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00以內數的認識》單元整體設計一、單元主題解讀(一)課程標準要求分析《100以內數的認識》單元是屬于數與代數領域第一學段中的內容。《數學課程標準》在“內容要求”中指出:1.在實際情境中感悟并理解萬以內數的意義,理解數位的含義。在“學業要求”中指出:1.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能說出不同數位上的數表示的數值;能用符號表示數的大小關系,形成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意識。在“教學提示”中指出:1.數的認識教學應提供學生熟悉的情景,使學生感受具體情境中的數量,可以用對應的方法,借助小塊、圓片和小棒等表示相等的數量,然后過渡到用數字表達,使學生體會可以用一個數字符號表示同樣的數量。(二)單元教材內容分析《100以內數的認識》本單元通過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從20以內數拓展到100的認知。教材分層次展開:先借助小棒、計數器等學具理解數位概念,掌握數的組成與讀寫;再通過數線、百數表建立數序邏輯,滲透十進制思想;結合比較大小、估數等活動發展量感。單元注重操作與思維并進,在擺、撥、圈等實踐中深化位值制理解,通過找規律、解決問題銜接后續計算學習。教學需關注學生從具象操作到抽象符號的過渡,為后續運算奠定基礎。(三)學生認知情況一年級學生已掌握20以內數的認讀與比較,但對100以內數的抽象位值概念(如十位、個位)仍較模糊。部分學生能機械數數至100,但跨整十數(如29→30)易出錯,對數的組成理解不穩固。借助小棒、計數器操作時,能直觀感知“滿十進一”,但脫離實物后易混淆數位意義。比較大小常關注高位數字,忽略整體數值,估算能力較弱。需通過多樣化操作活動,將具象經驗逐步轉化為抽象數感,鞏固位值制核心概念。二、單元目標擬定1. 能正確認、讀、寫100以內的數,理解數位(十位、個位、百位)的意義及組成。2. 掌握十進制計數法,通過擺小棒、撥計數器理解“滿十進一”的位值關系。3. 會運用符號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形成初步的數序邏輯。4. 借助百數表發現數的排列規律,能按規律填數或定位。5. 結合生活情境進行簡單估數,發展數感并解決實際問題。三、關鍵內容確定(一)教學重點1.理解十位、個位的意義及數的組成2.熟練運用符號比較100以內數,形成數序邏輯。(二)教學難點1.結合具體情境合理估數,靈活應用數的相對大小關系。四、單元整合框架及說明整合指導思想定位: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這是數學課程的核心素養內涵。《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的認識教學應提供學生熟悉的情境,使學生感受具體情境中的數量,可以用對應的方法,借助小方塊、圓片和小棒等表示相等的數量,然后過渡到用數字表達,使學生體會可以用一個數字符號表示同樣的數量;知道不同數位上的數字表示不同的值。”;“數的運算教學應讓學生感知數的加減運算要在相同數位上進行,體會簡單的推理過程。引導學生通過具體操作活動,利用對應的方法理解加法的意義。”本單元教材的具體編排結構:本單元教科書編寫的基本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1. 教材通過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具體應用場景,如分配物品等,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增強了學習的實用性和趣味性。2.通過實際問題解決,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抽象思維和創新思維。鼓勵學生通過畫圖等輔助手段增強對問題的理解,提升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3. 教學中采用直觀教學、互動式學習和小組合作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實踐應用和反復練習,形成深刻理解。五、單元課時規劃單元劃分依據 □課程標準 教材章節 □知識結構課程內容模塊 數與代數 圖形與幾何 □統計與概率 綜合與實踐單元數量 1單元主題 單元名稱 主要內容 課時100以內數字、數位的認識,以及大小比較和估算大小。 100以內數的認識 數的認識 1數一數 1數豆子 1誰的紅果多 1小小養殖場 1做個百數表 1填數游戲 1重點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 抽象 □符號化 分類 □集合 對應 □演繹 歸納 □類比 □轉化 數形結合 □極限 □模型 □方程 □函數 □統計 分析 綜合 比較 □假設 □其他課時 學習目標 評價形式 評價標準4.1《數的認識》 目標: 能通過多種方法數100以內的數,感知100的意義。 任務一:問題導入罐重物品有多少。引入新課。 → 任務二:數出100以內的數 → 任務三:用圖案表示數 → 1.能正確數出罐子物品的數量。 2. 能在一個、兩個、五個地數數活動中,說出正確的數。 3.能設計不同的圖案,表示數字。4.2《數一數》 目標: 認識了一百,能通過不同方法數到100。 任務一:問題導入99后面是多少,導入新課 → 任務二:認識一百 → 1.能大膽說出自己合理的猜想。 2.認識了100這個數字,并能通過各種方法數到100。4.3《數豆子》 目標: 能夠熟練數出100以內的數,理解數的組成與位值概念。 任務一:視頻導入,引入新課→ 任務二:100以內數的組成 → 1.能認真看完視頻,并學習到趣味的科普知識,擴增認識。 2.認識了數位“百位”,并能理解兩位數的數的組成。4.4《誰的紅果多》 目標: 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能用數學符號表示結果,發展數感。 任務一:視頻導入,引入新課→ 任務二:100以內數的比較大小→ 1.