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教學設計一、教學內容1.課題: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 2.課時:1課時3.所屬單元: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4.課型:欣賞課5.教學方法:引導、感受、體驗法 6.教學準備:鋼琴、薩克斯、多媒體二、教材分析這首樂曲是由陳鋼編曲的小提琴獨奏曲,其中大量運用了運用了塔吉克族民間音樂素材,尤其是獨特的塔吉克斯坦調式與變化多端的節奏。既具有跳躍性,又有穩定性,充分表現了塔吉克音樂的內涵豐富,又因為這首樂曲使用小提琴鋼琴以及西洋音樂的創作方法,使得樂曲的傳播性于受眾群體進一步擴大,而于民族音樂的結合也幫助樂曲成為了在特殊時期留下的藝術瑰寶。三、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普遍對于音樂有較強的興趣,但大部分同學其實對于器樂作品的興趣并不高,也不太會分析器樂作品,對于我們新疆本土的音樂風格也不是很了解。因此,我選擇了這節具有新疆特色的樂器欣賞課,希望本節課能夠讓學生對于我們本土的音樂有更加的熟悉,也更愿意去欣賞器樂作品,從而潛移默化的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并根據教學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引導學生通過"聽"、"唱"、"演"、"創"等手段,讓學生參與到音樂中而不是單一的去聽,借此增強學生對音樂的熱情與課堂氣氛。四、教學目標1.欣賞小提琴獨奏《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分析音樂旋律、節拍、節奏特點,加深對樂曲音樂情緒及獨特音樂風格的感受與體驗,并能聽辨小提琴、鋼琴的音色。2.學生分段反復聆聽主題,逐漸學會用音樂要素來分析歌曲的情緒,用對比的方法來分析音樂的發展方向。3.通過演唱、欣賞塔吉克族的音樂文化,獲得更多的少數民族音樂的知識技能,感受體驗其音樂情感及風格特點。培養對少數民族音樂的興趣,并且提升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懷。五、教學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欣賞分析小提琴獨奏曲《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運用音樂要素來分析樂曲的情感。六、教學過程(一)導入:教師播放塔吉克鷹舞視頻讓學生根據視頻內容分析是哪里的少數民族,什么族。1.塔吉克族的民族語言便是塔吉克語,是伊朗語族的一個分支。“塔吉克”的意思是王冠,而他們確實酷愛戴一頂裝點了寶石的圓帽子,遠遠望去,確實是帕米爾高原上一頂又一頂的王冠。塔吉克這個民族的人五官都非常深邃、身材高挑出眾,一旦出現在人群中就十分引人注目。而且他們也很會打扮,除了點綴寶石的圓帽子,他們的服飾都非常鮮艷亮麗,女性不管老少,都熱愛穿五顏六色的花裙子,色彩絢麗奪目,在高原上遠遠就能瞧見。他們也同我國很多少數民族一樣能歌善舞,唱跳俱佳。由于信仰圖騰是鷹,所以也自稱是鷹的傳人,民族中就有很多鷹元素的東西。比如一種叫“納依”的樂器,就是用鷹的骨頭做的短笛,而且他們創造出了一種鷹舞,被列為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以在塔吉克族中,我們經常能看到男性吹著納依短笛,女性用自己的窈窕身姿跳起鷹舞的畫面。2.塔什庫爾干縣介紹塔什庫爾干塔吉克是新疆喀什地區的一個自治縣,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相連 ,由于海拔高又位于我國最西端,所以日照時間較長,被譽為“陽光城”或“石頭城”。居民主要以能歌善舞的塔吉克族、維吾爾族、柯爾克孜族為主。3、作者介紹陳鋼中國當代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從小和父親陳歌辛和匈牙利鋼琴家瓦拉學習作曲和鋼琴。上海音樂學院畢業后留校任教。他的作品以濃郁的民族祖宗情調和豐富的當代作曲技巧巧妙地融合而見長。四、歌曲創作背景根據民歌《美麗的塔什庫爾干》、笛子獨奏曲《帕米爾的春天》及新疆塔吉克民族的音樂素材結合西方現代音樂創作技巧寫的一首的小提琴獨奏曲。歌曲描繪了塔吉克族人民在節日中載歌載舞的幸福歡樂場景。[設計意圖]:通過用觀賞塔吉克鷹舞的視頻,使今天要欣賞的樂曲產生神秘感引發興趣,隨后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出塔吉克族,塔什庫爾干這個地方,引出今天的課題,用薩克斯演奏第一部分主題后介紹作曲家,和樂曲創作背景,對樂曲背景有基本的理解,為欣賞奠定基礎。(二)分段欣賞《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1.引子和第一部分(1)引子問題:引子是用哪件樂器演奏的,有什么特點?(引子是自由的散板,用鋼琴演奏,旋律極富有歌唱性,意境寬廣、自由、高亢,仿佛把人們帶到了遼闊美麗的塔什庫爾干綠色的草原,享受著美麗自然的風光,聆聽著牧民們在馬上放歌的情景)[設計意圖]:通過這種簡單問題的引導,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信心從而進一步集中注意力(2)主題一問題:主題一出現了幾次?