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專題3 石油化工的基礎物質—烴苯的結構和性質1.苯的分子結構特點,特別是其獨特的碳碳鍵,理解苯分子中不存在單雙鍵交替結構的證據和原理。2.苯的化學性質,包括取代反應(溴化、硝化)和加成反應的實驗現象、反應條件、化學方程式書寫及反應機理。因為橙皮中含有豐富的芳香烴,用手擠壓的話會噴出黃酮、檸檬酸和芳香烴。芳香烴對橡膠(氣球)的溶解度很強,這兩種物質遇到一片就會發生激烈的化學反應,氣球爆炸。一、芳香烴及苯的結構分子中含有苯環的碳氫化合物。芳香烴分子組成通式:CnH2n-6(n≥6)。苯的同系物苯分子中的氫原子被烷基取代后的產物。分子中只含一個苯環,側鏈是一個或多個烷基。CH2CH3多環芳烴a.多苯代脂肪烴:多個苯環通過脂肪烴基連在一起,如二苯甲烷b.聯苯(聯多苯):苯環之間通過碳碳單鍵直接相連,如聯苯c.稠環芳烴:苯環間通過共用苯環的若干條環邊而形成的,如蒽苯的結構在芳香烴中,苯的結構最簡單,苯環是芳香族化合物最基本的結構單元。通過苯的1 H核磁共振譜圖可以發現,苯分子中的6個1 H核的核磁性完全相同,說明6個氫原子所處的化學環境完全一致,苯的化學性質也說明了這一點。苯的分子結構模型苯的1 H核磁共振譜圖資料苯分子結構的確定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苯最初是在1825年由英國科學家法拉第 對煤氣生產過程中得到的一種油狀液體進行蒸餾分離后發現 的。后來的化學家又確定了苯的相對分子質量為78,化學式為C6H6。實驗研究發現,苯的一取代物只有一種,說明苯分子中的6個C和6個H是相同的。在此實驗事實的基礎上,1866年,德國化學家凱庫勒提出了苯的環狀結構,稱為凱庫勒式,如圖所示。苯的凱庫勒式德國化學家凱庫勒【思考】凱庫勒(德)提出苯為正六邊形單雙鍵交替的結構。苯環中是否含有單雙鍵交替的結構呢?鄰二取代物沒有同分異構體,只有一種結構。若苯環為單鍵和雙鍵的交替結構,則兩者結構不同。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不能與溴水反應而使其褪色。苯分子為平面六邊形結構,所有的原子共平面,六個碳原子均以 sp2 雜化方式分別與兩個碳原子形成碳碳σ鍵,與一個氫原子形成碳氫σ鍵。由于 sp2 雜化,所以鍵角都是120°。而垂直于苯環平面的 p 軌道以肩并肩的形式互相平行重疊,形成大π鍵,π電子離域分布于苯環兩側,電子云密度完全平均化,苯分子中每個碳碳鍵的鍵長相等,其數值介于碳碳單鍵與碳碳雙鍵之間。大π鍵苯的結構①苯環中不含碳碳雙鍵,每個碳原子之間均為介于單雙鍵間的特殊鍵-大π鍵。②碳的雜化方式和鍵角分別為:sp2雜化,120°苯環為平面正六邊形結構,六個碳碳相同,六個碳六個氫,12原子共平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苯分子中有碳氫單鍵,故能發生取代反應B.可用苯萃取溴水中的Br2,分液時有機層從分液漏斗下端放出C.苯分子中,存在碳碳雙鍵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苯不能因反應使溴水褪色,說明苯分子中存在碳碳單鍵,不存在碳碳雙鍵A物理性質顏色氣味毒性水溶性揮發性熔點沸點密度無色液體有特殊氣味有毒不溶于水易揮發80.1℃5.5℃0.88g/cm3苯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有機溶劑對神經系統、造血系統有傷害,會導致白血病苯的物理性質二、苯的化學性質1、氧化反應——可燃性注意:苯不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苯可以燃燒氧化火焰明亮并帶有濃烈黑煙2C6H6 + 15O2 12CO2+6H2O點燃二、苯的化學性質2、苯的溴化劇烈反應,出現沸騰現象,燒瓶中充滿紅棕色氣體,導管口附近出現白霧,由溴化氫遇水蒸氣所形成。反應完畢后,向錐形瓶內的液體里滴入硝酸銀溶液,有淺黃色溴化銀沉淀生成。所產生的溴苯是密度比水大的無色液體,實驗中由于溶解了溴而顯褐色。溴化鐵實驗現象二、苯的化學性質2、苯的溴化Br2FeBr3BrHBr ↑斷鍵位置:苯環上的碳氫鍵。