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二月考信息答案1~12題(每空2分,共24分)ABADC ABBDC DC13題(每空2分,共14分)(1)B(2)192.168.10.6、8080(3)AC(4)加熱器故障,無法正常工作。溫度傳感器故障,無法正確檢測水溫。智能終端與加熱器之間的通信故障。電源故障,加熱器無法供電。(5)df["水量變化"]>0或df.水量變化>0、CAE14題(每空2分,共12分)(1)replace(key,new,line)B(2)text(3)line[i:i+len(key)]==key(4)break begin=pos+len(key)仙居外語學校高中部高二年級技術學科月考試題卷或(答題卷)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第一部分信息技術(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下列關于數據與信息的說法,正確的是()A.數據是信息的載體,信息是數據的內涵B.信息可以脫離數據獨立存在C.數據的價值取決于其存儲形式D.信息在數字化后才可以進行傳遞和共享2.下列有關進制與信息編碼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二進制數1011轉換為十進制數為11B.十六進制數A7轉換為二進制數為1010111C.圖像的數字化需要經過采樣、量化和編碼等環節D.用n位二進制數表示顏色數量,最多能表示2^n種顏色3.使用某APP時可通過手機相機拍照,并保存為1024×768,顏色位深度16位的BMP格式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圖像某個像素的顏色值編碼表示可能為0000HB.拍照過程實現了信號的數模轉換C.若將拍照圖像轉換為256級灰度BMP格式位圖,則存儲容量變為原來的2倍D.無論采用哪種格式,在計算機內部都是以十六進制的形式存儲圖像4.某同學根據右圖所示流程圖編寫的python程序如下:n=int(input())ifn<=20:輸入n2=0是ifn<=50:n≤20?Z=1else:n≤50?Z=2用下列輸入數據測試程序段與流程圖,兩者得到的z值不同的是()Z2A.60B.50C.30D.105.下列關于人工智能的說法,正確的是()A.人工智能的實現都不需要事先手工構造知識庫B.語音識別技術都是通過符號主義人工智能實現的C.強化學習中,需要根據結果反饋來調整學習方法D.跨領域人工智能僅依賴于已有的數據和規則進行深度推理6.關于信息安全與信息社會責任,下列行為合適的是()A.視頻直播時接受社會督察B.觀眾將科學實驗秀制作成視頻銷售B.使用他人信息注冊參加線上活動D.將注冊信息發到活動用戶群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第7至9題: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通過安裝車載電子標簽(存儲車型、車牌號等信息)與收費站ETC車道上的微波天線之間進行短程通訊,自動感應識別車輛,并進行收費數據的處理,實現車輛通過高速公路收費站時無須停車就能交納費用。該系統的數據存儲在數據庫中,車主可以通過ETC微信小程序查詢通行和支付記錄。7.下列關于該信息系統組成與功能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ETC微信小程序屬于該信息系統的軟件B.ETC維護人員不屬于該信息系統的用戶C.通過車載電子標簽采集車輛信息,屬于該信息系統的數據輸入功能D.車輛ETC通行記錄存儲于數據庫,屬于該信總系統的數據存儲功能8.下列關于該信息系統應用和安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收費系統每天定時備份數據,是保護系統數據安全的重要措施B.ETC微信小程序采用手機短信驗證綁定車牌,可確保該系統無任何安全隱患C.在ETC微信小程序獲取電子發票,體現了系統跨越時空限制,服務隨時隨處的優勢D.若車載電子標簽電池失效,則該車無法通過ET℃車道,說明系統對外部環境有依賴性9.下列關于該信息系統中傳感與控制的說法,正確的是(A.車載電子標簽不屬于傳感設備B.車輛不安裝車載電子標簽,也可以使用ETC不停車收費系統C.在車輛識別過程中,系統沒有使用射頻識別技術D.在識別車輛、開關禁行桿過程中,系統使用了傳感與控制技術10.定義如下函數def f(n,k):if n==k or k==0:return lelse:return f(n-1,k)+f(n-1,k-1)執行語句ans=f(5,3)后,ans的值為()A.2B.8C.10D.2011.某Python程序如下:p="Tel-114"C="for ch in p:if ch>="0"and ch<="9":c+=str(9-int(ch))elif ch>="a"and ch<="z":c+=chr(ord(ch)-ord("a)+ord("A))else:c+=chprint(c)程序運行后,輸出的結果是()A.tEL-885B.tEL-114C.TEL-114D.TEL-88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二月考信息卷.pdf 高二月考信息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