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考2025】高考生物二輪專題復習專題一細胞的分子組成、結構及物質運輸(課件+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考2025】高考生物二輪專題復習專題一細胞的分子組成、結構及物質運輸(課件+學案)

資源簡介

1.(必修1 P12“拓展應用T2”)支原體與動物細胞結構的區別是支原體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游離的DNA,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支原體與細菌細胞結構的區別是支原體沒有細胞壁。
2.(必修1 P20小字內容)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氫原子以共用電子對與氧原子結合。水分子的空間結構及電子的不對稱分布,使水分子成為一個極性分子。帶有正電荷或負電荷的分子(或離子)都容易與水結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劑。同時,由于氫鍵的存在,水具有較高的比熱容,這就意味著水的溫度相對不容易發生改變,這對于維持生命系統的穩定性十分重要。
3.(必修1 P22“思考·討論”)植物缺少N、Mg、P會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原因是N、Mg是構成葉綠素的元素,N、P是構成葉綠體類囊體膜和ATP 的元素,N也是構成光合酶的元素。
4.(必修1 P22“拓展應用T1”改編)若靜脈注射蒸餾水,紅細胞會由兩面凹的圓餅狀變為球狀,原因是注射的蒸餾水使血漿濃度降低,細胞吸水,體積膨脹,可能導致的不良后果是紅細胞難以通過毛細血管,影響氧氣等的運輸,該事例說明無機鹽具有的作用是維持細胞正常的形態。
5.(必修1 P24正文)某人為保持良好的體態,每天攝入一定量的面食、蔬菜和水果,其攝入的多糖主要有淀粉和纖維素,其中不能為人體供能的多糖是纖維素,原因是人體內缺乏分解纖維素的酶。
6.(必修1 P27正文)磷脂與脂肪的不同之處在于甘油的一個羥基(—OH)不是與脂肪酸結合成酯,而是與磷酸及其他衍生物結合。
7.(必修1 P30圖2-11)二硫鍵的形成:由于兩個氨基酸的R基上各含有一個巰基(—SH),每個巰基脫去一個H后形成二硫鍵(—S—S—),因此每形成一個二硫鍵,相對分子質量減少2。
8.(必修1 P31“思考·討論”)人體內的蛋白質徹底水解后的產物最多有21種,蛋白質的組成元素包括C、H、O、N等,據此分析蛋白質在體內徹底氧化分解后的產物有CO2、H2O、尿素等。
9.(必修1 P32“與社會的聯系”)熟雞蛋更容易消化,原因是高溫使蛋白質分子的空間結構變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10.(必修1 P40“問題探討”)鑒別動物細胞是否死亡常用臺盼藍染液,用它染色時,死細胞會被染成藍色,而活細胞不會著色。
11.(必修1 P42“思考·討論”)磷脂的一端為親水的頭,兩個脂肪酸一端為疏水的尾,在空氣—水界面上,頭部與水接觸,而尾部位于空氣中,鋪成單分子層,科學家根據人成熟的紅細胞中無核膜、細胞器膜,只有細胞膜,單層磷脂分子的面積為細胞膜的兩倍,推導出“細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為連續的兩層”這一結論。
12.(必修1 P45旁欄思考)雖然膜內部分是疏水的,但是水分子仍能跨膜運輸,其原因是①水分子極小,可以通過由磷脂分子運動而產生的間隙;②膜上存在水通道蛋白,水分子可以通過水通道蛋白跨膜運輸。
13.(必修1 P45圖3-5)從細胞膜結構的角度分析,變形蟲能做變形運動的原因是構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側向自由移動,膜中的蛋白質大多也能運動。
14.(必修1 P46“拓展應用T2”)由磷脂分子構成的脂質體可以作為藥物的運載體,將其運送到特定的細胞發揮作用。在脂質體中,能在水中結晶的藥物被包在雙分子層中,脂溶性的藥物被包在兩層磷脂分子之間。
15.(必修1 P47“科學方法”)根據細胞器的大小和結構推斷,在細胞膜被破壞后,將細胞勻漿放入離心管中,逐漸提高離心速率,線粒體、葉綠體和核糖體沉降的先后順序是最先沉降的是葉綠體,隨后是線粒體,最后是核糖體。
16.(必修1 P50正文)真核細胞的細胞骨架與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在物質構成上的不同是真核細胞的細胞骨架由蛋白質纖維構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由磷脂雙分子層構成。
17.(必修1 P51“科學方法”)生物學研究中常用的同位素有的具有放射性,如14C、32P、3H、35S等;有的不具有放射性,是穩定同位素,如15N、18O等。
18.(必修1 P53“與社會的聯系”)當腎功能發生障礙時,由于代謝廢物不能排出,病人會出現水腫、尿毒癥。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法,是采用透析型人工腎替代病變的腎行使功能,其中起關鍵作用的是血液透析膜。
19.(必修1 P53“拓展應用”)溶酶體內含有多種水解酶,而溶酶體膜不會被這些水解酶分解,其原因可能是膜的成分被修飾,使得酶不能對其發揮作用;溶酶體膜所帶電荷或某些特定基團的作用能使酶遠離自身;膜轉運物質使得膜周圍的環境(如pH)不適合酶發揮作用。
20.(必修1 P54“思考·討論”)傘藻嫁接實驗與核移植實驗中,更能證明細胞核是遺傳的控制中心的實驗是核移植實驗,原因是該實驗排除了假根中少量細胞質的影響。
21.(必修1 P56 “旁欄思考”)因為同一生物體內的所有細胞都來自受精卵的分裂,所以細胞的“藍圖”都是一樣的。體內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多樣,是細胞分化的結果。
22.(必修1 P57“科學方法”)模型是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的目的而對認識對象所作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可定性或定量描述,也可借助實物或其他形象化手段或抽象形式表達,如物理模型。以實物或圖畫形式直觀地表達認識對象特征的模型為物理模型。
23.(必修1 P65圖4-3)圖中右側植物細胞發生質壁分離,據此分析可知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細胞壁的伸縮性;細胞壁與原生質層之間充滿外界溶液,據此推測細胞壁與原生質層的通透性分別為細胞壁具有全透性,原生質層具有選擇透過性。
24.(必修1 P66~67正文)根據通道蛋白和載體蛋白的作用特點,推測二者中,通道蛋白運輸物質的速率較高。
