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第7課 弘揚中華人文精神7.1 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導入新課結合以上同學的討論,談談中華人文精神對你的啟發(fā)。A:我很喜歡“君子和而不同”這句話,它告訴我們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和諧共處。B:我讀過許多古代神話傳說,如盤古開天辟地、女媧補天、伏羲畫卦、神農嘗草、夸父逐日、精衛(wèi)填海、愚公移山等,它們都蘊含著勇于追求夢想的執(zhí)著精神。C:我特別喜歡中國古典名曲《高山流水》,從曲子中就能聽出山之雄渾、水之浩瀚,感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談。D:我非常欣賞《論語》中描寫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精神。學校開展“品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悟中華人文精神”的活動,同學們對此展開熱烈討論。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強調以人文化成天下,以人類社會和人本身發(fā)展的道理來教育世人,達到促進社會和諧、成就美好人生的目的,并由此發(fā)展出影響深遠的中華人文精神。點撥:1.中華人文精神地位、主要體現(xiàn)(1)地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的豐富人文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對現(xiàn)實生活意義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養(yǎng)。(2)主要體現(xiàn):中華人文精神主要體現(xiàn)在處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學追求、生活理念等諸多方面。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經典《周易》講道:“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人認為,觀察大自然中日月星辰的變化,可以知曉四季轉換的規(guī)律;觀察人間萬象,可以知曉人和社會的道理,通過禮樂教化促成人類的文明。相關鏈接2、中華民族人文精神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關系?①是人文精神關懷現(xiàn)實生活中人的真實需要。②是人文精神把文化貫注于人的價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中,強調促進人的進步、發(fā)展和完善。③是人文精神關注人生真諦和人類命運,包括對自由、平等和做人尊嚴的渴望,對理想、信仰和自我實現(xiàn)的執(zhí)著,對生命、死亡和生存意義的探索等。活動四:材料分析材料一:中國盆景術藝作為中國傳統(tǒng)園林藝術的瑰寶,是中華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魅力。中國盆景注重意境的營造。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盆景時,不僅追求形似,更注重神似。他們通過運用象征、隱喻等手法,將個人的情感、理念和審美追求融入作品中,使盆景成為一種富有詩意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這種意境的營造,使得中國盆景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活動四:材料分析上述作品體現(xiàn)了怎樣的美學追求?材料二: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客大廳的墻壁上掛著一幅山水畫,名為《江山如此多嬌》。這幅作品以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為題材,緊扣“江山如此多嬌”的“嬌”字,傾情描繪了云開雪霽下,一輪紅日沖破云霧,神州大地山河錦繡,煥發(fā)出欣欣向榮、生機盎然的萬千氣象。 作者采取俯視角度,由近及遠,層層遞進,不斷延伸。古老蜿蜒的萬里長城、奔騰不息的長江黃河、世界屋脊的皚皚雪山,以及蒼勁的青松、雄渾的山巖、莽莽平原、綿綿峻嶺……不同的景象和意象,在巨大紅日的照耀下,交疊共存于畫中,一覽無余,而且具有深遠的象征意義。其中,起伏逶迤的萬里長城,象征著中華民族堅貞不屈、生生不息的精神;滾滾東流的長江黃河如同兩大強勁動脈,象征著偉大祖國團結統(tǒng)一、繁榮昌盛的壯闊氣象;冉冉旭日則寓意偉大祖國如朝陽,前程似錦,昂首在世界的東方。內涵:詩歌、舞蹈、繪畫、書法等文藝作品不但具有美妙形態(tài)而且富有獨特神韻,可謂“形具而神生”。在文化生活中,人們追求立象盡意,主張將人的思想情感與外界景物融為一體。追求立象盡意, 主張將人的思想情感與外界景物融為一體。意義:形神兼?zhèn)洹⑶榫敖蝗诘拿缹W追求,塑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氣質。(3)形神兼?zhèn)洌榫敖蝗诘拿缹W追求(一)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在處世方法這一內涵講述中,我運用了電影中哪吒和敖丙兩人身份上的對立,再結合他們摒棄前嫌、化敵為友,最后攜手共抗天劫的精彩片段,引導學生認識理解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二)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在教化思想這一內涵方面,我則通過展示兩部哪吒電影中的經典語錄,例如“我命由我不由天”等臺詞,讓學生通過經典臺詞感受其中的情感與價值觀,深刻理解何為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三)形神兼?zhèn)洹⑶榫敖蝗诘拿缹W追求在美學追求方面,我采用觀看《哪吒2》電影中的精美片段,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并分析中國式美學,并通過央視新聞播報的對《哪吒2》電影中東方美學的贊美,讓學生直觀感受中國傳統(tǒng)美學追求,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鑒賞力。(四)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最后在生活理念內涵方面,我借助了哪吒系列電影辛苦制作歷程的視頻展示和餃子導演的創(chuàng)作經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活理念,培養(yǎng)學生抵制不良思想的能力,將人文精神落實到生活實踐中。議學小結內涵:詩歌、舞蹈、繪畫、書法等文藝作品不但具有美妙形態(tài),而且富有獨特神韻,可謂“形具而神生”。在文化生活中,人們追求立象盡意,主張將人的思想情感與外界景物融為一體。作用:形神兼?zhèn)洹⑶榫敖蝗诘拿缹W追求,塑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氣質。