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學習目標】1.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并說出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2.運用地圖相關知識指出四大地理區域的范圍和劃分依據。3.重點:分析秦嶺—淮河線以北地區和以南地區的自然差異及影響因素,知道自然地理環境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預習導學】秦嶺—淮河線 1.地理區域體現了區域內部的地理 ,地理界線兩側反映出區域之間的 。 2.秦嶺為 水系與長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嶺,北側是肥沃的 ,南側是狹窄的 。 3.淮河發源于河南省 山,大部分水流最終向東注入 海。淮河原為獨流入海的河流,后因黃河多次奪淮入海,淮河水系紊亂, 頻繁。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對淮河流域進行了全面整治,興建了一系列 。 4.比較秦嶺—淮河線南北兩側的地理差異,完成下面表格。比較類別 秦嶺—淮河線以北 秦嶺—淮河線以南1月平均氣溫河流封凍狀況年降水量植被類型耕地類型主要糧食作物作物熟制主要經濟林木主要運輸方式四大地理區域 1.中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可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 、 、 和 。 2.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把我國大致劃分為 與 兩大部分。東南半壁受 影響明顯, ,以 為主。西北半壁地處內陸,除少部分山地有較多降水外,大多數地區降水 ,或者 資源配合不夠協調,是中國重要的 。 3.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是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下列選項與之無關的是 ( )A.農耕區和牧區的分界線B.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的分界線C.西北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D.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合作探究】1.閱讀教材圖5-1,回答下列問題。(1)找出秦嶺和淮河,秦嶺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點 (2)找出秦嶺和淮河所經的主要省級行政區。2.1955年1月發生強寒潮時,秦嶺北側的西安最低氣溫為-20.6 ℃,而秦嶺南側的安康最低氣溫為-7.6 ℃。讀教材圖5-6、5-7,解釋造成兩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 3.你問我答:結合教材圖5-8,回答下列問題。(1)劃分西北地區與北方地區的主導因素是 ,分界線大致與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一致。 (2)西北地區深居內陸,很難受到 季風的影響,降水較少,氣候干燥。東部季風區受夏季風影響較 ,降水較 ,屬于濕潤、半濕潤區。 ①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體與 月 等溫線的分布一致。 ②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體與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的分布一致。 ③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分界線的確定,主導因素是 和 。 ④找出秦嶺—淮河線并在圖中畫出來。(3)青藏地區與其他地區的界線大致和地勢第 、 級階梯的界線吻合,因此劃分青藏地區的主導因素是 。 (4)歸納總結: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之間的大致分界線分別是什么 參考答案第五章 中國的地域差異第一節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預習導學知識點一 秦嶺—淮河線1.相似性 地理差異性2.黃河 關中平原 漢水谷地3.桐柏 東 洪澇災害 水利工程4.<0 ℃ >0 ℃ 封凍 不封凍 <800毫米 >800毫米以暖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 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 以旱地為主 以水田為主 小麥、玉米 水稻 一年兩熟、兩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兩熟到三熟 蘋果、柿、棗 柑橘、茶葉、油桐 公路、鐵路 公路、鐵路、水運知識點二 四大地理區域1.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西北地區 青藏地區2.東南 西北 夏季風 雨熱同期 農耕 稀少 水熱 牧區3.B合作探究1.(1)秦嶺是東西走向,淮河的流向是自西向東。(2)秦嶺和淮河經過甘、川、陜、豫、皖、蘇等省級行政區。2.主要原因是東西走向的秦嶺把強寒潮帶來的強冷空氣阻擋在山體的北側,冷空氣不能越過山體到達南側,致使南側氣溫比北側高13 ℃。3.(1)季風 400(2)夏 大 多①1 0 ℃②800③氣溫 降水(3)一 二 地形地勢(海拔高低)(4)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秦嶺—淮河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西北地區與青藏地區: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青藏地區與南方地區:橫斷山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