25.(必修1 P67正文)水分子可通過自由擴散進出細胞,更多的是借助細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協助擴散方式進出細胞。其中在人類細胞中已發現了13種水通道蛋白。
 組成細胞的有機物和無機物
1.水與細胞代謝
2.無機鹽及其在穩態中的作用
3.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
4.蛋白質的組成、結構和功能
5.核酸的結構與功能
考向1| 組成細胞的無機物
1.(2024·浙江1月選考)下列不屬于水在植物生命活動中作用的是(  )
A.物質運輸的良好介質
B.保持植物枝葉挺立
C.降低酶促反應活化能
D.緩和植物溫度變化
C 解析: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動,是細胞內主要的物質運輸介質,A正確;水可以保持植物枝葉挺立,B正確;降低酶促反應活化能的是酶,水不具有此功能,C錯誤;水的比熱容較大,能緩和植物溫度的變化,D正確。
2.(不定項)(2021·山東卷)關于細胞中的 H2O 和 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過程中一定有 H2O 產生
B.有氧呼吸第二階段一定消耗 H2O
C.植物細胞產生的 O2 只能來自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產生的 O2 中的氧元素只能來自 H2O
[審題指導] 細胞中O2的產生途徑
(1)過氧化物在過氧化物酶的催化下產生O2。
(2)光合作用的光反應中水光解產生O2。
ABD 解析:葡萄糖是單糖,通過縮合反應形成多糖的過程中有H2O生成,A正確;有氧呼吸第二階段是丙酮酸和H2O反應生成CO2和[H],所以一定消耗 H2O,B正確;有些植物細胞含有過氧化氫酶(如土豆),可以分解H2O2生成O2,因此植物細胞產生的 O2 不一定只來自光合作用,C錯誤;光反應階段H2O光解產生O2,故光合作用產生的 O2 中的氧元素只能來自 H2O,D正確。
考向2| 組成細胞的有機物
3.(2024·新課標卷)大豆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大豆油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熔點較低,室溫時呈液態
B.大豆的蛋白質、脂肪和淀粉可在人體內分解產生能量
C.大豆中的蛋白質含有人體細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D.大豆中的脂肪和磷脂均含有碳、氫、氧、磷4種元素
D 解析: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在室溫下呈液態,動物脂肪大多含有飽和脂肪酸,在室溫下呈固態,A正確;蛋白質、脂肪和淀粉可在人體內分解產生能量,B正確;必需氨基酸是人體細胞不能合成、必須從外界獲取的氨基酸,因此大豆中的蛋白質含有人體細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C正確;脂肪的組成元素只有C、H、O,D錯誤。
4.(2023·北京卷)PET-CT是一種使用示蹤劑的影像學檢查方法。所用示蹤劑由細胞能量代謝的主要能源物質改造而來,進入細胞后不易被代謝,可以反映細胞攝取能源物質的量。由此可知,這種示蹤劑是一種改造過的(  )
A.維生素  B.葡萄糖 
C.氨基酸  D.核苷酸
B 解析:分析題意可知,該示蹤劑由細胞能量代謝的主要能源物質改造而來,且又知該物質進入細胞后不易被代謝,可以反映細胞攝取能源物質的量,則該物質應是被稱為“生命的燃料”的葡萄糖,B符合題意。
 細胞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1.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
2.細胞器的分類歸納
3.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運輸過程——細胞器之間的協調配合
4.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5.細胞核的結構與功能
考向1| 細胞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1.(2023·山東卷)細胞中的核糖體由大、小2個亞基組成。在真核細胞的核仁中,由核rDNA轉錄形成的rRNA與相關蛋白組裝成核糖體亞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核細胞無核仁,不能合成rRNA
B.真核細胞的核糖體蛋白在核糖體上合成
C.rRNA上3個相鄰的堿基構成一個密碼子
D.細胞在有絲分裂各時期都進行核DNA的轉錄
B 解析:原核細胞無核仁,有核糖體,核糖體由rRNA和蛋白質組成,因此原核細胞能合成rRNA,A錯誤;核糖體是蛋白質合成的場所,真核細胞的核糖體蛋白在核糖體上合成,B正確;mRNA上決定1個氨基酸的3個相鄰的堿基構成一個密碼子,C錯誤;細胞在有絲分裂的分裂期時,染色質高度螺旋成染色體,核DNA不易解旋,因而無法轉錄,D錯誤。
2.(2024·湖南卷)細胞膜上的脂類具有重要的生物學功能。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耐極端低溫細菌的膜脂富含飽和脂肪酸
B.膽固醇可以影響動物細胞膜的流動性
C.糖脂可以參與細胞表面識別
D.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
A 解析:飽和脂肪酸的熔點較高,容易凝固,耐極端低溫細菌的膜脂富含不飽和脂肪酸,A錯誤;膽固醇是構成動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其對于調節膜的流動性具有重要作用,B正確;細胞膜表面的糖類分子可與脂質結合形成糖脂,糖脂與細胞表面的識別、細胞間的信息傳遞等功能密切相關,C正確;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D正確。
考向2| 細胞結構間的協調配合
3.(2021·山東卷)高爾基體膜上的RS受體特異性識別并結合含有短肽序列RS的蛋白質,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通過囊泡運輸的方式將錯誤轉運到高爾基體的該類蛋白運回內質網并釋放。RS受體與RS的結合能力隨pH升高而減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消化酶和抗體不屬于該類蛋白
B.該類蛋白運回內質網的過程消耗ATP
C.高爾基體內RS受體所在區域的pH比內質網的pH高
D.RS功能的缺失可能會使高爾基體內該類蛋白的含量增加
