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章-第三章 階段性檢測卷(二)(課件 練習,共2份)蘇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 生物與環境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章-第三章 階段性檢測卷(二)(課件 練習,共2份)蘇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 生物與環境

資源簡介

階段性檢測卷(二) (時間:75分鐘 滿分: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2分,共2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所固定的能量可以沿著食物鏈傳遞,食物鏈中的每個環節即為一個營養級。下列關于營養級的敘述,錯誤的是 (  )
同種動物在不同食物鏈中可能屬于不同營養級
作為生產者的綠色植物所固定的能量來源于太陽
作為次級消費者的肉食性動物屬于食物鏈的第二營養級
能量從食物鏈第一營養級向第二營養級只能單向流動
2.農業工作者運用性信息素和黑光燈對棉田中棉鈴蟲成蟲數量進行了調查,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棉鈴蟲成蟲具有趨光性,是棉田生態系統的分解者
性信息素傳遞給棉鈴蟲的信息屬于物理信息
黑光燈誘捕的棉鈴蟲中既有雌性也有雄性
根據兩種誘捕方法的結果可推算棉鈴蟲物種豐富度
3.我國諺語中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體現了食物鏈的原理。若鷹遷入了蟬、螳螂和黃雀所在的樹林中,鷹捕食黃雀并棲息于林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鷹的遷入增加了該樹林中蟬及其天敵的數量
該生態系統中細菌產生的能量一定流向生產者
鷹的遷入增加了該生態系統能量消耗的環節
鷹的遷入改變了該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單向性
4.朱鹮是瀕危動物,朱鹮的食物1/3是小魚,2/3是泥鰍,有關野生朱鹮的食物鏈如圖(能量傳遞效率為20%)。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
就地保護是保護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可使朱鹮種群數量呈“S”型增長
環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棲息地的縮小等都是野生朱鹮大量減少的原因
若朱鹮的食物來源變為2/3是小魚,1/3是泥鰍,朱鹮增加1 kg體重(干重),消耗的水草是原來的1.37倍
日照時間的長短能影響朱鹮的繁殖,朱鹮感受到的這種信息屬于物理信息
5.如圖所示為桑基魚塘農業生態系統局部的能量流動,字母a~h代表相應能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a表示桑樹的同化量,b表示桑樹呼吸散失的能量
e+f+g表示蠶用于自身生命活動的能量
由桑樹傳遞到蠶的能量傳遞效率為(d/c)×100%
桑基魚塘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和物質的循環再生
6.下圖表示某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其中甲、乙、丙、丁為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①~⑦表示生理過程。下列有關該圖的分析正確的是 (  )
丁屬于該生態系統的次級消費者
圖中箭頭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環方向
④⑤表示乙、丙呼吸作用產生的CO2去向
⑥增多是溫室效應產生的主要原因
7.互花米草為莖稈粗壯、根系發達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已入侵到我國幾乎所有的濱海灘涂濕地,且我國沒有互花米草的天敵無瓣海桑。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氣候適宜、缺少天敵是互花米草種群數量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
用除草劑可快速有效地控制互花米草的種群數量,但會污染環境
從國外引種生長速度快的無瓣海桑可根治互花米草且對環境無害
互花米草入侵可能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降低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8.柑橘果園生態系統常見于我國南方或西南各省。某地在柑橘樹下種植草菇,利用高濕度、低風速等適宜環境條件,獲得了良好的效益。已知柑橘樹上的害蟲主要有紅蜘蛛、蚜蟲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種植草菇豐富了柑橘果園的群落結構,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和環境資源
柑橘和草菇都能促進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使用性引誘劑對柑橘樹上的害蟲進行治理屬于生物防治
通過標志重捕法調查紅蜘蛛和蚜蟲的種群密度,可以為害蟲的防治提供依據
9.珊瑚生態系統主要由珊瑚礁及生物群落組成,生物多樣性豐富。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
珊瑚蟲為體內蟲黃藻提供含氮物質,后者為前者提供有機物質,兩者存在互利共生關系
珊瑚生態系統具有抵抗不良環境并保持原狀的能力,這是恢復力穩定性的表現
對珊瑚礁的掠奪式開采會導致珊瑚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珊瑚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是協同進化的結果
10.小五臺山位于冬奧會舉辦地之一的張家口,層巒疊嶂,植物生長繁茂,動物種類多、數量大。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小五臺山生物的食用、藥用和旅游觀賞等價值均屬于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小五臺山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保護措施是就地保護、禁止開發和利用
小五臺山植被具有維持生態系統穩定性等生態功能,這一間接價值大于直接價值
小五臺山生物多樣性是進化的結果,環境對生物定向選擇會使種群基因頻率定向改變
11.某植物果實的果肉中富含芳香類物質,散發出的陣陣“香味”能吸引動物前來采食。動物吃下果實之后,果肉被消化,種子在種皮的保護下原封不動地被排泄出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果實散發出的吸引動物的“香味”屬于物理信息
利用該植物來生產芳香類物質可體現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該植物果實傳遞的“香味”信息有利于該植物種群的繁衍
動物排出的糞便所含能量屬于該動物同化量中“未利用”部分
12.生態系統能夠通過自我調節作用抵御和消除外來一定限度的干擾,因而具有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的相對穩定,并維持動態平衡的能力。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
