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盧溝謠>教學設計教學目標學習在歌唱中應用速度、力度的變化和演唱結合表達歌曲的情感。能根據歌詞情感的走向用感情變化的聲音演唱《盧溝謠》這首歌曲。學習用和諧統一的聲音演唱歌曲的合唱部分在誦讀和演唱的表達過程中感受盧溝橋的千年歷史畫卷,品味它經歷的百年滄桑。 教學重點 1. 歌曲中的合唱部分。 2. 準確表達“中強、漸強,倚音”等音樂記號的演唱方式。教學難點 音域較寬,從1到低一個八度5,學習用隱忍、壓抑——憤怒——宣泄的方式來演唱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教學過程一、導入(一)欣賞了解盧溝橋1. 課件“盧溝橋”視頻,簡單介紹盧溝橋,了解感受盧溝橋經歷的滄桑歷史。師:你們在三年級時在語文課上學習過這篇課文,今天的音樂課我們也將在音樂中感受它的美和它滄桑的歷史。誦讀盧溝謠感受盧溝橋的美,隨歌曲伴奏朗讀第一段歌詞教師誦讀師:同學們,有一首童謠是專門描寫盧溝橋的,大家一起來聽一聽。(播放伴奏音樂,朗讀第一段的歌詞)2、學生誦讀師:大家來跟我一起讀一讀吧,師帶生一起朗誦第一段歌詞。(三)詞作家創作簡介:作家李明圣在創作這首歌詞時,多次征求孩子們的意見,才寫出這首貼近你們孩子們心聲抒發一種發自肺腑的愛國情懷的童謠。二、新課學習(一)唱一唱師:有一位作曲家覺得這首童謠寫得非常傳神,于是他給童謠譜上了曲子。我先給大家唱一唱。 1. 師范唱,生聆聽。2. 初聽歌曲采用了哪些演唱方式。3.跟唱熟悉和學習歌曲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用一到三遍完成歌曲的學唱三、解決重點 1. 師示范“元明清,七百年”,讓生感受音與音之間的跨度,將聲音大膽沉下。2. 師示范“盧溝渡,擺渡船”,要唱得連貫。四、突破難點1.找出出現合唱的樂句。2.低聲部的同學跟琴練習低聲部。3.高聲部跟琴練習。4.出示課件聽,各聲部找到自己的聲部,輕聲練習一致兩遍。5.完成合唱部分 五、處理歌曲1. 師:演唱第一段時,永定河出西山,元明清七百年這兩句音與音之間的跨度比較大,注意低音處聲音要大膽下沉。 2.師:第二段的情緒是怎樣的呢?( 讓生聆聽并談談音樂表現了什么情感?)師:要用隱忍、壓抑——憤怒——宣泄的方式來演唱。生演唱歌曲,著重注意師強調的地方。將兩段的最后一句進行比較:“盧溝曉月照大川”———曲調平緩,描寫盧溝橋優美的景色。“萬古盧溝佑安瀾”———曲調起伏較大,要表現出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懷。6.演唱拓展與延伸根據學生情況及教學時間,合唱部分用輪唱的方法進行演唱,讓學生體驗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現力的不同。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這首盧溝謠,希望你們能銘記歷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幸福生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