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的制定和修改只需過半數通過。這表明(八年級下學業質量監測道德與法治試卷A.憲法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B.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憲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嚴格D.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一、選擇題(1-10題每題1分,11-15題每題2分,共20分)》10,(本題1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規定行政機關應認真對待法治、權利、權力和監督,不突破法律底線,不觸碰法律紅線。這告訴我們()1.(本題1分)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說:“以史為鑒,開創未米,必須團A.科學立法,必須符合科學性、正義性、規律性和可行性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B.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來說必須依法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不得懈怠、推透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原因在于《)C。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實行依法治國的根本依據A,在我國公民就是國家的主人B.我圓人權具有廣泛性、真實性的特點D,人民群眾通過各種途徑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C.人民能直接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D.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園家11.(本題2分)我國憲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2.(本題1分)下列關系中不會在我國園家機構所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中得到體現的是()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A.圍家機構與人民的關系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憲法的這項規定(B。中央與地方國家機構的關系⊙明確了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基本途徑和形式C.國家機關內部作決策、決定時 奠定了國家權力屬于人民的經濟基礎D.人民代表大會與執政黨的關系⊙彰顯了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原則3.(本題1分)2019年5月22日,習近平聽取江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⑧保證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可以直接管理國家事務的發展思想,從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入手,加強民生建設。黨和政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源于()8①3C.2④D.③④12.(本題2分)隨著互聯網的迅速普及和網民參與意識的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腐敗案件在網絡推動下A.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B.黨和政府堅持依法治國被曝光和處理,網絡監督逐漸成為反腐的重要力量,網民參與反腐的行為()C.我國公民嵐接管理國家各項大小事務D.我國一切權力屬于公民@干擾了公安機關的正常工作4.(本題1分)小云在學習了“治國安邦的總章程”這一框題后,繪制了“西家機構的設置”思維導圖。請你 是積極監督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否依法行使權力的體現為這幅圖的序號匹配合適的文字 是自覺維護憲法權威的表現產生人民政府④擾亂了社會秩序選舉代表組成負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A.①③B.②④D②A,①人民代表大會①中央紀檢委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⑧中央紀檢委13.(本題2分)漫畫(如圖)表明在我國法律體系中()C.①人民代表大會。監察委員會D.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⑧監察委員會①憲法=民法+經濟法+刑法+…5.(本題1分)在我國同級園家機構中,居于主導地位的是 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嚴格A,行政機關B.權力機關C.審判機關D。檢架察機關 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6.(本題1分)2021年6月1日,新修訂的米成年人保護法正式實施。新法增加了“致府保護“網絡保護 憲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等內容。下列符合題意的觀點有()A.B.①3C.②③D.③OA,擴大了未成年人享有的基本權利B。“新法”修訂的很本依據是憲法C.政府保護是未成年人保護的基礎D.保護米成年人是我國的中心工作14.(本題2分)將“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物權法、新拆遷條例實施:戶籍制度改革,初步為農業7.(本題1分)政府權力的行使需要限制和規范,是因為()人口落戶城鎮開辟通道:提高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學生的比例.…我國的這些做法(A.權力是人民賦予的B.權力是為人民服務的①充分維護了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C.權力是把雙刃劍D.權力必將等致腐敗①體現了充分尊重和保藤人權8.(本題1分》下圖所反映的是憲法、刑法、民法典之間的關系,其中正確的是( 體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無淘利油。表明我國政府執政為民圖圖國A.①④B.①aC.②④D②③15.(本趣2分)“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政府的權力運行過程公開透明就會大大地降低腐敗發生的幾A率。”這是因為,權力運行過程公開透明能夠()9.(本題1分)憲法修改制定必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代表通過,其他法律①消除政府與百姓之間的矛盾①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切實維護群眾的所有利益 有效防止政府權力的濫用A①②B.②0C.②④D.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