C 解析:根據題意可知,高爾基體產生的囊泡將錯誤轉運至高爾基體的蛋白質運回內質網,即這些蛋白質不應該運輸至高爾基體,而消化酶和抗體屬于分泌蛋白,需要運輸至高爾基體并發送至細胞外,所以消化酶和抗體不屬于該類蛋白,A正確;細胞通過囊泡運輸需要消耗ATP,B正確;根據“RS受體與RS的結合能力隨pH升高而減弱”可知,如果高爾基體內RS受體所在區域的pH比內質網的pH高,則高爾基體內RS受體與RS的結合能力減弱,與題意不符,所以可以推測高爾基體內RS受體所在區域的pH比內質網的pH低,C錯誤;根據題意可知,如果RS功能缺失,則RS受體不能和錯誤運輸至高爾基體的蛋白質結合,不能將其運回內質網,因此會使高爾基體內該類蛋白的含量增加,D正確。
4.(2024·山東卷)某植物的蛋白P由其前體加工修飾后形成,并通過胞吐被排出細胞。在胞外酸性環境下,蛋白P被分生區細胞膜上的受體識別并結合,引起分生區細胞分裂。病原菌侵染使胞外環境成為堿性,導致蛋白P空間結構改變,使其不被受體識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蛋白P前體通過囊泡從核糖體轉移至內質網
B.蛋白P被排出細胞的過程依賴細胞膜的流動性
C.提取蛋白P過程中為保持其生物活性,所用緩沖體系應為堿性
D.病原菌侵染使蛋白P不被受體識別,不能體現受體識別的專一性
B 解析:核糖體沒有膜結構,蛋白P前體不是通過囊泡從核糖體向內質網轉移的,A錯誤;蛋白P被排出細胞的過程為胞吐,依賴細胞膜的流動性,B正確;由題意可知,堿性環境會導致蛋白P空間結構改變,提取蛋白P過程中為保持其生物活性,所用緩沖體系應為酸性,C錯誤;病原菌侵染使蛋白P不被受體識別,即蛋白P結構改變后即不能被識別,能體現受體識別的專一性,D錯誤。
 物質的跨膜運輸
1.動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2.物質出入細胞的五類模型圖解
3.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
4.影響物質跨膜運輸的因素分析
(1)物質濃度差(在一定的濃度范圍內)
(2)氧氣濃度
(3)溫度:通過影響膜的流動速率和相關蛋白質的活性,來影響物質運輸的速率。
考向1| 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1.(2024·山東卷)仙人掌的莖由內部薄壁細胞和進行光合作用的外層細胞等組成,內部薄壁細胞的細胞壁伸縮性更大。水分充足時,內部薄壁細胞和外層細胞的滲透壓保持相等;干旱環境下,內部薄壁細胞中單糖合成多糖的速率比外層細胞快。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細胞失水過程中,細胞液濃度增大
B.干旱環境下,外層細胞的細胞液濃度比內部薄壁細胞的低
C.失水比例相同的情況下,外層細胞更易發生質壁分離
D.干旱環境下內部薄壁細胞合成多糖的速率更快,有利于外層細胞的光合作用
B 解析:細胞失水過程中,細胞液中水流出,細胞液濃度增大,A正確;依題意,干旱環境下,內部薄壁細胞中單糖合成多糖的速率比外層細胞快,則外層細胞的細胞液中單糖多,且外層細胞還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單糖,故外層細胞的細胞液濃度比內部薄壁細胞的細胞液濃度高,B錯誤;內部薄壁細胞的細胞壁伸縮性更大,失水比例相同的情況下,外層細胞更易發生質壁分離,C正確;干旱環境下,內部薄壁細胞中單糖合成多糖的速率比外層細胞快,有利于外層細胞光合作用產物向內部薄壁細胞轉移,可促進外層細胞的光合作用,D正確。
2.(2024·湖南卷)縊蟶是我國傳統養殖的廣鹽性貝類之一,自身存在抵抗外界鹽度脅迫的滲透調節機制。縊蟶體內游離氨基酸含量隨鹽度的不同而變化,下圖為縊蟶在不同鹽度下鮮重隨培養時間的變化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縊蟶在低鹽度條件下先吸水,后失水直至趨于動態平衡
B.低鹽度培養8~48 h,縊蟶通過自我調節以增加組織中的溶質含量
C.相同鹽度下,游離氨基酸含量高的組織滲透壓也高
D.縊蟶組織中游離氨基酸含量的變化與細胞呼吸有關
B 解析:分析題圖中曲線,縊蟶在低鹽度條件下鮮重先增大后減小,說明其先吸水后失水,最后趨于動態平衡,A正確;低鹽度培養時,縊蟶組織滲透壓大于外界環境,導致縊蟶吸水,為恢復正常狀態,縊蟶會通過自我調節使組織中的溶質含量減少,從而降低組織滲透壓,引起組織失水,B錯誤;組織滲透壓的高低與其中的溶質含量有關,溶質越多,滲透壓相對越高,因此,相同鹽度下,游離氨基酸含量高的組織滲透壓也高,C正確;細胞呼吸過程中產生的中間產物可轉化為氨基酸、甘油等非糖物質,由此推測縊蟶組織中游離氨基酸含量的變化與細胞呼吸有關,D正確。
考向2| 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
3.(2023·山東卷)溶酶體膜上的H+載體蛋白和Cl-/H+轉運蛋白都能運輸H+,溶酶體內H+濃度由H+載體蛋白維持,Cl-/H+轉運蛋白在H+濃度梯度驅動下,運出H+的同時把Cl-逆濃度梯度運入溶酶體。Cl-/H+轉運蛋白缺失突變體的細胞中,因Cl-轉運受阻導致溶酶體內的吞噬物積累,嚴重時可導致溶酶體破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H+進入溶酶體的方式屬于主動運輸
B.H+載體蛋白失活可引起溶酶體內的吞噬物積累
C.該突變體的細胞中損傷和衰老的細胞器無法得到及時清除
D.溶酶體破裂后,釋放到細胞質基質中的水解酶活性增強
[審題指導] 分析幾種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1)H+:溶酶體內H+濃度由H+載體蛋白維持→溶酶體膜上的H+載體蛋白通過主動運輸方式向溶酶體內運輸H+;Cl-/H+轉運蛋白在H+濃度梯度驅動下,運出H+的同時把Cl-逆濃度梯度運入溶酶體→H+在Cl-/H+轉運蛋白參與下通過協助擴散運出溶酶體。
(2)Cl-:Cl-逆濃度梯度運入溶酶體→Cl-運入溶酶體屬于主動運輸。
D 解析:Cl-/H+轉運蛋白在H+濃度梯度驅動下,運出H+的同時把Cl-逆濃度梯度運入溶酶體,說明H+濃度在溶酶體內較高,因此H+進入溶酶體為逆濃度梯度運輸,其方式屬于主動運輸,A正確;溶酶體內H+濃度由H+載體蛋白維持,若H+載體蛋白失活,溶酶體內pH改變導致溶酶體酶活性降低,進而導致溶酶體內的吞噬物積累,B正確;Cl-/H+轉運蛋白缺失突變體的細胞中,因Cl-轉運受阻導致溶酶體內的吞噬物積累,該突變體的細胞中損傷和衰老的細胞器無法得到及時清除,C正確;細胞質基質中的pH與溶酶體內不同,溶酶體破裂后,釋放到細胞質基質中的水解酶的活性可能降低或失活,D錯誤。
4.(2024·山東卷)植物細胞被感染后產生的環核苷酸結合并打開細胞膜上的Ca2+通道蛋白,使細胞內Ca2+濃度升高,調控相關基因表達,導致H2O2含量升高進而對細胞造成傷害;細胞膜上的受體激酶BAK1被油菜素內酯活化后關閉上述Ca2+通道蛋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環核苷酸與Ca2+均可結合Ca2+通道蛋白
B.維持細胞Ca2+濃度的內低外高需消耗能量
C.Ca2+作為信號分子直接抑制H2O2的分解
D.油菜素內酯可使BAK1缺失的被感染細胞內H2O2含量降低
