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7.1.1 勾股定理學習目標描述:1.了解勾股定理的發現過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內容,會用面積法證明勾股定理。2.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總結規律的意識和能力。3.介紹我國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學習內容分析:勾股定理是初等幾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數量關系,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條重要性質。本節不僅是直角三角形相關知識的延續,也是學生認識無理數的基礎,充分體現了數學知識承前啟后的緊密相關性。此外,歷史上勾股定理的發現,也反映了人類杰出的智慧,蘊含著豐富的人文與科學價值。學科核心素養分析:通過本節的學習,使學生理解勾股定理的含義,學會使用最基本的幾何語言表示有關數學對象,并能在圖形語言、幾何語言之間進行轉換。在教學中要創設使學生運用幾何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的情境和機會,以便學生在實際使用中逐漸熟悉,能結合圖形語言、幾何語言各自的特點進行相互轉換,并掌握勾股定理的實際意義,能選擇恰當的方法解決有關勾股定理的問題。教學重點:勾股定理的使用方法與實際應用教學難點:勾股定理的綜合應用。教學過程:一、課堂引入目前世界上許多科學家正在試圖尋找其他星球的“人”,為此向宇宙發出了許多信號,如地球上人類的語言、音樂、各種圖形等。我國數學家華羅庚曾建議,發射一種反映勾股定理的圖形,如果宇宙人是“文明人”,那么他們一定會識別這種語言的。這個事實可以說明勾股定理的重大意義,尤其是在兩千年前,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二、探索新知讓學生畫一個直角邊為3cm和4cm的直角△ABC,用刻度尺量出AB的長。以上這個事實是我國古代3000多年前有一個叫商高的人發現的,他說:“把一根直尺折成直角,兩段連結得一直角三角形,勾廣三,股修四,弦隅五?!边@句話意思是說一個直角三角形較短直角邊(勾)的長是3,長的直角邊(股)的長是4,那么斜邊(弦)的長是5。再畫一個兩直角邊為5和12的直角△ABC,用刻度尺量AB的長。你是否發現32+42與52的關系,52+122和132的關系,即32+42=52,52+122=132,那么就有勾2+股2=弦2。對于任意的直角三角形也有這個性質嗎?三、典例精析例1已知:在△ABC中,∠C=90°,∠A、∠B、∠C的對邊為a、b、c。求證:a2+b2=c2。分析:⑴讓學生準備多個三角形模型,最好是有顏色的吹塑紙,讓學生拼擺不同的形狀,利用面積相等進行證明。⑵拼成如圖所示,其等量關系為:4S△+S小正=S大正4×ab+(b-a)2=c2,化簡可證。⑶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拼出不同的圖形,進行證明。⑷ 勾股定理的證明方法達300余種。這個古老的精彩的證法,出自我國古代無名數學家之手。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例2已知:在△ABC中,∠C=90°,∠A、∠B、∠C的對邊為a、b、c。求證:a2+b2=c2。分析:左右兩邊的正方形邊長相等,則兩個正方形的面積相等。左邊S=4×ab+c2右邊S=(a+b)2左邊和右邊面積相等,即4×ab+c2=(a+b)2化簡可證。四、隨堂練習1.勾股定理的具體內容是: 。2.如圖,直角△ABC的主要性質是:∠C=90°,(用幾何語言表示)⑴兩銳角之間的關系: ;⑵若D為斜邊中點,則斜邊中線 ;⑶若∠B=30°,則∠B的對邊和斜邊: ;⑷三邊之間的關系: 。△ABC的三邊a、b、c,若滿足b2= a2+c2,則 =90°; 若滿足b2>c2+a2,則∠B是 角; 若滿足b2<c2+a2,則∠B是角。4.根據如圖所示,利用面積法證明勾股定理。五、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有什么收獲?談談你的感受和看法。布置作業:必做題:課本第28頁習題17.1第1—3題選做題:查閱資料,查找有關勾股定理的其他證明方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