形神兼?zhèn)洹⑶榫敖蝗诘拿缹W追求【聚會為樂 以儉為榮】議學情境5近兩年春節(jié),大多數(shù)人在購買年貨時,不再盲目囤購,而按需采買,舊物還能巧手改造為裝飾,告別鋪張浪費。走親訪友時,親人間的矛盾被歡聲笑語化解,鄰里互贈自制年貨,小摩擦在拜年中煙消云散,滿是和諧融洽。議一議:從年貨采買與走親訪友,體現(xiàn)了哪種人文精神?議學提示:按需采買年貨,巧用舊物,踐行儉約自守。鄰里互贈年貨,拜年問候,彰顯中和泰和。名詞點擊:中和泰和中和泰和。這是一種追求內心平和、行為適當、人際關系和諧的生活態(tài)度。“中和”出自《禮記》,強調遵循中庸之道,找到恰當?shù)牡缆罚苊鈽O端和偏離,以達到內外平衡的狀態(tài),包括諸多方面,如情緒的穩(wěn)定、思想的平衡、行為的適當、人際關系的和諧等。“泰和”,又稱“太和”,出自《周易》,強調事物之間的整體和諧,達到一種完美的平衡狀態(tài)。故宮中和殿(左)、太和殿(右)議學小結內涵:中華民族倡導儉樸、簡約的生活方式,強調不為物役,追求人與自身、人與人、人與世界的和諧統(tǒng)一。作用: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們堅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義、消費主義、享樂主義,有利于真正實現(xiàn)人的價值。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議學成果二2、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xiàn):①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求同存異,就是既找出共同點,找到最大公約數(shù),又保留不同點,尊重不同意見。P59②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各種各樣的文化表現(xiàn)形式都承載著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P60③形神兼?zhèn)洹⑶榫敖蝗诘拿缹W追求。詩歌、舞蹈、繪畫、書法等文藝作品不但具有美妙形態(tài),而且富有獨特神韻,可謂“形具而神生”。P60④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中華民族倡導儉樸、簡約的生活方式,強調不為物役,追求人與自身、人與人、人與世界的和諧統(tǒng)一。P61議學延伸中華人文精神內涵豐富,它藏在博物館的文物里,陳列在中華大地的遺產上,書寫在傳世古籍的文字中···它始終發(fā)揮著傳承文明、資政育人的重要作用。請查找資料,說說以下文化表現(xiàn)形式體現(xiàn)了哪些中華人文精神。紅樓夢長城都江堰中秋節(jié)漢字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價值體現(xiàn)①彰顯了中華民族對現(xiàn)實生活意義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養(yǎng)②促進社會和諧、成就美好人生③強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①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②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③形神兼?zhèn)洹⑶榫敖蝗诘拿缹W追求④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本課小結1. 不同國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紅之別,而無高低優(yōu)劣之分。下列說法與這一論述蘊含的思想相一致的有( B )①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②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③和而不同,求同存異 ④好戰(zhàn)必亡,忘戰(zhàn)必危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B課堂練習2. 同某些西方國家在中東采取的分而治之、聯(lián)盟政治、代理人戰(zhàn)爭等貽害無窮的做法相比,中國與中東各國保持友好關系,不選邊站隊,不拉偏架,充分彰顯了中國是中東安全穩(wěn)定的促進者、發(fā)展繁榮的合作者、團結自強的推動者。中國的做法( C )①符合求同存異的處世方法 ②符合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③符合形神兼?zhèn)涞拿缹W追求 ④為化解當代社會沖突提供重要啟示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C3. 唐代《高逸圖》的作者通過嫻熟、高超的表現(xiàn)技巧,細膩而生動地刻畫了魏晉名士的形象、風采和精神氣質,亦表達了對“竹林七賢”的愛慕、尊重和敬意。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繪畫藝術( B )①彰顯了中華民族對道德情操的涵養(yǎng) ②講究形神兼?zhèn)洹⑶榫敖蝗诘拿?br/>學追求 ③蘊含豐富的人文精神,是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文化 ④塑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氣質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B4.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一詞句出自岳飛的《滿江紅·寫懷》,其中承載著( C )①岳飛“精忠報國”的愛國之志 ②不為物役,人與世界和諧統(tǒng)一的思想 ③珍惜時間,不要虛度光陰的道理 ④中華民族不甘屈辱、奮發(fā)圖強的神威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C5. 下列詩句共同體現(xiàn)了中華人文精神中( D )《詠史》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墨子》 儉節(jié)則昌,淫佚則亡《尚書》 克勤于邦,克儉于家①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 ②文以載道的教化思想 ③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 ④儉約自守的生活理念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D6. 中和泰和,這是一種追求內心平和、行為適當、人際關系和諧的生活態(tài)度。“中和”一詞出自《禮記》,強調遵循中庸之道,找到恰當?shù)?br/>道路,避免極端和偏離,以達到內外平衡的狀態(tài)。以下行為符合中和泰和要求的是( D )A. 小嘉在班集體中以自我為中心,拒絕合作B. 小易因為家長不給自己買名牌鞋大吵大鬧C. 小莉落選班長后拒絕參與班集體活動D. 小華在同學鬧矛盾時積極調和其關系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