B 解析:環核苷酸結合細胞膜上的Ca2+通道蛋白,Ca2+不需要與通道蛋白結合,A錯誤;環核苷酸結合并打開細胞膜上的Ca2+通道蛋白,使細胞內Ca2+濃度升高,Ca2+內流屬于協助擴散,故維持細胞Ca2+濃度的內低外高是主動運輸,需消耗能量,B正確;Ca2+作為信號分子,調控相關基因表達,導致H2O2含量升高,而不是直接抑制H2O2的分解,C錯誤;BAK1缺失的被感染細胞不能被油菜素內酯活化,不能關閉Ca2+通道蛋白,故不能使細胞內H2O2含量降低,D錯誤。(共58張PPT)
專題一 細胞的分子組成、結構及物質運輸
專題體系 重構建
01
1.(必修1 P12“拓展應用T2”)支原體與動物細胞結構的區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支原體與細菌細胞結構的區別是__________________。
2.(必修1 P20小字內容)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氫原子以共用電子對與氧原子結合。水分子的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使水分子成為一個極性分子。帶有正電荷或負電荷的分子(或離子)都容易與水結合,因此,水是____________。同時,由于_____的存在,水具有較高的______,這就意味著水的溫度相對不容易發生改變,這對于維持生命系統的穩定性十分重要。
支原體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游離的DNA,只有核糖體一種細
胞器
支原體沒有細胞壁
空間結構
電子的不對稱分布
良好的溶劑
氫鍵
比熱容
3.(必修1 P22“思考·討論”)植物缺少N、Mg、P會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必修1 P22“拓展應用T1”改編)若靜脈注射蒸餾水,紅細胞會由兩面凹的圓餅狀變為球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導致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事例說明無機鹽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N、Mg是構成葉綠素的元素,N、P是構成葉綠體類囊體膜和ATP 的元素,N也是構成光合酶的元素
注射的蒸餾水使血漿濃度降
低,細胞吸水,體積膨脹
紅細胞難以
通過毛細血管,影響氧氣等的運輸
維持細胞正常的形態
5.(必修1 P24正文)某人為保持良好的體態,每天攝入一定量的面食、蔬菜和水果,其攝入的多糖主要有____________,其中不能為人體供能的多糖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必修1 P27正文)磷脂與脂肪的不同之處在于甘油的一個羥基(—OH)不是與脂肪酸結合成酯,而是與__________________結合。
7.(必修1 P30圖2-11)二硫鍵的形成:由于兩個氨基酸的R基上各含有一個巰基(—SH),每個巰基脫去一個______后形成二硫鍵(—S—S—),因此每形成一個二硫鍵,相對分子質量減少______。
纖維素
人體內缺乏分解纖維素的酶
磷酸及其他衍生物
H
2
淀粉和纖維素
8.(必修1 P31“思考·討論”)人體內的蛋白質徹底水解后的產物最多有____種,蛋白質的組成元素包括C、H、O、N等,據此分析蛋白質在體內徹底氧化分解后的產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
9.(必修1 P32“與社會的聯系”)熟雞蛋更容易消化,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必修1 P40“問題探討”)鑒別動物細胞是否死亡常用_____________,用它染色時,______會被染成藍色,而_______不會著色。
21
CO2、H2O、尿素
高溫使蛋白質分子的空間結構變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臺盼藍
染液
死細胞
活細胞
11.(必修1 P42“思考·討論”)磷脂的一端為親水的頭,兩個
______一端為疏水的尾,在空氣—水界面上,頭部與水接觸,而尾部位于空氣中,鋪成單分子層,科學家根據人成熟的紅細胞中無核膜、細胞器膜,只有細胞膜,單層磷脂分子的面積為細胞膜的兩倍,推導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一結論。
12.(必修1 P45旁欄思考)雖然膜內部分是疏水的,但是水分子仍能跨膜運輸,其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脂肪酸
細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為連續的兩層
水分子極小,可以通過由磷脂分子運動而
產生的間隙
膜上存在水通道蛋白,水分子可以通過水通道蛋
白跨膜運輸
13.(必修1 P45圖3-5)從細胞膜結構的角度分析,變形蟲能做變形運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必修1 P46“拓展應用T2”)由磷脂分子構成的脂質體可以作為藥物的運載體,將其運送到特定的細胞發揮作用。在脂質體中,能在水中結晶的藥物被包在______________,脂溶性的藥物被包在
__________________。
構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側向自由移動,膜中的蛋白質大
多也能運動
雙分子層中
兩層磷脂分子之間
15.(必修1 P47“科學方法”)根據細胞器的大小和結構推斷,在細胞膜被破壞后,將細胞勻漿放入離心管中,逐漸提高離心速率,線粒體、葉綠體和核糖體沉降的先后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必修1 P50正文)真核細胞的細胞骨架與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在物質構成上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先沉降的是葉綠體,隨
后是線粒體,最后是核糖體
真核細胞的細胞骨架由蛋白質纖維構成;生物
膜的基本支架由磷脂雙分子層構成
17.(必修1 P51“科學方法”)生物學研究中常用的同位素有的具有放射性,如__________________等;有的不具有放射性,是
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等。
18.(必修1 P53“與社會的聯系”)當腎功能發生障礙時,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病人會出現______________。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起關鍵作用的是____________。
14C、32P、3H、35S
穩定同位素
15N、18O
謝廢物不能排出
水腫、尿毒癥
采用透析型人工腎替代病變的腎行使功能
血液透析膜