河流被有毒物質輕微污染后很快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體現的是抵抗力穩定性
草原植物遭受蝗蟲采食后會盡力減緩自身種群數量下降,體現的是恢復力穩定性
正反饋調節在生態系統中普遍存在,是生態系統具備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
生物與環境間的信息傳遞對生態系統穩定性具有一定的影響
13.下圖是一個庭院生態工程的模式圖,對該生態系統的分析中,錯誤的是 (  )
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大于該系統中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
該生態系統實現了對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經濟效益
建沼氣池處理糞便和枝葉,目的是調整能量流動方向,使能量流向對人有益的部分
飼養雞鴨后,由于食物鏈延長,生態系統中能量傳遞效率會降低
14.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措施是建立現代智慧農業,某智慧農業園開創了一套“雞+鴨+魚+菜”的農業新模式:空中種菜,用魚塘水澆灌;魚塘里養魚和鴨,魚塘上面建造立體雞舍,雞糞直接排入魚塘。實現了養魚不用飼料、種菜不用施肥。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該系統幾乎沒有“廢物”產生,實現物質的循環利用
該生態系統的成分由菜、魚、鴨、雞和雞糞微生物組成
“雞+鴨+魚+菜”模式能實現能量的多級循環
由于生態系統有自我調節能力,可向魚塘大量排放雞糞
二、多項選擇題(共4題,每題3分,共12分。每題有不止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全選對者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
15.以具有類似人類的特征而聞名的非洲黑長尾猴,可使用不同的叫聲來報警不同類型的獵食者。如果獵食者是一只豹子,就汪汪大叫;如果獵食者是一只鷹,就發出類似咳嗽的短促雙音節;如果獵食者是蛇,就發出喳喳的叫聲。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
黑長尾猴個體間可以通過物理信息進行交流
此實例說明非洲黑長尾猴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的傳遞
使用不同的叫聲來報警有利于提高黑長尾猴躲避天敵的概率
黑長尾猴發出報警叫聲的信息受體是黑長尾猴遇到的天敵
16.城市景觀水體大多為靜止或流動性較差的半封閉緩流水體,水環境容量小,易污染。某研究小組以甲、乙、丙三種水生植物為主構建了人工水體凈化系統,對某景觀水體進行處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流經該人工水體凈化系統的總能量為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
好氧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凈化污水的重要途徑
該人工水體凈化系統中,碳元素在生產者和分解者之間雙向傳遞
若流經該人工水體凈化系統的污水濃度過大,需進行稀釋處理
17.中華穿山甲是一種名貴的藥用動物,它食性高度特化,僅食幾丁質豐富的螞蟻和白蟻;白蟻以樹木為食,危害森林,且能釋放一種重要的溫室氣體——甲烷,大氣中12%的甲烷來自白蟻排放。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在中華穿山甲的重要棲息地建立自然保護區有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
偷獵、棲息地喪失和碎片化等是中華穿山甲數量急劇下降的重要原因
中華穿山甲能通過控制白蟻數量減緩全球氣候變暖,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利用滅白蟻粉劑使白蟻中毒提高白蟻的死亡率,這屬于生物防治
18.下圖中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態系統。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若Y表示種群密度,則a~d四種野生生物所處的營養級最低的一定是d種群
若Y表示物種豐富度,a~d表示不同演替階段,則自然演替的順序一般為a→b→c→d
若Y表示生物的能量,則生態系統a~d四個種群間不一定有食物鏈d→c→b→a
若Y表示人類所需資源,則d表示人類所需的資源最多,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最大
三、非選擇題(共5小題,共60分。)
19.(12分)為了保護某種候鳥,科學家建立了生態保護區,其中食物網結構如下:
(1)(1分)為了保證資源充分利用,應盡量保證生態系統內生物的    不同。
(2)(4分)肉食性魚類不是候鳥的捕食對象,引入它的意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肉食性魚類位于第    營養級。若投放過早,可能會造成低營養級生物      ,所以應較晚投放。
(4)(5分)經過合理規劃布施,該生態系統加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海水立體養殖中,表層養殖海帶等大型藻類,海帶下面掛籠養殖濾食小型浮游植物的牡蠣,底層養殖以底棲微藻、生物遺體殘骸等為食的海參。某海水立體養殖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示意圖如下,M、N表示營養級。
(1)(2分)估算海參種群密度時常用樣方法,原因是      。
(2)(3分)圖中M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動的能量為     kJ/(m2·a)。由M到N的能量傳遞效率為      %(保留一位小數),該生態系統中的能量      (填“能”或“不能”)在M和遺體殘骸間循環流動。
(3)(2分)養殖的海帶數量過多,造成牡蠣減產,從生物群落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5分)海水立體養殖模式運用了群落的空間結構原理,依據這一原理進行海水立體養殖的優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構建海水立體養殖生態系統時,需考慮所養殖生物的環境容納量、種間關系等因素,從而確定每種生物之間的合適比例,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0分)入侵植物水葫蘆曾經在我國多地泛濫成災。研究人員對某水域水葫蘆入侵前后的群落特征進行了研究,結果見下表:
調查時段 物種數 植物類型 優勢種
入侵前 Ⅰ 100 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龍須眼子菜等
入侵后 Ⅱ 22 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水葫蘆、龍須眼子菜
Ⅲ 10 浮水植物 水葫蘆
(1)(4分)Ⅰ時段,該水域群落具有明顯的    結構;Ⅱ時段,沉水植物消失,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分)調查種群密度常用樣方法,樣方面積應根據種群個體數進行調整。Ⅲ時段群落中仍有龍須眼子菜,調查其種群密度時,取樣面積應比Ⅱ時段    。
