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第十一課 遠離違法犯罪11.1 法不可違核心素養(yǎng)目標政治認同:維護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權威,做合格的社會主義公民。道德修養(yǎng):能夠辨別各種違法行為,遠離一般違法行為,爭創(chuàng)合格公民。法治觀念:樹立法治意識,增強法治觀念,感受法律的尊嚴。健全人格:逐步形成自覺按照社會要求規(guī)范自己活動的能力。責任意識:樹立法律意識,增強守法觀念,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人。自主學習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P93-95內容,思考下列問題,并在課本上做標記。時間:5分鐘1、如何理解“法不可違”?(P94)2、什么是違法行為?(P94)3、違法行為通常分為幾類?(P94)4、違法行為的種類及區(qū)分(P94)5、為什么違反法律必須承擔法律責任?(P95)6、民事違法行為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P95)7、行政違法行為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P95)8、青少年如何做到遵章守法(P95)生 活 觀 察思考:(1)小勤為什么會被送到派出所?小勤家里生活比較困難,要強的他想通過自己的勞動減輕家里的負擔。看到撿廢品能賺錢,小勤決定試試。他來到建筑工地,撿了固定腳手架用的鐵卡子,準備拿到廢品收購站去賣。工地保安發(fā)現(xiàn)后,把他送到了派出所。提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規(guī)定,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拘留并處罰款。小勤為了見減輕家里的負擔勤工儉學,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他選擇了一種錯誤的方式,觸犯了法律,其行為已經(jīng)構成了違法,因此被送到了派出所。1、如何理解“法不可違”?(P94)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guī)范,明確告知人們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違法的,為人們是否實施某種行為提供了方向指引。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筆 記筆 記2、什么是違法行為?(P94)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應受懲罰的行為。3、違法行為通常分為幾類?(P94)違法行為通常分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4、違法行為的種類及區(qū)分(P94)違法行為分為哪幾類?違反民事法律規(guī)范,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是民事違法行為。(如:欠債不還)違反行政法律規(guī)范,應當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是行政違法行為。(如:擾亂社會治安的行為)違反刑事法律規(guī)范,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行為是刑事違法行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犯罪。(如:故意殺人的行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探究與分享高某過馬路時,突然被一只沒拴繩的小狗咬傷小腿。隨后,小狗的主人程某趕來將狗帶走。高某要求程某賠償醫(yī)療費,程某則認為小狗亂跑不是自己的責任。人民法院經(jīng)審理認為,程某作為飼養(yǎng)人,未盡到管理責任,應賠償高某醫(yī)療費、誤工費等費用。案例一想一想,下列行為分別是屬于哪類違法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九條規(guī)定:“遺棄、逃逸的動物在遺棄、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動物原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民事違法行為探究與分享何某和蔡某一時興起,拿起石頭砸壞了路邊自動販賣機的玻璃門,并竊取了販賣機中的十余袋零食。隨后,公安機關根據(jù)監(jiān)控錄像將二人抓獲,二人均被處以行政拘留和罰款三百元。案例二想一想,下列行為分別是屬于哪類違法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規(guī)定:“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行政違法行為探究與分享陳某為牟取非法利益,介紹他人非法收購走私入境的馬來穿山甲(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人民法院經(jīng)審理認為,陳某構成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陳某有期徒刑八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案例三想一想,下列行為分別是屬于哪類違法行為 刑事違法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5、為什么違反法律必須承擔法律責任?(P95)違反法律必須承擔法律責任。只要是違法行為,都會對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造成損害,都具有社會危害性,都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筆 記相關鏈接一般違法行為(輕微)嚴重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犯罪)違法行為 根據(jù)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分為違反民事法律規(guī)范,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欠債不還)民事違法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民事責任:民事違法行為應承擔的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chǎn),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相關鏈接6、民事違法行為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P95)違反行政法律規(guī)范,應當受到行政處分或行政處罰(如:擾亂社會治安)行政違法行為需要承擔行政責任行政責任:行政違法行為應承擔的行政責任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政務處分、處分,以及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暫扣或吊銷許可證件、責令停產(chǎn)停業(yè)、行政拘留等行政處罰。7、行政違法行為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P95)相關鏈接探究與分享情境一:張某在多個網(wǎng)絡平臺發(fā)表和轉發(fā)侮辱、詆毀楊某的言論。下面違法行為會造成什么危害 這樣的違法行為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網(wǎng)絡上傳播謠言并詆毀他人,不僅可能侵犯他人的名譽權、人格權等民事權益,要承擔民事責任,還可能觸犯刑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此,網(wǎng)絡并非法外之地,網(wǎng)民應自覺遵守法律法規(guī),文明上網(wǎng),共同營造一個健康、和諧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探究與分享情境二:某造紙廠偷偷把造紙廢液排放到沙漠里。下面違法行為會造成什么危害 這樣的違法行為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造紙廠偷偷排放造紙廢液到沙漠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為,不僅對環(huán)境造成嚴重污染,還可能面臨重大的法律責任和經(jīng)濟賠償。企業(yè)應當遵守環(huán)保法規(guī),采取合法、科學的方法處理廢液,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行政處罰 :根據(jù)《固廢法》第112條規(guī)定,生態(tài)環(huán)境主管部門可責令改正,并處以所需處置費用的3-5倍罰款。如果所需處置費用不足20萬元,則按20萬元計算,并沒收違法所得。情節(jié)嚴重的,可責令企業(yè)停業(yè)或關閉。刑事責任 :如果廢液排放行為構成犯罪,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38條,可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2。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民事賠償 :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企業(yè)可能還需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對受污染的環(huán)境進行修復和賠償。探究與分享要認識一般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既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權益,促進社會健康和諧發(fā)展。探究與分享8、青少年如何做到遵章守法(P95)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規(guī)定。依法從事民事活動,積極防范侵權行為和違約行為。同學們,我們要樹立法治意識,增強法治觀念,感受法律的尊嚴。我們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尊嚴和社會公平正義,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人。11.1 法不可違1、如何理解“法不可違”?(P94)2、什么是違法行為?(P94)3、違法行為通常分為幾類?(P94)4、違法行為的種類及區(qū)分(P94)5、為什么違反法律必須承擔法律責任?(P95)6、民事違法行為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P95)7、行政違法行為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P95)8、青少年如何做到遵章守法(P95)違法行為的分類違反法律須擔責謝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