19.(必修1 P53“拓展應用”)溶酶體內含有多種水解酶,而溶酶體膜不會被這些水解酶分解,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必修1 P54“思考·討論”)傘藻嫁接實驗與核移植實驗中,更能證明細胞核是遺傳的控制中心的實驗是__________,原因是該實驗排除了________________的影響。
膜的成分被修飾,使得酶不能對其發揮作用;溶酶體膜所帶電荷或某些特定基團的作用能使酶遠離自身;膜轉運物質使得膜周圍的環境(如pH)不適合酶發揮作用
核移植實驗
假根中少量細胞質
21.(必修1 P56 “旁欄思考”)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細胞的“藍圖”都是一樣的。體內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多樣,是__________的結果。
22.(必修1 P57“科學方法”)模型是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的目的而對認識對象所作的一種____________的描述,可__________描述,也可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如物理模型。以______________形式直觀地表達認識對象特征的模型為物理模型。
同一生物體內的所有細胞都來
自受精卵的分裂
細胞分化
簡化的概括性
定性或定量
實物或其他形象化手段或抽象形式
實物或圖畫
23.(必修1 P65圖4-3)圖中右側植物細胞發生質壁分離,據此分析可知原生質層的伸縮性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細胞壁的伸縮性;細胞壁與原生質層之間充滿外界溶液,據此推測細胞壁與原生質層的通透性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必修1 P66~67正文)根據通道蛋白和載體蛋白的作用特點,推測二者中,__________運輸物質的速率較高。
25.(必修1 P67正文)水分子可通過__________進出細胞,更多的是借助細胞膜上的___________以__________方式進出細胞。其中在人類細胞中已發現了13種水通道蛋白。
大于
細胞壁具有全透性,原生質層具有
選擇透過性
通道蛋白
自由擴散
水通道蛋白
協助擴散
高頻考點 精研析
02
1.水與細胞代謝
考點一 組成細胞的有機物和無機物
2.無機鹽及其在穩態中的作用
3.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
4.蛋白質的組成、結構和功能
5.核酸的結構與功能
考向1| 組成細胞的無機物
1.(2024·浙江1月選考)下列不屬于水在植物生命活動中作用的是(  )
A.物質運輸的良好介質
B.保持植物枝葉挺立
C.降低酶促反應活化能
D.緩和植物溫度變化

