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2024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二章/植物體內的物質與能量的變化第四節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01.植物制造的有機物有什么作用?新課程目標02.植物怎樣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03.植物是怎樣維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04.怎樣從我做起,保護植被?01課堂導入課堂導入森林覆蓋率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森林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百分比。1977--2018年,我國森林覆蓋率呈上升趨勢,主要原因是進行了植樹造林,并實行了生態保護。為什么要提高森林覆蓋率呢 02探究新知探究新知01植物可以為其他生物提供有機物探究新知01植物可以為其他生物提供有機物探究新知02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1.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能夠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2.植物的莖葉承接著雨水,能夠大大減緩雨水對地面的沖刷。3.樹林中的枯枝落葉就像一層厚厚的海綿,能夠吸納大量的雨水,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滲入地下,補充地下水。探究新知03植物參與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過了自身呼吸作用對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氣體的形式排到了大氣中;綠色植物還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這就維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與氧氣的相對平衡,簡稱碳—氧平衡。探究新知03植物參與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①如果碳排放量持續增加,而碳吸收量保持不變,會導致什么后果 ②植樹造林對實現碳中和有什么作用 ③實現碳中和有什么意義 個人在實現碳中和過程中可以做些什么 碳中和分析·討論結合課本47頁內容討論以下問題探究新知03植物參與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地球現狀探究新知03植物參與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使用新能源實現碳中和的措施植樹造林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工程技術手段捕獲和封存二氧化碳探究新知04從我做起,保護植被03當堂檢測當堂檢測1.植樹造林有利于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因為綠色植物能進行(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C.蒸騰作用 D.運輸作用2.植被在自然界水循環中的作用描述錯誤的是( )A.植被可以涵養水源,減少水土流失B.植被可以通過蒸騰作用增加環境濕度C.植被能夠防風固沙,改善環境D.植被能夠促進雨水下滲,補充地下水BC當堂檢測3.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我國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即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被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我們每種下一棵樹,能讓“碳中和”進度前進一小步,因為樹木能進行(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C.運輸作用 D.吸收作用4.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為地球生物提供了( )①水來源 ②氧氣來源 ③食物來源 ④能量來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AC當堂檢測5.2024年“全國低碳日”的主題是“綠色低碳美麗中國”。為共同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綠色出行有利于早日實現碳中和B.植樹造林有利于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桑基魚塘”有利于維持碳-氧平衡D.清潔能源的使用有利于降低碳的排放6.習總書記曾明確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物圈中到處都有綠色植物,以下對綠色植物的認識敘述不正確的是( )A.綠色植物只進行光合作用,不進行呼吸作用B.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養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C.綠色植物參與了生物圈的水循環D.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B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