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理解權利義務單元訓練一、單選題1.2025年3·15”消費者權益保護十大公益訴訟典型案例中指出快遞驛站取件碼小票以二維碼方式投放的商業信息,存在不當獲取個人信息、欺詐消費等違法情形。不法商家利用二維碼騙取個人信息侵犯了消費者的( )A.姓名權 B.隱私權 C.名譽權 D.榮譽權2.下面這一新聞信息印證的法律道理是( )被告人周某、安某非法獲取公民信息后向他人出售,非法所得金額達9185.6元,情節嚴重,其行為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人民法院判決:一、被告人周某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二、被告人安某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A.法律保護公民的所有秘密不受侵犯B.任何違法行為一定會受到刑罰處罰C.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D.法定義務須履行,違反義務須擔責3.王某在網絡上直播自己超速駕駛摩托車的行為,被交警以危險駕駛行為依法處罰,其直播間也被平臺強制關閉。這一案例告訴我們( )A.法無授權不可為 B.應加強對行政權監管C.權利和義務相統一 D.凡違法皆受刑罰處罰4.李某和趙某簽訂房屋租賃合同,約定租金每月1000元,租賃期一年。半年后,周邊房租上漲,李某想提高租金。根據民法典,趙某( )A.必須接受租金上漲,因為市場變化B.可以與李某協商,協商不成按原合同執行C.若不同意上漲,需立即搬離房屋D.可要求李某降低租金5.下列對“微行為”的“微點評”,正確的有( )①被同學起侮辱性綽號而要求對方道歉——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②媽媽偷看女兒寫的日記——侵犯女兒的隱私權③故意殺人并造成對方死亡——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權④超市保安懷疑李某偷取物品并對李某進行搜身——侵犯了李某的政治權利A.1個 B.2個 C.3個 D.4個6.將于2025年4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條例》明確規定、除維護公共安全必要外,嚴禁在公共場所隨意安裝圖像采集設備,尤其禁止在易侵犯隱私的區域安裝,下列做法符合條例要求的是( )A.不少商場在公共區域安裝攝像頭B.在自家門口對著樓道安裝攝像頭C.某學校在學生宿舍內安裝攝像頭D.某健身房在更衣室內安裝攝像頭7.下列行為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權的是( )①哥哥不許妹妹繼承他們父親的遺產②小明偷偷用同學的攝影作品參加評獎活動③未經他人允許,截取他人照片制作表情包并肆意轉發④某超市保安因懷疑李某偷東西,對其進行毆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小旭在假日游玩途中,發現一輛政府公務車違法停車,便拍照上傳至舉報平臺,獲得無數點贊。小華見狀效仿,不管什么情況都隨手拍照上傳。對于兩人的行為,下列說法你贊同的是( )A.小旭做得對,公民可拍攝上傳任何車輛信息以行使監督權B.小華做得對,只要利用媒介傳播信息就是在提高媒介素養C.小旭做得對,公民依法行使監督權有助于促進政府依法行政D.兩人都不對,公民為維護國家安全不能對政府公務車拍照上傳9.某市推行“文明養犬”條例,要求遛狗拴繩、及時清理糞便,但部分養犬人仍我行我素,引發鄰里矛盾甚至傷人事件。這一現象警示我們( )A.法律法規應嚴懲所有違反公共秩序的行為B.公民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C.公共管理職責應該完全交由政府部門承擔D.傳統養犬的習慣與現代文明必然產生沖突10.成都一旅游區用棉花冒充雪花,引發游客吐槽;湖南一景點因使用與實景不符的圖片進行宣傳被罰款;山東一游樂園“用驢充當斑馬”遭人詬病……上述商家的行為( )A.侵犯了消費者合法權益,違背誠信原則B.是一種常見的營銷手段,無需大驚小怪C.旨在迎合公眾娛樂心理,無關道德法律D.涉嫌騙取廣大游客錢財,已經構成犯罪11.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關于人工智能使用的案例解讀正確的是( )A.齊某建議我國大力探索“AI+安全”創新應用,提高應對網絡安全風險的能力——齊某積極履行憲法規定的維護國家安全的權利B.某商家利用AI“融圖”技術將張某的原創作品生成為商品圖并進行售賣,侵犯其著作權——商家有進行文學藝術創作的自由C.郭某在與“好友”視頻聊天時,被對方以借用賬戶轉賬為由,被騙走43萬元——郭某可以依法維護自己的物質幫助權D.某市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開展“名師云課堂”,為偏遠山區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育——有利于保障偏遠山區學生的受教育權12.公民權利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下列維權方式正確的是( )A.小明在校園被同學欺負,他找自己的哥哥教訓了欺負他的同學B.小芳在書店買到一本盜版書,她自認倒霉,算了C.小紅的爸爸在工地打工,老板拖欠工資,小紅的爸爸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D.小剛與同學發生矛盾,他撥打110,謊稱同學搶劫13.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是( )A.人身自由 B.受教育權 C.選舉權 D.勞動權14.下列行為屬于正確行使公民權利的是( )A.小明被同學欺負,找來哥哥幫自己報仇B.小林在公共汽車上給老人讓座C.小東同意父親讓他輟學回家打工的要求D.小光就改善校園周邊環境問題寫信給政府有關部門15.“我們生于偉大的祖國,在國家需要時,就要肩負起保家衛國的使命。”“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捍衛國家尊嚴,需要強大的國防。我們要成為國泰民安的守護者!“大學生們發出錚錚誓言,懷揣報國夢踏上軍旅征途。這些誓言啟示我們( )①始終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②增強責任意識、自覺履行義務③只有參軍才能維護國家安全④國土安全涵蓋國家安全的全部內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這說明( )A.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完全相同的B.公民先享有權利,后履行義務C.