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2024-2025學年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運算律》(填空題七大題型)單元復習講義(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2024-2025學年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運算律》(填空題七大題型)單元復習講義(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簡介

1、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用字母表示為:a+b=b+a。
2、在計算連加算式時,不要盲目地進行計算,首先要觀察算式中的數,看看有沒有能湊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數,如果有,那么可以運用加法交換律進行計算,這樣既簡便又準確。
1、加法結合律
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用字母表示為:(a+b)+c=a+(b+c)。
2、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同樣適用于多個數連加的計算。
3、加法交換律改變的是數的位置,加法結合律改變的是運算順序。
1、減法的性質: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等于減去這兩個數的和。
用字母表示為:a-b-c=a-(b+c)。
2、減法性質的逆運用:一個數減去兩個數的和相當于從被減數中連續減去這兩個數。用字母表示為:a-(b+c)=a-b-c。
3、在連減運算中,任意交換兩個減數的位置,差不變。用字母表示為:a-b-c=a-c-b。
4、在加減混合運算中,加數、減數可以帶著數前面的運算符號一起交換位置再進行計算,其結果不變。
用字母表示為:a+b-c=a-c+b,(其中a>c)。
1、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用字母表示為:a×b=b×a。
2、在連乘算式中,如果某兩個因數的積正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可以先運用乘法交換律把這兩個數相乘,能使計算簡便。
乘法結合律:
三個數相乘,先乘前兩個數,或者先乘后兩個數,積不變。
用字母表示為:(a×b)×c=a×(b×c)。
1、乘法分配律
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為:(a+b)×c=a×c+b×c
2、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可以利用乘法的意義進行理解:(a+b)個c等于a個c加上b個c。
1、除法的性質
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相當于用這個數除以兩個除數的積。
用字母表示為:a÷b÷c=a÷(b×c)(b、c均不為0)
2、在連除運算中,任意交換兩個除數的位置,商不變。
用字母表示為:a÷b÷c=a÷c÷b(b、c均不為0)。
1. 改變加數的位置,運用了加法交換律。
2. 運用加法結合律時,要注意把結合的兩個數用小括號括起來。
3. 逆向運用減法的運算性質時,要注意去掉括號后,括號里面的算式要改變運算符號。
4. 在應用乘法結合律進行運算時,注意添加小括號改變運算順序。
5.利用乘法分配律進行運算時,因數要與兩個加數分別相乘。
6. 兩個數相乘,既可以用乘法分配律簡算,也可以用乘法結合律簡算,要依題中具體數據來確定,不能一概而論。
7. 當乘、除混合運算中不具備簡算條件時,應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考點精講一】(23-24四年級下·全國·期中)52+83+48=83+(52+48)這一步計算只運用了加法結合律。( )
理由:
【答案】 × 運用了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
【分析】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據此判斷即可。
【詳解】52+83+48
=83+52+48
=83+(52+48)
=83+100
=183
由此可知,52+83+48轉換成83+52+48采用了加法交換律,83+52+48轉換成83+(52+48)采用了加法結合律;故原題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理由:運用了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
【考點精講二】(23-24四年級下·湖南常德·期中)A不為0,如果A-B=C,那么(A+B+C)÷A=( )。
【答案】2
【分析】因為A-B=C,則A=B+C,根據加法結合律:(a+b)+c=a+(b+c),A+B+C =A+(B+C)= A+A=2A,把A+B+C =2A帶入,即可求出(A+B+C)÷A的結果。
【詳解】因為A-B=C,則A=B+C。
即(A+B+C)÷A
=[A+(B+C)]÷A
=(A+A)÷A
=2A÷A
=2
即A不為0,如果A-B=C,那么(A+B+C)÷A=2。
【考點精講三】(22-23四年級下·福建福州·期中)如果A-B=12,那么A-(5+B)=( )。
【答案】7
【分析】根據減法的性質,一個數減去兩個數的和,等于分別減去這兩個數,A-(5+B),括號外面是減號,去掉括號要變號,變成連減即可求解。
【詳解】A-B=12
A-(5+B)
=A-5-B
