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二章 章末檢測卷(二)(課件 練習,共2份)蘇教版(2019)必修2 遺傳與進化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二章 章末檢測卷(二)(課件 練習,共2份)蘇教版(2019)必修2 遺傳與進化

資源簡介

章末檢測卷(二)
(時間:75分鐘 滿分: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14小題,每題3分,共42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2024·無錫高一期中)為了探索生物的遺傳物質,科學家做了一系列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攪拌的目的是使細菌外的噬菌體與細菌分離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若用32P標記細菌,可在子代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中檢測到放射性
肺炎鏈球菌的轉化實驗中,經DNA酶處理的S型細菌提取物不能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
煙草花葉病毒的感染實驗中,單用煙草花葉病毒的RNA就能使煙草出現染病的癥狀
2.下列四幅圖表示了在“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攪拌強度、時長等都合理)中相關含量的變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
圖甲表示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變化
圖乙表示在“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變化
圖丙表示艾弗里的“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中,R型細菌與S型細菌的數量變化
圖丁表示艾弗里的“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中,R型細菌與S型細菌的數量變化
3.(2024·江蘇南京高二校聯考)下圖表示一個DNA分子的片段,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
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④的種類有特異性
DNA分子中A與T堿基對含量越高,其結構越穩定
一條脫氧核苷酸鏈上相鄰的堿基A和T通過“-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連接
若該DNA分子片段中含A 20個,其復制三次需消耗游離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160個
4.(2024·江蘇鎮江聯考)左氧氟沙星的作用機制是通過特異性抑制細菌DNA旋轉酶的活性,阻止細菌DNA的復制而導致細菌死亡。迄今為止,只在原核生物中發現了DNA旋轉酶。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
左氧氟沙星可抑制DNA聚合酶從而抑制人體細胞的DNA復制,故毒副作用很大
DNA復制時以每條單鏈為模板,DNA聚合酶沿模板鏈的5'端向3'端方向移動
沃森和克里克通過實驗證明了DNA的半保留復制
一個DNA在體外復制n次所得的DNA分子中,含有親代母鏈的DNA分子占1/2n-1
5.(2024·江蘇蘇州高二統考)從分生組織細胞核中分離出可編碼某多肽鏈前幾個氨基酸的DNA片段。該DNA片段堿基序列如下,翻譯過程均需要起始密碼子AUG。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
甲 5'CGCAGGATCAGTCGATGTCCTGTG 3'
乙 3'GCGTCCTAGTCAGCTACAGGACAC 5'
乙鏈為轉錄的模板鏈,該DNA片段決定了多肽鏈的前3個氨基酸
轉錄出的mRNA中A+U所占比例與該DNA片段中A+T所占比例相同
該DNA片段復制第3次需要消耗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98個
該DNA片段在分生組織細胞內不能同時進行復制和轉錄
6.(2024·江蘇常州高一統考)親代鏈分開及新生DNA開始復制處稱為復制子,真核生物的核DNA包含多個復制子,每個復制子都有自己的起始點(下圖中1~6),每個起始點均富含AT序列。通常每個復制子從起始點開始復制形成復制泡,在復制泡的相遇處,新生DNA融合成子代DNA,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圖中的6號起始點是最晚開始解旋的
起始點富含AT序列,有利于DNA的解旋
復制泡中兩個新生DNA的子代鏈的堿基序列相同
核DNA中包含多個復制子,可以提高DNA復制的效率
7.(2024·江蘇連云港校考)下圖表示某生物DNA分子上進行的部分生理過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
酶A是DNA聚合酶,酶B使氫鍵斷裂,酶C是RNA聚合酶
tRNA的3'端攜帶氨基酸進入核糖體參與過程③
進行過程①時,需通過核孔向細胞核內運入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物質
過程②的酶C從3'→5'方向閱讀模板鏈,催化RNA沿5'→3'方向延伸
8.(2024·江蘇聯考)原核生物的核糖體由大、小兩個亞基組成,其上有3個tRNA結合位點,其中A位點是新進入的tRNA結合位點,P位點是延伸中的tRNA結合位點,E位點是空載tRNA結合位點,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
翻譯過程中的tRNA會依次進入A位點,P位點、E位點
參與圖示翻譯過程的RNA種類有mRNA、tRNA和rRNA
反密碼子與終止密碼子的堿基互補配對使得肽鏈的延伸終止
一種氨基酸對應多種密碼子能降低基因突變帶來的風險并保證翻譯的速度
9.下圖表示細胞中出現的異常mRNA被SURF復合物識別而發生降解的過程,該過程被稱為NMD作用,能阻止有害異常蛋白的產生,圖中異常mRNA與正常mRNA長度相同。AUG、UAG分別表示起始密碼子和終止密碼子,據圖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
SURF能識別所有mRNA的終止密碼子
基因中堿基對替換可能是異常mRNA產生的原因
核糖核苷酸是異常mRNA的基本組成單位
NMD作用失效導致細胞內產生異常蛋白質
10.研究人員用三種基因探針,通過分子雜交技術分別對某動物三種細胞中的mRNA進行檢測,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不同組別雜交結果的差異是因為細胞內基因表達情況不同
三種基因表達都遵循中心法則且需要相同的細胞器參與
用上述探針分別檢測三種細胞的DNA,各組均有雜交帶出現
可用mRNA逆轉錄產生的DNA制作相應基因的探針
11.(2024·江蘇南通校考)油菜的中間代謝產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運輸到種子后有兩條轉變途徑,如圖所示。科研人員根據這一機制培育出高產油油菜,產油率由原來的35%提高到了58%。基因A和基因B是細胞核基因,據圖分析錯誤的是 (  )
分析上圖可知,油菜含油量提高的原因是物質C(雙鏈RNA)的形成抑制了酶b的合成
在細胞質中②過程是一個快速的過程,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質,主要是因為一個mRNA上可以結合多個核糖體
人體的成熟紅細胞、口腔上皮細胞、癌細胞、胰島細胞中都能發生①②過程,其中不能發生③過程的細胞有口腔上皮細胞、胰島細胞
圖中能體現基因控制性狀的方式是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12.(2024·江蘇南通校考)蛋白D是小鼠正常發育所必需的,缺乏時表現為侏儒鼠。小鼠體內的A基因能控制該蛋白的合成,a基因則不能。A基因的表達受P序列的調控,P序列在精子中是非甲基化狀態,傳給子代則A基因能正常表達;在卵細胞中是甲基化狀態,傳給子代則A基因不能正常表達,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
基因型為Aa的侏儒鼠,A基因一定來自母本
DNA甲基化一定不利于生物個體的生長、發育和繁殖
侏儒雌鼠與侏儒雄鼠交配,子代小鼠不一定是侏儒鼠
降低P序列甲基化程度,發育中的某些小鼠侏儒癥狀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
13.(2024·江蘇揚州高一期中)將全部DNA分子雙鏈經32P標記的雄性動物細胞(染色體數為2N)置于不含32P的培養基中培養。經過連續兩次細胞分裂后產生4個子細胞,檢測子細胞中的情況。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
若進行有絲分裂,則含32P染色體的子細胞比例一定為1/2
若進行減數分裂,則含32P染色體的子細胞比例一定為1
若子細胞中的染色體都含32P,則一定進行有絲分裂
