故B錯誤;
C、根據圖片可知,光線在水盆里發(fā)生了反射,故C正確;
D、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只與物體的大小有關,與距離大小無關,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2.【答案】A
【知識點】血液循環(huán)
【解析】【分析】血液在動脈中流動時,由粗到細,在靜脈中流動時,由細變粗,圖中由血流方向可以判斷a為動脈血管,b為毛細血管,c為靜脈血管。【解答】A、若b表示肺部毛細血管,則a是肺動脈,內流靜脈血,c是肺靜脈,內流動脈血,則c內氧合血紅蛋白的含量明顯比a內多,故A符合題意;
B、c為靜脈血管,靜脈的血液流動的方向是由靜脈流回心臟。因此,大靜脈受傷出血時,正確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壓法(或止血帶)遠心端按壓或綁扎止血,故B不符合題意;
C、若該結構位于腎臟,則c腎靜脈內含靜脈血,氧合血紅蛋白少,含氮廢物明顯減少,故C不符合題意;
D、若b為小腸絨毛處的毛細血管,由小腸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運輸的途徑:小腸絨毛處的毛細血管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3.【答案】C
【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動能和勢能的轉化與守恒
【解析】【分析】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高度有關,動能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質量一定時,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動能和勢能統(tǒng)稱為機械能。【解答】A、B點為最高點,重物在豎直方向上速度為零,但是水平方向上速度不為零,因此動能不為零,故A錯誤;
B、從A點到D點時,重物不斷克服空氣阻力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即機械能減小,故B錯誤;
C、由于機械能的損耗,則C點的機械能小于A點。二者高度相同,因此重力勢能相等。根據機械能等于動能與重力勢能之和,可C點的動能小于A點,故C正確;
D、從B點到C點,減小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和內能,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4.【答案】A
【知識點】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電路為并聯(lián)電路,干路電流等于支路電流之和,總電流不變,燈泡所在的電流不變,則經過定值電阻的電流也不變,并聯(lián)電路電源電壓等于支路電壓,再利用電功率的計算公式列出電功率與電流的關系式,根據關系式尋找合適的圖像。【解答】閉合開關,定值電阻和燈泡并聯(lián),電流表測量通過燈泡的電流。設電路的總電流為I0,且I0恒定。根據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特點可知,通過R0的電流為
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源電壓為
該電路總功率為
由此可知,該電路總功率P隨電流表示數I變化的關系圖像為一個斜率為負數的傾斜直線。故A正確,BCD錯誤。
故答案為:A。
15.【答案】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N;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
【知識點】分子的熱運動;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磁極間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1)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無規(guī)則運動,所以有氣味的分子將通過地漏擴散到室內,導致室內空氣變臭。
(2)磁極間相互作用: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積水越多,液體深度越深,由p=ρgh可知壓強越大,由可知,壓力越大,所以排水口越大。【解答】(1)若地漏不密封,排水管內臭氣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最后會擴散到室內。
(2)①根據題意可知,磁體B對磁體A為排斥力,由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可知,若磁體A下端為N極,則磁體B上端也為N極。
②由液體壓強公式p=ρgh可知,積水越多,即積水深度越深,則液體壓強越大,從而對排水口產生的壓力越大,故排水口越大。
16.【答案】生態(tài)系統(tǒng);將動植物尸體、排泄物和殘落物等所含的有機物分解為較簡單的無機物,供植物再利用;馬鈴薯塊莖中含有大量糖類(淀粉),是人類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基因
