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下道德與法治7.1《自由平等的真諦》課時檢測測試時間:30分鐘一、選擇題1.(2023山東濰坊中考)刻4個字罰12萬元!游客陳某不聽其他游客提醒勸阻,執意在一處省級保護文物上進行刻畫。人民法院依據《風景名勝區條例》、文物保護法等規定,依法對其作出12萬元賠償款的處罰。該案例給我們的警示是( )①任何人的犯罪行為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②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受法律約束③要加強自律,提高文明素養④遵守社會規則,主要靠監督、提醒、獎懲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3江蘇宿遷中考)2023年2月7日,黑龍江省綏化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鶴崗市委原書記張恩亮貪污、受賄、挪用公款一案,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二十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七百三十萬元。該案例說明(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法律是全體公民的共同意志C.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D.違法行為必將受到刑法制裁 3.(2023四川邛崍期末)小區居民姜某喜歡將小區事件和一些時政新聞事件加上“佐料”后發到小區物業管理微信群中,并聲稱“言論自由是公民的權利”。下列對居民姜某的言行評價恰當的是( )①突破自由限制,必將承擔刑事責任②自由沒有界限,積極發表各種言論③行使言論自由,不能損害他人權益④依法履行義務,合法享有法定權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3天津部分區期末)在法律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 一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二是不同情況差別對待。下列做法側重體現“不同情況差別對待”的是( )①我國在火車站設置現役軍人特別通道②某公司在工資待遇上實行男女同工同酬③公交車上設置老弱病殘孕及抱嬰者專座④我國適齡兒童都享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3陜西榆林榆陽區期末)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下列選項不符合平等要求的有幾個( )①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從重從嚴處罰②未成年人平等地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③老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被特殊關照④在人大代表換屆選舉中,選民一人一票 A.1個 B.3個 C.4個 D.2個6.(2023廣東茂名電白區期末改編)針對網絡言論,下面漫畫警示我們( )①網絡言論自由可以不受法律的限制②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③行使自由和權利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④不受約束的自由會導致混亂與傷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2023河南嵩縣期末)一個臺階、一個溝坎,對普通人來說僅需一個抬腳的動作,卻可能是橫亙在殘障人士面前的一道鴻溝。2022年初,北京240家公園已完成了770個點位的無障礙設施整治,之后還將改造提升30處全齡友好型公園,逐步實現特殊群體游覽公園時的無障礙化。這些做法反映了( )①同等情況同等對待②不同情況差別對待③心懷友善地關愛他人④人與人之間的絕對平等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8.(2023廣西崇左江州區期末)閱讀下面漫畫,針對騎電動車男子的言行,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 ①自由是絕對的,可以隨心所欲地騎電動車②自由是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③自由是珍貴的,違反法律可能會失去自由④自由是美好的,可以增強一個人的幸福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23山西長治期末)下面漫畫與“平等”這一主題相關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0.(2023山東沂水期末)《新疆各民族平等權利的保障》白皮書指出,在保障社會權利方面,新疆不斷完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保險和救助制度,建立了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各民族平等發展,是因為( )①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②平等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③平等權是我國公民享有的一項基本權利 ④平等是絕對的、無條件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11.(2023河南夏邑期末)八年級學生小李肚子不舒服,來醫院排隊,眼看快要到自己了,卻見護士攙扶著后面的一位老爺爺先行進去就診。小李問護士為什么老爺爺可以不排隊,護士指了指旁邊豎著的一塊牌子,上面寫著:“七十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就醫予以優先。”小李不解地說:“醫院接診應堅持先來后到,實行老年人優先政策有違平等原則。”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小李的觀點進行辨別與分析。12.