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在解決問題時借助圖示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能使數量關系更直觀,更清晰;將已知條件進行轉化(如分數轉化成比),可以使解題方法變得簡單、易懂。1.畫圖、列舉、假設都是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同一個問題可以用不同的策略解決,要根據具體問題靈活選擇解題策略。2.在用假設法解題時,可以先作適當的分析,再從接近結果的數據開始假設。易錯知識點01:錯誤識別轉化對象學生可能無法準確識別哪些部分可以通過轉化策略進行簡化或轉換,導致轉化方向錯誤。解決方法:加強學生對問題結構的分析能力,明確哪些部分可以通過轉化策略進行簡化。易錯知識點02:轉化過程不準確:在進行轉化時,學生可能由于計算錯誤或理解偏差,導致轉化后的結果與原始問題不一致。解決方法:強調轉化的準確性和邏輯性,確保每一步轉化都有明確的數學依據。易錯知識點03:忽視轉化后的驗證學生可能只關注轉化過程,而忽視了對轉化結果的驗證,導致最終答案錯誤。解決方法:培養學生驗證轉化結果的習慣,確保轉化后的答案與原始問題相符。易錯知識點04:假設不合理學生可能做出不合理的假設,導致后續推理和計算出現偏差。解決方法:引導學生根據問題的實際情況做出合理的假設,并明確假設的合理性。易錯知識點05:推理過程不嚴謹在進行推理時,學生可能由于邏輯不清或計算錯誤,導致推理結果不準確。解決方法:加強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計算能力,確保推理過程的嚴謹性。易錯知識點06:忽視假設的驗證和調整學生可能只關注假設后的推理和計算,而忽視了對假設的驗證和調整,導致最終答案錯誤。解決方法:培養學生驗證和調整假設的習慣,確保假設的合理性和準確性。易錯知識點07:策略選擇不當學生可能無法根據問題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策略進行綜合運用,導致解題效率低下或答案錯誤。解決方法:加強學生對策略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策略選擇的能力。易錯知識點08:策略組合不協調在綜合運用策略時,學生可能由于策略之間的不協調或沖突,導致解題過程混亂或答案錯誤。解決方法:引導學生明確策略之間的邏輯關系,確保策略組合的合理性和協調性。易錯知識點09:忽視策略運用的靈活性學生可能過于依賴某種策略,而忽視了對其他策略的運用或策略之間的轉換,導致解題思路受限。解決方法: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策略的能力,鼓勵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嘗試不同的策略組合。【考點精講一】(23-24六年級上·山西臨汾·期末)肖華看一本故事書,已經看了總頁數的,剩下頁數與已看頁數的比是( )。A.2∶3 B.3∶2 C.3∶5【答案】B【分析】已經看了總頁數的,那么已經看的和總頁數的比是2∶5。將總頁數的份數減去已經看的份數,求出剩下頁數對應的份數,從而求出剩下頁數與已看頁數的比。【詳解】已經看的和總頁數的比是2∶5,剩下的份數為5-2=3(份)所以,剩下頁數與已看頁數的比是3∶2。故答案為:B【考點精講二】(23-24六年級下·江蘇南通·期中)60個油瓶共裝100千克油,其中大油瓶每瓶裝4千克,小油瓶每2瓶裝1千克,大油瓶有( )個。A.10 B.20 C.40 D.60【答案】B【分析】設大油瓶有x個,則小油瓶有(60-x)個,根據每個大油瓶裝的質量×大油瓶個數+小油瓶個數÷2×1=油的總質量,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詳解】解:設大油瓶有x個。4x+(60-x)÷2×1=1004x+30-x=100x+30-30=100-30x=70x÷=70÷x=70×x=20大油瓶有20個。故答案為:B一、選擇題1.(2023·江蘇·小升初模擬)雞兔同籠,數頭有8個、數腳有28只。假設籠子里全是雞,那么腳的只數應該是( )只。A.16 B.32 C.28 D.292.(2024六年級下·江蘇·專題練習)兩圓重疊部分的面積相當于小圓的,相當于大圓的,大圓與小圓的面積比是( )。A. B. C.3.