【知識點】群落的物種組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遺傳物質的傳遞
【解析】【分析】(1)生物群落:一定范圍內所有的生物。
生態(tài)系統(tǒng):一定范圍內所以的生物及其生活的環(huán)境。
生物圈: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2)馬鈴薯中含有淀粉,屬于糖類,是主要的供能物質。
基因決定性狀。【解答】(1)生態(tài)系統(tǒng)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內,生物與環(huán)境構成的統(tǒng)一的整體。油菜、土豆、擬南芥,酵母和果蠅共六種生物以及18毫升水和土壤、空氣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共同構成了生態(tài)系統(tǒng)。酵母在此結構層次中所起的作用是分解者,因為它在這個微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將動植物尸體、排泄物和殘落物等所含的有機物分解為較簡單的無機物,供植物再利用,促進物質循環(huán)。
(2)馬鈴薯能成為主食的主要原因是其塊莖中含有大量淀粉,是人類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在人體內能夠消化為糖類,為人體提供能量。果蠅的黑身與灰身是一對相對性狀,是由遺傳物質(基因)決定的。
17.【答案】水;裝置沒有密封;4
【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金屬的腐蝕與防護
【解析】【分析】(1)BC的差異是是否有水,可知探究的是鐵生銹與水的關系。
(2)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時,若有氣體參與反應或反應會生成氣體,應在密閉容器中國反應。
(3)利用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20%,計算出氧氣的體積,注射器活塞移動的距離等于氧氣的體積。【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B、C中鐵釘都與氧氣接觸,B中沒有水,而C中有水,則說明鐵生銹與水分有關。
故答案為:水。
(2)圖二實驗不能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其原因是裝置沒有密封,反應產生二氧化碳逸出,左盤的質量減少。
故答案為:裝置沒有密封或反應產生二氧化碳逸出等。
(3)空氣中氧氣占空氣體積的1/5,試管中氧氣的體積:80mL×1/5=16mL,則實驗后注射器活塞最終所對的刻度為20mL 16mL=4mL。
故答案為:4。
18.【答案】鋁合金;質輕;延展性;SiCl4+2H2Si+4HCl
【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的腐蝕與防護;不同物質的物理性質;新型金屬材料
【解析】【分析】(1)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屬于非金屬材料,銅箔基板的主要材料是銅,屬于金屬材料;鋁合金的主要成分是鋁,屬于金屬材料。
(2)鐵易生銹,鋁合金更耐腐蝕,且鋁合金密度小,體積一定時,質量更小,更方便攜帶。
(3)銅的延展性好,所以可加工成很薄的薄片。
(4)根據題中的描述,結合質量守恒定律書寫方程式,注意不要忘記反應條件的書寫。【解答】(1)由圖片可知,其中的金屬材料是鋁合金保護套中的鋁合金或銅箔基板中的銅。
故答案為:鋁合金或銅。
(2)制作保護套的材料,鋁合金替代鐵的主要優(yōu)點是:質輕、硬度大或耐腐蝕等。
故答案為:質輕、硬度大或耐腐蝕等。
(3)銅箔即很薄的銅片,將銅加工成銅箔是利用了銅的延展性這一物理性質。
故答案為:延展性。
(4)由題文可知,四氯化硅和氫氣在高溫下反應生成單質硅和氯化氫,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SiCl4+2H2Si+4HCl 。
19.【答案】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小于;t1
【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力與運動的關系;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水火箭模型
【解析】【分析】(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2)克服重力做功=力與物體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因重力在減小,可知功小于初始重力與移動距離的乘積。
(3)物體做加速運動時,說明動力大于阻力,物體做減速運動時,阻力大于動力,可知當速度達到最大值時,動力與阻力相等。【解答】(1)水火箭上升時,瓶內的水向下噴出,同時水火箭向上運動,這是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發(fā)射前,水火箭的重力為
如果水火箭的重力不變,那么上升10m克服重力做功為
而實際上,隨著高度的增大,水流不斷噴出,則火箭的重力逐漸減小,因此水火箭克服重力做功將小于200J。
