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花城版四年級音樂下冊第二課《茉莉花》教案一、教學內容: 花城版四年級音樂下冊第2課學唱《茉莉花》、江蘇 民歌。 二、教材分析 《茉莉花》是一首流傳較廣的漢族民歌,是一首深受全國人們喜愛的民間小調,她清麗、柔婉,是進行民族民間音樂欣賞的好教材。《茉莉花》原名《鮮花調》,各地的《茉莉花》歌詞基本相同,風格也基本相同,以河北和江蘇最為典型。曲調優美流暢,體現江南人文風情的陰柔細膩的特色,具有鮮明個性和極強生命力。 三、教學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藝術課程將古今中外一切經典性的文化藝術遺產,自然地融入課堂教學,成為學生成長的文化養分。接觸經典藝術有利于培養學生將抗、高尚的藝術品位,使他們知道藝術在人類發展史上以及在不同國家、民族文化環境中的價值。培養學生對這一民歌中的經典歌曲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對民族歌曲的熱愛之情。 四、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茉莉花》歌曲,使學生了解江蘇民歌的風格特點。 (2)了解民歌與人民生活的關系,感受民歌的民族風格與地方色彩,培養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的熱愛,對中華文化的熱愛。 五、教學重點 了解江蘇民歌的風格特點,培養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的熱愛。 六、教學準備:電子琴、沙錘、響竹、手鼓。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老師播放多媒體圖片導入新課。(2)老師介紹《茉莉花》并板書課題.(3)老師播放范唱,學生聽,說出歌曲的速度、情緒分別是怎樣的?(4) 讓學生朗讀一遍歌詞.(5)老師指導學生打四分之二拍節奏。 (6)老師講解歌曲中的附點音符、休止附的作用。(二)、跟著歌曲《茉莉花》哼唱旋律。(1)師:那你認為旋律中最好聽的是那一句?學生交流 。 (2)師:老師最喜歡歌曲的第一句,這一句不光動聽,也是全曲的主題音樂句,她奠定了全曲的風格。讓我們一起唱第一句旋律。(3)師:這首歌曲每段的第一句都是“好一朵茉莉花”,好在哪里? 引導學生分析全曲,體會其對茉莉花的描述:“香”“白”“滿園花開,比也比不過她”,茉莉花花瓣潔白,芳香美麗,引發人純潔真摯、樸實無華的情感共鳴。 ( 4 ) 跟著老師的電子琴學生跟唱旋律(三)、再次欣賞《茉莉花》,感受旋律的委婉細膩。 (1)師:同學們,《茉莉花》雖然只是一首江蘇民歌,但是隨著人們對她的喜愛程度的提高,她在世界樂壇上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四)、《茉莉花》“歌曲欣賞”,充實學生的欣賞內容 1、師:《茉莉花》這個首歌被廣大中國人民所喜愛,甚至也被外國人民所喜愛,在2008北京奧運會上也唱響了這首歌。 2 、創編舞蹈。3、學生邊唱邊跳. (五)欣賞“江南風景”,了解民歌與地方文化的緊密聯系 . 1、師:讓我們再次欣賞這美妙的歌聲,在歌聲中暢游江南的美景吧。(邊聽邊看點擊觀看《江南風景》的圖片)。 2、師:同學們,通過剛才音樂的再次欣賞和江南風情圖片的欣賞,你對江南有什么新的了解嗎?(引導學生暢談江南的風土人情、建筑名勝、文人雅士等方面) 3、師小結:江南文化是中國幾千年來華夏文化孕育的一枝獨秀,她篩濾了華夏文化的陽剛、粗獷的因子,而更多的繼承和弘揚了陰柔細膩的一面。她不僅表現在古今江南名人的書法國畫、詩詞歌賦,也融合在了江南小調中,因此江南的民歌小調也呈現出細膩、清秀和委婉。《茉莉花》以其潔白無暇的氣質,端莊大方的儀表,代表中國形象向世界人民傳遞著和平友好,我們應該為這樣的民族音樂感到自豪,為偉大的祖國感到驕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