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第一節 學習使用顯微鏡第一單元 第二章 認識細胞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學習目標生命觀念掌握顯微鏡的結構。探究實踐使用顯微鏡的步驟和注意事項。態度責任認同顯微鏡的重要作用,愛護顯微鏡;關注科學與技術相互促進的關系。123胡克研制的顯微鏡胡克看到的“細胞”英國科學家胡克喜歡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了很多生物,并出版了自己的觀察成果《顯微圖譜》。他將觀察軟木切片時看到的一種中空的“小室”結構稱為“細胞”。想一想 議一議用放大鏡可以看到放大幾倍的物體把兩個放大鏡相隔一定距離放到一個硬殼紙筒中,能看到放大倍數更大的物像制作顯微鏡的基本原理之一結合顯微鏡外形推測,這兩個放大鏡分別對應顯微鏡的什么構造?顯微鏡的發展史詹森父子制造的顯微鏡約1595年羅伯特 胡克制造的顯微鏡約1665年列文 虎克制造的顯微鏡約1680年顯微鏡的分類單目顯微鏡雙目顯微鏡光學顯微鏡顯微鏡的結構單目顯微鏡支持部分鏡 筒連接目鏡與物鏡連接、支持鏡 臂鏡 座支持、穩定載物臺放置玻片鏡 柱支 持通光孔:光線通過壓片夾:固定玻片顯微鏡的結構單目顯微鏡光學部分目 鏡接近眼睛的鏡頭;放大物像放大倍數放大 倍數 鏡頭 長度 放大 倍數 視野亮度10x16x長短小大亮暗目鏡放大倍數與鏡頭長度呈反比顯微鏡的結構單目顯微鏡光學部分物 鏡接近觀察物體的鏡頭;放大物像放大倍數放大 倍數 鏡頭 長度 放大 倍數 視野亮度10x40x短長小大亮暗物鏡放大倍數與鏡頭長度呈正比物鏡有螺紋顯微鏡的結構單目顯微鏡光學部分反光鏡平面鏡:凹面鏡:光線強時用光線弱時用反射光線顯微鏡的結構單目顯微鏡調節部分遮光器光 圈調節光線強弱外界光線強時,用小光圈;外界光線弱時,用大光圈;顯微鏡的結構單目顯微鏡調節部分粗準焦螺旋升降鏡筒;幅度較大細準焦螺旋升降鏡筒;幅度較小順時針旋轉下降鏡筒;逆時針旋轉上升鏡筒顯微鏡的結構單目顯微鏡調節部分轉換器物 鏡安放并轉換不同倍數物鏡注意:轉換物鏡的時候,一定不能直接撥物鏡,而要轉動轉換器。顯微鏡的結構目 鏡物 鏡鏡 筒鏡 臂鏡 座底光源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載物臺開關光源調節旋鈕壓片夾轉換器移動手輪遮光器雙目顯微鏡各部分結構與單目顯微鏡基本一致放大物像放大物像升降載物臺調節光線強弱雙目顯微鏡顯微鏡的結構目鏡物鏡光線載物臺標本反光鏡物鏡遮光器通光孔鏡筒目鏡載物臺顯微鏡的結構光線路徑光線→反光鏡→遮光器(光圈)→通光孔→標本→物鏡→鏡筒→目鏡→眼實驗·探究練習使用顯微鏡1.目的要求:練習使用光學顯微鏡,學習規范的操作方法。2.材料用具:動植物玻片標本,池塘水、滴灌、載玻片、蓋玻片、擦鏡紙,光學顯微鏡等 。3.方法步驟:(1)取鏡和安放 (2)對光調光 (3)安放玻片 (4)觀察 (5)整理和存放實驗·探究練習使用顯微鏡注意事項要有觀察記錄表:用于記錄所觀察到的每一種生物。如實記錄:不隨意篡改、刪除記錄,不憑個人好惡取舍。愛護生物資源:不損傷植物和傷害動物,不破壞生物的生活環境。注意安全:要集體行動,不得獨自走到偏僻的地方;不要攀爬高處;不要下水;不要品嘗野果;防止被動物咬傷等。實驗·探究練習使用顯微鏡單目顯微鏡的操作提示——取鏡和安放一手握住鏡臂,另一手托住鏡座;(左手托右手握)把顯微鏡擺放在距離試驗臺邊緣大約7㎝處;安裝好物鏡和目鏡。實驗·探究練習使用顯微鏡一轉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二轉遮光器,使較大光圈對準通光孔;三轉反光鏡,使反射光線經過通光孔、物鏡、鏡筒到達目鏡。光線路徑:反光鏡光圈通光孔物鏡鏡筒目鏡對光成功的標志:通過目鏡看到明亮的圓形視野。單目顯微鏡的操作提示——對光實驗·探究練習使用顯微鏡一放:把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正面放在載物臺,用壓片夾壓住,玻片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二降: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慢下降至物鏡接近標本,眼睛從側面看著物鏡。三升:左眼看目鏡,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慢上升直到看清物像。四調: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下降鏡筒時眼睛一定要看從側面看著物鏡,防止壓壞玻片標本,損傷鏡頭。單目顯微鏡的操作提示——調焦觀察實驗·探究練習使用顯微鏡轉換物鏡后,切忌用粗準焦螺旋。如果需要用高倍物鏡觀察,應將要觀察的部位移至視野中央,再轉動轉換器轉換物鏡,用細準焦螺旋調焦后觀察。如果需要,可以調節視野亮度。單目顯微鏡的操作提示——調焦觀察實驗·探究練習使用顯微鏡單目顯微鏡的操作提示——清潔收鏡觀察完畢,先提升鏡筒,取下玻片標本。用紗布將顯微鏡外表擦拭干凈,用擦鏡紙將目鏡和物鏡的鏡頭擦拭干凈。轉動轉換器,使兩個物鏡偏向兩旁,將鏡筒緩慢降至最低。將顯微鏡放回原處。實驗·探究練習使用顯微鏡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將顯微鏡放在實驗臺上,將顯微鏡放在實驗臺距桌面邊緣7厘米處。禁止單手提著顯微鏡走,防止損壞。