(3)在開始一段時間內,火箭受到的向上的推力大于重力,則它做加速運動。隨著推力的逐漸減小,當推力與重力相等時,此時合力為零,加速停止,即此時速度最大,此時受到平衡力。根據圖乙可知,當t1時刻時,火箭的速度最大,則此時它受到平衡力。
20.【答案】3;5.6;①③④
【知識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1)由化學式分析元素組成。
(2)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化合物的質量該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質量分數。
(3)常見的物理性質:狀態(tài)、顏色、溶解度、熔沸點、密度、延展性等。【解答】(1)根據化學式可知,偏二甲肼由碳、氫、氮3種元素組成。
故答案為:3或三。
(2)12kg偏二甲肼中含有氮元素的質量=12kg××100%=5.6g。
故答案為:5.6。
(3)物理性質是指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體現(xiàn)的性質,由題文可知,偏二甲肼的物理性質有:是一種無色液體,密度比水小,沸點為63℃,易溶于水。
故答案為:①③④。
21.【答案】相等;;測力計A的示數為,說明測力計B對A的拉力大小為,由于物體間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測力計A對B的拉力大小為
【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A與B的示數相等,可知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A對B的拉力等于A的示數,即2.0N。兩個測力計示數不相等,是因為B測力計的重力對實驗造成影響。【解答】[1]觀察表中數據發(fā)現(xiàn),測力計A的示數與測力計B的示數相同,所以測力計A對測力計B的拉力等于測力計B對測力計A的拉力,故可得結論:物體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2][3]由于測力計A的示數為,所以說明測力計B對A的拉力大小為,由于物體間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測力計A對B的拉力大小為。
22.【答案】Fe和FeCO3;碳酸亞鐵和稀硫酸反應,A中也能產生氣泡且溶液變?yōu)闇\綠色;三;能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的冶煉
【解析】【分析】[作出猜想]由猜想一和二可知,猜想三為兩者都有。
[實驗探究](1)鐵和稀硫酸反應產生硫酸亞鐵和氫氣,有氣泡產生,溶液變淺綠色;碳酸亞鐵和稀硫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和硫酸亞鐵,也有氣泡產生,溶液也變淺綠色,所以無法確定成分。
(2)氧化銅變紅,說明含有還原性氣體,即氫氣,可知含有鐵單質;B變渾濁,說明含有二氧化碳,可知含有碳酸亞鐵,則猜想三正確。
[反思交流]通過氧化銅變紅即可證明含有氫氣,所以可將E去除。【解答】[作出猜想]以菱鐵礦為原料制備納米鐵,如菱鐵礦完全反應,則得到的固體成分為Fe,如固體尚未反應,則得到的固體是FeCO3,如菱鐵礦沒有完全反應,則得到的固體是Fe、FeCO3。
故答案為:Fe和FeCO3。
[實驗探究]
(1)由題文可知,碳酸亞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二氧化碳氣體,也能使A中產生氣泡且溶液變?yōu)闇\綠色,所以小科同學認為小寧的判斷不合理。
故答案為:碳酸亞鐵和稀硫酸反應,A中也能產生氣泡且溶液變?yōu)闇\綠色。
(2)裝置B中溶液變渾濁,是因為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即固體中肯定存在碳酸鐵。裝置D中固體由黑色變成紅色,說明氧化銅被氫氣還原,即固體中肯定含有鐵。由此可知,猜想三正確。
故答案為:三。
[反思交流]
如果將裝置E去掉,能驗證剩余固體中含有Fe,理由是D中固體由黑色變成紅色,即可證明固體中含鐵。
故答案為:能。
23.【答案】斜面傾角、斜面的表面材料;80
【知識點】機械效率的計算;斜面及其工作特點;機械效率的測量實驗
【解析】【分析】[1]分析表中數據,注意控制變量法的使用,可知斜面的省力情況與斜面的傾角以及表面材料有關。
[2]根據表中數據,分別計算有用功和總功,克服重力做功為有用功,拉力做功為總功,再用有用功除以總功計算機械效率。【解答】[1]由表中數據1、2可知,當斜面傾角θ和物塊重G一定時,斜面的表面材料越光滑,斜面越省力;
由表中數據1、3、4可知,當斜面傾角θ和斜面的表面材料一定時,物體的重力變?yōu)樵瓉淼膸妆叮優(yōu)樵瓉淼膸妆叮囱匦泵娴睦εc物體的重力G的比值大小相等,由此可知,斜面省力情況與物體受到的重力大小無關;
由表中數據1、5、6可知,當斜面的表面材料和物塊重G一定時,斜面傾角θ越小,斜面越省力。綜上所述,斜面的省力情況與斜面傾角θ和斜面的表面材料有關,與物塊重G無關。
[2]斜面做的有用功
W有=Gh=2N×0.6m=1.2J
斜面做的總功
W總=Fs=1.25N×1.2m=1.5J
則斜面的機械效率
24.【答案】0.6;B;L1
【知識點】電流的測量及電流表的使用;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測定小燈泡的功率
