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四單元 社會爭議解決第十課 訴訟實現公平正義10.3 依法收集運用證據選擇性必修2 法律與生活P96探究與分享胡某向于某借款5萬元。借款到期后,于某多次催討,但胡某僅支付了3萬元,余款未償還,于某只好向人民法院起訴。胡某卻一口咬定借款已經還清,還出具了于某親筆簽字按指印的收條,收條上寫著:“今收到胡萊銀行匯款叁萬元整。4月11日還剩余款貳萬元整。”于某承認收條是自己出具的,但收條是說胡某還剩2萬元沒有還清。二人就“還剩余款貳萬元整”是指“已還”還是“還剩”爭執不下。人民法院在調取證據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雙方進行了一次測謊,最終認為在胡某未提供其他證據進一步證實的情況下,無法認定其已還清余款2萬元,逐判令胡某歸還于某借款本息。●你認為這張收條能作為證據使用嗎 該收條存在什么問題?不能。在以下問題:①用詞模糊。可以理解為4月11日還了剩下的2萬元欠款;也可以理解為4月11日為止還有2萬元欠款沒還。②收條內容不完整。缺少臺頭、還款人、收款人、證人等。一、處處留心皆證據證明的根據,訴訟過程中用來證明案件事實的根據。區分:法律事實 生活事實(相關鏈接 P95-1)(1)決定訴訟勝負的是法律事實(有證據證明的事實),而不是生活事實。(2)在多數情況下,法律事實與生活事實可以達成一致,但也有一些生活事實由于沒有證據可以證明,無法成為法律上認可的法律事實。1.證據的含義2.證據的作用①打官司就是打證據。②證據是打官司決勝負的關鍵砝碼。對司法機關而言,證據是查明案件真實情況的重要手段,是作出正確裁判的依據。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證據是當事人主張自己權利的重要工具;在刑事訴訟中,證據既是揭露犯罪的有力武器,也是保障無辜者不受錯誤追訴的盾牌。③證據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是訴訟的靈魂。在訴訟中全面貫徹證據裁判規則,有利于正確解決糾紛,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實現公平正義。(P97最后一段)一、處處留心皆證據請思考:偷拍、偷錄的資料能否作為民事訴訟的證據?證據的取得要合法。民事訴訟中非法證據排除的根本性標準在于收集該特定證據的手段與結果是否對他人的合法權益造成了侵害。如果偷拍、偷錄是通過非法手段取得的(如竊入別人家中),這種資料就不能作為證據。民事訴訟中的非法證據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 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證據 :這類證據通常是通過非法手段獲取的,如侵犯他人隱私、商業秘密等,嚴重損害了他人的合法權益。例如,未經允許私自錄音、錄像或偷拍他人的行為,可能構成對他人隱私權的侵犯,所得證據將被視為非法證據 。 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證據 :這類證據是指通過違反法律明確禁止的方式或手段獲得的證據。例如,通過非法搜查、扣押等方式獲取的證據,或者通過暴力、威脅等非法手段迫使對方提供的證據,都屬于這一類 嚴重違背公序良俗的證據 :公序良俗是社會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的簡稱,代表了社會的基本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如果一項證據的取得方式嚴重違背了公序良俗,那么它也將被視為非法證據。例如,通過雇傭私家偵探進行非法跟蹤、偷拍等行為獲取的證據,可能因違背公序良俗而被排除 。非法證據在行政訴訟中,非法證據包括以下幾種情況:非法定的行政主體收集的證據。如果證據的收集者并非法定的行政主體,那么這份證據就可能被視為非法證據。違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證據。即使收集證據的主體是合法的,如果其在收集證據的過程中違反了法定的程序,那么這份證據同樣可能被視為非法證據。通過非法權能取得的證據。如果證據是通過非法手段或者濫用權力取得的,那么這份證據也將被視為非法證據。包括通過非法竊聽、拍攝、侵犯個人隱私等方式獲取的證據 ,偽造、篡改、捏造的證據, 通過騙取、威脅、利誘等手段獲取的證據 等。非法證據在刑事訴訟中,非法證據包括以下幾種情況:非法搜查、扣押的物品 。 以刑訊逼供、威脅、引誘、欺騙及其他非法方法取得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證人的供述、陳述和證言 。 未經法定程序在法庭上出示并查證屬實的證據材料。非法證據你有權保持沉默,但你說的每一句話都會成為呈堂證供!