(22-23六年級下·江蘇無錫·期末)一個直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比是2∶x∶3,則x的值是( )。A.1 B.5 C.1或5 D.3 或54.(22-23六年級下·江蘇·單元測試)獅子和孔雀共有25只,有腳76只,孔雀有( )只。A.13只 B.12只 C.10只 D.15只5.(22-23六年級下·江蘇·單元測試)市民廣場停有三輪車和小汽車共15輛,一共有52個車輪,三輪車有( )輛。A.7 B.8 C.10 D.56.(22-23六年級下·江蘇·單元測試)雞兔同籠,上有32個頭,下有88條腿,兔有( )只。A.12 B.23 C.17 D.187.(2023六年級上·江蘇·專題練習)學校體育活動室有象棋、跳棋共20副,恰好可以供64人同時進行活動,象棋每2人下一副,跳棋每4人下一副。象棋有( )副。A.9 B.12 C.15 D.88.(22-23六年級下·江蘇淮安·階段練習)鋼筆每支12元,圓珠筆每支7元,王強買了鋼筆和圓珠筆共6支,用了52元。王強買了( )支鋼筆。A.2 B.3 C.4 D.59.(22-23六年級下·江蘇鹽城·期中)有一個旅游團共24人住宿,訂了2人間和3人間共10間剛好住滿。訂3人間有( )間。A.2 B.3 C.4 D.510.(22-23六年級下·安徽合肥·期中)一列從甲站開往乙站的動車,中途停靠丙站,從甲站到丙站的二等座票價為37元,從甲站到乙站的二等座票價為106元。當次動車這兩種二等座票共售出800張,收入62720元,從甲站到丙站的車票售出( )張,從甲站到乙站的車票售出( )張。A.440,480 B.480,360 C.360,440 D.320,48011.(22-23六年級下·江蘇南通·期中)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體積相等,它的底面半徑比是1∶2,如果圓柱的高是6厘米,那么圓錐的高是( )厘米。A.1.5 B.2 C.3 D.4.512.(23-24六年級下·江蘇南通·期中)王老師徒步旅行,平路每天走38千米,山路每天走23千米,他15天共走了450千米,這期間他走了( )千米山路。A.161 B.184 C.218 D.24713.(23-24六年級下·廣西防城港·期末)公雞與母雞只數的比是3∶7,公雞的只數占總數的( )。A. B. C. D.14.(24-25六年級上·江蘇·單元測試)鋼筆和鉛筆共27盒,共計300支。鋼筆每盒10支,鉛筆每盒12支,則鋼筆有( )盒。A.12 B.15 C.27 D.1015.(22-23六年級下·河南平頂山·期中)甲、乙兩種商品的單價之和為100元,因季節變化,甲商品降價10%,乙商品提價5%,調價后,甲、乙兩種商品的單價之和比原單價之和提高了2%,則甲、乙兩種商品的單價分別為( )。A.甲商品30元,乙商品70元 B.甲商品25元,乙商品75元C.甲商品40元,乙商品60元 D.甲商品20元,乙商品80元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在解決問題時借助圖示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能使數量關系更直觀,更清晰;將已知條件進行轉化(如分數轉化成比),可以使解題方法變得簡單、易懂。1.畫圖、列舉、假設都是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同一個問題可以用不同的策略解決,要根據具體問題靈活選擇解題策略。2.在用假設法解題時,可以先作適當的分析,再從接近結果的數據開始假設。易錯知識點01:錯誤識別轉化對象學生可能無法準確識別哪些部分可以通過轉化策略進行簡化或轉換,導致轉化方向錯誤。解決方法:加強學生對問題結構的分析能力,明確哪些部分可以通過轉化策略進行簡化。易錯知識點02:轉化過程不準確:在進行轉化時,學生可能由于計算錯誤或理解偏差,導致轉化后的結果與原始問題不一致。解決方法:強調轉化的準確性和邏輯性,確保每一步轉化都有明確的數學依據。易錯知識點03:忽視轉化后的驗證學生可能只關注轉化過程,而忽視了對轉化結果的驗證,導致最終答案錯誤。解決方法:培養學生驗證轉化結果的習慣,確保轉化后的答案與原始問題相符。易錯知識點04:假設不合理學生可能做出不合理的假設,導致后續推理和計算出現偏差。解決方法:引導學生根據問題的實際情況做出合理的假設,并明確假設的合理性。易錯知識點05:推理過程不嚴謹在進行推理時,學生可能由于邏輯不清或計算錯誤,導致推理結果不準確。