【解析】【分析】(1)讀出電流表示數,注意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據P=UI計算額定功率。
(2)由圖丙可知,電壓越大,燈泡的電阻越大,由P=I2R可知,電功率與電流的平方不成正比,曲線隨電流的增大逐漸變陡。
(3)先通過計算兩盞燈的電阻,串聯(lián)電路電流相等,由P=I2R可知,電阻越大,實際功率越大,燈越亮。【解答】(1)根據圖乙可知,電流表選擇量程0~0.6A,分度值為0.02A,則燈泡的額定電流為0.24A,則燈泡的額定功率
P=UI=2.5V×0.24A=0.6W
(2)根據公式P=I2R可知,如果燈泡的電阻不變,那么燈泡的實際功率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即二者變化的圖像為一條通過坐標原點的斜線。實際上,電流越大,溫度越高,燈絲的電阻越大,實際功率越大,即電流相同時,實際功率大于前者,二者變化的圖像向縱軸彎曲靠近,故選B。
(3)根據公式可知,燈泡L1的電阻大于L2的電阻;在串聯(lián)電路中,電功率與電阻成正比;因此燈泡L1的實際功率大于L2的實際功率,則燈泡L1更亮。
25.【答案】細胞膜;腎臟;葡萄糖
【知識點】細胞的結構;泌尿系統(tǒng);胰島素與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1)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是細胞膜。
(2)尿液在腎臟中形成。
(3)胰島素的功能: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解答】(1)動物細胞的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其中細胞膜能夠控制物質的進出。鈉離子從細胞外進入人體細胞的細胞質中,需要經過的細胞結構是細胞膜。
(2)泌尿系統(tǒng)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組成。腎臟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腎臟是由皮質、髓質和腎盂構成的,其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腎單位。腎單位由腎小管、腎小球和腎小囊組成。尿的形成包括腎小球的濾過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胰島素能夠促進血糖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使血糖濃度降低。所以人體胰島素含量過低,引起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過高,易引發(fā)糖尿病。
26.【答案】過濾;ZnCl2;若將步驟③中稀鹽酸換成足量CuCl2溶液,測得固體C質量為a,固體D質量為b,設C中鋅的質量為x x=65(a-b)則固體C中Zn的質量分數為。
【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鹽的性質及用途;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將不互溶的固體和液體分離的方式稱為過濾。
(2)鋅比鐵和銅活潑,所以鋅能將鐵和銅從其可溶性鹽中置換出來,鋅轉化為氯化鋅。
(3)步驟③中發(fā)生的反應為鋅將銅置換出來,C的質量為鋅和銅的總質量,D為原來的銅和新置換出的銅的總質量,兩個質量相減即為參與反應的鋅的質量與反應生成的銅的質量的差值,代入方程式計算出鋅的質量,采用了差量法。【解答】(1)步驟①的操作能將液體和固體分離,名稱是過濾。
(2)步驟①中鋅粉必須過量的原因是使氯化銅生成氯化鋅和銅;鋅和氯化亞鐵完全反應氯化鋅和鐵,所以溶液中只有氯化鋅;鐵能被磁鐵吸引,固體C是銅和鋅,加入足量的稀鹽酸,鋅與稀鹽酸生成了氯化鋅,所以溶液A與濾液W所含的相同溶質是ZnCl2。
27.【答案】群落;自動調節(jié);液化;蒸騰作用;植物→人
【知識點】群落的物種組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生物之間的食物聯(lián)系(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分析】(1)生物群落:一點區(qū)域內,所有生物的總和;生態(tài)系統(tǒng):一定區(qū)域內,所有生物的總和以及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因素。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調節(jié)能量,生物種類越大,調節(jié)能量越強。
(2)由氣態(tài)轉化為液態(tài)的過程稱為液化,液化放熱。由液體轉化為氣態(tài)稱為汽化,汽化吸熱。
(3)人獲得能量最多,即最短的食物鏈,食物鏈包括生產者和消費者。【解答】(1)群落指在一定的自然區(qū)域內,相互之間具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各種生物的總和,因此“月宮一號”中的所有生物構成一個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物種類越多,營養(yǎng)結構越復雜,自動調節(jié)能力就越強,生物種類越少,營養(yǎng)結構越簡單,自動調節(jié)能力就弱,“月宮一號”中生物成分簡單、生物種類少,因此其自動調節(jié)能力較弱。
