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哲學的基本問題中國不養閑“神”各位同學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請過“神仙”幫忙。“神”真的存在嗎?哲學的本質是什么?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人們的思想如:理論、理念、計劃、經驗 思想、 觀點、感覺、方針政策、目標等主觀性的東西。思維以外的一切事物、客觀實在的事物。如太陽、地球、月亮、國情、磁場等可見或不可見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實在的事物。1、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也就是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思維存在意識物質注意:A.“思維”和“存在”相搭配,“意識”和“物質”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B.在實踐生活中,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表現為主觀與客觀的關系。一、什么是哲學的基本問題練一練:請判斷下列哪些屬于思維(意識)或存在(物質)?1.政治老師2.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3.生產力、生產關系4.十四五規劃5.秦始皇兵馬俑6.聲音、陽光、空氣7.新冠病毒8.馬克思主義哲學存在(物質)思維(意識)存在(物質)思維(意識)存在(物質)存在(物質)存在(物質)思維(意識)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存在決定思維思維決定存在思維能認識存在思維不能認識存在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可知論不可知論(誰為第一性)(有無同一性)哲學的基本問題是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是劃分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標準注意:哲學基本派別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可知論和不可知論不是哲學的基本派別。辨析荀子王充人病則憂懼憂懼則鬼出惠能英國 貝克萊存在就是被感知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唯物主義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唯心主義休謨:我們永不能由知覺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質,形成關于對象的存在的任何結論。康德:人不僅不能感知和證明物質實體的存在,也不能感知和證明精神實體(包括上帝)的存在。馬克思: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不可知論不可知論可知論①不同時代、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哲學。②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哲學家,其表達哲學基本問題的概念和方式各不相同。中國古代哲學家主要探討天與人、名與實、形與神、知與行、心與物、理與氣等關系問題,體現了中國人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基本看法和觀點。西方古代哲學主要關注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內容;西方近代哲學研究的側重點則轉向了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方面的內容2.哲學基本問題的表達方式具有時代性和地域性BY YUSHEN二、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學生要面對和處理自己的學習計劃與學習實際之間的關系,教師要面對和處理自己的教學計劃與教學實際的關系,農民要面對和處理耕作計劃與耕作實際收獲之間的關系,工人要面對和處理做工的方法、步驟與做工的實際之間的關系,企業要面對和處理企業經營策略和計劃與企業的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的實際情況之間的關系思維存在1.從生活實踐看: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首先是人們在現實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BY YUSHEN二、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看看古今中外的哲學家們所想的有什么共性嗎?王陽明:眼開則花開,眼閉則花謝范縝: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慧能: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團永恒燃燒的活火笛卡爾:我思故我在貝克萊:存在就是被感知海德格爾:我在故我思2.從哲學研究看: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貫穿哲學發展的始終,是一切哲學不能回避、必須回答的問題。哲學要從總體上探討人與世界的關系,就必須首先弄清楚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并對此作出明確的回答。BY YUSHEN二、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3.從哲學發展看: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決定著各種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決定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哲學要從總體上探討人與世界的關系,就必須首先弄清楚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并對此作出明確回答。盧梭研究【人與法】柏拉圖研究【理想國】蘇格拉底研究【物與理】毛澤東分析【理論與道路】孔子研究【知與行】三、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1.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和根本分歧:物質和意識誰是本原。哲學派別 分歧之處唯物主義 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唯心主義 意識是本原的,物質依賴于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2.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①上帝創造世界萬物。 ——圣經②水是萬物的本原。——泰勒斯③萬物的本原是火。——赫拉克利特④我思故我在。——笛卡爾⑤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⑥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陸九淵⑦宇宙由原子和虛空組成。 ——伽森狄⑧宇宙是所有機械地運動著的廣延物體的總和。——霍布斯⑨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馬克思⑩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習近平辨一辨:下列對世界本原的觀點哪些屬于唯心主義?哪些屬于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唯物主義1.觀點:物質和意識是彼此獨立的兩個本原。2.實質:偏于唯心主義。二元論素養拓展“一人騎二馬”看著就得卡!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閱讀教材P10相關鏈接,完成下面表格基本形態 基本觀點 進步性 局限性 共同點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機械唯物主義) 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 在物質與意識的關系問題上,都堅持了物質決定意識。把世界的本原歸為某一種或幾種具體的物質形態自然科學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質結構如原子看做世界的本原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正確克服了原先的樸素性和直觀性,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的物質觀把物質混同于物質的具體形態,帶有明顯的樸素和直觀色彩物質結構混同物質概念,把原子的屬性等同物質的屬性,把世界萬物的運動歸結為受力學支配的機械運動,因而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局限。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具有能動性。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唯一特性。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物質概念,概括了宇宙間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而不是指某一種具體的物質形態,或那些不可再分的物質結構。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 與 形而上學盲人摸象刻舟求劍全是缺點用孤立的觀點看問題用靜止的觀點看問題用片面的觀點看問題辯證法:應該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形而上學:1、水是萬物的始基。2、原子是世界的本原。3、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4、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5、自然界由數目無窮性質不同的異質元素構成。6、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7、宇宙是一團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方寸上燃燒,在一定的方寸上熄滅 。8、氣者,理之依也。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請判斷下列觀點分別屬于唯物主義的哪種基本形態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閱讀教材P11相關鏈接,完成下面表格唯 心 主 義 兩種形態 基本觀點 共同點(根本觀點)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 把人的主觀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等)夸大為唯一的實在,當成本原的東西,認為客觀事物以至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把意識作為世界的本原,認為意識決定物質。1.我思故我在(笛卡爾)2.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康德)3.整個世界都是“絕對精神”的產物 (黑格爾)4. “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貝克萊)5.現實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柏拉圖)6.上帝七天創造世界7.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王守仁)主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練一練思考:唯心主義的產生和存在是偶然的嗎?5.哲學史上的兩個對子兩個對子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區別 分歧不同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世界的狀態是怎么樣的地位不同 是哲學的兩個基本派別 從屬關系各自觀點不同 唯物主義:物質決定意識 唯心主義:意識決定物質 (1)辯證法:用聯系、發展、全面地觀點看問題;(2)形而上學:用孤立、靜止、片面地觀點看問題。聯系 ①相對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斗爭而言,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斗爭具有從屬意義。②各種辯證法或形而上學的思想總是附屬于唯物主義或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③沒有游離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獨立派別。辯證法和形而上學要么與唯物主義結合,要么與唯心主義結合。 (1)是什么: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2)“兩個對子”的關系注意:從哲學的基本派別來看,只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哲學上的兩大基本陣營,而不是四軍對壘。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何者是本原有沒有同一性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可知論不可知論哲學的基本派別1、是什么:2、為什么:是生活實踐和一切哲學不能回避、必須回答的基本問題對世界本原的回答不同3、哲學史上兩個對子:唯物主義唯心主義根本觀點:物質決定意識基本形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根本觀點:意識決定物質基本形態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對立辯證法形而上學對立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觀點看問題對世界狀態的回答不同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