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隨堂練習卷初三年級道德與法治學科2025年03月注意事項:1.本試卷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2.。所有的答案均應書寫在答題卷上,按照題號順序答在相應的位置,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書寫在試題卷上、草稿紙上的答案無效:3。字體工整,筆跡清楚。保持答題紙卷面清潔,第1卷(客觀題,共22分)一、單項選擇:以下每題都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1分,共22分。1.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年輕充滿朝氣,青春孕育希望。廣大青年要厚植家國情懷、涵養進取品格,以奮斗姿態激揚青春,不負時代,不負華年。這昭示背年(A.獨立思考,標新立異B.青眷飛揚,自信自強C.行己有恥,聞過即改D.積極進取,漠視挫折2.有人問冬奧會冠軍蘇翊鳴成功的原因,他說:“沒有別的,我只是專注做我的事,不管每天訓練有多長時間或者有多么困難,我都把它當成享受、當成熱愛?!边@說明()①正確對待挫折,能夠增強生命的韌性②面對不同挫折,會有不同的情緒感受③合理調節情緒,有助于保持樂觀心境④情緒復雜多樣,要善于掩飾負面情緒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有什么方法可3.你給右圖漫畫中這位同學的建議是()以做見圩的百①能夠為自己和家人多帶來福祉,讓自己飛②悅納自已同時也要向他人學習更滿見?③揚長避短,讓自己做到盡善盡美④運用多種方法,挖掘自己的潛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為認識網絡交往的利弊,小甸班級開展了一場辯論比賽。正方觀點:網上交往利大于弊。反方觀點:網上交往弊大于利。下列屬于反方觀點的是(①網上交往難以觸摸到生活的真實②網上交往關閉與他人溝通的心靈之門③網上交往利于拓展自己的朋友圈④網上交往開辟了人際交往的嶄新通道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5。“每個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個人的生命不可取代。”這句話強調生命是()A.不可逆的B.堅強的、有力量的C.短暫的D.獨特的6.下列可以同時運用“開發創造潛力”和“堅持集體主義”這兩個知識分析的現象是()①屠呦呦團隊上下一心,通過反復實踐研究終于提取出青蒿素②某校初三(4)班全體同學都能夠認真完成學校布置勞動任務③黃旭華服從國家要求,隱姓埋名三十年,設計出第一艘核潛艇④某校初一王同學參加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并獲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花在樹則生,離枝則死;鳥在林則樂,離群則悲。”下列觀點能體現這句話意思的是()A.人的生存和發展腐不開社會B.人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身份都一致C.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D,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個人的努力奮斗8.下列對校園生活“微行為”的“微點評”,正確的(序號做行為微點評①對別人的所有意見說“不”學會獨立思考②冷靜思考他人對自己的表揚正確對待他人評價③與朋友發生沖突后,就斷絕來往恰當運用交友的原則和技巧④遇到心理困惑,主動向父母尋求幫助合理調節青春期的心理矛盾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第1頁共4頁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每題 1 分,共 22 分)二、簡要回答(共 13 分)23. (7 分)(1)學會學習,需要自覺主動的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尊重老師 。(3)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 。(4)尊重差異;學會換位思考;養成親社會行為;科學立法 。24. (6 分)(1)①保障學生體育鍛煉時間,增強學生體質;②豐富學生課間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收獲知識;③促進學生身心愉悅,保障學生休息權利;④預防校園欺凌,營造安全的校園環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⑤通過監督反饋機制,保障專項行動的落實 。(5 分)(2)共青團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在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方面發揮著思想引領、組織協調等作用 。(1 分)三、分析說明(共 15 分)25. (15 分)(1)①2024 年蘇州全市生產總值居全國 GDP 萬億級城市前列,且我國經濟規模穩步擴大,GDP增長,說明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蘇州經濟發展態勢良好;②蘇州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引導外貿轉內銷路徑,說明蘇州積極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③蘇州通過“5G + 工業互聯網”發展,說明蘇州重視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 。(4 分)(2)甲同學觀點錯誤,乙同學觀點正確 。人生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而不是獲得物質回報 。個人夢想的實現與國家發展緊密相連,我們應該將個人夢想融入國家發展之中 。在為國家發展做貢獻的過程中,我們能實現自我價值,同時也能收獲精神上的滿足,如獲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實現自我成長等。當我們關注國家發展,積極奉獻社會,不求回報時,更能體現人生的價值,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推動國家進步 。 (7 分)(3)①弘揚創新精神。因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 。②弘揚愛國精神。因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我們民族的精神支柱,是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強大精神動力 。(4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參考答案.pdf 江蘇省蘇州市西安交通大學蘇州附屬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道德與法治試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