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8.3 正確對待外來文化中西醫之辯近代以來,隨著西方科學傳入我國,中西醫之爭已延續百余年。中西醫之爭發展到今天,在診斷、治療的技術手段,藥物的標準化和現代化生產等技術層面的問題上,雙方陣營正在走向理解和融合。如果把中西醫之爭放入時代的大背景中,這恰恰是中西文化博弈的一個縮影。時代的步伐已將我們帶入現代社會,傳統醫學到底該何去何從?這是關乎中西醫發展的根本問題,也是轉型期的文化困惑。議題一中醫何去何從——中國文化發展方向生病了該選擇看中醫還是西醫?ABC西醫治標不治本,中醫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醫術,不需要用西醫來治中國人的病。中醫在科學化和現代性上不如西醫,我們需要告別中醫中藥。中西醫相結合可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最恰當的治療方式。議學提示:你怎么看待上述觀點?一、面向世界博采眾長(一) 對待外來文化的兩種錯誤觀點1.文化復古主義2.全盤西化論固守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徹底排斥外來文化。守舊主義封閉主義康有為梁啟超全面否定傳統文化,盲目照搬西方文化。歷史虛無主義民族虛無主義胡適陳序經一、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反對錯誤觀點堅持正確方向文化復古主義徹底拒斥外來文化。會導致中華文化停滯衰落。全盤西化論盲目照搬西方文化。會喪失中華文化的民族性。保持開放的心態,面向世界、博采眾長立足國情,中華立場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熱衷于過洋節,對傳統節日不屑一顧。·儒家思想打上了封建社會的烙印,應堅決拋棄。·用土葬的方式大擺排場,辦理長輩喪事。·為保護我國的文化產業,應抵制外國的文化產品。民族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守舊主義封閉主義判斷下列屬于哪種錯誤傾向?啟示:文化發展必須堅持正確方向,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封閉主義和守舊主義的錯誤傾向。(堅持正確方向,克服錯誤傾向)小試牛刀(二) 對待外來文化的正確態度1.態度:文化發展必須堅持胸懷天下,保持開放的心態。2.學習借鑒:①一切有利于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益經驗;②一切有利于豐富我國人民文化生活的積極成果;③一切有利于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經營理念和運行機制。3.目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三個有利于是文化能否借鑒的三個標準】一、面向世界博采眾長文化事業:具有公益性、非盈利性的公共文化類產品。如: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等。文化產業:以盈利性為目的,提供文化產品和服務的行業。如:影視音像、圖書出版、游戲動漫等產品。注意: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都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知識拓展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 文化事業 文化產業 區別 含義 是指以弘揚主旋律為目的的文化活動及其產品,它不以賺錢為目的。 產品具有創造性和公益性 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文化活動及其產品。產品帶有消遣性、娛樂性、益智性生產目的 生產公共產品,有公益性,不以營利為目的; 生產商品,以營利為目的。資本來源 國家或社會 企業機構性質 事業單位 企業單位運營機制 社會效益 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例如 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等。 影視音像、圖書出版、游戲動漫等產品。聯系 文化產業以文化事業為基礎,文化事業以文化產業為支撐。 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都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就是指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文化的交流、借鑒和融合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1)文化的交流、借鑒和融合,是學習和吸收各民族優秀文化成果,以發展本民族文化的過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相互借鑒,以“取長補短”的過程。(2)在文化的交流、借鑒和融合的過程中,必須尊重文化的多樣性。(3)在文化的交流、借鑒和融合的過程中,必須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4)在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的過程中,不同文化之間有矛盾、有競爭是難免的,但文化差異不應該成為文化交流的障礙。全面理解面向世界、博采眾長知識小結知識小結(1)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2)文化的多樣性: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面向世界、博采眾長是尊重文化多樣性的體現。(3)文化交流與交融:不同民族文化之間交流和交融,既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動力,也是文化創新必然要經歷的過程。為什么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議題二西醫為主還是為用——對待外來文化的基本原則議學提示:1.如果只有中醫古方或只有西醫技術能成功提取青蒿素嗎?為什么?2.屠呦呦是如何對待現代制藥流程的?在青蒿素的研制過程中西醫的科技手段應該主還是為用?二、立足國情交流互鑒1.立足國情、交流互鑒的原因必要性(原因):古代的學問不能直接解決今天的問題,外來文化也不能直接解決中國的問題。重要性: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與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才能發揮積極作用。實踐意義: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動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發展。①立足中國國情,實現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應當堅持“洋為中用”,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②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吸收外來有益文化,推動當代中國文化發展。2. 立足國情、交流互鑒的要求二、立足國情交流互鑒“以我為主”:就是在對世界文化精華的吸取中,保持民族文化的主體意識和獨立性。“為我所用”:就是辨證取舍、擇善而從,批判地吸收對我們有用的東西,并結合本國國情進行改造、整合和創新。“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就是按照主要在中國大地上產生并發展的共同文化價值觀、思維方式、人文理念、核心思想來分析和處理問題。