=A-B-5
=12-5
=7
如果A-B=12,那么A-(5+B)=7。
【考點精講四】(23-24四年級下·湖南常德·期中)4×36×25=36×(4×25),運用了( )律和( )律。
【答案】 乘法交換 乘法結合
【分析】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同第三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同第一個數相乘,即借助括號改變運算順序,結果不變。
【詳解】4×36×25=36×(4×25),交換了因數4和36的位置,并且把4與25結合在一起先計算,運用了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
【考點精講五】(22-23四年級下·四川綿陽·期中)計算125×48時,可以用(125× )×( ),這是根據( )律。
【答案】 8 6 乘法結合/整數乘法結合
【分析】125×8=1000;48=8×6,因此可將48寫成8×6,然后再依次計算。
乘法結合律的特點是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先把后兩個數相乘,積不變;依此即可解答。
【詳解】計算125×48時,可以用(125×8)×6,這是根據乘法結合律。
【考點精講六】(22-23四年級下·四川綿陽·期中)明明把7×(8+□)錯算成7×□+8,他得到的結果與正確結果相差( )。
【答案】48
【分析】由題意得,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將算式7×(8+□)中的小括號去掉,得到的算式為:7×8+7×□。然后對比算式7×8+7×□和7×□+8即可算出兩者的差值。
【詳解】7×(8+□)=7×8+7×□=56+7×□。
對比算式56+7×□和7×□+8可知,兩者相差:56-8=48。
明明把7×(8+□)錯算成7×□+8,他得到的結果與正確結果相差48。
【考點精講七】(23-24四年級下·江西鷹潭·期中)38×19+62×19= ×( + ) 270÷9÷3=270÷( × )
【答案】 19 38 62 9 3
【分析】根據乘法分配律計算38×19+62×19,先計算38+62,再用這個和乘19。根據除法的性質計算270÷9÷3,先計算9×3,再用270除以這個積。
【詳解】38×19+62×19=19×(38+62) 270÷9÷3=270÷(9×3)
一、填空題
1.(23-24四年級下·廣東汕尾·期中)寫出字母表示公式:乘法結合律( ),乘法分配律( )。
2.(23-24四年級下·廣東東莞·期中)計算A+B+C=A+(B+C)時,運用了( )律;計算A×(B+C)=A×B+A×C時,運用了( )律。
3.(23-24四年級下·河南安陽·期中)(42×4)×25=42×(4×25),這是運用了( )律。
4.(23-24四年級下·山西長治·期中)張叔叔家的長方形桃園和李伯伯家的長方形梨園緊挨著(如圖),李伯伯家的梨園比張叔叔家的桃園大( )平方米。
5.(23-24四年級下·河南鄭州·期中)計算25×48時,聰聰是這樣計算的:25×48=25×(4×12)=(25×4)×12=100×12=1200,他運用了( )律;丁丁是這樣計算的:25×48=25×(40+8)=25×40+25×8=1000+200=1200,他運用了( )律。
6.(23-24四年級下·河南洛陽·期中)計算893×25×4時,可以先算( ),因為它們的積是整百數,這是運用了( )律。
7.(23-24四年級下·四川樂山·期中)25×23-13×25表示兩個( )相減,有一個相同的因數是( ),所以可以先算( ),再算( ),可以使計算簡便一些。
8.(23-24四年級下·湖北黃岡·期中)235×4=200×4+30×4+5×4是運用了( )律。
9.(23-24四年級下·廣東汕頭·期中)23×101=23×100+23是運用了( )律。
10.(23-24四年級下·廣東汕尾·期中)125×108=125×100+125×8運用了乘法( )。
11.(23-24四年級下·甘肅慶陽·期中)中心小學學生參加公益活動情況如表,一共有( )人參加公益活動。(每人只參加一項公益活動)
活動地點 敬老院 社區服務站 公園 福利院
人數 86 43 57 114
12.(23-24四年級下·河北保定·期中)計算25×125×4×8時,運用( )律和( )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13.(23-24四年級下·河南信陽·期中)55+27+73=55+(27+73)運用了( )律。
14.(23-24四年級下·河北保定·期中)計算(42+38)×5,弟弟算成了42+38×5,這比正確結果少( )。
15.(23-24四年級下·河南信陽·期中)(125+25)×8=125×8+( ),這是運用了乘法( )律,用字母表示這一運算律( )。
16.(23-24四年級下·河南駐馬店·期中)47×25×4時,可以先算( ),再算( ),這樣計算采用了( )。
17.(23-24四年級下·河南信陽·期中)東東在計算120×(□+5)時,不小心算成了120×□+5,比實際結果少( )。
18.(23-24四年級下·河南信陽·期中)15×53+53×85的簡便方法第一步是( ),利用了乘法的( )(填運算律);計算102×75的時候,應先把( )寫成( ),再用( )(填運算律)計算就會比較簡便。
19.(23-24四年級下·河南三門峽·期中)小馬虎在計算44×(□+5)時,把算式寫成了44×□+5,那么計算結果與正確結果相差( )。
20.(23-24四年級下·河南新鄉·期中)〇+△=10,那么25×〇+25×△=( )。
21.(23-24四年級下·河南許昌·期中)算25×44時,可以有兩種不同的簡便算法,一是25×44=25×4×11,依據是( )律,二是25×44=25×40+25×4,依據是( )律。
