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專題3 石油化工的基礎物質—烴脂肪烴的性質1.從微觀角度理解烷烴的結構特點,如碳原子的成鍵方式、鍵角等對分子空間結構的影響,進而解釋烷烴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2.通過 CH4 的性質,理解烷烴在不同條件下發生的化學反應,如鹵代反應、燃燒反應等,認識化學變化的條件和規律,建立變化觀念。3.根據脂肪烴的結構特點和反應事實,如烷烴的通式、結構特征以及鹵代反應的實驗現象等,進行分析和推理,得出烷烴的化學性質規律。甲烷丙烷庚烷、辛烷丁烷二十二烷(角鯊烷)三十烷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各種各樣的有機化合物。今天,我們就來開啟一段探索有機化合物中一類重要物質 —— 脂肪烴的奇妙之旅。一、烴的分類、組成和結構烴不飽和烴飽和烴甲烷的水合物“可燃冰香蕉成熟過程中釋放出的乙烯使花凋謝開采得到的石油中含有芳香烴(僅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有機物)芳香烴脂肪烴(屬于芳香族化合物,分子內有苯環)(屬于脂肪族化合物,分子內無苯環)飽和鏈烴飽和脂環烴不飽和鏈烴不飽和脂環烴二、脂肪烴的性質1.烷烴的物理性質狀態 隨碳原子數的增加,常溫下存在的狀態由氣態逐漸過渡到液態、固態。當碳原子數小于或等于4時,烷烴在常溫下呈氣態,5~16是液態,(新戊烷是氣態),17以上是固態溶解性 都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熔、沸點 隨碳原子數的增加,熔、沸點逐漸升高,同種烷烴的不同異構體中,支鏈越多,熔、沸點越低密度 隨碳原子數的增加,密度逐漸增大,但比水的小2.烷烴的化學性質(1)穩定性:常溫下烷烴很不活潑,與強酸、強堿、強氧化劑等都不發生反應。(2)特征反應——鹵代反應烷烴可與鹵素單質在光照下發生取代反應生成鹵代烴和鹵化氫。如丙烷和氯氣的鹵代反應:2.烷烴的化學性質(3)氧化反應——可燃性烷烴可在空氣或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CO2和H2O,鏈烷烴燃燒的通式為寫出丙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3.烯烴、炔烴的化學性質氧化反應(1)將氣態烯烴或炔烴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顏色變淺直至褪色。(2)燃燒反應①烯烴燃燒(CnH2n):②炔烴燃燒(CnH2n-2):3.烯烴、炔烴的化學性質加成反應烯烴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其中1個鍵不穩定,炔烴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鍵,其中2個鍵易斷裂,因此烯烴、炔烴都易發生加成反應。完成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1)乙烯水化法制乙醇:乙烯和HCl反應制氯乙烷:3.烯烴、炔烴的化學性質(2)丙烯和溴化氫加成(馬氏規則)(3)乙炔和溴分步加成CH≡CH+Br2→CHBr=CHBr、 CHBr=CHBr+Br2―→Br2CH—CHBr2(4)乙炔在HgSO4、稀H2SO4作用下制乙醛3.烯烴、炔烴的化學性質(5)共軛二烯烴的加成反應共軛二烯烴的分子結構中單雙鍵是交替出現的,寫出1,3-丁二烯(CH2==CH—CH==CH2)和Br2按1∶1加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1,2-加成:CH2=CH—CH=CH2+Br2→CH2BrCHBrCH=CH2。②1,4-加成:CH2=CH—CH=CH2+Br2→CH2BrCH=CHCH2Br。(6)不飽和脂肪烴的性質及鑒別方法含有不飽和鍵的烴均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也可與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發生加成反應而使之褪色。可利用這一性質鑒別飽和烴與不飽和烴。3.烯烴、炔烴的化學性質加聚反應(1)加聚反應:具有不飽和鍵的有機化合物通過加聚反應得到高分子化合物的反應。(2)寫出由乙炔和HCl為原料制備PVC(聚氯乙烯)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上述高分子化合物的單體為CH2=CHCl,鏈節為 ,聚合度為n聚乙烯保鮮膜聚丙烯頭盔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天然橡膠丁苯橡膠輪胎由加聚反應獲得的高聚物①由苯乙烯制聚苯乙烯②由1,3-丁二烯合成順丁橡膠:③異戊二烯在橡膠樹體內合成天然橡膠:歸納總結:加聚反應的特點①單體必須是含有雙鍵、三鍵等不飽和鍵的化合物。例如,烯、二烯、炔等含不飽和鍵的有機物。②發生加聚反應的過程中沒有副產物(小分子化合物)產生,只生成高聚物。③聚合物鏈節的化學組成跟單體的化學組成相同,聚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單體相對分子質量的整數倍。歸納總結:加聚產物確定單體的方法(1)凡鏈節的主鏈只有兩個碳原子(無其他原子)的聚合物,其合成單體必為一種,將兩個半鍵閉合即可。(2)凡鏈節的主鏈有四個碳原子(無其他原子),且鏈節無雙鍵的聚合物,其單體必為兩種,在正中央劃線斷開,然后兩個半鍵閉合即可。(3)凡鏈節的主鏈中只有碳原子,并存在碳碳雙鍵結構的聚合物,其規律是“有雙鍵,四個碳;無雙鍵,兩個碳”,劃線斷開,然后將半鍵閉合即單雙鍵互換。擴展視野—氯乙烯的生產工藝聚氯乙烯(PVC)樹脂的用途十分廣泛,它是當前產量最大的樹脂之一。氯乙烯是聚氯乙烯的單體,工業上有4種常用的生產工藝。1. 乙炔氫氯化法。這是生產氯乙烯最早的方法,需使用氯化汞作催化劑。此法由于乙炔的生產成本高、乙炔氫氯化所用催化劑毒性大而受到限制。到2000年,我國大約一半的氯乙烯是用這種方法獲得的。擴展視野—氯乙烯的生產工藝2. 乙烯氯化裂解法。這是為解決乙烯直接氯化法存在副產物多和產率低的問題而開發的生產工藝,此法產率高。CH2 =CH2 + Cl2→ CH2ClCH2ClCH2ClCH2Cl CH2 =CHCl + HCl3. 乙烯氧氯化法。此法不使用氯氣而使用氯化氫對乙烯氯化。2CH2 =CH2 + 4HCl+4O2 2CH2ClCH2Cl+2H2OCH2ClCH2Cl CH2 =CHCl + HCl脂肪烴的物理性質烴的分類、組成和結構21脂肪烴的性質及應用脂肪烴的化學性質3A2、若要制備一氯乙烷用哪種方法好?方法一:CH2=CH2+HCl →CH3CH2Cl方法二:CH3CH3+Cl2 → CH3CH2Cl+HCl方法一更好:原子利用率高,產物純凈。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所有烷烴在光照條件下都能與氯氣發生取代反應B.光照下,乙烷通入溴水中,可使溴水褪色C.1 mol丙烷與氯氣發生取代反應,最多能消耗Cl2的物質的量為8 molD.標準狀況下,11.2 L己烷所含共價鍵的數目為9.5NAAC4.甲基環戊烷( )常用作溶劑及色譜分析標準物質,也可用于有機合成。下列有關該有機化合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A.分子式為C6H12 B.光照下可以與Cl2發生取代反應C.易溶于水及苯 D.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炔烴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在同一條直線上B.分子組成符合CnH2n-2通式的鏈烴,一定是炔烴C.炔烴既易發生加成反應,又易發生取代反應D.炔烴既可使溴水褪色,又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