若子細胞中的染色體不都含32P,則一定進行減數分裂
14.(2024·江蘇徐州統考)人體肝臟和小腸細胞中合成載脂蛋白的方式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mRNA與核糖體的結合依靠密碼子與反密碼子的相互配對
翻譯過程中核糖體沿著mRNA移動,遇到終止密碼子時翻譯自行停止
圖示編輯具有組織或細胞特異性,表明同一基因可指導合成不同的蛋白質
小腸中合成小蛋白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基因突變導致終止密碼子(UAA)提前出現
二、多項選擇題(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每題有不止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全選對者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
15.(2024·江蘇蘇州高一統考)為探究大腸桿菌DNA復制的過程,在DNA復制開始時,將大腸桿菌放在含低劑量3H標記的脫氧胸苷(3H-dT)的培養基中,3H-dT可摻入正在復制的DNA分子中,使其帶有放射性標記。短時間后,將大腸桿菌轉移到含高劑量3H-dT的培養基中培養一段時間。收集、裂解細胞,抽取其中的DNA進行放射性自顯影檢測,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推測正確的是 (  )
復制起始區在低放射性區域
DNA復制為半保留復制
DNA復制從起始點向兩個方向延伸
3H-dT由低劑量轉為高劑量的時間間隔對結果影響較大
16.假設1個雙鏈均被32P標記的噬菌體DNA由5 000個堿基對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堿基的20%。用這個噬菌體侵染只含31P的大腸桿菌,共釋放出1 000個子代噬菌體。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
噬菌體增殖需要細菌提供場所、原料和酶等
該過程至少需要3×108個鳥嘌呤脫氧核苷酸
含32P與只含31P的子代噬菌體的比例為1∶49
噬菌體的DNA復制在宿主細胞中進行
17.狂犬病毒(RV)外形呈彈狀,核衣殼呈螺旋對稱,表面具有包膜,內含有單鏈-RNA。RV與宿主細胞結合后,將其核酸蛋白復合體釋放至細胞質,并通過如圖途徑進行增殖。下列相關推斷錯誤的是 (  )
過程②發生在RV的核糖體上
圖中-RNA可作為病毒RNA復制和翻譯外殼蛋白的模板
狂犬病毒RNA的復制過程由①和③組成
過程①和③所需的原料、能量和酶均來自宿主細胞
18.(2024·江蘇鹽城校聯考練習)當細胞中缺乏氨基酸時,負載tRNA(攜帶氨基酸的tRNA)會轉化為空載tRNA(沒有攜帶氨基酸的tRNA)參與基因表達的調控。下圖是缺乏氨基酸時,tRNA調控基因表達的相關過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
①過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②過程中核糖體d比a更接近起始密碼子
細胞核內的mRNA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
當細胞缺乏氨基酸時,空載tRNA使蛋白激酶失活,從而抑制基因表達
三、非選擇題(3小題,共46分。)
19.(16分)科學家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分別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然后用兩種被標記的噬菌體分別去侵染細菌。當噬菌體在細菌體內大量繁殖后,科學家對標記物質進行檢測,結果顯示用35S標記的一組實驗的上清液放射性很高,32P標記的一組實驗的沉淀物放射性很高(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4分)該實驗目的是                              ,
主要的實驗方法有                              。
(2)(4分)為什么選擇35S和32P這兩種同位素分別對蛋白質和DNA做標記                
                                           ,
如何對噬菌體進行同位素標記                               
                                         。
(3)(2分)由實驗結果可知,用35S標記的一組侵染實驗的上清液放射性很高,32P標記的一組實驗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這個結果說明了什么問題                               
                                         。
(4)(6分)實驗過程中攪拌和離心的目的分別是什么                     
                                          ,
沉淀物和上清液中分別有哪些生物成分
                                             
                                         。
20.(16分)(2024·江蘇徐州高一期中)下圖表示與果蠅遺傳物質相關結構的示意圖,請據下圖回答:
(1)(1分)若①②表示某一物質在果蠅體細胞不同分裂時期的兩種結構形態,則①②分別表示    。
(2)(1分)請按照自上而下的順序寫出⑤中堿基序列的中文名稱        。
(3)(3分)DNA分子復制時,圖中④處    發生斷裂,此過程需要的條件是    和ATP。通過復制,形成的子代DNA的兩條鏈,一條來自親代,一條是新形成的,這種復制方式稱為    。
(4)(3分)圖中③一條脫氧核苷酸鏈上的相鄰堿基之間通過            相連。
(5)(8分)下圖表示DNA分子復制的過程。請回答以下問題:
由圖示可推知DNA的復制特點有            。
②若用15N標記過的該DNA分子在含14N的培養基中復制4次,然后加入解旋酶后再密度梯度離心,結果如圖所示。在X和Y層分布的DNA鏈的組成類型及數量比例是        。若DNA分子含中含腺嘌呤a個,則第n次復制消耗腺嘌呤脫氧核苷酸的原料        個。
③若親代DNA分子在復制時,某位點上的一個正常堿基(設為P)由于誘變變成了尿嘧啶。該DNA連續復制兩次,得到的4個子代DNA分子相應位點上的堿基對分別為    、A-T、G-C、C-G。推測“P”可能是    。
21.(14分)(2024·江蘇連云港期中)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是一種能夠促進和維持中樞神經系統正常生長發育的蛋白質,若BDNF基因表達受阻,則會導致精神分裂癥。如圖為BDNF基因的表達及相關調控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3分)圖中①表示BDNF基因的    過程,該過程需要    酶的催化,需要的原料是    。
(2)(3分)圖中②過程核糖體的移動方向是    (填“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mRNA上決定一個氨基酸的3個相鄰的核苷酸稱為    。
(3)(3分)由圖可知,miRNA-195基因調控BDNF基因表達的機理是:miRNA-195與BDNF基因①過程形成的mRNA結合形成雙鏈,使mRNA無法與    (細胞器)結合,從而抑制    (填名稱)過程。
(4)(3分)與正常人相比,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過程③    (填“減弱”“不變”或“增強”),若過程①強度不變,則BDNF的含量將    ,從而導致精神分裂癥。
(5)(2分)請根據題意提出一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思路:    。
章末檢測卷(二)
1.B [噬菌體侵染細菌時,若用32P標記細菌,可在子代噬菌體的DNA中檢測到放射性,蛋白質中不含P元素,子代噬菌體的蛋白質中不能檢測到放射性,B錯誤;DNA酶將DNA分解,在肺炎鏈球菌的轉化實驗中,經DNA酶處理的S型細菌提取物不能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C正確;病毒增殖時,遺傳物質進入宿主細胞內,以自身遺傳物質為模板,利用宿主細胞的營養物質為原料進行增殖,單用煙草花葉病毒的RNA感染煙草時,只要煙草花葉病毒的RNA能順利進入煙草,煙草花葉病毒就能繁殖,就能使煙草出現染病的癥狀,D正確。]
2.C [“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隨著時間的推移,細菌被裂解,子代噬菌體釋放,導致沉淀物放射性含量不斷降低,A錯誤;“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低,B錯誤;艾弗里的“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中,在R型活細菌中加入S型細菌DNA后,R型細菌增殖數量增加,S型細菌最初沒有,轉化后增殖,數量增加,C正確,D錯誤。]