22.(23-24四年級下·河南許昌·期中)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運算符號:87×99=87×100( )87。
23.(23-24四年級下·湖南長沙·期中)9×25×4=9×(25×4),是應用了( ),使計算簡便。
24.(23-24四年級下·河南許昌·期中)要使39×m+61×m=300,m等于( )。
25.(23-24四年級下·河南許昌·期中)( )×35-26×( )=63(括號里填相同的數)。
26.(23-24四年級下·湖南郴州·期中)計算73×99+73=73×(99+1)這是利用( )律。
27.(23-24四年級下·河南三門峽·期中)小東在計算25×49時,是這樣想的:25×49=25×50-25,這樣計算依據的運算定律是( )律。
28.(23-24四年級下·河南三門峽·期中)如果35×a+65×a=4500,那么a的值是( )。
29.(23-24四年級下·湖北十堰·期中)如圖,是我們已經學過的乘法豎式計算,在計算的過程中運用了我們本學期學習的乘法分配律。請結合乘法分配律,解決下面的問題。
(1)把( )分拆成( )和( );
(2)先算( )×( )=( );
(3)再算( )×( )=( );
(4)最后算( )+( )=( );
(5)改寫成橫式是:35×12=( )×( )+( )×( )。
30.(23-24四年級下·全國·期中)計算25×24時,比較簡便的算法是25×20+4。( )
理由:
31.(20-21四年級下·河南信陽·期中)73×101=( )×( ) ( )×( ),用字母表示是( )。
32.(24-25四年級下·全國·期中)125×4-25×4=(125-25)×4,運用了( )律,用字母表示是( )。
33.(24-25四年級下·全國·期中)在橫線上填上合適的數或字母。
216+35+84=35+( + )
298-35-165=298-( + )
400÷25÷4=400÷( × )
a×6+6×15= ×( + )
34.(23-24四年級下·湖北黃岡·期中)如果41×★+39×★=7200,那么★=( )。
35.(23-24四年級下·四川綿陽·期中)如果口+△=30,那么(□+56)+△=( ),22×□+22×△=(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1、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用字母表示為:a+b=b+a。
2、在計算連加算式時,不要盲目地進行計算,首先要觀察算式中的數,看看有沒有能湊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數,如果有,那么可以運用加法交換律進行計算,這樣既簡便又準確。
1、加法結合律
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用字母表示為:(a+b)+c=a+(b+c)。
2、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同樣適用于多個數連加的計算。
3、加法交換律改變的是數的位置,加法結合律改變的是運算順序。
1、減法的性質: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等于減去這兩個數的和。
用字母表示為:a-b-c=a-(b+c)。
2、減法性質的逆運用:一個數減去兩個數的和相當于從被減數中連續減去這兩個數。用字母表示為:a-(b+c)=a-b-c。
3、在連減運算中,任意交換兩個減數的位置,差不變。用字母表示為:a-b-c=a-c-b。
4、在加減混合運算中,加數、減數可以帶著數前面的運算符號一起交換位置再進行計算,其結果不變。
用字母表示為:a+b-c=a-c+b,(其中a>c)。
1、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用字母表示為:a×b=b×a。
2、在連乘算式中,如果某兩個因數的積正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可以先運用乘法交換律把這兩個數相乘,能使計算簡便。
乘法結合律:
三個數相乘,先乘前兩個數,或者先乘后兩個數,積不變。
用字母表示為:(a×b)×c=a×(b×c)。
1、乘法分配律
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為:(a+b)×c=a×c+b×c
2、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可以利用乘法的意義進行理解:(a+b)個c等于a個c加上b個c。
1、除法的性質
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相當于用這個數除以兩個除數的積。
用字母表示為:a÷b÷c=a÷(b×c)(b、c均不為0)
2、在連除運算中,任意交換兩個除數的位置,商不變。
用字母表示為:a÷b÷c=a÷c÷b(b、c均不為0)。
1. 改變加數的位置,運用了加法交換律。
2. 運用加法結合律時,要注意把結合的兩個數用小括號括起來。
3. 逆向運用減法的運算性質時,要注意去掉括號后,括號里面的算式要改變運算符號。
4. 在應用乘法結合律進行運算時,注意添加小括號改變運算順序。
5.利用乘法分配律進行運算時,因數要與兩個加數分別相乘。
6. 兩個數相乘,既可以用乘法分配律簡算,也可以用乘法結合律簡算,要依題中具體數據來確定,不能一概而論。
7. 當乘、除混合運算中不具備簡算條件時,應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考點精講一】(23-24四年級下·全國·期中)52+83+48=83+(52+48)這一步計算只運用了加法結合律。( )
理由:
【答案】 × 運用了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
