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五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rèn)識》講義一、考點梳理(一)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長方體:有 6 個面,每個面一般是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有 12 條棱,相對的棱長度相等,可分為三組,每組有 4 條棱。有 8 個頂點。相交于同一頂點的三條棱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正方體:正方體有 6 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且 6 個面完全相同;有 12 條棱,12 條棱的長度都相等;有 8 個頂點。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當(dāng)長方體的長、寬、高都相等時,就變成了正方體。(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棱長總和★長方體棱長總和:,用字母表示為,其中表示長,表示寬,表示高。★正方體棱長總和:,用字母表示為,其中表示正方體的棱長。二、重點題型解析(一)長方體和正方體特征的應(yīng)用例 1:用一根鐵絲剛好可以做成一個長 8 厘米、寬 6 厘米、高 4 厘米的長方體框架,如果用這根鐵絲做一個正方體框架,這個正方體的棱長是多少厘米?【解題思路】首先,求出長方體的棱長總和,因為這根鐵絲的長度不變,所以長方體的棱長總和就是正方體的棱長總和。根據(jù)長方體棱長總和公式,可算出長方體棱長總和。再根據(jù)正方體棱長總和公式,用正方體棱長總和除以 12,就能得到正方體的棱長。【解題過程】長方體棱長總和:(厘米),正方體棱長:(厘米)。(二)棱長變化對表面積和體積的影響例 2:一個正方體的棱長擴大到原來的 3 倍,它的表面積和體積分別擴大到原來的多少倍?【解題思路】設(shè)原正方體的棱長為,根據(jù)正方體表面積公式和體積公式,分別計算出原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當(dāng)棱長擴大到原來的 3 倍,變?yōu)闀r,再計算出此時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最后分別與原表面積和體積作比較,得出擴大的倍數(shù)。【解題過程】原正方體表面積,體積。棱長擴大 3 倍后,新正方體表面積,;新正方體體積,。所以,表面積擴大到原來的 9 倍,體積擴大到原來的 27 倍。三、鞏固練習(xí)(一)基礎(chǔ)題建筑工人要做一個長 5 厘米,寬 4 厘米,高 3 厘米的長方體模型,用來展示建筑結(jié)構(gòu)。請問搭建這個長方體模型所需的鐵絲長度總和是多少厘米?春節(jié)前夕,媽媽買了一個正方體形狀的禮盒用來裝年貨,這個禮盒的棱長是 8 分米。為了美觀,媽媽想給禮盒每個面都貼上漂亮的彩紙,那么每個面需要多大面積的彩紙呢?(二)進(jìn)階題手工課上,老師給同學(xué)們發(fā)了一根 96 厘米長的鐵絲,要求大家做一個盡可能大的正方體框架,然后在它的表面糊上彩色卡紙。那么,至少需要準(zhǔn)備多少平方厘米的彩色卡紙呢?美術(shù)課上,老師讓同學(xué)們把一個棱長為 6 厘米的正方體橡皮泥切成棱長為 2 厘米的小正方體,用來制作立體拼圖。請問一共可以得到多少個小正方體?(三)拓展題一個餅干盒是長方體形狀,若它的高增加 2 厘米,就變成一個正方體,此時表面積比原來增加 56 平方厘米。那么這個餅干盒原來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有一個長方體水箱,從里面量底面是邊長為 4 分米的正方形,水箱內(nèi)原來裝的水深 1.5 分米。放入一個棱長 2 分米的正方體鐵塊后(鐵塊完全沒入水中),水箱里的水面升高了多少分米?參考答案(一)基礎(chǔ)題(厘米)(平方分米)(二)進(jìn)階題正方體棱長:(厘米),表面積:(平方厘米)大正方體體積:(立方厘米),小正方體體積:(立方厘米),(個)(三)拓展題增加的面是 4 個相同的長方形,一個面的面積:(平方厘米),正方體棱長:(厘米),原長方體高:(厘米),原長方體體積:(立方厘米)正方體鐵塊體積:(立方分米),水箱底面積:(平方分米),水面升高:(分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