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久不唱歌忘記歌 教學設計1教學目標1.能夠用正確、自然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久不唱歌忘記歌》,并知道該作品是布依族民歌。2.能體會歌詞中襯詞對烘托歌曲氣氛的表現作用,并能用自己的演唱進行表現。3.主動參與歌詞創編實踐,并能做出簡單的填詞創編或欣賞別人做出的有價值的創編,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合作能力。4.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表演,從中體驗音樂的樂趣。2學情分析四年級學生學習態度積極,學生思維敏捷,接受能力較強,對于新事物有很強的興趣,在音樂的歌曲演唱教學中能夠積極主動地運用音樂歌唱方式來演唱,做到聲情并茂,但對于音樂的信息量還不夠,再分析歌曲與歌曲的表現設計的能力還略顯不足。3重點難點教學重點:1.創設情境、營造氛圍,引導學生充分感受并表現歌曲的魅力。2.指導學生用輕盈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3.感知歌曲的風格特點。教學難點:歌曲《久不唱歌忘記歌》樂觀、風趣,歌曲旋律雖然較為流暢、簡單,但歌曲節奏緊湊,歌詞密集,襯詞較多而不容易唱清,從情緒表達和風格把握的角度加以引導演唱襯詞。4教學過程活動1【導入】背景介紹一、談話導入:1.回顧上節課學習內容。2.簡介布依族在我國的位置。(設計意圖:由復習舊知并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動2【講授】感知歌曲節奏二、節奏練習:1.以布依人向客人問好的形式,出示歌曲中的三種節奏“X X”、“X XX”、“XXXX”。2.請學生以應答的形式,模仿三種節奏。(設計意圖:通過情景對話的形式進行歌曲節奏的練習,讓學生在情境中輕松突破教學難點之一,既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感知歌曲:1.初聽歌曲,感受情緒。2.復聽歌曲,了解歌曲內容。①出示歌曲名,簡介歌曲背景。②找出歌曲中的襯詞。③感受襯詞在歌曲中的作用。(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多次聆聽感受歌曲,使學生發現并了解歌曲中襯詞的作用,解決教學重點之一。)四、感知歌曲節奏:1.教師按節奏范讀歌詞。2.教師指導學生掌握歌曲節奏。(設計意圖:通過教師范讀的形式使學生發現,歌曲的節奏已經在前一環節學習過,從而降低學習難度,突破教學難點之一。)活動3【活動】學唱歌曲五、學唱歌曲:1.教師范唱歌曲,學生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部分。2.指導學生跟琴學唱歌曲。3.重點指導演唱歌曲兩個樂句中旋律不相同的部分,以及演唱不準確的地方。4.聆聽錄音范唱,指導學生用輕巧、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5.師生合作完整演唱歌曲。(設計意圖:聆聽教師范唱,引導學生發現歌曲中兩個樂句中旋律相同部分,增加學生學習興趣;聆聽錄音范唱,感受音樂的表現力;最后通過師生合作的方式,完全解決教學重點。)活動4【活動】創編歌詞六、拓展:1.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歌詞的創編。2.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并演唱自己創編的歌詞。(設計意圖:通過歌詞的創編,不但鞏固了學生對于歌曲的記憶和理解,而且使學生能主動參與到音樂實踐中來,活躍了學生的思維,開闊了學生的音樂視野,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與合作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