【分析】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據此判斷即可。
【詳解】52+83+48
=83+52+48
=83+(52+48)
=83+100
=183
由此可知,52+83+48轉換成83+52+48采用了加法交換律,83+52+48轉換成83+(52+48)采用了加法結合律;故原題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理由:運用了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
【考點精講二】(23-24四年級下·湖南常德·期中)A不為0,如果A-B=C,那么(A+B+C)÷A=( )。
【答案】2
【分析】因為A-B=C,則A=B+C,根據加法結合律:(a+b)+c=a+(b+c),A+B+C =A+(B+C)= A+A=2A,把A+B+C =2A帶入,即可求出(A+B+C)÷A的結果。
【詳解】因為A-B=C,則A=B+C。
即(A+B+C)÷A
=[A+(B+C)]÷A
=(A+A)÷A
=2A÷A
=2
即A不為0,如果A-B=C,那么(A+B+C)÷A=2。
【考點精講三】(22-23四年級下·福建福州·期中)如果A-B=12,那么A-(5+B)=( )。
【答案】7
【分析】根據減法的性質,一個數減去兩個數的和,等于分別減去這兩個數,A-(5+B),括號外面是減號,去掉括號要變號,變成連減即可求解。
【詳解】A-B=12
A-(5+B)
=A-5-B
=A-B-5
=12-5
=7
如果A-B=12,那么A-(5+B)=7。
【考點精講四】(23-24四年級下·湖南常德·期中)4×36×25=36×(4×25),運用了( )律和( )律。
【答案】 乘法交換 乘法結合
【分析】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同第三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同第一個數相乘,即借助括號改變運算順序,結果不變。
【詳解】4×36×25=36×(4×25),交換了因數4和36的位置,并且把4與25結合在一起先計算,運用了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
【考點精講五】(22-23四年級下·四川綿陽·期中)計算125×48時,可以用(125× )×( ),這是根據( )律。
【答案】 8 6 乘法結合/整數乘法結合
【分析】125×8=1000;48=8×6,因此可將48寫成8×6,然后再依次計算。
乘法結合律的特點是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先把后兩個數相乘,積不變;依此即可解答。
【詳解】計算125×48時,可以用(125×8)×6,這是根據乘法結合律。
【考點精講六】(22-23四年級下·四川綿陽·期中)明明把7×(8+□)錯算成7×□+8,他得到的結果與正確結果相差( )。
【答案】48
【分析】由題意得,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將算式7×(8+□)中的小括號去掉,得到的算式為:7×8+7×□。然后對比算式7×8+7×□和7×□+8即可算出兩者的差值。
【詳解】7×(8+□)=7×8+7×□=56+7×□。
對比算式56+7×□和7×□+8可知,兩者相差:56-8=48。
明明把7×(8+□)錯算成7×□+8,他得到的結果與正確結果相差48。
【考點精講七】(23-24四年級下·江西鷹潭·期中)38×19+62×19= ×( + ) 270÷9÷3=270÷( × )
【答案】 19 38 62 9 3
【分析】根據乘法分配律計算38×19+62×19,先計算38+62,再用這個和乘19。根據除法的性質計算270÷9÷3,先計算9×3,再用270除以這個積。
【詳解】38×19+62×19=19×(38+62) 270÷9÷3=270÷(9×3)
一、填空題
1.(23-24四年級下·廣東汕尾·期中)寫出字母表示公式:乘法結合律( ),乘法分配律( )。
【答案】 a×b×c=a×(b×c) a×c+b×c=(a+b)×c
【分析】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和另外一個數相乘,或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和另外一個數相乘,積不變,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乘法分配律是指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是:a×c+b×c=(a+b)×c。
【詳解】根據分析可知,乘法結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c+b×c=(a+b)×c。
2.(23-24四年級下·廣東東莞·期中)計算A+B+C=A+(B+C)時,運用了( )律;計算A×(B+C)=A×B+A×C時,運用了( )律。
【答案】 加法結合 乘法分配
【分析】加法結合律 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叫做加法結合律。乘法分配律是指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相加。或:兩個數的差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相減。據此解題即可。
【詳解】計算A+B+C=A+(B+C)時,是把B、C相結合,所以運用了加法結合律;計算A×(B+C)=A×B+A×C時,運用了乘法分配律。
3.(23-24四年級下·河南安陽·期中)(42×4)×25=42×(4×25),這是運用了( )律。
