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時 計 劃課 題 搖籃曲 課 時 第 課 時課 型 以唱歌為主的綜合課 教 具 鋼琴、多媒體教學目標 一、通過學唱《搖籃曲》,讓學生初步感受搖籃曲的特征,并用親切流暢舒緩的聲音表現歌曲,贊美媽媽。二、指導學生用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三、增強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教材分析 《搖籃曲》是一首由六個樂句加結尾的一段體歌曲。采用6/8拍,F宮調式。這首歌曲優美流暢,婉轉動聽,六拍子的節奏更增強了動蕩搖晃的感覺,在輕柔而稍慢的歌聲中,生動的描繪出一幅“我”輕輕搖動搖籃,哄寶寶入睡的幽靜畫面。搖籃曲就是催眠曲,這類歌曲的特點是優美抒情。演唱時要控制好氣息,歌聲要輕柔而優美,要唱好一字多音的歌詞,并注意曲調中多次出現的變化重復。學情分析:旋律優美,學生們學唱起來也沒有多大困難,只是在演唱歌詞時遇到一字多音處,要加以提醒,反復練習。重點難點 用輕柔的聲音演唱《搖籃曲》。2、感受搖籃曲的特征,并用親切流暢舒緩的聲音表現歌曲。教學流程 教學內容 師 生 活 動 達標意圖 教學用具一導入 1、師生問好;2、師:今天的音樂課,毛老師請同學們欣賞一首樂曲片段,同學們通過音樂情緒片段感受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多媒體播放——勃拉姆斯《搖籃曲》旋律)3、師:剛剛我們聽到的是由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所創作的搖籃曲,其實,古今中外的作曲家創作了很多不同風格特點的搖籃曲;今天我們的音樂課堂,毛老師將帶領同學們共同來學習與感受來自我們中國的搖籃曲。 多媒體二 展開 感受旋律 1、師:請聽這首《搖籃曲》又是怎樣的情緒呢?(多媒體播放音樂)2、師: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一種怎樣的氣氛? (生 交流)3、師:(點評)媽媽對孩子的愛...喜悅的心情...4、請學生用動作模仿搖籃輕輕擺動的動作。(學生 模仿 做動作)5、隨音樂有節奏模仿搖籃輕輕擺動的畫面。(播放 多媒體音樂 ) 多媒體 鋼 琴 學唱旋律 師范唱 簡譜:師:觀察歌譜,說說歌曲共有幾個樂句?(6個樂句)尋找相同樂句;尋找有沒有相同旋律的樂句。模唱相同旋律樂句;觀察其它(1、2、4、6)樂句,又有什么相同點呢?師:哪幾個樂句的開頭是一樣的呢?5、師范唱(1、2、4、6)樂句;1、師生接龍唱曲譜;師:請你們試唱剛才我們尋找到(1、2、4、6)開頭的相同樂句5 6 5三個音名,毛老師試唱后面小節的簡譜,生 唱:5 6 5師 唱:2、師生交換3、完整試唱歌曲旋律師:有能力的學生唱簡譜,如果覺得自己沒有完全掌握的同學可以用“lu”模唱。二次模唱簡譜。師:剛才我們初步的試唱了一遍歌曲的簡譜,接下來我們挑戰自己,看能否帶著感情的完整再一次試唱一遍簡譜呢;1、讀第一段歌詞; 師:請同學們讀一讀第一段歌詞,感受一下歌詞表現了怎樣的意境?3、聽范唱;默唱歌詞4、小聲演唱5、找出難點加以糾正;6、朗讀第二段歌詞;三 深入 第二段 1、試著將第二段歌詞帶入到旋律中演唱;2、聆聽第二段歌詞,關注結束句的處理:師:請同學們說說這一樂句的旋律有什么變化?速度又有什么變化?最后表現了什么情景?(啟發學生用漸弱、漸慢來表現小寶貝在媽媽的搖籃中甜甜地睡著了的情景)3、完整演唱歌曲;4、指導全體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師:你們覺得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聲音演唱才能唱出媽媽對我們的愛呢?5、分組演唱展示; 四 拓展 打擊樂伴奏 老師今天為你們帶來了兩種打擊樂器,請你們來看看哪一個打擊樂器適合為這首歌曲伴奏呢?(出示三角鐵、雙響筒)請學生用手模仿三角鐵敲擊的動作;(邀請做的好的同學上臺示范)聽音樂,學生用手模仿敲擊的動作;請好的學生有節奏的敲擊;請2-3名學生上臺,拿三角鐵進行敲擊,其他同學演唱歌曲,師鋼琴伴奏;小組合作:尋找身邊自制的打擊樂器;(如:用碰鐘在每一小節的強拍上輕輕敲擊,用沙錘在弱拍上輕輕敲擊。7、小組展示 欣賞勃拉姆斯的《搖籃曲》 1、師:同學們,世界上有很多的音樂家都譜寫過搖籃曲,下面,老師又為大家帶來了一首由勃拉姆斯創作的非常著名的搖籃曲,請大家認真欣賞。他又是怎樣的風格呢?2、比較與歸納這兩首歌曲的相同和不同。3、師總結:①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呢?(請學生回答)②師:請同學們課后可以繼續去尋找不同風格特點的搖籃曲。今天這節課到此結束,下課! 板書設計: 搖 籃 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