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鳳陽花鼓》教學設計教學目標:A類生1.通過學唱歌曲《鳳陽花鼓》,感受安徽地方風格的音樂和文化。2. 能夠跟音樂完整地演唱歌曲內容。3. 通過齊唱、樂器伴奏等形式共同表現歌曲,表達出歌曲歡快愉悅的情緒。B類生1.通過跟讀歌詞,了解《鳳陽花鼓》是安徽一首安徽民歌。2.能完整跟唱歌曲。3.通過齊唱、樂器伴奏等形式完整表現歌曲。C類生1.能跟讀歌詞。2.嘗試跟唱歌曲。3.齊唱時能輕聲哼唱,不擾亂課堂。教學重點:在唱好歌曲的基礎上,能夠運用表演、打擊樂器伴奏等多種形式共同完成歌曲的表現,表達出歌曲歡快愉悅的情緒。教學難點:能夠用連貫的聲音演唱歌詞部分,尤其是能夠唱好一字多音處;唱準歌曲的襯詞部分。教學準備:雙響筒、三角鐵、串鈴、PPT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1、聽鼓聲,導入新課,揭示課題《鳳陽花鼓》。2、觀看PPT:師介紹《鳳陽花鼓》。(1)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關于鼓的一首歌,叫《鳳陽花鼓》。(2)鳳陽是安徽的一個縣,它是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故鄉。花鼓是鳳陽的民間樂器,體積小,鼓錘細長,因此,不容易敲打。鳳陽花鼓這首民樂有很多種表演形式,如:舞蹈、二胡、古箏等。 (設計意圖:以鼓聲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運用多媒體課件,使學生初步了解鳳陽花鼓的歷史。)(二)學習歌曲。 1、初聽歌曲及歌詞。(1)這首歌有幾個樂句?情緒怎樣?(2)師讀歌詞,生認真傾聽。(設計意圖:通過傾聽、觀察,以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理解。)(3)生跟讀歌詞。 2、學習歌曲中較難的一字多音樂句并加入節奏型。 (1)一個字上面有很多音,這叫一字多音。 (2)X X X X學習4/4拍的節奏型。 (設計意圖:通過學習一字多音的唱法,同時讓學生掌握4/4拍的節奏型,為學唱做好鋪墊。) 3、學唱歌曲中的切分音部分并加入節奏型。(1)學習切分音的節奏型,跟琴練習。(2)跟著鋼琴,慢速地填唱歌詞。 (3)用原速演唱歌詞部分。 (設計意圖:由慢速到原速逐步學唱歌詞部分,降低了學唱的難度。歌曲的難點部分先學節奏型,為后面的配上打擊樂做鋪墊。) 4、學生學唱襯詞部分。 (1)學生跟琴學唱襯詞部分。 (2)師生對唱。 (設計意圖:襯詞部分是這首歌曲比較有特點的地方,進行了強、弱的力度處理,使襯詞部分活潑、有趣。)5.學生合著鋼琴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師唱一句生跟著唱一句。生完整演唱。加入歡快、活潑的情緒再次演唱。加快速度演唱。跟著伴奏演唱。 (設計意圖:由齊唱歌曲到加入情緒再加速,豐富了歌曲的藝術表現力,鞏固歌曲。)(三)表演歌曲。 1、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2、用歌、奏的形式完整地表現歌曲。 (設計意圖:通過表演讓學生體驗鳳陽花鼓獨特的表演風格。能夠運用歌唱、打擊樂器伴奏等形式共同完成歌曲的表現,表達出歌曲歡快愉悅的情緒。)(四)拓展延伸。 1、聆聽江蘇民歌《茉莉花》,了解每個地方不同風格的音樂和文化。教學反思:本節音樂活動我利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學會歌曲,因為學生之前的音樂基礎知識很弱,所以這節音樂課上起來比較費勁。A類生能跟著鋼琴旋律認真歌唱。B類生在跟唱下基本能唱出一句歌詞,但是在襯詞部分,有些不明白,唱不完整。C類生能安靜傾聽,不打擾別人。在前面學習歌曲一字多音處的節奏時,我特意簡化了節奏型,當時只用手打了節拍,其實我應該帶著學生拿樂器敲一敲的。還有歌曲的襯詞部分也是沒有讓學生打一打節奏,所以在歌曲最后處,合奏時學生有些困難。A類生能跟著我敲一敲,B類和C類生還存在很大問題。通過這節課我也感受到,學生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引領下,興趣點還是特別濃的。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還是要注重教學方法,讓學生和音樂融為一體,這樣對音樂才能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