【答案】乘法結合
【分析】三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乘第三個數,也可以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一個數相乘,結果不變,這叫做乘法結合律。
【詳解】(42×4)×25=42×(4×25),這是運用了乘法結合律。
4.(23-24四年級下·山西長治·期中)張叔叔家的長方形桃園和李伯伯家的長方形梨園緊挨著(如圖),李伯伯家的梨園比張叔叔家的桃園大( )平方米。
【答案】760
【分析】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把數據代入計算出桃園和梨園的面積,再用梨園的面積減桃園的面積即可解答。
【詳解】33×38-13×38
=(33-13)×38
=20×38
=760(平方米)
李伯伯家的梨園比張叔叔家的桃園大760平方米。
5.(23-24四年級下·河南鄭州·期中)計算25×48時,聰聰是這樣計算的:25×48=25×(4×12)=(25×4)×12=100×12=1200,他運用了( )律;丁丁是這樣計算的:25×48=25×(40+8)=25×40+25×8=1000+200=1200,他運用了( )律。
【答案】 乘法結合 乘法分配
【分析】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據此判斷。
【詳解】25×48=25×(4×12)=(25×4)×12=100×12=1200,他運用了乘法結合律;25×48=25×(40+8)=25×40+25×8=1000+200=1200,他運用了乘法分配律。
6.(23-24四年級下·河南洛陽·期中)計算893×25×4時,可以先算( ),因為它們的積是整百數,這是運用了( )律。
【答案】 25×4 乘法結合
【分析】25×4的積是整百數,所以先算25×4的積,再用893乘積,由于先算25×4,則改變的是運算順序,根據乘法結合律:a×b×c=a×(b×c),據此即可解答。
【詳解】893×25×4
=893×(25×4)
=893×100
=89300
計算893×25×4時,可以先算25×4,因為它們的積是整百數,這是運用了乘法結合律。
7.(23-24四年級下·四川樂山·期中)25×23-13×25表示兩個( )相減,有一個相同的因數是( ),所以可以先算( ),再算( ),可以使計算簡便一些。
【答案】 積 25 23-13=10 25×10=250
【分析】結合題目分析可知,25×23-13×25表示的是兩個式子的乘積相減,但由于這兩個乘積中有相同的因數25,符合乘法分配律的形式,故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將其寫成(23-13)×25,先算減法,再算乘法,這樣可以使得運算簡便。
乘法分配律是指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為:(a+b)×c=a×c+b×c,這個式子反過來也成立。
減法也同樣適用乘法分配律,即兩個數相減的差乘一個數,等于這兩個數分別與這個數的積的差。
【詳解】25×23-13×25表示兩個積相減,有一個相同的因數是25,所以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將其寫成(23-13)×25,先算23-13=10,再算25×10=250,這樣就可以使得運算簡便。
8.(23-24四年級下·湖北黃岡·期中)235×4=200×4+30×4+5×4是運用了( )律。
【答案】分配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等于把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加起來,結果不變。計算235×4時,把235寫成(200+30+5),再根據乘法分配律簡算,據此解答即可。
【詳解】235×4
=(200+30+5)×4
=200×4+30×4+5×4
=800+120+20
=940
235×4=200×4+30×4+5×4是運用了分配律。
9.(23-24四年級下·廣東汕頭·期中)23×101=23×100+23是運用了( )律。
【答案】乘法分配
【分析】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即(a+b)×c=a×c+b×c。計算23×101時,把101分成(100+1),再根據乘法分配律進行計算。
【詳解】23×101
=23×(100+1)
=23×100+23
=2300+23
=2323
所以23×101=23×100+23是運用了乘法分配律。
10.(23-24四年級下·廣東汕尾·期中)125×108=125×100+125×8運用了乘法( )。
【答案】分配律
【分析】乘法交換律用字母表示是:a×b=b×a;乘法結合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b×c);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a×c+b×c=(a+b)×c;據此解答。
【詳解】本題是將108寫成100+8的形式,再用125分別與100和8相乘,最后把兩個積相加,是運用了乘法分配律。
則125×108=125×100+125×8運用了乘法分配律。
11.(23-24四年級下·甘肅慶陽·期中)中心小學學生參加公益活動情況如表,一共有( )人參加公益活動。(每人只參加一項公益活動)
活動地點 敬老院 社區服務站 公園 福利院
人數 86 43 57 114
【答案】300
【分析】根據題意可知,把參加每一項公益活動的人數相加,即可計算出一共有(86+43+57+114)人參加公益活動,然后運用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簡便算出結果。
