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世紀教育網 –全國領先的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年江西省中考道德與法治模擬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8小題,每小題2分,共36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1.2024年10月30日,我國成功發射神舟十九號載人航天飛船,飛行乘組由航天員__________組成。( )A.湯洪波、唐勝杰、江新林 B.蔡旭哲、宋令東、王浩澤C.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 D.費俊龍、鄧清明、張陸2.截至2024年11月,“中國天眼”發現脈沖星數量已突破_______顆,超過同一時期國際其它望遠鏡發現脈沖星數量的總和。( )A.500 B.600 C.800 D.10003.某班開展了以“筑牢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時政述評活動。下列時事符合該主題的是( )①2024年10月22日,“2024年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主題文化活動——江西篇”在南昌正式啟動②2024年11月22日,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海南三亞隆重開幕③2024年12月2日至4日,2024企業家博鰲論壇系列活動在海南博鰲舉行④2024年12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2024從都國際論壇”致賀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在巴黎奧運會小輪車賽場,目睹隊友首輪出現失誤,鄧稚文反而更加“激進”地臨時增加兩組難度更大的動作,由此成為中國首位獲得自由式小輪車奧運冠軍的選手。賽后她說“自己不過是做到了‘做更好的自己’,不忘初心而已。”這告訴我們( )A.要欣賞自己,重視自我評價 B.要對自己充滿信心,驕傲自滿C.要發掘潛能,發揮自己所長 D.要珍視自己的價值,自尊自負5.《中論 治學》中說:“君子之于學也,其不懈,猶上天之動,猶日月之行,終身亹亹,沒而后已。”這啟示我們要( )A.掌握科學學習方法 B.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C.保持對學習的興趣 D.增強學以致用的能力6.賽場上,全紅嬋和陳芋汐是旗鼓相當的對手,也是并肩作戰的戰友。生活中,她們則是一對好姐妹,相互陪伴一起長大。由此可見( )①競爭并不必然傷害友誼 ②友誼是一種親密的關系③朋友間無需界限和分寸 ④敞開心扉才能呵護友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4年12月3日,空氣中透著絲絲寒意,但修水縣良馨佳園小區修城心貼心愛心工作室內卻暖意融融,工作室的主人陳杏蓮正在整理愛心人士捐贈的衣物,這些衣物將通過她轉贈給有需要的人。陳杏蓮的行為( )①是為了獲得他人的贊賞 ②表現出她對他人的尊重③向他人傳遞了美好情感 ④為社會注入生命正能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在乒乓球賽來臨之際,隊員小海與隊長小靜有如下對話:小海:隊長,臨近比賽,我越發擔心自己打球時的步伐不夠利落,在很多次練習中,我一緊張就容易出錯。小靜:小海,你應該放松心情,小文在步伐方面很優秀,你們可以相互請教,取長補短。加油!從他們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 )①在集體中,我們可以相互促進,共同發展②集體生活讓我們相互競爭,限制個人發展③作為集體成員,我們彼此傳遞溫暖與關愛④美好的集體能夠幫助我們實現所有的夢想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9.2024年9月1日起,《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暫行規定》施行,該規定旨在通過健全和明確網絡競爭行為規則,為各類經營主體明晰指引、劃清底線,引導數字技術更好賦能,保障市場競爭機制在法治軌道上高效有序運行。這反映了( ) ①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 ②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③社會秩序明確社會規則的內容 ④有秩序必然影響自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未成年人犯罪,事前的預防,永遠大過事后的懲治。結合漫畫,你認為做好事前預防,需要未成年人( )A.知悉任何人的違法行為都要受到刑罰處罰B.勇于執法,制裁犯罪,維護社會公平正義C.增強法治觀念,杜絕不良行為,遠離犯罪D.明白沉迷于網絡,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11.2024年12月,孫某因工資問題與老板發生爭吵,為泄私憤,孫某通過短視頻平臺發布其老板不實信息,公安機關依法對孫某作出行政處罰。這警示我們要( )①珍視自由,依法行使權利 ②嚴格執法,自覺履行義務③文明上網,遵守網絡規則 ④善待自己,盡情宣泄情緒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4年11月22日,贛州市寧都縣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利用虛擬貨幣詐騙案,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黃某煒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6個月,并處罰金2萬元。這體現了( )①行政機關堅持依法行政 ②我國社會已真正實現了公平正義③司法捍衛社會公平正義 ④公平正義是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近年來,通過政策引導、發布技術規范及示范引領等措施,一系列先進技術及工藝不斷涌現,廢舊路面材料循環利用深入開展,高速公路綠色養護水平持續提高。這體現我國( )①科技助力環境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 ②貫徹新發展理念,促進城鄉融合發展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走綠色發展道路 ④轉變發展方式,推動了經濟高速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回歸25年以來,澳門始終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從一座寂靜冷清的海濱小城躍升成為亞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這體現了澳門( )A.“一國兩制”實踐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B.貫徹“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C.消除了與內地的發展差距,實現同步發展D.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與內地融合發展15.2024年10月1日,南昌市八一廣場舉行國慶升旗儀式。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和市民齊聚八一廣場,共同見證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莊嚴時刻,眼眸中表達出對“那一抹中國紅”的無比深情與自豪。這一情感彰顯了( )A.對文化有自信 B.對民族有底氣 C.對國家有認同 D.對發展有信心16.2024年11月3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落下帷幕。這次鏈博會共吸引620家中外企業和機構參展,境外參展商占比從首屆的26%上升到32%,共簽署合作協議、意向協議210多項,涉及金額1520多億元人民幣。