3.C [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④(胞嘧啶脫氧核苷酸)的種類沒有特異性,A錯誤;由于A-T堿基對有兩個氫鍵、G-C堿基對有三個氫鍵,DNA分子中A與T堿基對含量越高,其結構越不穩定,B錯誤;據題圖,一條脫氧核苷酸鏈上相鄰的堿基A和T通過“-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連接,C正確;若該DNA分子片段中含A為20個,其復制三次得到8個DNA分子,其中相當于新合成7個DNA,故需消耗游離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數=20×7=140(個),D錯誤。]
4.D [左氧氟沙星通過特異性抑制細菌DNA旋轉酶的活性,阻止細菌DNA的復制而導致細菌死亡,迄今為止,只在原核生物中發現了DNA旋轉酶,所以左氧氟沙星不會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從而抑制人體細胞的DNA復制,A錯誤;DNA復制時以每條鏈為模板,DNA聚合酶只能沿模板鏈的3′端→5′端方向移動,子鏈延伸方向是5′端→3′端,B錯誤;米西爾森和斯塔爾通過實驗證明了DNA的半保留復制,C錯誤;一個DNA復制n次后形成2n個DNA分子,其中含有親代母鏈的DNA分子有2個,占1/2n-1,D正確。]
5.C [乙鏈中存在3′-TAC-5′,以乙鏈為模板轉錄出的mRNA存在AUG(起始密碼子),因此乙鏈為轉錄的模板鏈,該DNA段決定了多肽鏈的前3個氨基酸,A正確;由于堿基互補配對原則,轉錄出的mRNA中A、U數量分別與乙鏈的T、A相等,而乙鏈的A、T數量分別與甲鏈的T、A相等,因此轉錄出的mRNA中A+U所占比例與該DNA片段中A+T所占比例相同,B正確;DNA片段含有胞嘧啶脫氧核苷酸14個,復制3次需要增加23-1=7(個)DNA,需要消耗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數=14×7=98(個),復制2次需要增加22-1=3(個)DNA,需要消耗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數=14×3=42(個),則第三次復制需要消耗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數=98-42=56(個),C錯誤;該分生組織細胞的DNA的復制和轉錄過程不能同時進行,因為DNA片段不能同時與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結合,D正確。]
6.C [DNA上不同復制泡大小表示不同復制子起始復制的時間不同,復制泡越大,復制的起始時間越早,據題圖可知6號起始點對應的復制泡最小,因此是最晚解旋的,A正確;每個起始點均富含AT序列,與A和T間的氫鍵數比G和C間少有關,AT之間含兩個氫鍵,GC之間含三個氫鍵,氫鍵數越少越容易解旋,B正確;子鏈和母鏈之間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兩條母鏈的堿基互補配對,復制泡中兩個新生DNA的子代鏈的堿基序列也互補,C錯誤;核DNA是多起始點復制,其中包含多個復制子,可以提高DNA復制的效率,D正確。]
7.C [據圖分析,表示DNA復制、轉錄和翻譯同時進行,過程①表示DNA復制,所以酶A表示DNA聚合酶,酶B表示解旋酶,作用是斷開DNA分子的氫鍵,過程②表示轉錄,所以酶C表示RNA聚合酶,過程③表示翻譯,A正確;過程③表示翻譯,tRNA的3′端攜帶氨基酸進入核糖體參與翻譯過程,B正確;該生物DNA復制、轉錄、翻譯同時進行,說明為原核生物,不存在核膜,也不存在核孔,C錯誤;過程②表示轉錄,酶C(RNA聚合酶)從3′→5′方向閱讀模板鏈,催化RNA沿5′→3′方向延伸,D正確。]
8.C [根據題干信息A位點是新進入的tRNA結合位點,P位點是延伸中的tRNA結合位點,E位點是空載tRNA結合位點可知,tRNA的移動順序是A位點→P位點→E位點,A正確;參與翻譯過程的RNA有三種,分別為rRNA(核糖體的組成成分)、mRNA(翻譯的模板)和tRNA(轉運氨基酸的工具),B正確;由于終止密碼子不決定氨基酸,當核糖體遇到終止密碼子時,翻譯過程會終止,反密碼子不會與終止密碼子堿基互補配對,C錯誤;一種氨基酸可能對應多種密碼子,故RNA上的密碼子改變,合成的肽鏈不一定改變,因而能降低基因突變帶來的風險并保證翻譯的速度,D正確。]
9.A [由題圖可知,SURF只能識別異常mRNA的終止密碼子,進而阻止有害異常蛋白的產生,A錯誤;圖中異常mRNA與正常mRNA長度相同,據此可推測異常mRNA產生的原因是轉錄時基因發生堿基對替換造成的,B正確;NMD作用失效,則細胞內會產生異常蛋白質,D正確。]
10.B [分析表格可知,卵清蛋白基因只在輸卵管細胞中表達,β-珠蛋白基因只在未成熟紅細胞中表達,胰島素基因只在胰島B細胞中表達,說明不同的細胞內基因表達情況不同,A正確;通過分子雜交技術分別對某動物三種細胞中的mRNA進行檢測,說明這三種細胞的轉錄情況不同,三種細胞的轉錄均發生在細胞核中,不需要細胞器的參與,B錯誤;三種細胞來自同一生物體,所含DNA相同,若用上述探針檢測三種細胞中的DNA,則均會出現雜交帶,C正確;分子探針可以用逆轉錄產生的DNA來制作,D正確。]
11.C [分析題圖可知,由于非模板鏈誘導轉錄形成的單鏈RNA與模板鏈轉錄形成的mRNA形成了雙鏈RNA,抑制了酶b的合成,使PEP不能轉化成蛋白質,從而更多轉化為油脂,使油菜的油脂含量升高,A正確;在翻譯的過程中,一個mRNA上可以結合多個核糖體,從而使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質,提高翻譯的效率,B正確;①是轉錄,②是翻譯,③是DNA復制,癌細胞能夠不斷增殖,可以發生①②③過程;口腔上皮細胞和胰島細胞屬于高度分化的細胞,已不能進行細胞分裂,但能進行基因的表達,能發生①②過程,不能發生③過程;而人體成熟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和眾多的細胞器,①②③過程都不能發生,C錯誤;由圖可知,基因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性狀,屬于基因對性狀的間接控制,D正確。]
12.B [P序列在精子中是非甲基化狀態,傳給子代后A基因能正常表達,在卵細胞中是甲基化狀態,傳給子代后A基因不能正常表達,顯然基因型為Aa的侏儒鼠的A基因沒有正常表達,即A基因來自母本,A正確;DNA甲基化不一定不利于生物個體的生長、發育和繁殖,如小鼠毛色基因的甲基化,B錯誤;侏儒雌鼠與侏儒雄鼠交配,子代不一定是侏儒鼠,因為侏儒雄鼠可能含來自其母本的A基因,產生含有A基因的精子,而該精子參與受精形成的后代表現正常,C正確;降低P序列甲基化程度,發育中的基因型為Aa的小鼠侏儒癥狀可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D正確。]
13.B [若進行有絲分裂,第一次有絲分裂后,子細胞都含有標記(每條染色體上的DNA分子只有1條鏈被標記);第二次有絲分裂復制后,每條染色體只有1條姐妹染色單體被標記,有絲分裂后期,染色單體隨機分開,具有32P標記的染色體也隨機進入2個子細胞,所以經過連續兩次細胞分裂后產生的4個子細胞中,含32P染色體的子細胞有2個或3個或4個,因此含有32P染色體的子細胞比例為1/2或3/4或1,A錯誤;若進行減數分裂,DNA只復制一次,每條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都被標記,減數分裂形成的4個子細胞中染色體都被標記,故含32P染色體的子細胞比例一定為1,B正確;若子細胞中的染色體都含32P,則一定進行的是減數分裂,C錯誤;若子細胞中的染色體不都含32P,則一定進行的是有絲分裂,D錯誤。]
14.B [mRNA與tRNA的結合依靠密碼子與反密碼子的相互配對,A錯誤;同一基因指導合成相同的蛋白質,C錯誤;小腸細胞中控制合成的蛋白質氨基酸數減少是由于mRNA編輯后終止密碼子UAA提前出現了,而不是因為基因突變,D錯誤。]
15.ACD [據圖可以推測,開始將其放在含低劑量3H標記的脫氧胸苷的培養基中,故大腸桿菌DNA的復制起始區在低放射性區域,中間為低放射性區域,兩邊為高放射性區域,說明DNA復制從起始點向兩個方向延伸,故復制的方向是b→a,b→c,A、C正確;放射性自顯影檢測無法得出DNA復制為半保留復制,B錯誤;3H-dT由低劑量轉為高劑量的時間間隔太長可能整個DNA分子都是低放射性,對結果影響較大,D正確。]
16.BC [一個DNA分子中腺嘌呤占全部堿基的20%,則A=T=5 000×2×20%=2 000(個),C=G=5 000×2×30%=3 000(個),則該過程至少需要3 000×(1 000-1)=3 000×999=2 997 000(個)鳥嘌呤脫氧核苷酸,B錯誤;由于DNA的半保留復制,釋放出的1 000個子代噬菌體中,含32P的有2個,只含31P的有998個,所以二者比例為1∶499,C錯誤;噬菌體增殖需要細菌提供場所,即噬菌體的DNA復制在宿主細胞中進行,D正確。]
17.AB [過程②表示翻譯,發生在宿主細胞的核糖體上,A錯誤;圖中-RNA可作為病毒RNA復制的模板,+RNA作為翻譯外殼蛋白的模板,B錯誤;由圖可知:①③為狂犬病毒RNA復制的全過程,C正確;過程①和③組成狂犬病毒RNA的復制過程,所需的原料、能量和酶均來自宿主細胞,D正確。]
