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習任務單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語文(統編版) 年級 七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誡子書學習目標做一回讀信人,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文言的韻律美,疏通文意,體會情感。 圈點勾畫,梳理各句之間的關系,繪制家書思路圖,理清文章內在的邏輯,解答疑惑。 拓展勾聯多重材料,探究“靜”與“君子”的內涵,體會家書主旨,體悟其現實意義與價值。 學生能夠創造性地整合材料,培養他們創造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課前學習任務讀順課文:讀準字音,為加粗的斜體字注音,并正確處理朗讀節奏。 讀懂內容:結合課下注釋,疏通文意,解釋下列加點字或劃橫線的詞語的意思,寫在下方。 夫( )君子之行(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 )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做一回讀信人 請參考示例,結合對文意的理解,運用第一、二單元所學的朗讀知識,嘗試進行朗讀設計,把握重音與語調,動情誦讀。 【示例】 朗讀設計: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設計說明:“夫”作為句首發語詞,舒緩語氣,引出勸誡內容,朗讀時需有所延長,更顯語重心長。“君子”是諸葛亮對孩子的期許,“靜”“儉”是諸葛亮期待孩子擁有的美好品格。句中蘊含著作者對孩子的深切期望,因此朗讀時語速稍慢,讀出長輩對晚輩的勸勉與期許口吻。探究發現:朗讀時,需關注虛詞與表現諸葛亮對孩子期待的品格詞,讀出勸勉情深。做一回讀信人 朗讀設計單朗讀設計: 設計說明: 探究發現:【學習任務二】悟幾重書中意 圈點勾畫,梳理思路 默讀家書,勾畫關鍵語句,圈劃家書中每句論述的重點詞,梳理分析句與句之間的關聯,制作家書思路圖,解答觀眾疑惑。 方法提示 ①將同義重點詞進行整合; ②關注家書中的反義詞; ③繪制關系圖,可在圖中適當補充能夠體現句與句關系的詞語,形成家書思路圖。可參考的關系圖示: 括號圖 氣泡圖繪制家書思路圖: .聯讀材料,理解“君子”內涵 結合《誡子書》及材料一,探究“君子”的內涵。 【材料一】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 ——《周易》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論語》孟子曰:“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 ——《孟子》探究:“君子”的內涵——根據你對《誡子書》及材料一儒家經典中“君子”內涵的理解,結合諸葛父子的生平,思考:諸葛父子是“君子”嗎? 【材料二】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出師表》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 ——《出師表》 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后出師表》【材料三】 (瞻)年十七,拜騎都尉,其明年為羽林中郎將,屢遷射聲校尉,加軍師將軍。 瞻工書畫,強識念。 景耀六年冬,魏征西將軍鄧艾伐蜀……艾遣書誘瞻曰:“若降者必表為瑯邪王。”瞻怒,斬艾使。遂戰,大敗,戰死,時年三十七。瞻長子尚,與瞻俱沒。——《三國志 諸葛瞻傳》思考:諸葛父子是“君子”嗎?【學習任務三】演一場千古對話 如果諸葛亮與諸葛瞻實現千年之后的相逢,他們之間會產生怎樣的對話? 如果你和諸葛亮相遇在當下,你又想和他展開一段怎樣的交流呢? 請結合家書內容、諸葛亮與諸葛瞻的生平經歷以及你對《誡子書》的理解,設計對話,在節目中加以演繹。可簡要闡述設計理由。 【演一場千年對話】諸葛亮與 的對話 設計理由:推薦的學習資源1.《見字如面》《信·中國》等官方電視文化節目。 2. 諸葛亮《誡外甥書》《出師表》《后出師表》以及《三國志·諸葛亮傳》《三國志·諸葛瞻傳》。 3.《曾國藩家書》《顏氏家訓》等古代經典家書家訓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