①Br2為液溴②催化劑實質為Fe與Br2反應的產物FeBr3③溴苯為密度大于水的油狀液體注意:1.長導管的作用 ?2.導管出口為何不插入到溶液中?3.導管出口為何出現白霧?4.錐形瓶中的溶液為何有淺黃色沉淀?5.能否根據錐形瓶中產生淺黃色沉淀證明苯與溴發生的一定是取代反應?導氣、冷凝回流防止倒吸HBr在空氣中形成小液滴生成了AgBr不能,液溴易揮發該實驗裝置有哪些優缺點?改進后裝置溴苯的分離提純①過濾:除去未反應的鐵屑;②水洗后分液:洗去FeBr3和部分HBr;③堿洗后分液:洗去HBr和未反應的Br2;④水洗后分液:洗去NaBr、NaBrO和NaOH;⑤干燥:加無水氯化鈣吸水,再過濾;⑥蒸餾:除去殘留的苯溴苯:無色液體,密度比水大,因溶有溴單質而顯褐色。二、苯的化學性質3、苯的硝化加熱幾分鐘,反應完畢,將混合液倒入盛有水的燒杯中,在燒杯底部出現無色油狀液體。①硝基苯難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有苦杏仁味。③水浴加熱的原因:a.使反應物受熱均勻,便于控制溫度。b.防止溫度過高,導致反應物揮發和硝酸分解。②長導管作用:平衡氣壓,冷凝回流揮發的苯和硝酸。④溫度計的放置:溫度計應放在水浴中,控制水浴溫度。實驗現象二、苯的化學性質3、苯的硝化硝基苯的分離提純①水洗后分液:洗去大部分硫酸和硝酸;②堿洗(用NaOH溶液洗滌)后分液:洗去NO2和殘留的酸;③水洗后分液:洗去NaNO2、NaNO3和過量的NaOH;④干燥:加無水MgSO4除去水分,并過濾;⑤蒸餾:除去硝基苯中溶有的苯硝基苯:無色、有苦杏仁味,密度比水大、難溶于水的油狀液體,有毒,常因溶有NO2而顯黃色。加熱溫度為50~60℃,水浴加熱,溫度過高會發生副反應。注意:+2H2O+2HNO3間二硝基苯二、苯的化學性質4、加成反應注意:苯不能與溴水加成!苯易取代,難加成,原因在于苯分子結構穩定,加成反應需破壞苯環結構,取代反應不需要破壞苯環結構。環己烷1、苯環實際上不具有碳碳單鍵和碳碳雙鍵的簡單交替結構,可以作為證據的事實有①苯的間位二取代物只有一種 ②苯的鄰位二取代物只有一種 ③苯分子中碳碳鍵的鍵長均相等 ④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⑤苯在加熱和催化劑存在條件下,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⑥苯在FeBr3存在的條件下,與液溴發生取代反應,但不能因化學變化而使溴水褪色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全部B2、下列關于苯的敘述正確的是A.反應①為取代反應,有機產物與水混合浮在上層B.反應②為氧化反應,反應現象是火焰明亮并帶有濃煙C.反應③為取代反應,有機產物是一種烴D.反應④中1mol苯最多與3mol H2發生加成反應,是因為苯分子中含有三個碳碳雙鍵B3、在探索苯分子結構的過程中,人們寫出了符合分子式“C6H6”的多種可能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五種物質均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B. b、c、e 的一氯代物均有三種C. 五種物質中,只有 a 分子的所有原子處于同一平面D. a、b、c、e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4、各類烴的性質比較烴 溴單質 溴水 溴的CCl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烷烴烯烴炔烴苯與溴蒸氣在光照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不反應,液態烷烴與溴水可以發生萃取從而使溴水褪色不反應,互溶不褪色不反應加成加成,褪色加成,褪色氧化,褪色加成加成,褪色加成,褪色氧化,褪色一般不反應,催化條件下可取代不反應,發生萃取而使溴水褪色不反應,互溶不褪色不反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