18.BC [①為轉錄過程。RNA是在細胞核中,通過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的,這一過程叫作轉錄,A錯誤;②為翻譯過程。該過程中核糖體是沿著mRNA移動的。根據多肽鏈的長短可判斷出翻譯的方向是從右向左,起始密碼子在右端,所以核糖體d比a更接近起始密碼子,B正確;細胞核內的mRNA合成以后,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中,C正確;據圖分析,當細胞缺乏氨基酸時,空載tRNA通過激活蛋白激酶抑制基因表達,也可以抑制基因的轉錄,D錯誤。]
19.(1)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同位素標記法、離心法等 (2)間接地將蛋白質和DNA分離,分別觀察他們的作用 分別用帶有35S和32P標記的細菌培養噬菌體進行同位素標記 (3)說明蛋白質外殼留在細菌體外,DNA進入細菌體內 (4)攪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細菌上的噬菌體與細菌分離,離心的目的是讓上清液中析出質量較輕的噬菌體顆粒,而離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侵染的細菌 沉淀物的成分是細菌和噬菌體的DNA,上清液的成分是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
解析 (1)科學家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分別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然后用兩種被標記的噬菌體分別去侵染細菌的實驗,目的是證明DNA是遺傳物質,實驗過程中采用了同位素標記法、離心法等實驗方法。(2)蛋白質中含有S,而DNA中含有P,用35S和32P這兩種同位素分別對蛋白質和DNA做標記,可以間接地將蛋白質和DNA分離,分別觀察他們的作用。因為噬菌體沒有細胞結構,不能獨立生活,必須營寄生生活。所以先將細菌分別在含32P和35S的培養基中培養,然后分別用帶有35S和32P標記的細菌培養噬菌體進行同位素標記。(3)由于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而被噬菌體侵染的細菌內沒有放射性,說明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留在細菌體外;由于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標記噬菌體的雙鏈DNA,被噬菌體侵染的細菌內有放射性,說明噬菌體的DNA進入到細菌體內。故用35S標記的一組實驗的上清液放射性很高,32P標記的一組實驗的沉淀物放射性很高,此實驗證明DNA是噬菌體的遺傳物質。(4)“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由于噬菌體吸附在細菌上,所以攪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細菌上的噬菌體與細菌分離,而離心的目的是讓上清液中析出質量較輕的噬菌體顆粒,而離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侵染的細菌。離心后,沉淀物的成分是細菌和噬菌體的DNA,上清液的成分是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
20.(1)染色體和染色質 (2)胸腺嘧啶、腺嘌呤、胞嘧啶
(3)氫鍵 解旋酶 半保留復制
(4)③-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
(5)①半保留復制和多起點雙向復制 ②14N∶15N=15∶1 (2n-1)×a
③U-A 胞嘧啶或鳥嘌呤
解析 (1)若①②表示某一物質在果蠅體細胞不同分裂時期的兩種結構形態,①為高度螺旋化,②為絲狀,則①②分別表示染色體和染色質。(2)據圖可知,圖中⑤表示堿基,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堿基自上而下依次為胸腺嘧啶、腺嘌呤、胞嘧啶。(3)DNA分子復制時,④處的氫鍵斷裂,DNA雙鏈解開;該過程需要解旋酶催化和ATP提供能量;DNA分子復制的特點之一是半保留復制,即形成的子代DNA的兩條鏈,一條來自親代,一條是新形成的。(4)DNA的一條鏈上相鄰堿基之間通過“-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連接。(5)①據圖可知,DNA的復制特點有半保留復制和多起點雙向復制。②DNA分子復制的特點是半保留復制,若用15N標記過的該DNA分子在含14N的培養基中復制4次,共得到16個DNA分子,加入解旋酶后再密度梯度離心,共有32條鏈,其中只有2條鏈含有15N(Y),另外30條鏈含有14N(X),故在X和Y層分布的DNA鏈的組成類型及數量比例是14N∶15N=15∶1;若DNA分子中含腺嘌呤a個,第n次復制有2n-1個DNA分子,則第n次復制消耗腺嘌呤脫氧核苷酸的原料為(2n-1)×a(個)。③若親代DNA分子在復制時,某位點上的一個正常堿基(設為P)由于誘變變成了尿嘧啶,根據半保留復制的特點,DNA分子經過兩次復制后,突變鏈形成的兩個DNA分子中含有U-A、A-T堿基對,而另一條正常鏈形成的兩個DNA分子中含有G-C、C-G堿基對,因此替換的可能是G,也可能是C。
21.(1)轉錄 RNA聚合 核糖核苷酸 (2)由右向左 密碼子 (3)核糖體 翻譯 (4)增強 減少 (5)敲除miRNA-195基因(或抑制miRNA-195基因轉錄)
解析 (1)圖中①表示BDNF基因的轉錄過程,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該過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RNA的基本單位是核糖核苷酸,因此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2)圖中②一條mRNA上結合了多個核糖體,先結合上的核糖體合成的肽鏈長,所以核糖體移動的方向是由右向左。mRNA上決定一個氨基酸的3個相鄰的核苷酸稱為密碼子。(3)mRNA是翻譯的模板,miRNA-195與BDNF基因轉錄出的mRNA結合形成雙鏈,使mRNA無法與核糖體結合,抑制BDNF基因的翻譯過程。(4)若BDNF基因表達受阻,則會導致精神分裂癥,因此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過程③增強;過程①是轉錄生成mRNA,過程②是翻譯,若過程①強度不變,則BDNF的含量將減少,從而導致精神分裂癥。(5)miRNA-195基因轉錄會引起BDNF基因表達受阻,導致精神分裂癥,因此可以敲除miRNA-195基因或者抑制miRNA-195基因轉錄,使BDNF基因正常表達。(共54張PPT)
章末檢測卷(二)
(時間:75分鐘 滿分:100分)
B
一、單項選擇題(14小題,每題2分,共42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2024·無錫高一期中)為了探索生物的遺傳物質,科學家做了一系列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攪拌的目的是使細菌外的噬菌體與細菌分離
B.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若用32P標記細菌,可在子代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中檢測到放射性
C.肺炎鏈球菌的轉化實驗中,經DNA酶處理的S型細菌提取物不能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
D.煙草花葉病毒的感染實驗中,單用煙草花葉病毒的RNA就能使煙草出現染病的癥狀
解析 噬菌體侵染細菌時,若用32P標記細菌,可在子代噬菌體的DNA中檢測到放射性,蛋白質中不含P元素,子代噬菌體的蛋白質中不能檢測到放射性,B錯誤;
DNA酶將DNA分解,在肺炎鏈球菌的轉化實驗中,經DNA酶處理的S型細菌提取物不能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C正確;
病毒增殖時,遺傳物質進入宿主細胞內,以自身遺傳物質為模板,利用宿主細胞的營養物質為原料進行增殖,單用煙草花葉病毒的RNA感染煙草時,只要煙草花葉病毒的RNA能順利進入煙草,煙草花葉病毒就能繁殖,就能使煙草出現染病的癥狀,D正確。
2.下列四幅圖表示了在“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攪拌強度、時長等都合理)中相關含量的變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C
A.圖甲表示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變化
B.圖乙表示在“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變化
C.圖丙表示艾弗里的“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中,R型細菌與S型細菌的數量變化
D.圖丁表示艾弗里的“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中,R型細菌與S型細菌的數量變化
解析 “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隨著時間的推移,細菌被裂解,子代噬菌體釋放,導致沉淀物放射性含量不斷降低,A錯誤;