解決方法:加強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計算能力,確保推理過程的嚴謹性。易錯知識點06:忽視假設的驗證和調整學生可能只關注假設后的推理和計算,而忽視了對假設的驗證和調整,導致最終答案錯誤。解決方法:培養學生驗證和調整假設的習慣,確保假設的合理性和準確性。易錯知識點07:策略選擇不當學生可能無法根據問題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策略進行綜合運用,導致解題效率低下或答案錯誤。解決方法:加強學生對策略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策略選擇的能力。易錯知識點08:策略組合不協調在綜合運用策略時,學生可能由于策略之間的不協調或沖突,導致解題過程混亂或答案錯誤。解決方法:引導學生明確策略之間的邏輯關系,確保策略組合的合理性和協調性。易錯知識點09:忽視策略運用的靈活性學生可能過于依賴某種策略,而忽視了對其他策略的運用或策略之間的轉換,導致解題思路受限。解決方法: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策略的能力,鼓勵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嘗試不同的策略組合。【考點精講一】(23-24六年級上·山西臨汾·期末)肖華看一本故事書,已經看了總頁數的,剩下頁數與已看頁數的比是( )。A.2∶3 B.3∶2 C.3∶5【答案】B【分析】已經看了總頁數的,那么已經看的和總頁數的比是2∶5。將總頁數的份數減去已經看的份數,求出剩下頁數對應的份數,從而求出剩下頁數與已看頁數的比。【詳解】已經看的和總頁數的比是2∶5,剩下的份數為5-2=3(份)所以,剩下頁數與已看頁數的比是3∶2。故答案為:B【考點精講二】(23-24六年級下·江蘇南通·期中)60個油瓶共裝100千克油,其中大油瓶每瓶裝4千克,小油瓶每2瓶裝1千克,大油瓶有( )個。A.10 B.20 C.40 D.60【答案】B【分析】設大油瓶有x個,則小油瓶有(60-x)個,根據每個大油瓶裝的質量×大油瓶個數+小油瓶個數÷2×1=油的總質量,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詳解】解:設大油瓶有x個。4x+(60-x)÷2×1=1004x+30-x=100x+30-30=100-30x=70x÷=70÷x=70×x=20大油瓶有20個。故答案為:B一、選擇題1.(2023·江蘇·小升初模擬)雞兔同籠,數頭有8個、數腳有28只。假設籠子里全是雞,那么腳的只數應該是( )只。A.16 B.32 C.28 D.29【答案】A【分析】假設籠子里全是雞,每只雞有2只腳;那么求雞腳的只數,就相當于求8個2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即可。【詳解】假設籠子里全是雞2×8=16(只)假設籠子里全是雞,腳的只數應該是16只。故答案為:A【點睛】此題屬于典型的雞兔同籠問題,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是用假設法進行分析比較,進而得出結論。2.(2024六年級下·江蘇·專題練習)兩圓重疊部分的面積相當于小圓的,相當于大圓的,大圓與小圓的面積比是( )。A. B. C.【答案】C【分析】兩圓重疊部分的面積相當于小圓的,相當于大圓的,說明重疊部分是2份,小圓是7份,大圓是11份,由此得出大圓和小圓的面積比即可。【詳解】根據題意,大圓與小圓的面積比是。故答案為:C3.(22-23六年級下·江蘇無錫·期末)一個直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比是2∶x∶3,則x的值是( )。A.1 B.5 C.1或5 D.3 或5【答案】C【分析】根據三角形的性質,直角三角形中最大的角為90度。分類討論:(1)設這個比中第三個數是最大的角,則可知x=3-2;(2)設這個比中第二個數是最大的角,則x=2+3,依此解答。【詳解】(1)設這個比中第三個數是最大的角,則可知x=3-2=1;(2)設這個比中第二個數是最大的角,則x=2+3=5。所以x的值是1或5。故答案為:C【點睛】本題考查的是三角形內角和與比的應用。4.(22-23六年級下·江蘇·單元測試)獅子和孔雀共有25只,有腳76只,孔雀有( )只。