這表明( )A.只有合作互惠才能使各國共同發展B.中國是世界格局中的最重要力量C.國際競爭的實質是經濟實力的較量D.參會國家間只有合作,沒有競爭17.2024年,“出海”成為觀察中國經濟非常重要的角度。如今,世界經濟的大海中,來自中國的“出海”大船揚帆其中,既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更多動力,也在高水平開放中與各國共享未來。這表明中國( )①堅持合作共贏,共享發展機遇 ②加強國際交流合作,主導世界經濟發展③維護世界和平,擴大中國影響 ④促進世界經濟復蘇,助力全球發展繁榮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8.“時代楷模”單杏花致力于我國鐵路客票系統研發20余年,不斷創新突破,帶領團隊將12306系統建設發展成全球交易量領先的超大型實時票務系統,為我國鐵路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單杏花的事跡彰顯了( )①愛崗敬業的價值取向 ②勇于創新的優秀品質③追逐夢想的高尚情懷 ④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簡要回答(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簡明扼要,條理清楚。19.李智琳、李慧琳姐妹倆出生不滿4個月,爸爸就因病失去工作和行動能力。在家里只靠媽媽葛春梅苦苦支撐的情況下,姐妹倆從小就學會照顧自己、陪伴爸爸、處理家務,在學習上比學趕幫、連創佳績。在媽媽的示范帶動下,姐妹倆剛滿10歲就加入志愿服務隊伍,經常利用周末和假期參加志愿服務活動。他們用樂觀和堅毅勇毅前行、用微笑和善良溫暖世界,他們也因此獲評2024年度全國“新時代好少年”。李智琳、李慧琳姐妹倆的事跡帶給我們哪些成長啟迪?(6分)20.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既需要社會各方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也需要未成年人自身的努力。(6分)【析措施,拓知識】2024年以來,贛州市立足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多元化需求,不斷探索完善、創新開展“護苗”行動,構建警、校、家等多位一體的合力育人機制。(1)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贛州市開展“護苗”行動的緣由。(2分)【析案例,促成長】上初中后,小江沉迷網絡游戲,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后來小江在玩游戲中認識了一個網友,對方稱游戲中有免費道具可以申領,并說轉賬會退回。小江信以為真,按他的指引進行操作,卻發現自己的游戲賬戶并沒有收到免費道具,也未收到退款。隨后在媽媽的陪同下,小江到派出所報警。警方受理后,幫助小江追回了錢款。(2)請運用所學知識,談談你能從上述案例中吸取哪些警示。(4分)三、概括與評析(共12分)21.結合材料,自擬題目,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多角度評論。▲改革向深,科技向新。近年來,江西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改革,創新型省份建設取得明顯成效,2024年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居全國第16位、較2012年提升9位,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人民至上,以民為本。2024年以來,江西省認真落實“高效辦成一件事”工作,在國家部署的13個“一件事”清單的基礎上,新增省里部署的12個“一件事”。截至目前,25個“一件事”已經全部上線運行,全省“高效辦成一件事”累計辦件量105萬件。▲文化贛鄱,賡續血脈。江西文脈綿長、底蘊深厚。一年來,江西將贛鄱文化與長江文化貫通起來,扎實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江西段)建設,全面展現了江西歷史人文底蘊和文化魅力。江西又是一座光芒四射的精神寶庫。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抗洪精神、蘇區精神等,成為中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1)擬題:運用所學知識,自擬一個體現材料主要內容的題目。(3分)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評論:從不同的角度對上述材料進行分析評論。(每一角度3分,共9分)四、探究與實踐(本大題共2小題,共20分)緊扣題意,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探究與實踐。22.為了讓學生“記得住鄉愁”,某校九年級(1)班開展了一次“走進非遺文化”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活動,請你參與進來。(8分)【深度探究】文物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來保護。下列材料是小贛同學收集到的有關《文化保護法》修訂的相關信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戰略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文 2024年6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部署,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促進 物保護法修訂草案。之后面向社會 委會第十次會議對文物保護法修訂文物合理適度利用,提高依法管理水 公開征求意見,收到10883條意見 草案進行了二次審議。11月8日,平,國家文物局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起 和來信43封等。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草了《文物保護法(草案)》。 議表決通過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1)從《文物保護法》修訂過程中,你可以得出哪些結論?(4分)【傳承交流】2024年12月4日,中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得知此消息后,為了加深對非遺的認識,老師布置了下列任務。(2)請列舉一項江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分),并談一談你打算如何將該文化遺產宣傳出去。(2分)23.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協同發力。為此某學校開展了以“法德涵養文明,共建和諧社會”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請你一起參與。(12分)【法治護航】2025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正式施行。在中國人大網,同學們查閱到該法律的部分條文。(1)請你運用所學知識解讀這一法律條文。(4分)【案例分析】在學校法制長廊,同學們看到了“公安部依法打擊“網絡水軍”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并記錄了其中一例:(2)請你對案例中鄒某某等人的行為予以點評。(4分)【關愛行動】每一個生命都有平等的價值,殘疾人也不例外。關愛殘疾人,我們在行動。2024年12月3日,在第33個國際殘疾人日當天,小江同學倡導同學們弘揚扶殘助殘的傳統美德,發出了如下倡議。(3)請你幫助小江同學把倡議書補充完整。