“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低,B錯誤;
艾弗里的“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中,在R型活細菌中加入S型細菌DNA后,R型細菌增殖數量增加,S型細菌最初沒有,轉化后增殖,數量增加,C正確,D錯誤。
A.圖甲表示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變化
B.圖乙表示在“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變化
C.圖丙表示艾弗里的“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中,R型細菌與S型細菌的數量變化
D.圖丁表示艾弗里的“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中,R型細菌與S型細菌的數量變化
3.(2024·江蘇南京高二校聯考)下圖表示一個DNA分子的片段,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C
A.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④的種類有特異性
B.DNA分子中A與T堿基對含量越高,其結構越穩定
C.一條脫氧核苷酸鏈上相鄰的堿基A和T通過“-脫
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連接
D.若該DNA分子片段中含A 20個,其復制三次需消耗游離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160個
解析 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④(胞嘧啶脫氧核苷酸)的種類沒有特異性,A錯誤;
由于A-T堿基對有兩個氫鍵、G-C堿基對有三個氫鍵,DNA分子中A與T堿基對含量越高,其結構越不穩定,B錯誤;
據題圖,一條脫氧核苷酸鏈上相鄰的堿基A和T通過“-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連接,C正確;
若該DNA分子片段中含A為20個,其復制三次得到8個DNA分子,其中相當于新合成7個DNA,故需消耗游離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數=20×7=140(個),D錯誤。
A.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④的種類有特異性
B.DNA分子中A與T堿基對含量越高,其結構越穩定
C.一條脫氧核苷酸鏈上相鄰的堿基A和T通過“-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連接
D.若該DNA分子片段中含A 20個,其復制三次需消耗游離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160個
4.(2024·江蘇鎮江聯考)左氧氟沙星的作用機制是通過特異性抑制細菌DNA旋轉酶的活性,阻止細菌DNA的復制而導致細菌死亡。迄今為止,只在原核生物中發現了DNA旋轉酶。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左氧氟沙星可抑制DNA聚合酶從而抑制人體細胞的DNA復制,故毒副作用很大
B.DNA復制時以每條單鏈為模板,DNA聚合酶沿模板鏈的5′端向3′端方向移動
C.沃森和克里克通過實驗證明了DNA的半保留復制
D.一個DNA在體外復制n次所得的DNA分子中,含有親代母鏈的DNA分子占1/2n-1
D
解析 左氧氟沙星通過特異性抑制細菌DNA旋轉酶的活性,阻止細菌DNA的復制而導致細菌死亡,迄今為止,只在原核生物中發現了DNA旋轉酶,所以左氧氟沙星不會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從而抑制人體細胞的DNA復制,A錯誤;
DNA復制時以每條鏈為模板,DNA聚合酶只能沿模板鏈的3′端→5′端方向移動,子鏈延伸方向是5′端→3′端,B錯誤;
米西爾森和斯塔爾通過實驗證明了DNA的半保留復制,C錯誤;
一個DNA復制n次后形成2n個DNA分子,其中含有親代母鏈的DNA分子有2個,占1/2n-1,D正確。
5.(2024·江蘇蘇州高二統考)從分生組織細胞核中分離出可編碼某多肽鏈前幾個氨基酸的DNA片段。該DNA片段堿基序列如下,翻譯過程均需要起始密碼子AUG。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甲 5′CGCAGGATCAGTCGATGTCCTGTG 3′
乙 3′GCGTCCTAGTCAGCTACAGGACAC 5′
A.乙鏈為轉錄的模板鏈,該DNA片段決定了多肽鏈的前3個氨基酸
B.轉錄出的mRNA中A+U所占比例與該DNA片段中A+T所占比例相同
C.該DNA片段復制第3次需要消耗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98個
D.該DNA片段在分生組織細胞內不能同時進行復制和轉錄
C
解析 乙鏈中存在3′-TAC-5′,以乙鏈為模板轉錄出的mRNA存在AUG(起始密碼子),因此乙鏈為轉錄的模板鏈,該DNA段決定了多肽鏈的前3個氨基酸,A正確;
由于堿基互補配對原則,轉錄出的mRNA中A、U數量分別與乙鏈的T、A相等,而乙鏈的A、T數量分別與甲鏈的T、A相等,因此轉錄出的mRNA中A+U所占比例與該DNA片段中A+T所占比例相同,B正確;
DNA片段含有胞嘧啶脫氧核苷酸14個,復制3次需要增加23-1=7(個)DNA,需要消耗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數=14×7=98(個),復制2次需要增加22-1=3(個)DNA,需要消耗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數=14×3=42(個),則第三次復制需要消耗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數=98-42=56(個),C錯誤;
該分生組織細胞的DNA的復制和轉錄過程不能同時進行,因為DNA片段不能同時與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結合,D正確。
6.(2024·江蘇常州高一統考)親代鏈分開及新生DNA開始復制處稱為復制子,真核生物的核DNA包含多個復制子,每個復制子都有自己的起始點(下圖中1~6),每個起始點均富含AT序列。通常每個復制子從起始點開始復制形成復制泡,在復制泡的相遇處,新生DNA融合成子代DNA,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C
A.圖中的6號起始點是最晚開始解旋的
B.起始點富含AT序列,有利于DNA的解旋
C.復制泡中兩個新生DNA的子代鏈的堿基序列相同
D.核DNA中包含多個復制子,可以提高DNA復制的效率
解析 DNA上不同復制泡大小表示不同復制子起始復制的時間不同,復制泡越大,復制的起始時間越早,據題圖可知6號起始點對應的復制泡最小,因此是最晚解旋的,A正確;
每個起始點均富含AT序列,與A和T間的氫鍵數比G和C間少有關,AT之間含兩個氫鍵,GC之間含三個氫鍵,氫鍵數越少越容易解旋,B正確;
子鏈和母鏈之間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兩條母鏈的堿基互補配對,復制泡中兩個新生DNA的子代鏈的堿基序列也互補,C錯誤;
核DNA是多起始點復制,其中包含多個復制子,可以提高DNA復制的效率,D正確。
A.圖中的6號起始點是最晚開始解旋的
B.起始點富含AT序列,有利于DNA的解旋
C.復制泡中兩個新生DNA的子代鏈的堿基序列相同
D.核DNA中包含多個復制子,可以提高DNA復制的效率
7.(2024·江蘇連云港校考)下圖表示某生物DNA分子上進行的部分生理過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C
A.酶A是DNA聚合酶,酶B使氫鍵斷裂,酶C是RNA聚合酶
B.tRNA的3′端攜帶氨基酸進入核糖體參與過程③
C.進行過程①時,需通過核孔向細胞核內運入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物質
D.過程②的酶C從3′→5′方向閱讀模板鏈,催化RNA沿5′→3′方向延伸
解析 據圖分析,表示DNA復制、轉錄和翻譯同時進行,過程①表示DNA復制,所以酶A表示DNA聚合酶,酶B表示解旋酶,作用是斷開DNA分子的氫鍵,過程②表示轉錄,所以酶C表示RNA聚合酶,過程③表示翻譯,A正確;
過程③表示翻譯,tRNA的3′端攜帶氨基酸進入核糖體參與翻譯過程,B正確;
該生物DNA復制、轉錄、翻譯同時進行,說明為原核生物,不存在核膜,也不存在核孔,C錯誤;
過程②表示轉錄,酶C(RNA聚合酶)從3′→5′方向閱讀模板鏈,催化RNA沿5′→3′方向延伸,D正確。
A.酶A是DNA聚合酶,酶B使氫鍵斷裂,酶C是RNA聚合酶
B.tRNA的3′端攜帶氨基酸進入核糖體參與過程③
C.進行過程①時,需通過核孔向細胞核內運入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物質
D.過程②的酶C從3′→5′方向閱讀模板鏈,催化RNA沿5′→3′方向延伸
