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外婆的澎湖灣》教案教學目標:1、熟悉IPAD軟件中吉他、貝斯等樂器的演奏方法和音色。2、通過了解樂器,感受音樂優美歡快的音樂情緒,建立音樂的畫面感。教學重難點:通過了解樂器,感受音樂優美歡快的音樂情緒,建立音樂的畫面感。一、新授1、復習歌曲《外婆的澎湖灣》今天這節課,我們要繼續我們的音樂活動Music DIY,自己動手玩音樂。這節課我們要玩什么呢?從復習一首我們熟悉的歌曲開始。2、師:從同學們的歌聲中,我仿佛看到了澎湖海邊,一個小朋友彈著琴唱著歌和外婆一起在海邊看夕陽西下。金色的夕陽鋪滿海面,輕柔的海風徐徐吹來,沙灘上留下他們一串串歡樂的笑聲和相伴相行的腳印。3、如果你是歌曲中的小朋友,和外婆一起坐在海邊的沙灘上唱歌,看海。你會選擇什么樂器伴奏、唱歌?說說理由。4、我發現選擇吉他的同學比較多,吉他的音色和這首歌曲的情緒有什么樣的關系?請同學們打開音樂軟件,找到吉他,在以下三種界面演奏吉它,感受吉它的音色。有問題的同學可以選擇自動幫助功能。學生打開IPAD,自由演奏。5、誰來跟大家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演奏的,吉他的音色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吉他有六根弦,由粗到細,音高也有所不同。這是和弦的撥奏,和弦是兩個以上的音按照一定關系排列組合并同時演奏。撥一個和弦就會幾個音同時發聲。還有誰愿意分享你的演奏?分解和弦,這是一個和弦內的音依次彈出。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嘗試,找到了不同的演奏方法。吉它的音色明快、活潑,我們帶來溫馨、回憶的感覺。6、一起來看看音樂家的演奏,吉它即可以演奏旋律,比如古典吉他演奏的《愛的羅曼斯》(視頻)也有民謠吉他,它是多用和弦彈出和聲背景。7、展示:誰能來演奏一下,給我們全班同學伴奏。你覺得我們之間的合作好聽嗎?注意聲部之間的和諧、均衡。演唱的時候注意聆聽樂器和我們歌聲之間的配合。8、同學們的歌聲委婉,演奏動聽,歌曲中的外婆也開心的唱起來了。你認為哪件樂器可以表現外婆在歌唱?(吉他、架子鼓、貝斯、小提琴,學生選擇)9、貝司是低音的意思,它的個頭比較大,弦也比較粗,貝司一般有四根弦。切換到貝斯,聽聽貝斯的音色是什么樣的?10、哪位同學愿意用吉他,和王老師一起合作。讓我們用音樂來感受祖孫之間的交流。從兩件樂器音色、合奏,你感受到了什么?11、貝斯在剛才的合奏中,它演奏的高聲部還是低聲部?我們來唱一唱,貝斯究竟演奏了什么旋律?貝司在整首歌曲中始終演奏這么簡單的旋律,可不可以不要這個低聲部了。用耳朵來鑒別,再聽師生合作,體會沒有的低聲部的音樂有什么不同。音樂卻離不開它,因為沒有了低聲部,整個音樂給人的感覺是飄飄的,很空洞。在樂隊中,不是每件樂器都演奏華麗的旋律,貝斯是最簡單、最普通的角色。12、老師彈琴,分別請兩位同學來分別演奏吉他和貝斯的演奏,其他同學一起演唱歌曲的第一部分。13、悠揚的旋律給你帶來什么感覺 讓你想到了什么?14、在這幅圖中,吉它表現活潑可愛的小朋友,貝司是和藹可親的外婆,小提琴好似輕柔的海風。唯獨架子鼓,它是表現什么的呢?在美麗的澎湖海邊,一個小朋友彈著琴唱著歌和外婆一起看落日。金色的夕陽鋪滿海面,輕柔的海風徐徐吹來,沙灘上留下祖孫倆一串串歡樂的笑聲和相伴相行的腳印。誰能給我們演奏架子鼓,讓我們體會下腳踩在沙灘上的感覺?16、通過我們的合作組成了一個小型的電聲樂隊。老師讓同學們課前搜集了資料,誰愿意跟大家分享。是什么是電聲樂隊?電聲樂隊主要有哪些樂器?指由電子樂器為主組成的樂隊;電吉他,電貝司,架子鼓,鍵盤組成的樂隊。17、最后,我們一起合作,讓這幅幅畫面更動聽些吧。分別請同學演奏吉它、貝司、架子鼓,薩克斯。請小提琴在間奏的地方演奏。18、今天課就上到這里,今后,我們要繼續Music DIY。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