[德法天地]網民瀏覽資訊后,在評論區發布評論已成為網絡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但當下網絡評論區“戾氣”之風蔓延,從失控的質疑、無底線的人身攻擊到網上“約架”,網絡暴力猛于虎。 鏈接:網絡戾氣,是指網絡上一種極端的心理或風氣。你同意網民的觀點嗎?請說明理由。(8分)答案全解全析一、選擇題1.答案 C 游客陳某不聽其他游客提醒勸阻,執意在一處省級保護文物上進行刻畫,被罰12萬元。該案例給我們的警示是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受法律約束;要加強自律,提高文明素養。可見,②③符合題意。①不符合題意。④說法錯誤。故選C。2.答案 A 通過審題不難發現,B、D兩項說法錯誤,C項與材料不符。案例說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故選A。3.答案 D 自由主要指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姜某應該懂得,行使言論自由,不能損害他人權益;依法履行義務,合法享有法定權利。可見,③④評價恰當。①②評價錯誤。故選D。4.答案 B 我國在火車站設置現役軍人特別通道,公交車上設置老弱病殘孕及抱嬰者專座,側重體現“不同情況差別對待”。可見,①③符合題意。故選B。5.答案 D 在法律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 一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二是不同情況差別對待。③④符合平等要求。我國公民的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①不符合平等要求。未成年人不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②不符合平等要求。可見,不符合平等要求的有2個。故選D。6.答案 D 漫畫中提供的信息是,散布網絡謠言要受到法律制裁。這警示我們不受約束的自由會導致混亂與傷害,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行使自由和權利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可見,②③④符合題意。①說法錯誤,排除。故選D。 7.答案 B 從平等角度來看,這些做法反映了不同情況差別對待;從道德角度來看,這些做法反映了心懷友善地關愛他人。可見,②③符合題意。①與材料不符。④中“絕對平等”觀點錯誤。故選B。8.答案 C 本題考查對自由的認識。自由是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自由是珍貴的,違反法律可能會失去自由。可見,②③符合題意。①觀點錯誤。④與漫畫寓意不符。故選C。9.答案 A 在法律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 一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二是不同情況差別對待。①中的同工不同酬、②中招聘的各種歧視,均違背了同等情況同等對待的要求;③中選舉權城鄉平等,符合同等情況同等對待的要求。可見,①②③與“平等”這一主題相關。④體現的是孝親敬長,與題意不符。故選A。10.答案 A 本題考查平等的價值。保障各民族平等發展,是因為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平等權是我國公民享有的一項基本權利。可見,①②③符合題意。④觀點錯誤。故選A。二、非選擇題11.答案 小李具有一定的平等意識,但他對平等的理解有些偏頗。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美好社會應有的價值,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應堅持平等。醫院接診堅持先來后到體現了對病人的平等,有利于維護良好的就醫秩序。但平等不是“一刀切”。老年人屬于弱勢群體,不同情況要差別對待。實行老年人優先政策,有利于為老弱病殘群體提供同等的就診機會和條件,符合平等原則。堅持先來后到與老年人優先并不矛盾,二者都是為了維護平等和秩序,實現社會的和諧與美好,我們應正確理解對待。 解析 這是一道辨析題。小李認為“醫院接診應堅持先來后到”,這符合“同等情況同等對待”的要求;小李認為“實行老年人優先政策有違平等原則”,這說明他對“不同情況差別對待”缺乏正確的認識。運用所學知識,對小李的觀點進行辨別與分析即可。12.答案 觀點一:不同意。理由:評論區雖然是自由空間,但嚴管是有必要的。①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②無論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自由主要指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自由在法律上的體現,就是我們享有的和正當行使的各項權利。③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享自由。觀點二:不同意。理由:網絡戾氣影響太壞,但網絡也有積極作用,不應該關閉評論區。①網絡上“戾氣”之風蔓延,侵犯他人的人格尊嚴,敗壞社會風氣,危害社會的和諧穩定。但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網絡推動社會進步,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互聯網豐富了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渠道,使人們更加便利、有序地參與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對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發揮著重要作用。網絡評論區是人民行使民主權利的途徑和渠道。②國家有關部門要開展專項行動,整治“網絡戾氣”,打擊網絡暴力,加強對網絡評論區的監管。網民應當增強道德修養和法治觀念,提高媒介素養,合理利用網絡,對自己的網絡言論負責,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傳遞網絡正能量。 解析 這是一道辨析題。網民“正義之師”的觀點是錯誤的,運用“無法治不自由”的相關知識說明理由即可。網民“茶余飯后”的觀點也是錯誤的,運用“網絡生活新空間”的相關知識說明理由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