8.(2024·江蘇聯考)原核生物的核糖體由大、小兩個亞基組成,其上有3個tRNA結合位點,其中A位點是新進入的tRNA結合位點,P位點是延伸中的tRNA結合位點,E位點是空載tRNA結合位點,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C
A.翻譯過程中的tRNA會依次進入A位點,P位點、E位點
B.參與圖示翻譯過程的RNA種類有mRNA、tRNA和rRNA
C.反密碼子與終止密碼子的堿基互補配對使得肽鏈的延伸終止
D.一種氨基酸對應多種密碼子能降低基因突變帶來的風險并保證翻譯的速度
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A位點是新進入的tRNA結合位點,P位點是延伸中的tRNA結合位點,E位點是空載tRNA結合位點可知,tRNA的移動順序是A位點→P位點→E位點,A正確;
參與翻譯過程的RNA有三種,分別為rRNA(核糖體的組成成分)、mRNA(翻譯的模板)和tRNA(轉運氨基酸的工具),B正確;
由于終止密碼子不決定氨基酸,當核糖體遇到終止密碼子時,翻譯過程會終止,反密碼子不會與終止密碼子堿基互補配對,C錯誤;
一種氨基酸可能對應多種密碼子,故RNA上的密碼子改變,合成的肽鏈不一定改變,因而能降低基因突變帶來的風險并保證翻譯的速度,D正確。
A.翻譯過程中的tRNA會依次進入A位點,P位點、E位點
B.參與圖示翻譯過程的RNA種類有mRNA、tRNA和rRNA
C.反密碼子與終止密碼子的堿基互補配對使得肽鏈的延伸終止
D.一種氨基酸對應多種密碼子能降低基因突變帶來的風險并保證翻譯的速度
9.下圖表示細胞中出現的異常mRNA被SURF復合物識別而發生降解的過程,該過程被稱為NMD作用,能阻止有害異常蛋白的產生,圖中異常mRNA與正常mRNA長度相同。AUG、UAG分別表示起始密碼子和終止密碼子,據圖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A.SURF能識別所有mRNA的終止密碼子
B.基因中堿基對替換可能是異常mRNA產生的原因
C.核糖核苷酸是異常mRNA的基本組成單位
D.NMD作用失效導致細胞內產生異常蛋白質
解析 由題圖可知,SURF只能識別異常mRNA的終止密碼子,進而阻止有害異常蛋白的產生,A錯誤;
圖中異常mRNA與正常mRNA長度相同,據此可推測異常mRNA產生的原因是轉錄時基因發生堿基對替換造成的,B正確;
NMD作用失效,則細胞內會產生異常蛋白質,D正確。
A.SURF能識別所有mRNA的終止密碼子
B.基因中堿基對替換可能是異常mRNA產生的原因
C.核糖核苷酸是異常mRNA的基本組成單位
D.NMD作用失效導致細胞內產生異常蛋白質
10.研究人員用三種基因探針,通過分子雜交技術分別對某動物三種細胞中的mRNA進行檢測,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B
A.不同組別雜交結果的差異是因為細胞內基因表達情況不同
B.三種基因表達都遵循中心法則且需要相同的細胞器參與
C.用上述探針分別檢測三種細胞的DNA,各組均有雜交帶出現
D.可用mRNA逆轉錄產生的DNA制作相應基因的探針
解析 分析表格可知,卵清蛋白基因只在輸卵管細胞中表達,β-珠蛋白基因只在未成熟紅細胞中表達,胰島素基因只在胰島B細胞中表達,說明不同的細胞內基因表達情況不同,A正確;
通過分子雜交技術分別對某動物三種細胞中的mRNA進行檢測,說明這三種細胞的轉錄情況不同,三種細胞的轉錄均發生在細胞核中,不需要細胞器的參與,B錯誤;
三種細胞來自同一生物體,所含DNA相同,若用上述探針檢測三種細胞中的DNA,則均會出現雜交帶,C正確;
分子探針可以用逆轉錄產生的DNA來制作,D正確。
11.(2024·江蘇南通校考)油菜的中間代謝產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運輸到種子后有兩條轉變途徑,如圖所示。科研人員根據這一機制培育出高產油油菜,產油率由原來的35%提高到了58%。基因A和基因B是細胞核基因,據圖分析錯誤的是(  )
C
A.分析上圖可知,油菜含油量提高的原因是物質C(雙鏈RNA)的形成抑制了酶b的合成
B.在細胞質中②過程是一個快速的過程,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質,主要是因為一個mRNA上可以結合多個核糖體
C.人體的成熟紅細胞、口腔上皮細胞、癌細胞、胰島細胞中都能發生①②過程,其中不能發生③過程的細胞有口腔上皮細胞、胰島細胞
D.圖中能體現基因控制性狀的方式是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解析 分析題圖可知,由于非模板鏈誘導轉錄形成的單鏈RNA與模板鏈轉錄形成的mRNA形成了雙鏈RNA,抑制了酶b的合成,使PEP不能轉化成蛋白質,從而更多轉化為油脂,使油菜的油脂含量升高,A正確;
在翻譯的過程中,一個mRNA上可以結合多個核糖體,從而使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質,提高翻譯的效率,B正確;
A.分析上圖可知,油菜含油量提高的原因是物質C(雙鏈RNA)的形成抑制了酶b的合成
B.在細胞質中②過程是一個快速的過程,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質,主要是因為一個mRNA上可以結合多個核糖體
C.人體的成熟紅細胞、口腔上皮細胞、癌細胞、胰島細胞中都能發生①②過程,其中不能發生③過程的細胞有口腔上皮細胞、胰島細胞
D.圖中能體現基因控制性狀的方式是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①是轉錄,②是翻譯,③是DNA復制,癌細胞能夠不斷增殖,可以發生①②③過程;口腔上皮細胞和胰島細胞屬于高度分化的細胞,已不能進行細胞分裂,但能進行基因的表達,能發生①②過程,不能發生③過程;而人體成熟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和眾多的細胞器,①②③過程都不能發生,C錯誤;
由圖可知,基因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性狀,屬于基因對性狀的間接控制,D正確。
A.分析上圖可知,油菜含油量提高的原因是物質C(雙鏈RNA)的形成抑制了酶b的合成
B.在細胞質中②過程是一個快速的過程,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質,主要是因為一個mRNA上可以結合多個核糖體
C.人體的成熟紅細胞、口腔上皮細胞、癌細胞、胰島細胞中都能發生①②過程,其中不能發生③過程的細胞有口腔上皮細胞、胰島細胞
D.圖中能體現基因控制性狀的方式是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12.(2024·江蘇南通校考)蛋白D是小鼠正常發育所必需的,缺乏時表現為侏儒鼠。小鼠體內的A基因能控制該蛋白的合成,a基因則不能。A基因的表達受P序列的調控,P序列在精子中是非甲基化狀態,傳給子代則A基因能正常表達;在卵細胞中是甲基化狀態,傳給子代則A基因不能正常表達,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B
A.基因型為Aa的侏儒鼠,A基因一定來自母本
B.DNA甲基化一定不利于生物個體的生長、發育和繁殖
C.侏儒雌鼠與侏儒雄鼠交配,子代小鼠不一定是侏儒鼠
D.降低P序列甲基化程度,發育中的某些小鼠侏儒癥狀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
解析 P序列在精子中是非甲基化狀態,傳給子代后A基因能正常表達,在卵細胞中是甲基化狀態,傳給子代后A基因不能正常表達,顯然基因型為Aa的侏儒鼠的A基因沒有正常表達,即A基因來自母本,A正確;
DNA甲基化不一定不利于生物個體的生長、發育和繁殖,如小鼠毛色基因的甲基化,B錯誤;
侏儒雌鼠與侏儒雄鼠交配,子代不一定是侏儒鼠,因為侏儒雄鼠可能含來自其母本的A基因,產生含有A基因的精子,而該精子參與受精形成的后代表現正常,C正確;
降低P序列甲基化程度,發育中的基因型為Aa的小鼠侏儒癥狀可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D正確。
A.基因型為Aa的侏儒鼠,A基因一定來自母本
B.DNA甲基化一定不利于生物個體的生長、發育和繁殖
C.侏儒雌鼠與侏儒雄鼠交配,子代小鼠不一定是侏儒鼠
D.降低P序列甲基化程度,發育中的某些小鼠侏儒癥狀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
13.(2024·江蘇揚州高一期中)將全部DNA分子雙鏈經32P標記的雄性動物細胞(染色體數為2N)置于不含32P的培養基中培養。經過連續兩次細胞分裂后產生4個子細胞,檢測子細胞中的情況。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若進行有絲分裂,則含32P染色體的子細胞比例一定為1/2
B.若進行減數分裂,則含32P染色體的子細胞比例一定為1
C.若子細胞中的染色體都含32P,則一定進行有絲分裂
D.若子細胞中的染色體不都含32P,則一定進行減數分裂
B
解析 若進行有絲分裂,第一次有絲分裂后,子細胞都含有標記(每條染色體上的DNA分子只有1條鏈被標記);第二次有絲分裂復制后,每條染色體只有1條姐妹染色單體被標記,有絲分裂后期,染色單體隨機分開,具有32P標記的染色體也隨機進入2個子細胞,所以經過連續兩次細胞分裂后產生的4個子細胞中,含32P染色體的子細胞有2個或3個或4個,因此含有32P染色體的子細胞比例為1/2或3/4或1,A錯誤;