美國刑事訴訟中的——米蘭達權利,也就是犯罪嫌疑人保持沉默的權利,是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法律制度。“你有權保持沉默。如果你不保持沉默,那么你所說的一切都能夠用作為你的呈堂證供。你有權在受審時請一位律師。如果你付不起律師費的話,我們可以給你請一位。你是否完全了解你的上述權利?”這句話就是著名的“米蘭達警告”,也稱“米蘭達告誡”,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訊問時,有保持沉默和拒絕回答的權利。“你說的每一句話都會成為呈堂證供”,你怎么理解?證據類型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當事人的陳述、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人證言、鑒定意見、勘驗筆錄。(8種)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人證言,當事人的陳述,鑒定意見,勘驗筆錄、現場筆錄。(9種)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鑒定意見,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視聽資料、電子數據。(12種)注意:證據具有客觀性、關聯性、合法性(按照法定的要求和程序取得)的特征一、處處留心皆證據3.證據的分類書證:是指用文字、符號或圖畫所表達的思想內容來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例如合同書、購物小票、收據等。物證:是指通過物理特征來證明案件客觀事實的一切物品和痕跡,例如案件中被損壞的物品、現場留下的指紋、血跡、腳印,作案工具等。視聽資料:是以錄音磁帶、錄像帶、電影膠片或電子計算機相關設備存儲的作為證明案件事實的音響、活動影像和圖形,包括錄音資料和影像資料。(錄音筆)電子數據:是以數字化形式存儲、處理、傳輸的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信息,例如網頁信息、手機短信、電子郵件、電子交易記錄等。鑒定意見:是指各行業的專家對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所出具的專門性意見,例如傷殘鑒定報告、筆跡鑒定報告等。(觀點表達)勘驗筆錄:是指人民法院指派的勘驗人員對案件的訴訟標的物和有關證據,經過現場勘驗、調查所作的記錄。(如實表達)名詞解釋知識拓展【特別提示】物證與書證的區別物證(實物或痕跡) 書證(思想內容)書證形式上也是客觀存在的物品,但作為證據形式,書證和物證有本質區別。物證是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物品和痕跡。物證是以其外部形狀、物質特性、存在情形等來證明案件事實的(如作案工具、贓款贓物、血跡、指紋、腳印)。 書證是以文字、符號、圖形的思想內容證明案件事實。(例如:合同書、借據、不動產權證書、圖紙等)特別關注:如果一個證據同時具備兩種證明方式,則既是書證又是物證,理論上稱為物證書證同體。例如,在犯罪現場收集到一封書信,內容與被害人死亡原因有關,如果用該書信的內容證明被害人的死亡原因,則屬于書證;同時,又需要判明該書信是否為被害人所寫,需要作筆跡鑒定,從痕跡的角度看,該書信又是物證。例1:某投毒案中,犯罪分子用液體毒劑H使被害人中毒,投毒后該液體即迅速揮發為氣體,融入空氣中,后經專家現場檢測才認定空氣中的H氣體。在本案中,H屬于( )A.物證 B.鑒定意見 C.書證 D.既是物證又是鑒定結論【解析】物證是指以其外部特征、物品屬性、存在狀況等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物品和痕跡。本案中H氣體的屬性證明案件事實,故應屬物證,不是鑒定意見。例2:某些產品外觀上印刷的產品性能說明,在該產品的質量問題發生糾紛時,可以作為( )A.書證 B.視聽資料 C.物證 D.筆錄【解析】書證是指以書面文字、符號、圖形等記載的內容或表達的含義來證明民事案件事實的證據,在本題中產品的性能說明是以書面文字的形式出現的,屬于書證。故答案選A。AA對應訓練視聽資料,以模擬信號的方式在介質上進行存儲。如傳統的錄音帶、錄像帶、膠卷等。通過傳統的錄音、錄像、拍照等技術手段形成,如使用攝像機拍攝、用錄音機錄制的當事人的談話。視聽資料應當合法取得,并提供存儲該視聽資料的原始載體。電子數據,以數字信號的方式在介質上進行存儲,存儲于網絡空間或電子設備中。主要包括五方面:網頁、博客、微博等網絡平臺發布的信息;手機短信、電子郵件、即時通信、通訊群組等網絡應用服務的通信信息;用戶注冊信息、身份認證信息、電子交易記錄、通信記錄、登錄日志等信息;文檔、圖片、音頻、視頻、數字證書、計算機程序等電子文件;其他以數字化形式存儲、處理、傳輸的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信息。