C 解析: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動,是細胞內主要的物質運輸介質,A正確;水可以保持植物枝葉挺立,B正確;降低酶促反應活化能的是酶,水不具有此功能,C錯誤;水的比熱容較大,能緩和植物溫度的變化,D正確。
2.(不定項)(2021·山東卷)關于細胞中的 H2O 和 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過程中一定有 H2O 產生
B.有氧呼吸第二階段一定消耗 H2O
C.植物細胞產生的 O2 只能來自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產生的 O2 中的氧元素只能來自 H2O
[審題指導] 細胞中O2的產生途徑
(1)過氧化物在過氧化物酶的催化下產生O2。
(2)光合作用的光反應中水光解產生O2。



ABD 解析:葡萄糖是單糖,通過縮合反應形成多糖的過程中有H2O生成,A正確;有氧呼吸第二階段是丙酮酸和H2O反應生成CO2和[H],所以一定消耗 H2O,B正確;有些植物細胞含有過氧化氫酶(如土豆),可以分解H2O2生成O2,因此植物細胞產生的 O2 不一定只來自光合作用,C錯誤;光反應階段H2O光解產生O2,故光合作用產生的 O2 中的氧元素只能來自 H2O,D正確。
考向2| 組成細胞的有機物
3.(2024·新課標卷)大豆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大豆油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熔點較低,室溫時呈液態
B.大豆的蛋白質、脂肪和淀粉可在人體內分解產生能量
C.大豆中的蛋白質含有人體細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D.大豆中的脂肪和磷脂均含有碳、氫、氧、磷4種元素

D 解析: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在室溫下呈液態,動物脂肪大多含有飽和脂肪酸,在室溫下呈固態,A正確;蛋白質、脂肪和淀粉可在人體內分解產生能量,B正確;必需氨基酸是人體細胞不能合成、必須從外界獲取的氨基酸,因此大豆中的蛋白質含有人體細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C正確;脂肪的組成元素只有C、H、O,D錯誤。
4.(2023·北京卷)PET-CT是一種使用示蹤劑的影像學檢查方法。所用示蹤劑由細胞能量代謝的主要能源物質改造而來,進入細胞后不易被代謝,可以反映細胞攝取能源物質的量。由此可知,這種示蹤劑是一種改造過的(  )
A.維生素  B.葡萄糖 
C.氨基酸  D.核苷酸
B 解析:分析題意可知,該示蹤劑由細胞能量代謝的主要能源物質改造而來,且又知該物質進入細胞后不易被代謝,可以反映細胞攝取能源物質的量,則該物質應是被稱為“生命的燃料”的葡萄糖,B符合題意。

1.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
考點二 細胞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2.細胞器的分類歸納
3.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運輸過程——細胞器之間的協調配合
4.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5.細胞核的結構與功能
考向1| 細胞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1.(2023·山東卷)細胞中的核糖體由大、小2個亞基組成。在真核細胞的核仁中,由核rDNA轉錄形成的rRNA與相關蛋白組裝成核糖體亞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核細胞無核仁,不能合成rRNA
B.真核細胞的核糖體蛋白在核糖體上合成
C.rRNA上3個相鄰的堿基構成一個密碼子
D.細胞在有絲分裂各時期都進行核DNA的轉錄

B 解析:原核細胞無核仁,有核糖體,核糖體由rRNA和蛋白質組成,因此原核細胞能合成rRNA,A錯誤;核糖體是蛋白質合成的場所,真核細胞的核糖體蛋白在核糖體上合成,B正確;mRNA上決定1個氨基酸的3個相鄰的堿基構成一個密碼子,C錯誤;細胞在有絲分裂的分裂期時,染色質高度螺旋成染色體,核DNA不易解旋,因而無法轉錄,D錯誤。
2.(2024·湖南卷)細胞膜上的脂類具有重要的生物學功能。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耐極端低溫細菌的膜脂富含飽和脂肪酸
B.膽固醇可以影響動物細胞膜的流動性
C.糖脂可以參與細胞表面識別
D.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

