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2024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二章/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第四節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新課程目標01.植物制造的有機物有什么作用?02.植物怎樣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03.植物是怎樣維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04.怎樣從我做起,保護植被?01課堂導入課堂導入森林覆蓋率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森林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百分比。1977-2018年,我國森林覆蓋率呈上升趨勢,主要原因是進行了植樹造林,并實行了生態保護。為什么要提高森林覆蓋率呢?對地球的生態環境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02探究新知01植物可以為其他生物提供有機物探究新知思考:植物可以利用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但動物細胞內沒有葉綠體,你知道動物是怎樣獲得有機物的嗎01植物可以為其他生物提供有機物 (食物來源)探究新知食草動物食肉動物雜食動物直接以植物為食間接以植物為食,它們的食物直接來源于各種動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01植物可以為其他生物提供有機物探究新知植物既為其他生物提供了構建"身體"的材料,也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02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探究新知小資料地球上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只有表面的一個薄層,這個薄層稱為生物圈。大氣圈的底部整個水圈巖石圈的表面生物圈02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探究新知小資料據科學家測算,某熱帶雨林的降水量是1950毫米/年,蒸騰量是1570毫米/年。請計算蒸騰量占降水量的百分比,這說明熱帶雨林對促進水循環具有什么意義?植物的蒸騰作用能夠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熱帶雨林降水頻繁,其中不少雨水是由植物蒸騰作用散失的水蒸氣冷凝而成的。植物的莖、葉承接雨水,能夠大大減緩雨水對地面的沖刷。樹林中的枯枝落葉就像一層厚厚的海綿,能夠吸納大量的雨水,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滲人地下,補充地下水。03掌握植物參與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探究新知燃燒呼吸作用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相對平衡氧氣氧氣你能談談綠色植物是怎樣維持大氣中氣體平衡的嗎?植物的光合作用隨著工廠、汽車、飛機、輪船等迅速增多,人類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入大氣的二氧化碳量日益增加。亂砍濫伐、過度放牧使森林綠地急劇減少,綠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量大幅度下降。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導致全球變暖,進而引發一系列環境問題。例如,冰川加速融化,干旱、洪澇災害頻發,全球許多地方都出現氣候異常。溫室效應03掌握植物參與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探究新知1.如果碳排放量持續增加,而碳吸收量保持不變,會導致什么后果?會使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進而引發一系列環境問題。2.植樹造林對實現碳中和有什么作用?植樹造林能夠增加植物數量。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有利于碳中和的實現。03掌握植物參與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探究新知3.實現碳中和有什么意義?實現碳中和不僅有助于我國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和提升國家競爭力,同時也是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重要舉措,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個人參與碳中和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包括調整生活方式、培養綠色消費習慣、優化能源使用、倡導綠色出行、參與環保活動等。03掌握植物參與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探究新知實行節能減排、能源轉型,如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力發展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植樹造林,進行生態保護,通過植物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還可以通過工程技術手段捕獲和封存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為實現碳中和,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努力04從我做起,保護植被探究新知對森林和草原實行依法治理和科學化管理,使我國對植物資源的利用和保護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我國政府明確提出退耕還林、還草、還湖,退牧還草,并專門制定了相應的國家政策,保證每項工作都能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實。每年的3月12日定為全國的“植樹節”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自身做起,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生活的家園。水03課堂總結04當堂檢測當堂檢測一、概念檢測1.有人認為,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越多,植物能夠利用的原料就越多,光合作用就越強,植物生長也越好。因此,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提高對生物圈是有利的。請你分析上述說法是否準確并闡述理由。當堂檢測1.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提高對生物圈是不利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溫室效應愈演愈烈,會導致氣候、地質狀況異常等情況,例如,冰川加速融化,干旱、洪澇災害頻發,全球許多地方都出現異常氣候。因此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當堂檢測2.“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是唐代詩人李白的著名詩句。試從生物圈水循環的角度,對這句詩進行分析。當堂檢測2.水蒸氣在天空中凝結成云,然后以雨、雪等形式落到地面,一部分被生物利用和被土壤等吸收,其余部分匯成江河。可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奔流到海”是指江河的水也匯入海洋。“不復回”是指地表水只能向海洋中流,而海水不會倒流入江河,到陸地。但海洋中的水,會以水蒸氣的形式到達陸地上空,最終又會以雨、雪等形式成為“天上來”的水。可見,從水循環的角度看,匯入海洋的水也是可以再返回陸地的。當堂檢測二、拓展應用1.有人說:“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生物是‘攀附’著植物的莖蔓才站在這個星球上的。”請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當堂檢測1.綠色植物作為生物圈中的生產者,它們制造的有機物,通過食物鏈、食物網,養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如果沒有綠色植物,食物鏈、食物網將會因為失去起點而解體,其他生物就會餓死。可以說,綠色植物是生物圈的基石。當堂檢測2.要實現碳中和,一方面需要減少碳排放量,另一方面需要增加碳吸收量。請針對“在實現碳中和過程中,我們應當怎么做 ”設計一份海報,并向家人和朋友進行宣傳。當堂檢測2.示例“碳中和”是指通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將人類對氣候的影響降到最低。作為個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實現“碳中和”:(1)減少碳排放:減少家庭用電、少開車或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合理使用空調和暖氣等,都可以減少我們的碳排放量。(2)能源利用:使用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陽能和風能,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3)重新使用和回收:購買二手商品,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也是一種實現“碳中和”的方式。(4)植樹造林:樹木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大力支持植樹造林活動是個人參與碳中和的重要方法。總的來說,“碳中和”需要我們改變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即便是小事,如果大家都能做到,也能在全球范圍內產生重要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