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1.2哲學的基本問題課標要求:1.1比較哲學思維與日常思維的異同;理解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闡明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學習目標01什么是哲學的基本問題03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02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一、什么是哲學的基本問題1.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也就是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思維 意識存在 物質主觀性的東西。 如人們的思想觀點、理論、策略、學習計劃、發展規劃等客觀存在的東西。 如環境、自然、地球、生物、國情、學情等關系【注意】A.“思維”和“存在”相搭配,“意識”和“物質”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B.物質和意識的關系 ≠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2.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誰先誰后、誰決定誰、何者為第一性、何者為第二性)②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1)思維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問題①哲學的兩大基本派別/兩大陣營物質決定意識--唯物主義(我在故我思)意識決定物質--唯心主義(我思故我在)1.“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2.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荀子)3.生死有命,富貴在天。4.眼開則花開,眼閉則花寂5.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唯物主義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橋上,只見橋下有很多魚不停地游來游去,穿梭嬉戲,自由自在,好不愜意,于是,莊子說:“魚是多么的快樂啊!“惠施說:“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很快樂呢?”莊子反問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惠施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覺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魚呀,你怎么知道魚快樂不快樂呢?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馬克思認為物質和意識不具有同一性,否認思維認識世界或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 ——休謨(2)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注意】“可知論”和“不可知論”不是哲學的基本派別。思維能正確認識存在(人能正確認識世界)思維不能反映存在(人不能正確認識世界)可知論不可知論思維(意識)和存在(物質)的關系問題何者為第一性(思維和存在誰決定誰)有沒有同一性(思維能不能正確認識存在)存在決定思維思維決定存在能不能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可知論不可知論(根本的、最重要)(從屬)歸納小結先秦子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思想活躍、學術流派多,探討宇宙的構成、社會人生問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尊崇老莊周探討名教與自然、本末有無、肉體與精神眾多佛教流派儒家、到家中汲取智慧四大流派,內容廣泛:宇宙論、本體論、人生論、境界論等實學實體實用、經世致用中國傳統哲學發展脈絡乾嘉樸學考據為法,注重證據羅列3.哲學基本問題的表達方式具有時代性和地域性不同時代,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哲學,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哲學家,其表達哲學基本問題的概念和方式不盡相同。生活與實踐活動企業經營什么生意?制定學習計劃?醫生什么處方?農民施什么肥?決定決定決定決定根據天、地、苗等根據資金、市場需求等病人的病情學習實際思維(主觀)存在(客觀)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會面對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二、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1.(從生活實踐看)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首先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vs哲學家在進行哲學研究時:必須首先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再回答世界的狀態是怎么樣的。二、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1.(從生活實踐看)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首先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2.(從哲學研究和發展看)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貫穿哲學發展的始終,是一切哲學都不能回避、必須回答的問題。某位學者問一位農民工:“你是做什么的?追求什么?”農民工答道:“打工,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學者回答:“我追求精神的滿足,是唯心主義者;你追求物質的滿足,是唯物主義者。”不能把追求物質滿足看成是唯物主義,也不能把追求精神滿足看成是唯心主義,唯物主義者也追求精神的滿足,唯心主義者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是圍繞物質和意識誰是本原的問題展開的,如果給它們加上別的意義,就會造成混亂。1.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唯物主義: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唯心主義:意識是本原的,物質依賴于意識,意識決定物質VS物質和意識誰是本原的問題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2.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機械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①基本觀點:從某些具體的物質形態出發來說明世界的統一性,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某一種或幾種具體的物質形態,如水、氣、火、土等。②進步性:否認世界是神創造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把物質混同于具體的物質形態,帶有明顯的樸素和直觀色彩。④代表觀點:中國古代的氣理說、五行說、陰陽說、形神說③局限性:氣者,理之依也王夫之水是萬物的始基泰勒斯宇宙是一團永恒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燒,一定尺度熄滅。赫拉克利特人病則憂懼,憂懼見鬼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①基本觀點:把近代自然科學中發現的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質結構如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②進步性:使唯物主義克服了原先的樸素性和直觀性,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的物質觀。③局限性:把自然科學的物質結構直接混同于物質的概念,把原子的屬性等同于物質的屬性,把世界萬物的運動歸結為受力學支配的機械運動,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局限。(2)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④代表人物:費爾巴哈、霍布斯、培根、洛克、狄德羅、伽森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局限性①機械性:它把一切運動歸結為機械運動,企圖用力學的觀點解釋一切現象,甚至把人和動物都看成受力學規律支配的機器。③不徹底性:它只在自然觀上堅持唯物主義,在歷史觀上則陷入唯心主義,把精神看成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馬克思稱它為:“半截子唯物主義”。