(2)物質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液化。蒸騰作用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子)以水蒸氣狀態(tài)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b過程主要通過植物的蒸騰作用實現(xiàn)的。
(3)題圖中的食物鏈有:①植物→黃粉蟲→人;②植物→人;能量沿著食物鏈流動逐級遞減,所以人類獲得能量最多的一條食物鏈是最短的食物鏈,即植物→人。
28.【答案】100N;170J;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變化;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
【解析】【分析】(1)物體浸沒時,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物體的體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浮力大小。
(2)有效繩子股數看的是動滑輪上的繩子股數,拉力移動的距離是物體移動距離的有效繩子股數倍。
(3)根據F浮=ρ液gV排進行分析,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 ,則浮力不變,因重力不變,所以拉力不變;若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小,則浮力變小,重力不變,則拉力變大。【解答】(1)物體A浸沒在水中,物體A排開水的體積V排=VA=10dm3=0.01m3,則物體所受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0.01m3=100N
(2)物體A的重力為
GA=mAg=27kg×10N/kg=270N
由圖可知,動滑輪繩子的股數n=2,若不計摩擦和動滑輪重,則拉力
F拉=(GA-F浮)=×(270N-100N)=85N
繩端移動的距離
s=2h=2×1m=2m
則拉力做的功
W=F拉s=85N×2m=170J
(3)由浮力的計算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在重物露出水面之前,水的密度不變,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浮力不變;從重物開始露出水面到重物完全露出水面時,水的密度不變,排開水的體積變小,浮力變小;根據F= (GA F浮 )可知,鐵塊的重力是不變的,所拉力先不變后變大;當重物離開水面繼續(xù)提升一定高度的過程中,拉力F=GA;綜上所述,拉力F先不變后變大,最后保持不變且等于物體A的重力的一半,故拉力F與上升高度h的變化關系圖象如下圖所示
29.【答案】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Ⅰ
【知識點】蒸騰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關系
【解析】【分析】(1)根據圖示分析:甲圖表示植物的三大生理功能,A呼吸作用,B蒸騰作用,C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可從環(huán)境中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2)乙圖是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的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二氧化碳,可知探究的是
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丙圖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關系,圖中Ⅰ代表光合作用,Ⅱ代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24小時都會進行,而光合作用只在光照條件下進行,據此判斷。【解答】(1)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釋放氧氣,為生物圈中的生物提供營養(yǎng)物質、能量和氧氣;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能夠維持大氣中的碳氧平衡。所以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維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圖中的C表示光合作用。
