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教學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詩詞的意境,在具體情境中和對比感受中體驗江南樂曲的風格特點并喜愛江南風格的音樂。【過程與方法】在感受、對比、探究中能初步達到兩聲部的和諧統一。【知識與技能】在視聽唱等活動中,能用柔美連貫的聲音唱出這首歌的韻味,能夠識別連音線。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指導學生準確演唱一字多音,能用柔美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難點】達到兩聲部的和諧統一。三、教學用具多媒體、鋼琴四、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1.欣賞江南風景師:我們欣賞過皚皚白雪的北國,也了解過波濤洶涌的東海,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走進一個充滿鳥語花香的地方,(播放江南六大古鎮風景圖)大家猜這是哪里 (江南)2.朗讀《憶江南》,引出課題師:江南的水是清秀靈動的,江南的山是秀麗多姿的,我不由得想朗讀一首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憶江南》老師朗讀歌詞,學生初步感受歌詞的內容。學生有節奏的朗讀歌詞。師:同學們的朗讀真是太有感情了,我仿佛看到了江南的江岸紅花、碧水藍天,不由得想高歌一曲,同學們注意聽,歌曲表達了什么樣的音樂情緒 (二)新課教學1.老師范唱歌曲《憶江南》,學生聽后說說歌曲給來的感覺(旋律婉轉優美,更加表達了詩人熱愛江南美景的情感)。2.播放音樂,輕聲哼唱歌曲。(出示歌譜圖片)師:真好聽!讓我們試試一起跟著音樂,看著歌詞輕聲地哼唱一遍吧。3.用“lu”哼唱歌曲的旋律。4教師.帶領學生用柯爾文手勢唱譜。5.了解連音線(1)教唱“風景就曾諳”師:我們來看一看這個“諳”字,它有一個圓滑線,一個字有很多的音一起連起來唱,叫做“一字多音”師范唱,學生哼唱(2)教唱“能不憶江南,憶江南”。師:我們還要注意這個“能”字(圈出來),它也是一字多音,要唱的圓滑,連貫。把這兩句連起來唱一遍。6.學生隨琴輕聲哼唱整首歌曲。7.請學生為最后一句“憶江南”設計力度記號,指導學生用“漸弱”“漸慢”來演唱,唱出對江南的無限深情與回味。8.完整地唱歌曲。要求:音量輕一點,氣息連一點,表情好一點,用歌聲表現對江南的無限贊美。9.總結江南音樂藝術的特點:細膩、婉轉、柔美、富有情韻。(三)鞏固提高1.完整學唱二聲部(1)學生唱第一聲部,老師示范第二聲部(2)學生跟琴學唱樂譜(3)加入歌詞演唱(4)老師演唱第一聲部,學生演唱第二聲部(5)老師指揮,學生分組分別演唱第一、第二聲部(6)老師指揮,小組互換演唱2.欣賞舞蹈《小城雨巷》,從曼妙的屋子中體會江南靈動、唯美的畫面。師:在2007年的春節晚會上有個舞蹈《小城雨巷》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這個舞蹈表現的是富有江南特色的雨,因為有了雨的滋潤,江南才變得那么靈動、濕潤,舞蹈音樂也運用了江南序曲的一些音調制作,拉弦樂器的運用獨具匠心,很好的表現了江南的委婉與柔美。我們欣賞一下,舞蹈家們是怎樣用肢體語言來表現的。(四)課堂小結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從詩、歌、舞等幾個方面初步了解了江南的美,讓我們為生在江南,長在江南而自豪,讓我們為使它變得更加美好而一起努力,讓我們一同起立,再一次贊美江南,歌唱江南!再一次深情地說一聲:“我愛你,美江南!”五、板書設計六、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