能認真看完視頻,并學習到趣味的科普知識,擴增認識。 2.能正確比較出100以內數的大小關系。4.5《小小養殖場》 目標: 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含義。 任務一:播放視頻,導入新課 → 任務二:用比較詞語描述數量→ 任務三:完成試一試→ 1.能認真觀看視頻,了解到雞鴨在養殖業的不同地位。 2.可以正確形容數量的多少比較。 3.能正確解答試一試中的問題,給多個數字進行大小排序。4.6《做個百數表》 目標: 掌握100以內數的排列規律,能運用百數表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任務一:練習,引入新課 → 任務二:制作百數表→ 1.正確完成課件練習。 2.在老師引導下,完成百數表的制作,并能從三個方面觀察、總結出百數表的規律。4.7《填數游戲》 目標: 在填數游戲中,運用推理能力完成簡單的數獨,培養有序思考的習慣。 任務一:視頻導入,引入新課 → 任務二:完成填數游戲 → 1.認真觀看視頻,認識數獨游戲。 2.能完成課本要求的所有填數游戲,并能總結游戲的注意事項。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4.4 誰的紅果多 教學設計課題 數豆子 單元 第四單元 學科 數學 年級 一年級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100以內數的認識》中第四課時內容《誰的紅果多》。本節課通過小動物比較紅果數量的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操作中掌握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編排特點突出三點:一是借助計數器、數線等直觀模型,建立數序概念;二是通過“擺一擺”“撥一撥”等活動,滲透位值制思想,理解比較時先看十位的邏輯。教學建議注重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說理的全過程,在體驗中理解抽象的數量關系,為后續學習更大數的比較奠定基礎。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描述: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能用數學符號表示結果,發展數感。學習內容分析:借助計數器、數線模型,探究兩位數比較的位值規律,掌握符號化表達方法。學科核心素養分析:本課聚焦數感與符號意識培養,通過計數器、數線等直觀模型理解數位關系,在擺一擺、撥一撥的操作中建立“十位優先比較”的位值推理邏輯。借助猜數游戲、生活情境比較等活動,引導學生在觀察、分析中掌握數學符號“>、<、=”的正確運用,經歷從具體操作到抽象符號表達的思維進階,逐步形成有序思考、邏輯推理的數學素養。重點 掌握借助計數器、數線模型比較兩位數大小的方法,能用數學符號正確表達比較結果,理解十位優先的位值規律。難點 建立“十位決定數的大小”的抽象思維邏輯,避免個位數值干擾;靈活運用符號表達情境化比較問題,實現直觀操作到符號表達的過渡。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一、問題導入。1.播放視頻,導入新課。 師:原來冰糖葫蘆還有這么有趣的來歷。板書課題:誰的紅果多。 學生認真觀看視頻。 通過讓學生觀看科普視頻,既科普課外知識,又能很快引入新課。講授新課 學習任務一:100以內數的比較大小(1)誰的紅果多?師:大家先數一數,比一比,誰手里的紅果更多?師:大家拿出計數器,分別撥出小熊和小猴手中紅果的數量。師:從計數器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21的十位有兩個,18的十位只有一個,所以21比18更大。(2)寫一寫,比一比師:請大家小組合作討論一下,這兩組數據中哪個數字更大呢?你們是怎么比較出來的 師:大家根據這三組數字的比較,有發現什么規律嗎? 板書:21>18 32<34 100>99(3)看一看,填一填,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45<( ) 90>( ) 師:我們請兩位同學上臺來解決這兩個問題,并說出你們的想法。 學生與同桌認真討論,回答:小熊的紅果比小猴多。學生跟隨老師撥動計數器,并模擬比較過程。學生小組合作后得出結論。結論1:兩個數字上十位都有三個,但是32的個位只有兩個,34有四個,所以32比34更小。結論2:100是三位數,在百位上有1個一,而99只是兩位數,在百位數沒有任何數字,所以100比99更大。學生1:我發現比較多位數數字大小時候,可以先比較是幾位數,數位多的數字大。學生2:我發現數位相同時候,應該先比較是十位數,十位數上的數字大,那么這個數就更大。學生3:如果十位上數一樣大,就比較個位上的數,個數上數字大,那么這個數就更大。被指名學生黑板上正確寫出答案并說出想法,其他學生在自己草稿本上書寫。 通過不斷地動手實踐和推導過程,讓學生發現100以內數大小比較的方法。課堂練習 1.比一比2.填一填3.連一連 教師巡視,指導學困生。 學生獨立完成。 引導學生能夠在課堂練習的完成過程中對要點知識加深鞏固,對語言有效應用。課堂小結 師:說一說:通過剛才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教師總結。 指名說一說。生1:我會比較百以內數字的大小了。生2: 我知道在數線表中更大更小數的位置。 通過師生回顧全課,說說本課所學內容,總結知識,升華認識。板書 誰的紅果多比較多位數數字大小時候,可以先比較是幾位數,數位多的數字大。數位相同時候,應該先比較是十位數,十位數上的數字大,那么這個數就更大。十位上的數一樣大,就比較個位上的數,個數上數字大,那么這個數就更大。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北師大版新版一年級下冊4.4《誰的紅果多》(教案).doc 北師大版新版一年級下冊《100以內數的認識》單元整體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