(3)(5分)在Ⅲ時段對水葫蘆進行有效治理,群落物種數和植物類型會    (填“增加”“減少”或“不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4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擁有我國連片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包括霸王嶺、鸚哥嶺、五指山等片區。回答下列問題。
(1)(1分)海南熱帶雨林具有固碳功能,能夠吸收并固定    ,有助于減緩全球氣候變暖。
(2)(4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物種豐富、景色優美,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和旅游觀賞價值,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    價值。為了保護海南熱帶雨林的生物資源,特別是保護瀕危物種的基因資源,除建立精子庫外,還可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2點即可)。
(3)(4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中,森林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具有較高的間接價值,該價值主要體現為調節生態系統的功能,如固碳供氧、            (再答出2點即可)。
(4)(5分)生活在霸王嶺片區的中國特有長臂猿——海南長臂猿,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物種。研究發現,海南長臂猿棲息地的喪失和碎片化導致其種群數量減少,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針對棲息地的喪失,應采取的具體保護措施有        ,以增加海南長臂猿的棲息地面積;針對棲息地的碎片化,應建立    ,使海南長臂猿碎片化的棲息地連成片。
23.(12分)小葉錦雞兒是一種灌木,具有強大的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的能力,主要分布于內蒙古典型草原區和荒漠草原區。研究人員調查了不同放牧強度下,小葉錦雞兒的灌叢密度,結果如圖所示(注:圖中CK為禁牧、LG為輕度放牧、MG為中度放牧、HG為重度放牧)。回答下列問題:
(1)(3分)調查草原中植物的種群密度常用的取樣方法有                ;與調查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種群密度相比,調查小葉錦雞兒種群密度選擇樣方大小時應該    。
(2)(5分)據圖分析,放牧強度對小葉錦雞兒種群密度的影響可描述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據圖結果分析,對小葉錦雞兒種群發展最有利的放牧強度為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分)持續高強度放牧后,小葉錦雞兒種群退化,牛羊不喜食的其他劣質牧草種群得以發展,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分)小葉錦雞兒有強大的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的能力,這屬于生物多樣性的    價值。
階段性檢測卷(二)
1.C [雜食動物既會捕食植物,又會捕食動物,如果捕食植物,就是第二營養級,捕食動物,就是第三營養級或更高營養級,所以不同食物鏈中的動物可能會處于不同的營養級,A正確;綠色植物進行的是光合作用,能量來源于太陽,B正確;次級消費者是第三營養級,初級消費者是第二營養級,第一營養級是生產者,C錯誤;因為第一營養級是植物,第二營養級是動物,食物鏈是單向的,能量流動也就是單向的,D正確。]
2.C [趨光性昆蟲是該棉田生態系統的消費者,A錯誤;性信息素傳遞給棉鈴蟲的信息屬于化學信息,B錯誤;棉鈴蟲是一個種群,沒有物種豐富度,物種豐富度是指一定空間范圍內物種種類的數量,D錯誤。]
3.C [鷹的遷入使黃雀的數量減少,這導致蟬的天敵(螳螂)的數量增加,進而導致蟬的數量減少,A錯誤;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起點是生產者,且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因此該生態系統中細菌產生的能量不可流向生產者,B錯誤;營養級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因此鷹的遷入增加了該生態系統能量消耗的環節,C正確;鷹的遷入沒有改變該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方向,因為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由低營養級到高營養級,D錯誤。]
4.C [由于小魚和泥鰍都是第二營養級,所以不論朱鹮的食物中它們的比例是多少,消耗水草的量都相等,C錯誤。]
5.C [a為光合作用固定的所有能量,表示桑樹的同化量,b表示桑樹呼吸散失的能量,a=b+c,A正確;d表示蠶同化的能量,e+f+g=蠶同化量減去呼吸消耗的能量,故e+f+g表示蠶用于自身生命活動的能量,B正確;由桑樹傳遞到蠶的能量傳遞效率=蠶的同化量/桑樹的同化量=(d/a)×100%,C錯誤;桑基魚塘通過桑葉養蠶、蠶沙養魚、魚糞肥沃塘泥,塘泥就近肥桑,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和物質的循環再生,D正確。]
6.B [該圖表示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的部分過程,故箭頭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環方向,由于甲和乙之間是雙向箭頭,因此甲、乙當中必有一個是環境中的二氧化碳,由于乙、丙、丁都有指向甲的箭頭,可以推斷甲代表環境中的二氧化碳,則乙代表生產者,丙代表消費者,丁代表分解者,A錯誤,B正確;由于丁是分解者,④和⑤代表丙、乙的排遺物、遺體等被分解者分解,C錯誤;⑥是分解者的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到環境中去,不是溫室效應產生的主要原因,溫室效應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燒,D錯誤。]
7.C [從國外引種樹型高大、生長速度快的無瓣海桑可能造成新的外來物種入侵,威脅本地物種的生存,對環境造成破壞。]
8.D [柑橘樹下種植草菇,增加了群落垂直結構的分層,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和環境資源,A正確;柑橘是生產者,利用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并儲存能量。草菇是分解者,把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并釋放能量。因此柑橘和草菇都能促進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B正確;用性引誘劑引誘害蟲,利用了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的功能來防治害蟲,因此使用性引誘劑對柑橘樹上的害蟲進行治理,屬于生物防治,C正確;紅蜘蛛、蚜蟲移動能力較弱,調查它們的種群密度用樣方法,D錯誤。]
9.B [珊瑚生態系統具有抵抗不良環境并保持原狀的能力,這是抵抗力穩定性的表現。]