【詳解】86+43+57+114
=86+114+43+57
=(86+114)+(43+57)
=200+100
=300(人)
即一共有300人參加公益活動。
12.(23-24四年級下·河北保定·期中)計算25×125×4×8時,運用( )律和( )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答案】 乘法交換 乘法結合
【分析】乘法交換律:a×b=b×a;乘法結合律:a×b×c=a×(b×c)。四個數相乘,因為25×4和125×8比較簡便,可以利用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將算式25×125×4×8轉化為(25×4)×(125×8)。
【詳解】25×125×4×8
=25×4×125×8
=(25×4)×(125×8)
=100×1000
=100000
所以計算25×125×4×8時,運用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13.(23-24四年級下·河南信陽·期中)55+27+73=55+(27+73)運用了( )律。
【答案】加法結合
【分析】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這叫做加法結合律。用字母表示為:(a+b)+c=a+(b+c)。據此解答即可。
【詳解】根據分析可知,55+27+73=55+(27+73)運用了加法結合律。
14.(23-24四年級下·河北保定·期中)計算(42+38)×5,弟弟算成了42+38×5,這比正確結果少( )。
【答案】168
【分析】根據題意可知,根據乘法分配律,將算式(42+38)×5化成42×5+38×5,然后再減去算式42+38×5,計算出結果即可解答。
【詳解】(42+38)×5=42×5+38×5
42×5+38×5-(42+38×5)
=42×5+38×5-42-38×5
=42×5-42+(38×5-38×5)
=42×5-42
=210-42
=168
即計算(42+38)×5,弟弟算成了42+38×5,這比正確結果少168。
15.(23-24四年級下·河南信陽·期中)(125+25)×8=125×8+( ),這是運用了乘法( )律,用字母表示這一運算律( )。
【答案】 25×8 分配 (a+b)×c=a×c+b×c
【分析】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
【詳解】(125+25)×8=125×8+(25×8),這是運用了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這一運算律((a+b)×c=a×c+b×c)。
16.(23-24四年級下·河南駐馬店·期中)47×25×4時,可以先算( ),再算( ),這樣計算采用了( )。
【答案】 25×4 47×100 乘法結合律
【分析】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可以先乘前兩個數,再乘第三個數,也可以先乘后兩個數,再乘第一個數,結果不變。根據乘法結合律,即可解答。
【詳解】47×25×4
=47×(25×4)
=47×100
=4700
47×25×4時,可以先算25×4,再算47×100,這樣計算采用了乘法結合律。
17.(23-24四年級下·河南信陽·期中)東東在計算120×(□+5)時,不小心算成了120×□+5,比實際結果少( )。
【答案】595
【分析】根據乘法分配律可知,120×(□+5)=120×□+120×5,再與120×□+5相減求差。
【詳解】120×(□+5)
=120×□+120×5
=120×□+600
120×□+5和120×□+600相差600-5=595。
比實際結果少595。
18.(23-24四年級下·河南信陽·期中)15×53+53×85的簡便方法第一步是( ),利用了乘法的( )(填運算律);計算102×75的時候,應先把( )寫成( ),再用( )(填運算律)計算就會比較簡便。
【答案】 (15+85)×53 分配律 102 100+2 乘法分配律
【分析】根據乘法分配律,計算15×53+53×85時,先計算15+85,再用這個和乘53。計算102×75時,將102看成100+2,分別用100和2乘75,再將兩個積相加。
【詳解】15×53+53×85
=(15+85)×53
=100×53
=5300
102×75
=(100+2)×75
=100×75+2×75
=7500+150
=7650
15×53+53×85的簡便方法第一步是(15+85)×53,利用了乘法的分配律;計算102×75的時候,應先把102寫成100+2,再用乘法分配律計算就會比較簡便。
19.(23-24四年級下·河南三門峽·期中)小馬虎在計算44×(□+5)時,把算式寫成了44×□+5,那么計算結果與正確結果相差( )。
【答案】215
【分析】分析題意可知,要求計算的結果與正確結果相差多少,首先根據乘法分配律,用44分別與□、5相乘,求出正確的結果,再用正確的結果減去44×□+5,即可得出他計算的結果與正確結果相差多少。
【詳解】44×(□+5)
=44×□+44×5
=44×□+220
44×□+220-(44×□+5)
=44×□+220-44×□-5
=220-5
=215
小馬虎在計算44×(□+5)時,把算式寫成了44×□+5,那么計算結果與正確結果相差215。
20.(23-24四年級下·河南新鄉·期中)〇+△=10,那么25×〇+25×△=( )。
【答案】250
【分析】仔細觀察算式25×〇+25×△可知,可利用乘法分配律:a×b+a×c=a×(b+c)將其化簡為25×(〇+△),然后將〇+△的值代入即可。
【詳解】25×〇+25×△
=25×(〇+△)
=25×10
=250
故25×〇+25×△=250。
21.(23-24四年級下·河南許昌·期中)算25×44時,可以有兩種不同的簡便算法,一是25×44=25×4×11,依據是( )律,二是25×44=25×40+25×4,依據是( )律。