【特別提示】視聽資料與電子數據的區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116條規定,視聽資料原本是指借助錄音、錄像等技術手段所記載和再現的聲音、圖像、數據等信息資料。但當這些音、像資料存儲在電子介質中時,在證據種類上就歸屬于電子數據。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錄音資料和影像資料,可以適用電子數據的規定。練一練備受社會關注的"重慶墜亡姐弟案"于4月6日在重慶高院二審開庭審理,公訴機關出示了經技術部門恢復的張波和葉誠塵二人通過微信密謀殺掉兩個孩子的多條聊天記錄作為二人故意殺人罪的關鍵證據;并提供張波關于其抱住兩個小孩雙腿,將兩個小孩同時從飄窗處扔下樓的供述;警方偵查到的飄窗窗臺上張波的赤足足印、飄窗下側窗框邊緣女兒的掌紋痕跡、墜樓現場的血跡、被害人系高墜身亡的《現場勘查筆錄》《鑒定書》等證據。二審中張波稱前幾次訊問都是因為警方逼供誘供才作了有罪供述,公訴方當庭出示公安機關偵查階段的同步錄音錄像予以駁斥。電子數據犯罪嫌疑人的供述物證勘驗筆錄鑒定意見視聽資料下列案件中涉及了哪些種類的證據?當你在生活中遇到下面的兩難選擇時,你會怎樣做?為什么?①用人單位說,如果不簽勞動合同就給雙倍工資,簽了勞動合同就……②好朋友借錢時說:“寫欠條傷感情!咱這感情,你還不放心?”……③借用好朋友的攝像機,還給她時,讓她寫收條,她生氣了……④商店老板說,如果不要發票,就給我贈品……生活與法律收集證據小貼士①減少現金支付,盡量使用銀行卡或者第三方支付。一旦出現糾紛,銀行流水和支付憑證是重要證據。②養成保留票據、合同的習慣。如購物小票、交通票據、營業廳的業務合同,這些日常的合同證據建議保留幾個月至一年。③不要輕易刪除聊天記錄。因為刪除相關記錄,也同時刪除了證據。④養成文字確認的好習慣。無論是借錢還是還錢,現金支付還是轉賬,支付完成后,不妨給對方發個短信之類的信息,確認之前發生的行為。相關鏈接4. 證據的收集與保存(1)要求:做事要留痕,講的就是要留證據。(2)必要性:如果缺乏證據意識,不注意收集和保存證據,一旦發生糾紛,難免處于不利地位。(3)體現:①與別人合作要盡量簽書面合同;②借錢給別人,要對方寫借條;③返還比較重要的東西給別人,要對方寫收條;④買東西或者接受服務要盡量索取發票。一、處處留心皆證據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收集證據?(1)“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法律規定當事人(原告+被告)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例:甲與乙圍繞借款進行的民事訴訟中,甲作為原告,向法院提出對方欠款5萬元這一基本事實,這是主張積極事實,需要提供相應的證據,即負有舉證責任。乙若是否認欠甲5萬元,這就是單純否認對方主張,是主張消極事實,無需證明自己不欠甲5萬元。乙若提出自己已將5萬元還清,或者只是欠甲3萬元,這就是主張積極事實,足以對抗甲欠其5萬元的主張,這就形成抗辯,需要乙提供證據證明這一積極事實,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1.民事訴訟的舉證責任(二)主張權利靠舉證誰主張,誰舉證 ≠ 原告舉證(否認無需舉證,抗辯(主張新的事實)需舉證)思考:“誰主張,誰舉證”是否是原告主張要舉證,被告沒有主張就不需要負舉證責任?(2)“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在有些情況下,當案件當事人因欠缺專業知識或者遠離證據而難以舉證時,法律岀于公平合理的考慮,由對方負責舉證,即當事人提出訴訟主張時,由對方負責舉證。(二)、主張權利靠舉證1.民事訴訟的舉證責任(1)因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發生糾紛,由行為人就法律規定的不承擔責任或者減輕責任的情形,及其行為與損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2)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由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對其沒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3)個人信息處理者侵害個人信息權益造成損害,由個人信息處理者對其沒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補充: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因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常見的舉證責任倒置情形有:(情形+對何舉證)注意:1.