10.B [小五臺山生物的藥用、食用等實用意義的價值和旅游觀賞等非實用意義的價值均屬于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A正確;保護小五臺山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護,不應禁止開發和利用,合理地開發和利用就是最好的保護,B錯誤;小五臺山植被具有保持水土、調節氣候等維持生態系統穩定性的生態功能,這一間接價值大于直接價值,C正確;小五臺山生物多樣性是環境對生物定向選擇,是不同種群基因頻率定向改變的結果,D正確。]
11.C [果實散發出的吸引動物的“香味”屬于化學信息,A錯誤;利用該植物來生產芳香類物質可體現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B錯誤;動物排出的糞便所含能量屬于上一營養級的同化量中“未利用”部分,D錯誤。]
12.D [河流被有毒物質輕微污染后很快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體現的是恢復力穩定性,A錯誤;草原植物遭受蝗蟲采食后會盡力減緩自身種群數量下降,體現的是抵抗力穩定性,B錯誤;負反饋調節在生態系統中普遍存在,是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C錯誤;生物與環境間進行信息傳遞可調節生態系統穩定性,D正確。]
13.D [由于有人工飼料輸入,故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大于該系統中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A正確;該生態系統實現了對能量的多級利用,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經濟效益,B正確;建沼氣池處理糞便和枝葉,提高了能量利用率,調整能量流動方向,使能量流向對人有益的部分,C正確;生態系統中能量傳遞效率的大小與食物鏈長短沒有必然的聯系,D錯誤。]
14.A [前一環節產生的“廢物”盡可能地被后一環節利用,減少整個生產環節“廢物”的產生,實現了物質的循環利用,A正確;該生態系統的成分除菜、魚、鴨、雞和雞糞微生物等生物組成外,還有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B錯誤;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單向的,能量不能循環利用,C錯誤;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魚塘對雞糞的處理能力有一定的限度,一旦排入魚塘的雞糞過多,可能會導致魚大量生病死亡,甚至整個生態系統崩潰,D錯誤。]
15.AC [由題干分析可知,黑長尾猴個體間可以通過發出不同的叫聲來交流,聲音屬于物理信息,A合理;此實例說明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傳遞,但不能說明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的傳遞,B不合理;使用不同的叫聲來報警,可使其他黑長尾猴有效判斷天敵類型,并進行有效的應對,有利于提高黑長尾猴躲避天敵的概率,C合理;黑長尾猴發出報警叫聲的信息受體是黑長尾猴遇到的天敵及其他黑長尾猴,D不合理。]
16.AC [由于生活污水中含有有機物,有機物中含有能量。所以流經該人工水體凈化系統的總能量大于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A錯誤;好氧細菌、真菌等微生物能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是凈化污水的重要途徑,B正確;該人工水體凈化系統中,碳元素能從生產者流向分解者,在生產者和分解者之間單向傳遞,C錯誤;若流經該人工水體凈化系統的污水濃度過大,可能會影響水生植物的生命活動,需進行稀釋處理,D正確。]
17.CD [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A正確;由題意可知,中華穿山甲等野生動物數量急劇下降的原因有偷獵、棲息地喪失和碎片化等,B正確;減緩全球氣候變暖屬于調節生態系統的功能等方面,體現的是間接價值,C錯誤;滅白蟻粉劑屬于化學藥品,利用滅白蟻粉劑使白蟻中毒屬于化學防治,D錯誤。]
18.BCD [若Y表示種群密度,d種群可能是營養級最低的生物(能量流動逐級遞減,一般情況下,營養級越低,其種群密度越大),也可能不是(如一棵樹上有許多蟲子),A錯誤;自然演替的趨勢一般是物種豐富度越來越大,若Y表示物種豐富度,a~d表示不同演替階段,則自然演替的順序一般為a→b→c→d,B正確;若Y表示生物的能量,可能有食物鏈d→c→b→a,但四種生物若有分解者就不能構成這條食物鏈了,C正確;人類所需的資源越多,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越大,D正確。]
19.(1)生態位
(2)減少濾食性動物的數量,增加浮游動物數量,從而抑制挺水植物的生長,為浮游植物、沉水植物提供較多光照,增加植食性魚類、草魚數量,為候鳥提供充足的食物
(3)三和第四 被過度捕食
(4)物質循環的速度
20.(1)海參移動能力較弱、活動范圍小
(2)2 488 6.3 不能 (3)由于海帶的競爭,浮游植物數量下降,牡蠣的食物減少,產量降低 
(4)能充分利用空間和資源 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保持養殖產品的持續高產
解析 (2)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動的能量=同化的能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3 281+2 826-3 619=2 488[kJ/(m2·a)];由 M到N的能量傳遞效率為386÷(3 281+2 826)×100%≈6.3%,能量流動的方向是單向的,不能循環。
21.(1)垂直 水葫蘆入侵后爭奪光照,沉水植物由于缺乏光照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2)大
(3)增加 水葫蘆數量減少,其他植物能獲得更多的光照及無機鹽等營養物質
22.(1)CO2
(2)直接 種子庫、基因庫、利用生物技術對珍稀物種進行保護
(3)防風固沙、保持水土
(4)種群的生存環境變得惡劣,食物和棲息空間減少,種群間的基因交流減少,近親繁殖的機會增加,患隱性遺傳病的概率增加,死亡率升高 建立自然保護區 生態廊道
23.(1)五點取樣法和等距取樣法 增大
(2)當放牧強度不超過中度放牧時,隨著放牧強度的增大,小葉錦雞兒種群密度增大,當放牧強度超過中度放牧時,隨著放牧強度的增大,小葉錦雞兒種群密度減小 中度放牧 中度放牧強度時,小葉錦雞兒種群密度最大
(3)小葉錦雞兒和牛羊不喜食的其他劣質牧草是競爭關系,小葉錦雞兒種群退化,則牛羊不喜食的其他劣質牧草獲得的資源更多
(4)間接(共43張PPT)
階段性檢測卷(二)
(時間:75分鐘 滿分:100分)
C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2分,共2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所固定的能量可以沿著食物鏈傳遞,食物鏈中的每個環節即為一個營養級。下列關于營養級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同種動物在不同食物鏈中可能屬于不同營養級
B.作為生產者的綠色植物所固定的能量來源于太陽
C.作為次級消費者的肉食性動物屬于食物鏈的第二營養級
D.能量從食物鏈第一營養級向第二營養級只能單向流動
解析 雜食動物既會捕食植物,又會捕食動物,如果捕食植物,就是第二營養級,捕食動物,就是第三營養級或更高營養級,所以不同食物鏈中的動物可能會處于不同的營養級,A正確;
綠色植物進行的是光合作用,能量來源于太陽,B正確;
次級消費者是第三營養級,初級消費者是第二營養級,第一營養級是生產者,C錯誤;
因為第一營養級是植物,第二營養級是動物,食物鏈是單向的,能量流動也就是單向的,D正確。