【答案】 乘法結合 乘法分配
【分析】觀察發現一是將44拆為了(4×11),然后先計算(25×4),運用了乘法結合律:(a×b)×c=a×(b×c)或a×b×c=a×(b×c);二是將40拆為了(40+4),再分別用25去乘兩個加數,最后相加,運用了乘法分配律:(a+b)×c=a×c+b×c;據此解答。
【詳解】根據分析:
25×44
=25×(4×11)
=25×4×11
=100×11
=1100
所以一是25×44=25×4×11,依據是乘法結合律;
25×44
=25×(40+4)
=25×40+25×4
=1000+100
=1100
所以二是25×44=25×40+25×4,依據是乘法分配律。
22.(23-24四年級下·河南許昌·期中)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運算符號:87×99=87×100( )87。
【答案】-
【分析】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用這兩個數分別和這個數相乘,再把它們的積相加,這叫乘法分配律。87×99把99改寫成100-1,再運用乘法分配律計算。
【詳解】87×99
=87×(100-1)
=87×100-87×1
=8700-87
=8613
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運算符號:87×99=87×100-87。
23.(23-24四年級下·湖南長沙·期中)9×25×4=9×(25×4),是應用了( ),使計算簡便。
【答案】乘法結合律
【分析】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和另外一個數相乘,或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和另外一個數相乘,積不變,據此解答即可。
【詳解】9×25×4=9×(25×4),是應用了乘法結合律,使計算簡便。
24.(23-24四年級下·河南許昌·期中)要使39×m+61×m=300,m等于( )。
【答案】3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 可以先把它們分別與這個數相乘, 再相加,根據乘法分配律將左邊算式寫成(39+61)×m,然后再計算出m即可。
【詳解】39×m+61×m
=(39+61)×m
=100×m
m=300÷100=3
要使39×m+61×m=300,m等于3。
25.(23-24四年級下·河南許昌·期中)( )×35-26×( )=63(括號里填相同的數)。
【答案】 7 7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 可以先把它們分別與這個數相乘, 再相加,根據題意括號里填相同的數,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先用35-26,再用63除以35-26的差,即可求出括號里填的數。
【詳解】63÷(35-26)
=63÷9
=7
7×35-26×7=63
26.(23-24四年級下·湖南郴州·期中)計算73×99+73=73×(99+1)這是利用( )律。
【答案】乘法分配
【分析】根據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等于把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加起來,結果不變。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
【詳解】73×99+73
=73×(99+1)
=73×100
=7300
計算73×99+73=73×(99+1)這是利用乘法分配律。
27.(23-24四年級下·河南三門峽·期中)小東在計算25×49時,是這樣想的:25×49=25×50-25,這樣計算依據的運算定律是( )律。
【答案】乘法分配
【分析】計算25×49時,可以將49寫作(50-1),再運用乘法分配律:(a-b)×c=a×c-b×c;據此解答。
【詳解】根據分析:
25×49
=25×(50-1)
=25×50-25
=1250-25
=1225
所以這樣計算依據的運算定律是乘法分配律。
28.(23-24四年級下·河南三門峽·期中)如果35×a+65×a=4500,那么a的值是( )。
【答案】45
【分析】利用乘法分配律:b×a+c×a=(b+c)×a可將算式35×a+65×a化簡。然后再用除法即可算出a的值。
【詳解】35×a+65×a=(35+65)×a=100×a=4500
a=4500÷100=45
故如果35×a+65×a=4500,那么a的值是45。
29.(23-24四年級下·湖北十堰·期中)如圖,是我們已經學過的乘法豎式計算,在計算的過程中運用了我們本學期學習的乘法分配律。請結合乘法分配律,解決下面的問題。
(1)把( )分拆成( )和( );
(2)先算( )×( )=( );
(3)再算( )×( )=( );
(4)最后算( )+( )=( );
(5)改寫成橫式是:35×12=( )×( )+( )×( )。
【答案】(1) 12 2 10
(2) 2 35 70
(3) 10 35 350
(4) 70 350 420
(5) 2 35 10 35
【分析】計算35×12時,先用12個位上的2乘35,再用12十位上的1乘35,再將兩個積相加。也就是將12拆成2+10,分別用2和10乘35,再相加。根據乘法分配律(a+b)×c=a×c+b×c進行解答即可。
【詳解】(1)把12分拆成2和10;
(2)先算2×35=70
(3)再算10×35=350
(4)最后算70+350=420
(5)改寫成橫式是:35×12=2×35+10×35。
30.(23-24四年級下·全國·期中)計算25×24時,比較簡便的算法是25×20+4。( )
理由:
【答案】 × 根據乘法分配律的特點可知,計算25×24時用到的簡便方法是:25×20+25×4。
【分析】計算25×24時,可將24寫成20+4,然后再根據乘法分配律的特點“(a+b)×c=a×c+b×c”進行簡算,依此解答。
【詳解】25×24
=25×(20+4)
=25×20+25×4
=500+100
=600
計算25×24時,比較簡便的算法是25×20+4。(×)
理由:根據乘法分配律的特點可知,計算25×24時用到的簡便方法是:25×20+25×4。
31.(20-21四年級下·河南信陽·期中)73×101=( )×( ) ( )×( ),用字母表示是( )。
【答案】 73 100 + 73 1 (a+b)×c=a×c+b×c
【分析】此題考查乘法分配律,將101分解為100與1的和,再計算73與100的積、73與1的積,最后把兩個積相加。把乘法分配律用字母來表示是:(a+b)×c=a×c+b×c,據此解答。
【詳解】73×101
=73×(100+1)
=73×100+73×1
=7300+73
=7373
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
32.(24-25四年級下·全國·期中)125×4-25×4=(125-25)×4,運用了( )律,用字母表示是( )。
【答案】 乘法分配 ab±ac=a×(b±c)
【分析】125×4表示125個4,25×4表示25個4,125×4-25×4表示用125個4減去25個4,則得100個4,所以用125×4-25×4=(125-25)×4,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為:
a×(b+c)=ab+ac,乘法分配律的變式:a×(b-c)=ab-ac,所以有:a×(b±c)=ab±ac。
【詳解】125×4-25×4=(125-25)×4,運用了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ab±ac=a×(b±c)。
33.(24-25四年級下·全國·期中)在橫線上填上合適的數或字母。
216+35+84=35+( + )
298-35-165=298-( + )
400÷25÷4=400÷( × )
a×6+6×15= ×( + )
【答案】 216 84 35 165 25 4 6 a 15
【分析】(1)加法結合律是指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2)減法的性質是指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可以減去這兩個數的和,也可以先減去第二個數,再減去第一個數。
(3)除法的性質是指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可以除后兩個數的積,也可以先除以第二個數,再除以第一個數,商不
變。
(4)乘法分配律是指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等于把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加起來,結果不變。
【詳解】216+35+84=35+(216+84)
298-35-165=298-(35+165)
400÷25÷4=400÷(25×4)
a×6+6×15=6×(a+15)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四則運算簡便運算方法掌握,需熟練掌握。
34.(23-24四年級下·湖北黃岡·期中)如果41×★+39×★=7200,那么★=( )。
【答案】90
【分析】根據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相加,結果不變。用字母表示:(a+b)×c=a×c+b×c ,據此解答即可。
【詳解】41×★+39×★=7200
(41+39)×★=7200
80×★=7200
★=7200÷80
★=90
如果41×★+39×★=7200,那么★=90。
35.(23-24四年級下·四川綿陽·期中)如果口+△=30,那么(□+56)+△=( ),22×□+22×△=( )。
【答案】 86 660
【分析】兩個數相加,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和第三個數相加,它們的和不變。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兩個數相加,交換它們的位置,和不變。用字母表示是a+b=b+a。
一個數與兩個數的和相乘時,可以先將這個數分別與這兩個數相乘,然后再將所得的積相加。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據此解答。
【詳解】根據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56)+△=(□+△)+56,又因為口+△=30,30+56=86,所以(□+56)+△=86。
根據乘法分配律,22×□+22×△=22×(□+△),又因為□+△=30,30×22=660,所以,22×□+22×△=660。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文县| 科技| 铜梁县| 如皋市| 琼海市| 巴南区| 秭归县| 灌南县| 错那县| 嘉峪关市| 新乡市| 九龙县| 时尚| 平阳县| 同仁县| 电白县| 安国市| 新巴尔虎左旗| 三门县| 顺义区| 房山区| 陇川县| 项城市| 山西省| 威信县| 阜南县| 翼城县| 潢川县| 泾川县| 德阳市| 霍林郭勒市| 昌图县| 临泽县| 定西市| 托里县| 福贡县| 江永县| 伊金霍洛旗| 甘泉县| 武义县| 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