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質量監測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4.BCBD 58.BAAD 912.BABC 1316.DCDB二、非選擇題(共52分)17. ①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②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③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新平臺。④網絡是把雙刃劍,在讓信息變得豐富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虛假的、不良的信息。⑤我國加強互聯網整治,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回答四點,8分)18. 小秦同學的觀點錯誤,這是因為:①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小秦同學作為未成年人,駕駛摩托車、電動車違反交通規則,擾亂社會秩序,還可能損害社會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②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人們建立規則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證每個人不越過自由的邊界,促進社會有序運行。嚴禁未成年人駕駛摩托車、電動車,是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免受傷害,促進社會有序運行。③自由與規則不可分,小秦應增強規則意識,正確行使權利和自由。(8分)19. ①服務社會體現人生價值,能夠促進我們全面發展。②路生梅積極服務和奉獻社會,不僅視野不斷開闊、實踐能力不斷提升、道德境界不斷提高,而且得到了人們的尊重和認可,實現了自身的價值。③有利于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④有利于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社會和諧。(8分)20. ①要心懷愛國之情,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觀念,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4分)②要樹立并增強憂患意識和防范意識。(2分)③要增強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2分)21. (1)①民事違法行為。②刑事違法行為。③一般違法行為。(6分)(2)①他們的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②社會影響惡劣。③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6分)(3)①a.珍惜美好生活,認清校園欺凌的危害,遠離違法犯罪;b.依法自律,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糾正不良行為,防患于未然;c.增強法治觀念,自覺遵紀守法;等等。(回答兩點,4分)②a.學會尋求教師、家長等成年人的幫助;b.及時尋求法律求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等等。(4分)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質量監測試卷八年級 道德與法治溫馨提示:本試卷共兩道大題,21小題,滿分100分,時量60分鐘。本試卷分為試題卷和答題卡,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答題區域內。考試結束后,考生將答題卡交回。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給出的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每小題3分,共48分)在家里,我們是父母的子女;在學校里,我們是老師的學生、同學的同學;在小區里,我們是業主,也是其他業主的鄰居;在祖國大家庭中,我們是未來的建設者……這說明①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 ②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形成了各種社會關系③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④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夫喜群而惡獨,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樂也。”這句話啟示我們要A.積極參與實踐,忽視文化課學習 B.積極進行交往,朋友圈越大越好C.參與社會生活,培養親社會行為 D.增強責任意識,遵守道德和法律防止網絡詐騙,需要我們提高警惕。下列情況中,我們需要提高警惕的是①要求填寫社區開展的網絡問卷調查②通知“中獎”、領取“補貼”卻要求先交錢③在電話中索要個人銀行卡信息及短信驗證碼④通知“家屬”出事要先匯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24年7月,中央網信辦專門印發通知,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該專項行動重點整治短視頻和直播平臺、社交平臺、電商平臺、應用商店、兒童智能設備、未成年人模式六個環節的突出問題。這要求未成年人①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②合理規劃上網時間③專心學習,遠離網絡 ④注意分辨網絡信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在乘車時,我們要排隊,依次上車;在旅游時,我們要遵守景區規定,保護文物古跡;在自習時,我們要保持安靜,不大聲喧嘩……這說明①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 ②井然有序的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的維系③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 ④講秩序只會限制人的自由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2024年“3·15”晚會聚焦“共筑誠信共享安全”主題,曝光了消費市場中存在的假防火玻璃黑產業鏈、滅不了火的滅火器等不誠信行為,一夜之間,這些產品銷量驟減,甚至無人問津。這啟示我們①提高誠信意識,弘揚誠信文化 ②誠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③加大懲處力度,給予刑罰處罰 ④完善懲戒機制,人人參與執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荀子更是把禮儀提高到了事關國家安寧的高度,他說:“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這啟示我們①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 ②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③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 ④文明有禮關系民族的生死存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做了進一步細化,對消費者反映強烈的如完善直播帶貨等新業態監管、治理大數據“殺熟”等問題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規范。這表明法律①規范人們的行為,限制人們的行為②是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的準繩③保護人們的一切權益④作為一種行為規范,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一個模式、標準或方向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巴黎奧運會比賽期間,中國體育代表團中的“80后”“90后”爭金奪銀、沖鋒在前,“00后”“10后”不甘落后、奮起直追。