2.農業工作者運用性信息素和黑光燈對棉田中棉鈴蟲成蟲數量進行了調查,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棉鈴蟲成蟲具有趨光性,是棉田生態系統的分解者
B.性信息素傳遞給棉鈴蟲的信息屬于物理信息
C.黑光燈誘捕的棉鈴蟲中既有雌性也有雄性
D.根據兩種誘捕方法的結果可推算棉鈴蟲物種豐富度
解析 趨光性昆蟲是該棉田生態系統的消費者,A錯誤;
性信息素傳遞給棉鈴蟲的信息屬于化學信息,B錯誤;
棉鈴蟲是一個種群,沒有物種豐富度,物種豐富度是指一定空間范圍內物種種類的數量,D錯誤。
C
3.我國諺語中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體現了食物鏈的原理。若鷹遷入了蟬、螳螂和黃雀所在的樹林中,鷹捕食黃雀并棲息于林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鷹的遷入增加了該樹林中蟬及其天敵的數量
B.該生態系統中細菌產生的能量一定流向生產者
C.鷹的遷入增加了該生態系統能量消耗的環節
D.鷹的遷入改變了該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單向性
C
解析 鷹的遷入使黃雀的數量減少,這導致蟬的天敵(螳螂)的數量增加,進而導致蟬的數量減少,A錯誤;
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起點是生產者,且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因此該生態系統中細菌產生的能量不可流向生產者,B錯誤;
營養級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因此鷹的遷入增加了該生態系統能量消耗的環節,C正確;
鷹的遷入沒有改變該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方向,因為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由低營養級到高營養級,D錯誤。
4.朱鹮是瀕危動物,朱鹮的食物1/3是小魚,2/3是泥鰍,
有關野生朱鹮的食物鏈如圖(能量傳遞效率為20%)。
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就地保護是保護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可使朱鹮種群數量呈“S”型增長
B.環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棲息地的縮小等都是野生朱鹮大量減少的原因
C.若朱鹮的食物來源變為2/3是小魚,1/3是泥鰍,朱鹮增加1 kg體重(干重),消耗的水草是原來的1.37倍
D.日照時間的長短能影響朱鹮的繁殖,朱鹮感受到的這種信息屬于物理信息
解析 由于小魚和泥鰍都是第二營養級,所以不論朱鹮的食物中它們的比例是多少,消耗水草的量都相等,C錯誤。
C
5.如圖所示為桑基魚塘農業生態系統局部的能量流動,字母a~h代表相應能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C
A.a表示桑樹的同化量,b表示桑樹呼吸散失的能量
B.e+f+g表示蠶用于自身生命活動的能量
C.由桑樹傳遞到蠶的能量傳遞效率為(d/c)×100%
D.桑基魚塘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和物質的循環再生
解析 a為光合作用固定的所有能量,表示桑樹的同化量,b表示桑樹呼吸散失的能量,a=b+c,A正確;
d表示蠶同化的能量,e+f+g=蠶同化量減去呼吸消耗的能量,故e+f+g表示蠶用于自身生命活動的能量,B正確;
由桑樹傳遞到蠶的能量傳遞效率=蠶的同化量/桑樹的同化量=(d/a)×100%,C錯誤;
桑基魚塘通過桑葉養蠶、蠶沙養魚、魚糞肥沃塘泥,塘泥就近肥桑,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和物質的循環再生,D正確。
A.a表示桑樹的同化量,b表示桑樹呼吸散失的能量
B.e+f+g表示蠶用于自身生命活動的能量
C.由桑樹傳遞到蠶的能量傳遞效率為(d/c)×100%
D.桑基魚塘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和物質的循環再生
6.下圖表示某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其中甲、乙、丙、丁為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①~⑦表示生理過程。下列有關該圖的分析正確的是(  )
B
A.丁屬于該生態系統的次級消費者
B.圖中箭頭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環方向
C.④⑤表示乙、丙呼吸作用產生的CO2去向
D.⑥增多是溫室效應產生的主要原因
解析 該圖表示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的部分過程,故箭頭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環方向,由于甲和乙之間是雙向箭頭,因此甲、乙當中必有一個是環境中的二氧化碳,由于乙、丙、丁都有指向甲的箭頭,可以推斷甲代表環境中的二氧化碳,則乙代表生產者,丙代表消費者,丁代表分解者,A錯誤,B正確;
由于丁是分解者,④和⑤代表丙、乙的排遺物、遺體等被分解者分解,C錯誤;
⑥是分解者的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到環境中去,不是溫室效應產生的主要原因,溫室效應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燒,D錯誤。
A.丁屬于該生態系統的次級消費者
B.圖中箭頭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環方向
C.④⑤表示乙、丙呼吸作用產生的CO2去向
D.⑥增多是溫室效應產生的主要原因
7.互花米草為莖稈粗壯、根系發達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已入侵到我國幾乎所有的濱海灘涂濕地,且我國沒有互花米草的天敵無瓣海桑。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氣候適宜、缺少天敵是互花米草種群數量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
B.用除草劑可快速有效地控制互花米草的種群數量,但會污染環境
C.從國外引種生長速度快的無瓣海桑可根治互花米草且對環境無害
D.互花米草入侵可能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降低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解析 從國外引種樹型高大、生長速度快的無瓣海桑可能造成新的外來物種入侵,威脅本地物種的生存,對環境造成破壞。
C
8.柑橘果園生態系統常見于我國南方或西南各省。某地在柑橘樹下種植草菇,利用高濕度、低風速等適宜環境條件,獲得了良好的效益。已知柑橘樹上的害蟲主要有紅蜘蛛、蚜蟲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種植草菇豐富了柑橘果園的群落結構,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和環境資源
B.柑橘和草菇都能促進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C.使用性引誘劑對柑橘樹上的害蟲進行治理屬于生物防治
D.通過標志重捕法調查紅蜘蛛和蚜蟲的種群密度,可以為害蟲的防治提供
