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復習與提高”大單元教學設計(一)主要學習內容本單元的主要學習內容分為兩部分,首先是對一位數乘除兩、三位數以及兩步四則混合運算進行復習整理,其次是學習與面積相關的新知識。1.單元內容結構圖計算內容的復習中,教材主要安排了復習一位數乘除兩、三位數口算及豎式計算、不含有小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以及帶小括號的兩步計算式題。并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含有小括號的計算,小括號內的運算要優先。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復習整理,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強化對運算順序的掌握,并養成仔細計算、自覺驗算的良好習慣。同時也為本學期進一步學習乘除法做好準備。與面積相關的新知識,本單元主要涉及“面積的估測(1)”“平方分米”、“組合圖形的面積”三個內容。在三年級第一學期,學生已經嘗試使用透明厘米方格紙測量一些特殊的多邊形面積(即用透明厘米方格紙擺放,圖形均能被分成滿格與半格的情況)。在本單元“面積的估測(1)”中,安排的是用透明方格紙估測不規則平面圖形的面積。與以前不同的是,圖形除了能被分成滿格與半格,還出現了大于半格或小于半格的情況,處理的方法是“大于等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舍去。”這樣的處理為后續學習“四舍五入”的思想方法打下基礎。通過親身經歷估測活動的過程,發展空間觀念,培養仔細觀察,靈活計數的好習慣,在學習估測的方法的同時,分享用估測解決問題的快樂。。三年級第一學期,已經認識了平方厘米和平方米兩個面積單位。在本單元“平方分米”中,借助多種操作活動,充分感知,從而認識新的面積單位平方分米,并與之前認識的“平方米”和“平方厘米”建立聯系,進一步建構面積單位的知識結構。“組合圖形的面積”是建立在三年級第一學期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基礎上。教材所呈現的組合圖形都可以看作幾個長(正)方形的面積和或差,這不僅是對長(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復習,更是一種發展,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分析組合圖形的組成特點,體會通過割、補等方法轉化成幾個長(正)方形面積的和或差的過程,總結組成圖形常用的計算方法,并通過學習交流,體會算法的多樣化與優化。并在解決實踐問題的過程中培養空間觀念,發展思維的靈活性。2.單元教學目標編碼 目標描述 學0320101 掌握一位數乘除兩、三位數以及兩步四則混合運算式題的計算并正確計算,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 B0320102 結合具體情境,知道在帶小括號的算式中,小括號內的運算優先,能正確計算,并能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C0320103 會用透明厘米方格紙估測不規則平面圖形的面積,初步掌握數方格的面積估測方法,體會“四舍五入”的思想。 C0320104 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分米(dm2),建立1平方分米(dm2)的直觀表象,能正確讀寫面積單位平方分米(dm2)。 B0320105 知道平方分米(dm2)與它相鄰的兩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并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C0320106 掌握計算簡單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方法,能正確計算平面圖形的面積,能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C3.單元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會利用方格紙估測不規則平面圖形的面積。(2)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分米(dm2),建立1平方分米(dm2)的直觀表象,能進行簡單的面積單位換算。(3)掌握計算簡單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教學難點:(1)建立1平方分米(dm2)的面積概念。(2)概括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常用方法和技巧,并根據圖形特點選擇合適的面積計算方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