舉證責任倒置并不等于只有作為侵權者的被告承擔舉證責任,受害人不承擔舉證責任。2.法律只是規定了被告承擔證明與損害結果沒有因果關系、或者受害人有過錯或第三人有過錯的舉證責任。3.侵權行為、損害結果還需要原告進行舉證。1. 劉先生步行路過一居民樓時,被林女士家墜落的花盆砸傷。劉先生要求林女士賠償醫療費,林女士卻稱劉先生的傷是風把花盆刮落而砸傷的,自己無過錯。最后,法院一審判決林女士賠償原告劉先生2萬元醫療費。對此說法正確的是①關于林女士有無過錯的爭議,劉先生無須承擔舉證責任②關于林女士有無過錯的爭議,林女士無須承擔舉證責任③劉先生主張賠償2萬元醫療費用,需要承擔舉證責任④若林女士不服法院的判決,可以在判決生效前申請再審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B2. 金某駕駛汽車經過渡海新村5號樓時,突然有一花盆從樓上墜下,當即將金某駕駛的車擋風玻璃砸碎,金某臉部也因此受傷。事后金某即與該房主趙某交涉賠償事宜,但趙某矢口否認上述事實。金某遂訴諸法院。關于本案的舉證責任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本案舉證責任倒置,因此金某對于本案不負任何證明責任B.趙某應當證明他對于侵權行為的發生沒有過錯C.金某應當證明趙某對侵權行為的發生有主觀過錯D.趙某應當證明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沒有因果關系B對應訓練2.行政訴訟的舉證責任(1)要求: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2)原因:行政訴訟的核心問題是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是否合法,而行政相對人在舉證能力上無法與行政機關抗衡。(3)目的:通過舉證責任分配方式來體現公正。【注意】行政訴訟原告需舉證的情形:對行政不作為案件起訴,原告有提供申請證據的責任;對行政賠償案件,原告對于損害事實承擔舉證責任。(二)、主張權利靠舉證相關鏈接:①公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人民檢察院承擔;②自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自訴人承擔。③刑事訴訟法還規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并排除用非法方法收集的證據。(為了體現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原則)3. 刑事訴訟的舉證責任(二)、主張權利靠舉證【知識匯總】:三大訴訟中的舉證責任 舉證責任 例外規定民事訴訟 “誰主張,誰舉證” 案件當事人因欠缺專業知識或者遠離證據而難以舉證時,舉證責任倒置行政訴訟 行政機關提供證據 對行政不作為案件起訴,原告有提供申請證據的責任;對行政賠償案件,原告對于損害事實承擔舉證責任刑事訴訟 公訴案件由人民檢察院舉證; 自訴案件由自訴人舉證 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非法持有毒品罪,由被告舉證二、主張權利靠舉證4. 訴訟的基本原則(1)是什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2)為什么:①必要性:證據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是訴訟的靈魂。②意義:在訴訟中全面貫徹證據裁判規則,有利于正確解決糾紛,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實現公平正義。課堂小結依法收集運用證據主張權利靠舉證處處留心皆證據證據(含義、種類、為什么)案件事實和法律事實民事訴訟的舉證責任行政訴訟的舉證責任刑事訴訟的舉證責任基本原則易錯易混點1.決定訴訟勝負的是生活事實。( )2.在訴訟中,我國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 )提示 訴訟證據是訴訟過程中用來證明案件事實的根據。決定訴訟勝負的是法律事實,而不是生活事實。提示 在民事訴訟中,雙方當事人的平等地位決定了“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行政訴訟和刑事訴訟不實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