依據
D
解析 柑橘樹下種植草菇,增加了群落垂直結構的分層,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和環境資源,A正確;
柑橘是生產者,利用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并儲存能量。草菇是分解者,把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并釋放能量。因此柑橘和草菇都能促進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B正確;
用性引誘劑引誘害蟲,利用了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的功能來防治害蟲,因此使用性引誘劑對柑橘樹上的害蟲進行治理,屬于生物防治,C正確;
紅蜘蛛、蚜蟲移動能力較弱,調查它們的種群密度用樣方法,D錯誤。
9.珊瑚生態系統主要由珊瑚礁及生物群落組成,生物多樣性豐富。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珊瑚蟲為體內蟲黃藻提供含氮物質,后者為前者提供有機物質,兩者存在互利共生關系
B.珊瑚生態系統具有抵抗不良環境并保持原狀的能力,這是恢復力穩定性的表現
C.對珊瑚礁的掠奪式開采會導致珊瑚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D.珊瑚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是協同進化的結果
解析 珊瑚生態系統具有抵抗不良環境并保持原狀的能力,這是抵抗力穩定性的表現。
B
10.小五臺山位于冬奧會舉辦地之一的張家口,層巒疊嶂,植物生長繁茂,動物種類多、數量大。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小五臺山生物的食用、藥用和旅游觀賞等價值均屬于生物多樣性的直接
價值
B.小五臺山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保護措施是就地保護、禁止開發和利用
C.小五臺山植被具有維持生態系統穩定性等生態功能,這一間接價值大于直接價值
D.小五臺山生物多樣性是進化的結果,環境對生物定向選擇會使種群基因頻率定向改變
B
解析 小五臺山生物的藥用、食用等實用意義的價值和旅游觀賞等非實用意義的價值均屬于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A正確;
保護小五臺山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護,不應禁止開發和利用,合理地開發和利用就是最好的保護,B錯誤;
小五臺山植被具有保持水土、調節氣候等維持生態系統穩定性的生態功能,這一間接價值大于直接價值,C正確;
小五臺山生物多樣性是環境對生物定向選擇,是不同種群基因頻率定向改變的結果,D正確。
11.某植物果實的果肉中富含芳香類物質,散發出的陣陣“香味”能吸引動物前來采食。動物吃下果實之后,果肉被消化,種子在種皮的保護下原封不動地被排泄出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果實散發出的吸引動物的“香味”屬于物理信息
B.利用該植物來生產芳香類物質可體現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C.該植物果實傳遞的“香味”信息有利于該植物種群的繁衍
D.動物排出的糞便所含能量屬于該動物同化量中“未利用”部分
解析 果實散發出的吸引動物的“香味”屬于化學信息,A錯誤;
利用該植物來生產芳香類物質可體現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B錯誤;
動物排出的糞便所含能量屬于上一營養級的同化量中“未利用”部分,D錯誤。
C
12.生態系統能夠通過自我調節作用抵御和消除外來一定限度的干擾,因而具有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的相對穩定,并維持動態平衡的能力。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河流被有毒物質輕微污染后很快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體現的是抵抗力穩
定性
B.草原植物遭受蝗蟲采食后會盡力減緩自身種群數量下降,體現的是恢復力穩定性
C.正反饋調節在生態系統中普遍存在,是生態系統具備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
D.生物與環境間的信息傳遞對生態系統穩定性具有一定的影響
D
解析 河流被有毒物質輕微污染后很快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體現的是恢復力穩定性,A錯誤;
草原植物遭受蝗蟲采食后會盡力減緩自身種群數量下降,體現的是抵抗力穩定性,B錯誤;
負反饋調節在生態系統中普遍存在,是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C錯誤;
生物與環境間進行信息傳遞可調節生態系統穩定性,D正確。
13.下圖是一個庭院生態工程的模式圖,對該生態系統的分析中,錯誤的是(  )
D
A.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大于該系統中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
B.該生態系統實現了對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經濟效益
C.建沼氣池處理糞便和枝葉,目的是調整能量流動方向,使能量流向對人有益的部分
D.飼養雞鴨后,由于食物鏈延長,生態系統中能量傳遞效率會降低
解析 由于有人工飼料輸入,故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大于該系統中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A正確;
該生態系統實現了對能量的多級利用,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經濟效益,B正確;
建沼氣池處理糞便和枝葉,提高了能量利用率,調整能量流動方向,使能量流向對人有益的部分,C正確;
生態系統中能量傳遞效率的大小與食物鏈長短沒有必然的聯系,D錯誤。
A.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大于該系統中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
B.該生態系統實現了對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經濟效益
C.建沼氣池處理糞便和枝葉,目的是調整能量流動方向,使能量流向對人有益的部分
D.飼養雞鴨后,由于食物鏈延長,生態系統中能量傳遞效率會降低
14.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措施是建立現代智慧農業,某智慧農業園開創了一套“雞+鴨+魚+菜”的農業新模式:空中種菜,用魚塘水澆灌;魚塘里養魚和鴨,魚塘上面建造立體雞舍,雞糞直接排入魚塘。實現了養魚不用飼料、種菜不用施肥。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系統幾乎沒有“廢物”產生,實現物質的循環利用
B.該生態系統的成分由菜、魚、鴨、雞和雞糞微生物組成
C.“雞+鴨+魚+菜”模式能實現能量的多級循環
D.由于生態系統有自我調節能力,可向魚塘大量排放雞糞
A
解析 前一環節產生的“廢物”盡可能地被后一環節利用,減少整個生產環節“廢物”的產生,實現了物質的循環利用,A正確;