A 解析:飽和脂肪酸的熔點較高,容易凝固,耐極端低溫細菌的膜脂富含不飽和脂肪酸,A錯誤;膽固醇是構成動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其對于調節膜的流動性具有重要作用,B正確;細胞膜表面的糖類分子可與脂質結合形成糖脂,糖脂與細胞表面的識別、細胞間的信息傳遞等功能密切相關,C正確;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D正確。
考向2| 細胞結構間的協調配合
3.(2021·山東卷)高爾基體膜上的RS受體特異性識別并結合含有短肽序列RS的蛋白質,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通過囊泡運輸的方式將錯誤轉運到高爾基體的該類蛋白運回內質網并釋放。RS受體與RS的結合能力隨pH升高而減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消化酶和抗體不屬于該類蛋白
B.該類蛋白運回內質網的過程消耗ATP
C.高爾基體內RS受體所在區域的pH比內質網的pH高
D.RS功能的缺失可能會使高爾基體內該類蛋白的含量增加

C 解析:根據題意可知,高爾基體產生的囊泡將錯誤轉運至高爾基體的蛋白質運回內質網,即這些蛋白質不應該運輸至高爾基體,而消化酶和抗體屬于分泌蛋白,需要運輸至高爾基體并發送至細胞外,所以消化酶和抗體不屬于該類蛋白,A正確;細胞通過囊泡運輸需要消耗ATP,B正確;根據“RS受體與RS的結合能力隨pH升高而減弱”可知,如果高爾基體內RS受體所在區域的pH比內質網的pH高,則高爾基體內RS受體與RS的結合能力減弱,與題意不符,所以可以推測高爾基體內RS受體所在區域的pH比內質網的pH低,C錯誤;根據題意可知,如果RS功能缺失,則RS受體不能和錯誤運輸至高爾基體的蛋白質結合,不能將其運回內質網,因此會使高爾基體內該類蛋白的含量增加,D正確。
4.(2024·山東卷)某植物的蛋白P由其前體加工修飾后形成,并通過胞吐被排出細胞。在胞外酸性環境下,蛋白P被分生區細胞膜上的受體識別并結合,引起分生區細胞分裂。病原菌侵染使胞外環境成為堿性,導致蛋白P空間結構改變,使其不被受體識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蛋白P前體通過囊泡從核糖體轉移至內質網
B.蛋白P被排出細胞的過程依賴細胞膜的流動性
C.提取蛋白P過程中為保持其生物活性,所用緩沖體系應為堿性
D.病原菌侵染使蛋白P不被受體識別,不能體現受體識別的專一性

B 解析:核糖體沒有膜結構,蛋白P前體不是通過囊泡從核糖體向內質網轉移的,A錯誤;蛋白P被排出細胞的過程為胞吐,依賴細胞膜的流動性,B正確;由題意可知,堿性環境會導致蛋白P空間結構改變,提取蛋白P過程中為保持其生物活性,所用緩沖體系應為酸性,C錯誤;病原菌侵染使蛋白P不被受體識別,即蛋白P結構改變后即不能被識別,能體現受體識別的專一性,D錯誤。
1.動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考點三 物質的跨膜運輸
2.物質出入細胞的五類模型圖解
3.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
4.影響物質跨膜運輸的因素分析
(1)物質濃度差(在一定的濃度范圍內)
(2)氧氣濃度
(3)溫度:通過影響膜的流動速率和________________,來影響物質運輸的速率。
相關蛋白質的活性
考向1| 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1.(2024·山東卷)仙人掌的莖由內部薄壁細胞和進行光合作用的外層細胞等組成,內部薄壁細胞的細胞壁伸縮性更大。水分充足時,內部薄壁細胞和外層細胞的滲透壓保持相等;干旱環境下,內部薄壁細胞中單糖合成多糖的速率比外層細胞快。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細胞失水過程中,細胞液濃度增大
B.干旱環境下,外層細胞的細胞液濃度比內部薄壁細胞的低
C.失水比例相同的情況下,外層細胞更易發生質壁分離
D.干旱環境下內部薄壁細胞合成多糖的速率更快,有利于外層細胞的光合作用

B 解析:細胞失水過程中,細胞液中水流出,細胞液濃度增大,A正確;依題意,干旱環境下,內部薄壁細胞中單糖合成多糖的速率比外層細胞快,則外層細胞的細胞液中單糖多,且外層細胞還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單糖,故外層細胞的細胞液濃度比內部薄壁細胞的細胞液濃度高,B錯誤;內部薄壁細胞的細胞壁伸縮性更大,失水比例相同的情況下,外層細胞更易發生質壁分離,C正確;干旱環境下,內部薄壁細胞中單糖合成多糖的速率比外層細胞快,有利于外層細胞光合作用產物向內部薄壁細胞轉移,可促進外層細胞的光合作用,D正確。
2.(2024·湖南卷)縊蟶是我國傳統養殖的廣鹽性貝類之一,自身存在抵抗外界鹽度脅迫的滲透調節機制。縊蟶體內游離氨基酸含量隨鹽度的不同而變化,下圖為縊蟶在不同鹽度下鮮重隨培養時間的變化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縊蟶在低鹽度條件下先吸水,后失水
直至趨于動態平衡
B.低鹽度培養8~48 h,縊蟶通過自我調
節以增加組織中的溶質含量
C.相同鹽度下,游離氨基酸含量高的組
織滲透壓也高
D.縊蟶組織中游離氨基酸含量的變化與細胞呼吸有關

