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牧場上的家》教學設計課題 《牧場上的家》 課型或模塊 新課/唱歌課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歌曲的學習及欣賞,體會作者對家鄉的熱愛和眷戀之情,激發學生對自己家鄉的熱愛。2、過程與方法目標 用平穩、悠長的氣息和優美、連貫的聲音富有表情的演唱,體會歌曲表的美好情緒。3、知識與技能目標 體會3/4拍強弱規律,認識并唱好唱準弱起小節。教學重點 通過學生學習《牧場上的家》,引導學生能用平穩氣息、柔和的聲音有表情的演唱,并能體會歌曲表達的美好情緒。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弱起小節的學習及運用。 2、用優美的聲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教學內容分析 1、《牧場上的家》是一首美國田園牧童歌曲。四三拍,大調式,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結構旋律優美、流暢。節奏,平穩中帶有起伏,使歌曲優美而又有蕩漾之感,描繪了綠草茵茵的寬闊牧場,水牛、小鹿、羚羊的歡跳及夜幕下星星閃爍,牧場在寧靜的夜晚中富有詩意的美麗景象。 2、《牧場上的家》它不僅表現了開闊空曠的家園意境,而且還縱情的抒發了人們對可愛的家園的贊美之情。最后的樂句曲調有趨平穩,使人們完全沉浸在這美麗的家園情景之中,感受和表達了對可愛的家甜美生活的熱愛情感。教學策略 講授法、圖譜法、探究法教 學 過 程教學程序 教學評價 設計思路 教師教的活動 學生學的活動 教具、學具以及媒體運用 設計意圖導入階段 1、組織教學 1、用談話的形式鋪墊、引入,引出課題。 跟隨音樂律動 PPT 1、活躍課堂氣氛。展開階段 (一)、初次聆聽歌曲,了解歌曲內容。 (1)老師把大家帶到了什么地方? (2)你們在歌聲里聽到了什么? (二)再聽歌曲,邊律動邊感受歌曲的拍子。 (1)這是幾拍子的歌曲? (2)三拍子的律動。 (三)認識弱起小節。 (1)歌譜中找出弱起小節 (2)圖譜講解,邊畫邊唱,加深理解。 (五)學唱歌曲,體會歌曲情感。 (1)有感情地朗誦歌詞。 (2)找出最能表達作者情感的句子。 (3)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4)學唱歌曲。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六)加入律動,表演歌曲。 情景引入——篝火晚會 2、教師邊演唱邊帶領學生作三拍子律動。 3、圖譜分析弱起小節的唱法。 4、有感情朗讀示范(高位置)。 5、教師范唱 6、組織音樂活動 1、生通過聆聽,感受歌曲的內容。 2、生通過看圖片,談談眼中的牧場。 三拍子的律動。 4、學畫圖譜,感受弱起小節。 5、邊畫邊唱,唱準唱對弱起小節 6、學習高位置朗讀 10、用正確的方法有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11、學生表演歌曲。 鋼琴PPT 音響 2、帶問題聆聽歌曲,學生更好地感受歌曲的內容。 3、用設問的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 4、在律動中,再次感受歌曲的,讓學生更好三拍子歌曲的強弱特點。 5、圖譜學習,讓弱起小節的特點更加直觀化,在練習畫圖譜的過程中,學生無形中也加深了歌曲的印象。 6、形成良好的歌唱狀態,學習正確的歌唱方法。7、在正確演唱歌曲的情況下,理解歌曲的情緒情感,并能有感情演唱歌曲。拓展階段 我們的家鄉也很美。 收集家鄉的一些風景圖片。 12、看圖,說說這是家鄉的什么地方。 8、從感受作者牧場上的家的美,升華到愛自己的家鄉。結束階段 課堂總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13、學生思考回答 9、通過學生自己的思考,加深這節課的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