該生態系統的成分除菜、魚、鴨、雞和雞糞微生物等生物組成外,還有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B錯誤;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單向的,能量不能循環利用,C錯誤;
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魚塘對雞糞的處理能力有一定的限度,一旦排入魚塘的雞糞過多,可能會導致魚大量生病死亡,甚至整個生態系統崩潰,D錯誤。
二、多項選擇題(共4題,每題3分,共12分。每題有不止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全選對者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
15.以具有類似人類的特征而聞名的非洲黑長尾猴,可使用不同的叫聲來報警不同類型的獵食者。如果獵食者是一只豹子,就汪汪大叫;如果獵食者是一只鷹,就發出類似咳嗽的短促雙音節;如果獵食者是蛇,就發出喳喳的叫聲。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黑長尾猴個體間可以通過物理信息進行交流
B.此實例說明非洲黑長尾猴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的傳遞
C.使用不同的叫聲來報警有利于提高黑長尾猴躲避天敵的概率
D.黑長尾猴發出報警叫聲的信息受體是黑長尾猴遇到的天敵
AC
解析 由題干分析可知,黑長尾猴個體間可以通過發出不同的叫聲來交流,聲音屬于物理信息,A合理;
此實例說明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傳遞,但不能說明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的傳遞,B不合理;
使用不同的叫聲來報警,可使其他黑長尾猴有效判斷天敵類型,并進行有效的應對,有利于提高黑長尾猴躲避天敵的概率,C合理;
黑長尾猴發出報警叫聲的信息受體是黑長尾猴遇到的天敵及其他黑長尾猴,D不合理。
16.城市景觀水體大多為靜止或流動性較差的半封閉緩流水體,水環境容量小,易污染。某研究小組以甲、乙、丙三種水生植物為主構建了人工水體凈化系統,對某景觀水體進行處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流經該人工水體凈化系統的總能量為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
B.好氧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凈化污水的重要途徑
C.該人工水體凈化系統中,碳元素在生產者和分解者之間雙向傳遞
D.若流經該人工水體凈化系統的污水濃度過大,需進行稀釋處理
AC
解析 由于生活污水中含有有機物,有機物中含有能量。所以流經該人工水體凈化系統的總能量大于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A錯誤;
好氧細菌、真菌等微生物能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是凈化污水的重要途徑,B正確;
該人工水體凈化系統中,碳元素能從生產者流向分解者,在生產者和分解者之間單向傳遞,C錯誤;
若流經該人工水體凈化系統的污水濃度過大,可能會影響水生植物的生命活動,需進行稀釋處理,D正確。
17.中華穿山甲是一種名貴的藥用動物,它食性高度特化,僅食幾丁質豐富的螞蟻和白蟻;白蟻以樹木為食,危害森林,且能釋放一種重要的溫室氣體——甲烷,大氣中12%的甲烷來自白蟻排放。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在中華穿山甲的重要棲息地建立自然保護區有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
B.偷獵、棲息地喪失和碎片化等是中華穿山甲數量急劇下降的重要原因
C.中華穿山甲能通過控制白蟻數量減緩全球氣候變暖,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D.利用滅白蟻粉劑使白蟻中毒提高白蟻的死亡率,這屬于生物防治
CD
解析 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A正確;
由題意可知,中華穿山甲等野生動物數量急劇下降的原因有偷獵、棲息地喪失和碎片化等,B正確;
減緩全球氣候變暖屬于調節生態系統的功能等方面,體現的是間接價值,C錯誤;
滅白蟻粉劑屬于化學藥品,利用滅白蟻粉劑使白蟻中毒屬于化學防治,D錯誤。
18.下圖中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態系統。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BCD
A.若Y表示種群密度,則a~d四種野生生物所處的
營養級最低的一定是d種群
B.若Y表示物種豐富度,a~d表示不同演替階段,
則自然演替的順序一般為a→b→c→d
C.若Y表示生物的能量,則生態系統a~d四個種群間不一定有食物鏈d→c→b→a
D.若Y表示人類所需資源,則d表示人類所需的資源最多,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最大
解析 若Y表示種群密度,d種群可能是營養級最低的生物(能量流動逐級遞減,一般情況下,營養級越低,其種群密度越大),也可能不是(如一棵樹上有許多蟲子),A錯誤;
自然演替的趨勢一般是物種豐富度越來越大,若Y表示物種豐富度,a~d表示不同演替階段,則自然演替的順序一般為a→b→c→d,B正確;
若Y表示生物的能量,可能有食物鏈d→c→b→a,但四種生物若有分解者就不能構成這條食物鏈了,C正確;
人類所需的資源越多,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越大,D正確。
A.若Y表示種群密度,則a~d四種野生生物所處的營養級最低的一定是d種群
B.若Y表示物種豐富度,a~d表示不同演替階段,
則自然演替的順序一般為a→b→c→d
C.若Y表示生物的能量,則生態系統a~d四個種群間不一定有食物鏈d→c→b→a
D.若Y表示人類所需資源,則d表示人類所需的資源最多,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最大
三、非選擇題(共5小題,共60分。)
19.(12分)為了保護某種候鳥,科學家建立了生態保護區,其中食物網結構如下:
(1)為了保證資源充分利用,應盡量保證生態系統內生物的________不同。
(2)肉食性魚類不是候鳥的捕食對象,引入它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態位
減少濾食性動物的數量,增加浮游動物數量,從而抑制挺水植物的生長,為浮游植物、沉水植物提供較多光照,增加植食性魚類、草魚數量,為候鳥提供充足的食物
(4)經過合理規劃布施,該生態系統加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肉食性魚類位于第__________營養級。若投放過早,可能會造成低營養級生物______________,所以應較晚投放。
三和第四
被過度捕食
物質循環的速度
20.(12分)海水立體養殖中,表層養殖海帶等大型藻類,海帶下面掛籠養殖濾食小型浮游植物的牡蠣,底層養殖以底棲微藻、生物遺體殘骸等為食的海參。某海水立體養殖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示意圖如下,M、N表示營養級。
(1)估算海參種群密度時常用樣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M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動的能量為________kJ/(m2·a)。由M到N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數),該生態系統中的能量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M和遺體殘骸間循環流動。