(2)乙圖是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的一組對照實驗,其中a中沒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吸收,不能進行光合作用,b中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故把乙圖中的兩個裝置放在黑暗中一晝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幾個小時后,裝置b內的氧氣含量比較高,這是因為該植物進行了甲圖中的C光合作用生理活動,根據此現(xiàn)象得出的結論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3)光合作用必須在光下才能進行,丙圖中曲線Ⅰ只有在6~18點的白天進行,因此Ⅰ曲線表示光合作用。曲線Ⅱ在一天中變化不大,因此Ⅱ曲線表示呼吸作用,進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
30.【答案】(1)當托盤不放物體時,P位于R最上端,小筒浸入水中5cm深,排開水的體積V排=S小筒h浸= 10cm2× 5cm= 50cm3=5×10-5m3
F浮=ρ水gV排= 1.0×103kg/m3×10N/kg×5×10-5m3= 0.5N
由F浮=G=mg可得,秤盤和小簡的總質量
m0= =0.05kg= 50g
(2)當秤盤上放的物體越重時,滑片下移得越多,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越小,電路的總電阻越小,電流越大。由電流表的量程為0~0.6A可知,當電路中的電流為0.6A時,浮力秤達到最大稱量,由歐姆定律可得此時電路中的總電阻
R總= =10Ω
因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所以,電阻絲接入電路中的電阻
R’=R總-R0=10Ω-6Ω=4Ω
AB是一根長為10cm均勻電阻絲,其阻值為10Ω,即1cm長的電阻絲的阻值為1Ω,所以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最小為4Ω時,其接入電路的電阻絲的長度l=4cm,此時滑片下移的距離即滑片P距A端的最大距離d0=10cm-4cm=6cm,秤盤上放置物體后,滑片下移6cm,小筒向下移動的距d=d0=6cm,由于小筒向下移動,大筒中的水面上升,設水面升高△h,則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會增加,,則
ΔV排=S大Δh=S小Δh浸
即S大Δh=S小(Δh+d)
化簡可得水面上升的高度
h= =1.2cm
(3)小簡排開水的體積變化量
ΔV排=S大Δh=60cm2×1.2cm=72cm3
秤盤上放置物體后,小筒處于漂浮狀態(tài),由漂浮條件可得,被測物體的重力等于增加的浮力,所以被測物體的重力
G=ΔF浮=ρ水gΔV排=1.0×103kg/m3×10N/kg×72×10-6m3=0.72N
由G=mg可得浮力秤的最大稱量
m= =0.072kg=72g
答:(1)秤盤和小筒的總質量為50g;
(2)保證電路安全,滑片P距A端的最大距離是6cm,此時液面上升的高度為1.2cm;
(3)在保證電路安全的前提下,浮力秤的最大稱量為72g。
【知識點】重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滑動變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電路的動態(tài)分析
【解析】【分析】(1)根據阿基米德計算浮力,由沉浮條件可知,托盤和小筒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再根據重力計算公式求得質量。
(2)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越大,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電流越大,電路中最大電流不能超過電流表的量程,根據最大電流計算滑動變阻器的最小阻值,根據阻值計算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有效長度,從而計算出滑片移動的距離,進而計算出小筒浸入水中的體積,結合體積公式計算水面上升的高度。
(3)利用增大的排開液體的體積計算增大的浮力,用浮力等于重力即可得最大測量物體的重力,再利用重力計算公式求得最大質量,注意單位換算。
31.【答案】(1)用普通充電樁充滿電時,消耗的電能為
(2)當用快充充電時,需要的時間為
(3)除用快充充電樁充電外,可以增加充電樁量或給車輛增加太陽能電池板協(xié)助充電。
答:(1)用普通充電樁充滿電,消耗的電能為;
(2)用快充充電樁充滿電,需要;
(3)除用快充充電樁充電外,可以增加充電樁量或給車輛增加太陽能電池板協(xié)助充電。
【知識點】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表中數據,利用電功的公式W=UIt,計算消耗的電能。
(2)根據(1)所得電能除以快充功率即可計算時間,注意單位換算。
(3)可以通過增加充電樁的數量、換電池等方式解決問題。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寿县| 江永县| 涿鹿县| 奉贤区| 宁阳县| 施秉县| 南宫市| 娱乐| 台湾省| 克东县| 寿宁县| 绥芬河市| 余江县| 桃园市| 泸西县| 浦县| 互助| 朝阳县| 资溪县| 蓝山县| 潼关县| 岚皋县| 深水埗区| 万源市| 穆棱市| 句容市| 清流县| 商都县| 土默特右旗| 自贡市| 许昌市| 广丰县| 阿鲁科尔沁旗| 呼和浩特市| 泊头市| 平潭县| 镇远县| 灵武市| 伊春市| 包头市| 乡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