若進行減數分裂,DNA只復制一次,每條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都被標記,減數分裂形成的4個子細胞中染色體都被標記,故含32P染色體的子細胞比例一定為1,B正確;
若子細胞中的染色體都含32P,則一定進行的是減數分裂,C錯誤;
若子細胞中的染色體不都含32P,則一定進行的是有絲分裂,D錯誤。
14.(2024·江蘇徐州統考)人體肝臟和小腸細胞中合成載脂蛋白的方式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B
A.mRNA與核糖體的結合依靠密碼子與反密碼子的相互配對
B.翻譯過程中核糖體沿著mRNA移動,遇到終止密碼子時翻譯自行停止
C.圖示編輯具有組織或細胞特異性,表明同一基因可指導合成不同的蛋白質
D.小腸中合成小蛋白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基因突變導致終止密碼子(UAA)提前出現
解析 mRNA與tRNA的結合依靠密碼子與反密碼子的相互配對,A錯誤;
同一基因指導合成相同的蛋白質,C錯誤;
小腸細胞中控制合成的蛋白質氨基酸數減少是由于mRNA編輯后終止密碼子UAA提前出現了,而不是因為基因突變,D錯誤。
A.mRNA與核糖體的結合依靠密碼子與反密碼子的相互配對
B.翻譯過程中核糖體沿著mRNA移動,遇到終止密碼子時翻譯自行停止
C.圖示編輯具有組織或細胞特異性,表明同一基因可指導合成不同的蛋白質
D.小腸中合成小蛋白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基因突變導致終止密碼子(UAA)提前出現
二、多項選擇題(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每題有不止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全選對者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
ACD
15.(2024·江蘇蘇州高一統考)為探究大腸桿菌DNA復制的過程,在DNA復制開始時,將大腸桿菌放在含低劑量3H標記的脫氧胸苷(3H-dT)的培養基中,3H-dT可摻入正在復制的DNA分子中,使其帶有放射性標記。短時間后,將大腸桿菌轉移到含高劑量3H-dT的培養基中培養一段時間。收集、裂解細胞,抽取其中的DNA進行放射性自顯影檢測,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推測正確的是(   )
A.復制起始區在低放射性區域
B.DNA復制為半保留復制
C.DNA復制從起始點向兩個方向延伸
D.3H-dT由低劑量轉為高劑量的時間間隔對結果
影響較大
解析 據圖可以推測,開始將其放在含低劑量3H標記的脫氧胸苷的培養基中,故大腸桿菌DNA的復制起始區在低放射性區域,中間為低放射性區域,兩邊為高放射性區域,說明DNA復制從起始點向兩個方向延伸,故復制的方向是b→a,b→c,A、C正確;
放射性自顯影檢測無法得出DNA復制為半保留復制,B錯誤;
3H-dT由低劑量轉為高劑量的時間間隔太長可能整個DNA分子都是低放射性,對結果影響較大,D正確。
A.復制起始區在低放射性區域
B.DNA復制為半保留復制
C.DNA復制從起始點向兩個方向延伸
D.3H-dT由低劑量轉為高劑量的時間間隔對結果影響較大
16.假設1個雙鏈均被32P標記的噬菌體DNA由5 000個堿基對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堿基的20%。用這個噬菌體侵染只含31P的大腸桿菌,共釋放出1 000個子代噬菌體。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噬菌體增殖需要細菌提供場所、原料和酶等
B.該過程至少需要3×108個鳥嘌呤脫氧核苷酸
C.含32P與只含31P的子代噬菌體的比例為1∶49
D.噬菌體的DNA復制在宿主細胞中進行
BC
解析 一個DNA分子中腺嘌呤占全部堿基的20%,則A=T=5 000×2×20%=2 000(個),C=G=5 000×2×30%=3 000(個),則該過程至少需要
3 000×(1 000-1)=3 000×999=2 997 000(個)鳥嘌呤脫氧核苷酸,B錯誤;
由于DNA的半保留復制,釋放出的1 000個子代噬菌體中,含32P的有2個,只含31P的有998個,所以二者比例為1∶499,C錯誤;
噬菌體增殖需要細菌提供場所,即噬菌體的DNA復制在宿主細胞中進行,D正確。
17.狂犬病毒(RV)外形呈彈狀,核衣殼呈螺旋對稱,表面具有包膜,內含有單鏈-RNA。RV與宿主細胞結合后,將其核酸蛋白復合體釋放至細胞質,并通過如圖途徑進行增殖。下列相關推斷錯誤的是(  )
AB
A.過程②發生在RV的核糖體上
B.圖中-RNA可作為病毒RNA復制和翻譯外殼蛋白的模板
C.狂犬病毒RNA的復制過程由①和③組成
D.過程①和③所需的原料、能量和酶均來自宿主細胞
解析 過程②表示翻譯,發生在宿主細胞的核糖體上,A錯誤;
圖中-RNA可作為病毒RNA復制的模板,+RNA作為翻譯外殼蛋白的模板,B錯誤;
由圖可知:①③為狂犬病毒RNA復制的全過程,C正確;
過程①和③組成狂犬病毒RNA的復制過程,所需的原料、能量和酶均來自宿主細胞,D正確。
A.過程②發生在RV的核糖體上
B.圖中-RNA可作為病毒RNA復制和翻譯外殼蛋白的模板
C.狂犬病毒RNA的復制過程由①和③組成
D.過程①和③所需的原料、能量和酶均來自宿主細胞
18.(2024·江蘇鹽城校聯考練習)當細胞中缺乏氨基酸時,負載tRNA(攜帶氨基酸的tRNA)會轉化為空載tRNA(沒有攜帶氨基酸的tRNA)參與基因表達的調控。下圖是缺乏氨基酸時,tRNA調控基因表達的相關過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BC
A.①過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B.②過程中核糖體d比a更接近起始密碼子
C.細胞核內的mRNA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
D.當細胞缺乏氨基酸時,空載tRNA使蛋白激
酶失活,從而抑制基因表達
解析 ①為轉錄過程。RNA是在細胞核中,通過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的,這一過程叫作轉錄,A錯誤;
②為翻譯過程。該過程中核糖體是沿著mRNA移動的。根據多肽鏈的長短可判斷出翻譯的方向是從右向左,起始密碼子在右端,所以核糖體d比a更接近起始密碼子,B正確;
細胞核內的mRNA合成以后,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中,C正確;
據圖分析,當細胞缺乏氨基酸時,空載tRNA通過激活蛋白激酶抑制基因表達,也可以抑制基因的轉錄,D錯誤。
A.①過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B.②過程中核糖體d比a更接近起始密碼子
C.細胞核內的mRNA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
D.當細胞缺乏氨基酸時,空載tRNA使蛋白激酶失活,從而抑制基因表達
三、非選擇題(3小題,共46分。)
19.(16分)科學家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分別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然后用兩種被標記的噬菌體分別去侵染細菌。當噬菌體在細菌體內大量繁殖后,科學家對標記物質進行檢測,結果顯示用35S標記的一組實驗的上清液放射性很高,32P標記的一組實驗的沉淀物放射性很高(如右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的實驗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同位素標記法、離心法等
(2)為什么選擇35S和32P這兩種同位素分別對蛋白質和DNA做標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對噬菌體進行同位素標記?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間接地將蛋白質和DNA分離,分別
觀察他們的作用
分別用帶有35S和32P
標記的細菌培養噬菌體進行同位素標記
(3)由實驗結果可知,用35S標記的一組侵染實驗的上清液放射性很高,32P標記的一組實驗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這個結果說明了什么問題?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明蛋白質外殼留在
細菌體外,DNA進入細菌體內
(4)實驗過程中攪拌和離心的目的分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淀物和上清液中分別有哪些生物成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攪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細菌上的噬菌體與細菌分離,
離心的目的是讓上清液中析出質量較輕的噬菌體顆粒,