海參移動能力較弱、活動范圍小
2 488
6.3
不能
(3)養殖的海帶數量過多,造成牡蠣減產,從生物群落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水立體養殖模式運用了群落的空間結構原理,依據這一原理進行海水立體養殖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構建海水立體養殖生態系統時,需考慮所養殖生物的環境容納量、種間關系等因素,從而確定每種生物之間的合適比例,這樣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海帶的競爭,浮游植物數量下降,牡蠣的食物減少,產量降低
能充分利用空間和資源
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保持養殖產品的持續高產
解析 (2)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動的能量=同化的能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3 281+2 826-3 619=2 488[kJ/(m2·a)];由 M到N的能量傳遞效率為386÷(3 281+2 826)×100%≈6.3%,能量流動的方向是單向的,不能循環。
21.(10分)入侵植物水葫蘆曾經在我國多地泛濫成災。研究人員對某水域水葫蘆入侵前后的群落特征進行了研究,結果見下表:
調查時段 物種數 植物類型 優勢種
入侵前 Ⅰ 100 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龍須眼子菜等
入侵后 Ⅱ 22 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水葫蘆、龍須眼子菜
Ⅲ 10 浮水植物 水葫蘆
(1)Ⅰ時段,該水域群落具有明顯的________結構;Ⅱ時段,沉水植物消失,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調查種群密度常用樣方法,樣方面積應根據種群個體數進行調整。Ⅲ時段群落中仍有龍須眼子菜,調查其種群密度時,取樣面積應比Ⅱ時段________。
(3)在Ⅲ時段對水葫蘆進行有效治理,群落物種數和植物類型會________(填“增加”“減少”或“不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垂直
水葫蘆入侵后爭奪光照,沉水植物由于缺乏光照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而死亡

增加
水葫蘆數量減少,其他植物能獲得更多
的光照及無機鹽等營養物質
22.(14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擁有我國連片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包括霸王嶺、鸚哥嶺、五指山等片區。回答下列問題。
(1)海南熱帶雨林具有固碳功能,能夠吸收并固定________,有助于減緩全球氣候變暖。
(2)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物種豐富、景色優美,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和旅游觀賞價值,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________價值。為了保護海南熱帶雨林的生物資源,特別是保護瀕危物種的基因資源,除建立精子庫外,還可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2點即可)。
CO2
直接
種子庫、基因庫、利用生物技術對珍稀物種進行保護
(3)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中,森林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具有較高的間接價值,該價值主要體現為調節生態系統的功能,如固碳供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答出2點即可)。
(4)生活在霸王嶺片區的中國特有長臂猿——海南長臂猿,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物種。研究發現,海南長臂猿棲息地的喪失和碎片化導致其種群數量減少,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針對棲息地的喪失,應采取的具體保護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以增加海南長臂猿的棲息地面積;針對棲息地的碎片化,應建立________,使海南長臂猿碎片化的棲息地連成片。
防風固沙、保持水土
種群的生存環境變得惡劣,食物和棲息空間減少,種群間的基因交流減少,近親繁殖的機會增加,患隱性遺傳病的概率增加,死亡率升高
建立自然保護區
生態廊道
23.(12分)小葉錦雞兒是一種灌木,具有強大的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的能力,主要分布于內蒙古典型草原區和荒漠草原區。研究人員調查了不同放牧強度下,小葉錦雞兒的灌叢密度,結果如圖所示(注:圖中CK為禁牧、LG為輕度放牧、MG為中度放牧、HG為重度放牧)。回答下列問題:
(1)調查草原中植物的種群密度常用的取樣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調查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種群密度相比,調查小葉錦雞兒種群密度選擇樣方大小時應該________。
五點取樣法和等距取樣法
增大
(2)據圖分析,放牧強度對小葉錦雞兒種群密度的影響可描述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據圖結果分析,對小葉錦雞兒種群發展最有利的放牧強度為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放牧強度不超過中度放牧時,隨著放牧強度的增大,小葉錦
雞兒種群密度增大,當放牧強度超過中度放牧時,隨著放牧強
度的增大,小葉錦雞兒種群密度減小
中度放牧
中度放牧強度時,小葉錦雞兒種群密度最大
(3)持續高強度放牧后,小葉錦雞兒種群退化,牛羊不喜食的其他劣質牧草種群得以發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葉錦雞兒有強大的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的能力,這屬于生物多樣性的________價值。
小葉錦雞兒和牛羊不喜食的其他劣質牧草是競爭關系,小葉錦雞兒種群退化,則牛羊不喜食的其他劣質牧草獲得的資源更多
間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宁市| 大石桥市| 平乡县| 舟曲县| 兴海县| 连城县| 波密县| 扎鲁特旗| 喀喇沁旗| 棋牌| 宁陵县| 华池县| 岐山县| 祁连县| 丹巴县| 泗水县| 三河市| 伊宁县| 宣汉县| 雅安市| 抚顺市| 博爱县| 东乌珠穆沁旗| 炎陵县| 云龙县| 连云港市| 武功县| 墨脱县| 米泉市| 夏津县| 赣榆县| 鸡西市| 土默特右旗| 竹北市| 介休市| 湟中县| 嵊州市| 台东县| 南通市| 奎屯市| 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