A.13只 B.12只 C.10只 D.15只【答案】B【分析】假設25只全是獅子,則應有25×4=100只腳,比實際多了100-76=24只腳,多出來的腳是將孔雀的2只腳看成4只腳來算,每只多算4-2=2只腳,所以孔雀有24÷2=12只;據此解答。【詳解】(25×4-76)÷(4-2)=(100-76)÷2=24÷2=12(只)孔雀有12只。故答案為:B【點睛】本題主要考查雞兔同籠問題,解題時通常采用假設法來解題。5.(22-23六年級下·江蘇·單元測試)市民廣場停有三輪車和小汽車共15輛,一共有52個車輪,三輪車有( )輛。A.7 B.8 C.10 D.5【答案】B【分析】假設全是小汽車,則應有15×4=60個車輪,比實際多60-52=8個;多出的8個車輪是將三輪車的車輪數看成4個,每輛多算4-3=1個車輪,所以三輪車有8÷1=8輛;據此解答。【詳解】(15×4-52)÷(4-3)=(60-52)÷1=8÷1=8(輛)三輪車有8輛。故答案為:B。【點睛】本題主要考查雞兔同籠問題,解答此類問題通常采用假設法。6.(22-23六年級下·江蘇·單元測試)雞兔同籠,上有32個頭,下有88條腿,兔有( )只。A.12 B.23 C.17 D.18【答案】A【分析】假設都是兔子,則應有32×4=128條腿,比實際多128-88=40條。多的腿數是將雞的腿數看成4條來計算,每只雞比實際多算4-2=2條腿,所以雞有40÷2=20只,兔有32-20=12只;據此解答。【詳解】(4×32-88)÷(4-2)=(128-88)÷2=40÷2=20(只)32-20=12(只)兔有12只。故答案為:A。【點睛】本題主要考查雞兔同籠問題,解答此類問題通常采用假設法。7.(2023六年級上·江蘇·專題練習)學校體育活動室有象棋、跳棋共20副,恰好可以供64人同時進行活動,象棋每2人下一副,跳棋每4人下一副。象棋有( )副。A.9 B.12 C.15 D.8【答案】D【分析】假設全部是跳棋,則象棋的副數=(下每副跳棋的人數×跳棋的副數-同時參加活動的總人數)÷(下每副跳棋的人數-下每副象棋的人數),據此計算即可。【詳解】假設全部是跳棋,則象棋的副數有:(4×20-64)÷(4-2)=(80-64)÷2=16÷2=8(副)故答案為:D【點睛】此題考查了雞兔同籠問題,關鍵是學會用假設法求解。8.(22-23六年級下·江蘇淮安·階段練習)鋼筆每支12元,圓珠筆每支7元,王強買了鋼筆和圓珠筆共6支,用了52元。王強買了( )支鋼筆。A.2 B.3 C.4 D.5【答案】A【分析】假設6支全買的圓珠筆,依此計算出6支圓珠筆的總錢數以及實際用的總錢數與6支圓珠筆的總錢數的差,l支圓珠筆與1支鋼筆的價錢差,然后用實際用的總錢數與6支圓珠筆的總錢數的差除以1支圓珠筆與l支鋼筆的價錢差,得到的商就是買鋼筆的支數,依此計算并選擇。【詳解】6×7=42(元)52-42=10(元)12-7=5(元)10÷5=2(支)即鋼筆買了2支。故答案為:A9.(22-23六年級下·江蘇鹽城·期中)有一個旅游團共24人住宿,訂了2人間和3人間共10間剛好住滿。訂3人間有( )間。A.2 B.3 C.4 D.5【答案】C【分析】假設全是2人間,則一共可以住2×10=20(人),這比已知的24人少了24-20=4(人),因為一間3人間比1間2人間多3-2=1(人);所以3人間一共有(4÷1)間,據此解答即可。【詳解】假設全是2人間,3人間一有:(24-2×10)÷(3-2)=(24-20)÷(3-2)=4÷1=4(間)訂3人間有4間。故答案為:C10.(22-23六年級下·安徽合肥·期中)一列從甲站開往乙站的動車,中途停靠丙站,從甲站到丙站的二等座票價為37元,從甲站到乙站的二等座票價為106元。當次動車這兩種二等座票共售出800張,收入62720元,從甲站到丙站的車票售出( )張,從甲站到乙站的車票售出( )張。A.440,480 B.480,360 C.360,440 D.320,480【答案】D【分析】假設售出的全是甲站到乙站的二等座票,則應該收入106×800元,比實際收入多(106×800-62720)元,因為每張從甲站到丙站的二等座票多算(106-37)元,比實際收入多出的錢數÷每張從甲站到丙站的二等座票多算的錢數=從甲站到丙站的二等座票數,總票數-從甲站到丙站的二等座票數=從甲站到乙站的車票數。【詳解】(106×800-62720)÷(106-37)=(84800-62720)÷69=22080÷69=320(張)800-320=480(張)從甲站到丙站的車票售出320張,從甲站到乙站的車票售出480張。故答案為:D11.(22-23六年級下·江蘇南通·期中)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體積相等,它的底面半徑比是1∶2,如果圓柱的高是6厘米,那么圓錐的高是( )厘米。