主題一共出現了兩次,分別在小提琴的中聲區與低聲區,就像一位姑娘與小伙子的對唱,也像一群雄鷹在天空翱翔。[設計意圖]:。這個設計的目的,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專注度,開啟今天的思考;另一方面為后面的知識性內容做好鋪墊,開啟語言表達的閥門。之后引入第一部分的重難點 八七拍的識別主題采用了塔吉克族常用的7/8拍,(教學生揮拍演唱歌曲,感受拍子的自由性)旋律也采用了塔吉克族的特殊調式,3 4 #5 6 7 1 2 3 。旋律自然流暢優美抒情。[設計意圖]:這部分采取了身體律動與樂曲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切身的去感受八七拍這個不常見的特殊節拍,另外引入塔吉克特殊的音階,通過與中國傳統五聲調式音樂的對比加深對樂曲整體的調性有一個初步的掌握。(3)主題二教師出示譜例帶領學生演唱主題問題:主題二由哪個樂器演奏的?主題二一共出現了兩次,第一是由小提琴在高聲曲演奏,第二次是由鋼琴在低聲區演奏,小提琴此時用類似熱瓦普撥奏的四音和弦,使得民族風味更濃。好像在引導人想象一群塔吉克斯坦男女在草場上載歌載舞。(4)華彩一教師吹奏旋律,學生提前感知問題:華彩一再次出現用了那種變奏手法,有何作用?速度、音區、旋律加花(變化節奏、旋律加花、變化速度、力度變化加厚或簡化織體)[設計意圖]:通過對音樂要素的分析,承上啟下,把歌曲引入舞蹈的第二部分中的通過音樂要素賞析樂曲的模式中。2.第二部分(1)主題一:鷹媽媽教師出示譜例,讓學生提前聆聽旋律。問題:這個主題的力度、速度、節拍有什么特點等)1.力度變強了,加強了樂句間的力度對比,速度變快了,音樂更活潑2.調式與節拍變化特別頻繁。通過這種變化讓樂曲顯得更加絢麗多彩,非常突出的表現了塔吉克斯坦人民盡情狂歡,無比興奮的歡樂情感。結合小鷹的創編動作加深記憶(2)小鷹出示譜例,教師彈奏旋律學生提前感受問題:尋找這段音樂的特點?小提琴在高聲區跳躍性的快速演奏,音樂情緒更加激動,為后面的進一步載歌載舞做渲染。(3)鷹爸爸出示譜例,教師彈奏旋律學生提前感受問題:速度有何變化,象征著什么?速度越來越快,象征著舞蹈的場景進入了高潮,所有人都翩翩起舞。(4)群鷹翱翔出示譜例,教師彈奏旋律學生提前感受問題:這一段音樂給了你什么感覺?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這是段復調音樂,小提琴的速度慢、音型寬廣、鋼琴音型密集,形成一種緊拉慢唱的對比,給人悠然自得印象,充滿了塔吉克族民間音樂的特色。[設計意圖]:第二部分是本節課欣賞的重點,所以我采取了將樂段擬人化的方式并結合動作來加深對樂曲的熟悉程度,引導學生找出每一個小主題的特點(如音區變化),找出旋律的特點(復合拍子),從多種音樂要素的對比去了解第二部分。通過少量的練習,達到學生能夠在較快的樂曲中明確的找到小主題的分界。(5)綜合聆聽問題:閉上眼睛仔細聆聽:第二部分幾個主題出現的順序?主題一 二 三 四 二 三 四[設計意圖]:通過聆聽與動作結合加深對樂曲的記憶3.尾聲問題:尾聲旋律進行方式、速度有何特點,象征著什么?旋律進行方式為上行,音樂速度越來越快象征著熱情歡快、幸福的大團圓。(三)完整欣賞歌曲教師出示譜例,總結樂曲兩段的情緒,并自我創編合適的舞蹈動作進行表演第一段“縱情高歌”第二段“熱烈起舞”學生可以自由聆聽,感受主題之間的對比。、[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自身技能的發掘和對本節課樂曲的理解,編排和學習簡單的舞蹈動作于樂曲進行互動,通過音樂與舞蹈結合的學習方式,告別一整節課全是在聽在想,而身體律動較少的現象。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時候動起來,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藝術美,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音樂律動感。(四)課堂小結1.欣賞分析了《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2.掌握了用音樂要素分析歌曲的方法。3.通過感受塔吉克族的音樂風格,根植學生在祖國愛家鄉的愛國主義情懷。[設計意圖]:通過觀看、欣賞、律動去感受塔吉克族的音樂文化,促使學生獲得更多的音樂的知識技能,對少數民族音樂情感及風格特點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培養學生對少數民族音樂的興趣,也可以提升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愛國主義情懷。七、板書設計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第一段“縱情高歌” 拍 塔吉克音樂特點:增二度第二段“熱烈起舞” 主奏樂曲主題一 快樂的小鷹主題二 美麗的鷹媽媽主題三 威武的鷹爸爸主題四 展翅翱翔八、作業設計本節課留下的作業是結合今天的學習,并通過網絡上音像資料為《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第一部分的主題旋律自創舞蹈。[設計意圖]:讓學生將音樂于舞蹈有結合起來,不再讓音樂只停留在耳朵里,也在身體上體現,也通過資料的搜集進一步加深新疆少數民族的藝術欣賞的了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