(4分)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8小題,每小題2分,共36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1.B2.D3.A4.C5.B6.A7.D8.C9.A10.C11.B12.D13.B14.A15.C16.A17.C18.A二、簡要回答(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簡明扼要,條理清楚。19.①生活難免有挫折。面對挫折,發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們可以逐漸培養自己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②自強,讓青春奮進的步伐永不停息。我們要不斷克服自己的弱點,戰勝自己、超越自己。自強,要靠堅強的意志、進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堅持。③服務社會體現人生價值。服務和奉獻社會,需要我們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④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律義務。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應該用行動表達孝敬之心。⑤生命的意義需要自己發現和創造,我們要活出生命的精彩,實現自我價值。(每方面2分,6分為止)20.(1)①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需要給予特殊的保護。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給予未成年人特殊關愛和保護,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③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答對1點即可)(2)①沉迷網絡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我們要合理利用網絡,不沉迷于網絡。②虛擬世界的交往,帶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我們要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③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每點2分,4分為止)三、概括與評析(共12分)21.(1)擬題(3分)。評分說明:以題目的形式呈現1分;能綜合概括材料的要義1分;體現道德與法治課所學觀點1分。題目如《堅定不移推進贛鄱大地高質量發展》《共繪新時代江西新畫卷》《改革創新促發展 幸福江西民共享》。(2)評論(9分)。評分說明:①運用所學知識,對材料進行多角度的分析評論。每一角度的分析評論3分,其中評析角度1分、觀點闡釋2分。②同一角度的分析評論不重復計分。③只要是從合理的角度評論,均可酌情給分。例答:①從改革開放的角度: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全社會不斷弘揚改革創新精神,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命。②從創新的角度: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③從共享發展成果的角度: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④從中華文化的角度: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江西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新發展。⑤從民族精神的角度:中國人民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四、探究與實踐(本大題共2小題,共20分)緊扣題意,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探究與實踐。22.(1)①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黨的領導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證。②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③民主決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實現的有效方式。民主決策要保證廣泛的公民參與,決策方要認真聽取各方意見,集中民智,促進決策的科學化。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國家政權、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⑤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⑦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每點2分,4分為止)(2)例答:非物質文化遺產:瑞昌剪紙、湖口草龍、潯陽花燈、儺舞、采茶戲、南昌瓷板畫等。宣傳方式:拍攝宣傳片上傳到網絡;邀請外地的朋友到當地體驗;積極參加社會組織的傳統文化宣傳展示活動等。(言之有理即可)(非物質文化遺產2分,列舉一個即可。宣傳方式2分,宣傳方式言之有理即可。)23.(1)①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②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③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④國家采取各種積極措施,著力解決各種發展中的問題。⑤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⑥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每點2分,4分為止)(2)①公民的合法權利不受侵犯。鄒某某等人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和財產權。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鄒某某等人沒有正確行使權利。③法定義務必須履行,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鄒某某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④任何人的犯罪行為都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鄒某某等人的行為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每點2分,4分為止)(3)例答:①尊重殘疾人的人格,不歧視、不嘲笑殘疾人。②與殘疾人交談時,不自以為是,不盛氣凌人。③不占用盲道、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不占用殘疾人專座。④在公共場合,不圍觀殘疾人。等等。(每方面2分,共4分)第一條 為了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適應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需要,根據憲法,制定本法。鄒某某等人成立網絡傳媒公司,開設多個自媒體賬號,搜集大量企業負面信息,并在多個互聯網平臺上發布,以此威脅受害企業,索取錢財,累計發布帖文近萬篇,敲詐企業100余家,非法獲利1000余萬元。扶殘助殘倡議書“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關愛殘疾人是全社會的責任,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關愛殘疾人可以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倡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