“上場一分鐘,奮斗60秒……為國而戰”等誓言展現了中國體育健兒①祖國至上、為國爭光的愛國情懷 ②接續傳承、奮斗不止的優良傳統③頑強拼搏、戰無不勝的堅定信念 ④使命在肩、奮斗有我的精神面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我們的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守護安寧;我們的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不怕臟累;我們的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風雨無阻……因此.我們應該①學會感恩,珍惜美好生活 ②主動關心、幫助和服務他人③積極承擔與他人相同的責任 ④不斷變換角色,履行不同的責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關愛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下列選項中屬于關愛的表現的有①父母的呵護 ②老師的叮嚀③同學間的互幫互助 ④同學間的互相包庇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024年全國“新時代好少年”張曉博,熱心公益,富有愛心,從7歲起每年為市民義務寫春聯,用壓歲錢為孤寡老人和殘障兒童購買生活用品,義務擔當禁毒、交通安全等公益宣傳員,把溫暖和愛心送到千家萬戶。向張曉博學習,我們可以①在社區、公園等公共場所糾正不文明行為②為企業發放宣傳單,靠做廣告賺取工資③到科技館、博物館做志愿者④慰問留守兒童,給他們帶去優秀書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倡導合作共贏理念。但是,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倡導合作共贏理念是有底線的,這一底線就是堅決維護國家核心利益。下列不屬于國家核心利益的是A.國家主權 B.國家安全 C.領土完整 D.個人利益“國是最大家,家是最小國。”誠然,“國與家”是永恒的話題,歷代先輩留下了許多氣吞山河、慷慨激昂的愛國詩詞。下列詩詞不能體現“國與家”關系的是A.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B.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D.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國家安全是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礎。必須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完善維護國家安全體制機制,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切實保障國家長治久安。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①國家安全關系人民幸福、社會發展進步②國家安全是實現國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③總體國家安全觀摒棄了傳統安全理念④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024年7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強軍精武紅四連”全體官兵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并致以八一建軍節的問候。習近平在回信中表示,希望你們緊貼使命任務加強實戰化訓練,努力建設精武強能、敢打必勝的過硬連隊。建設精武強能、敢打必勝的過硬連隊,需要①全面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②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③貫徹黨領導人民軍隊的一系列根本原則和制度④放棄個人全部利益,完全服從軍隊安排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道題,共52分)小治在課外閱讀時,搜集到如下信息,并將其制作成資料卡。(▲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完成互聯網業務收入17483億元,同比增長6.8%。▲某市在政府門戶網站開展網上評議政府活動,明確了評議內容、要求和流程,引導公民積極參與評議。▲如今,越來越多消費者習慣通過短視頻“種草”,開啟對旅游目的地的探索。在各類短視頻平臺的帶動下,不少冷門的景點或者小眾目的地會被大眾知曉,甚至成為網紅打卡地。▲2024年7月5日,第六屆互聯網辟謠優秀作品發布會在四川成都舉行。這些作品在揭示謠言套路、傳遞事實真相、創新辟謠方式等方面發揮示范作用。)研讀資料卡,我們可以得出哪些結論?(8分)營造良好的交通安全氛圍,某縣交警大隊在轄區內各學校巡回開展交通安全法治教育報告會,并提出嚴禁中小學生駕駛摩托車。對此,14歲的八年級學生小秦認為:“駕駛摩托車是我的自由,學校管不著。”請從自由與規則關系的角度,結合材料對小秦同學的觀點進行辨析。(8分)“人民醫護工作者”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路生梅,1999年退休后,繼續留在陜西佳縣。她每周都到醫院義診,25年里義診的患者超過15萬人次。除了義診,她還組建志愿服務隊,連年組織開展愛心助考、擁軍、助殘、敬老、關愛弱勢群體等志愿服務活動。她把自己獲得的各類獎金全部用于公益活動,多次深入山區,幫扶關愛留守兒童、貧困學子。路生梅扎根陜西佳縣56年,以醫者仁心守護著百姓健康。她先后獲得“中國好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結合服務社會的相關知識,談談路生梅這樣做有什么意義。(8分)2024年9月19日,中央宣傳部追授楊士莪同志“時代楷模”稱號,集中宣傳了他的先進事跡。楊士莪是中國水聲工程學科奠基人和水聲科技事業開拓者之一。他用一生的堅守和付出生動詮釋了對黨的忠誠、對祖國的熱愛、對事業的執著,是愛黨報國、傾聽海洋聲音的杰出科學家。他胸懷祖國、志存高遠,青少年時期就立下“讀書是為了救國和報國”的錚錚誓言,始終把祖國需要作為人生奮斗目標。他一生“為國聽海”,取得一系列水聲領域顛覆性成果,為我國水下兵器裝上“千里眼”和“順風耳”,筑牢“水下國門”。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我們青少年應如何向楊士莪院士學習,堅持國家利益至上。(8分)為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引導學生做守法公民,某校布置了以下兩項作業。【作業一:制作思維導圖】小丁同學根據要求制作了下列思維導圖。(1)請幫小丁同學將思維導圖填寫完整。(6分)【作業二:分析案例】在校園里,被告人黃某(時年16周歲)、馮某(時年17周歲)以暴力方式強制侮辱他人,并將過程錄制視頻予以傳播,手段較為惡劣。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黃某犯強制侮辱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被告人馮某犯強制侮辱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2)請運用所學知識,分析黃某、馮某獲罪的原因。(6分)(3)通過案例的學習,小丁同學意識到校園欺凌的危害性,決定從以下兩個方面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請你幫忙補充完整。(8分)①為避免走上校園欺凌的違法犯罪之路,我們未成年人要________。(4分)②在遭遇校園欺凌后,我們未成年人要____________。(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卷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docx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