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歌曲轉圓圈教案教學目標:1、學習歌曲《轉圓圈》,從中感受撒尼兒童(彝族的一個支系)在皎潔的月光下歌舞的情景,了解彝族的歌曲風格,從而感知他們生活中對祖國大家庭的熱愛。2、掌握樂曲的主要組成音do、mi、soi。并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習彝族轉圓圈時常用的舞蹈動作。教學重、難點:要準確、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掌握前面的歌曲引子部分和主題的關系,把握好歌曲的強弱。唱出第一部分的兩聲部。掌握2/4、3/4拍的不同旋律感。教學用具:鋼琴、多媒體教材分析:這是一首撒尼族童謠,撒尼族是屬于彝族的一個分支,這首歌表現的時撒尼族小朋友在夜晚皎潔的月光下如何載歌載舞,全曲主要用do.mi.soi三個音,但結構完整表現力豐富,表達了熱情、歡快的情緒全曲又有著鮮明的民族特點。歌曲的一開始是由一個小朋友領唱猶如喊大家出來一起玩,接著大家一起應聲呼應“月亮出來了,月亮出來了”然后大家一起在月光下盡情的換個笑語,歌曲也是隨著越來月快的節奏,力度也越來越強。表現出快樂活潑的場景。教學過程:一、導入部分:師:“56個民族56只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國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大家身邊有沒有少數民族呢?他們都有什么習俗呢?師:前面幾課讓我們了解了蒙族、瑤族的歌曲風格,今天我們再去探索撒尼族,看看撒尼族音樂的風格,看看他們生活的方式。(打開ppt看準備的課件撒尼族生活方式照片)師:圖片中他們喜歡怎樣的活動。生:聚在一起,參加載歌載舞的篝火晚會師:今天減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世界,一起學習歌曲《轉圓圈》二、教學新歌1、初聽歌曲師:同學們聽到歌曲你的第一感覺是什么?歌曲描寫了一個什么場景?(生:歌曲越來越快,感覺他們特別開心的歡聚在一起唱歌。生:他們師在晚上進行唱歌的,因為“月亮出來了”)2、復聽歌曲師:請同學們在聽一遍這次我們要聽出歌唱得順序、怎樣反復的?小節的拍子有什么變化。(生:音速有快有慢,音量有強有弱,重復最多的一句就是(月亮出來了))3分析歌曲(1)我們來看簡譜這首歌是由2/4、3/4組成,整個歌曲的速度是有緩慢變漸快的,歌曲的第一句是由領唱唱出來的,這是個自由拍,就像是一個小朋友在召喚大家一起來月光底下玩,這時候領唱的同學要唱出感情,要熱情的召喚其他的同伴,同時這也是2/4節拍。(2)緊接著同學們一起呼應這個演唱情感是遠處的朋友聽到回應領唱,音量也是比較弱的。這里每一句話后面都有一個自然延音,可以自由延長。(3)歌曲的速度提上來了,小朋友們都出來聚在一起,師:在主題度分我們要注意反復的句子和節奏,我們唱一下第一句。同時重復兩遍師:下面的句子節奏就轉換比較快2/4轉3/4轉2/4,情感也變的歡快。師:我們先學唱簡譜,老師一句你們一句,歌曲加上詞我們再加聯系,(練習幾遍后)師:同學們歌曲我們會了在演唱歌曲,但在這個晚上光唱歌時遠遠無法表達小朋友內心的喜悅,既然是圍著篝火在月光下轉圓圈,那我們也要嘗試這去練習一下。同學們我們也一起手拉手圍成圓圈,師:歌曲中是怎樣表達他們的活動的?(生:手兒拉的緊,腳兒齊又快。腳兒齊又快,圓圈轉得圓)師:我們按照歌曲中的動作,在加上老師教你們記得步伐,擺起我們的手兒一起唱起來,領唱由誰來?(學生都很積極的舉手來參加,我選擇了一名同學)師:周志華做來領唱嗎,要注意感情抒發。其他同學積極呼應,然后大家一起來到中間手拉手,跟著琴我們一起唱起來。教學反思:這節課同學們過的非常快,學生的積極性也非常的高。也讓我們還原了撒尼族小朋友晚上一起歡聚的場景。但是同學們在唱歌和跳舞的同時就走就有點卡不準了,應多加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