雙目顯微鏡的操作提示——取鏡和安放實驗·探究練習使用顯微鏡打開顯微鏡電源開關,確認載物臺已經降到最低處、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調節兩個目鏡間距離以適應瞳距,用光源調節旋鈕調節視野亮度。直至雙眼視野重合為一個圓形的白亮視野,表示對光調光完成。雙目顯微鏡的操作提示——對光調光實驗·探究練習使用顯微鏡把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固定,通過調整移動手輪來移動玻片,將標本移至通光孔中心。轉動粗準焦螺旋,使載物臺緩慢上升,至玻片標本盡量接近物鏡。此過程要從側面注視。轉動粗準焦螺旋,使載物臺緩慢下降,直到看清物像。微調目鏡間距離使雙目觀察到的視野完全重合。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看完“低倍”換“高倍”;轉換物鏡觀察操作方法與單目顯微鏡的基本相同。雙目顯微鏡的操作提示——調焦觀察實驗·探究練習使用顯微鏡數碼液晶顯微鏡的操作提示操作步驟與雙目顯微鏡基本一致。可直接在液晶顯示屏上顯示觀察到的視野畫面,為拍照和錄像提供極大便利。實驗·探究練習使用顯微鏡成像特點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與裝片上的實物相比,在大小、形狀等方面各有什么不同?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物像比裝片上的實物大得多,實物被放大的倍數是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物像是實物的倒像。上上下左右都顛倒,旋轉180°實驗·探究練習使用顯微鏡當物像有點偏右下,為了更好的觀察,要將物像移動到視野中央時,玻片應該向哪個方向移動?標本玻片向右下移動F將右下的物像移向中央F物像偏向哪個方向,玻片就向哪個方向移動。偏哪移哪物像移動實驗·探究練習使用顯微鏡如果顯微鏡視野中出現了一個污點,在目鏡和物鏡都不調換的情況下,你用什么辦法判斷這個污點在何處?污點可能在目鏡、物鏡或玻片上。(1)可先轉動目鏡,看視野原處的污點是否跟著移動,若跟著移動,則污點就在目鏡上;(2)若污點不跟著移動,再移動玻片,看視野原處的污點是否跟著移動,若跟著移動,則該污點就在玻片上;(3)若污點還不跟著移動,則污點在物鏡上。50倍下顯微鏡細胞圖400倍下顯微鏡細胞圖細胞數目 細胞大小 視野亮度放大倍數越小放大倍數越大越多越少越小越大越亮越暗實驗·探究練習使用顯微鏡課堂小結顯微鏡的結構顯微鏡使用步驟支持部分:鏡座、鏡柱、鏡臂、載物臺、鏡筒光學部分目鏡物鏡反光鏡調節部分練習使用顯微鏡遮光器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轉換器(1)取鏡和安放 (2)對光調光 (3)安放玻片(4)觀察 (5)整理和存放放大物像升降鏡筒(單目)升降載物臺(雙目)平面鏡和凹面鏡調節光線強弱隨堂小測1.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時,下列四種鏡頭組合中看到細胞體積最大的是( )A.目鏡10×,物鏡40×B.目鏡5×,物鏡4×C.目鏡10×,物鏡10×D.目鏡5×,物鏡10×解析:要想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細胞體積最大,應使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最大,顯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四種鏡頭組合中,放大倍數最大的是10×40=400(倍),A正確。A隨堂小測2.用顯微鏡觀察細胞時,在視野中出現了一個污點,初步斷定這個污點可能在目鏡上,也可能在玻片上。判斷其位置的最簡單操作是( )A.更換目鏡B.轉動目鏡C.轉換物鏡D.調節反光鏡解析: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時,視野中出現了污點,污點的位置只有三種可能,目鏡、物鏡或玻片標本,判斷的方法是轉動目鏡或移動玻片。轉動目鏡污點動就在目鏡,不動就不在目鏡;移動載玻片,污點移動就在載玻片,不動就不在載玻片;如果不在目鏡和載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鏡上。所以用顯微鏡觀察細胞時,在視野中出現了一個污點,判斷其位置的最簡單操作是轉動目鏡,污點跟著轉動,說明在目鏡上。故選:B。B隨堂小測3.某班學生在學習使用顯微鏡。以下操作正確的是( )A.捂住右眼,用左眼觀察,先對光再用低倍鏡觀察B.若想把左上方的細胞移到視野中央,應將玻片標本往右下方移C.換高倍物鏡后,視野變暗,可用凹面鏡反光使視野變亮D.換高倍物鏡后,若想使視野更清晰,可調節粗準焦螺旋解析:A.在使用顯微鏡觀察時,先對光再用低倍鏡觀察,觀察時,左眼注視目鏡,右眼同時睜開,便于邊觀察邊畫圖,A錯誤。B.顯微鏡呈倒像,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若想把左上方的細胞移到視野中央,應將玻片標本往左上方移,B錯誤。C.換高倍物鏡后,視野變暗,可用凹面鏡反光使視野變亮,C正確。D.細準焦螺旋的作用是較小幅度的升降鏡筒外,還能調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換高倍物鏡后,若想使視野更清晰,可調節細準焦螺旋,D錯誤。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