B 解析:分析題圖中曲線,縊蟶在低鹽度條件下鮮重先增大后減小,說明其先吸水后失水,最后趨于動態平衡,A正確;低鹽度培養時,縊蟶組織滲透壓大于外界環境,導致縊蟶吸水,為恢復正常狀態,縊蟶會通過自我調節使組織中的溶質含量減少,從而降低組織滲透壓,引起組織失水,B錯誤;組織滲透壓的高低與其中的溶質含量有關,溶質越多,滲透壓相對越高,因此,相同鹽度下,游離氨基酸含量高的組織滲透壓也高,C正確;細胞呼吸過程中產生的中間產物可轉化為氨基酸、甘油等非糖物質,由此推測縊蟶組織中游離氨基酸含量的變化與細胞呼吸有關,D正確。
考向2| 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
3.(2023·山東卷)溶酶體膜上的H+載體蛋白和Cl-/H+轉運蛋白都能運輸H+,溶酶體內H+濃度由H+載體蛋白維持,Cl-/H+轉運蛋白在H+濃度梯度驅動下,運出H+的同時把Cl-逆濃度梯度運入溶酶體。Cl-/H+轉運蛋白缺失突變體的細胞中,因Cl-轉運受阻導致溶酶體內的吞噬物積累,嚴重時可導致溶酶體破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H+進入溶酶體的方式屬于主動運輸
B.H+載體蛋白失活可引起溶酶體內的吞噬物積累
C.該突變體的細胞中損傷和衰老的細胞器無法得到及時清除
D.溶酶體破裂后,釋放到細胞質基質中的水解酶活性增強

[審題指導] 分析幾種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1)H+:溶酶體內H+濃度由H+載體蛋白維持→溶酶體膜上的H+載體蛋白通過主動運輸方式向溶酶體內運輸H+;Cl-/H+轉運蛋白在H+濃度梯度驅動下,運出H+的同時把Cl-逆濃度梯度運入溶酶體→H+在Cl-/H+轉運蛋白參與下通過協助擴散運出溶酶體。
(2)Cl-:Cl-逆濃度梯度運入溶酶體→Cl-運入溶酶體屬于主動運輸。
D 解析:Cl-/H+轉運蛋白在H+濃度梯度驅動下,運出H+的同時把Cl-逆濃度梯度運入溶酶體,說明H+濃度在溶酶體內較高,因此H+進入溶酶體為逆濃度梯度運輸,其方式屬于主動運輸,A正確;溶酶體內H+濃度由H+載體蛋白維持,若H+載體蛋白失活,溶酶體內pH改變導致溶酶體酶活性降低,進而導致溶酶體內的吞噬物積累,B正確;Cl-/H+轉運蛋白缺失突變體的細胞中,因Cl-轉運受阻導致溶酶體內的吞噬物積累,該突變體的細胞中損傷和衰老的細胞器無法得到及時清除,C正確;細胞質基質中的pH與溶酶體內不同,溶酶體破裂后,釋放到細胞質基質中的水解酶的活性可能降低或失活,D錯誤。
4.(2024·山東卷)植物細胞被感染后產生的環核苷酸結合并打開細胞膜上的Ca2+通道蛋白,使細胞內Ca2+濃度升高,調控相關基因表達,導致H2O2含量升高進而對細胞造成傷害;細胞膜上的受體激酶BAK1被油菜素內酯活化后關閉上述Ca2+通道蛋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環核苷酸與Ca2+均可結合Ca2+通道蛋白
B.維持細胞Ca2+濃度的內低外高需消耗能量
C.Ca2+作為信號分子直接抑制H2O2的分解
D.油菜素內酯可使BAK1缺失的被感染細胞內H2O2含量降低

B 解析:環核苷酸結合細胞膜上的Ca2+通道蛋白,Ca2+不需要與通道蛋白結合,A錯誤;環核苷酸結合并打開細胞膜上的Ca2+通道蛋白,使細胞內Ca2+濃度升高,Ca2+內流屬于協助擴散,故維持細胞Ca2+濃度的內低外高是主動運輸,需消耗能量,B正確;Ca2+作為信號分子,調控相關基因表達,導致H2O2含量升高,而不是直接抑制H2O2的分解,C錯誤;BAK1缺失的被感染細胞不能被油菜素內酯活化,不能關閉Ca2+通道蛋白,故不能使細胞內H2O2含量降低,D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州市| 泽普县| 勐海县| 永川市| 通辽市| 天镇县| 绥化市| 福州市| 永寿县| 肥城市| 灵寿县| 阳春市| 泸水县| 隆林| 岳阳市| 璧山县| 雷山县| 九寨沟县| 兴城市| 长宁区| 邯郸市| 张家口市| 佛学| 南川市| 大余县| 石柱| 衡阳市| 正蓝旗| 察雅县| 东港市| 疏勒县| 满洲里市| 南郑县| 阳原县| 长丰县| 德兴市| 太湖县| 海阳市| 伊春市| 阿坝| 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