A.1.5 B.2 C.3 D.4.5【答案】D【分析】根據題意圓柱和圓錐的底面半徑比是1∶2,設圓柱底面半徑是1,圓錐底面半徑2,據此利用圓柱與圓錐的體積公式:圓柱的體積V=πr2h,圓錐的體積V=πr2h,已知的圓柱高6厘米,即可求出圓錐的高。【詳解】圓柱:V=πr2h=π×12×6=π×1×6=π×6=6π圓錐:V=πr2h=π×22×h=π×4×h=π×h=πh圓柱與圓錐的體積相等則6π=πh6π÷π=πh÷π6=h6÷=h÷6÷=hh=6×h=h=4.5圓錐的高是4.5厘米故答案為:D12.(23-24六年級下·江蘇南通·期中)王老師徒步旅行,平路每天走38千米,山路每天走23千米,他15天共走了450千米,這期間他走了( )千米山路。A.161 B.184 C.218 D.247【答案】B【分析】設這期間山路走了x天,則平路走了(15-x)天,根據平路每天走的距離×平路走的天數+山路每天走的距離×山路走的天數=450千米,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是山路走的天數,山路每天走的距離×山路走的天數=這期間山路走的距離,據此分析。【詳解】解:設這期間山路走了x天。(15-x)×38+23x=450570-38x+23x=450570-15x=450570-15x+15x=450+15x450+15x=570450+15x-450=570-45015x=12015x÷15=120÷15x=823×8=184(千米)這期間他走了184千米山路。故答案為:B13.(23-24六年級下·廣西防城港·期末)公雞與母雞只數的比是3∶7,公雞的只數占總數的( )。A. B. C. D.【答案】B【分析】公雞和母雞只數的比是3∶7,把公雞看作是3份,則母雞有7份,那么總數就有(3+7=10)份,因此公雞的只數占總數的。【詳解】因此公雞的只數占總數的。故答案為:B14.(24-25六年級上·江蘇·單元測試)鋼筆和鉛筆共27盒,共計300支。鋼筆每盒10支,鉛筆每盒12支,則鋼筆有( )盒。A.12 B.15 C.27 D.10【答案】A【分析】先設鋼筆有x盒,則鉛筆有(27-x)盒。根據題意,可以得出方程式為:10x+12×(27-x)=300,求解x即可。【詳解】解:設鋼筆有x盒,則鉛筆有(27-x)盒。10x+12×(27-x)=30010x+324-12x=300324-300=12x-10x24=2x2x÷2=24÷2x=12鋼筆有12盒。故答案為:A15.(22-23六年級下·河南平頂山·期中)甲、乙兩種商品的單價之和為100元,因季節變化,甲商品降價10%,乙商品提價5%,調價后,甲、乙兩種商品的單價之和比原單價之和提高了2%,則甲、乙兩種商品的單價分別為( )。A.甲商品30元,乙商品70元 B.甲商品25元,乙商品75元C.甲商品40元,乙商品60元 D.甲商品20元,乙商品80元【答案】D【分析】設甲商品的單價為x元,則乙商品的單價為(100-x)元,甲商品降價10%則甲商品的現價為(1-10%)x元,乙商品提價5%,則乙商品的現價為(100-x)×(1+5%);此時的單價之和是100×(1+2%),根據現在的單價和等于100×(1+2%)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詳解】解:設甲商品的單價為x元,則乙商品的單價為(100-x)元(1-10%)x+(100-x)×(1+5%)=100×(1+2%)0.9x+1.05×(100-x)=1020.9x+105-1.05x=1020.15x=105-102x=3÷0.15x=20100-20=80(元)即甲商品20元,乙商品80元。故答案為:D【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列方程解含有兩個未知量的問題,理清數量關系列出方程是解題的關鍵。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蘇教版2024-2025學年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選擇題二大題型)單元復習講義(學生版).docx 蘇教版2024-2025學年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選擇題二大題型)單元復習講義(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