而離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侵染的細菌
沉淀物的成分是細菌和噬菌體的DNA,上清液的
成分是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
解析 (1)科學家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分別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然后用兩種被標記的噬菌體分別去侵染細菌的實驗,目的是證明DNA是遺傳物質,實驗過程中采用了同位素標記法、離心法等實驗方法。
(2)蛋白質中含有S,而DNA中含有P,用35S和32P這兩種同位素分別對蛋白質和DNA做標記,可以間接地將蛋白質和DNA分離,分別觀察他們的作用。因為噬菌體沒有細胞結構,不能獨立生活,必須營寄生生活。所以先將細菌分別在含32P和35S的培養基中培養,然后分別用帶有35S和32P標記的細菌培養噬菌體進行同位素標記。
(3)由于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而被噬菌體侵染的細菌內沒有放射性,說明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留在細菌體外;由于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標記噬菌體的雙鏈DNA,被噬菌體侵染的細菌內有放射性,說明噬菌體的DNA進入到細菌體內。故用35S標記的一組實驗的上清液放射性很高,32P標記的一組實驗的沉淀物放射性很高,此實驗證明DNA是噬菌體的遺傳物質。
(4)“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由于噬菌體吸附在細菌上,所以攪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細菌上的噬菌體與細菌分離,而離心的目的是讓上清液中析出質量較輕的噬菌體顆粒,而離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侵染的細菌。離心后,沉淀物的成分是細菌和噬菌體的DNA,上清液的成分是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
20.(16分)(2024·江蘇徐州高一期中)下圖表示與果蠅遺傳物質相關結構的示意圖,請據下圖回答:
(1)若①②表示某一物質在果蠅體細胞不同分裂時期的兩種結構形態,則①②分別表示______________。
(2)請按照自上而下的順序寫出⑤中堿基序列的中文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染色體和染色質
胸腺嘧啶、腺嘌呤、
胞嘧啶 
(3)DNA分子復制時,圖中④處________發生斷裂,此過程需要的條件是________和ATP。通過復制,形成的子代DNA的兩條鏈,一條來自親代,一條是新形成的,這種復制方式稱為_____________。
(4)圖中③一條脫氧核苷酸鏈上的相鄰堿基之間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相連。
氫鍵
解旋酶
半保留復制
③-脫氧核糖-磷酸-
脫氧核糖-
(5)下圖表示DNA分子復制的過程。請回答以下問題:
①由圖示可推知DNA的復制特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保留復制和多起點雙向復制
14N∶15N=15∶1
(2n-1)×a
②若用15N標記過的該DNA分子在含14N的培養基中復制4次,然后加入解旋酶后再密度梯度離心,結果如圖所示。在X和Y層分布的DNA鏈的組成類型及數量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若DNA分子含中含腺嘌呤a個,則第n次復制消耗腺嘌呤脫氧核苷酸的原料________________個。
③若親代DNA分子在復制時,某位點上的一個正常堿基(設為P)由于誘變變成了尿嘧啶。該DNA連續復制兩次,得到的4個子代DNA分子相應位點上的堿基對分別為________、A-T、G-C、C-G。推測“P”可能是______________。
U-A
胞嘧啶或鳥嘌呤
解析 (1)若①②表示某一物質在果蠅體細胞不同分裂時期的兩種結構形態,①為高度螺旋化,②為絲狀,則①②分別表示染色體和染色質。
(2)據圖可知,圖中⑤表示堿基,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堿基自上而下依次為胸腺嘧啶、腺嘌呤、胞嘧啶。
(3)DNA分子復制時,④處的氫鍵斷裂,DNA雙鏈解開;該過程需要解旋酶催化和ATP提供能量;DNA分子復制的特點之一是半保留復制,即形成的子代DNA的兩條鏈,一條來自親代,一條是新形成的。
(4)DNA的一條鏈上相鄰堿基之間通過“-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連接。
(5)①據圖可知,DNA的復制特點有半保留復制和多起點雙向復制。②DNA分子復制的特點是半保留復制,若用15N標記過的該DNA分子在含14N的培養基中復制4次,共得到16個DNA分子,加入解旋酶后再密度梯度離心,共有32條鏈,其中只有2條鏈含有15N(Y),另外30條鏈含有14N(X),故在X和Y層分布的DNA鏈的組成類型及數量比例是14N∶15N=15∶1;若DNA分子中含
腺嘌呤a個,第n次復制有2n-1個DNA分子,則第n次復制消耗腺嘌呤脫氧核苷酸的原料為(2n-1)×a(個)。③若親代DNA分子在復制時,某位點上的一個正常堿基(設為P)由于誘變變成了尿嘧啶,根據半保留復制的特點,DNA分子經過兩次復制后,突變鏈形成的兩個DNA分子中含有U-A、A-T堿基對,而另一條正常鏈形成的兩個DNA分子中含有G-C、C-G堿基對,因此替換的可能是G,也可能是C。
21.(14分)(2024·江蘇連云港期中)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是一種能夠促進和維持中樞神經系統正常生長發育的蛋白質,若BDNF基因表達受阻,則會導致精神分裂癥。如圖為BDNF基因的表達及相關調控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①表示BDNF基因的________過程,該過程需要____________酶的催化,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
(2)圖中②過程核糖體的移動方向是___________(填“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mRNA上決定一個氨基酸的3個相鄰的核苷酸稱為________。
轉錄
RNA聚合
核糖核苷酸
由右向左
密碼子
(3)由圖可知,miRNA-195基因調控BDNF基因表達的機理是:miRNA-195與BDNF基因①過程形成的mRNA結合形成雙鏈,使mRNA無法與________(細胞器)結合,從而抑制________(填名稱)過程。
(4)與正常人相比,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過程③________(填“減弱”“不變”或“增強”),若過程①強度不變,則BDNF的含量將________,從而導致精神分裂癥。
(5)請根據題意提出一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糖體
翻譯
增強
減少
敲除miRNA-195基因(或
抑制miRNA-195基因轉錄)
解析 (1)圖中①表示BDNF基因的轉錄過程,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該過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RNA的基本單位是核糖核苷酸,因此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2)圖中②一條mRNA上結合了多個核糖體,先結合上的核糖體合成的肽鏈長,所以核糖體移動的方向是由右向左。mRNA上決定一個氨基酸的3個相鄰的核苷酸稱為密碼子。
(3)mRNA是翻譯的模板,miRNA-195與BDNF基因轉錄出的mRNA結合形成雙鏈,使mRNA無法與核糖體結合,抑制BDNF基因的翻譯過程。
(4)若BDNF基因表達受阻,則會導致精神分裂癥,因此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過程③增強;過程①是轉錄生成mRNA,過程②是翻譯,若過程①強度不變,則BDNF的含量將減少,從而導致精神分裂癥。
(5)miRNA-195基因轉錄會引起BDNF基因表達受阻,導致精神分裂癥,因此可以敲除miRNA-195基因或者抑制miRNA-195基因轉錄,使BDNF基因正常表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葫芦岛市| 伊春市| 清丰县| 灵石县| 洛扎县| 天长市| 沂南县| 上饶县| 长汀县| 文登市| 宁蒗| 永平县| 莱芜市| 丹阳市| 克什克腾旗| 东阳市| 陆良县| 杂多县| 西丰县| 桃源县| 海原县| 香河县| 白山市| 鹿泉市| 宁陕县| 垫江县| 桂阳县| 乡宁县| 太保市| 济宁市| 保定市| 新源县| 利川市| 镇原县| 昆山市| 自治县| 大同市| 大余县| 尤溪县| 梨树县| 乌拉特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