它們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成果,是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科學的理論,是我們始終需要堅持的指導思想!一大1921十六大2002十七大2007七大1945十五大1997十九大2017科學發展觀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二、立足國情交流互鑒知識小結(一)為什么要正確對待外來文化?1.原因: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多樣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2.意義:(1)對本民族:①文化交流構成了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對民族文化的發展和創新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②文化交融為本民族文化的發展汲取豐富營養,增加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③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和文化競爭力。(2)對世界:文化交流推動了人類文化的發展,文化交融為世界文化的發展繁榮作出了貢獻,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知識小結要在堅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礎上,尊重差異,理解個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推動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增強本國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必須保持開放的心態,面向世界,博采眾長。我們要學習借鑒一切有利于加強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益經驗、一切有利于豐富我國人民文化生活的積極成果、一切有利于發展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經營管理理念和運行機制,以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立足中國國情,實現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應當堅持“洋為中用”,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吸收外來有益文化,推動當代中國文化發展。要克服文化復古主義和全盤西化論兩種錯誤的傾向,堅持文化發展的正確方向。(二)如何正確對待外來文化?歸納:發展中國文化必須處理好兩對關系處理好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的關系:對待傳統文化,要做到“古為今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批判繼承傳統文化,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處理好外來文化與中國文化的關系:正確對待外來文化,既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又要立足國情,堅持“洋為中用”,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將外來文化有益成果與中國國情具體結合。總結歸納課堂總結正確對待外來文化錯誤觀點要求原因正確對待外來文化面向世界博采眾長立足國情 交流互鑒要求學以致用1.美國伊利諾伊州北奈爾斯高中自2008年起開設中文課程,目前選修人數已拓展至11個班。2019年3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復信該校學生,勉勵他們為增進中美人民友誼作出貢獻。此前,該校學生用中文寫信給習近平,表示他們喜愛中國的語言文字、音樂和美食,希望有機會來中國參觀訪問。這說明 ( )A.中華文化面向世界博采眾長B.中華文化具有凝聚力和引領力C.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不斷增強D.教育在文化交流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D2.2023年6月7日,首屆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在深圳開幕,本次論壇主題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強調,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不斷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注入強大精神力量。促進文明交流互鑒要( )①立足國情,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②積極推動中華文化融入世界主流文化③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吸收外來有益文化④堅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增強文化認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3.在杭州亞運會上,充分體現中國和杭州的特色的“潮涌”會徽,“江南憶”吉祥物、“湖山”獎牌、 “薪火”火炬以及頒獎所用的花束、托盤和領獎臺等一系列極具識別度的“亞運設計”,受到中外參賽運動員的一致贊許。由此可見(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要立足中國國情,實現交流互鑒③尊重文化多樣性,要認同其他民族文化④行為是文化的重要載體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4.2023年是中法建交59周年,也是中法文化年舉辦20周年。作為一場巡回之旅,2023夏至音樂日的"熱情"于6月16日從武漢點燃,而后傳遞至北京、上海、成都、寧波、沈陽,打造一場燃爆夏日的全民音樂狂歡,多元化展示中法文化、藝術碰撞的魅力。神龍汽車及東風雪鐵龍、東風標致在本次音樂節中,廣尋"知音"一起探尋個性、時尚、優雅的品味生活。過去31年間,神龍汽車為加強中法經濟合作、文化交流做出不懈努力,旗下東風雪鐵龍和東風標致,已為630多萬的車主粉絲帶來極具法式魅力的汽車產品、服務及用車體驗。同時,也讓更多車主朋友們感受到了充滿個性、時尚、優雅法式魅力的品味生活。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的知識,說明如何推動中法文化的交流。【答案】①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豐富。我們必須面向世界、博采眾長,積極推進中法文化交流。②一定的經濟政治決定一定的文化。中法經貿和政治發展的深度帶動了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廣度,兩國企業要堅持互利共贏,不斷加強經貿往來,加強政治互信。③文化具有多樣性。推動中法文化的交流,要堅持各民族平等,尊重差異、求同存異的原則,堅持多元化展示中法文化。④中法文化的交流,必須立足我國國情,滿足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堅持洋為中用,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借鑒法國文化中有益成分。本課結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