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福建省廈門第一中學2024一2025學年第二學期3月學業調研評估初三年道德與法治學科練習注意事項:1全香二大愿,30小思,試裕開8貝,為有谷思下。2答案一律寫在答題卡上,否則不能得分,選擇題2B鉛筆填涂。3.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第卷一、本卷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選出來,2B鉛筆涂在答題卡上。1.2024年6月30日,全球首個集“橋、島、隧、水下互通”為一體的跨海集群工程建成開通,它攻克了多項世界級技術難題,創造多項世界記錄。該工程是A.深中通道B.探月工程C.廈門大橋D,港珠澳大橋2.2024年12月4日,我國申報的“春節一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駿”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①為世界文化多樣性貢獻中國色彩②豐富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③有助于增進中華兒女的文化認同和自信④體現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正在逐漸消失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圖1中的兩幅畫共同反映的主旨是養老煙護規業王球老發梨志進學校端少先隊崗端黨深圖1A我國“愛老敬老”成風,青年成為助老的主體B.社會“銀發力量”壯大,發揮老年群體的作用C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老有所養又老有所為D社會建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充分開發利用人力資源4.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以14萬億人民幣的GDP超越東京灣區,成為全球第一大灣區,并創造了全國九分之一的經濟總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①助力港澳地區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②有利于推動落實“一國兩制”方針③體現了港澳地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④推動民族地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第1頁共8頁5.下列新聞事件與新聞解讀相匹配的是序號新聞事件新閑解讀①CR450動車組樣車在北京正式發布鞏固擴大我國高鐵技術世界領跑優勢②哦國已累計培育900多萬名高素質農民為農業農村高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排③慶祝人民政協成立5周年大會隆重舉行夯實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④我國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首次超過煤電體現電力生產供應綠色化不斷深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閱讀下面課堂教學的片段:課堂上老師展示了圖2,提出問題:圖中有多少個長方形?當第一位學生回答12時,有些同學也不假思索地回答12。有一同學本來想說18,但因“害怕”說錯,也隨大流回答。上述片段啟示我們要A自主學習,挑戰權威B勤于學習,勇于創造圖2C拒絕盲從,敢于質疑D獨立思考,追求獨特7,小福因為參加公益活動而耽誤了復習,心情不好。晚上寫日記分析了參加公益活動的收獲后心情變好了。這種調控情緒的方法是A.轉移注意B.合理宣泄C放松訓練D.改變認知評價8.下列名言警句與其所蘊含的道理相符的是序號名言警句蘊含的道理A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B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有水大河滿個人利益是國家利益的集中體現C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向榜樣學習,追求止于至善的境界D法安天下,德潤人心要發揮法律教化作用和道德規范作用9圖3漫畫《多頭指揮》警示我們應A.提升個人能力,不斷發展和完善自己B確定共同愿景,形成一致目標和追求C積極主動作為,各負其職,各盡其能D樹立競爭觀念,敢于競爭,勇于挑戰圖3《多頭指揮》10.下面是同學們在每日時政播報中搜集的資料,其中體現出法律區別于其他行為規范最主要特征的是A中學生王某多次無故曠課,經教育不改,被學校記過處分B在全國法治宜傳日,各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普法宣傳活動C劉某駕車闖紅燈,交警部門依法對其處以扣分、罰款的處罰D,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新修訂的公司法11.下列選項能正確反映事物內在邏輯和順序的是①鄰居家噪音擾民→找到居委會調解未果→向檢察院提起行政訴訟②堅持走新型城鎮化道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實現共同富裕③醉酒駕駛機動車致人傷亡→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受到行政處罰④偷看并傳播小廈的日記→侵犯小廈的人格尊嚴權→承擔民事責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