②形而上學性: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認識世界,否認事物的聯系、發展,否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萬物的基礎是原子 物質,是基本元素(德)費爾巴哈(英)弗·培根原子就是物質,就是世界的本原。(法)狄德羅自然界由數目無窮、性質不同的異質元素構成。(3)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①基本觀點: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唯一特性。②科學性: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物質概念,概括了宇宙間客觀存在著一切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而不是指某一種具體的物質形態,或那些不可再分的物質結構。③代表人物: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鄧小平等 。唯物主義形態 基本觀點 局限性或優點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馬哲)1.否認世界是神創造的2.認為世界是具體物質形態把物質混同于物質的具體形態。帶有明顯的樸素和直觀色彩。把物質歸結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屬性等同于物質的屬性克服了原先的樸素性和直觀性,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的物質觀。 但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局限性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唯一特性。科學概括了宇宙萬事萬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下列分別屬于或反映什么唯物主義形態?⑥“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⑦“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③“天地合氣,萬物自生”⑤“世界是一團永恒的火”“火產生了一切,一切復歸于火”①“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②英國化學家約翰·道爾頓1803年發表“原子說”,提出所有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④“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被人的頭腦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樸素唯物主義: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①③⑤⑦④⑥②從前有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懷疑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便觀察那人,那人走路的樣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臉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聽他的言談話語,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一不像偷斧子的。不久后,他(丟斧子的人)在翻動他的谷堆時發現了斧子,第二天又見到鄰居家的兒子,就覺得他言行舉止沒有一處像是偷斧子的人了。3.唯心主義唯心主義把意識視為世界的本原,對意識的不同理解,形成兩種基本形態: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1)主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等)理解為世界的本原,認為客觀事物乃至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⑴孟子:萬物皆備于我 。⑵王守仁(明):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心外無物。⑶慧能: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⑷陸九淵(南宋):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⑸笛卡爾:我思故我在。⑹康德: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⑺貝克萊(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⑻休謨:我們的知覺是我們的唯一對象。⑼費希特:世界是自我創造的非我。⑽普羅泰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⑾叔本華:萬物是我們的表象。⑿杜威:世界是我的觀念,我的活動,我的經驗。【主觀唯心主義的代表人物】(2)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天、神、道、理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①中外“神創論”:盤古開天,女媧造人,上帝創世②朱熹:理生萬物,未有此氣,已有此理;未有這事,先有這理。③柏拉圖:世界是“理念”的影子④黑格爾: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絕對精神的外在表現。⑤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⑥孔子:死生有命,富貴在天。⑦“8”就是發;“6”就是順;喜鵲報喜;彗星出現是不詳之兆;神、手相、指紋、生肖、星座、風水決定人的命運。【客觀唯心主義的代表人物】1.我思故我在(笛卡爾)2.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康德)3.整個世界都是“絕對精神”的產物 (黑格爾)4. “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貝克萊)5.現實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柏拉圖)6.理在事先,理生萬物7.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王守仁)主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練一練【思考】唯物主義一定正確?唯心主義一定錯誤?從根本觀點上說,唯物主義是正確的,但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辯證的和歷史的唯物主義才是正確的。從根本觀點上說,唯心主義是錯誤的。但唯心主義的長期存在及其與唯物主義的長期斗爭,在客觀上推動了哲學的歷史發展。先解釋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再解釋世界的狀態是怎么樣?辯證法形而上學基本派別哲學史上存在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兩個對子”,但從基本派別來看,則只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而不是四軍對壘。4.哲學史上的兩個對子辯證法: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形而上學: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看問題。哲學的基本問題(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一)是什么(二)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何者是本原的問題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可知論不可知論2.唯物主義3.唯心主義根本觀點基本形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根本觀點基本形態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1.兩大基本派別的分歧4.哲學上的兩個“對子”課堂總結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下列觀點能體現對哲學基本問題回答的是( )①子非魚,安知魚之樂②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③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④身修而后齊家,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C以下選項能夠正確反映唯物主義三種基本形態演進順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機器,思想是人腦的特性③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④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唯一特性。A.②→①→③ B.②→③→④ C.③→④→② D.③→②→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