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D.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可以分割的二、簡答題17.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不僅關乎我們個人的尊嚴與家庭幸福,而且關乎社會的進步與國家的發展。(1)既是公民基本權利,也是公民基本義務的是什么?(寫出1個)(2)我們要如何依法行使權利?(3)我們應該如何履行法定義務?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中學生小明在學習了道德與法治課程后,對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發現,在生活中,有些人只享受權利,不履行義務;有些人利用手中的權力以權謀私,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小明認為,這些行為都是不正確的,我們應該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1)請列舉我國公民享有的兩項基本權利和兩項基本義務。(2)為什么說“我們應該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3)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如何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19.【依法行使權利】小剛路過某照相館,意外發現自己的照片被掛在門口招攬生意。一氣之下,他在微信朋友圈惡意謾罵該照相館,結果被大量轉發。當公安機關找到他時,他說,這是我的言論自由,我在行使權利,公安人員告訴他,你這樣行使權利是錯誤的。(1)照相館的行為侵害了小剛的肖像權,關于公民的基本權利你還知道哪些 請舉兩例。(2)行使權利有界限。我國公民應怎樣依法行使權利 20.在學習完《隱私受保護》一課的內容后,某校八年級(11)班的同學們對社會中存在的隱私權受侵犯的事件議論紛紛,對此班主任開展了一次專題班會,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1)近年來,一些保護公民個人隱私權的措施在各行各業中開始實行。請列舉學校、醫院保護隱私權的措施。(2)我們的社會中存在一些個人隱私權未能得到尊重和保護的現象,列舉你或他人隱私權受到侵害的例子。(3)你認為應該如何尊重和保護個人隱私?三、分析說明題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上海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銷售共計4.8萬余個不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的電子煙,實際銷售金額270萬余元,非法獲利25萬余元。在法院主持下,上海市消保委與某公司達成調解協議,某公司登報公開賠禮道歉并發布消費警示,以其非法獲利數額為基數1倍支付公益賠償金257641.43元至消費公益訴訟專項基金。材料二 某市外賣平臺上的商戶出售的名為“肥牛卷”“撒尿牛丸”“羊肉卷”“牛扒”等菜品,備注的原料信息為牛肉、羊肉,但實際是以鴨肉、雞皮、牛脂肪等材料制作,以假充真,當地政府發現后,對平臺商家進行口頭警告100余次,發出責令限期改正違法通知書69份,對77家外賣餐飲經營戶作出罰款49萬余元。(1)材料一及材料二分別屬于什么違法行為?(2)請分別補充兩則材料的其他法律責任?(3)請選擇一則材料,談談如果你是消費者,你有哪些維權的途徑?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單元 理解權利義務單元訓練》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C B B A D C B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C A D A C17.(1)受教育或勞動。(2)①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②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③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3)①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18.(1)基本權利: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言論自由、人身自由等;基本義務: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遵守憲法和法律、依法納稅等。(2)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③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④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3)正確行使權利:①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③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自覺履行義務:①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19.(1)監督權、人身自由權、受教育權等。(2)①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③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20.(1)教室不準安裝監視器;醫院為病人的病情保密等。(2)信件被父母偷看,身體缺陷被同學散播。(3)與父母、同學真誠溝通,向他們說明侵犯別人隱私的危害性,讓其知道這是侵權行為;情節嚴重的,可以通過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21.(1)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2)材料一:停止侵害、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材料二:沒收違法所得、行政拘留(3)我選擇材料一/材料二:和解——調解——仲裁——訴訟。具體方式:保留購買憑證與商家溝通和解;和解不成向消協投訴;調解不成,提起訴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